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霍乱
- 格式:ppt
- 大小:773.00 KB
- 文档页数:67
霍乱[单项选择题]1、霍乱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及引起死亡的原因之一是()A.肠出血B.肠穿孔C.急性肾衰竭D.急性肺水肿E.低钾综合征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2、霍乱的病理变化为()A.肠黏膜有炎症改变、浅表溃疡B.胆囊内无胆汁C.肾脏有炎症改变及变性D.心、肝、脾无出血E.严重脱水,肌肉及组织干瘪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霍乱的病理特点主要是严重脱水引起的一系列改变。
出现皮肤干燥,心、肝、脾等实质性脏器缩小。
[命题规律] 考查“霍乱的病理变化”。
必须掌握。
[单项选择题]3、关于霍乱的诊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腹泻病人大便培养阳性,可以确诊B.腹泻病人血清凝集试验效价恢复期升高4倍以上,可以确诊C.腹泻病人杀菌抗体试验效价恢复期升高4倍以上,可以确诊D.腹泻病人大便悬滴试验阳性,可以确诊E.腹泻病人大便涂片革兰染色发现呈鱼群状排列的阴性菌,不能确诊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4、关于图中所示霍乱弧菌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其鞭毛抗原(H)大多相同,而菌体抗原(O)不同,根据菌体抗原的不同分为若干个血清型B.有鞭毛,运动活跃C.耐酸、不耐碱D.在碱性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良好E.涂片染色为革兰阴性弧菌,呈鱼群状排列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5、霍乱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常有畏寒、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B.大便初为稀便,后为水样便或米泔样便C.轻型及隐性感染者为重要传染源D.确诊须依靠粪便培养及血清抗体效价4倍增长E.补充液体和电解质是治疗的关键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6、确诊霍乱的依据是()A.流行季节,出现典型腹泻、呕吐B.大便悬滴发现穿梭状快速运动的细菌C.大便涂片染色发现革兰阴性鱼群状排列弧菌D.大便培养出霍乱弧菌E.荧光抗体检查发现阳性弧菌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7、近年来新发现的引起霍乱流行的霍乱弧菌是()A.古典生物型B.埃尔托生物型C.O139D.O157E.小川型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8、霍乱患者吐泻物呈“米泔水”样,是因为()A.含有大量的炎性渗出物B.含有大量的脱落的肠黏膜C.含有大量的脓细胞D.肠道杯状细胞分泌大量黏液E.胃酸分泌减少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9、患者男性,20岁。
霍乱【导读】大部分妈妈对“霍乱”都是一知半解的,霍乱到底是什么?霍乱的症状有哪些?有的地方会要求打霍乱疫苗,这是自愿性质还是强迫性质的?我们是否有必要接种霍乱疫苗呢?下面本专区为大家详细解答这些疑问,并且告诉大家如何治疗和预防霍乱!霍乱是什么相信很多妈妈都不了解“霍乱”到底是什么?其实,霍乱(cholera)是一种由霍乱弧菌所引起的急性腹泻疾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的特点,主要集中在亚、非地区,属国际检疫传染病。
霍乱弧菌存在于水中,最常见的感染原因是食用被病人粪便污染过的水。
霍乱弧菌能产生霍乱毒素,造成分泌性腹泻,即使不再进食也会不断腹泻,洗米水状的粪便是霍乱的特征。
>>霍乱传播途径是什么霍乱症状有哪些霍乱出现症状的时间并不是固定的,有的只是几个小时,有的是一两天,但有的却会持续5天。
霍乱发病较急,病人一般以急剧腹泻、呕吐开始。
腹泻多为无痛性,少数病人可因腹直肌痉挛而引起腹痛,不伴里急后重。
典型病人大便开始为泥浆样或稀水样,尚有粪质,迅速成为米泔水样,少数重病人可有血性便。
如果第一次大便量已经超过1500毫升,那说明病情非常严重。
呕吐一般在严重腹泻后出现,但亦有呕吐与腹泻同时或略先于腹泻。
恶心少见或较轻。
呕吐物先为胃内容物,以后可为米泔水样或清水样。
由于频繁的腹泻、呕吐,大量水和电解质丧失,病人迅速出现失水和周围循环衰竭,病人烦躁不安、口渴、声音嘶哑、耳鸣、呼吸增快、神态淡漠或表情呆滞、眼球下陷、面颊深凹、口唇干燥、皮肤寒冷、弹性消失、手指皱瘪和发绀等,肌肉痉挛,尤以腓肠肌及腹直肌为基。
腹部凹陷呈舟状腹。
脉搏微弱,血压下降,尿量减少,体温下降,如不及时抢救往往可危及生命。
如果遇到某个地区出现大范围腹泻,应予以及时隔离和治疗。
腹泻不严重,1周内有与霍乱病人密切接触史者或来自疫区,有可疑饮食史、外出史、流动人口均应作大便培养,根据细菌培养确立或排除诊断。
此外,霍乱还可能出现肾功能衰竭、急性肺水肿、低钾综合征、心律不齐及流产等并发症。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2.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3.★感染:病原体对人体侵犯的过程,即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4.★共生状态: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有些微生物、寄生虫与人体宿主之间达到了互相适应、互不损害对方的共生状态。
