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奶质检流程的制度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原奶验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岗位安全职责
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和原奶质量负责。
2.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
工作中存在滑跌、触电、蒸汽烫伤等危险因素。
3.岗位操作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
3.1 严格执行“原奶验收标准”,不得随意更改验收标准。
3.2上岗前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防止滑跌。
3.3收奶前应确认化验仪器正常、计量器具完好、过滤网无破漏现象后方可开始进行原奶验收。
3.4使用热水时必须先开凉水,再慢慢打开蒸汽,并抓牢胶皮管,以免蒸汽烫伤或胶皮管打伤自己及他人。
3.5上、下贮奶缸时要抓好扶手,防止跌落。
3.6保持地面干净、无奶渍,无积水。
4.岗位出现危险情况的处置及程序
4.1发生伤害事故必须保护好事故现场,并立即向相关领导和部门报案。
4.2报告电话:
5.岗位主要工艺参数、标准、相关记录及要求
原奶质量数量确认表、原奶验收表。
质检流程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和提高公司产品质量,保障客户权益,特制定本《质检流程管理制度》。
二、质检流程管理1. 质检组织架构(1)设立质检部门,负责全公司产品的质检工作。
(2)设立质检人员岗位,负责具体的质检操作。
(3)确定质检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协作关系,确保质检工作的顺畅进行。
2. 质检流程(1)产品开发之初,质检部门应参与进来,对产品进行质量标准的制定和质检标准的确定。
(2)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质检部门应对原材料和生产环节进行监督和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质检标准。
(3)对成品检验,确保符合客户要求和国家标准。
(4)对产品进行包装、存储、运输等环节进行监督和检验。
(5)将质检结果进行记录、整理和分析,作为质量改进的依据。
3. 质检人员管理(1)质检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应资格证书。
(2)质检人员要求严格按照质检标准进行操作,不得私自改变质检结果。
(3)质检人员要求遵守公司的质检管理制度,有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4. 质检设备管理(1)质检设备应定期进行保养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2)对质检设备进行定期的检定,保证质检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质检记录管理(1)对质检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和归档,确保质检结果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2)建立完善的质检数据统计和分析系统,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6. 质检管理(1)建立质检管理制度,对质检工作进行规范和指导。
(2)建立完善的质检标准和标准化管理制度,确保质检结果的统一性和可比性。
7. 质检改进(1)对质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分析和处理,确保同类问题不再发生。
(2)对质检结果进行定期的评估和分析,找出质检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采取改进措施。
8. 其他(1)对质检工作中发现的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质检工作的纯洁和公正。
(2)加强对质检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保证公司质检工作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三、质检流程管理制度的执行(1)全公司职员都要严格执行质检流程管理制度,不得随意违反。
进货查验制度1. 目的为了保证进入生产环节的原奶、辅料均是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的,特对所有来料进行查验,并制订该制度。
2. 适用范围2.1 所有用于生产的原奶、辅料。
2.2 采购部、技术品控部、生产部、物流部。
3. 职责3.1 采购部和品控部负责对原奶、辅料供应商进行资质考察与评价并最终选择合格的原奶、辅料供应商。
3.2 采购部负责对供应商的索证,并负责供应商证件的归档保存。
3.3 品控部负责制定原奶、辅料验收标准,并依据标准进行检验。
3.4 物流仓库负责到货辅料的分类存放。
4. 查验流程4.1.1 奶车到达卸奶区后,检验人员对原奶进行取样检验,检验合格后,化验室出具鲜奶准卸单给卸奶员,进行卸奶,卸奶完毕后,由奶车司机及卸奶员共同填写生鲜乳交接单,进行签字确认。
4.1.2 辅料到货后,物流仓库将到货原辅料放置在仓库的待检区,并通知检验人员进行查验。
