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古典与浪漫的追忆》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61.03 KB
- 文档页数:8
《古典与浪漫的追忆—莫扎特》教学设计【教学年级】高二年级【教材分析】古典主义乐派是音乐发展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个时期,期间名家大家辈出,优秀的音乐作品也是异常的丰富,而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古典三杰。
本节课在教材大的框架之下,秉承依托教材,拓展教材的原则,用一个课时的时间完成莫扎特的学习,尽管一个人用了一个课时,但实际中还是发觉在课堂内容的选择上有所难以取舍,而只是选取了有对比的四个创作领域,即:摇篮曲、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
这里面既有课本内容,也有拓展内容,能够在对比中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理解作曲家。
二十一世纪的音乐是多元化的,在流行音乐这个领域里,爵士乐已经成为现代都市和乡村大众文化生活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是大家喜闻乐见的音乐。
与此同时,在众多流行音乐中,爵士乐是出现最早、流传最广的一个乐种。
本课选取了《空虚布鲁斯》、《演艺人》、《多么美妙的世界》这三首经典的爵士乐作品。
为增强试听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与理解,除课本提供的音响资料外,还选取了《Jump Jive An' Wail》以及《Mack The Knife》这两首比较具有爵士乐代表性的作品选段。
世界的音乐是多元的。
“我们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体验、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
这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的教学理念。
我们要通过对莫扎特的学习,引导学生用开放的多元的心态正确审视西方音乐文化,使学生树立起平等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借鉴使用,提升自我。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经过高一的音乐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这是进行对很多学生来说相对苦涩的内容—“古典乐派音乐”学习的一个前提。
学生无论是在音乐分析方面,还是基础音乐素养方面(如视谱)都有了一些基础。
能够用基本音乐语言评价音乐作品。
为此,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本堂课的教学设计紧紧围绕三维教学目标,运用多媒体、教具等辅助工具,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聆听与体验音乐的魅力所在,在充分聆听、感受、体验的基础上,采用情境导入法、听赏法、对比法、启发引导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实践创新法、演唱法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从而让学生初步了解莫扎特的音乐特点。
古典与浪漫的追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起源、发展和特点;2.能够分析文学作品中古典和浪漫元素的运用;3.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古典主义的概念和特点;2.浪漫主义的概念和特点;3.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古典主义1.介绍古典主义的起源和发展,强调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和文学对古典主义的影响;2.解释古典主义的基本特点:理性、秩序、对称和平衡、规则和规范;3.分析文学作品中古典主义元素的运用,如《伊利亚特》中的英雄主义、《哈姆雷特》中的戏剧结构等。
2. 浪漫主义1.介绍浪漫主义的起源和发展,强调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对浪漫主义的影响;2.解释浪漫主义的基本特点:感性、个性、异想天开、自由和反叛;3.分析文学作品中浪漫主义元素的运用,如《诗人的灵魂》中的独立精神、《飘》中的梦幻情节等。
3. 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比较1.对比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区别和相似之处;2.分析文学作品中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元素的互相作用,如《格列佛游记》中的理性和梦幻、《静夜思》中的感性和清新等;3.讨论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在当代的意义和价值。
4. 阅读和写作1.选择一篇古典主义或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掌握其特点和风格;2.阅读并分析该作品中古典主义或浪漫主义元素的运用;3.练习写作技巧,尝试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古典主义或浪漫主义的元素。
