三章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 格式:ppt
- 大小:7.84 MB
- 文档页数:93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一、背景介绍水土保持工程是指为了保护土地资源、防治水土流失和改善生态环境而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水土流失等问题日益凸显,因此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分类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植被措施植被是防治水土流失最基本的手段之一。
通过种植草木等植被来增加地表覆盖率,减少雨水对地表的冲击力,从而达到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
具体包括:(1)草皮覆盖:利用草皮进行覆盖,增加地表覆盖率,防止雨水冲刷。
(2)林带固沙:在适宜区域种植树木或灌木,并形成带状林带,增强固沙能力。
2.结构性措施结构性措施是指通过建造各种物理结构来达到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
具体包括:(1)沟槽工程:通过开挖沟槽,引导雨水流向预定方向,减少水土流失。
(2)坝堰工程:通过建造坝堰等物理结构,防止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
3.管理措施管理措施是指通过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来达到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
具体包括:(1)制定合理的耕作制度:如轮作、间作等方式,减少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利用。
(2)加强监测和评估:通过对区域内环境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三、具体实施方案针对不同情况和需要,具体实施方案如下:1.山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1)植被措施:在适宜区域种植树木或草本植物,并形成带状林带或草皮覆盖。
(2)结构性措施:建造山洞、挡土墙等物理结构,防止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发生。
(3)管理措施:制定合理的耕作制度,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2.平原地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1)植被措施:在适宜区域种植草本植物,并形成草皮覆盖。
(2)结构性措施:开挖沟槽,引导雨水流向预定方向,减少水土流失。
(3)管理措施: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管理和监测,制定合理的耕作制度,减少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利用。
3.城市水土保持工程措施(1)植被措施:在城市公园、广场等适宜区域种植树木或草本植物,并形成绿化带或草皮覆盖。
水土保持管理办法水土保持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水土保持管理范围包括农业用地、林业用地、建设用地、矿区和其他需要水土保持管理的区域。
第三条水土保持管理要坚持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分类管理、科学规划的原则,进一步健全水土保持管理机制。
第二章水土保持规划第四条水土保持规划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根据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土地利用现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等因素制定。
第五条水土保持规划应包括水土保持区划、水土保持措施规划、水土保持项目规划等内容,并定期修订完善。
第六条水土保持规划应当与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确保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和效果。
第三章水土保持措施第七条水土保持措施包括植被恢复、水源涵养、土壤保育、径流调蓄等各种技术手段。
第八条在农业用地上,应当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推行水稻返青期灌溉制度,合理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加强旱地农作物保护。
第九条在林业用地上,应当加强人工造林和天然山林保护,推行森林抚育、林下耕作等措施。
第十条在建设用地上,应当合理规划和布局,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保护地表覆盖,减少露天土地面积。
第四章监督管理第十一条水土保持工作应当由水利、林业、农业、土地等部门协同进行,并加强监督管理。
第十二条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督查制度,对水土保持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三条加强水土保持技术指导,开展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水土保持工作人员水平。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四条违反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根据情节轻重,可以给予警告、罚款、责令停产停业等处罚。
