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PPT
- 格式:pptx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17
六年级科学试卷分析(上册)一、试卷内容:这次科学试卷共有五大题,题型分布广,份量适中,难易适当,试题内容好,题型全面广泛,整份试卷分为填空、选择、判断、连线、简答题,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能力,因此这份试卷基础中含有灵活,灵活中有考察基础,试题出的比较好。
试题难易程度适合全体学生,教育的目的在于面对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方面,注意了坡度的平缓,试题的低中难题分布恰当。
是一份比较合理的试卷。
二、答卷情况:(一)考试成绩的基本情况本年级参加考试人数290人,最高分100分,平均分数81.68分,及格人数283人,及格率97.6%,优秀人数190人,优秀率65.5%。
基本达到本次考试的预期目标。
(二)这次考试反映出的问题(原因)(1)填空题:全年级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填空,仅5小题失分较多,错误的原因是少数学生对该题目没有看清,马虎大意,不能准确运用词语表达,导致失分。
(2)选择题:多数学生能准确作答,少数学生在做3小题三选一的答案时,选错的较多,造成失分。
(3)判断题:多数学生做得较好,有个别学生因不能认真审题,对第1小题出错的较多。
(4)连线题:在答题中丢分比较严重,其原因是学生在认识工具和机械时,具体分类辨别不够清楚导致了失分。
(5)简答题:简答题来源与课本中的文字叙述,学生掌握较好,除有些同学因为字迹书写不够工整出现个别错别字外,均能完整解答。
三、教学得失:1.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答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2.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或训练的不扎实。
3.未养成总结归纳的习惯,不能习惯性的归纳所学的知识点与灵活应用。
四、教学反思:1.教师要把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观察和实验材料,有效的指导学生“动手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让学生亲历、体验学习探究过程。
2.教师要加强《课标》的学习,将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学习。
六年级第一学期科学期末试卷分析
一、整体情况
本科试卷共设计了选择、判断、实验、简答 4 种题型,内容涵盖了六年级上册教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了对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检测,充分体现了科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由于题量小,所以各题分值较重。
二、答题情况分析
年级平均分 60 分左右,成绩不够理想。
填空和判断重点考察学
生基本知识,这两题学生失分不多,说明学生基本知识掌握还行,失
分较多的是实验和简答两题,失分原因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读题,
审题习惯,搜集、记录、处理信息的能力较弱;对一些基本的科学概
念没有正确理解和构建,观察实验操作不到位,缺少活动体验,不利
于形成概念并得出科学结论。
三、加强科学课教学的措施
1、要十分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尤其是重视科学概念的教学,
明确把握科学概念的形成过程。
2、对于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的学习,用读、听、记、看的
教学方法比较有效;对于规律性知识,方法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需
要通过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体验与感悟,因此对于这方面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成为组织者,领导者,合作者和
促进者,在教学中要设计各种探究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亲历过程自
主的充分的开展活动,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3、加强实验探究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在教学中一方面要重视基本操作规范的教学,养成科学的态度,掌握科学的方法,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勇于探索,敢于质疑,以形成良好的理性思维品质。
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分析一、试题分析(一)试题质量分析:、题型比例分析:2、试题难易程度分析:(1)本次检测试卷共有五大题,题型分布广,份量适中,试题难易程度适合全体学生,教育的目的在于面对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方面,注意了坡度的平缓,试题的低中难题分布恰当。
是一份比较合理的试卷。
满分100分。
(2)试题内容好,整份试卷分为填空、判断、选择、问答、实验、综合,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能力;综合题是考察学生的研究计划设计能力,因此这份试卷基础中含有灵活,灵活中有考察基础,试题出的比较好。
(3)从题的形式上来看,灵活多样。
如:填空,将枯燥的问答变成简单的填字,学生比较感兴趣,有利于记忆的调动,有趣。
选择题,占得分数较多,但是有答案可选,降低了难度。
使学生能够权衡做答。
不过,其中的题也不白给,它充分考查了学生的认真性,只有认真分析才能做对。
