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起行囊走四方──写景诗赏析-word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3
背起行囊走四方——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文背起行囊,和几个爱游历的朋友,在今天难得的休息日,蹬着山地车出发了。
新修的旅游大道真是顺畅,用力一蹬,车嗖的如离弦的箭一般。
我们弯着腰,目视前方,呈线形疾速前进,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接着驶入山间小道,颠簸的山路考验着我们,我们咬着牙艰难地行进,终于到达了山脚下。
将车子停放在山下的小庙里,换上简装,我们的登山活动开始了。
山道修得比往日好多了,有了台阶,我们拾阶而上。
但登山的感觉似乎不如以前那么有兴致,于是,我们换了个少有人走的小路,开始爬山。
只要留心着自己的脚下,手拉着灌木枝,就能快速地前进。
中间休息了几次,水也喝了两瓶。
哎,一个冬天没有出游,身体真有点吃不消。
稍作停留,不敢耽搁,毕竟无限风光在险峰,谁也没有欣赏眼前风景的心绪,就又继续上路了。
历经3个小时,终于将军顶被我们踩在脚下。
来不及喝水,顾不得吃东西,我们快步走到悬崖边,拿起照相机,如饥似渴地选择自己所心仪的风景,按下激动的快门,希望的种子便播撒在心灵深处。
而后,就疲惫地坐下,互相靠着,边喝水吃东西,边欣赏周围的美景,仿佛在享受一顿大餐。
夕阳西下,我们才依依惜别大山的挽留,收拾起行装,也收拾起一切。
那尖峰,那岩石,那白云,那清风,还有那一切的一切,随着我的梦想都装在我的行囊里。
背起行囊走四方,我很小就有这样的梦想。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第一天班主任就选择班干部。
他依据学生的个性和爱好来点将。
我因为地理知识丰富,无人竞争过我,就当选为小小的地理课代表。
从此,我就追随地理老师,替她收发作业,给她当随从搬运教学用具。
当然,作为回报,可爱的地理老师将其所有书籍和画报都让我一一欣赏了。
看着那迷人的地理风光照片,我的心再也收不回了,日里梦里都是它们,魂牵梦绕的。
郦道元\徐霞客所走过的就是我心中的所向往的。
可阴差阳错,还是干上了教师这一行。
虽然整天忙于知识的传授中,但稍有闲暇,就会到近处去做做旅行家的梦,去体验行者的乐趣。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背起行囊走四方五年级作文1.背起行囊走四方背起行囊,和几个爱游历的朋友,在今天难得的休息日,蹬着山地车出发了。
新修的旅游大道真是顺畅,用力一蹬,车嗖的如离弦的箭一般。
我们弯着腰,目视前方,呈线形疾速前进,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接着驶入山间小道,颠簸的山路考验着我们,我们咬着牙艰难地行进,终于到达了山脚下。
将车子停放在山下的小庙里,换上简装,我们的登山活动开始了。
山道修得比往日好多了,有了台阶,我们拾阶而上。
但登山的感觉似乎不如以前那么有兴致,于是,我们换了个少有人走的小路,开始爬山。
只要留心着自己的脚下,手拉着灌木枝,就能快速地前进。
中间休息了几次,水也喝了两瓶。
哎,一个冬天没有出游,身体真有点吃不消。
稍作停留,不敢耽搁,毕竟无限风光在险峰,谁也没有欣赏眼前风景的心绪,就又继续上路了。
历经3个小时,终于将军顶被我们踩在脚下。
来不及喝水,顾不得吃东西,我们快步走到悬崖边,拿起照相机,如饥似渴地选择自己所心仪的风景,按下激动的快门,希望的种子便播撒在心灵深处。
而后,就疲惫地坐下,互相靠着,边喝水吃东西,边欣赏周围的美景,仿佛在享受一顿大餐。
夕阳西下,我们才依依惜别大山的挽留,收拾起行装,也收拾起一切。
那尖峰,那岩石,那白云,那清风,还有那一切的一切,随着我的梦想都装在我的行囊里。
背起行囊走四方,我很小就有这样的梦想。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第一天班主任就选择班干部。
他依据学生的个性和爱好来点将。
我因为地理知识丰富,无人竞争过我,就当选为小小的地理课代表。
从此,我就追随地理老师,替她收发作业,给她当随从搬运教学用具。
当然,作为回报,可爱的地理老师将其所有书籍和画报都让我一一欣赏了。
看着那迷人的地理风光照片,我的心再也收不回了,日里梦里都是它们,魂牵梦绕的。
郦道元徐霞客所走过的就是我心中的所向往的。
第六单元:背起行囊走四方题解1.我国既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又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背起行囊,你都去过哪里,见到过怎样的山川河流、风土人情呢?请你拿起手中的笔,写一篇游记。
2.要求:表达你自己对各种旅游景观的看法,综合运用写景、记事、抒情的写作手法,题目字拟,字数在500字以上。
X文游某某生于平原、长于平原的我,乍一来到这“半山怒石横春笋,一壑奔泉走夏雷”的某某,只遗憾少长了几只眼睛。
