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第一单元第1课《读懂彼此的心》教案(第二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59.00 KB
- 文档页数:3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1《读懂彼此的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1《读懂彼此的心》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人的爱。
想一想自己家有哪些类似的爱。
小结:
4. 我们要用心理解和体会,从家人的言谈举止,甚至是批评和教育中感受他们的爱。
歌曲欣赏——《让爱住我家》 拓展提高
• 在和爸爸妈妈一起的日子里,总有很多我
们忘不了的爱的瞬间,回家作一个花瓣图,把这些爱的瞬间用照片、漫画或者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
课堂能力检测
音乐欣赏感悟内容
课堂拓展
提升学生爱家的情感。
课堂小结
我们都有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在这个家庭里,需要我们家里的每一个人之间相互理解,用爱呵护。
我们要学会感恩爸爸妈妈的辛勤付出,用心体会爸爸妈妈的爱。
愿我们一起努力,牵着爸爸妈妈的手,连上爸爸妈妈的心,一起建设和谐家庭,延续家的幸福,感受家的温暖!
提升学生理解体谅父母的能力。
板书
总结本框内容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形成知识结构图。
整理房间。
课堂能力检测
来自父母的爱
课堂小结理解万岁!家人之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付出和关爱,只有主动交流沟通,才能更好地增进与家
人的情感。
爱需要主动,爱需要理解,爱需要沟通,
让我们与家人一起共同成长,一起沐浴家的阳光。
提升学生和家人之间理解与沟通意识。
板书总结本框内
容涉及的主要知
识点,形成知识
结构图。
第一课《读懂彼此的心》课时教案及练习(一)学习目标:1.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发生的变化,认识自己与家人之间在一些方面的不同,学会透过家人各种不同爱的方式,体会背后浓浓的爱意,理解家人的心。
2.学生能够意识到家人之间产生一些小矛盾是正常的,并学会以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方法,主动沟通并化解。
学习重点:1、学会透过家人各种不同爱的方式,体会背后浓浓的爱意,理解家人的心;2、学会以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方法,主动沟通并化解矛盾.学习难点:1、面对家庭冲突和矛盾时如何理解家人?2、学生能够意识到家人之间产生一些小矛盾是正常的,并学会以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方法,主动沟通并化解。
我能行:一、填空题:1.与父母沟通需要讲技巧,“四心”沟通法主要指的是、、、。
2、家人之间产生小矛盾是正常的,我们需要,学会以,主动将矛盾化解。
3、高要求和常督促体现着家人对我们的,独立和自主标志着我们.二、判断题:()1.我们要主动与家人交流沟通,让自己合理的需求和做法得到他们的理解。
()2.家人商讨事情的时候,都认为我还小,我参与了也没用。
()3.家人严格地要求我们,也是对我们的关爱方式。
()4.每天出门,爷爷总说:“路上看车,注意安全!”这唠叨中饱含着爷爷对我的爱。
()5、家人的批评和打骂不是对我们的爱。
三、单项选择题:1.爷爷突然生病了,我可以()。
A.只管自己好好上学B.抽时间多陪陪他,安慰他C.让爸爸妈妈照顾他2.和家人发生矛盾时,我()。
A.和他们吵,把事情说清楚B.他们说什么我都左耳朵进,右耳朵出C.反思自己,和家人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四、简答题:1.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家人对自己的爱?写一写吧。
(至少写三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你发现自己父母的闪光点,为他们的“美”点个赞!(至少写三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妈妈是一位超市的工作人员,经常需要“三班倒”,经常晚上回来都10点了,“我”可以为妈妈做些什么表达对她的关爱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附:第一课参考答案:一、填空:1、留心看细心听用心讲耐心说2、理性面对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方法3、爱在逐渐长大二、判断:1----5对错对对错三、单项选择:1、B2、C四、简答:1、略2、略3、“我”可以帮妈妈热好饭菜;提前给妈妈倒杯茶等。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读懂彼此的心》第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读懂彼此的心》第一课时单元一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五年级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从多角度理解和体谅父母,知道父母对自己的爱过程与方法:能够用实际行动为爸爸妈妈分忧,学会体谅父母,少给父母添麻烦。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理解父母的心,知道父母的行为中蕴藏着对我们的爱重点能够知道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的不同,我们同长辈在兴趣爱好、处理问题的方式等方面有较大的不同,我们要用心理解和体会家人的爱。
难点懂得换位思考,知道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虽有不同,但都蕴藏着父母对子女的爱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问:每次放假你的心情怎样?你父母的心情怎样?材料:现在怎么了?见课件过渡:这个世界上与我们最亲密的人就是我们的父母,可是很多的时候,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并没有想象中的和谐,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回忆并回答阅读材料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讲授新课第一课时相互理解读一读《李晓欣的周记》思考:李晓欣为什么会感到烦恼呢?实话实说:你是否与家人之间发生过不愉快呢?当时你有怎样的感受?材料:我妈成天说如果我不好好读书,回家连田都没得我耕,我一听这话,就特别反感,耳朵都起茧了。
视频《小别离》片段问:为什么原来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现在会变得格格不入?提示:子女角度、父母角度子女与父母产生冲突的原因:我们逐渐长大,渴望独立,有时会把家人的关心当作干涉,甚至故意和他们作对;而父母放心不下我们,过多干预。