探究题考察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生活性很强。
还有填空也是这样,非常灵活轻巧。
简答题,选用生活中的常见用电问题进行考察,使学生有充分的实践经验,这道题既简单又有知识含量。
从总体情况看,学生对本学期知识掌握的较好,本次检测卷主要是从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去设计问卷的内容,尽量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去涵盖我们想要发现的一些问题。
面分为三大部分,各部分的设计理念是:第一部分“学科学,我用心。
”有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第二部分是“用科学,我最棒。
”有方案设计、知识运用的实验题。
第三部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是生活实践题。
本次考试题型丰富,便于学生解答,符合六年级学生的特点。
将本学期学的知识点分别穿插在这些题型当中,检测的内容比较全面,到位。
(二)今后命题建议(1)可加大开放性内容的检测量,将本知识巧妙地渗透到实践生活中。
(2)注重对学生科学实践能力和认知能力的考查与培养,可加大实验探究内容考查的。
(3)可增加考查学生对具体生活事例的理解与感悟的试题,如制作、设计的过程简述等,使试题开放性更强。
六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检测质量分析一、分数段人数统计二、试卷分析及错题列举(一)试卷分析这张试卷考查全册的相关知识,题目共三个大题,选择题(60分),科学探究(28分)、技术与环境(12分),共100分。
试卷总体难度中等适中,本次侧重于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及应用,同时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错题分析第一大题:选择题第14小题:看右图,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①号铁钉最易生锈B.②号铁钉也会生锈C.③号铁钉不会生锈出错原因分析:很多同学做错的原因是不认真观察图片上的实验,也有一部分是没有真正理解铁钉生锈的条件。
第23小题:四季的形成和地球公转有关,看右图推断北丰球的季是图中哪个位置A甲 B.乙C丙出错原因分析:很多同学做错的原因是不会看图,看不懂图上太阳直射面是夏季,背面是冬季。
第27小题:下列对行星操述错误的是?A.本星与地球相似。
有薄云,朝露和霜冻等B金星是太阳系中温度最高的行星C.水星是离大阳最近的行星出错原因分析:是对金星、木星、水星的特点分不清楚,知识点掌握不牢固。
第二大题:科学探究32、蜡烛的变化(3)将自糖加热至融化最后至焦黑。
这一过程有什么变化()出错原因分析:没有认真细致的读题,分析题意不透彻,考虑不全面,蜡烛融化是什么变化,加热至焦黑是又是什么变化没有考虑完整。
33、看原座(2)北斗七星在天空有不同的位置。
不同的季节勺柄的指向也不同,勺柄东指是什么季节()A春李B夏季 C.秋季出错原因分析:学生没弄懂这个知识点,这个是教学情境图的一个细节性知识,在教学中讲解也比较粗略,没有讲解到位。
第三大题:技术与环境3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完成问题。
(2)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目前的地形地貌主要是()A地球板块的碰撞作用B火山喷发作用C流水冲刷作用出错原因分析:部分学生没有掌握地形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也有一部分学生是不加思考的选择常见性词句作为答案。
三、本次监测存在的问题1.从做题来看,课本上较细小的知识点,大部分学生都没有细看。
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分析(1)本次检测试卷共有五大题,题型分布广,份量适中,试题难易程度适合全体学生,教育的目的在于面对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方面,注意了坡度的平缓,试题的低中难题分布恰当。
是一份比较合理的试卷。
满分100分。
(2)试题内容好,整份试卷分为填空、判断、选择、问答、实验、综合,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能力;综合题是考察学生的研究计划设计能力,因此这份试卷基础中含有灵活,灵活中有考察基础,试题出的比较好。
(3)从题的形式来看,灵活多样。
例如:填空题,将乏味的猜谜变为直观的填字,学生比较感兴趣,有助于记忆的调动,有意思。
选择题,占到得分数较多,但是存有答案可以选,减少了难度。
并使学生能权衡金榜题名。
不过,其中的题也青带给,它充份考查了学生的深入细致性,只有深入细致分析就可以搞对。
探究题实地考察了学生综合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生活性很强。
除了填空题也就是这样,非常灵活小巧。
简答题,采用生活中的常用用电问题展开实地考察,并使学生存有充份的实践经验,这道题既直观又存有科学知识含量。
从总体情况看,学生对本学期知识掌握的较好,本次检测卷主要是从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去设计问卷的内容,尽量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去涵盖我们想要发现的一些问题。
面分为三大部分,各部分的设计理念是:第一部分“学科学,我用心。
”有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第二部分是“用科学,我最棒。
”有方案设计、知识运用的实验题。
第三部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是生活实践题。
本次考试题型丰富,便于学生解答,符合六年级学生的特点。
将本学期学的知识点分别穿插在这些题型当中,检测的内容比较全面,到位。
??(二)今后命题建议(1)可以加强开放性内容的检测量,将本科学知识精妙地渗透到课堂教学生活中。
(2)注重对学生科学实践能力和认知能力的考查与培养,可加大实验探究内容考查的。
