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训练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1.02 MB
- 文档页数:28
艺校形体训练音乐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
1.了解形体训练在音乐学习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形体训练的重视和热爱。
2.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提高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
3.通过形体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技巧和舞台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形体训练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形体训练与音乐表演的结合。
三、教学难点。
1.如何将形体训练与音乐表演相结合。
2.如何在形体训练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技巧。
四、教学过程。
1.形体训练的基本动作和技巧(30分钟)。
首先,教师向学生介绍形体训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形体训练对音乐表演的重要性。
然后,教师向学生示范形体训练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如拉伸、扭转、平衡等。
学生们跟随教师的示范进行练习,注意动作要领和呼吸配合。
2.形体训练与音乐表演的结合(40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情感进行形体训练。
学生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行形体训练,注重动作的舒展和表现力的发挥。
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纠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形体训练与音乐表演的结合。
3.形体训练与音乐表演的实践(5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形体训练与音乐表演的实践。
每组学生选择一首音乐,进行形体训练并进行表演。
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们要注重形体动作与音乐的融合,展现出音乐的情感和节奏感。
教师对每组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音乐表演的水平。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形体训练在音乐学习中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掌握了形体训练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同时,学生们通过形体训练与音乐表演的结合,提高了自己的音乐表演技巧和舞台表现能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形体训练的重视不够,需要加强对形体训练的宣传和引导。
下节课将继续加强形体训练与音乐表演的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音乐表演的水平。
《形体训练教案》word版一、教案概述1. 课程名称:形体训练2. 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3. 课程时长:40分钟4.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姿势,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二、教学内容1. 基本站立姿势直立,双脚并拢,双臂自然下垂目视前方,保持自然微笑2. 热身运动跳绳:让学生跳绳,锻炼协调性和灵活性捉迷藏:让学生进行捉迷藏游戏,提高观察力和反应能力三、教学步骤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讲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引导学生做好心理准备,调整呼吸2. 基本站立姿势训练(5分钟)教师示范正确的基本站立姿势学生跟随教师模仿,注意姿势的正确性3. 热身运动(10分钟)跳绳: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跳绳活动,注意安全捉迷藏: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捉迷藏游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4. 形体训练(10分钟)教师示范形体训练动作,如:弯腰、伸展、扭转等学生跟随教师模仿,注意动作的规范性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基本站立姿势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主动配合教师五、教学资源1. 跳绳:每人一根2. 捉迷藏道具:如帽子、披肩等3. 教学课件:包括基本站立姿势图片、热身运动图片等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安全避免发生意外2. 针对不同学生的体能状况,适当调整形体训练难度六、教学扩展1. 增加课堂互动: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如相互纠正姿势、互相鼓励等,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 引入音乐:在训练过程中,播放轻快的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形体训练,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素养。
七、教学实践1. 组织学生进行形体展示:在学习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形体展示,让学生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2. 开展形体比赛:可组织学生进行形体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竞技精神和团队精神。
八、教学反馈1. 教师应及时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
小学形体教案站姿形体训练是小学生体育课程中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能培养孩子们的良好姿势和优雅形体,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体质和身体协调能力。
站姿是形体训练的基础,本文将介绍一份小学形体教案中的站姿训练内容。
一、准备动作1. 起立姿势:两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身体直立,目视前方。
2. 腰部放松: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慢慢向左右摆动腰部,放松腰背肌肉。
二、站姿练习1. 正确站姿:两脚并拢,双脚之间距离与肩同宽,身体直立,膝盖微微弯曲,腹部收紧,胸部挺起,双肩放松,头部保持垂直。
2. 墙壁站姿:背靠墙站立,保持正确站姿,感受背部与墙壁的接触,训练身体直立的感觉。
3. 踮脚站姿:两脚并拢,双手放在腰部,然后尽量用脚尖站立起来,保持平衡,再缓慢回到原来的站立姿势。
这个动作有助于锻炼小腿肌肉和提高身体平衡能力。
4. 单脚站姿:将一只脚抬起,脚尖着地,保持身体平衡,然后换另一只脚进行练习。