四、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检查学生对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作业评分,检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写作技能;3.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课本和参考书:《文学欣赏与鉴赏》、《西方文学史》等;2.文学作品:《伊利亚特》、《哈姆雷特》、《诗人的灵魂》、《飘》等。
六、教学反思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是文学史上两个重要的时期和流派,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教案通过让学生了解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以及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和欣赏。
古典与浪漫的追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典和浪漫两种风格的特点;2.通过音乐作品欣赏,感知古典和浪漫的魅力;3.提高音乐素养,提升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古典与浪漫的概念与特点;2.古典与浪漫作品的欣赏。
三、教学方法1.情境式教学法;2.听觉教学法;3.视觉教学法;4.体验式教学法。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古典和浪漫的概念通过问答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古典和浪漫两种音乐风格的概念,以及它们在音乐表现方面的特点。
问题:什么是古典音乐?它的特点是什么?回答:古典音乐指的是欧洲18世纪和19世纪的音乐风格,其特点是音乐形式严谨、清晰、富于对称感,注重和声和旋律的相互匹配。
问题:什么是浪漫音乐?它的特点是什么?回答:浪漫音乐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一种音乐风格,其特点是表现情感,注重表现个性化、独特的音乐语言,有时追求超凡脱俗的创造性。
第二步:欣赏古典音乐作品通过欣赏古典音乐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古典音乐的严谨、内敛和优美。
选取作品:1.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欢乐颂”2.莫扎特:交响曲第四十一号D大调,第一乐章听完作品后,让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分析,体验音乐的美感,感受古典音乐的优雅与典型。
第三步:欣赏浪漫音乐作品通过欣赏浪漫音乐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浪漫音乐的自由、激情和浪漫。
选取作品:1.肖邦:降E大调夜曲Op.9 No.22.莫扎特:阿伯天和西蒙让学生听完作品后进行简单的音乐分析,体验音乐的感性与浪漫的魅力,感受浪漫音乐的多样性和自由。
第四步:比较两种风格的区别通过比较古典和浪漫两种音乐风格的作品,让学生对古典和浪漫两种音乐风格有更深入的认识。
问题:古典音乐和浪漫音乐在哪些方面有区别?回答:1.音乐形式:古典音乐的音乐形式较为简单、条理清晰。
浪漫音乐的音乐形式相对自由。
2.音乐特点:古典音乐着重于形式感、严谨性和对称感。
浪漫音乐着重于表现情感、自由性和浪漫感。
3.音乐表现手法:古典音乐着重于长篇大制与对旋律和声的处理。
第三单元音乐与时代第一节西方音乐的时代特征古典与浪漫的追忆【我的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比欣赏,初步地、较为系统的感受欧洲18、19世纪的古典主义及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对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完美、均衡理性及浪漫主义音乐的新颖细腻、灵巧自由等特点有一定的认识。
简单了解音乐大师贝多芬、门德尔松、莫扎特、李斯特及其伟大的成就和影响,了解奏鸣曲式、序曲、狂想曲等相关的音乐名词。
熟悉作品的主题旋律,能唱主题的音乐片段。
过程与方法强调聆听、感受、体验、实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中去,熟悉作品的主题旋律,在鉴赏中融入“唱”的活动,获得能动的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和体验古典主义及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乐于了解与这两个时期有关的音乐文化,主动进行相关的学习与探究活动。
重点了解优秀作品的艺术价值,认识音乐与时代的紧密关系。
难点通过各种学习方法,力求对音乐作品与实践紧密关系有一个较为清新的了解。
一、导(课前导学)【作曲家:贝多芬】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
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
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
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
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
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
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