(3)可以减少考查学生对具体内容生活事例的认知与体悟的试题,例如制作、设计的过程详述等,并使试题开放性更弱。
六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六年级上学期自然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考查情况分析本试题考查分为填空、观察与画图,观察与实验,推力与问答几种题型,内容分别涉及到各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其中包括简单机械单元的杠杆、斜面、滑轮、轮轴等简单机械原理,声学单元的声音产生和耳朵的构造等。
应该说这次考查涵盖的科学概念多,涉及的内容广,题型丰富,题目灵活,有一定难度。
从考查的情况来分析,填空题得分率很高,学生基本概念掌握很好,对杠杆、轮轴、能量的表现形式、例如:声音是以()的方式传播的,传播方向是()等掌握很牢固,故而得分较多。
其他的题相对于填空题错误率较高特别是推理题在本次试题中,不仅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有获得的过程与方法,科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情况。
例如:火山是怎样形成的,设计实验证明。
出示一块化石,问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对这些知识有些欠缺,加上老师的疏忽,导致失分严重。
二、影响考试质量考查分析1)学生因素(1)学生平时自律性差,上科学课时不注意听讲。
(2)学习态度不端正,对科学学习表现出无所谓的心理。
(3)心理郁闷,科学课成了释放压力的地方。
(4)思维僵化,缺乏灵活性。
2)教师因素(1)教师为了其它学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连贯性,导致学生没有真正收获。
(2)内容多,课时少,降低了要求。
(3)教学方法和策略缺乏最优化。
三、提高学习质量的策略1.抓好基础知识的培养与习得,多进行拓展练习。
2.重视科学概念的教学。
3.优化教材,加强科学与生活的联系。
4.进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策略研究。
5.对学生进行情感“投资”。
六年级上科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考查情况分析。
临近期末,我对六年级一个教学班的科学课进行了书面考查,考查分为填空、判断、选择、和问答四种题型,内容分别涉及到各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应该说这次考查涵盖的科学概念多,涉及的内容广,题型丰富,题目灵活,有一定难度。
从考查的情况来分析,填空题得分率很高,学生基本概念掌握很好,故这样的答案也都是正确的。
判断题共十题,是对科学概念掌握是否牢固的一个考查。
从考查的情况来分析这样较灵活的判断题就有不少人出错。
问答题属于开放性问题,考查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以及对人们善待动物保护动植物的行为了解,这一题得分率高。
最后有个反馈性问题“谈谈这学期你最喜欢的一节科学课”也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
学生普遍反映这学期“校内生物大搜索”一课非常有趣,收获很大。
“塔的研究、框架结构、桥的制作、杠杆原理”等课也博得大多数学生的喜爱。
二、反思与改进:1. 继续搞好常规课教学,继续把实验课落实到位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较好是因为常规课的教学目标落实到位,学生大都能掌握当节课学习到的科学概念。
从这次考查的反馈得知,学生喜欢课外考察课和动手操作的科学课,他们对身边的动物和植物很感兴趣,并表示很愿意去了解。
他们也喜欢动手实验和操作,下学期要注意在实验中引导他们多观察多记录。
另外,在认真组织、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好课外观察、考察课,让学生亲近自然,了解自然,尊重自然。
2. 进一步重视课堂知识的拓展训练。
通过考查发现,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后,不能很好的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做分析。
如落实武汉二桥是斜拉桥这个知识点,需要学生把学过的知识放到生活去,多观察多判断。
概念之间出现混淆现象也说明学生掌握概念还不够牢固,需要通过拓展训练加以强调。
总之,今后的教学中应多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进行课堂知识的拓展训练,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一、试题分析(一)试题评价:1、试题质量指标:(1)题型比例分析:本份试题均为常规题型,题型设计合理,主要考查对六年级下册所学教材基本知识,同时又兼顾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和分析科学问题的能力,注重生活与科学知识的有机融合。
(2)内容比例分析:从内容比例上看,本份试题对假设与实验、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的知识的考查所占比重较大,重点考查了假设与实验及其应用假设与实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加强对微生物、地球的内部、火山和地震等知识的考查,内容结构相对较合理。
、(3)试题的难易程度分析:从试卷内容的难易程度上看,难、中、易三类题目所占比例恰当,能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人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科学,学习科学,了解科学。
(4)知识点涵盖与课程标准的对应分析:从本试卷的知识来看:试题内容包括了1——5单元的重点知识,全面、具体,覆盖面比较广,重点突出。
