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表处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15.51 KB
- 文档页数:1
微表处理技术在路面养护中的应用微表处理技术是在原路面强度满足要求、路面基本无损坏前提下,对其进行微表处理后可恢复路面的使用功能,延长路面的使用年限,提高路面的耐久性。
标签:路面微表处理;路面养护;耐久性引言随着我国公路交通建设的持续发展,沥青路面因其抗滑性高、车辆行驶噪声小、行车舒适、施工造价低等优点,其已广泛应用在我国公路交通路面施工中。
但是,随着我国交通流量的逐年增长,车辆重载交通数量不断增加,外界环境逐渐恶劣,这就造成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出现车辙、裂缝、翻浆等路面病害,影响路面的正常使用,降低车辆行驶的舒适性。
而对路面进行微表处理施工可有效地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提高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对沥青路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微表处理技术微表处理技术主要是由改性乳化沥青、集料、填料及外加剂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均匀的拌合后摊铺到原路面上,经一定时间养护后则可开放交通的薄层结构,如图1所示。
它广泛应用于高等级公路、城市主干道、机场道路等道路路面的预防性养护。
微表处理施工基本要求如下:第一,对原路面病害进行有效地处理、刨平或补缝,确保路面满足微表处理要求;第二,若路面裂缝宽度较大,达到5mm时,则需要对裂缝进行灌浆处理;第三,若局部路面破坏较为严重,则需要对此区域进行挖补处理;第四,对深度达到15~40mm的车辙、壅包等需要进行铣刨处理。
2微表处理技术的特点微表处理技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认可与应用,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更是注重这项新技术在不同领域的推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五点:(1)高度防滑和防磨损性能。
微表处理一般采用安山岩、玄武岩等超高硬度的石材为粗集料,结合成厚度约1CM的薄层结构。
从原材料材质角度保证了产品防滑性的稳定。
与此同时,粗集料的棱角结构增大了薄层表面摩擦系数,这样便形成了一个高强度、耐磨、抗滑的表面。
(见图2)(2)极好的车辙修复性能。
微表处理应用了聚合物改性剂,这会有利于增强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同时,其独特的快凝性结构也使其最底部的材料破乳形成强度。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作业中微表处技术的应用摘要:在我国公路网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了人们的行驶舒适度以及出行安全。
在开展公路养护工作的过程中,微表处技术的使用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同时还能能够提升施工速度,从而在短时间内使公路恢复正常,提高公路的稳定性,保障车辆的行驶安全。
微表处技术对交通具有较小干扰性,操作便捷,未来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全景非常广阔。
鉴于此,本文就公路沥青路面养护作业中微表处技术的应用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沥青路面;养护作业;微表处技术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作业中应用微表处技术的意义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部分高速公路路面使用性能降低,急需进行大规模维修,大量的维修工程给交通带来不利影响。
路面破坏程度越严重,施工难度、施工工期和施工费用等方面所需要的资源越庞大,因此,采取预防性养护措施延缓路面状况恶化显得尤为重要。
采取稀浆封层、微表处、等预防性养护技术可以有效缓解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发生,延长路面使用年限,提高路面使用性能。
尤其是微表处技术,因其具有施工便捷,工程费用较低,使用性能优良等特点被广泛采用。
微表处属于薄层沥青罩面,其主要原材料为改性乳化沥青、碎石、添加剂、填料和水。
微表处厚度一般为 5~10mm,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抗滑性能和耐久性。
微表处施工过程消耗的能量较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较低,主要用于路面结构的功能性恢复或预防,提高路面的抗滑性,减小路面表面磨损,但微表处结构层较薄,无法起到支撑结构的功能,不具有承担荷载的能力,无法修复路面的结构性损坏。
因此,微表处技术主要应用于高速公路路面破损等病害的修复和预防。
但与普通沥青路面相比,加铺微表处后车辆行驶时的车内噪声和车外噪声都明显增大,高分贝、长时间的道路交通噪声对驾乘人员的生理、心理都会造成不利影响,交通噪声作为噪声污染的一种,与大气污染、水污染一样,逐渐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类型之一,因此,开发降噪预防性养护技术是解决交通噪声污染的有效途径。
微表处技术在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沥青路面使用年限的增加、沥青路面不断老化,病害增加,使用功能不断降低。
适时对沥青路面实施微表处,实践证明是一项较好的预防性养护技术。
研究和总结微表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对改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节约投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沥青路面微表处施工技术1、微表处的适用范围微表处作为预防性养护的有效方法之一,主要应用在改善路面的抗滑性能、降低路面渗水、进行车辙修复等方面。
拟实施微表处的路段应满足以下条件:(1)原路面结构强度必须满足要求。
