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常见寄生虫及病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2.69 MB
- 文档页数:14
1.根据本病人的症状,考虑产生病症的主要疾病是什么?诊断依据是什么?肺吸虫感染,其次是结核性胸膜炎。
浙江义乌地区是肺吸虫病流行区,因间歇性咳嗽1个月余伴右侧胸痛1周,加重3d为,于1996年5月2日急诊入院。
住院后发热1天、咳嗽气促胸痛,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6月初突然痰中带血丝、伴有盗汗,发现胸腔有胸水,施胸腔穿刺术,抽出淡黄色液体300ml,以上症状肺吸虫和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均可出现。
胸水涂片检出抗酸分枝杆菌,结核菌PCR检测阳性。
证明存在结核感染的可能。
2.本病例突然发现胸腔有积水,提示哪些疾病的可能性较大?胸腔积液为临床常见症状,其常见原因是结核,其次为肿瘤,少见的是寄生虫病。
肺吸虫和结核杆菌无可侵犯肺部,两者均可出现咳嗽、咳痰、咳血痰,侵犯胸壁,出现胸水。
3.本病患者从事的工作可以高度怀疑可能的是那种寄生虫病?间歇性咳嗽1个月余伴右侧胸痛,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均为肺吸虫病诊断依据。
病史显示从事血吸虫病、肺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体分离工作20年;有食腌蟹、腌虾等习惯。
口服吡喹酮(25mg/kg, Tid 连服3天),病情缓解,体症消失而出院。
胸水涂片检出抗酸分枝杆菌,结核菌PCR检测阳性,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也成立。
4.该病人住院半月出院,在疾病治疗上应还须注意什么问题?应继续观察,注意结核的彻底治疗(只口服异烟肼、乙胺丁醇并肌注链霉素半个月)1.此病例最终证实属于哪种寄生虫病?是怎样感染本病的?诊断为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虽没有食生鱼的习惯,但其生平喜爱钓鱼和下河捕鱼,韶山地区又是华支吸虫流行区,淡水湖中鱼感染肝吸虫的机会较多,在钓鱼和捕鱼过程中都有可能手和嘴接触肝吸虫的囊蚴而被误食入造成感染。
2,为什么在粪便中查不到华支睾虫虫卵?有几种可能性?华支睾吸虫卵体积小,每日从粪便中排出的虫卵数相对较小,在粪检中漏检的可能性较大,同时检出率也与检查方法有关。
普通门诊检验中较多采用粪便直接涂片法最容易漏检,如采用粪便自然沉淀法,或十二指肠液引流后再离心取沉淀涂片检查,检出率较高,但一般患者都不易接受。
病例分析一患者马XX,女,12岁,宁夏某地小学学生。
2006年10月以“突发性哮喘”为主诉就诊。
患儿多于白天出现呼吸稍短促,轻度干咳,夜间哮喘加重甚至出现端坐呼吸,体温正常,但患儿两肺均闻及哮鸣音,肝脏有轻度肿大,在哮喘的同时伴发痒性皮炎,于两年前曾有排虫史。
查体:发现上腹部触及一包块,质软,尚可活动。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分类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加至63%;痰液检查发现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粪便检查中发现宽椭圆形、大小为(45~75)um×(35~50)um,综黄色的寄生虫卵。
X线检查见肺纹理增粗。
患儿经B超检查于上腹部探及团块回声,界限清。
口服造剂后,于腹显示反“C”行肠袢,其内可见“发束状”阴影。
1、根据病史、体征及检查结果,该患者患的是什么病?2、本病综合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患者是儿童症状为突发性哮喘,轻度干咳,夜间哮喘加重甚至出现端坐呼吸,皮肤有超敏反应,两年前曾有排虫史。
阳性体征:双肺有孝鸣音,肝轻度肿大,腹部触及肿块。
实验室检查:a.嗜酸性粒细胞增高;b.X线检查:肺纹理增粗;c.B超检查:上肺部探及团块回声;d.粪便检查;大小为(45~75)um×(35~50)um,综黄色虫卵符合蛔虫卵的形态。
综合以上可确诊为蛔虫病. 3、病原学诊断方法有:○1粪便直接涂片法;○2.粪便沉淀法○3饱和盐水浮聚法;④定量透明法;⑤驱虫实验;其中粪便沉淀法检出率最高病例二患者网xx,男,28岁,农民。
下腹痛2h,便血一次,于2001年1月22日入院。
2h前无明显原因下腹剧烈阵发性绞痛,每次持续2~3min,可自行缓解,伴便意。
1h前排血便一次,量约500ml,糊状,并出现头昏、心悸、乏力、口干。
曾于3个月前因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急诊入院,后经治愈出院,无急、慢性腹泻及其他病史。
入院查体:体温36.6℃,呼吸20次/分,脉搏90次/分,血压17/10kPa(1kPa=7.5mmHg)。
发育营养正常。
保虫宿主(reserboir host):有些寄生虫即可寄生于人也可寄生于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在一定条件下可传给人,从流行病学角度上看,这些动物称保虫宿主。
(例子:日本血吸虫的保虫宿主为牛、羊、鼠)。
幼虫移行症(larva migrans)一些蠕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人后,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以幼虫状态存在,在皮下,组织,器官间窜扰,造成的局部或全身病变;分为内脏幼虫移行症和皮肤幼虫移行症;其共同特征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中丙球蛋白及IgE水平升高。
带虫者(carrier):感染寄生虫后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但病原体却存在的感染者,他们能传播病原体,是寄生虫病流行的传染源。