5.★★★机会性感染: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固有的寄生位置而到达不习惯的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损害则产生机会性感染。
6.★★★感染谱: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引起相互之间的作用。
由于适应程度不同,在双方相互斗争的过程中可产生各种不同的表现,临床上称为感染谱。
7.首发感染: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称为首发感染。
8.重复感染: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称为重复感染。
9.混合感染: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称为混合感染。
10.重叠感染:人体在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另外的病原体感染称为重叠感染。
11.★清除病原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处于机体防御第一线的非特异性免疫屏障所清除,同时,亦可由事先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物质将相应的病原体清除。
12.★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组织损伤,临床不出现症状、体征、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13.★显性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14.★病原携带状态:即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
按病原体种类分:带病毒者,带菌者,带虫者按发生和持续时间长短分: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按携带持续时间分:急性携带者(<3months),慢性携带者(>3months)15.★潜伏性感染: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下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16.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霍乱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霍乱是由哪种细菌引起的?A. 沙门氏菌B. 霍乱弧菌C. 大肠杆菌D. 金黄色葡萄球菌2. 霍乱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哪些?A. 空气传播B. 食物和水传播C. 接触传播D. 虫媒传播3. 以下哪项不是霍乱的典型症状?A. 腹泻B. 呕吐C. 发热D. 脱水4. 霍乱的预防措施中,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饮用煮沸过的水B. 避免食用生冷食物C.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D. 食用未经处理的海鲜5. 霍乱的治疗原则是什么?A. 抗生素治疗B. 补液治疗C. 手术治疗D. 放射治疗二、填空题6. 霍乱弧菌属于_______菌,其致病力主要来自于_______。
7. 霍乱的潜伏期通常为_______小时至_______天。
8. 霍乱的高发地区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等地区。
9. 霍乱患者需要及时补充_______和_______,以防止脱水。
10. 预防霍乱的疫苗主要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
三、简答题11. 请简述霍乱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12. 描述霍乱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四、案例分析题13. 某地区发生霍乱疫情,卫生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控制疫情的蔓延?答案:一、选择题1. B2. B3. C4. D5. B二、填空题6. 革兰氏阴性,外毒素7. 1,78. 热带,亚热带9. 电解质,水分10. 口服霍乱疫苗,注射霍乱疫苗三、简答题11. 霍乱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食物和水的污染,预防措施包括饮用煮沸过的水、避免食用生冷食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等。
