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土地利用现状评价与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1.97 KB
- 文档页数:1
2023-10-29contents •引言•济南市县域工业用地利用现状分析•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济南市县域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实证研究目录contents •促进济南市县域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研究不足与展望目录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工业用地资源稀缺,集约利用是必然选择县域工业用地利用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加强研究通过对济南市县域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为类似地区提供参考和借鉴010203研究目的与方法研究目的探究济南市县域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措施,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数理统计和综合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
研究内容与框架研究内容包括济南市县域工业用地现状分析、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存在问题分析和对策建议等。
研究框架包括第一章引言、第二章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第三章济南市县域工业用地现状分析、第四章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第五章存在问题分析和第六章对策建议等。
02济南市县域工业用地利用现状分析工业用地利用规模与结构工业用地总面积济南市县域的工业用地总面积较大,但其中存在一些闲置或低效利用的工业用地。
工业用地结构济南市县域的工业用地以传统制造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用地相对较少。
工业用地利用趋势近年来,济南市县域的工业用地利用趋势向高新技术产业转移,但传统制造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工业用地利用效率评价工业用地能源消耗济南市县域的工业用地能源消耗较高,说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环保和节能减排需要加强。
工业用地劳动生产率济南市县域的工业用地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说明劳动力成本在工业生产中的比重较高。
工业用地投入产出比济南市县域的工业用地投入产出比相对较低,说明工业用地的利用效率有待提高。
工业用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工业用地闲置和低效利用济南市县域存在一些闲置或低效利用的工业用地,这些土地资源的浪费导致了土地利用效率的下降。
济南旧城保护利用现状调查及更新建议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青岛 2660001济南旧城概况“泉城”济南坐落于古济水与泰山之间,以分布在城内的72名泉名扬天下,自古以来就有“济南潇洒似江南”的美誉,保存至今的济南旧城是泉城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
1.1历史沿革相传舜曾“渔于雷泽,躬耕于历山”[1];最早出现史册上的名称为“泺”[2];春秋战国时代,济南为齐国之泺邑; 2100多年前的汉代改称济南[3]。
明清以来,济南府一直为山东的治所所在地。
明代济南府城面积仅3.26km2[4],属于自然形成的湖沼和河谷湿地,宛如南方水乡之境。
清代济南府城在明代内城城墙基础上,向四周外扩修建外围城墙,形成了内城外郭的城市结构。
其范围内覆盖了济南的绝大部分泉水出冒地带,这种山、泉、湖、河、城紧密交织的城市泉水聚落环境形了济南闻名天下的“泉城”景观特色。
民国时期,济南城市向西拓展,于外城之外新建带状新城。
而旧城内的原有水系及街巷肌理基本延续清朝时期。
建国后,旧城原有城墙被拆除,城市迅速向四周蔓延生长。
快速城市化破坏了旧城原有水系及街巷肌理,大量水面被填平、侵占,泉水停涌,河水淤塞;历史特色民居也正在遭受着私搭乱建、拆迁等威胁。
1.2旧城特色经历数千年的历史演变,济南的城市空间体现出山、泉、湖、河、城有机结合、浑然一体的特色。
南部自然山体,中部名泉荟萃、湖光山色,北部是黄河及鹊山、华山等众多平地而起的山头。
“一城山色半城湖、四面荷花三面柳”,“家家泉水、户户垂杨”[1],这既是对济南城市风貌高度的艺术概括,也是真实的写照。
这种独特的自然景观与济南几千年的文化内涵相互融合,形成了济南独特的城市风貌和空间特色。
济南旧城区的传统街区和民居,宛若江南的建筑风格,轻盈飘逸。
商埠区的日耳曼式、英吉利式、日本式及中西合璧的形形色色的近代建筑,反映着济南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文化积淀,东西并列的古城和商埠,一中一洋,一古一新,有着鲜明的特色。
2012年04月第12期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0引言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是对研究区域现时土地资源的特点、利用结构与布局、利用程度、利用效果及存在问题的分析评价[1],是在土地资源调查、土地类型划分完成以后,在对土地各构成因素及综合体特征认识的基础上,以土地合理利用为目标,根据特定的目的或针对一定的土地用途来对土地的属性进行质量鉴定和数量统计,从而阐明土地的适宜性程度、生产潜力、经济效益和对环境有利或不利的后果,确定土地价值的过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某种目的或需求。
评价的实质是对土地生产力高低或土地质量好坏的鉴定,根据各指标分值和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现状评价分值,对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受到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是一项多因素、多指标、多层次的复杂且规模较大工作,其核心是比较土地用途要求和土地性质。
1权的最小平方法基本原理此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建立目标函数,对其一致性判断矩阵A 求得最小值,即一致性判断矩阵排序向量的最优解[2][3],由权的最小平方法构成的最优化问题用向量形式可表示为:目标函数:Min J=ni =1∑nj =1∑(w i -a ij w j )2i,j=1,2…,n (1)约束条件:S.Tni =1∑a ijw j=1W i≥0⎧⎩⏐⏐⏐⏐⎨⏐⏐⏐⏐i,j=1,2…,n(2)通过求解此辅助线性规划模型而得到最佳排序向量如下:最优解W *=B -1e e TB -1e(3)其中:W i 为一致性判断矩阵排序向量a ij =a ik a jk i,j,k=1,2…,n A=(a ij )n×n ,若A 满足一致性条件:a ij =a ik a jki,j,k=1,2…,n则称A 为一致性判断矩阵,否则称A 为非一致性判断矩阵;B=ni =1∑ai 12+(n -2)-(a 12+a 21)…-(a 1n +a n 1)-(a 21+a 12)ni =1∑ai 22+(n -2)…-(a 2n +a n 2)┇┇┇┇-(a n 1+a 1n )-(a n 2+a 2n )…ni =1∑ain2+(n -2)⎡⎣⎢⎢⎢⎢⎢⎢⎢⎢⎢⎢⎢⎢⎢⎢⎢⎢⎢⎢⎢⎢⎢⎢⎤⎦⎥⎥⎥⎥⎥⎥⎥⎥⎥⎥⎥⎥⎥⎥⎥⎥⎥⎥⎥⎥⎥⎥e=(1,1,…1)T2地利用现状2.1济南市土地利用概况全市土地总面积803013hm 2,土地利用率为88.38%。