回忆家庭生活,观看视频,思考问题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引发学生思考子女与父母产生冲突的原因。
过渡:我们的言谈举止上的一些变化会让家人感到困惑,觉得我们不服管教、不懂事,经常怀念我们小时候的乖样子。
活动园:两个母亲的对话见课件想一想:(1)我们与小时候相比,在言谈举止、行为表现方面发生了哪些比较大的变化?(2)家人与我们相处时有哪些困惑?找不同:在家庭中,孩子和父母角色不同。
人教社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读懂彼此的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读懂彼此的心》教材分析《读懂彼此的心》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中的第一课,后两课分别是“让我们的家更美好”和“弘扬优秀家风”,从单元结构来看本课是单元的起始课,表明了理解沟通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性,本课通过回顾和解决家人之间的沟通问题,掌握一定沟通方法,引导学生懂得用心体会家人的爱,理性面对问题,主动与家人交流沟通。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身心发展已经较低年级时有了很大变化,自主意识变得更强。
与家人之间尤其是父母之间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矛盾。
在这一儿童心理发展重要时期,需要学校老师的疏导和指引,帮助他们去理解父母家人的用心,体会家人的爱,学会良好的沟通方式,这是老师们的重要任务。
因此,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孩子们理解家长的不容易,感受到家人们的良苦用心,更要让孩子们学会主动与家人沟通,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幸福自信的人格。
教学目标1.了解家人之间由于身份角色及其处理问题方式方法等方面差异,从而产生一些矛盾是正常的。
2.学习以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方法,主动沟通并化解家人之间的矛盾。
3.体会家人表达爱意的不同方式,理解家人的心意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课时主动交流常沟通教学内容“主动交流常沟通”课时目标1. 学会以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方法,主动沟通并化解家人之间的矛盾。
2. 意识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在发生变化,体会家人之间浓浓的爱意。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以积极地态度、有效的方法,主动与家人沟通化解矛盾。
难点:掌握主动沟通,化解矛盾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微课等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理解矛盾。
1.播放视频电视剧《少年派》片段,(林妙妙与妈妈发生矛盾,与父母冷战)。
师:这样的场景大家熟悉么?在你的家里发生过么?生:发生过!2.师:说一说,你家里的小矛盾!有没有和家长发脾气或冷战过呢?说一说当时是什么情况?预设1:我与妈妈争吵过,因为她答应我去公园,结果她又有别的事情要做,爽约了,我很生气,不理她了。
读懂彼此的心(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理解“看得见的沟通”和“听得见的沟通”的概念2.能够通过“听得见的沟通”理解父母的心意3.能够通过“看得见的沟通”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感4.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习惯和人际交往能力二、教学内容及要点1.沟通的类型及其意义2.看得见的沟通–身体语言–面部表情–姿态3.听得见的沟通–倾听–提问–回应4.父母的期望与心愿5.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感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讲的内容:我们为什么需要沟通?什么是沟通?以及见证了“看得见的沟通”对于识别自己或他人情感的重要意义。
2.感知(10分钟)通过老师播放含有不同沟通类型的场景视频或配图,例如简短的音频、实体的动作沟通、图片上的脸部表情等等。
在观看时鼓励学生注意观察人们的身体语言和表情。
3.进一步理解(20分钟)介绍看得见沟通的含义和几种常见的手势、面部表情。
引导学生进行游戏,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随机双方扮演一位说话人和听话人。
说话人进行不同表情和手势描绘现实场景(如饿,担忧,喜欢等等),要求听者通过观察说话人的身体语言、面部表情和姿态回答说话人带来的真实情感或需求。
4.听得见的沟通(20分钟)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听得见的沟通的方法,例如认真倾听、合理提问、积极回应等等,学生们能够深刻理解听得见的沟通是多么重要。
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场合的案例让学生尝试有效的听得见的沟通方法。
5.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感(20分钟)尽管有时候不容易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和需求,但是当学生学会以开放式、礼貌、坦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感之后,他们就成长了。
通过课程的介绍,学生对于“看得见”的东西越来越敏感,他们自己更容易表述自己心中的想法。
四、教学后记强调学生沟通技能的学习和习惯养成。
对于沟通类型和方法的导入,教师应该遵循学生的兴趣点,达到尽量创新的目标,特别是教师应该注重每个学生的个体价值观和感情需求,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1课《读懂彼此的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集体备课)一. 教材分析《读懂彼此的心》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的第1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实例,让学生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懂得换位思考,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我们要学会接纳和尊重他人的不同。
2.沟通是理解的桥梁,我们要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我们要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前期,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这一阶段的学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同时也开始关注他人。