音乐鉴赏课第三单元西方音乐的时代特征第一节古典与浪漫的追忆学校:年级:高中一年级姓名:随着高中音乐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广大音乐教师对音乐新课程展开了积极的教学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一、对教学目标的现状分析高中课堂教学对学生情感世界的熏陶不够,缺乏对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音乐作品脱离实际。
而且,音乐教学没有升学考试的外界动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便成为他们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
都是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重分数、轻素质、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基本以课本为主。
二、学生的认知特征:当下普通高中的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不同于专业的音乐学习者,他们对于音乐文化大部分都是陌生的,只是平时自己听听歌曲或在文艺会、电视上听听音乐。
所以,在音乐鉴赏课上,多让学生用心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内在魅力,让学生自己多讨论问题,讲出自己的理解,老师再加以讲解,这样也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
三、学生的知识基础:(1)没有专业的音乐知识。
(2)没有进行过准确的发音练习。
(3)更不会对音乐有着专业性的理解和认识。
所以在给他们上课时,不能太过于要求音乐知识的学习,这样会使学生们感到枯燥乏味。
课堂上,我会着重以聆听为主,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再与书本知识相结合,从而有效地传授知识。
四、对应和措施: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触感敏锐,不喜欢墨守成规,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本节课内容学生们对西方音乐了解不多、理解不深,可能会对教学内容兴趣不足。
因此,消除“距离感”、挖掘“兴奋点”是本课学习的前提。
所以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旨在营造合理的学习情景,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结合视、听、唱、动等多种体验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感受古典主义音乐与浪漫主义音乐的魅力,学习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能否得以实现,这些都会逐步落实在教学环节里,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一共分为课程导入、新课讲授、拓展延伸和小结作业四个部分,步骤完整。
1、本节课上同学们能够以积极地态度参与和体验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了解与两个时期有关的音乐文化,主动进行相关的学习与探究活动。
《古典与浪漫的追忆—莫扎特》教学设计【教学年级】高二年级【教材分析】古典主义乐派是音乐发展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个时期,期间名家大家辈出,优秀的音乐作品也是异常的丰富,而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古典三杰。
本节课在教材大的框架之下,秉承依托教材,拓展教材的原则,用一个课时的时间完成莫扎特的学习,尽管一个人用了一个课时,但实际中还是发觉在课堂内容的选择上有所难以取舍,而只是选取了有对比的四个创作领域,即:摇篮曲、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
这里面既有课本内容,也有拓展内容,能够在对比中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理解作曲家。
二十一世纪的音乐是多元化的,在流行音乐这个领域里,爵士乐已经成为现代都市和乡村大众文化生活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是大家喜闻乐见的音乐。
与此同时,在众多流行音乐中,爵士乐是出现最早、流传最广的一个乐种。
本课选取了《空虚布鲁斯》、《演艺人》、《多么美妙的世界》这三首经典的爵士乐作品。
为增强试听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与理解,除课本提供的音响资料外,还选取了《Jump Jive An' Wail》以及《Mack The Knife》这两首比较具有爵士乐代表性的作品选段。
世界的音乐是多元的。
“我们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体验、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
这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的教学理念。
我们要通过对莫扎特的学习,引导学生用开放的多元的心态正确审视西方音乐文化,使学生树立起平等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借鉴使用,提升自我。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经过高一的音乐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这是进行对很多学生来说相对苦涩的内容—“古典乐派音乐”学习的一个前提。