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土地资源的利用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本文将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
一、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它不仅提供农田用地,支持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还提供居住和工业用地,支持城市化进程。
此外,土地资源还涉及到生态环境的保护,维护生态平衡。
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1. 农业用地:农业占据了全球土地利用的大部分,但由于粮食需求的增长和大规模工业化农业的兴起,耕地面积逐渐减少,耕地质量也受到威胁。
此外,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也对农业产出造成了不确定性的影响。
2. 城市用地:城市化的加速进程导致城市用地需求的急剧增加,大规模的工业、商业和住宅区扩张不可避免地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
这导致了城市扩张的不断加剧,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的合理性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工业用地:工业用地是支持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然而,由于工业化进程的迅猛增长,以及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工业用地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出现了巨大的差距。
这需要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确保其可持续利用。
4. 生态用地:生态用地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压力下,大量的生态用地被开发和破坏,导致生态环境的退化,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
因此,保护生态用地,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土地利用现状评价1. 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与保护,是确保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政府要加强对土地利用的引导和监管,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激励政策,推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2. 加强土地资源的综合评价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运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实现土地资源的监测和动态更新,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济南环境现状和措施1. 现状概述济南是山东省的省会,也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然而,随着城市快速发展,济南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主要环境问题包括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
1.1 空气污染济南的空气质量一直不容乐观,尤其是在冬季。
主要污染源包括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和燃煤取暖。
大量的废气排放和颗粒物的释放导致了浓重的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健康。
1.2 水资源短缺济南是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城市。
深层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塌陷等问题。
此外,水污染也加重了济南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1.3 生态破坏济南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城市扩张导致了大量的土地开发和破坏,使得植被和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水土流失、水平面下降等问题也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破坏的程度。
2. 解决措施济南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城市的环境现状。
2.1 空气污染治理政府加强重点行业的环境监管,对工业企业的排放进行严格限制和监控。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废气和颗粒物的排放。
此外,加强交通管理,推广清洁能源汽车,减少交通尾气排放。
2.2 水资源管理政府建立了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地下水的监测和保护。
鼓励居民和企业节约用水,推广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此外,加强水污染治理,提升水处理设施的能力,减少水污染物的排放。
2.3 生态保护政府设立了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植物和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减少土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同时,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
2.4 公众参与政府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开展环境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设立环境监测点,公开环境监测数据,增加透明度。
鼓励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环境治理,共同推动城市环境的改善。
