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供电电压偏差标准
- 格式:pdf
- 大小:511.56 KB
- 文档页数:7
按照我国《供电营业规则》第五十四条的规定:
在电力系统正常状况下,供电企业供到用户受电端的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
1、35千伏及以上电压供电的,电压正、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不超过额定值的10%;
2、10千伏及以下三相供电的,为额定值的±7%;
3、220伏单相供电的,为额定值的+7%,-10%。
在电力系统非正常状况下,用户受电端的电压最大允许偏差不应超过额定值的±10%。
用户用电功率因数达不到本规则第四十一条规定的,其受电端的电压偏差不受此限制。
可见,380V属于“10千伏及以下三相供电的,为额定值的±7%”;即380V供电系统电压,应在380(1-7%)V~380(1+7%)V,也就是353.4V~406.6V之间。
供电电压偏差标准修订
供电电压偏差是指实际运行电压与标称电压之间的差值。
这个指标是衡量电能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用户的正常用电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供电电压偏差的标准也在不断修订和完善。
新的标准更加严格地规定了供电电压允许的偏差范围,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
例如,根据《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偏差》(GB/T 12325-2008)的规定,35kV及以上电压供电电压正、负偏差绝对值之和不超过标称电压的10%;2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偏差为标称电压的±7%;220V单相供电电压偏差为标称电压的+7%,-10%。
供电电压偏差标准的修订旨在提高电能质量,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用户的正常用电。
这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不同电压等级允许的电压偏差电压等级是指电力系统中规定的电压标准,不同的电压等级适用于不同的电力设备和电气设备。
在电力系统中,电压的稳定性对设备运行和电网安全都非常重要。
因此,针对不同的电压等级,都有对应的允许电压偏差标准。
一般来说,电压偏差是指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电网中各个节点或者用户端所测得的电压值与其额定电压值之间的差值。
在正常情况下,电压偏差不应该超过一定的标准范围,否则会对设备运行和用电安全造成影响。
不同的电压等级允许的电压偏差标准是不同的。
下面将分析一下常见的电压等级对应的允许电压偏差标准。
1.高压输电线路电压等级在高压输电线路中,通常采用的电压等级有220kV、330kV、500kV 等。
在这些电压等级下,允许的电压偏差标准一般是按照百分比来规定的。
一般来说,220kV的电压等级允许的电压偏差在正负10%之间,330kV和500kV的电压等级允许的电压偏差在正负5%之间。
这是因为在高压输电线路中,电压偏差过大会对线路的传输容量和稳定性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对线路上的设备和电器造成潜在的安全隐患。
因此,对于高压输电线路来说,严格控制电压偏差是非常重要的。
2.中压配电线路电压等级在中压配电线路中,常见的电压等级有3kV、6kV、10kV等。
对于这些电压等级,允许的电压偏差标准一般也是按照百分比来规定的。
一般来说,3kV的电压等级允许的电压偏差在正负5%之间,6kV和10kV的电压等级允许的电压偏差在正负3%之间。
在中压配电线路中,允许的电压偏差标准相对较小,这是因为中压配电线路一般服务于城市和工业区域,对电压的稳定性要求较高。
如果允许的电压偏差范围过大,会给工业生产和城市用电带来很大的影响。
3.低压配电线路电压等级在低压配电线路中,常见的电压等级有220V、380V等。
对于这些低压配电线路来说,允许的电压偏差标准也是非常严格的。
一般来说,220V的电压等级允许的电压偏差在正负5%之间,380V的电压等级允许的电压偏差在正负2%之间。
各电压等级允许的电压偏差电压等级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指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各级电压之间允许存在的一定的电压偏差。
电压偏差是指实际电压与额定电压之间的差值,它反映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各电压等级允许的电压偏差的大小是根据国家标准和电力系统的运行需求确定的,下面将分别介绍各个电压等级的允许电压偏差。
首先是最高电压等级的交流输电系统。
在交流输电系统中,最高电压等级一般为1000千伏(即1000kV),其允许的电压偏差一般为±10%。
也就是说,实际的电压可以在额定电压的上下10%之间波动。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保证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在一定范围内调整电压,以满足不同负载要求。
其次是高压输配电系统。
在高压输配电系统中,一般电压等级有220千伏(即220kV)、110千伏(即110kV)等。
对于220千伏等级的系统,其允许的电压偏差一般为±7.5%。
而对于110千伏等级的系统,其允许的电压偏差一般为±5%。
这样的设计考虑了输配电系统的特点和电力供应的可靠性要求。
再次是中压配电系统。
中压配电系统的电压等级一般有35千伏(即35kV)、10千伏(即10kV)等。
对于35千伏等级的系统,其允许的电压偏差一般为±5%。
而对于10千伏等级的系统,其允许的电压偏差一般为±10%。
这样的设计考虑了配电系统的供电范围和电能传输的稳定性。
最后是低压配电系统。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压等级一般有380/220伏(即380V/220V)、220/127伏(即220V/127V)等。
对于380/220伏等级的系统,其允许的电压偏差一般为±10%。
而对于220/127伏等级的系统,其允许的电压偏差一般为±10%。
这样的设计考虑了低压配电系统的供电质量和用户的需求。