4.1.2.1 辅料查验内容包括:供应商的资质、出厂检验报告、依据《辅料验收标准》进行项目检测(乳制品和含乳原料中三聚氰胺为批批检验中的必检项)并填写《原始记录》。
4.2 检验人员对用于生产的原奶、辅料进行批批检验。
4.3 检验人员依据标准对检验结果进行初步判定,并填写《检验报告》。
品控部负责人对到货原奶、辅料做出“接收”或“拒收”的判定。
4.4 对于“拒收”原奶,由品控部负责人出具拒收单据传递给卸奶员,对于此奶车不预接收;“拒收”辅料以《不合格品处理单》的形式,传递至总经理处进行审批。
具体执行《不合格品的处理规定》4.5 “接收”原奶、辅料以《检验报告》的形式通知物料统计员和理货员进行电子系统的入库和辅料由待检区到合格区的转移。
5. 记录保存以上工作产生的记录由技术品控部负责保存,保存期限为两年。
对购进的货物应当按批次向供货人索取食品质量检验证明、检疫证明、QS准入标志等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证明并保存复印件;对无票、无证、手续不全或无法证实是合法来源的食品予以退回,不予进货。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规范牛奶生产、流通和销售环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牛奶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和检测活动。
第三条牛奶检测应当遵循科学、公正、准确、及时的原则,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第四条各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牛奶检测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检测范围与项目第五条牛奶检测范围包括:(一)生牛乳、鲜牛乳、巴氏杀菌牛乳、超高温灭菌牛乳等乳制品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二)牛奶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添加剂、防腐剂、稳定剂等;(三)包装材料、容器等。
第六条牛奶检测项目包括:(一)理化指标:蛋白质、脂肪、乳糖、水分、灰分、重金属、农药残留等;(二)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霉菌等;(三)其他指标:抗生素、兽药残留、非法添加物等。
第三章检测机构与人员第七条牛奶检测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依法取得相关资质证书;(二)具有与检测项目相适应的检测设备和仪器;(三)具有专业检测技术人员;(四)建立健全检测质量管理体系。
第八条牛奶检测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相关专业学历或培训经历;(二)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检测技术;(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
第四章检测程序与方法第九条牛奶检测程序分为以下步骤:(一)样品采集:按照规定方法采集样品,确保样品的代表性;(二)样品处理: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离心、过滤、稀释等;(三)检测: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检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四)数据记录与报告:记录检测过程和结果,出具检测报告。
第十条牛奶检测方法应当采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必要时可参照国际标准或相关文献。
第五章检测结果与处理第十一条检测机构应当对检测结果进行审核,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二条检测结果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数据准确、可靠;(二)报告格式规范;(三)结论明确、客观。
奶成品出厂检验管理制度奶成品出厂检验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奶成品出厂检验工作,确保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生产的各类奶成品的出厂检验工作。
三、检验机构1. 我公司设立专门的质量检验部门负责奶成品的出厂检验工作。
2. 检验部门应具备相应的实验室设备和技术人员,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
四、检验项目1. 外观检查:包括产品外包装完好性、标签信息是否齐全等。
2. 物理指标:包括产品重量、容器尺寸等。
3. 化学指标:包括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乳糖含量等。
4. 微生物指标:包括总菌落数、大肠菌群数等。
5. 残留物指标:包括抗生素残留、农药残留等。
五、样品采集与送检1. 样品采集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采样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2. 采集的样品应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检验,避免样品变质或受污染。
六、检验标准1. 检验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
