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之环境描写公开课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07 MB
- 文档页数:16
环境描写公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章“描写的方法与技巧”,第二节“环境描写”。
详细内容包括环境描写的定义、作用、分类及具体方法。
重点学习自然环境的描写,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各种感官和修辞手法,进行生动、形象的环境描绘。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环境描写的定义、作用和分类,掌握自然环境描写的基本方法。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生动、形象的环境描写,提高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各种感官和修辞手法进行环境描写。
教学重点:环境描写的定义、作用、分类及具体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自然风光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环境,引出环境描写的话题。
2. 新课导入:讲解环境描写的定义、作用和分类,让学生对环境描写有全面的认识。
3. 知识讲解:以实例分析的方式,讲解自然环境描写的方法,如运用感官、修辞手法等。
4. 例题讲解:选取一篇范文,分析其中的环境描写,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实际写作中运用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环境描写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环境描写定义、作用、分类2. 自然环境描写方法运用感官修辞手法3. 例题分析4. 随堂练习七、作业设计2. 答案示例:夕阳西下,金黄的阳光洒在校园的操场上。
跑道旁的树木,披上了金色的外衣,显得格外挺拔。
微风拂过,传来一阵阵花草的清香,让人陶醉。
此时,操场上同学们的欢声笑语,更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分析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了环境描写的方法。
但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记、作文等写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环境描写作文讲解ppt1、描述自然景物自然景物包括日月星辰、雨雪风霜、春夏秋冬、山川花鸟等。
描述自然景物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注意选“景”与抒情。
写景不能像拍照那样,镜头对准什么地方,就把那里,就把那里的什么东西都拍摄下来。
这就需要选择。
选择,要抓住特色。
写绘景为主的记叙文,还应该注意思想感情的表达。
一般说,写景,往往为了借景抒情,或表达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或是赞颂大自然的奇观……总之,不能这写景而写景。
只有做到情景交融,文章才能扣人心弦。
(2)要注意符合客观事实。
自然界中的景物,往往既和时令相关,又和地域相关。
一年四季,一日之内,时间不同,景色就不一样;天南地北,山川田野,地方不同,景色也不会一样。
即使在同一时间、同一地方,有时由于自然现象的互相影响,景物也会发生变化。
由此可见,写景,要符合当时当地的真实情况。
有一个小朋友写了一篇描写夜景的文章,用上了“月圆如镜,繁星满天”这样的语句。
其实,这是不符实际情况的,因为自然现象中,“月一明”了,“星”自然就“稀”了。
写景不真实,不仅会闹笑话,还会使人对文章的思想内容产生怀疑。
要想把景物写得真实可信,平时就要留心观察,以免出现不必要的笑话。
(3)写好静态和动态,展开丰富的联想。
自然界的景物有静有动,在绘景时如能动静结合文章效果就更佳,感染力就更强。
2、描述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描写,就是对人物活动或事件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和状态的描写。
它包括的范围很广,小至房间住所,一街一巷,大至城区地区。
它涉及的内容很多,可以是室内陈设,住宅内外的装饰布置,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等等。
记叙社会环境,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把最能反映时代或场所特点的东西,用准确恰当的语言写出来。
(2)不能面面俱到,要抓住重点写。
(3)要作必要的说明和介绍,从而使读者了解人物生活或事件产生的背景,了解事件的作用。
3、记叙游览经过。
记叙游览经过,就是写游记。
游记是把记叙自然景物和社会环境融为一体的记叙文。
32作文教学之环境描写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32作文教学中的环境描写部分。
教学内容选自教材第三章第三节《描绘生动环境,丰富作文内涵》。
具体内容包括:环境描写的定义、作用及其在作文中的应用;环境描写的方法和技巧;通过环境描写提升作文质量的具体实践。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环境描写的概念,认识到其在作文中的重要作用。
2. 学会运用各种方法和技巧进行环境描写,提高作文质量。
3.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激发写作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环境描写的方法和技巧的运用。
教学重点: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学会运用环境描写提升作文质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作文纸、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组描绘生动环境的作文片段,让学生感受到环境描写在作文中的魅力。
2. 例题讲解选取一篇优秀作文,分析其环境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讲解环境描写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描写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3. 环境描写方法和技巧讲解介绍常用的环境描写方法和技巧,如:空间顺序法、感官描绘法、对比映衬法等。
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4. 随堂练习出示一个环境描写的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写作。
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小结6. 互动环节学生互相交流、展示自己的作文片段,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环境描写:定义、作用、方法和技巧2. 提升作文质量: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运用环境描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以“家乡的四季”为题,运用环境描写的方法和技巧,写一篇作文。
2. 答案示例:通过对比映衬法,描绘出家乡四季的美丽景色,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环境描写的情况。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环境描写方法和技巧运用到作文中,提高作文水平。
公开课环境描写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环境描写》教材的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环境描写的概念、作用和方法进行讲解。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环境描写的基本技巧,能够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环境描写的概念,了解其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2. 掌握环境描写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环境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的方法;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具有代表性的环境描写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环境描写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环境描写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
3. 环境描写方法讲解:结合教材,详细讲解环境描写的方法,如空间描写、时间描写、气候描写、色彩描写等。
4. 实践情景引入:请学生描述一下自己熟悉的某个地方的环境,要求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描写。
5. 例题讲解:分析一篇范文,讲解环境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运用环境描写提升文章质量。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方法,对身边的环境进行描写,并进行小组交流。
六、板书设计1. 环境描写概念2. 环境描写方法空间描写时间描写气候描写色彩描写3. 环境描写作用4. 实践情景引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所学环境描写方法,写一篇描绘家乡的文章。
2. 答案:学生根据个人观察和体验,运用环境描写方法完成文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观察、多思考,将环境描写运用到日常写作中,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推荐一些与环境描写相关的文学作品,供学生课后阅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环境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 实践情景引入:请学生描述熟悉的某个地方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