这个动作可以锻炼小腿肌肉和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5. 放松姿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然后身体向前弯曲,尽量让手指触碰地面,保持姿势10秒钟,然后慢慢回到起立姿势。
这个动作可以放松腰背肌肉,改善身体的柔韧性。
通过以上的形体教案中的站姿训练,小学生可以培养正确的站立姿势,改善身体的姿态,使身体线条更加优美。
同时,这些练习还可以锻炼小学生的肌肉力量和身体协调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体质素质。
教师在进行形体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 练习要循序渐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安排难易程度。
2. 要注重细节,指导学生正确的站姿动作,避免出现错误姿势。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感受到形体训练的乐趣和收获。
4. 在练习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通过形体教案中的站姿训练,小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姿。
形体训练天鹅舞教案形体训练是一种综合性的训练方法,通过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力量、协调性和平衡性,提高舞者的舞蹈技巧和表现能力。
而天鹅舞是一种优雅而典雅的舞蹈形式,以其独特的姿势和流畅的动作而闻名于世。
本教案旨在通过形体训练,提高学生的天鹅舞技巧和舞蹈表现能力。
一、热身活动1. 轻松的有氧运动:学生可以选择跑步、跳绳等活动,以增加心率和身体热量。
2. 身体拉伸:包括脖子、手臂、腰部、腿部等部位的拉伸,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
二、基础形体训练1. 平衡训练:学生可以进行单脚站立、闭眼平衡以及转体平衡等练习,以提高身体的平衡感。
2. 肌肉力量训练:通过深蹲、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动作,锻炼学生的肌肉力量。
3. 柔韧性训练:进行身体的各种伸展动作,如前屈、侧屈、转体等,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
三、天鹅舞训练1. 基础动作训练:学生可以进行天鹅舞的基本动作练习,如鹅步、天鹅臂、天鹅颈等,以熟悉舞蹈基本动作。
2. 舞蹈组合练习:将多个基本动作组合成舞蹈段落,学生可以按照音乐的节奏进行练习,提高舞蹈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3. 表演技巧训练:通过模仿天鹅的优雅姿态和舞蹈表情,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四、舞蹈展示1. 学生可以在同学面前进行舞蹈展示,展示自己在形体训练和天鹅舞训练中的成果。
2. 老师可以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通过形体训练天鹅舞教案的实施,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舞蹈技巧,培养良好的形体意识和舞蹈表现力。
同时,通过舞蹈展示,学生可以增强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享受舞蹈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形体训练天鹅舞教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舞蹈技巧,也能够激发学生对舞蹈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使他们在舞蹈领域取得更高的成就。
形体基本功训练全套教案形体基本功训练是体育锻炼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身体的柔韧性、力量、耐力和协调性等方面的训练。
通过形体基本功训练,可以提高身体的素质,增强体能,预防运动损伤,促进身心健康。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套形体基本功训练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形体基本功训练。
一、热身运动。
1. 跑步,先做5-10分钟的慢跑,让身体渐渐进入热身状态。
2. 关节活动,包括颈部、肩部、手腕、腰部、膝盖和踝关节的活动,每个关节做10-15次。
3. 跳绳,跳绳3-5分钟,增加全身的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二、柔韧性训练。
1. 伸展运动,包括伸展腿部、臂部、腰部和背部的运动,每个动作保持15-30秒,每个动作做2-3组。
2. 分腿坐位体前屈,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抓住双脚,头部尽量贴近双腿,保持15-30秒,做2-3组。
3. 足部按摩,用足部滚轮或按摩球按摩足底,增加足部的柔韧性。
三、力量训练。
1. 俯卧撑,做10-15个俯卧撑,可以有效锻炼胸部、肩部和手臂的力量。
2. 仰卧起坐,做15-20个仰卧起坐,可以有效锻炼腹部的力量。
3. 哑铃训练,可以选择适量的哑铃进行臂部、背部和肩部的力量训练,每个动作做10-15次,做2-3组。
四、耐力训练。
1. 跑步,进行20-30分钟的中长跑,可以有效提高心肺功能和全身的耐力。
2. 跳绳,跳绳10-15分钟,可以有效提高心肺功能和下肢的耐力。
3. 游泳,进行20-30分钟的游泳,可以全面提高身体的耐力和协调性。
五、协调性训练。
1. 平衡训练,单脚站立,闭目保持平衡,每腿做2-3组,每组保持30秒。
2. 球类训练,进行篮球、足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可以有效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3. 跳跃训练,进行纵跳、横跳等跳跃训练,可以有效提高下肢的协调性和爆发力。
六、拉伸放松。
1. 拉伸运动,包括全身的拉伸运动,每个动作保持15-30秒,每个动作做2-3组。
2. 深呼吸,进行5-10分钟的深呼吸放松训练,可以有效缓解肌肉的疲劳和紧张。
形体训练教案教学内容一、引言。
形体训练是舞蹈、健身、体育等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形体训练可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力量和协调性,对于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艺术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的形体训练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舞蹈表现力,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表现力。
二、形体训练教学内容。
1. 身体基本功训练。
身体基本功训练是形体训练的基础,包括拉伸、扭转、弯曲等动作。
学生可以通过这些训练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增强肌肉力量,培养正确的站姿和坐姿,以及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让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和技巧,从而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2. 基础舞蹈动作训练。
基础舞蹈动作训练是形体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跳跃、转体、步伐等动作。