为保证微表处实施效果,就要求拟进行微表处的路段道路结构强度必须满足要求,否则应首先进行补强处理。
应在分析病害成因的基础上选择沥青层挖补、基层翻修甚至路基土的换填等方式进行处理,然后再进行微表处罩面。
(2)原路面存在的裂缝、坑槽、龟裂、网裂等病害必须事先进行修补、灌缝处理。
2、微表处的原材料选用微表处混合料中,集料重量占到了混合料总重量的90%以上,而改性剂则是微表处区别于普通稀浆封层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因此,集料和改性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混合料性能。
2.1集料的选择微表处成败与否的关键是集料.由于其功能是制造一个封闭、粗糙的表面,石料的耐磨耗性特别重要。
故微表处所用集料,特别是粗骨料部分应该使用耐磨耗的硬质石料,这与中国对高速公路沥青面层用粗集料应采用耐磨耗的要求相同。
规范要求集料的砂当量不低于65%,高于对普通稀浆封层用集料砂当量不低于45%的要求。
也高于规范中高速公路沥青面层用细集料砂当量不小于60%的要求。
2.2胶乳改性剂的选择微表处混合料大多选用胶乳改性剂。
其中最为常用的是sbr胶乳。
胶乳改性剂的加入,一方面改善了沥青本身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延伸性,同时又可以增进沥青与石料之间的裹附性能,改善混合料的耐磨耗能力。
3、微表处混合料的设计3.1矿料级配微表处级配宜粗不宜细。
随着微表处使用期的延长,最初外观表现较好,级配较细的微表处,出现抗滑功能不足的问题,而最初表观粗糙的微表处,不仅外观效果变得美观,而且保持了良好的抗滑性能。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微表处技术总结引言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加,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日益重要。
预防性养护作为一种有效的养护策略,能够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降低养护成本。
微表处技术作为预防性养护的重要手段之一,因其施工简便、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等优点,在沥青路面养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微表处技术概述1. 定义微表处技术是一种采用稀浆封层工艺,通过在沥青路面表面铺设一层薄层混合料,以达到改善路面表面功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目的。
2. 适用条件微表处技术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磨损的沥青路面,特别是那些表面出现裂缝、坑洼、车辙等问题的路面。
二、微表处技术施工流程1. 路面准备施工前,需要对路面进行彻底的清理,包括去除杂物、清扫灰尘、填补裂缝等。
2. 材料准备微表处技术所需材料主要包括沥青、骨料、填料、稳定剂等。
材料的选择和配比对施工效果有直接影响。
3. 施工设备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稀浆封层车、摊铺机、压路机等设备。
4. 施工工艺施工时,将混合料均匀地摊铺在路面上,然后使用压路机进行压实。
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摊铺厚度、压实度等关键参数。
三、微表处技术优势分析1. 施工简便微表处技术施工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对交通影响小。
2. 成本低廉与传统的路面翻修相比,微表处技术成本更低,经济效益显著。
3. 效果显著微表处能够有效改善路面的抗滑性、抗渗性等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4. 环境友好微表处技术使用的是冷拌稀浆,施工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气体,对环境友好。
四、微表处技术应用案例1. 案例选择选取河南省某高速公路作为微表处技术的应用案例。
2. 施工过程详细描述该高速公路微表处技术的具体施工过程,包括路面准备、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
3. 施工效果分析微表处技术在该高速公路上的应用效果,包括路面性能改善情况、使用寿命延长情况等。
五、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1. 材料选择在实际施工中,材料选择不当可能会影响微表处技术的效果。
建议加强对材料性能的研究,选择更适合的材料。
微表处技术在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运用探究董荣平(云南省昆明公路局,云南昆明650200)【摘要】本文研究为了解决当前公路沥青路面微裂缝、渗水、集料松散、沥青膜脱落等问题,为了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的工作量,采取了一种新型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微表处技术。
结果显示,微表处技术在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经济社会效益良好,今后的研究应用潜力巨大。
【关键词】微表处技术;公路沥青;预防性养护【中图分类号】U41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066(2020)02-0159-020引言我国公路建设的进程在不断加快,与此同时,对于公路的养护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早年间修建的公路已经进入养护维修阶段,各种路面问题不断涌现,而传统的公路养护技术却很难满足沥青公路养护的需求。
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公路的养护一直是纠正性的养护占据主导地位,不利于公路的长久可持续发展。