他们有强烈的自我表达欲望,但同时又缺乏恰当的表达方式。
因此,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
此外,他们还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容易陷入自我中心的思维定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懂得尊重他人,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以及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懂得尊重他人,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以及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学生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以及换位思考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和理解教材内容。
2.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角色的心境,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教材、PPT、角色扮演卡片、小组讨论卡片。
2.教学场地:教室。
3.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一个情境,例如在公交车上遇到一个不开心的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与这样的人相处。
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读懂彼此的心》第二课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1.读懂彼此的心》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七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读懂彼此的心》是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的第一个主题内容。
本课重点在于帮助学生体会和理解父母在培育自己时的用心良苦,使学生在感受家人关爱的同时,学会体谅家人,并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二、学情分析在家庭中,家人与学生角色不同.彼此会在兴想爱好、处理问题的方式等方面有较大的不同。
学生需要了解长辈们的想法。
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前进行调查,让学生主动去问一问家人自己在言谈举止、行为表现方面发生了哪些比较大的变化,了解家人与学生相处时的困惑,能在课中将自己的小调查描述,分享,让大家体会到浓浓的亲情。
通过两个课时的学习,学生要学会站在家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处理方式态度,遇到问题能够主动与家人交流,增进互相的了解与理解,能以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方法,主动化解矛盾,能够意识到自己在长大的同时。
父母也在学习,也在成长。
三、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意识到家人之间产生一些小矛盾是正常的,并学会以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方法,主动沟通并化解。
2.在分享与家人之间的小矛盾、小冲突的过程中,体会家人对你浓浓的爱。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以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方法,主动沟通并化解矛盾。
教学难点:面对家庭冲突和矛盾时如何理解家人?五、说教法新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要通过创设多样性的情境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启发法、讨论法、探究法、情景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六、说教学过程环节一、激趣引入。
1.一个小学生的烦恼自述我已经五年级了,可爸爸妈妈还是把我当作小孩子,什么都不让我作主。
1读懂彼此的心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1. 了解母爱的伟大,并领悟到理解和关心他人的重要性; 2. 理解“读懂彼此的心”是建立和谐友好人际关系的关键; 3. 理解沟通的重要性,并学会良好的沟通方式; 4.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母爱的伟大;2.了解彼此的心,理解和关心他人;3.沟通的重要性及良好的沟通方式。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读懂彼此的心”是建立和谐友好人际关系的关键;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a. 导入(10分钟)1.讲述故事:“黑猫和白猫”;2.引导学生思考:黑猫和白猫最后能变成好朋友的原因是什么呢?b. 授课(30分钟)1.讲解母爱的伟大;–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在妈妈的怀中时的感觉,领悟母爱的伟大;2.讲解“读懂彼此的心”是建立和谐友好人际关系的关键;–带领学生画出自己的心,然后引导学生交换画出的心,让学生通过看懂别人的心来理解和关心他人;3.讲解沟通的重要性及良好的沟通方式;–演示正确的沟通方式,如倾听和尊重,避免批评和指责,寻找共同点等。
c. 练习(30分钟)1.板书“彼此的心读懂,和谐友好共成就”;2.学生分组练习,两个人一组,通过自己画的心和对方交换的方式来理解和关心对方;3.学生分组演练正确的沟通方式,由两名同学分别扮演发言和倾听者的角色,练习正确的沟通技巧。
d. 总结(10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课堂内容,并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技能;2.带领学生发言,分享自己在练习中的感受和收获;3.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在生活中遇到矛盾和冲突该如何处理呢?五、课后作业1.思考课堂引导的问题,总结自己的处理方式;2.选择1-2个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发挥想象力,自己画出“彼此的心”,并写下感想。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母爱的伟大,并理解和关心他人的重要性;建立和谐友好人际关系的关键是“读懂彼此的心”,同时要学会良好的沟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