通过这些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技巧,提高舞蹈表现力和舞台表现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分解动作、反复练习和指导,让学生逐步掌握舞蹈动作的要领,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美感度。
3. 身体协调训练。
身体协调训练是形体训练的重要内容,包括手脚协调、上下协调、左右协调等训练。
通过这些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感,增强学生的身体控制能力和表现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称训练、交叉训练等方法,让学生逐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表现力。
4. 舞台表现训练。
舞台表现训练是形体训练的终极目标,通过这些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舞台表现力和舞蹈艺术修养。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情感表达、动作表现、舞台感知等训练方法,让学生逐步提高舞台表现力和舞蹈的艺术感染力。
三、结语。
形体训练教学内容是舞蹈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系统的形体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舞蹈表现力,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表现力。
希望教师们能够根据本教案的内容,结合实际教学,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形体训练教学内容,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舞蹈艺术修养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
形体课期末教案初中课程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形体动作和舞蹈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艺术修养。
4. 培养学生对形体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基本形体动作:包括站立、行走、坐姿等。
2. 舞蹈技巧:包括舞蹈步伐、手势、表情等。
3. 身体素质训练:包括柔韧性、力量性、协调性等。
4. 艺术修养:包括音乐欣赏、舞蹈欣赏、形体表演等。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5分钟)1. 让学生做简单的拉伸运动,放松身体。
2. 进行一些有趣的身体游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二、基本形体动作训练(10分钟)1. 教授正确的站立姿势,强调身体的直立和重心稳定。
2. 教授正确的行走姿势,强调脚步的轻柔和身体的一致性。
3. 教授正确的坐姿,强调身体的挺拔和姿态的美感。
三、舞蹈技巧训练(10分钟)1. 教授简单的舞蹈步伐,如平步、跳跃、旋转等。
2. 教授手势和表情的运用,如优雅的手势、表情管理等。
四、身体素质训练(10分钟)1. 进行柔韧性训练,如拉伸、瑜伽等。
2. 进行力量性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
3. 进行协调性训练,如平衡、灵敏等。
五、艺术修养教学(10分钟)1. 教授音乐欣赏,让学生学会聆听音乐、感受音乐。
2. 教授舞蹈欣赏,让学生学会欣赏舞蹈的美感。
3. 进行形体表演,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2.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鼓励学生的进步。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掌握基本的形体动作和舞蹈技巧。
2. 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有明显提高。
3. 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艺术修养得到提升。
4. 学生对形体艺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资源:1. 教学视频:包括形体动作示范、舞蹈表演等。
2. 音乐素材:包括各种风格的音乐。
3. 舞蹈教材:包括舞蹈步伐、手势等。
4. 瑜伽垫、哑铃等器材。
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自信心。
初中舞蹈形体课训练教案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舞蹈形体动作,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和艺术修养。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3. 提高学生的身体柔韧性、协调性和节奏感。
4. 培养学生对舞蹈的热爱,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二、教学内容1. 基本舞蹈形体动作的学习,如:站、坐、行、跳等。
2. 舞蹈组合的练习,如:手位、脚位、步伐等。
3. 舞蹈作品的排练,如:民族舞、现代舞等。
4. 舞蹈理论知识的学习,如:舞蹈欣赏、舞蹈历史等。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为学生示范舞蹈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2. 练习法:学生反复练习舞蹈动作,教师进行指导。
3.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舞蹈组合练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 评价法:教师对学生的舞蹈动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进步。
四、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学生做简单的舞蹈动作,如:头部、手臂、脚步的动作,以活动全身关节,提高学生的身体柔韧性。
2. 基本舞蹈形体动作学习(10分钟):教授学生基本的舞蹈形体动作,如:站、坐、行、跳等,并指导学生掌握动作要领。
3. 舞蹈组合练习(10分钟):引导学生练习手位、脚位、步伐等舞蹈组合,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节奏感。
4. 舞蹈作品排练(10分钟):选择一首适合学生的舞蹈作品进行排练,如:民族舞、现代舞等,培养学生对舞蹈的热爱。
5. 舞蹈理论知识学习(5分钟):向学生介绍舞蹈欣赏、舞蹈历史等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
6. 总结与评价(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舞蹈动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进步,并对下次课程进行预告。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舞蹈动作的准确性、流畅性和表现力。
2.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舞蹈素养和艺术修养的提升。
4. 学生对舞蹈的热爱和兴趣的培养。
六、教学资源1. 舞蹈教材:提供专业的舞蹈教材,如:《舞蹈形体教程》、《舞蹈组合训练》等。
2. 音乐素材:为学生提供各种风格的舞蹈音乐,如: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
[形体课教案]形体课形体课篇(1):形体课教学计划一课程简介形体训练是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通过徒手和垫上运动的以“美”为其特征的身体练习。