总的来说,不同电压等级的电力系统允许的电压偏差大小是根据系统的特点和用户需求确定的。
一般来说,高压等级的系统允许的电压偏差相对较小,而低压等级的系统允许的电压偏差相对较大。
电压偏差范围电压偏差范围是指电力系统中允许的电压偏离额定值的范围。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电压偏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用户用电的安全可靠。
本文将围绕电压偏差范围展开详细阐述,包括电压偏差的定义、分类、影响因素、控制和监测方法等方面。
一、电压偏差的定义电压偏差是指电力系统中电压的实际值与设备额定电压值之间的偏离程度。
一般来说,电力系统中的电压偏差可分为欠压、过压和闪变三种情况。
欠压是指电压低于设备额定电压的情况,过压则是指电压高于额定值的情况,而闪变则是指电压短时间内的快速变化。
二、电压偏差的分类1. 欠压:欠压是指电压低于设备额定电压的情况,一般可以分为瞬时欠压、短时欠压和长时欠压。
瞬时欠压是指电压在0.1秒内下降到10%以下的情况,短时欠压是指电压下降到短时间内低于90%的情况,长时欠压则是指电压持续时间超过几分钟的低压状况。
2. 过压:过压是指电压高于设备额定电压的情况,一般可以分为瞬时过压、短时过压和长时过压。
瞬时过压是指电压在0.1秒内上升到110%以上的情况,短时过压是指电压上升到短时间内高于110%的情况,长时过压则是指电压持续时间超过几分钟的高压状况。
3. 闪变:闪变是指电压短时间内的快速变化,可能会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影响电压偏差的因素1. 系统负荷变化:系统负荷的快速变化会导致电压的瞬时波动,可能引起过压或欠压的情况。
2. 线路阻抗:线路的阻抗大小会对电压偏差产生影响,较大的线路阻抗会导致电压下降,而较小的线路阻抗则可能引起过压。
3. 过载现象:系统中出现过载现象时,会造成电压偏差,尤其是长时间的过载情况会导致电压下降。
4. 发电机调节不良:发电机的调节不良会导致输出电压的不稳定,造成电压偏差。
5. 短路故障:系统中的短路故障会引起电压的瞬时下降。
6. 供电系统设计不合理:供电系统的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电压偏差的出现。
四、电压偏差的控制和监测为了保证电力系统中的电压偏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必须采取相应的控制和监测措施。
电压允许偏差标准电压允许偏差标准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对电压波动的允许范围进行规定,以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安全使用。
电压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参数,对于各种电气设备和用户设备都有一定的电压要求,因此电压允许偏差标准的制定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设备的安全使用至关重要。
首先,电压允许偏差标准的制定是基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设备的安全使用考虑的。
在电力系统中,电压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电能的传输效率。
如果电压波动过大,将会导致设备的损坏甚至引发事故,因此有必要对电压的允许偏差进行严格规定。
其次,电压允许偏差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到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和设备的电压要求。
不同的设备对于电压的要求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大型电气设备对电压的稳定性要求更高,而一些小型家用电器对电压的要求相对较低。
因此,在制定电压允许偏差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各种设备的电压要求,以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设备的安全使用。
另外,电压允许偏差标准还需要考虑到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
电力系统在不同的负荷下,电压波动的情况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制定电压允许偏差标准时,需要考虑到系统在不同负荷下的电压波动情况,以保证在各种负荷情况下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最后,电压允许偏差标准的制定还需要考虑到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和经济性。
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是保障供电质量的基础,而电压允许偏差标准的制定可以有效地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减少设备损坏和事故的发生,从而降低系统的维护成本和运行风险,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电压允许偏差标准的制定是电力系统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设备的安全使用。
在制定电压允许偏差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到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和设备的电压要求,以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设备的安全使用,同时还需要兼顾系统的运行安全和经济性。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设备的安全使用。
电力网电压的允许偏差范围如下:
(1)用户受端的电压允许偏差值
1)35kV及以上用户,额定电压的-10% ~ +10%;
2)10kV用户,额定电压的±7%;
3)380V用户,额定电压的±7%;
4)220V用户,额定电压的 -10% ~ +5%