3. 未来展望虽然济南在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未来,济南政府将继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努力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城市化发展中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分析——以山东省济南市为例郭晨;刘强;郑兆伟;徐琳;张权【摘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济南市用地紧张,人地矛盾不断增大.对济南市土地进行集约利用分析,能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缓解土地利用压力提供支撑.当前济南市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有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集约利用程度较低等.在未来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土地的价格以及用地压力将会不断加大.且当前济南市并未注重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该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及模型,对济南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济南市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虽然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从整体上来说情况仍不容乐观.在未来发展中,济南市始终要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升土地产出效能,加大土地监管力度,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注重土地集约发展.【期刊名称】《山东国土资源》【年(卷),期】2017(033)010【总页数】4页(P93-96)【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土地产出;土地资源;济南市【作者】郭晨;刘强;郑兆伟;徐琳;张权【作者单位】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013;山东省国土测绘院,山东济南 250010;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山东济南 250010;山东省国土资源厅政务大厅,山东济南 250014;山东省国土资源厅政务大厅,山东济南 2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01.2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基础要素,推动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能够有效的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土地资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从概念上来看,土地资源主要指的是在社会发展中以及未来一定时期内可被人们开发利用的土地。
我国是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人口大国,拥有着较为丰富的土地资源[1-2]。
但随着我国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土地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特别是当前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升以及城市建设用地需求不断飙升,土地资源利用的紧张状况愈发严重,人地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和突出[3-5]。
山东省考研土地资源管理复习资料土地利用规划与政策分析一、引言土地资源管理是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
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的省份,山东省在土地利用规划与政策分析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将对山东省土地利用规划与政策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考研学习提供一份复习资料。
二、山东省土地利用现状1. 土地资源总体情况山东省位于中国华东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土地资源丰富。
全省土地总面积为15.6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60%,适宜农作物种植。
此外,山东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不同类型土地利用情况在山东省土地利用中,农业用地是占据主导地位的类型。
由于山东农业发达,大部分土地用于农作物种植和养殖业。
除农业用地外,山东还有大量的工业用地和建设用地。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工业用地和建设用地需求逐渐增加。
然而,过度的工业用地和建设用地开发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威胁,需要加强规划和管理。
三、山东省土地利用规划与政策1. 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是指根据国家和地方的发展目标,制定和实施土地利用政策的过程。
在山东省,土地利用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层次。
总体规划主要确定了土地利用的总体框架和发展方向,以及各类用地的分布和空间布局。
详细规划则具体规定了各类用地的用途和功能,并指导实际的土地利用和开发。
2. 土地政策分析土地政策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管理土地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的政策。
山东省在土地政策方面也有一系列措施。
首先,山东省实施了严格的土地利用准入制度,对土地开发项目进行严格审批。
这有助于合理控制土地利用规模和质量,防止过度开发和浪费。
其次,山东还鼓励土地资源节约利用和集约化发展。
通过制定激励措施,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农业生产和工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此外,山东还加强了土地执法监管,严厉打击违法用地和乱占土地的行为,保护土地资源的合法权益。
四、土地利用规划与政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 土地资源利用不平衡山东省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着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济南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储备与开发实践研究济南市是山东省的省会城市,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泉城”之称。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壮大,济南市轨道交通系统也在不断完善和拓展。