12. 霍乱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腹泻、呕吐和脱水,治疗方法主要是补液治疗,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四、案例分析题13. 卫生部门采取的措施可能包括: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对疫区进行消毒,加强饮用水和食物的卫生监管,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病意识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标准篇一特别重大(I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发生肺鼠疫、肺炭疽疫情并有扩散趋势;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两个以上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
3、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涉及多个省份,并有扩散趋势。
4、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
5、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
6、周边以及与广东省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并出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危及我区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
7、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重大(II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在1个县(市、区)行政区域内,1个平均潜伏期内(6天)发生5例以上肺鼠疫、肺炭疽病例,或相关联的疫情波及两个以上的县(市、区)。
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3、腺鼠疫发生流行,在1个地级以上市行政区域内,1个平均潜伏期内多点连续发病20例以上,或流行范围波及包括佛山市在内的两个以上地级以上市。
4、霍乱在1个地级以上市行政区域内流行,1周内发病30例以上,或波及包括佛山市在内的两个以上地级以上市,有扩散趋势。
5、乙类、丙类传染病疫情波及两个以上县(市、区),1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两倍以上。
6、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尚未造成扩散。
7、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县(市、区)以外的地区。
8、发生重大医源性感染事件。
9、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用药出现人员死亡。
10、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50人以上(含50例),或死亡5人以上。
11、境内外隐匿运输、邮寄烈性生物病原体、生物毒素造成我市人员感染或死亡的。
12、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较大(Ⅲ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发生肺鼠疫、肺炭疽病例,1个平均潜伏期内(6天)病例数未超过5例,流行范围在1个县(市、区)行政区域内。
霍乱是什么意思?什么病?霍乱(cholera),早期译作虎烈拉,是由霍乱弧菌所致的烈怀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剧烈无痛性泻吐,米泔样大便,严重脱水,肌肉痛性痉挛及周围循环衰竭等为特征。
霍乱弧菌包括两个生物型,即古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
过去把前者引起的疾病称为霍乱,把后者引起的疾病称为副霍乱。
1962年世界卫生大会决定将副霍乱列入《国际卫生条例》检疫传染病“霍乱”项内,并与霍乱同样处理。
解放后我国已消灭本病,但国外仍有不断发生和流行,因此必须随时警惕本病的发生,认真做好预防工作。
1、病因霍乱弧菌分为两个生物型,一个中古典生物型即霍乱的病原体,另一个是爱尔.托生物型即副霍乱的病原体。
这两个生物型除某些生物学特征有所不同外,在形态学及血清学性状方面几乎相同,霍乱弧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对干燥、日光、热、酸及一般消毒剂均敏感。
霍乱弧菌产生致病性的是内毒素及外毒素,正常胃酸可杀死弧菌,当胃酸暂时低下时或入侵病毒菌数量增多时,未被胃酸杀死的弧菌就时入小肠,在碱性肠液内迅速繁殖,并产生大量强烈的外毒素。
这种外毒素对小肠粘膜的作用引起肠液的大量分泌,其分泌量很大,超过肠管再吸收的能力,在临床上出现剧烈泻吐,严重脱水,致使血浆容量明显减少,血液浓缩,出现周围循环衰竭。
由于剧烈泻吐,电解质丢失、缺钾缺钠、肌肉痉挛、酸中毒等甚至发生休克及急性肾功衰竭。
2、临床表现潜伏期数小时至6天,突然起病,100%的病人有腹泻,腹泻为无痛性无里急后重感,每日大便数次甚至难以计数,量多,每天2000~4000ml,严重者8000ml 以上,初为黄水样,不久转为米泔水水样便,少数患者有血性水样便或柏油样便,腹泻后出现喷射性和边疆性呕吐,初为胃内容物,继而水样,米泔样,由于剧烈泻吐,体内大量液体及电解质丢失而出现脱水表现,轻者口渴,眼窝稍陷,唇舌干燥,重者烦躁不安,眼窝下陷,两颊深凹,精神呆滞,皮肤干而皱缩,失去弹性,嘶哑,四肢冰凉,体温下降,敌国液浓缩,脉搏细弱,心章低钝,血压下降,如不及时抢救危及生命,病人脱及及时得到纠正后,大多数症状消失,逐渐恢复正常,部分病人出现发热反应,一般38~39℃,持续1~3天自行消退,目前霍乱大多症状较轻类似肠类。
