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骨脱位与骨折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376.00 KB
- 文档页数:27
骨折、脱位固定后注意事项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经常会发生各种运动性损伤。
其中骨折占有一定的比例。
中医骨折整复夹板或石膏托固定历史悠久,通过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托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关节脱位、各类筋伤等,具有透气性强,塑形性能好,安全简便、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最小。
但治疗期间,需注意以下几点:1、患者应注意观察受伤肢体的血液循环,尤其是损伤、整复后三天内,如出现:①疼痛加剧;②手足麻木,针刺反应迟钝;③受伤肢体的手指或足趾活动障碍;④手脚远端苍白或发青;⑤肢体冰凉,上述情况两项或以上者表示肢体血液循环不良,应及时松解外固定并立即到医院就诊,切忌拖延。
以防发生肢体缺血性挛缩等并发症。
2、随时调整松紧度。
骨折创伤加之复位继发性损伤,在复位1周左右,肢体肿胀明显,尤其是伤后3日内应随时进行调整,保持捆扎带能提起上、下移动1厘米为度,以使小夹板固定有效,防止因固定过紧影响血运,过松失去固定作用而使骨折再移位。
3、保护患肢,防止外力碰撞、牵拉或其它原因导致骨折再移位。
避免患肢负重及长时间下垂,抬高患肢,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4、小夹板或石膏托外固定后,应将肢体抬高,上肢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下肢垫两个枕头高于胸部(抬高约30度),以利血液回流及肢体肿胀消退,可用支架或枕头将患肢抬高。
5、注意有无固定性痛点。
若肢体固定后出现固定性疼痛,应及时拆开夹板或石膏进行检查,以免发生压迫性溃疡或神经,血管损伤。
6、饮食早期宜清淡,忌辛辣燥热食物,中后期(一般损伤两周后),可适当增加蛋白类、骨胶原、钙等摄入,利于骨折愈合。
7、寒冷季节应注意伤肢的保暖。
炎热的季节应注意通风,要保持夹板、石膏的清洁,由其儿童应避免尿湿、大便浸湿等污染。
8、在医生引导下,定期行X线检查,了解骨折对位对线、愈合进展情况,可早期发现移位并予以纠正。
9、定期复诊(整复固定后、次日、3日至4日、一周、二周、三周各复查一次,以后可按医生所交待的时间定期复查。
关节脱位患者的护理常规一、概述关节脱位(俗称脱臼)指骨与骨之间相对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
失去部分正常对合关系的称半脱位。
多见于青壮年和儿童。
上肢关节脱位多于下肢关节脱位。
常见脱位的关节有肩关节、肘关节,虢关节次之。
【病因】1.创伤多发生于青壮年,主要由外来暴力间接作用于正常关节引起,是导致关节脱位最常见的原因。
2.先天性关节发育不良因胚胎发育异常而致关节先天性发育不良,出生后即发生脱位且逐渐加重。
3.病理改变关节结构发生病变,骨端遭到破坏,不能维持关节面的正常对合关系。
4.习惯性脱位创伤性脱位后,关节囊及韧带松弛或在骨附着处被撕脱,使关节结构不稳定,轻微外力即可导致反复多次再脱位,多次复发,形成习惯性脱位,如习惯性肩关节脱位、习惯性颗下颌关节脱位。
【分类】1.按脱位程度分为全脱位与半脱位。
前者指关节面对合关系完全丧失,后者指关节面对合关系部分丧失。
2.按脱位发生的时间分为新鲜脱位与陈旧性脱位。
脱位时间未超过2周称为新鲜脱位;脱位时间超过2周称为陈旧性脱位。
3.按脱位后关节腔与外界是否相通分为闭合性脱位与开放性脱位。
闭合性脱位患者局部皮肤完好,脱位处不与外界相通;开放性脱位者脱位关节腔与外界相通。
【临床表现】1.一般表现疼痛和压痛,局部肿胀,瘀斑,功能障碍。
2.特有体征(1)畸形:关节脱位处明显畸形,患肢可出现旋转、内收或外展、变长或缩短等畸形,与健侧不对称。
关节的正常骨性标志发生改变。
(2)弹性固定:关节脱位后,由于关节囊周围韧带及肌肉的牵拉,使患肢固定于异常位置,被动活动时感到弹性阻力。
(3)关节盂空虚:脱位后可触到空虚的关节盂,移位的骨端可在邻近异常位置触及,但肿胀严重时常难以触知。
【辅助检查】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
关节正侧位片可确定有无脱位以及脱位的类型、程度,有无合并骨折等,以防止漏诊或误诊。
【处理原则】1.复位以手法复位为主,时间越早越好。
对于合并关节内骨折、经手法复位失败、有软组织嵌入、手法难以复位以及陈旧性脱位经手法复位失败者可行手术复位。