(2)发电厂和变电站母线的电压允许偏差值
1)330kV、500kV母线,正常运行时,最高运行电压不得超过系统额定电压的+10%,最低运行电压不应影响电力系统同步稳定、电压稳定、厂用电的正常运行以
及下一级电压的调节。
向空载线路充电,在暂态过程衰减后,线路末端不应
超过系统额定电压的1.15倍,持续时间不应大于22min。
2)发电厂和500kV变电站的220kV母线,正常运行方式下,电压的允许偏差为系统额定电压的0~+10%,事故情况下为系统额定电压的-5%~+10%。
3)发电厂和220kV变电站的110~35kV母线,正常运行方式下为相应系统额定电压的-3%~+7%,事故后为系统额定电压的±10%。
发电厂和变电站的10(6)kV母线,应使全部高压用户和经配电变压器供电的低压用户的电压偏差符合规定值。
国标电压偏差国标电压偏差是指电力系统中电压与额定电压之间的差异。
在电力传输和配电过程中,电压的稳定性是保障电力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国标电压偏差通常指的是电压的偏离额定值的程度,以百分比或千分比表示。
电压偏差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电源变动、负载变化、线路电阻、传输损耗等。
这些因素都会导致电压的变动,从而影响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用户的用电质量。
国家对电压偏差有一定的限制,以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用户的用电安全。
根据国标,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通常为220V或380V,对于低压用户而言,电压偏差通常限制在±10%以内;对于高压用户而言,电压偏差通常限制在±5%以内。
电压偏差超出国标限制范围会对电力设备和用户的用电设备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果电压偏低,会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甚至损坏设备;如果电压偏高,可能会导致设备过载、烧坏等问题。
因此,保持电力系统中的电压稳定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减小电压偏差,电力系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在电力传输和配电过程中加装自动稳压器和补偿装置,调整电网的电压;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电网,减小线路电阻和传输损耗;加强对电力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尽管有一系列措施来减小电压偏差,但由于电力系统的复杂性和用户用电的多样性,电压偏差仍然存在一定的难题和挑战。
因此,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需要不断地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提高电压的稳定性和质量。
国标电压偏差是电力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对于保障电力质量和用户用电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小电压偏差,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也需要不断地进行优化和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电力需求和用户用电方式。
在供电和电力领域,有多个相关标准。
1.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l2325-1990)规定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用户受电端供电电压的允许偏差为:
(1)35kV及以上供电和对电压质量有特殊要求的用户为额定电压的正负偏差绝对值之和不超过10%;
(2)10kV及以下高压供电和低压三相用户为额定电压的+7%~-7%;
(3)220V低压单相用户为额定电压的+7%~-10%。
2. 电力系统频率偏差: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系统频率的实际值与标称值之差称之为系统的频率偏差。
3. 公用电网谐波:随着非线性负荷日益增多,电网的谐波水平在不断提高,由于谐波干扰导致的电气设备异常和事故也在逐年增加。
我国在1993年制定了国家标准《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1993),该标准对公用电网各电压等级(380V~220kV)的谐波电压限值和用户的谐波电流指标分配作出了规定,还对谐波进行分析测量的仪器和测量方法以及相关的计算方法作了相应规定。
请注意,以上标准可能会随时间发生变化,建议关注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等官方渠道以获取最新信息。
各电压等级允许的电压偏差在电力系统中,电压偏差是指电压与额定值之间的差异。
电压偏差可能对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因此,各电压等级对电压偏差都有一定的容忍度。
本文将详细说明各电压等级允许的电压偏差。
1.110kV电压等级110kV电压等级是较高的电压等级,对电压偏差的容忍度较小。
根据相关电力标准,110kV电压等级允许的电压偏差范围为额定电压的±10%。
2.35kV电压等级35kV电压等级是中等电压等级,对电压偏差的容忍度适中。
根据相关电力标准,35kV电压等级允许的电压偏差范围为额定电压的±5%。
3.10kV电压等级10kV电压等级是较低的电压等级,对电压偏差的容忍度较大。
根据相关电力标准,10kV电压等级允许的电压偏差范围为额定电压的±10%。
4.0.4kV电压等级0.4kV电压等级是低压供电范围,对电压偏差的容忍度较大。
根据相关电力标准,0.4kV电压等级允许的电压偏差范围为额定电压的±10%。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述的电压偏差范围仅为一般情况下的标准。