学生无论是在音乐分析方面,还是基础音乐素养方面(如视谱)都有了一些基础。
能够用基本音乐语言评价音乐作品。
为此,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本堂课的教学设计紧紧围绕三维教学目标,运用多媒体、教具等辅助工具,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聆听与体验音乐的魅力所在,在充分聆听、感受、体验的基础上,采用情境导入法、听赏法、对比法、启发引导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实践创新法、演唱法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从而让学生初步了解莫扎特的音乐特点。
高中音乐《古典与浪漫的追忆》优质教案、教学设计花城版高中音乐鉴赏课第三单元:西方音乐的时代特征第一节:古典与浪漫的追忆学校:xxx年级:高中一年级姓名:xxx课题:古典与浪漫的追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和体验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了解与两个时期有关的音乐文化,主动进行相关的研究与探究活动。
2.通过对比欣赏古典与浪漫乐派的音乐作品,初步感受18、19世纪音乐特点,古典主义的严谨完美、均衡理性与浪漫主义的音乐的新颖细腻、灵巧自由等特点。
3.熟悉作品的主题旋律,能背唱主题音乐片段。
4.简单了解音乐大师XXX、XXX、XXX及其代表作品,了解相关音乐名词。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18、19世纪音乐特点,古典主义的严谨完美、均衡理性与浪漫主义的音乐的新颖细腻、灵巧自由等特点。
教学难点:熟悉作品的主题旋律,能哼唱主题音乐片段。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呈现方法、演示与示范、实践方法。
教具:多媒体、学案、板书设计教学内容:一、人物作品二、音乐风格三、拓展活动四、作业教学过程:课前准备:预古典主义音乐时期、浪漫主义音乐时期、清唱剧、歌剧、西方音乐等相关知识。
入门:1.师生问好!没有哪一种艺术比音乐更能代表时代,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西方音乐时代!西方音乐有四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中世纪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
2.我们沿着历史的痕迹,一起走进中世纪音乐时期,以教堂音乐为主。
3.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极尽奢华,大小调取代了教会调式。
出现了清唱剧、歌剧等音乐体裁。
4.大约1750年在维也纳出现了XXX、XXX、XXX三人,借此古典主义音乐得以形成和发展。
一直到1820年出现了浪漫主义音乐。
本节课我们要触摸古典主义音乐与浪漫主义音乐的脉搏,感受18世纪、19世纪的灵魂碰撞!授课过程:1.首先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欣赏两段音乐。
两段音乐有什么不同之处?请听第一首《第一圆号协奏曲》,第二首《匈牙利狂想曲》。
教学设计1、课前音乐:播放《康加鼓》2、播放印度尼西亚《安格隆》音乐。
师:同学们听到的音乐是用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呀?生:师:刚才这段音乐是印度尼西亚一种古老而具有特色的乐器——“安格隆”演奏的。
由于它是用竹筒制成的,故也称“竹筒琴”。
它是利用竹筒和竹棍的相互碰撞而发音的。
又因为它是用手摇动的,所以也称“摇琴”。
介绍《安格隆》:安格龙的下部是一根横放的竹筒,在竹筒面上开有几个长方形的洞,在每个洞中都插入一个上端修削成半圆形的竹筒,它被固定在框架上,下端修削成两根可以活动的竹棍。
当演奏者摇动框架时,竹棍就与竹筒互相碰撞而发出“格隆、格隆”的声音。
连续摇奏时,音色颤动,华丽悦耳,宛如流动不息的潺潺溪水,十分动听。
安格隆上插入的竹筒长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音高,竹筒长发音低,竹筒短发音高,一个安格隆上两根竹筒的发音一般相差八度。
壱、新授课:1、印度尼西亚甘美兰音乐(1)介绍甘美兰音乐:是印尼音乐中历史最悠久,最有特点,并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是甘美兰。
甘美兰是印尼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族乐队,它所演奏的音乐也称为甘美兰。
甘美兰乐队及其音乐大约在15 世纪时形成,至今已有500 年的历史,它深深植根于印尼的泥土中,在民间有着深厚的基础。
据本世纪廿年代统计,当时仅在爪哇岛上就有二万个甘美兰乐队。
(2)欣赏视频:2、日本雅乐(1)介绍日本雅乐:日本雅乐是自中国、朝鲜半岛、南亚的仪式音乐演变而来,这些音乐约在中世以前传入日本。
雅乐在中国属于仪式音乐,但是日本雅乐中自中国传入的唐乐曲目,却被认为是自唐朝的宴会音乐燕乐演变而来。
由于同样都吸取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养分,日本雅乐与越南雅乐、韩国国乐之间可说是相当于兄弟的关系。
4、非洲鼓乐(1)介绍鼓:鼓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普遍流行的乐器,又被称为非洲传统音乐之魂。
非洲音乐中最突出、最主要的因素是节奏,鼓正是非洲音乐节奏的基础及表达音乐语言的一种最重要乐器,鼓在非洲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任何其他乐器无法比拟的。