起初,沿途本是些圆顶的小小山丘。
一到“水绕四门”,万山忽然拔地而起,宛如一道千姿万态的石屏风矗立在你的眼前。
第一眼就令人叹为观止。
在这五彩缤纷的画廊里,不用爬山,只需慢悠悠地走着走着,尽心欣赏眼前的一切。
金鞭溪远远地从山林中奔来,若隐若现,若有若无。
它时而直脱脱驰骋,汩汩潺潺;时而舔着崖壁静静地淌,羞羞涩涩;时而又急忙忙冲出一个漩涡,飞转几圈,然后向前伸去,显得那么大大方方,舒舒展展。
溪两旁的高山,或如攥拳击天,或如狂魔出世,或如斜塔劲削,或如古堡雄峙,吸天地之灵气,显宇宙之神奇。
层层叠叠,浓浓淡淡,深深浅浅,高大而险峻,需仰视才可及顶峰,叫人望“山”兴叹。
山峦之中,“猿啼声处处,古木叶丛丛。
”千丈绝壁上挂满了青松古藤,那铜壳般的糙皮,那龙爪样的虬枝,仿佛一件件天然奇巧的盆景。
几丛野竹在山脚下扭着轻巧的腰肢,款款而舞。
一枝枝蓝莹莹、黄灿灿的花儿开得正欢;一只只蓝色、黄色的蜻蜓在花丛里戏耍,分不清哪是蜻蜓,哪是野花,只是一片五彩斑斓。
艳阳从对峙的山缝中透过一丝一缕的霞光,于是峻峭的峰顶被镶上了金边。
走在峡谷之间的青石板路上,伴着鸟儿虫儿啾啾唧唧,采一枝山花插在帽檐,捉一只蜻蜓任它歇在肩上,不时低头听溪水潺潺,又抬头看山岚阵起,紫气氤氲。
好一份幽雅,好一份闲情,仿佛进入童话世界。
难怪说:“人游山峡里,宛在画图中。
”只听见傻瓜照相机、海鸥照相机、大大小小的照相机咯嚓——咯嚓响个不停,拍不完的美景,拍不尽的欢乐。
纵目望去,那峰峦忽而挤挤挨挨,忽而遥遥相望,分而又合,合而又分,分时豁然天地,合时一线天色。
【导语】写作文时若想信手拈来,必须有高质量的作文素材积累。
但是素材不能只考虑越多越好,特别是在冲刺阶段,素材积累更要优质高效。
所以在我们写好一篇高考作文之前,必须要多读高分范本,去挖掘它们的高分亮点,学习借鉴。
今天整理了《高考优秀作文范文》我们来看一看吧!高考优秀作文范文:背起行囊走四方总觉得自己还小,可以心安理得地在父母的庇护下成长。
可是看到伙伴们都已启程追逐自己的梦想,我才知道,是时候背起行囊,踏上人生路了!错综复杂的世界带给我无数的选择题。
每一个选项都使涉世不深的我晕头转向,不知所措。
可每当想起背上那鼓鼓的行囊时,我总禁不住露出轻松的微笑,因为行囊里装着我的至爱--书。
每一本书都教会我一种处世方法,赐予我一个宝贵的品质,使我在人生路上走得更加稳健,从容。
路上有时会阴云密布,风雨大作,使人难以前行。
这时,我打开行囊,一本厚重的书落入我的视线,原来是《傅雷家书》。
随手翻开,作者的话语发人深思:“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沉浮,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
”是啊,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与挫折,坚强面对,才是强者的选择。
从此,我变得坚强起来,没有什么可以将我*!风雨削弱了势头,阴云也渐渐散去,太阳的光辉又重新普照大地。
抬头望去,高远的天空蓝得像一汪海水,几朵飘悠悠的白云,洋洋洒洒地点缀在天空,像一个美妙的梦。
我痴迷的望着,竟一时忘了赶路,回过神来,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喳的叫着,好像在催促我前行。
正行间,路边出现了一大片花田,盛开的鲜花,千姿百态,各自吐着芳香,有的浓郁似蜜甜,有的淡雅似茶香,朵朵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我走入田中,鲜花将我包围,一种莫名的感觉向我袭来,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惬意。
微微闭合双目,竟感到一阵眩晕。
我躺下身来,贪婪地享受这美妙的时刻,多希望时间能永驻此刻啊。
这时,行囊里掉落的一本书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捡起来,拂落上面的灰尘,一本崭新的《论语》静静地躺在我的手心,一阵微风吹来,书页被翻开,孔夫子那传世名言也跃然于眼前:“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我恍然大悟,人怎能为小诱惑而放弃大理想呢?鲜花固然美丽,但心中的理想更是灿烂无比,舍大而取小,不可谓智矣。
度米作文汇编之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六单元作文:背起行囊走四方(2)背起行囊走四方,踏着是历史,背着是书箱,纵身几千年,横跨几万里。
——究竟是什么有这么大的威力呢?对了,这就是文学,是古代的写景诗歌。
而又因为其情景交融,故不仅可以使人见景,又可使人通情,可谓是世上最划算的旅行了。
面对这些美妙的诗句,我们似乎可以研究一下古诗词中“情,思,景”的关系。
明代的袁宏道在《叙小修诗》中曾说:“情随境变,字逐情生。
”同时代的学者袁枚也说:“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