根据具体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要求,对电压偏差的容忍度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为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我们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电压偏差。
例如,合理设计和布置变电站设备,优化供电网络结构,加强电力调度和监控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抑制电压偏差,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结起来,各电压等级允许的电压偏差在不同范围内变化。
我们需要遵循相关标准,合理调整和控制电压偏差,以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通过不断优化电力系统的设计和管理,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电力供应的质量和安全性。
不同电压等级允许的电压偏差电压偏差是指电力系统中不同电压等级之间所允许的电压变动范围。
电压偏差的存在是为了适应不同电压等级的设备和系统间的相容性需求,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电力系统中常见的电压等级包括高压、中压和低压等级。
高压一般指的是额定电压超过110kV的电压等级,中压一般指电压等级在10kV到35kV之间,低压一般指电压等级在1000V以下的电压等级。
不同电压等级允许的电压偏差一般根据国家或地区的电力行业标准来规定。
以中国为例,根据《电力行业标准化技术规范》和《电力系统供电质量标准》,不同电压等级允许的电压偏差范围如下:1.高压等级:额定电压110kV及以上在正常工作情况下,高压等级的电压偏差允许范围为额定电压的±5%。
即当额定电压为110kV时,允许的电压偏差范围为105.5kV至114.5kV。
2.中压等级:额定电压10kV至35kV在正常工作情况下,中压等级的电压偏差允许范围为额定电压的±10%。
即当额定电压为10kV时,允许的电压偏差范围为9kV至11kV。
3.低压等级:额定电压1000V以下在正常工作情况下,低压等级的电压偏差允许范围为额定电压的±10%。
即当额定电压为380V时,允许的电压偏差范围为342V至418V。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述的电压偏差范围适用于正常运行条件下的电力系统。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电力系统中可能存在的负载变化、线路损耗等因素,电压的实际偏差可能会略有不同。
因此,在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中,一般还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更加详细和具体的规定,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
总之,不同电压等级允许的电压偏差是电力系统中保证设备和系统间相容性需求的一项重要规定。
这些规定的出台旨在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从而满足不同用电设备和系统的工作需求。
电压偏移的允许范围稿子一:嘿,亲爱的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电压偏移的允许范围这个有点专业,但其实又和咱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
你知道吗?电压可不是一直稳定不变的,它会有一些小小的波动和偏移。
那这个偏移得在一个允许的范围里才行。
为啥要有这个允许范围呢?就好比我们走路,得在规定的道儿上走,不然就容易出乱子。
电压也是这样,如果偏移太多,家里的电器可能就会闹脾气啦!比如说电灯会忽明忽暗,冰箱可能制冷效果不好,这多让人头疼呀!那这个允许范围到底是多少呢?一般来说,在咱们日常用电中,比如居民用电,电压偏移的允许范围通常是在额定电压的正负 10%左右。
这就好像给电压划定了一个安全的活动区域。
想象一下,如果电压偏移超过了这个范围,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跑出了安全区,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严重的时候,甚至会损坏电器,那可就得不偿失啦!所以呀,咱们得关注一下电压偏移的情况,保障咱们的电器能正常工作,让生活顺顺利利的!稿子二:哈喽呀,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唠唠电压偏移的允许范围。
说起这个,你可能会想,这和我有啥关系?其实关系可大啦!先来说说啥是电压偏移。
简单说,就是实际电压和额定电压不一样啦。
那为啥会不一样呢?可能是供电线路的问题,也可能是用电负荷的变化。
那这个允许范围到底是咋定的呢?其实是根据各种电器的耐受能力和正常工作的需求来确定的。
比如说,咱们家里那些常用的电器,像电视、电脑、空调等等,它们能承受的电压偏移是有限度的。
一般来讲,在正常的供电条件下,电压偏移的允许范围大概在额定电压的正负 5%到 10%之间。
如果电压偏移超出了这个范围,会咋样呢?就像咱们身体不舒服一样,电器也会“生病”的。
电灯可能会变得特别亮或者特别暗,手机充电也可能会不正常,甚至一些精密的电器可能会直接坏掉。
那为了不让这种情况发生,供电部门也在努力保证电压的稳定呢。
咱们自己也可以留意一下家里的电压情况,要是感觉不对劲,及时找专业的人来看看。
好啦,关于电压偏移的允许范围就说到这儿,希望大家都能有稳定的电压,顺顺利利地用电哟!。
电压偏差范围-回复电压偏差范围是指电力供应系统中实际电压与额定电压之间的差异范围。
这个范围对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因为电压偏差过大会导致设备损坏或不稳定运行。
本文将介绍电压偏差的定义、原因以及如何控制偏差范围。
第一部分:电压偏差的定义电压偏差是指电力系统中实际电压与设备额定电压之间的差异。
额定电压通常是电器设备和线路能够安全运行的电压范围。
电力系统的供应电压通常由供电部门提供,并由电力公司进行监控和控制,以确保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二部分:电压偏差的原因电压偏差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供电系统因素和负载因素。