古典与浪漫的追忆教案第一章:古典与浪漫的起源1.1 古典主义时期的背景与文化1.2 浪漫主义时期的背景与文化1.3 古典与浪漫音乐的特点与区别1.4 古典与浪漫时期的代表作曲家及其作品第二章:古典音乐大师的作品解析2.1 贝多芬:月光奏鸣曲2.2 莫扎特:安魂曲2.3 巴赫:马太受难曲2.4 海顿:惊愕第三章:浪漫主义音乐家的心灵之旅3.1 肖邦:夜曲3.2 李斯特:交响诗3.3 舒伯特:冬日的旅行3.4 柴可夫斯基:天鹅湖第四章:古典与浪漫的音乐风格演变4.1 从古典到浪漫的过渡4.2 浪漫主义时期的创新与突破4.3 古典与浪漫音乐风格的融合与影响第五章:古典与浪漫的音乐作品欣赏5.1 古典音乐会现场体验5.2 浪漫主义音乐作品的影视运用5.3 古典与浪漫音乐作品的跨界合作5.4 学生个人作品展示与评价第六章:古典与浪漫时期的声乐艺术6.1 古典与浪漫时期的歌剧艺术6.2 艺术歌曲的发展与特点6.3 合唱音乐的形式与风格6.4 古典与浪漫时期的声乐作品的演唱技巧与解析第七章:古典与浪漫时期的器乐演奏技巧7.1 钢琴音乐的发展与演奏技巧7.2 小提琴音乐的风格与表现力7.3 交响乐的编制与演奏特点7.4 古典与浪漫时期的器乐作品的演奏分析与实践第八章:古典与浪漫时期的中国音乐8.1 中国古典音乐与浪漫音乐的关系8.2 中国音乐家在古典与浪漫时期的创作与影响8.3 古典与浪漫时期的中国音乐作品的分析与欣赏8.4 学生中国音乐作品的创作与展示第九章:古典与浪漫音乐与现代社会的联系9.1 古典与浪漫音乐在现代社会的地位与影响9.2 古典与浪漫音乐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融合9.3 古典与浪漫音乐的教育意义与价值9.4 学生对古典与浪漫音乐的个性化解读与讨论第十章:古典与浪漫音乐的综合探索10.1 古典与浪漫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10.2 古典与浪漫音乐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与意义10.3 古典与浪漫音乐的创新与发展趋势10.4 学生综合实践项目的策划与展示重点解析本文教案“古典与浪漫的追忆教案”共计十章,涵盖了古典与浪漫音乐的历史背景、作品解析、音乐风格演变、声乐艺术、器乐演奏技巧、中国音乐、现代社会联系以及综合探索等多个方面。
古典与浪漫的追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典与浪漫主义的概念和特征;2.掌握古典与浪漫主义在文学和艺术中的表现形式;3.理解古典与浪漫主义对文化和社会的影响;4.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古典主义的特征和代表作品;2.浪漫主义的特征和代表作品;3.古典与浪漫主义的比较和对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古典主义时期的艺术作品和一幅浪漫主义时期的艺术作品,引发学生对古典和浪漫主义的思考和猜测。
2. 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概念,以及它们在文学和艺术中的特征,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古典和浪漫主义的基本认识。
3. 分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别深入研究一个古典主义和一个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品。
要求学生分析作品中体现的古典或浪漫主义的特点,并结合社会背景进行解读。
4. 小组展示(20分钟)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展示,介绍他们所研究的作品以及作品中展示的古典或浪漫主义的特点和意义。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或进行讨论。
5. 古典与浪漫的比较(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古典与浪漫主义进行比较,探讨它们在文学和艺术中的差异和联系。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6.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总结古典与浪漫主义的特征和对文化社会的影响,回顾学生的学习成果。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对古典与浪漫的喜好和欣赏。
四、教学评价教师通过小组展示和讨论的参与程度、学生的书面作业和口头表达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对古典与浪漫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对代表作品的解读能力。
五、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进一步研究古典与浪漫主义在其他艺术领域的表现形式,如音乐、建筑等;2.利用互联网资源,寻找更多的古典与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作品进行欣赏和赏析;3.组织学生写一篇文章,探讨古典与浪漫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六、教学资源1.PowerPoint演示文稿;2.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的艺术作品图片;3.代表作品文本资料;4.小组展示和讨论的评价表格。
教课设计首页学科音乐鉴赏课型新讲课课时第二课时课题《古典与浪漫的追想》年级高二本课的教课对象为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固然是高中生可是因为学情剖析各样客观原由学生对音乐知识认识甚少,特别对交响乐这一类的知识更是百里挑一。
所以我对课本上的内容进行了挑选和适合的删减进行教课。
本课选自第三单元第一节西方音乐的时代特色之《古典与浪漫的追想》第二课时。