因此,发展新型公路养护技术对于我国的公路建设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1沥青公路路面的现状及问题1.1沥青公路路面现状沥青公路自应用以来,凭借着其良好的抗滑性、低噪音、维修简易且行车安全舒适性能良好,在我国的城市道路以及高速公路建设中被广泛应用[1]。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随着这几年来城市交通车流量的迅速增加,加之受到气候条件、建设施工、设计以及材料等方面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现有的沥青公路路面中,那些很早之前就投入运营的,早已逐渐出现了麻面、龟裂、沥青老化、掉粒等问题。
尽管这些问题看起来不大,但是也会给行车安全与舒适带来不良的影响,并且由于路面积水的存在,这些问题早晚会不断扩大,影响整个路段的正常运行,所以需要对此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
1.2沥青公路路面典型问题1.2.1龟裂龟裂在沥青公路中是一种很常见的路面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沥青路面本身的强度不足,随着年份的增加,常年负载各种车型,就很容易造成路面的开裂,尤其加之风吹日晒雨淋,会进一步降低沥青公路的使用感受[2]。
微表处技术在高速公路预防养护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10-09T06:23:54.725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第10期5月作者:王晓莉[导读] 近年来,我国的高速公路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其预防养护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王晓莉南充市公路管理局直属二分局四川省南充市637000摘要:近年来,我国的高速公路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其预防养护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良好的交通条件能够带动经济的良好发展,但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病害,为了能够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带动经济发展,应当使用微表处技术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进行养护。
本文首先分析了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的价值,其次对微表处技术简介,然后就施工方案的确定以及微表处施工工艺流程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养护;微表处技术;预防;应用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高速公路里程也达到新高度。
经济的发展使机动车保有量持续攀升,对高速公路路况维护造成不小的负担。
为加强对高速公路的养护维修,开发出许多新型的养护技术,其中微表处技术对沥青路面的维护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现已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施工工作中。
1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的价值(1)不会影响到高速公路上车辆正常的通行,由于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具体应用的时候是不会影响到高速公路正常的功能的,因此公路依然能够保持畅通,而且还可以促进提升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2)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能够增加高速公路的应用效率和使用年限。
一般情况下,高速公路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如果没有得到解决,而且依然有很大的车辆通行量,而这个时候就会严重影响到高速公路的正常使用。
在预防性养护技术被有效应用的前提下,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高速公路受损,以此提高应用效率和使用年限,从而使得高速公路上的车辆能够畅通无阻,而且还可以提高安全系数。
(3)预防性公路养护有效地降低了养护成本开支。
在和其他的大面积、大范围养护进行对比,预防性养护技术所需要的成本预算是比较低的,并且可以通过相关技术去掌握路面损坏程度以及类型,这样就能有目的地解决相关问题,进而降低成本开支。
微表处技术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摘要】微表处技术是一种功能较完善的道路预防性养护方法,它不仅可以提高路面的抗滑性,治理和改善路面泛油、网裂、松散,防止水对路面及路基的损害,同时还可以改善路面平整度,行车舒适性和美化路面。
与其它的路面施工养护措施相比,具有施工快捷方便,大大缩短封闭交通的时间,施工季节长,减少污染,噪音低,施工效率高,节约能源,成本较低等优点,以其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必将在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文章分析了微表处技术的应用,阐述了微表处的应用特点,并介绍了微表处的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质量控制。
【关键词】微表处技术沥青路面预防性应用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随着交通量的日益增长。
车辆大型化、重载超载严重,加之沥青路面对气温、雨水和日照等自然因素十分敏感,以及承载能力和防止病害能力相对偏低。
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
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目前在国内公路养护领域得到了普遍推广和应用。
预防性养护的作用是在适宜的时间,采取适宜的措施,针对路面的轻微坏损进行专业处治,阻止路面的进行性破坏,减少改正性养护,从而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节省养护成本。
微表处技术的应用1、微表处的应用特点微表处是一种聚合物改性冷混沥青铺路体系,是乳化沥青、水、矿粉等原材料的高稠度混合体。