济南市的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储备与开发实践,是当前城市规划和发展中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土地储备和开发实践两个方面展开研究,探讨济南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土地储备情况分析1.1 济南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储备总体情况济南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储备以城市开发区和新城区为主,主要分布在轨道交通线路的站点周边区域。
随着济南市城市规划的不断完善,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储备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为未来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1.2 土地储备区位优势济南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储备区位优势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轨道交通线路的站点周边区域是城市的交通枢纽,交通便利,有利于区域的交通联通和发展。
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储备区域大多处于城市的发展新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有利于城市新区的规划和建设。
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储备区位优势明显,有利于吸引企业和资金进驻,推动区域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济南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储备的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城市更新与土地整理、产业集聚与发展、配套设施建设及商业开发等多种形式。
城市更新与土地整理是重点,旨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二、开发实践研究2.1 土地开发现状产业集聚与发展是重点,吸引了大量的产业项目和企业进驻,推动了区域的产业升级和发展。
城市更新与土地整理稳步推进,有力地改善了周边区域的市容市貌和生态环境。
配套设施建设得到了加强,包括商业综合体、文化娱乐设施、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的建设,为居民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2.2 开发实践成效区域功能得到了优化和提升,特别是商业、居住、文化等功能的开发,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生活选择。
城市的整体形象得到了改善,城市风貌得到了提升,有力地提高了周边区域的品质和价值。
济南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一2010年)来源: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全市土地利用的宏观控制和管理,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和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认真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修订和实施工作的通知》以及《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订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本市实际,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 本规划是济南市人民政府指导全市土地利用活动的法规性文件,市域内的一切土地利用活动和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他各专项用地规划,均应遵守本规划。
第三条 本规划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加强土地用途管制,集约用地,努力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促进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四条 本规划遵循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以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统筹安排各业用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提高土地利用率;政府决策与公众参与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本规划以山东省下达的I 996 - 201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主要指标和《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为依据,并与《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一2010年)》相协调。
第六条 规划期限为1997—2010年。
近期规划至2000年,远期规划至2010年,远景展望至2030年。
第二章 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第七条 济南是山东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旅游中心,是以泉水著称的历史文化名城。
济南是国家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是我国东部沿海开放Ipl内陆延伸的枢纽,是起跨省区作用的经济中心城市。
第八条 “九五”期间和下世纪的前十年,全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奋斗目标是:1.社会发展目标:到200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总人口规模不超过570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城镇人口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医疗保健、失业救济等社会保障体系;城乡社会文明、环境和生态质量提高到新水平。
DOI:10.16660/ki.1674-098X.2020.14.052基于Landsat8的济南市土地利用分类及变化监测①王义慧 宋磊(山东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泰安 271018)摘 要: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对规划区内土地的自然特点、利用结构、规划布局、利用情况的研究和分析,为当地政府做出相关决策提供了现实依据。
本文以济南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15年和2018年的Landsat8影像数据,利用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分别对不同时期济南市土地进行分类,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定,提取研究区土地利用和分布,并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监测和分析。