2. 若无国家标准,可参考行业协会或国际标准进行检验。
七、检验结果评定1. 检验结果应根据相应的标准进行评定。
2. 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应及时通知生产部门,并进行记录和处理。
八、检验记录与报告1. 检验部门应建立完善的检验记录系统,对每批次产品进行记录。
2. 检验报告应详细记录产品名称、批号、检测项目和结果等信息,并加盖公章。
九、异常处理1. 对于出现异常情况的产品,应立即停止销售,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2. 异常情况处理完成后,需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做好相关记录。
十、监督与评估1. 监督部门应定期对奶成品出厂检验工作进行抽查和评估。
2. 监督部门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通知检验部门,并要求整改。
十一、违规处理1. 对于故意违反本制度的人员,将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2. 对于严重违规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
十二、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需要修改,须经相关部门审批并重新发布。
以上是我公司奶成品出厂检验管理制度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确保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并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四川李子园牛奶食品有限公司生乳查验检测制度为强化公司生产管理,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市场销售,结合公司奶源实际情况,参照国家GB/T6914-86《生鲜牛奶收购标准》和GB19301-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生乳》的相关规定,特制定如下企业生乳进货查验逐批检测记录制度。
同时要求每批生鲜乳必须逐批检验,质量合格的方能收购,并每次做好检测记录《生鲜奶收购检测、数量记录表》。
一、原料乳的验收收购的生鲜牛乳为从符合国家有关要求的健康奶畜乳房中挤出的无任何成分改变的常乳。
(一)取样方法:用奶瓢在奶桶中上下搅拌数下后,在中间取样。
(二)判定规则:有一项不符合下列检验要求则判定该批原料为次级原料乳或不合格原料乳,合格的原料乳进入生产环节,次级原料乳按低于市场价收购或按异常乳处理,不合格原料乳不予收购。
(三)检验项目:1. 感官检验:煮沸后观察组织状态,闻气味以及品尝。
1.1色泽:呈均匀乳白色或微带黄色。
不得出现红色、绿色及其他异常颜色,否则拒收。
1.2组织状态:均匀,无分层,无凝固物,无沉淀及其他肉眼可见杂质(杂质度≤4 % ),否则视为不合格品。
1.3滋气味:口感品尝均具新鲜的乳香味,无苦、咸、涩、霉变、油脂氧化及其他异常味道和感觉,无饲料、粪便、霉变及其他异常气味。
2.新鲜度检验:包括酒精试验(75°)、滴定酸度、pH测定。
2.1酒精测试(75%) (阴性)用75%的乙醇与等量(2ml)待检牛乳1:1混匀。
判定方法:A无絮状沉淀予以收购;B轻微絮状沉淀按照二级奶收购;C出现较大絮状沉淀为异常乳不予收购。
2.2 滴定酸度滴定酸度12-18°T,不在此范围拒收。
3. 理化指标:相对密度、乳成分、抗生素等。
3.1理化指标的检测脂肪%≥ 3.1 % ,蛋白质%≥ 2.80 %,非脂乳固体%≥ 8.1 ,否则拒收。
3.2抗生素检验A 抗生素检验:抗生素检测阳性奶拒收。
B 乳酸菌试验:抗生素检测阴性,则进行乳酸菌检测,阳性为二级奶。
牛奶品质管理操作规程牛奶品质管理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牛奶质量,维护消费者的权益,进一步规范牛奶生产经营行为,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牛奶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和消费等所有环节。
第三条牛奶生产企业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健全品质管理体系,制定品质管理操作规程,确保牛奶品质安全。
第四条牛奶生产企业应组织进行公司内部牛奶品质管理培训,培养员工牛奶品质意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第二章:原料管理第五条牛奶生产企业应严格选择原材料,确保原料安全、卫生。
不得使用过期、含有大量添加剂和农药残留的原材料。
第六条牛奶生产企业应建立原料进货验收制度,对每批原料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生产流程。
第七条牛奶生产企业应建立各类原料的存储制度,避免受潮、霉变等情况的发生。
第八条牛奶生产企业应定期对原材料进行抽检、检测,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和安全性。
第三章:生产操作管理第九条牛奶生产企业应制定牛奶生产的工艺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操作要求,确保每个环节的安全性。
第十条牛奶生产企业应建立相关生产设备管理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检修,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第十一条牛奶生产企业应制定标准化操作规范,对员工进行培训,确保每个员工操作规范、技术熟练。
