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社会工作价值体系
- 格式:ppt
- 大小:3.25 MB
- 文档页数:35
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第一节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一、价值和社会工作的历史演化社会工作中的价值概念属于哲学范畴。
它是以人为本位的哲学理念,包含着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规定。
它是对社会中的是非、善恶、真伪和美丑的一种判断或评价。
(一)早期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价值观早期的社会工作实践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古埃及的《死亡之书》包含有7个怜悯法令,包括对饥者、渴者、裸者、囚犯、陌生人、病人和垂死的人的救济和帮助。
在犹太教中,犹太哲学家梅蒙尼兹(Maimonides)总结了8个层次的博爱行为,它们分别是:(1)勉强并后悔的施舍。
这是手的而不是心的礼物。
(2)高兴的施舍,但这种施舍的数量与痛苦者的痛苦不相称。
(3)高兴的并相称的施舍,它伴有贫困者的乞求。
(4)高兴的、相称的甚至是没有乞求的施舍,这种施舍将礼物放在穷人的手里,引起他们的痛苦和羞耻感。
(5)痛苦者接受捐赠品,并让他们知道谁是捐赠者,但是不让他们认识。
(6)痛苦者接受捐赠品,但是不知道谁是捐赠者。
(7)捐赠者和被救济的人彼此互不知晓。
(8)预先提供捐赠,使一个身处逆境的人能过上一种充实的生活而不至于沦落到被人救济的地步(Philip R. Popple&Leslie Leighninger,1990)。
基督教扩大了早期的社会工作实践,在12个领域里从事慈善工作:照顾寡妇、孤儿、病人、穷人、残疾人、囚犯、俘虏、奴隶、难民,埋葬死亡的穷人,提供就业服务和为需要者提供饭食。
显而易见,早期社会工作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把救助看作一种施舍,是对受助者的怜悯,它承认和容许受助者的羞耻感及不平等意识。
(二)正式社会工作中的价值观正式社会工作,又称有组织的社会工作。
它开始于工业化和都市化的社会进程。
正式社会工作包括慈善组织会社(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y)、睦邻运动(Settlement Movement)和设施发展(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目标、对象及领域第一章社会工作的目标、对象及领域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含义与特点【本节知识重点】一、社会工作的含义1、社会工作的一般含义“社会工作”是由英文Social Work翻译过来的。
它指的是非营利地服务于他人和社会的专业化、职业化的活动。
在不同国家,社会工作也被称为社会服务(Social Service)或社会福利服务(Social Welfare Service), 2、中国对社会工作的理解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坚持“助人自助”宗旨,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
二、社会工作的特点1、专业性助人活动专业助人活动强调社会工作专业是以一套理论为指导,社会工作者的服务不是凭个人生活经验和热情来提供的。
社会工作专业不以营利为目的,它的直接服务对象是那些处于各种困境中的人们。
2、注重专业价值所谓专业价值是指社会工作者在从事社会服务时所遵循的理念、指导思想和伦理。
专业价值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灵魂,它既是社会工作专业遵循的原则,又是社会工作专业努力的目标。
同时又强调要帮助服务对象实现个人价值,实现平等与正义。
3、强调专业方法所谓专业方法是指本专业独特的、在许多情况下要经过专业教育和培训才能掌握的方法。
社会工作者所从事的复杂的助人服务,需要有专门的方法和技巧。
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方法有: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一系列独特的工作方法。
专业方法本身就承载着专业的价值和理念。
4、注重实践从工作对象而言:社会工作专业的直接目标是服务弱势群体。
从专业价值而言: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与方法的价值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实现。
5、双方合作对于服务对象的帮助,只有通过双方的合作才能得到实现,同时合作又是培养服务对象自我价值的有效手段。
中国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是怎样的?中国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是怎样的?2014-04-08 13:48 社会工作者a/shehui 作者:来源:华图教育【导读】2014年社会工作者考试即将开始,华图考试网第一时间为各位考生提供社会工作者备考指导,对社会工作者考试中的各个详细问题作出详细解答,祝各位在今年的社会工作者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考取理想的职位!更多2014社会工作者备考资料,请关注华图教育网!2014年社会工作者考试即将开始,华图考试网第一时间为各位考生提供社会工作者备考指导,对社会工作者考试中的各个详细问题作出详细解答,祝各位在今年的社会工作者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考取理想的职位!更多2014社会工作者备考资料,请关注华图教育网!1. 中国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True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价值观主要源于以下八个方面:(1)儒家学说的政治伦理和家庭伦理;(2)佛家学说的行善积德劝化;(3)墨家学说的勤俭和兼爱;(4)道家学说的清静和无为;(5)西方文化的科学和民主观念;(6)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念;(7)毛泽东的民族自立和艰苦奋斗思想;(8)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True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传统,在中国的传统的价值体系中,家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甚至可以说是中国传统价值体系的核心。
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一个最显着的特征就是家国同构。
在这种社会结构中,其社会价值体系,往往将家庭视作一种绝对价值,个人的价值选择必须服从家庭的利益,个人的价值只能在家庭的范围内实现,同时家庭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手段。
因为社会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认同也是以家庭为前提的。
社会为个人的发展规定了一个固定的路线,那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平天下是个人发展的最高目标,但是要实现这个最高目标,又必须通过家和国这两个层次。
这是一个人发展的必然顺序。
引导一个人沿着家、国、天道路发展的是一个孝字。
由孝而发展为五伦关系: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
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第一节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一、价值和社会工作的历史演化社会工作中的价值概念属于哲学范畴。
它是以人为本位的哲学理念,包含着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规定。
它是对社会中的是非、善恶、真伪和美丑的一种判断或评价。
(一)早期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价值观早期的社会工作实践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古埃及的《死亡之书》包含有7个怜悯法令,包括对饥者、渴者、裸者、囚犯、陌生人、病人和垂死的人的救济和帮助。
在犹太教中,犹太哲学家梅蒙尼兹(Maimonides)总结了8个层次的博爱行为,它们分别是:(1)勉强并后悔的施舍。
这是手的而不是心的礼物。
(2)高兴的施舍,但这种施舍的数量与痛苦者的痛苦不相称。
(3)高兴的并相称的施舍,它伴有贫困者的乞求。
(4)高兴的、相称的甚至是没有乞求的施舍,这种施舍将礼物放在穷人的手里,引起他们的痛苦和羞耻感。
(5)痛苦者接受捐赠品,并让他们知道谁是捐赠者,但是不让他们认识。
(6)痛苦者接受捐赠品,但是不知道谁是捐赠者。
(7)捐赠者和被救济的人彼此互不知晓。
(8)预先提供捐赠,使一个身处逆境的人能过上一种充实的生活而不至于沦落到被人救济的地步(Philip R.Popple&Leslie Leighninger,1990)。
基督教扩大了早期的社会工作实践,在12个领域里从事慈善工作:照顾寡妇、孤儿、病人、穷人、残疾人、囚犯、俘虏、奴隶、难民,埋葬死亡的穷人,提供就业服务和为需要者提供饭食。
显而易见,早期社会工作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把救助看作一种施舍,是对受助者的怜悯,它承认和容许受助者的羞耻感及不平等意识。
(二)正式社会工作中的价值观正式社会工作,又称有组织的社会工作。
它开始于工业化和都市化的社会进程。
正式社会工作包括慈善组织会社(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y)、睦邻运动(Settlement Movement)和设施发展(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