通过合理的、科学的身体练习,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用肢体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形体训练课程的设置,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能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形体训练的基础理论和训练方法,让身体充分享受自由、舒缓、伸曲的动作,塑造高贵纤美的形态,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掌握形体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及塑造形体美的一般规律,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各类动作的基本核心动作,提高身体灵活性和可塑性,提高鉴别和评价形体美,动作美,气质风度美及表现美的基本能力。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对不良姿态的矫正能力和对音乐的感知与理解能力;将体验和领悟到的形体知识在实践操作的练习中再现,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循序人体运动规律和形体运动特点合理创编一些简单的形体组合,使其终身受益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 形体运动概述2 形体练习手段与方法3 形体舞蹈组合的创编4 形体矫正的手段与方法难点:1 是否能准确把握每一个动作的正确姿态2 形体练习与舞蹈艺术结合的训练3 如何理解音乐4 如何合理运用形体练习的方法与手段四教学内容第一章形体认知篇第二章形体基础篇第三章形体塑造篇第四章科学健身篇第五章体能训练篇五考核内容理论部分:教学大纲理论课内容实践部分:技术教学,基本姿态组合,把上组合身体素质:劈叉,行进间前后侧踢腿,小跳,中跳学习态度:学习态度是否积极,认真,端正,技术技能进步表现程度出勤情况:上课出勤次数形体课篇(2):形体课的教学计划一课程简介形体训练是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通过徒手和垫上运动的以“美”为其特征的身体练习。
通过合理的、科学的身体练习,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用肢体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形体训练课程的设置,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能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形体训练的基础理论和训练方法,让身体充分享受自由舒缓、伸曲的动作,塑造高贵纤美的形态,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形体气质训练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形体气质的重要性和作用;2.掌握形体气质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提高学生的形体气质水平,增强其自信心和魅力。
二、教学重点:1.形体气质的概念和作用;2.形体气质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学生的形体气质提高和自信心培养。
三、教学难点:1.如何有效地进行形体气质训练;2.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魅力。
四、教学内容:1.形体气质的概念和作用。
形体气质是指一个人的身体姿态、动作和表情,以及由此展现出来的气质和魅力。
一个人的形体气质直接影响着他的形象和吸引力,对于演讲、表演、社交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形体气质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1)正确的站姿和坐姿,学生应该学会正确的站姿和坐姿,保持身体的挺拔和舒展,让自己看起来更加自信和有魅力。
(2)优美的动作和表情,学生应该学会优美的动作和表情,通过练习舞蹈、表演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形体气质水平。
(3)形体气质训练的方法和技巧,老师可以通过示范、讲解和练习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形体气质训练,提高他们的形象和魅力。
3.学生的形体气质提高和自信心培养。
通过形体气质训练,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形象和魅力,增强自信心,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
五、教学过程:1.形体气质的概念和作用。
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学生了解形体气质的概念和作用,引导他们重视形体气质的培养和提高。
2.形体气质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1)示范,老师可以通过示范正确的站姿和坐姿,优美的动作和表情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形体气质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讲解,老师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形体气质训练的重要性和技巧,引导学生重视形体气质的提高。
(3)练习,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形体气质训练的练习,通过反复练习,提高学生的形象和魅力。
3.学生的形体气质提高和自信心培养。
通过形体气质训练,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形象和魅力,增强自信心,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
典雅舞韵形体美体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形体美观观念,培养优美的舞蹈姿态和动作。
2. 提高学生的形体协调能力,增强肌肉力量和柔韧性。
3. 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舞台魅力,提高舞蹈技巧和水平。
二、教学内容。
1. 形体基础训练,包括身体的基本姿势、站立、行走、转身等基本动作。
2. 舞蹈技巧训练,包括舞蹈动作的细节处理、舞蹈表现力的培养等。
3. 舞蹈编排,通过编排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培养学生的舞蹈创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形体基础训练。
a. 身体基本姿势,教师示范正确的站立姿势,要求学生模仿并纠正错误。
b. 行走训练,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优雅的行走训练,包括直线行走、曲线行走等。
c. 转身训练,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转身动作的训练,要求动作流畅、自然。
2. 舞蹈技巧训练。
a. 身体柔韧性训练,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身体柔韧性训练,包括拉伸、扭转等动作。
b. 肌肉力量训练,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肌肉力量训练,包括腿部、腰部、手臂等部位的力量训练。
c. 舞蹈动作训练,教师示范一些典雅舞蹈动作,要求学生模仿并练习。
3. 舞蹈编排。
a.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舞蹈编排,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编排一段简单的舞蹈动作。