第十二条牛奶生产企业应严格控制牛奶的生产温度和时间,确保牛奶产品的微生物、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不受损害。
第四章:质量检测管理第十三条牛奶生产企业应建立质量检测实验室,配置必要的设备和仪器,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第十四条牛奶生产企业应定期对牛奶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外观、溶解度、脂肪含量、细菌总数、色泽、臭味等指标。
第十五条牛奶生产企业应建立质量检测档案,保存检测报告和相关数据,以备查验。
第十六条牛奶生产企业应建立原料和产品的追溯体系,确保产品可追溯性。
第五章:售后服务管理第十七条牛奶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售后服务机制,对消费者投诉及时回复和处理。
第十八条牛奶生产企业应建立客户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意见,不断改进产品质量。
原奶管理制度一、原奶生产管理制度(一)原奶生产前管理1、场所选择和环境管理:原奶生产场所应远离污染源,具备良好的通风和排水条件,地面、墙壁、设备等应保持清洁,确保原奶生产环境卫生。
2、牛只管理:应对牛只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确保牛只身体健康。
3、饲养管理:科学合理地配置饲料,提供清洁的饮水,保证牛只的健康成长。
(二)原奶生产过程管理1、乳牛挤奶:挤奶前应对乳房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挤奶时操作者应做好个人卫生,确保原奶的生产卫生。
2、原奶采样检测:对采集的原奶进行常规的理化指标检测,确保原奶的营养成分和微生物指标符合安全标准。
3、原奶处理:在原奶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原奶进行初级处理,包括过滤、冷却、储存等工序,确保原奶的新鲜和卫生。
4、设备管理:原奶生产中使用的设备设施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用于生产的卫生和安全。
(三)原奶品质管理1、品质检测:对生产的原奶进行品质检测,保证原奶的营养成分符合国家标准,确保原奶质量。
2、保质期控制:对原奶的保质期进行合理控制,做到新鲜安全。
3、产品追溯:建立原奶的生产追溯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可追溯,做到问题可追查,保障消费者利益。
二、原奶销售管理制度(一)采购管理1、供应商管理:对原奶的供应商进行严格筛选和定期考核,确保供应商的原奶符合质量标准。
2、进货检验:对进货原奶进行检验,确保原奶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二)储存管理1、储存条件:原奶储存应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避免原奶的变质和污染。
2、储存期限:明确原奶的储存期限,建立相应的存储记录,确保原奶的新鲜安全。
(三)销售管理1、包装标识:对原奶的包装进行合理设计和标识,包括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2、销售渠道:建立合理的销售渠道,确保产品能够及时送达消费者手中。
3、售后服务:对消费者提出的质量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和反馈,保障消费者权益。
三、原奶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一)风险评估与控制1、风险评估:对原奶生产中的各项环节进行风险评估,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乳制品检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乳制品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生产、销售和使用乳制品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乳制品检验管理是指对乳制品进行质量安全监督检验,包括原材料检验、生产过程检验和成品检验。
第四条乳制品检验管理应当遵循科学、公正、严谨、高效的原则。
第五条国家质监部门是主管乳制品检验管理的部门。
第二章原材料检验第六条乳制品生产企业应当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规定;如发现有质量问题的原材料,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向供应商反馈信息。
第七条乳制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原材料检验档案,对进货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并保存至少两年。
第八条原材料检验应包括外观、感官特性、理化指标等项目,必要时还可以进行微生物指标检验。
第九条原材料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检验技能,并持有相关资格证书;原材料检验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并定期维护和校验。