供电系统因素包括电力公司的电压控制和调节能力,输电线路的损耗以及变压器的传输和分配能力等。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电压在输送过程中有所损失或波动。
例如,长距离输电线路上的传输损耗会导致电压降低。
变压器的负载容量也可能影响供电质量,因为过载或欠载可能导致电压波动。
负载因素主要指消费者的用电需求和用电设备的特性。
不同的设备对电压的要求有所不同。
例如,灯泡对电压变化的敏感度通常较低,而计算机等精密设备对电压的稳定性要求较高。
当大量用电设备同时接入电网时,负载变化可能导致电压波动。
第三部分:控制电压偏差范围的方法为了确保电压在合理范围内,电力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控制偏差范围。
首先,供电部门需要进行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这包括确定合适的变压器容量和分布,以便能够保持电压稳定。
另外,电力公司还应该对输电线路进行定期的维护和升级,以减少电压损失。
其次,监控和控制系统在供电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电力公司可以实时监测电网中的电压变化,并及时采取措施来调整供应电压。
这可以通过自动化系统或远程控制来实现。
第三,电力公司需要制定合理的电压控制政策和标准。
这些政策和标准可以根据设备的特性和消费者的需求而定。
例如,对于对电压敏感的设备,可以要求供电部门在合理范围内保持较高的电压稳定性。
最后,消费者也有责任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电压偏差范围。
电压偏差的国家标准
电压偏差是指电力系统中电压与额定值之间的偏离程度。
在电力系统中,电压偏差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生产事故甚至影响用户正常用电。
因此,国家对电压偏差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首先,国家标准对电压偏差的范围进行了明确规定。
在我国,电压偏差一般分为正偏差和负偏差,其范围一般为额定电压的正负10%。
超出这个范围的电压偏差将被视为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
其次,国家标准对电压偏差的监测和检测提出了具体要求。
电力系统中需要安装专门的电压监测设备,用于实时监测电压的波动情况。
同时,还需要定期对电压偏差进行检测,以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另外,国家标准还规定了对电压偏差的处理措施。
一旦发现电压偏差超出规定范围,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这可能包括对电力设备进行调整、对电网进行调度等,以确保电压恢复到正常范围内。
除此之外,国家标准还对电压偏差的报告和记录进行了规定。
一旦发生电压偏差超出规定范围的情况,相关部门需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报告,并做好详细的记录,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总的来说,国家标准对电压偏差的规定和要求都是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只有严格执行这些标准,才能有效预防和应对电压偏差可能带来的各种问题,确保电力系统的可靠供电。
因此,作为电力系统的从业人员,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国家标准对电压偏差的要求,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做好电压偏差的监测、处理和记录工作,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电力系统能够持续、可靠地为社会各个领域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电能质量管理
1、引用标准:《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T 12325-2003;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 12326-2000。
2、电压偏差deviation of voltage
电压偏差(%)=(实测电压-标称系统电压)/标称系统电压*100%;
3、35kv供电电压正、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不超过标称系统电压的
10%。
矿山供电电压常规大于标称系统电压,即以38.5kv为判
断标准。
4、1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标称系统电压的+7%。
10kV电压限定范围为9.3kV~10.7kV;660V电压限定范围为:614V~706V;380V电压限定范围为:354V~407V;
5、220V单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标称系统电压的+7%~-10%;即
电压限定范围为198V~235V。
6、矿山电能质量主要取决于终端配电变压器容量及相关负荷大
小,需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以主要供电设备和照明为主要考
虑点,同时兼顾远端设备,调整变压器变比。
7、建立电压测试点,以该点在主要运行工况下的电压为测试电压。
各电压等级的电压波动范围?高压。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12325-90)规定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用户受电端供电电压的允许偏差为:
(1)35kV及以上供电和对电压质量有特殊要求的用户为额定电压的+5%~-5%;
(2)10kV及以下高压供电和低压电力用户为额定电压的+7%~-7%;(3)低压照明用户为额定电压的+5%~-10%。
为了保证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在综合考虑了设备制造和电网建设的经济合理性后,对各类用户设备规定了如上的允许偏差值,此值为工业企业供配电系统设计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