b. 学生表演,学生进行舞蹈表演,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四、教学评价。
1. 学生的形体美观观念,通过观察学生的形体姿态和动作,评价学生是否建立了正确的形体美观观念。
2. 学生的形体协调能力,通过观察学生的行走、转身等动作,评价学生的形体协调能力。
3. 学生的舞蹈表现力,通过观察学生的舞蹈表演,评价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舞台魅力。
4. 学生的舞蹈技巧和水平,通过观察学生的舞蹈动作训练和表演,评价学生的舞蹈技巧和水平。
五、教学反思。
1. 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形体美观观念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形体美观念。
2.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形体基础训练和舞蹈技巧训练的内容和难度。
形体舞蹈柔韧训练教案初中年级:初中教材:《形体舞蹈》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柔韧性,使身体各部位能够灵活运动。
2. 培养学生的舞蹈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教学重点:1. 柔韧性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2. 舞蹈动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教学难点:1. 学生对柔韧性训练的理解和运用。
2. 舞蹈动作的难度的掌握。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舞蹈教室。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舞蹈动作,如头部、手臂、腿部的基本动作。
2. 学生跟随音乐节奏做舞蹈动作,培养舞蹈感觉。
二、柔韧性训练(10分钟)1. 教师讲解柔韧性训练的重要性,示范正确的训练方法。
2.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柔韧性训练,如压腿、踢腿、弯腰等。
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确保训练的正确性。
三、舞蹈动作学习(10分钟)1. 教师教授舞蹈动作,讲解动作的要求和要点。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舞蹈动作,反复练习,直至熟练。
四、组合训练(10分钟)1. 学生将所学的舞蹈动作组合起来,进行整体训练。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提出改进意见。
五、总结与展示(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柔韧性训练的重要性。
2. 学生展示所学的舞蹈动作,分享学习心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柔韧性训练和舞蹈动作的学习,使学生的身体各部位得到充分的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柔韧性和舞蹈表现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同时,教师要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增强自信心。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增加舞蹈动作的难度,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
塑造美好气质形体教案教案标题:塑造美好气质形体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美好气质形体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姿势和形体习惯。
3.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形象。
教案内容和步骤:引入(5分钟):1. 利用图片、视频或故事等方式引起学生对美好气质形体的兴趣。
2. 提问学生:你认为什么是美好气质形体?为什么它对我们的生活重要?理论知识(10分钟):1. 介绍美好气质形体的定义和特点,如自信、优雅、坚定等。
2. 解释为什么美好气质形体对我们的形象和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实践活动(25分钟):1. 练习正确的站姿和坐姿:学生站立、坐下并观察自己的姿势,纠正不正确的习惯。
2. 进行形体训练: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形体训练,如伸展、舒展肌肉、调整身体平衡等。
3. 观察和模仿:让学生观察和模仿一些优雅的动作和姿势,如行走、坐下、举手等。
小结(5分钟):1.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美好气质形体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练习和培养良好的姿势和形体习惯。
3. 提供一些建议和资源,帮助学生进一步发展和塑造美好气质形体。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姿势和形体的改善程度。
2. 组织小组或个人展示,让学生展示他们学到的优雅动作和姿势。
3. 与学生进行讨论,了解他们对美好气质形体的认识和体会。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或故事,用于引入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形体训练指导视频或音频,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形体训练。
3. 优雅姿势示范视频或图片,供学生观察和模仿。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舞蹈、体操等课外活动,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形体习惯。
2. 组织学生参与模特训练或形象设计比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形象。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自己的形象和姿势,不断改善和塑造美好气质形体。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的教学活动和步骤可根据教育阶段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初中形体基本训练教案年级:初中一年级学科:体育与健康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形体训练的作用,提高对形体的认识。
2. 通过形体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音乐节奏感和对音乐的认知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教学内容:1. 形体训练的基本动作:站立、行走、坐姿、蹲姿等。
2. 形体训练的组合动作:简单的舞蹈组合。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形体训练的作用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基本动作训练(15分钟)1. 站立:教师示范正确的站立姿势,学生跟随模仿,注意保持身体挺直,双脚并拢。
2. 行走:教师示范正确的行走姿势,学生跟随模仿,注意保持身体挺直,双脚依次向前迈出。
3. 坐姿:教师示范正确的坐姿,学生跟随模仿,注意保持身体挺直,双脚平放在地面上。
4. 蹲姿:教师示范正确的蹲姿,学生跟随模仿,注意保持身体挺直,双脚分开与肩同宽。