第十条原材料检验人员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企业内部规定,对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安全。
第十一条原材料检验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生产部门,并根据结果做出相应处理措施。
第三章生产过程检验第十二条乳制品生产企业应建立生产过程检验制度,对生产过程中关键节点进行监测和检验。
第十三条生产过程检验应包括关键控制点的监测、温度控制、物料投放及卫生检查等项目。
第十四条生产过程检验应由专人负责,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检验技能,并持有相关资格证书。
第十五条生产过程检验结果应及时整理和记录,并保存至少两年。
第十六条生产过程检验结果应及时向生产部门和质监部门反馈,并根据结果做出相应处理措施。
第四章成品检验第十七条乳制品生产企业应建立成品检验制度,对成品进行全面检验。
第十八条成品检验应包括外观、感官特性、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等项目。
第十九条成品检验应由专人负责,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检验技能,并持有相关资格证书。
第二十条成品检验结果应及时整理和记录,并保存至少两年。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采样和检样处理规程乳与乳制品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乳与乳制品的采样和检样处理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乳与乳制品,包括生鲜乳,和巴氏杀菌乳、调制乳、发酵乳、炼乳、奶油、干酪、再制干酪、乳粉、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酪蛋白等制品的采样和检样处理。
2设备和材料2.1采样工具采样工具应使用不锈钢或其他强度适当的材料,表面光滑,无缝隙,边角圆润。
采样工具应清洗和灭菌,使用前保持干燥。
采样工具包括搅拌器具、采样勺、匙、切割丝、剪刀、刀具(小刀或抹刀)、采样钻等。
2.2 样品容器样品容器的材料(如玻璃、不锈钢、塑料等)和结构应能充分保证样品的原有状态。
容器和盖子应清洁、无菌、干燥。
样品容器应有足够的体积,使样品可在检验前充分混匀。
样品容器包括采样袋、采样管、采样瓶等。
2.3 其他用品包括酒精灯、温度计、铝箔、封口膜、记号笔、采样登记表等。
3采样3.1采样原则和采样方案采样原则和采样方案按GB 4789.1的规定执行。
采样件数n应根据相关食品安全标准要求执行,每件样品的采样量不小于5倍或以上检验单位的样品,或根据检验目的确定。
以下规定了1件食品样品的采样要求。
3.2生鲜乳3.2.1样品应尽可能充分混匀,混匀后应立即取样,用无菌采样工具分别从相同批次(此处特指单体的贮奶罐或贮奶车)中采集样品。
3.2.2具有分隔区域的贮奶装置,应根据每个分隔区域内贮奶量的不同,按比例从每个分隔区域中采集一定量经混合均匀的代表性样品。
不得混合后采样。
3.3 液态乳制品适用于巴氏杀菌乳、调制乳等。
3.3.1独立包装小于或等于1000 g(mL)的液态乳制品,取相同批次的原包装。
3.3.2独立包装大于1000 g(mL)的液态乳制品,取相同批次的原包装;或摇动、均匀后采样。
3.4 半固态乳制品3.4.1 炼乳、发酵乳适用于淡炼乳、加糖炼乳、调制炼乳、发酵乳等。
3.4.1.1独立包装小于或等于1000 g(mL)的炼乳,取相同批次的原包装。
乳制品检验管理制度1、质检科负责产品检验工作,独立行使检验职权,对产品逐批逐次进行检验,严把质量关,禁止不合格产品或产品不经检验出厂。
2、出厂检验时,同一班次、同一品种、同一次投料的产品规定为一个生产批,对每批产品严格按抽样规则进行抽样,经出厂检验合格后开据合格检验报告方可出厂。
3、出厂检验指标如有一项不符合规定要求,不准出厂,应重新自同比产品中抽取两倍数量样品进行复验,以复验结果为准,若仍存在不合格,则制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4、检验包装物是否完好无损,不得有脏污和破损现象,有按不合格拒绝出厂。
5、检验用的仪器设备,应定期到技术监督部门检定,及时维护,处于良好状态,以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
6、应按GB5408.2—99及QB1554—92的标准要求和检验方法进行检验,要逐批次对出厂前的成品进行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
检验不合格的产品方可出厂。
7、灭菌乳每批次必做的出厂检验项目是:脂肪、蛋白质、非脂乳固体、酸度、微生物、净含量、感官、杂质等;含乳饮料每批次必做的出厂检验项目是:蛋白质、可溶性固形物、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净含量、感官等。
8、对于灭菌乳中硝酸盐、亚硝酸盐等*号检验项目和含乳饮料中脂肪、酸度、总砷、铅、铜、脲酶试验、乳酸菌、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甜蜜素、着色剂等*号检验项目,每年5月和11月分别进行一次检验,本厂不能检验的项目由质检科委托有检定资质的实验室进行检定。
对于质检部门、卫生部门监督抽查的检验报告中对以上项目进行检验的,可相应减少项目的检验次数。
9、每年参加一次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出厂检验能力对比试验,保证实验室数据准确有效。