霍乱应急处置技术方案1 前言霍乱是由O1血清群和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是以发病急、传播快、涉及范围广、能引起大流行为特征的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甲类传染病,也是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
霍乱潜伏期最短3~6小时,最长为数天,一般为12~72小时。
主要临床表现为剧烈腹泻〔水样、黄水样、米泔水样或血水样便〕,伴有呕吐,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和肌肉痉挛〔特别是腓肠肌〕。
高新区地处长江三角洲,属太湖流域,历史上是霍乱的常发地区。
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曾出现高强度流行,九十年代也出现过反复。
八十年代以稻叶型为主,九十年代为小川型,1998年后为O139与小川型并存,2000年后以O139为主。
为及时发现我区的霍乱,迅速采取有效的控制策略和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平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苏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技术方案。
2 部门职责区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切实加强对霍乱预防控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有关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卫生监督机构以及其它相关部门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研究部署,努力把各项防治措施落到实处。
2.1 区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提供霍乱应急处置所必要的经费、物资等保障,敦促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部门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2.2 区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协调的调查处理和医疗救治工作,正面引导宣传,加强与其它部门的沟通与协作。
2.3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做好霍乱监测的信息收集;开展传染病的核实、调查处理以及报告等工作,落实具体控制措施;开展霍乱防制相关的宣传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2.4 医疗机构负责霍乱病人或疑似病人以及带菌者的医疗救护、现场救治等工作,并按要求进行相应的管理,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相关标本。
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防病知识。
2.5卫生监督机构应对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传染病报告、医疗救治、防控措施等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查处违法行为;依法对辖区内饮用水、食品卫生等进行监督检查,查处违法行为;积极开展卫生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霍乱护理常规一、概述霍乱是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甲类)。
临床表现轻重不一,重者剧烈吐泻、脱水、代谢性酸中毒、失水性休克及急性肾功能衰竭。
典型病例临床表现为3期:吐泻期、脱水期、恢复期。
二、护理诊断1、体液不足与泻、吐、丢失水分有关。
2、腹泻与肠内感染有关。
三、护理措施1、按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处理。
病人及可疑者均应住院治疗并实行严格隔离,及时发出疫情报告。
隔离期限为腹泻停止后2天,大便隔日培养连续3次阴性。
2、病人吐泻物、用具及污染物品消毒(1)病人吐泻物、分泌物均用 1:5含氯消毒剂混匀作用2小时。
(2)便器用健之素 1000mg/L 浸泡10分钟。
(3)生活污水,每升加漂白粉2~5g,作用2小时。
(4)居室熏蒸(甲醛40ml+高锰酸钾 30g)24小时,或1.5%过氧乙酸1~2g/㎡作用2小时。
(5)衣被及日常用具用环氧乙烷消毒,0,4%过氧乙酸浸泡或煮沸 30分钟。
(6)水杯、餐具煮沸或高压蒸气灭菌 121℃30 分钟。
(7)手用健之素500mg/L或0.2%过氧乙酸浸泡1~3分钟,再用肥皂水刷洗2分钟,用流水冲洗干净。
3、食用流食,少量多次饮用糖盐液,米汤或口服补液。
吐泻剧烈者禁食,恢复期逐渐增加饮食。
4、迅速准确进行静脉补液:原则早期、快速、足量,先盐后糖、先快后慢,纠酸补碱,见尿补钾,同时加强监护,预防肺水肿或心力衰竭发生5、准确记录出入量及吐泻物性状,为补液提供依据。
6、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皮肤温度的变化及脱水程度,体表温度低时可用热水袋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