三、组合动作训练(10分钟)1. 教师示范简单的舞蹈组合,学生跟随模仿。
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形体训练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形体训练的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
2. 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二、提高难度(15分钟)1. 教师增加形体训练的难度,引导学生挑战自我。
2. 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形体训练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四、课后作业(5分钟)1. 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形体训练的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
2. 家长监督并签字,确保学生完成作业。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
2. 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表现出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信心。
形体训练形象美学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形象美学的概念,培养对美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2. 通过形体训练,培养学生的优美姿态和仪态,提高形象美学水平。
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二、教学重点1. 形象美学的概念和内涵。
2. 形体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2. 如何通过形体训练提高学生的形象美学水平。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形象美学的教材和课件。
2. 教师准备形体训练的相关器材和道具。
3. 学校教室或者活动室。
五、教学过程1. 形象美学的讲解首先,教师向学生介绍形象美学的概念和内涵,让学生了解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感受美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同时,教师还可以讲解一些形象美学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2. 形体训练的展示接下来,教师可以邀请专业的形体训练师来进行形体训练的展示,让学生亲身体验形体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如拉伸训练、肌肉训练、体态训练等,让学生感受到形体训练对形象美学的重要性和作用。
同时,教师还可以邀请一些外貌气质优秀的学生来进行形象美学的展示,让学生学习借鉴他们的优秀之处。
3. 形体训练的实践在形象美学的课程中,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形体训练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形体操练、形象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形体训练的乐趣和收获。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优美姿态和仪态,提高形象美学水平。
4. 形象美学的评价最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形象美学的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形象美学。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向上。
六、教学反思通过形象美学的课程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形象美学的概念和内涵,还通过形体训练,培养了优美姿态和仪态,提高了形象美学水平。
课程名称:形体训练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形体训练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的站姿、坐姿、走姿等基本形体姿态。
3.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柔韧性和肌肉力量。
4.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形象。
教学内容:一、课堂导入(5分钟)1. 老师简要介绍形体训练的意义和目的。
2.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形体训练对个人发展的好处。
二、基本站姿训练(10分钟)1. 老师讲解正确的站姿要点,如脚跟并拢、膝盖微曲、臀部收紧等。
2. 学生跟随老师进行站姿练习,老师逐一指导纠正。
三、基本坐姿训练(10分钟)1. 老师讲解正确的坐姿要点,如腰背挺直、双脚平放地面等。
2. 学生跟随老师进行坐姿练习,老师逐一指导纠正。
四、基本走姿训练(10分钟)1. 老师讲解正确的走姿要点,如步态轻盈、脚跟先着地等。
2. 学生跟随老师进行走姿练习,老师逐一指导纠正。
五、柔韧性训练(10分钟)1. 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拉伸运动,提高肌肉柔韧性。
2. 学生跟随老师进行拉伸练习,老师提醒注意事项。
六、肌肉力量训练(10分钟)1. 老师讲解肌肉力量训练的重要性,并介绍几种简单有效的锻炼方法。
2. 学生跟随老师进行肌肉力量训练,老师逐一指导纠正。
七、课堂总结(5分钟)1. 老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形体训练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形体训练,养成良好的姿态。
教学过程:1. 学生进入教室,做好课前准备。
2. 老师简要介绍形体训练课的教学目标。
3. 进行基本站姿、坐姿、走姿训练,老师逐一指导纠正。
4. 进行柔韧性训练,提高肌肉柔韧性。
5. 进行肌肉力量训练,增强肌肉力量。
6. 课堂总结,强调形体训练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形体训练的兴趣。
2. 通过提问和练习,评估学生对基本站姿、坐姿、走姿的掌握程度。
3. 评价学生在柔韧性训练和肌肉力量训练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进步情况。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形体训练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
2. 通过形体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柔韧性和力量,塑造优美的体态。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自信心和自我展示能力。
教学内容:一、热身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跑步、跳绳等热身运动,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提高身体温度。
2.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关节活动,如颈部、肩部、腰部、膝关节等,预防运动损伤。
