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酸雨会造成哪些危害? 提示: 酸雨会使河湖水酸化, 危害水生生物; 使土壤酸化, 危害土壤生 态, 农作物减产; 腐蚀树叶, 毁坏森林; 腐蚀石材、 钢材, 造成建筑物、 铁轨、 桥梁和文物古迹损害。 ( 4) 如何防治酸雨? 提示: 最根本措施: 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具体措施: 加强国际合作, 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提高能源的利 用率, 进行清洁生产; 开发利用新能源,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对硫氧化物和 氮氧化物进行回收利用。
( 1) 什么是可吸入颗粒物? 提示: 可吸入颗粒物是指空气中小于 10 微米的固体颗粒物, 技术上 标为 PM10。 ( 2) 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有何影响? 提示: 吸入少量的颗粒物, 可以刺激并锻炼人体的免疫机能, 但是吸 入颗粒物过多或颗粒物含有毒有害成分时, 就可能出现免疫功能障碍, 危害人体健康。 ( 3) 为什么可吸入颗粒物是我国北方绝大部分城市的首要污染物? 提示: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北方降水量较少, 植被覆盖率较低, 有些地 区土地荒漠化加剧, 加上近年来建筑工地遍布, 城市汽车数量增多, 尾气 排放缺乏标准或不达标。
二、大气污染防治
1.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能源生产和消费。 2.大气污染防治途径: 节能和提高能源效率、开发洁净煤技术、开 发新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控制机动车污染、工业污染控制。 3.我国治理酸雨的措施: 建立“两控区”, 即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 染控制区、限制高硫煤的开采、积极发展清洁煤燃烧技术和煤炭脱硫 技术、调整能源结构。
1.可吸入颗粒物污染 (1)可吸入颗粒物的来源及影响 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质量播报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 是指空气中悬 浮的粒径在 10 微米以下的固体颗粒。其主要来源及影响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