既注重基础知识与能力考察的相结合,又注重生活与知识的有机融合;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体现新课改要求下的学习有用的科学,有价值的科学,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5)试题与新课改的对应分析:本试题注重考查了学生的基本知识,知识点面面俱到。
兼顾实验能力和分析实验的能力。
(二)试题质量评价:1、试题质量评价:本试题为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六年级科学试题,由县教科研中心统一命题,满分为100分,时间为30分,该试题由选择、判断、列举、简答、实验五个大题。
题型全面,覆盖面广、涉及的知识点特别多,侧重了对科学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也充分考查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和分析科学现象的能力。
2、试题自身的特点:(1)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知识覆盖面力求宽泛。
本次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考查了本册教材的科学基本知识:微生物的种类、地球内部的结构、做过的实验、物质的变化等,可以说是点多面广。
(2)题目贴近学生实际,这样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应用意识,体现科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让学生在生活中了解科学,尊重科学。
20 -20 学年度第一学期
科学期末检测分析报告
一、总体情况
本次检测应考人数42人,实考人数42人,优秀率7.14%,平均分58.32分。
二、命题评价
本次命题题量适度,难易适中,基本覆盖到所有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同时突出了实验教学的内容,符合新课改的精神。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填空,答错率较高的是第4小题,反面练习题和简答题错误率较高。
四、教学反思
针对本次答题情况,发现孩子知识点和实际联系的能力还有待加强,需要我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引领学生通过各种手段、各种途径进行实验、探究,真正把知识学活、学透。
采用各种措施,科学有效地抓好复习巩固环节,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⒈认真钻研教材
课前认真备课,认真地阅读教材,仔细地阅读教参,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掌握每一课教材的教学内容和科学的概念,了解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⒉做好每一次的实验
科学教学与其它学科最大的差别就是本学科有实验活动,实验是综合性的,它能让学生从认识器材、猜测、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得出结论等一个系统地活动,如果学生能从中学到方法,并能独立或者与同学合作完成,他的科学素养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⒊千万别遗漏教学的知识点
从本次考试中能反应出在教学对某一知识点的遗漏,存在把教学中的重点知识淡化,造成学生科学知识的缺省。
六年级科学期末试卷分析基本情况本年级2个班,一班及格率达91.3%,优秀率34.7%,平均分80.74分。
二班及格率是88.64%,优秀率是70.45%,最高分是100分,平均分85.32分。
试卷分析一、我会填空失分较多的是第2、3、5小题,说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不牢固,似是而非,不能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我会判断该题都复习和练习过,多数学生均能够准确判断,但第4、9、10小题还是有人做错,因为学生对于有些知识是否正确弄不清楚,属于复习时知识点的遗漏。
三、我会选择出现错误主要是第3、9、10小题,有的学生不审题,不认真思考。
四、我会实践多数学生都做对了,只是个别学生没完全答对,有的根本就不做,因为平时不注意听讲,教师应再加强督促。
今后教学的反思(一)注重双基内容,加强科学知识点教学。
教师在重视探究教学的过程中,要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教学中,一定要一课一得,将课中的知识点进行强化,逐一过关。
要注重对科学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注重科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探究与动手能力的培养,还要多让学生回答问题,引导学生准确完整的表述科学知识。
(二)加强实验教学,注重实验探究的实效。
要强化实验教学目的性的教育,细化实验设计和操作的指导。
在实验计划的制定过程中,要充分预设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实验的前后程序,观察的重点要十分明了,尽量把指导工作做细做扎实。
实验材料的准备和材料的选择不拘泥于教材,注重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体验、感悟。
要加强实验开出率,加大学生对科学的猜测、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现象观察,实验结论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三)重视科学概念教学,提高科学概念的理解力。
注重学生对概念的灵活运用,着力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提高学生对概念的综合运用能力。
要利用概念图让学生认识科学概念(科学事实)之间的联系性。
对于有些概念性的名词解释要求学生熟记,并做到人人过关。
(四)优化教材,用活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