骨折及关节脱位的健康教育1.关于骨折如何康复训练的问题2.如何处理肩关节脱位 5种方法来处理肩关节脱位3.关节脱位要如何急救护理4.骨折的急救常识5.肘关节脱位该怎么处理?这4个复位方法需谨记,了解清楚更好恢复6.骨折后如何康复锻炼关于骨折如何康复训练的问题功能锻炼是促进骨折愈合、防止并发症和及早恢复患肢功能的重要保证。
1.骨折早期一般是指伤后1~2周内。
由于患肢常肿胀、疼痛,且骨折容易再移位,此期功能锻炼的目的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消除肿胀,防止肌萎缩。
其主要形式是患肢肌作舒缩活动,骨折部上下关节暂不活动,而身体其它各关节均应进行功能锻炼。
2.骨折中期一般指骨折2周以后,肿胀基本消退,局部疼痛缓解的一段时间。
由于骨折端已纤维连接,日趋稳定,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或借助于功能康复器逐步活动骨折处的上下关节。
动作要缓慢轻柔,逐渐增加活动次数、运动幅度和力量。
3.骨折后期骨折已达临床愈合标准,内外固定已折除。
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活动,消除肢体肿胀和关节僵硬,并辅以各种物理和药物治疗,尽快恢复各关节正常活动范围和肌力。
安信医学祝早日康复。
如何处理肩关节脱位5种方法来处理肩关节脱位脱臼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关节疾病,会对生活造成很多不利的影响,那么脱臼的处理?脱臼的急救措施?脱臼的急救是很重要的,会直接影响脱臼对人体带来的损伤,正确的急救对脱臼疾病的康复有很多的好处,下面就来详细了解脱臼急救方法吧。
1、什么是脱臼骨与骨之间,由关节囊及韧带连接而成为关节。
关节脱臼,通常是因外伤而致关节囊破裂及韧带损伤,使两骨之间的正常关系发生改变。
这种脱臼又称外伤性关节脱臼。
如果脱臼的关节面彼此完全不相接触,叫做完全脱臼,如果尚有部分接触者,即称不完全脱臼。
2、关节脱臼的原因关节脱臼的原因有直接外力和间接外力,以间接外力为多见。
脱臼关节以肩、肘、髋和下巴、手指等部位最易发生。
脱臼,主要是伤后关节畸形、疼痛,无伴发骨折时,局部血肿不明显,在浅表的关节可摸到光滑的关节面,关节活动丧失,有时伴有血管神经受累。
左腕骨折护理措施
左腕骨折护理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 给予止痛药物:根据医生的处方,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以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2. 保持固定:用石膏或者其他支撑工具将骨折处固定。
固定可以帮助骨骼重新生长,并减少进一步移动导致的伤害。
3. 提供支架:配备一个支架,以便患者在行动时能够支撑手臂,并减少对骨折处的压力。
4. 保持饮食均衡:为了促进骨骼的愈合,患者需要摄取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D和钙质等营养物质。
5. 保持休息:骨折后,患者需要保持休息,以便身体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能量来愈合骨折处。
6. 维护伤口清洁:如果有伤口,及时清洁伤口,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的处理。
7. 进行定期随访:定期复查和随访是必要的,以确保骨折处的愈合进展顺利,同时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并发症的可能。
请注意,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对于具体的护理措施,还是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
骨关节脱位护理常规关节脱位(俗称脱臼)指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
失去部分正常对合关系的称半脱位。
多见于青壮年和儿童。
创伤性脱位是最常见原因。
上肢关节脱位多于下肢。
常见脱位的关节有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
【临床表现】1、一般症状:关节疼痛、肿胀、局部压痛及关节功能障碍2、特有体征:畸形、弹性固定、关节盂空虚【治疗原则】1、复位:以手法复位为主。
对于合并关节内骨折经手法复位失败、有软组织嵌入手法难以复位及陈旧性脱位经手法复位失败者可行手术切开复位。
2、固定:一般固定2-3周,陈旧性脱位经手法复位后,固定时间适当延长。
3、功能锻炼:固定期间要进行关节周围肌肉和患肢其他关节的主动活动,防止肌萎缩及关节僵硬。