微表处的应用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速度快;(2)微表处可提高路面的防滑性能,增加路面色彩对比度,改善路面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3)成型快,工期短,施工季节长,尤其适用交通繁忙的公路、街道等;(4)常温条件下作业,降低能耗,不释放有毒物质,符合环保要求:e)在表面不发生塑性变形的条件下,可修复深达38mm的车辙而无需碾压:(5)因为微表处层很薄。
所以近几年在内蒙的公路预防性养护中也大量实施。
微表处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处理方法:(1)接缝处理:接缝处理是微表处施工时的重要问题,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微表处的总体美观效果和行车的舒适性。
微表处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治理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以G22青兰高速公路为例,从养护的角度出发,对浅表层沥青砼的配合比设计、浅表层沥青砼的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与总结。
通过实际工作证明,该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维护时间缩短、造价低廉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预防维修方法。
关键词:微表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一、实施预防性养护前的路况G22青兰高速公路巉柳段铺装采用4cm超高强度(Uper)12.5号沥青砼上部铺装+6 cmAC20-I型沥青砼中部铺装,6cmAC-20S型沥青砼下部铺装,20cm水泥砼上部铺装层+20cm混凝土下部铺装。
在多年的运行过程中,受多年的渠化交通、超载车辆的碾压以及持续的高温天气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一些沥青混合料已经产生了轻微的车辙、裂纹和松散等病害。
对道路状况进行了检验和评估,并对道路状况进行了初步的预测。
在这些道路当中,SK1782+000-SK1790+000上行线XK1785+000~XK1800+000下行线的整体状态是很好的,没有坑槽、没有松散、没有拥包,有1道轻微的块状裂缝,14道轻微的横向裂缝,还有很明显的车辙,这些车辙的深度大部分都超过了15mm,但还不到25mm,属于轻微车辙。
经过研究,提出了利用微型表处法处理的设想。
二、微表处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施工微表处是将聚合物改性沥青与骨料、填料、水、外加剂等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在原有的道路表面形成的一种薄层型沥青混合料。
为了保证微观表面处理技术的良好应用,使沥青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防水和抗滑、耐磨等特性,按照有关标准,对不同的原料和掺合料进行了配制。
(一)微表处混合料配合比设计1.选择集料的类型。
按照《微表处和稀浆封层技术指南》,本项目拟选用甘肃静远吴家川料场2#(5-10毫米)、3#(3-6毫米)、4#(0-3毫米)玄武岩作为研究对象,其集料级配和砂子当量(71%)满足设计标准。
对每一种单一物料进行了试验,选择了2#:3#:4#:=4:4:4:3:6.5的综合级配。
路桥科技189微表处技术在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吴华伟(云南省交通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云南 昆明 650100)摘要:高速公路网络在我国的客运和货运方面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高速公路受地形条件限制减少,因此灵活性远胜于空运、海运和铁路运输。
高速公路的路况对于行车速度和安全方面带来的影响非常巨大,为了确保行程安全同时延长高速公路使用年限,需要及时的对路面进行养护和修补,微表处技术因为修复速度快、施工简单、成本低等优势,常用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本文对微表处技术的注意事项和施工要点进行了研究和阐述。
关键词:微表处技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高速公路路面的养护工作,不仅仅要考虑操作的难易程度,还要结合用料、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等方面综合考虑,由于高速公路一般应用于长距离货运较多,一旦因为施工封闭,影响巨大,因此,缩短工期能够间接的提升路面养护的收益,考虑到上述的问题,微表处技术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中具有非常不错的发挥,因此在当下已经是非常常用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手段了,但是在实际应用当中,还是需要掌握和注意一些施工的要点,才能保证施工的效果符合预期。
1 微表处技术的特点 1.1 通车速度快 微表处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几乎不会对交通造成影响,养护结束后1-2小时就能通车,一般来讲,加上养护的时间,路段封闭时长不会超过两个小时,对交通的影响小,通车速度快[1]。
1.2 提高安全性能及抗滑性能 微表处技术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进行修复的同时,能够增加路面的对比度,增强行车安全,同时经过修复和处理的路面,其受到雨水的影响将会进一步降低,不仅能够减轻雨水的腐蚀,还能增强路面的抗滑性能,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在雨雪天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3 改善施工条件减少环境污染 一些路面处理施工中,需要对沥青进行加热搅拌施工,加热的沥青产生的刺激性气体对于人的粘膜和皮肤都会造成刺激,严重时还可能诱发癌症病具有一定的光毒作用,因此,热搅拌沥青施工现场的施工条件很差,对于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