机械性传播(mechanical transmission):医学节肢动物对病原体仅起携带、运输的作用,机械地从一个宿主传给另一个宿主,病原体可以附在节肢动物地体表、口器或通过消化道散播,但其形态特征不发生变化。
生物性传播(biological transmission):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经历发育或繁殖地阶段,是完成其生活史或传播中不可缺少的过程。
虫媒病(arbo-disease):由节肢动物经生物性方式传播的疾病。
这是节肢动物对人体最为严重的危害。
变态(metamorphosis):昆虫从幼虫到成虫性成熟的过程中发生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到生态习性、行为的一系列变化。
全变态(complete metamorphosis):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地叫完全变态。
不完全变态(Hemimetabolism):昆虫发育过程不需要经历蛹期。
世代交替(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需要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交替进行才能完成生活史的现象。
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亦称储存宿主,指某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也可寄生于脊椎动物,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将体内的寄生虫传播给人。
病例分析病例一沈××,女,6岁,因腹泻9天,发烧腹痛及脓血便7天而于60年11月19日入院,发病前8天有跌入粪坑病史。
体检:T 38℃,BP110/70mmHg(14.7/9.33kPa),精神萎靡,全腹有轻压痛,脐中可触及肠样肿块,可以移动。
粪检:RBC少量及巨噬细胞0~3/高倍镜。
2.根据上述资料,可确诊为急性期丝虫病。
由于班氏丝虫成虫可寄生于阴囊内淋巴管中,因此可引起附睾炎,而下水游泳可能是其诱因。
睾丸鞘膜积液一般属丝虫病的慢性阻塞病变,但少数病人在急性睾丸或驸睾炎时,由于炎症反应压迫,堵塞了局部淋巴回流,也可引起轻、中度的鞘膜积液,在炎症消退后,鞘膜积液也就很快消失;由于本病是由丝虫感染引起,因此如不进一步检查微丝蚴及杀虫治疗;则今后会复发,因此在临床症状治疗后仍需进一步查明病因及杀虫,才能彻底治疗。
尸检:腹腔右侧有散在小脓肿20余处。
结肠、空肠、回肠均可见溃疡,以结肠为甚,且深;在粘膜下找到阿米巴原虫。
1.这小孩是怎样感染到阿米巴痢疾的?2.为什么粪便中找不到阿米巴滋养体?试分析有几种可能性?3.典型的阿米巴痢疾患者有何症状?粪便有何特点?4.阿米巴痢疾患者病变的原发部位多发生在何处?5.阿米巴痢疾患者肠壁溃疡的病理变化呈何特征?6.为什么会引起肠穿孔?[分析]1.根据病史,病孩沈某于8天前曾跌入粪坑,口腔和消化道可能被痢疾阿米巴包囊污染,从而获得感染。
2.该患者粪检未找到阿米巴滋养体有如下几种可能:①阿米巴病变已向纵深发展;有的已形成炎性肿块,尸解虽见溃疡,但因病程较短,大多为散在小脓肿,可见溃疡面不大,因而跌入肠腔的大滋样体数量不多,很有可能漏检;②标本送检时的不当处理如尿液污染,未予保温等所造成的后果;③技术上的漏检。
3.阿米巴痢疾的典型症状应有腹痛、腹泻或拉痢,便次增加,常伴以带粘液的脓血便,具恶臭,呈果酱色,有里急后重症状,全身可伴有中度发热。
4.阿米巴痢疾的原发部位以回盲部为多,其次为乙状结肠部位。
传染病寄生虫的感染案例案例一:钩虫感染患者为一名25岁的农村男性,因为长期在农田劳作,卫生条件较差,双手经常接触泥土。
他出现持续性疲劳、头晕、食欲不振等症状,经过多次就医,最终被诊断为钩虫感染。
钩虫是通过皮肤侵入人体的,主要寄生在肠道内,吸取血液为生。
严重时会导致贫血、营养不良等症状。
治疗过程中,患者接受了驱虫治疗,同时改善了个人卫生习惯,最终康复。
案例二:疟疾患者为一名30岁的非洲男性,因为工作原因长期在疟疾流行地区生活。
他出现间歇性寒战、高热、出汗等症状,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
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疟疾。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患者接受了抗疟疾药物治疗,经过一个疗程,症状得到缓解。
为了避免再次感染,患者采取了防蚊措施,如使用蚊帐、驱蚊剂等。
案例三:绦虫感染患者为一名12岁的儿童,因为食用了未煮熟的猪肉,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经过就医,被诊断为绦虫感染。
绦虫是一种寄生在人体肠道内的寄生虫,会吸收人体的营养物质,导致营养不良。
患者接受了驱虫治疗,同时加强了饮食卫生,避免了再次感染。
案例四:血吸虫病患者为一名50岁的农民,生活在血吸虫病流行地区。
他出现发热、腹痛、肝脏肿大等症状,经过就医,被诊断为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源传播。
患者接受了抗血吸虫药物治疗,同时改善了生活环境,避免了再次感染。
案例一:钩虫感染的逆转那是一个深秋的午后,我接待了一名25岁的农村男性患者。
他的双手总是沾满泥土,因为他需要在农田里辛勤劳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感到持续性的疲劳,头晕目眩,食欲不振。
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和测试,我们最终确定了他患上了钩虫感染。
钩虫通过皮肤侵入人体,主要寄生在肠道内,吸取血液为生。
在极严重的情况下,钩虫感染甚至可能导致贫血和营养不良。
治疗过程中,患者接受了驱虫治疗,同时我们也积极地帮助他改善了个人卫生习惯。
几个星期后,他康复了,他的生活也恢复了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