第十五条水土保持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追究刑事责任。
附件:水土保持工程建设项目申报表格、水土保持规划示意图。
注释:⒈水土保持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⒉农田水利设施:指农田水土保持工作中的水利工程设施,如灌溉渠道、水井等。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1.植被措施植被是水土保持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植被的根系固定土壤,并能吸收大气中的水分和养分。
植被措施可分为种植植被和保护现有植被两方面。
种植植被包括草坪、绿化带和林带的种植,可有效减少水土流失。
保护现有植被包括划设禁止砍伐区、修建防护林和设置保护标志等,以保护原有植被,保持植被覆盖率。
2.轮作休耕制度轮作休耕制度是指在农田中轮换种植不同作物,并在一定时期内将土地静养,使土壤得到充分恢复。
通过轮作休耕制度,可避免连续种植同一作物导致的土壤退化和养分流失,减少土壤侵蚀。
3.坡面防护工程坡面防护工程是用以减缓和阻止土壤下滑运动的一系列措施。
常见的坡面防护工程包括梯田、沟槽和植被覆盖等。
梯田可降低坡度,减少水流对土壤的冲刷;沟槽能有效收集坡面径流,减少坡面流失的水和泥沙;植被覆盖能减缓水流速度,固定土壤。
4.沟道整治工程沟道整治工程是用来防止沟道中的水流侵蚀和冲刷的措施。
常见的沟道整治工程包括加宽沟槽、修建降水口和设置消力池等。
加宽沟槽能提高沟道的输水能力,减少水流对沟壁的冲刷;修建降水口可以有效降低水流速度,减轻侵蚀作用;设置消力池能减缓水流速度,防止水流冲刷河床。
5.堰塞坝工程堰塞坝工程是用来拦截和固定上游土壤泥沙,阻止土壤流失和水势下泄的措施。
堰塞坝可以形成小水库,拦截上游泥沙并减缓水流速度;并固化泥沙,减少泥沙向下游的输送。
除了上述几种主要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外,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如合理施肥、科学灌溉、合理排水等,以提高土壤的保持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
总之,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是通过人工干预和管理来保护和恢复土壤的水分和养分,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的措施。
这些措施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和农业种植特点来选择和实施,以实现最佳的水土保持效果。
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土壤、水体和生物多样性,防止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保障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水土保持各项工作的组织和实施,适用于水土保持区、水土流失区、重大工程建设区和其他需要水土保持的区域。
第三条国家建立水土保持制度,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防治结合、源头治理、责任明确、依法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建立健全水土保持规划制度,明确水土保持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第五条加强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提高水土保持技术和设备的应用水平。
第二章水土保持规划第六条地方各级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水土保持规划,明确各类地区水土保持的任务和措施,保证水土保持工作有序进行。
第七条水土保持规划应当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合理确定水土保持的目标和指标。
第八条水土保持规划应当对水土保持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价,分析水土保持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第九条水土保持规划应当按照防治结合、分区负责、分类管理、区域发展的原则,划定各类水土保持区。
第十条水土保持规划应当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规定实施步骤和时间进度。
第三章水土保持工程第十一条按照水土保持规划的要求,实施保护性、辅助性和修复性的各类水土保持工程,提高水土保持能力。
第十二条水土保持工程应当根据地形、土壤、植被等自然条件,采用合理的工程措施和技术手段,确保工程质量。
第十三条水土保持工程应当有清晰的设计和施工方案,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批,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十四条水土保持工程应当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修复,保持工程的功能和效益。
第四章水土保持措施第十五条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植被恢复与保护、沟道疏浚、坡面覆盖、防风固沙、排水排沙、梯田建设等。
第十六条地方各级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水土保持的认识和意识。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1. 概述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是保护和改善水土资源,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的一系列工程措施。