古典与浪漫的追想侧重经过对三组古典与浪教材剖析漫乐派音乐作品的对照进行赏识分别是,交响乐中的交响曲与序曲,协奏曲与狂想曲,今日我选择的是第二课时中两首声乐曲的对照赏识。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以踊跃的态度参加感觉和体验古典主义及浪漫主义期间的音乐,乐于认识与这两个期间有关的音乐文化,主动进行有关的学教习与研究活动,领会该剧超越了一般宗教题材是人类团结精神的学一种象征。
过程与方法:目重申倾听、感觉、体验、实践,指引学生主动参加到音乐中去,熟习作品的主题旋律。
标知识与能力:1、经过对照赏识,能从题材、体裁、演唱形式、表现手法和艺格等方面鉴别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不一样之处。
2、简单认识音乐大师亨德尔、比才及其伟大的成就和影响,了解清唱剧、歌剧等有关音乐名词。
教课重、难1、进一步掌握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特色,能划分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
点2、掌握什么是清唱剧和歌剧。
教课器具多媒体教课方法指引法、赏识法、对照剖析法、叙述法教课过程内容设计设计企图旧课回首导新课新课教课课前播放《命运》,让这首世界名曲带着大家回首上节课所学习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艺术魅力及特色。
本节课将经过声乐的形式,让同学们再次感觉感觉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艺术魅力。
(一)亨德尔《一个孩子将为我们出生》(选自清唱剧《弥赛亚》)阅读导教案认识有关音乐文化知识并分组讨论各组回答不一样的问题,看看谁能让大家记着他的回答。
(教师同时轻声播放音乐)a.亨德尔:( 1685-1759)英国籍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家,他的音乐反应了典型的巴洛克风格,旋律优美,和声清楚,复调与主调技法订交融,善于写作大型戏剧性作品。
古典与浪漫的追忆教案一、教案背景1.1 教学内容简介本教案主要针对中学生的音乐课程,具体内容涉及古典音乐与浪漫音乐的比较与分析。
通过对不同音乐时期的代表作品进行欣赏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古典音乐与浪漫音乐的特点和差异,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
1.2 教学目标•了解古典音乐和浪漫音乐的概念,并能够区分二者的特点;•能够欣赏和分析古典音乐和浪漫音乐的代表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3 相关标准•音乐课程标准:学生应能够理解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并进行欣赏和分析。
二、教学内容和流程2.1 教学内容本教案将介绍古典音乐和浪漫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选取了古典时期和浪漫时期的代表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2.2 教学流程1.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古典音乐和一段浪漫音乐的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音乐的欲望。
2.讲解古典音乐和浪漫音乐的概念和特点:–古典音乐:古典音乐时期是17世纪末到18世纪末的一个音乐时期,特点是追求和谐、平衡、规范,不夸张、不浮夸;–浪漫音乐:浪漫音乐时期是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的一个音乐时期,特点是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音乐表现更加自由、激情四溢。
3.欣赏古典音乐代表作品:–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通过音乐欣赏,分析古典音乐中的对位法、主题的变奏运用等;–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通过听音乐,感受古典音乐的优雅和平衡。
4.欣赏浪漫音乐代表作品:–舒伯特的《鱼翅短篇曲》:通过音乐欣赏,感受浪漫音乐中的热情和情感表达;–柴可夫斯基的《斯拉夫进行曲》:通过音乐欣赏,分析浪漫音乐中的激情和豪放风格。
5.总结对比:–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古典音乐和浪漫音乐的特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讨论古典音乐和浪漫音乐的发展背景和影响。
6.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关于古典音乐和浪漫音乐的比较文章,并准备下节课演讲。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录音播放:通过播放音乐片段,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古典与浪漫的追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古典与浪漫主义音乐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2. 欣赏并分析古典与浪漫时期的重要作曲家及其作品。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升对古典与浪漫音乐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古典主义音乐:(1)了解古典主义音乐的背景与发展历程。