二、基本动作训练1. 教师讲解并示范基本动作,如站姿、坐姿、蹲姿、走姿等,强调动作的规范性和美观性。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动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三、形体组合练习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形体组合练习,如头部动作、手臂动作、腰部动作等,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动作的正确性。
四、拉伸放松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全身拉伸,放松肌肉,缓解运动疲劳。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呼吸练习,放松身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热身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热身运动,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
2. 教师讲解并示范关节活动,学生跟随练习。
二、基本动作训练1. 教师讲解并示范站姿、坐姿、蹲姿、走姿等基本动作。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动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形体组合练习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头部动作、手臂动作、腰部动作等形体组合练习。
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拉伸放松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全身拉伸,放松肌肉。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呼吸练习。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1. 教师组织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基本动作和形体组合练习。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二、进阶动作训练1. 教师讲解并示范进阶动作,如旋转、跳跃等。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动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形体组合练习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进阶的形体组合练习。
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形体训练课程教案【篇一:形体训练理论课教案】形体训练理论课教案教学目标:用形体训练来改变学生的自然体态,再加上舞蹈组合,以提高形体的美感,培养良好的气质,陶冶美好的情操,提高审美品味。
教学难点:如何掌握正确的形体训练方法。
教学内容:形体训练是构成动作语汇最基本的单位,是通向艺术教育的必经之路。
形体主要特征是以人体生理科学原理、美学原理为指导,以身体训练训主要手段,以发展专项素质为基础,以塑造健康优美的形体为核心,以提高形体的控制力与表现力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与高雅气质为目的。
形体课是对学生进行艺术美育教育的过程,是获得形体美和心理美以及美的表现的主要途径。
舞蹈是通过人体舞蹈语汇,如手势、舞姿、造型、队形变化等来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传情达意,而形体构成舞蹈语汇最基本的单位,是通向舞蹈艺术的必经之路。
在所有舞蹈体系中,芭蕾舞蹈的形体训练体系比较严谨和完善。
芭蕾是一种起源于意大利的舞剧,用音乐、舞蹈和哑剧来表演戏剧情节,后来盛行于法国和俄罗斯,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古典芭蕾的女赏用足尖点地作为舞蹈的主要特征。
“开、绷、直、立”四大原则的确立与芭蕾的起源有关,了解这些,那么在做芭蕾动作时,就要时刻的注意这几点。
(1)芭蕾有七个基本手位和五个基本脚位,一直贯穿于整个形体训练中。
(2)芭蕾中的擦地绷脚非常重要,通过擦出收回的不断运动来锻炼腿部力量,尤其是踝关节脚踏的力量。
(3)“蹲”的练习也一种重要的基本训练,它要求后背直立,肩膀放松,外开,在蹲下与直立的过程中要平稳、连贯、动作要柔韧。
蹲是各种舞蹈必须训练的项目之一。
在形体训练中还应该注意男女的区别,训练时不能一刀切。
形体训练,它一方面能全面锻炼身体,另一方面又可以有重点的雕塑人体形态,培养良好的姿态,使联系者在掌握形体锻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的同时,提高形体的美感,培养良发的气质,陶冶美的情操,提高审美品位。
形体训练的方法目前很多,但从最终效果来看,芭蕾形体训练的方法最值得信赖。
形体训练教案教学内容(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形体训练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提高对形体训练的认识。
3. 提高学生的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为日常生活中的身体健康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站立、坐姿,提高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
2. 教学难点:身体姿态的准确性和动作的连贯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地面平整,有利于学生进行动作练习。
2. 教学器材:音乐播放设备、形体训练器材(如瑜伽垫、拉力带等)。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热身活动,如关节活动、拉伸等,以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
2. 基本站立姿势训练(5分钟)教师示范并讲解正确的站立姿势,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注意调整身体姿态,保持平衡。
3. 坐姿训练(5分钟)教师示范并讲解正确的坐姿,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注意调整身体姿态,保持舒适。
4. 身体柔韧性训练(5分钟)教师示范并讲解身体柔韧性训练的方法,如瑜伽动作,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注意动作的缓慢和准确。
五、课后作业2. 家长监督并签字,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形体训练教案教学内容(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形体训练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提高对形体训练的认识。
3. 提高学生的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为日常生活中的身体健康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站立、坐姿,提高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
2. 教学难点:身体姿态的准确性和动作的连贯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地面平整,有利于学生进行动作练习。
2. 教学器材:音乐播放设备、形体训练器材(如瑜伽垫、拉力带等)。