关键词:Landsat8 土地利用分类 变化监测 支持向量机中图分类号:P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5(b)-0052-02①作者简介:王义慧(1999,2—),女,汉族,山东济南人,本科,研究方向:遥感应用。
对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和利用一直以来都是一项难题,土地利用变化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和干预的直观反映[1]。
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是指凭借遥感数据,对土地的动态变化做出科学分析的技术[2]。
运用遥感影像提取土地利用情况并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监测和分析已经开始被广泛应用[3]。
1 研究区和研究数据1.1 研究区济南位于山东省中西部,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带上,地势南高北低。
北部为临黄平原带,中部山前平原带,南部丘陵山区带。
位于北纬36°40′,东经117°00′,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春季干旱少雨,夏季温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干燥[4]。
1.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本文的研究数据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 )Landsat8 OLI影像,共选取济南市2015—2018年共四景影像数据,云量均小于10%。
以ENVI5.3和ArcGIS为数据处理,分别对Landsat的两期卫星影像进行辐射定标,大气校正、拼接、裁剪等处理,并将多光谱数据与全色波段的数据进行图像融合,提高多光谱数据的分辨率,为分类工作做准备。
第十一章城市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30 45 · ·济南市生态环境状况调查与分析张华玲王兆军’王亚伟’杨晓枉’李计珍 1 . 济南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 . 济南市环境保护局山东济南摘要本文以调查资料为依据阐述了济南市生态环境状况分析了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在。
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与建议关键词济南市生态环境调查生态环境保护是人类在已知世界内采取控制和修复补救措施达到地球系统内均衡和谐发。
展的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前提川为了解济南市生态环境状况笔、者采取查阅资料现场调查等方式收集材料并利用遥感监测结果对济南市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分。
析与评价、一济南市生态环境状况一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 1 .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济南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 4 亿耐人均水资源量为 2 9 耐约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7 8 0 . 的一8 2 0 10 年总用水量17 5 2 亿m 万元G D P取水量 4 5 s4 m 农田灌溉用水量9 亿m 。
. 。
. 。
/ 亩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 5 2 4 。
3均用水量2 6 扩8 农业节水灌溉率3 5 工业用水总量为 2 4 亿. . . 6 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为1 5 耐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 2 . 。
时2 . 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现状1 79984 4 1 h扩 . 。
济南市土地总面积土地利用现状见表1 表1 济南市土地利用现状类型耕地园地林地地草地城镇村及及交通运输水域及水利他其他工矿用地用地设施用地土地面积/ h m Z 3 629 32 96 2 69 66 3 3 87 19 4 95 59 29 42 13 3 6 5 7 9 0 . 2 797 2 38 5 1 2 14 . 18 5 087 3 0 2 . . . . . . 比例/ 45 4 10 9 7 4 16 7 3 5 . 6 4 6 4 . 3 4 . . . . . . 3 . 矿产资源现状。
济南市土地利用现状评价与分析
郑涛
【摘要】以济南市为例,根据济南市的特点,根据分析济南市土地类型及土地利用率、
垦殖率等十四个指标,建立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土地指标比较利用权的最小平方法原理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计算,确定土地评价指标的权重。
然后通过综合评价法从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等三方面对济南市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评价。
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济南市土地开发利用程度略高于于全省平均水平,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有待提高。
引言
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是对研究区域现时土地资源的特点、利用结构与布局、利用程度、利用效果及存在问题的分析评价[1],是在土地资源调查、土地类型划分完成以后,在对土地各构成因素及综合体特征认识的基础上,以土地合理利用为目标,根据特定的目的或针对一定的土地用途来对土地的属性进行质量鉴定和数量统计,从而阐明土地的适宜性程度、生产潜力、经济效益和对环境有利或不利的后果,确定土地价值的过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某种目的或需求。
评价的实质是对土地生产力高低或土地质量好坏的鉴定,根据各指分值和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现状评价分值, 对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受到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是一项多因素、多指标、多层次的复杂且规模较大工作,其核心是比较土地用途要求和土地性质。
一、权的最小平方法基本原理
二、土地利用现状
2.1
济南市土地利用概况
2.2
建立土地评价指标体系
2.3
确定指标权重
确定指标权重,利用权的最小平方法原理计算济南市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的权重。
2.4
综合评价
利用综合评价系数法对济南市土地指标进行系数加权计算得出总评价系数,土地利用评价系数的计算公式为:济南市土地利用现状指标值/山东省土地利用现状平均值。
2.5
评价结果
三、结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