固定解除后,逐步扩大创伤关节的活动范围,切忌粗暴的被动活动,以免增加损伤。
【护理评估】1、评估健康史,了解患者年龄及一般状况,了解既往病史、外伤史。
2、评估临床症状及体征,了解关节活动度及疼痛程度,评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护理措施】按外科及骨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协助医师复位,向病人说明复位目的与方法,使其做好身心准备,复位前,备好适当的麻醉药物,以减轻疼痛,同时使肌肉松弛,利于复位成功。
2、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复位后固定的目的、方法、重要意义及注意事项,使其能配合治疗,防止关节再脱位。
3、固定期间,应保持固定有效,经常观察病人肢体位置是否正确;注意观察肢体的血液循环,发现循环不良及时报告医师,。
对有牵引或石膏固定的病人,应按牵引或石膏固定的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4、缓解疼痛,移动病人时应帮助病人托扶固定肢体,动作轻柔,避免因活动患肢加重疼痛。
交会病人家属应用心理暗示、转移注意力或松弛疗法减轻疼痛,早期复位固定,可减轻疼痛,必要时给予适当镇痛剂。
5、指导患肢功能锻炼,固定期间要进行关节周围肌肉和患肢其他关节的主动活动,防止肌萎缩及关节僵硬。
固定解除后,逐步扩大创伤关节的活动范围,切忌粗暴的被动活动,以免增加损伤。
腕骨骨折的健康教育介绍腕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情况,主要由于手腕受到外力撞击或扭曲造成。
腕骨骨折会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本文档将重点介绍腕骨骨折的预防方法和康复指导,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腕骨骨折。
预防方法强化肌肉和骨骼强化肌肉和骨骼是预防腕骨骨折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定期进行适度的锻炼,特别是加强手部和腕部肌肉的锻炼,可以增强手腕的稳定性和力量,减少骨折的风险。
避免高风险活动高风险活动是导致腕骨骨折的常见原因之一。
人们在进行滑板、滑雪、攀岩等高风险活动时,应该佩戴适当的保护装备,如护腕等,以减少骨折的发生。
此外,人们还应该注意避免其他可能引发腕骨骨折的活动,如剧烈运动和跌倒等。
骨质密度检测骨质密度检测是了解骨骼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
人们可以定期进行骨质密度检测,及早了解自己的骨骼状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尤其是老年人和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应该重视骨质密度检测,保持饮食均衡、适当的运动和补充身体所需的钙和维生素D等。
康复指导医疗治疗腕骨骨折的治疗首先需要找到正确的医疗机构,并尽快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医生通常会根据骨折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康复锻炼腕骨骨折的康复锻炼有助于恢复手腕的功能和力量。
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的康复锻炼,如手腕旋转、屈伸运动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恢复关节灵活性。
此外,正确佩戴和使用石膏固定或支具,也是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饮食调理饮食调理对于腕骨骨折的康复也是至关重要的。
患者应该保持均衡的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促进骨骼的修复和生长。
此外,适当补充钙和维生素D也有助于骨骼健康。
结论腕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情况,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便。
通过强化肌肉和骨骼、避免高风险活动和进行骨质密度检测等预防方法,可以减少腕骨骨折的发生。
在医疗治疗和康复指导方面,及时找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并进行正确的治疗和康复锻炼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