”那么,在对古代诗词的管中窥豹中,似乎可以得到一个关于“情,思,景”的这样的结论:以情观景或因景生情,然后又由景而思。
这或许是大多数作品的写作模式,我们把这种写作模式叫做“即兴写作”。
那么,在“即兴写作”中应偏情呢,还是偏景呢?清代的吴乔这样说:“古诗多言情,后世之诗多言景。
如《十九首》之中:…孟冬寒气至‟,建安中之子建《赠丁仪》:…初秋凉气发‟者无几;日盛一日,梁陈大盛,至唐末而有清空如话之说,绝无关于性情,画也非诗也。
夫诗以情为主,景为宾。
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
唐诗能融景入情,寄情于景,如子美之:…近泪无乾土,低空有断云‟;沈下贤之:…梨花寒食夜,深闭翠微宫‟;严维之:…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祖咏之:…迟日园林好,清明烟火新‟;景中哀乐之情宛然,唐人胜场也。
宏嘉人依盛唐皮毛以造句者,本自无意,不能融景,况其叙景惟欲阔大高远,于情全不相关,如寒夜以板为被,赤身而挂铁甲。
”这其中便揭示了诗的创作原则:“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融景入情,寄情于景”。
至于孰轻孰重,不言而明。
本着这些原则,继续赏析古代写景的诗,玑珠与瑕疵便会自生。
应该说,这是确是一场划算的旅行,不仅领略了天下风光,更了解了诗人的心胸情怀,还能小试牛刀品头论足,快哉快哉!。
背起行囊走四方──写景诗赏析背起行囊走四方,踏着是历史,背着是书箱,纵身几千年,横跨几万里。
──究竟是什么有这么大的威力呢?对了,这就是文学,是古代的写景诗歌。
而又因为其情景交融,故不仅可以使人见景,又可使人通情,可谓是世上最划算的旅行了。
在这里有张九龄《望月怀远》中“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恋恋念情;有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奇风光;有李白《早发白帝城》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疾济喜情;有青莲《论诗》中“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诗情雅韵;有太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依依离情;有李商隐《晚情》中“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的珍老惜时;有张继《风桥夜泊》中“孤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绵绵旅情;有俞文豹《清夜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的天然哲思;有柳宗元《渔翁》中“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的乡村剪影;还有孔尚任《桃花扇·哀江南》中“白鸟飘飘,绿水滔滔”的冶情佳境……面对这些美妙的诗句,我们似乎可以研究一下古诗词中“情,思,景”的关系。
明代的袁宏道在《叙小修诗》中曾说:“情随境变,字逐情生。
”同时代的学者袁枚也说:“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
”那么,在对古代诗词的管中窥豹中,似乎可以得到一个关于“情,思,景”的这样的结论:以情观景或因景生情,然后又由景而思。
这或许是大多数作品的写作模式,我们把这种写作模式叫做“即兴写作”。
那么,在“即兴写作”中应偏情呢,还是偏景呢?清代的吴乔这样说:“古诗多言情,后世之诗多言景。
如《十九首》之中:’孟冬寒气至’,建安中之子建《赠丁仪》:’初秋凉气发’者无几;日盛一日,梁陈大盛,至唐末而有清空如话之说,绝无关于性情,画也非诗也。
夫诗以情为主,景为宾。
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
唐诗能融景入情,寄情于景,如子美之:’近泪无乾土,低空有断云’;沈下贤之:’梨花寒食夜,深闭翠微宫’;严维之:’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祖咏之:’迟日园林好,清明烟火新’;景中哀乐之情宛然,唐人胜场也。
2019初二年级50字作文篇:背起行囊走四
方
2017初二年级50字作文篇:背起行囊走四方
背起行囊走四方,踏着是历史,背着是书箱,纵身几千年,横跨几万里。
——究竟是什么有这么大的威力呢?对了,这就是文学,是古代的写景诗歌。
而又因为其情景交融,故不仅可以使人见景,又可使人通情,可谓是世上最划算的旅行了。