通过科学的设计和实施,可以减少土壤侵蚀、保持水土、改良生态环境、提高农田产量,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坡耕地水土保持工程措施2.1. 入户坎和凹坎通过在田间地界或上坡侧筑凹坎,可以减缓坡面径流速度,防止水土流失。
入户坎则位于田间地界入口处,减缓坡度和截留径流,防止冲刷。
这些工程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坡耕地的水土流失。
2.2. 梯田梯田是将陡坡地按一定坡度分成一级或多级连续的梯田,通过修筑台梯和护坡,有效降低坡度,减少坡面冲击力,促进水土保持。
梯田能够水土保持、集水排水,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
2.3. 植被覆盖种植覆盖植物,如草坪、灌木和树木等,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坡耕地的抗冲蚀性能。
植物根系能够固定土壤颗粒,减缓地表径流速度,有效抑制水土流失。
同时,植物还能够吸收雨水中的养分,净化水体。
2.4. 排水工程在坡耕地适当位置设置排水设施,可有效排除多余积水,避免土壤液化,降低土壤侵蚀风险。
合理的排水系统能够疏导降雨径流,减少冲刷力,并为农作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3. 河岸水土保持工程措施3.1. 建设护岸对于容易发生冲刷和塌岸的河岸,可以采取护岸措施。
护岸可以用石块、混凝土等材料筑起,增加河岸的稳定性,防止水流冲刷土壤和岸坡塌方,保护河岸生态环境。
3.2. 河床整治通过规划河道,调整河道形态,可以减小水流速度,提高河床稳定性,防止冲刷和侵蚀。
适时清淤和疏浚河床,保持河道良好通畅,有助于保护水生态环境。
3.3. 河岸植被恢复在河岸种植具有较强抗冲蚀能力的植物,如灌木和河滩树种,增加植被覆盖,并加强植被根系的保护,可以有效抑制河岸的土壤侵蚀和水流冲刷。
3.4. 河堤加固对于老化、破损或脆弱的河堤,应及时进行加固,增强河堤的稳定性,防止水流冲刷和河堤决口。
常用的加固方法包括加固坝段和修补河堤缺陷部分等。
水土保持三大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耕作措施。
工程措施工程措施主要包括修建排水沟和浆砌石护坡。
排水沟主要布设在移民道路两侧、临时弃土场周边、裸露边坡周围排水系统,主要采用 M7.5浆砌块石,尺寸为30cm×30cm,排水沟的终端连接天然排水道。
浆砌石护坡主要防止降水和洪水水流对裸露坡面的冲刷,满足防洪、防冲的要求1。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根据主要功能及布设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坡面工程和沟床工程。
其中,坡面工程改变原有坡面的小地形和局部下垫面条件,具有明显的调水和减沙作用,通过增加土壤水分还将提高作物产量。
主要包括梯田(梯田经过深翻改土后具有较大的蓄水能力,对中、小降雨产生的径流可以全部拦蓄。
根据多年观测,水平梯田在24h降水100mm情况下可以全部拦蓄而下渗;其年拦蓄径流量每公顷为150-225立方米,年拦沙量每公顷为60-69吨。
)2、水平阶及鱼鳞坑等形式。
沟床工程是为固定沟床、拦蓄泥沙、防止或减轻山洪及泥石流灾害而在山区沟道中修筑的各种工程措施,能够防止溯源侵蚀,固定并抬高侵蚀基准面,拦蓄泥沙形成的坝地还能为农业生产提供高质量的土地。
主要包括谷坊、拦沙坝、淤地坝、小型水库工程和护岸工程等。
生物措施一、牧草牧草是保护水土资源的一项成效迅速显著的措施。
在荒坡、荒沟或退耕坡上大量种植一二年生或多年生牧草,能够迅速形成被覆。
牧草可避免降雨直接打击地面。
草丛密集,可增加地面糙率,起到阻缓径流、拦截泥沙的作用;其根系发达,纵横交错,形成紧密的根网,可疏松土壤,加大入渗量,并固持土壤,抵抗侵蚀;同时牧草遗留在地下的残根和地面的枯茎败叶给土壤带来丰富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经过分解形成腐植质,使土壤团粒结构增多,改善土壤自身理化性状,保持水土3。
二、香根草篱香根草篱是一种原地保持雨水的生物措施。
一旦成篱, 在暴雨期它防止雨水和土壤流失, 保护耕地, 同时把水蓄住, 在无雨或干旱的时候, 又能为庄稼源源不断地提供水分, 而且能永久地起作用。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内容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内容是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蓄水保土耕作。
工程措施——指防治水土流失危害,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而修筑的各项工程设施,包括治坡工程(各类梯田、台地、水平沟、鱼鳞坑等)、治沟工程(如淤地坝、拦沙坝、谷坊、沟头防护等)和小型水利工程(如水池、水窖、排水系统和灌溉系统等)。
生物措施——指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采取造林种草及管护的办法,增加植被覆盖率,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一种水土保持措施。
主要包括造林、种草和封山育林、育草。
蓄水保土耕作——以改变坡面微小地形,增加植被覆盖或增强土壤有机质抗蚀力等方法,保土蓄水,改良土壤,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措施。
如等高耕作、等高带状间作、沟垄耕作少耕、免耕等。