10、灭菌乳过程检验:根据牛奶生产需要,牛奶生产过程中设置,原料乳检验、净乳、标准化杀菌(予处理检验)、无菌包装灭菌计量检验,由于工业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必须立即纠正,故过程检验记录中只记录出现上非常现象。
过程检验的标准:(1)原料乳的检验:原料乳滋气味正常,脂肪、蛋白质达标,酸度≤18°T,酒精试验阴性,颜色为乳白色或微黄色。
生乳质量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质量管理,实施从生乳进公司到成品出库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制订本制度。
一、领导、管理者和生产人员必须遵守生乳收购标准,在质量和数量关系方面坚持质量第一,实行收购人员自检,质控人员复检的方法。
保证不合格生乳不收购。
二、化验室主任负责日常生乳收购的复检工作。
三、进公司生乳必须经过验证,主要项目需经检验方能进入收奶间的直冷罐,收购生乳的人员向化验室报验。
化验室负责抽样、检验、出具报告,合格方能入库,不合格报总经理处理。
四、收奶间发现原乳不合格,要停止使用,由技术部负责人报告总经理处置。
五、收奶间工作人员对自己的生乳收购负质量责任,并按收购程序填写相关记录。
六、生乳实行批批检验制度,检验员负责抽样、检验、出具报告,保存原始记录,做好质量台帐。
不合格品报告技术部负责人下令返回养殖基地,并及时标识隔离,防止与其它合格品混放。
七、实行质量考核办法,新员工进入公司收奶站、质控部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方能上岗操作。
八、质量管理档案统一由化验室负责管理。
奶业科技公司检验管理制度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奶业科技公司在产品检验方面的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产品的生产和检验过程,包括原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质检等环节。
2. 检验管理流程本章节将详细介绍奶业科技公司的检验管理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检验计划检验计划是制定合理的检验流程的前提。
在产品生产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检验计划,包括检验的时间节点、检验的内容和方法等重要信息。
检验计划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和确认后方可执行。
2.2 检验标准奶业科技公司制定了严格的检验标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检验标准应基于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并结合公司内部的技术要求进行制定。
对于不同类型的产品,应有相应的检验标准和限值要求。
2.3 检验设备和仪器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奶业科技公司配备了先进的检验设备和仪器,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
检验设备和仪器在使用前应经过合格的人员验收,并记录相关信息。
2.4 检验人员奶业科技公司设立了专职的质检部门,负责产品的检验工作。
质检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并参加必要的培训和考核。
在进行检验工作时,质检人员应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标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5 检验记录与报告在进行产品检验时,奶业科技公司要求对检验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并生成相应的检验报告。
检验记录包括检验日期、样品编号、检验方法和结果等信息,以确保检验的可追溯性和数据的完整性。
3. 质量控制本章节将介绍奶业科技公司在产品质量控制方面的相关管理制度。
3.1 原材料采购管理奶业科技公司在原材料采购中执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制度。
采购部门负责核查供应商的资质和信誉度,并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
采购的原材料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公司内部的质量要求。
3.2 生产过程控制奶业科技公司的生产过程中执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
生产部门负责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产品质量。
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应进行必要的检验和监测,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原奶的验收摘要只有用优质的原料奶,才能生产出优质的乳制品;因此,原料奶的验收是生产各种乳制品的首要环节。
本文介绍了原奶验收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注意事项及在操作过程中一些易出现的问题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乳验收检验前言乳是多种分子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它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乳及乳制品渐渐的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营养品之一。