在这里有张九龄《望月怀远》中“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恋恋念情;有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奇风光;有李白《早发白帝城》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疾济喜情;有青莲《论诗》中“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诗情雅韵;有太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依依离情;有李商隐《晚情》中“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的珍老惜时;有张继《风桥夜泊》中“孤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绵绵旅情;有俞文豹《清夜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的天然哲思;有柳宗元《渔翁》中“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的乡村剪影;还有孔尚任《桃花扇·哀江南》中“白鸟飘飘,绿水滔滔”的冶情佳境……
面对这些美妙的诗句,我们似乎可以研究一下古诗词中“情,思,1 / 2
景”的关系。
明代的袁宏道在《叙小修诗》中曾说:“情随境变,字逐情生。
”同时代的学者袁枚也说:“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
”
2 / 2。
背起行囊走四方──写景诗赏析
背起行囊走四方,踏着是历史,背着是书箱,纵身几千年,横跨几万里。
──究竟是什么有这么大的威力呢?对了,这就是文学,是古代的写景诗歌。
而又因为其情景交融,故不仅可以使人见景,又可使人通情,可谓是世上最划算的旅行了。
在这里有张九龄《望月怀远》中“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恋恋念情;有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奇风光;有李白《早发白帝城》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疾济喜情;有青莲《论诗》中“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诗情雅韵;有太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依依离情;有李商隐《晚情》中“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的珍老惜时;有张继《风桥夜泊》中“孤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绵绵旅情;有俞文豹《清夜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的天然哲思;有柳宗元《渔翁》中“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的乡村剪影;还有孔尚任《桃花扇·哀江南》中“白鸟飘飘,绿水滔滔”的冶情佳境……
面对这些美妙的诗句,我们似乎可以研究一下古诗词中“情,思,景”的关系。
明代的袁宏道在《叙小修诗》中曾说:“情随境变,字逐情生。
”同时代的学者袁枚也说:“品
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
”
那么,在对古代诗词的管中窥豹中,似乎可以得到一个关于“情,思,景”的这样的结论:以情观景或因景生情,然后又由景而思。
这或许是大多数作品的写作模式,我们把这种写作模式叫做“即兴写作”。
那么,在“即兴写作”中应偏情呢,还是偏景呢?
清代的吴乔这样说:“古诗多言情,后世之诗多言景。
如《十九首》之中:‘孟冬寒气至’,建安中之子建《赠丁仪》:‘初秋凉气发’者无几;日盛一日,梁陈大盛,至唐末而有清空如话之说,绝无关于性情,画也非诗也。
夫诗以情为主,景为宾。
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
唐诗能融景入情,寄情于景,如子美之:‘近泪无乾土,低空有断云’;沈下贤之:‘梨花寒食夜,深闭翠微宫’;严维之:‘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祖咏之:‘迟日园林好,清明烟火新’;景中哀乐之情宛然,唐人胜场也。
宏嘉人依盛唐皮毛以造句者,本自无意,不能融景,况其叙景惟欲阔大高远,于情全不相关,如寒夜以板为被,赤身而挂铁甲。
”
这其中便揭示了诗的创作原则:“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融景入情,寄情于景”。
至于孰轻孰重,不言而明。
本着这些原则,继续赏析古代写景的诗,玑珠与瑕疵便会自生。
应该说,这是确是一场划算的旅行,不仅领略了天下风光,更了解了诗人的心胸情怀,还能小试牛刀品头论足,快哉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