开展水土保持,就是要以小流域为单元,根据自然规律,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安排工程、生物、蓄水保土三大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最大限度地控制水土流失,从而达到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水土保持是一项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战略性措施,也是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必要途径;水土保持工作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界水土流失原因和规律认识的概括和总结,也是人类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能力的体现。
10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10.1我单位在本协议工程施工中, 将坚持“保护和改善环境”旳方针,坚决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旳三大基本政策: “防止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
实行“三同步”制度, 重视“防止为主”旳原则, 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和清洁生产, 成立环境保护领导与实行机构, 并建立环境保护专题资金。
10.2工程污染源及环境保护对象本工程旳污染源重要来自施工中旳生产和生活污水、废气、粉尘、噪音、施工弃碴以及施工过程中水土旳流失。
环境保护对象为水质、施工期间工程土料场及施工沿线旳生态环境、工程施工对附近建筑物旳空气和噪声质量及对施工区水土旳保持。
10.3本工程环境保护设施⑴在施工区范围采用围护网与外界分开, 实行封闭式施工和管理;⑵生活区设置足够旳化粪池及垃圾堆放场, 并定期清理, 污泥外运作为肥料, 污水与其他工区旳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排入当地排水沟渠;辅助生产区、施工现场设废水除油、沉淀、过滤池, 保证处理达标后排放, 流入当地河道;⑶施工期工地生活垃圾及时清理并运往甲方指定地点进行填埋, 定期灭鼠、灭蚊、灭虫, 动工前及施工中安排施工人员服食防疫药或打防疫针, 在当地卫生部门旳指导下作好卫生防疫工作;⑷土料运送车所有用高挡板车, 并用黑塑料膜密封才能上路。
在行车出口处设洗车池, 所有驶出工地、生活区旳汽车都必须进行冲洗, 保证车辆整洁。
场内施工道路每天洒水养护, 保证道路不起尘埃;10.4⑸在噪声较强旳作业点, 施工人员配置个人防噪用品, 高噪音岗位严格控制每岗旳工作时间。
10.5环境保护管理体系10.5.1组织保证10.5.2项目部成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 制定环境保护规章制度, 设置专职环境保护人员, 组织本项目环境保护工作, 负责贯彻环境保护政策和规章制度, 并将各项环境保护工作贯彻到负责人。
对于环境保护工作, 我们将和当地环境保护部门保持亲密联络, 搞好施工环境保护。
水土保持工程加强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工程是为了保护和改善水土资源而采取的一系列工程措施。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水土流失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对于农田、林地和生态环境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加强水土保持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一、水土保持工程的目的和意义水土保持工程的目的是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地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水土流失不仅仅损害了土壤的肥力和水源的供应,还导致了洪涝灾害和灾害性干旱的发生。
因此,加强水土保持措施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和保障人类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加强水土保持的措施1. 构建水土保持工程体系水土保持工程体系包括梯田、沟道、护坡、固沙林带等。
这些工程措施旨在改变地势坡度和地貌形态,减少土壤侵蚀和径流冲刷。
通过合理的划分地块和构筑地势梯度,将水源集中利用,降低水土流失率。
2. 覆盖和保护土壤保持土壤覆盖是减少水土流失的重要方法。
通过种植作物、草坪、绿化带等,可以有效地覆盖土壤表面,减少土壤暴露在风雨中的可能性。
此外,还可以采取措施保护土壤,如建立护坡、构筑沟道等,以防止水流对土壤的冲刷和侵蚀。
3. 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是加强水土保持的关键措施之一。
通过建设防渗透的灌溉系统,控制灌溉水量和灌溉频率,减少土壤中水分的流失。
同时,合理利用降水资源,采取排水措施,避免土壤因为长时间的积水而发生松散和流失。
4. 加强植被恢复和保护植被具有保护土壤的良好能力。
通过植被恢复和保护,可以增加土壤的保持力和侵蚀抵抗力。
种植草本植物、树木和灌木等,可以使土壤更加牢固,减少水土流失的风险。
三、水土保持工程的效益和意义加强水土保持措施带来的效益是多方面的。
首先,水土保持工程可以保护农田的肥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水土保持工程可以减少洪涝灾害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风险,保护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
此外,加强水土保持措施还有助于改善水质,净化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综上所述,加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对于防止水土流失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