要想生产出优质的乳制品,必须选用优质的原料乳。
因此,原料乳送到奶站必须进行严格的检验和处理,不得有微生物混合在原料乳中。
下面就实习过程中原料乳的选择及验收过程做以下论述。
一、原料乳验收的工艺流程及选择、验收的技术要求1、原奶的技术要求1.1原奶的选择:原奶收购后符合《GB6914—86》的标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原奶的检验和评级,收购的原奶以正常饲养的无传染病和乳房炎的健康母牛挤出的常乳,制造优质的乳制品,必须选用优质的原料乳,原料乳送到奶站必须检验和处理,认真的清洗奶站,不得有微生物和杂质混合在原料乳中。
要求细菌总数小于50万/ml,不得含有青霉素,残留清洗液和消毒剂等阻碍发酵剂正常发酵的物质;牛乳总固形不低于11.5%,含脂率不低于3.2%。
1.2原奶的标准化要求:将合格的原料乳预升温至40℃,标准化处理要求含脂率≥3.5%。
2、原奶验收的工艺流程奶车→称重(采样检验)→泵奶→收奶槽→双联过滤器→净乳→冷却→奶仓二、操作要点1、奶车:从奶站把奶送到乳品厂的车。
1.1奶车内温度<10℃1.2检查奶车出奶管口有无奶垢。
1.3奶车是否经过清洗,彻底消毒。
2、称重:称出奶的净重,然后采样检验是否合格,加工厂的收购人员应用清洁的打耙器将奶车里的鲜牛奶搅拌均匀(上下搅拌50频次①)。
取样500ml,对原料奶进行检测,作酒精试验,煮沸试验,酸度试验及一些掺假试验。
试验结果出来后进行综合评定,达不到标准的原料奶退回。
原料乳检验的理化指标见表1。
表1 理化指标2.2.1酒精实验:取2ml升的洒精加2ml的原奶于试管中,充分摇匀,看是否有絮片贴在管壁上,如有呈阳性,拒收。
奶业公司原辅材料验收细则1. 引言原辅材料是奶业公司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对原辅材料的验收工作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文档旨在规范奶业公司原辅材料验收的流程和标准,确保原辅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产品的合格出厂。
2. 验收流程验收原辅材料的流程包括申请、检验、评估、验收和记录五个步骤。
2.1 申请生产部门在原辅材料供应商确认交货之前,需向质量部门提出原辅材料验收申请。
申请表应包括以下内容: - 原辅材料的名称和规格 - 供应商的信息 - 交货日期和数量 - 验收标准2.2 检验质量部门在收到原辅材料申请后,进行实地检验。
检验内容包括: - 外观检查:检查原辅材料是否存在异物、变色、霉变等异常情况 - 化学检测:对原辅材料进行化学成分的定性、定量检测 - 微生物检测:检查原辅材料是否受到微生物污染 - 物理性能检测:对原辅材料的物理性能进行测试,如粒度、含水率等2.3 评估根据检验结果,质量部门进行评估。
评估主要包括: - 原辅材料是否符合验收标准 - 原辅材料的质量等级评定 - 原辅材料的可用性评估2.4 验收根据评估结果,质量部门决定是否验收原辅材料。
验收标准可分为合格、不合格两种情况。
- 合格:原辅材料符合验收标准,可正常使用 - 不合格:原辅材料不符合验收标准,不得使用2.5 记录对于每一次原辅材料的验收,质量部门需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 - 原辅材料名称和规格 - 供应商信息 - 交货日期和数量 - 检验结果 - 评估结果 - 验收结果3. 验收标准奶业公司原辅材料的验收标准应根据具体的原辅材料类型和用途确定,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外观要求:应无异物、变色、霉变等异常情况 - 化学成分要求:应符合国家标准或奶业公司自行制定的标准 -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奶业公司自行制定的标准 - 重金属残留限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奶业公司自行制定的标准 - 发酵活性(针对某些发酵原料):应达到一定的发酵性能要求4. 常见原辅材料的验收细则4.1 奶粉•外观要求:无异物、结块、凝固现象,无变色、霉变•水分含量:符合国家标准或奶业公司自行制定的要求•脂肪含量:符合国家标准或奶业公司自行制定的要求•蛋白质含量:符合国家标准或奶业公司自行制定的要求•硬度:符合国家标准或奶业公司自行制定的要求4.2 乳清蛋白•外观要求:无异物、结块、凝固现象,无变色、霉变•水分含量:符合国家标准或奶业公司自行制定的要求•蛋白质含量:符合国家标准或奶业公司自行制定的要求•重金属残留限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奶业公司自行制定的要求4.3 原料牛奶•外观要求:无异物、凝块、颜色正常•脂肪含量:符合国家标准或奶业公司自行制定的要求•细菌总数: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奶业公司自行制定的要求•乳酸菌: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奶业公司自行制定的要求•抗生素残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奶业公司自行制定的要求5. 结论奶业公司原辅材料验收的细则是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
奶成品出厂检验管理制度篇一:奶成品出厂检验管理制度奶成品出厂检验管理制度是确保奶成品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保证奶制品安全卫生的必要手段。
