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半坡型彩陶:
首先发现于西安半坡村,分布于渭河流域, 以陕西的关中平原为中心向四周发展. 具今6000-7000年。 代表型陶器有大口圆底陶盆、折腹陶盆、细 长颈陶壶.代表器物有人面鱼纹盆. 代表纹饰有鱼纹、人面纹.
半坡型人面鱼纹彩陶盆
半坡型网纹彩陶船形壶
半坡型鱼纹彩陶盆
2、庙底沟型彩陶:
舞蹈纹彩陶盆
马家窑型舞蹈人纹彩陶盆
同心圆圈波纹彩陶盆
旋纹彩陶尖底双耳瓶
4.半山型:
图案常见旋涡纹和葫芦纹 旋涡纹的流动曲线和网格纹静止的直线形成 了对比 , 大量运用了红色彩绘,产生了极强的节奏感.
半山型垂弧纹彩陶罐
葫芦形网纹彩陶长颈瓶
5.马厂型:
显得粗犷庄重豪放.直线网纹蛙纹是其特点,具 有简练刚劲的艺术风格.
黑陶的封窑技术
黑陶是陶胎较薄,胎骨紧密,漆黑光亮的黑 色陶器。它在龙山文化陶器中制作最为精美。 黑陶在烧制时采用了封窑烟熏的渗炭方法, 器表呈现出深黑色光泽。它表面磨光,朴素 无华,纹饰仅有少数弦纹、划纹或镂孔。黑、 薄、光、纽为黑陶的四大特点。其中有一种 薄胎黑陶,漆黑乌亮,薄如蛋壳,称蛋壳陶, 代表看这一类型陶器的杰出成就。
轮制技术
山东龙山文化的陶器在制法上有了很大的进 步,普遍使用轮制技术。因而器型相当规整, 器壁厚薄十分均匀,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 高,山东龙山文化陶器以黑陶为主,灰陶不 多,还有少量红陶、黄陶和白陶。黑陶的烧 成温度达1000℃,红陶950℃,白陶800-900℃。黑陶有细泥、泥质、夹砂三种。细 泥乌黑发亮,学者们称为“蛋壳黑陶”。
庙底沟型彩陶是在半坡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其分布中心在陕西、河南、山西三省,范 围比半坡类型大. 以大口鼓腹小平底钵最典型,颜色黑多红少. 纹饰主要有回旋钩连纹,鸟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