(2)分析古典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如奏鸣曲式、交响曲等。
(3)欣赏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古典主义音乐家的代表作品。
2. 浪漫主义音乐:(1)了解浪漫主义音乐的背景与发展历程。
(2)分析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如音乐、个性化表现等。
(3)欣赏肖邦、李斯特、瓦格纳等浪漫主义音乐家的代表作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音频资料,引导学生感受古典与浪漫时期的音乐氛围。
2. 教学内容讲解:分别讲解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
3. 作品欣赏:播放古典与浪漫时期的重要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与讨论。
4. 互动环节:分组进行古典与浪漫音乐作品的角色扮演,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体验。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古典与浪漫音乐。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古典与浪漫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古典与浪漫时期重要作曲家及其作品的了解程度。
3. 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表现,如讨论、角色扮演等。
五、课后作业1. 深入了解一位古典与浪漫时期的作曲家,分析其作品特点,并在下节课分享。
2. 欣赏古典与浪漫时期的其他音乐作品,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心得。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导入:通过展示古典与浪漫时期的音乐海报、画作和相关历史背景资料,引导学生进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音乐欣赏:选取古典与浪漫时期的代表作品,如古典主义的《命运交响曲》和浪漫主义的《月光奏鸣曲》,让学生在聆听过程中感受不同音乐风格的魅力。
3. 作曲家介绍:介绍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肖邦、李斯特、瓦格纳等作曲家的生平和音乐创作,帮助学生了解音乐家的创作背景。
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教学设计——古典与浪漫的追忆教学目标:1、了解交响曲的结构特点,尝试感受音乐的主题旋律。
2、通过欣赏《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四乐章,了解奏鸣曲的基本结构。
3、通过欣赏音乐作品,感知音乐,感受音乐带来的深层次的体验。
教学重点:通过音乐作品的分析,了解什么是奏鸣曲结构。
教学难点:如何使用三段体的结构形式去表达初步创作时的意图。
素养达成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独立自主欣赏一部交响乐,通过对音乐主题分析得出自己的见解。
2、激发创作兴趣,用三段体的形式创作一首简单的音乐作品。
课前预习——知识体系部分一、古典主义音乐大师-贝多芬莫扎特海顿贝多芬1、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被称作是“集古典之大成,开浪漫之先河”的作曲家。
他的创作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一帆风顺,对未来充满期盼,后半生颇为曲折,因此,他的作品也可以看出,逐渐由热烈欢乐的作曲风格逐渐向悲壮激昂转变。
第五交响曲创作于贝多芬的(早中后),通过欣赏后你有了怎样的感悟()。
根据你的想法在括号中作出解答教学过程—教学探究部分1、课堂导入:古典主义创作大师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通过小提琴和钢琴的演奏来呈现,这里面使用了独奏与合奏的形式,通过另一段视频引出另一位古典主义交响曲大师贝多芬2、介绍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在贝多芬所有交响曲中的地位与意义,通过交响曲的结构特点来欣赏这部作品什么是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结构图示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第二乐章第三乐章第四乐章(奏鸣曲式)(与命运抗争前期)(与命运抗争之际)(与命运抗争)(尾声部分)|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3、逐步深入的从乐曲的体系结构到内部层次一层层的揭秘交响曲的奥秘,开启学生探究交响曲的兴趣,并引导学生一步步的学会欣赏交响曲的内容。
能力素养实践部分二、重点:第四乐章(奏鸣曲式)鉴赏欣赏小贴士:(从学过的音乐要素中尝试聆听音乐的主题:例如,节奏变化、力度强弱、速度变化、乐器使用、合奏齐奏等演奏形式、调式变化等)1、呈示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展开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再现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践体验:奏鸣曲式(三段体创编)1、根据以下提供的素材,选择你喜欢的素材及三段体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