下面是一份奶成品出厂检验管理制度,包括检验项目、检验周期、检验人员、检验方式、检验结果处理等内容。
一、检验项目1. 产品标签、说明书、包装规格、容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是否符合要求。
2. 产品外观质量,包括包装是否完好,产品表面是否均匀、色泽是否一致,是否有裂纹、变形、包装膜破损等情况。
3. 营养成分含量,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是否符合标准。
4. 微生物检测,包括细菌总数、霉菌总数、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5. 添加剂检测,包括添加剂种类、使用量是否符合要求。
6. 重金属检测,包括铅、汞、镉等重金属含量是否符合标准。
二、检验周期1. 每季度进行一次产品检验。
2. 重要产品(如奶制品、食品等)每半年进行一次产品检验。
3. 特殊情况下,需要进行紧急检验的,应及时进行。
三、检验人员1. 检验人员应当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经验和资格证书。
2. 检验人员应当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保持技术水平。
3. 检验人员应当与生产者建立联系,及时了解生产情况,确保检验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检验方式1. 检验方式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现场检测等方式。
2. 抽样检测应当采用随机方式,确保样本的准确性。
3. 现场检测应当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以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五、检验结果处理1. 检验结果应当准确、客观、公正,并与产品标签、说明书等内容相符。
2.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应当通知生产者进行改进,并按照规定进行处罚和处理。
3. 对于合格产品,应当标注检验结果,并发放合格证明。
奶成品出厂检验管理制度是确保奶成品质量、保障消费者安全的必要措施,需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明确检验项目、检验周期、检验人员、检验方式、检验结果处理等内容,以确保奶制品的质量和安全。
篇二:奶成品出厂检验管理制度奶成品出厂检验管理制度是为了保证奶成品的质量和安全,加强乳制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检验和管理,制定的一系列制度。
奶粉及液态奶过程检验及控制、工艺流程1、奶粉生产工艺流程原料奶验收净乳(冷却) _______ 配料、均质(标准化) ________杀菌喷雾干燥包装•成品2、灭菌奶生产工艺流程原料奶验收净乳(冷却)__________ 配料、均质(标准化)_____________>气超高温灭菌无菌灌装包装成品二、奶粉过程检验及控制1、净乳:净乳效果不佳时,奶中的杂质颗粒、微生物数量就会增多,在杀菌过程中颗粒中心的温度和杀菌时间不能达到要求水平,增加了微生物残留的危险性。
要控制好排渣时间才能保证净乳效果。
一般1小时排渣一次,也可根据奶的质量,加大排渣频率。
检测内容:品控员要每天查看排渣记录,不定期做杂质板进行净乳效果验证。
2、存奶温度、时间要保证奶仓中的奶温在2-6oC,在能力范围之内越低越好,保证储存效果。
检测内容:品控员要每天现场查看储奶罐温度和询问储存时间或抽检奶仓存奶的细菌总数、芽抱总数。
3、原料奶稳定性检测检测内容:送奶车交奶等待时间过长或在储奶罐储存时间过长,必须取样作70%酒精实验。
4、原材料二次检验、验证原辅材料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成品奶粉的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直接影响奶粉的成品质量。
例如:用腐败的植物油加工的奶粉滋气味不好,杂质高或冲调性不好的淡粉加工的奶粉将杂质度高或冲调不好等。
故对原材料进行生产前的二次检验是非常必要的。
检测内容:抽检植物油的滋气味、杂质、颜色、是否腐败等。
白糖的颜色、杂质度、口感等。
乳清粉的杂质、色泽、稳定性试验(煮至80oC是否变性)等。
全脂粉的冲调性、杂质、色泽、是否结块等。
5、返工粉、水的添加为降低成本、减少浪费需把程度轻微的冲调不良粉、杂质粉、糊粉等不合格奶粉,刷塔水重新配料。
但添加量过多时又会影响成品质量,为确保成品奶粉的质量,对返工粉、刷塔水的添加量作了比较严格的限定,添加量最多不超过5%。
检测内容:现场检查不合格奶粉冲调性、杂质度的严重程度,刷塔水、返工粉的添加量根据不合格程度而定。
原奶质检流程的制度说明
1.目的
为保证原奶采购质量,满足生产所需,结合原奶采购流程,特制定本流程。
2.流程的职能机构
由原奶事业部原奶检验处负责原奶质量检测的具体行为。
3.权利与责任
3.1 各奶场负责人和收奶员
●负责所收购原奶的初检工作;
3.2 原奶事业部原奶检验处
●负责原奶事业部所收购和调配原奶的质量检验工作;
3.3营销中心研发部
●负责对原奶事业部所调配的原奶进行仲裁检验;
3.4各用奶事业部质检处
●负责对原奶事业部调配来的原奶进行复核检验。
4.信息流、物资流和相关子流程说明
4.1 信息流流程说明
1)在每年的11月1日举行原奶质量标准制定会,制定《年度原奶质量标准》;
2)由营销中心研发部《年度原奶质量标准》到原奶检验的各个环节;
3)依照所下发标准进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