四、教学过程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站立、坐姿等基本姿势,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基本站立姿势训练(5分钟)教师示范并讲解正确的站立姿势,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注意调整身体姿态,保持平衡。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形体舞蹈任课教师:***形体训练教材内容一、站立姿态的基本训练;二、基本手位练习目的任务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使学生的站立姿态更优美更端庄,并增强手臂的柔软程度,从而保持良好的身体形态。
课的部分时间课的内容组织教法及要求开始部分5´课堂常规:1、集合整队,检查人数、服装2、师生问好,宣布本次课内容、要求3、安排见习生要求:站队快、静、齐服装轻便,精神饱满准备部分15´1在地毯上拉韧带,单人和双人练习2、随音乐做准备活动:a.头部运动,b.肩部运动,c.扩胸运动,d.腰部运动,e.髋部运动,f.膝关节运动,g.腕踝关节运动。
3行进间踢腿组织:体操队形教法:教师喊口令,示范,学生跟着做。
要求:动作到位,有力,各关节充分活动开基本部分70´一、基本站立控制练习讲解动作要领并示范:二、学习基本手位1、基本手形,讲解动作要领并示范2、基本手位,讲解动作要领并示范教法:1、随优美的钢琴曲练习站姿2、教师领做基本手位3、学生自己练习动作4两人一组,互相纠错要求:1、保持好挺胸、收腹、立腰、立背、沉肩的正确姿态2、用肘关节带动手臂做手位练习××××××××××××××××××△结束部分10´1、集合队伍2、总结本课情况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下课队形同上课队形。
××××××××××××××××××××××××××××××××××××△教材内容一、复习基本站立姿态;二、复习基本手位;三、学习基本脚位目的任务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使学生的站立姿态更优美更端庄,并掌握基本脚位。
课的部分时间课的内容组织教法及要求开始部分5´课堂常规:1、集合整队,检查人数、服装2、师生问好,宣布本次课内容、要求3、安排见习生要求:站队快、静、齐服装轻便,精神饱满准备部分15´1在地毯上拉韧带,单人和双人练习2、随音乐做准备活动:a.头部运动,b.肩部运动,c.扩胸运动,d.腰部运动,e.髋部运动,f.膝关节运动,g.腕踝关节运动。
3行进间踢腿组织:体操队形教法:教师喊口令,示范,学生跟着做。
要求:动作到位,有力,各关节充分活动开基本部分70´一、复习基本站姿复述要领并示范二、复习基本手位复述要领并示范三、学习基本脚位讲解动作要领并示范、教法:1、教师示范,学生看2、学生模仿练习3、教师喊口令,学生练习,反复数次4、学生分组练习,教师纠错5、伴随音乐练习要求:3、保持好挺胸、收腹、立腰、立背、沉肩的正确姿态4、用肘关节带动手臂做手位练习5、脚位练习重心在两脚上6、练习脚位时两腿绷直结束部分10´1、放松练习:a、拍打放松练习,b、想象放松练习2、集合队伍3、总结本课情况4、宣布下课,师生再见下课队形同上课队形。
××××××××××××××××××△××××××××××××××××××△教材内容一、学习柔软步;二、学习足尖步目的任务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使学生的站立姿态更优美更端庄,并学会两种舞蹈步伐,从而保持良好的走路姿态。
课的部分时间课的内容组织教法及要求开始部分5´课堂常规:1、集合整队,检查人数、服装2、师生问好,宣布本次课内容、要求3、安排见习生要求:站队快、静、齐服装轻便,精神饱满准备部分15´1在地毯上拉韧带,单人和双人练习2、随音乐做准备活动:a.头部运动,b.肩部运动,c.扩胸运动,d.腰部运动,e.髋部运动,f.膝关节运动,g.腕踝关节运动。
3行进间踢腿组织:体操队形教法:教师喊口令,示范,学生跟着做。
要求:动作到位,有力,各关节充分活动开一、学习足尖步讲解动作要领并示范:挺胸抬头挑右胸。
同时出右脚。
以脚跐关节着地,右手臂斜上举,左手臂斜下举。
小步进行一拍一动,进行时不屈膝,保持身体的基本形态和稳定性,无起伏状态教法:1、教师示范,学生看2、学生模仿练习3、教师喊口令,学生练习,反复数次4、学生分组练习,教师纠错5、伴随音乐练习××××××××××××××××××△基本部分70´二、学习柔软步讲解动作要领并示范:直腿绷脚面,脚面向外翻转点地,过度至全掌着地。
同时左脚蹬地,重心迅速移至右脚,成左脚点地要求:1、保持好挺胸、收腹、立腰、立背、沉肩的正确姿态2、不屈膝,保持身体的基本形态和稳定性,无起伏状态结束部分10´1、集合队伍2、总结本课情况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下课队形同上课队形。
××××××××××××××××××△形体训练基本部分70´4*8拍动作同3*8拍方向相反。
5*8拍第1拍,右脚右行,脚尖点地至全掌着地,左手七位右手二位至七位,转掌手心向上。
第2拍左脚并右脚,双手七位成一位。
第3—4拍,右脚右行上体右转45°,左脚左侧点地直腿绷脚面,左手二位,右手七位。
5—8拍动作同1—4拍,方向相反。
6*8拍动作同5*8拍7*8拍第1拍,双足接踵立,右脚右行,手一位。
第2拍左脚并右脚双手一位。
第3拍右腿提踵右行,身体右转45°左腿左下举起,直腿绷脚面,左手二位右手七位。
第4拍保持自是不变,右腿屈膝全掌着地5—8拍动作同1—4拍,方向相反。
8*8拍动作同7*8拍。
结束部分10´1、集合队伍2、总结本课情况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下课队形同上课队形。
××××××××××××××××××△形体训练基本部分70´结束部分10´1、集合队伍2、总结本课情况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下课队形同上课队形。
××××××××××××××××××××××××××××××××××××△形体训练教材内容一、学习手位舞蹈小组合1目的任务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舞蹈小组合第一部分,使学生的姿态更优美更端庄。
课的部分时间课的内容组织教法及要求开始部分5´课堂常规:1、集合整队,检查人数、服装2、师生问好,宣布本次课内容、要求3、安排见习生要求:站队快、静、齐服装轻便,精神饱满准备部分15´1在地毯上拉韧带,单人和双人练习2、随音乐做准备活动:a.头部运动,b.肩部运动,c.扩胸运动,d.腰部运动,e.髋部运动,f.膝关节运动,g.腕踝关节运动。
3行进间踢腿组织:体操队形教法:教师喊口令,示范,学生跟着做。
要求:动作到位,有力,各关节充分活动开基本部分70´一、复习基本站姿复述要领并示范二、复习基本手位复述要领并示范三、学习手位舞蹈小组合讲解动作要领并示范(如图)教法:a)教师示范,学生看b)学生模仿练习c)教师喊口令,学生练习,反复数次d)学生分组练习,教师纠错e)伴随音乐练习要求:1、注意肢体的协调配合,并要求动作姿态规范2、练习动作用力的方法要正确3、控制好节奏和呼吸××××××××××××××××××△结束部分10´1放松练习:a、拍打放松练习,b、想象放松练习2集合队伍3总结本课情况4宣布下课,师生再见下课队形同上课队形。
××××××××××××××××××△形体训练教材内容一、学习手位舞蹈小组合2目的任务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舞蹈小组合第二部分,使学生的姿态更优美更端庄。
课的部分时间课的内容组织教法及要求开始部分5´课堂常规:1、集合整队,检查人数、服装2、师生问好,宣布本次课内容、要求3、安排见习生要求:站队快、静、齐服装轻便,精神饱满准备部分15´1在地毯上拉韧带,单人和双人练习2、随音乐做准备活动:a.头部运动,b.肩部运动,c.扩胸运动,d.腰部运动,e.髋部运动,f.膝关节运动,g.腕踝关节运动。
3行进间踢腿组织:体操队形教法:教师喊口令,示范,学生跟着做。
要求:动作到位,有力,各关节充分活动开基本部分70´一、复习基本站姿、手位复述要领并示范二、复习手位舞蹈小组合1 复述要领并示范三、学习手位舞蹈小组合2讲解动作要领并示范(略)教法:a)教师示范,学生看b)学生模仿练习c)教师喊口令,学生练习,反复数次d)学生分组练习,教师纠错e)伴随音乐练习要求:1、注意肢体的协调配合,并要求动作姿态规范2、练习动作用力的方法要正确3、控制好节奏和呼吸4、凡是有双脚立踵的动作要收腹、立腰、挟臋,××××××××××××××××××△结束部分10´1、放松练习:a、拍打放松练习,b、想象放松练习2、集合队伍3、总结本课情况4、宣布下课,师生再见下课队形同上课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