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古诗验收卷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178.00 KB
- 文档页数:4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测评卷班级:姓名:测评篇目:《江上渔者》、《元日》、《泊船瓜洲》、《书湖阴先生壁》、《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饮湖上初晴后雨》一、根据语境填空。
1.《泊船瓜洲》中流露着作者对故乡怀念之情的诗句是:“,。
”2.《饮湖上初晴后雨》写道:欲把西湖比西子,。
是以古代美女的形象来赞美西湖的。
3.《书湖阴先生壁》中“,。
”这两句诗诗人赋予山水亲切的形象,成为千古名句。
4.《江上渔者》中反映渔民劳作艰辛的诗句是:“,。
”5.鞭炮声响起,灯笼挂起时,我就会想起宋代王安石的诗句:“,。
”6.《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这首诗描写的是望湖楼季的美丽景色。
诗句“,。
”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
二、连线题:卷地风来忽吹散 出没风波里一水护田将绿绕 淡妆浓抹总相宜春风又绿江南岸 总把新桃换旧符千门万户曈曈日 两山排闼送青来君看一叶舟 望湖楼下水如天欲把西湖比西子 明月何时照我还?三、选择题1.《泊船瓜洲》的诗歌体裁是()A.五言绝句 B.七言绝句 C.五言律诗 D.七言律诗2.《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湖”是指()A.西湖B.洞庭湖C. 鄱阳湖D.太湖3.《元日》中的“新桃”是指( )A.桃子B.春联C.桃木剑D.新衣服4.《江上渔者》中众人最爱的是( )A.鲤鱼B.鲫鱼C.鲈鱼D.鳜鱼5.下列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千门万户瞳瞳日。
B春风又绿江南岸。
C一水护田将绿绕。
D望湖楼下水如天。
四、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江上渔者》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范仲淹。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流露着诗人对故乡怀念之情。
( )3、“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以古代美女杨贵妃的形象来赞美西湖。
( )5、《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写的是春季的美丽景色。
( )。
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古诗专项练习题3一、填空题1.《观鱼》中的“不知春何在,桃花应倩人”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_。
2.《谒金门·活水相逢》中描述的两条河流分别是____________。
3.《钗头凤》中“伫立危楼,欲语泪先流”这句描写了哪位女子的心情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古诗《游子吟》的作者是: A. 杜牧 B. 王之涣 C. 孟浩然 D. 李白2.《望江南》中“百花巷口,尽东风”中的“百花巷”位于: A. 京城 B. 扬州 C. 南京D. 杭州3.古诗《清明》中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
A. 田园风光 B. 雨后清新景象 C. 渭城风貌 D. 游子思乡三、简答题1.请解释《江雪》中“江雪漫转,海冰成碎”所表达的意境。
2.古诗《滁州西涧》描写了怎样的风景和人物?对你有何启示?3.《早发白帝城》中“映云光弱,借水精通”如何表现古人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四、作文题请结合课本相关古诗内容,自拟一首古体诗,写出你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情感表达(不少于30字)。
五、综合题阅读下面古诗《鹧鸪天·山亭夜宴》及相关解读,结合你的理解回答以下问题:山亭夜宴尽态奇,满座衣冠俨备。
一羣宾客醉蛾眉,半卧铺中沐鸡骨。
战腰大露笑开颜,蛾眉嘿戏有馀欢。
忽然西风兼夜雨,拆盏如花寒更覆。
1.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2.用自己的话简述诗中描写的宴会场景。
3.你认为诗中“如花寒更覆”有何寓意?以上就是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古诗专项练习题3,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古诗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小学古诗验收试卷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下一句是________。
2.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下一句是________。
3.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下一句是________。
4. 孟浩然的《春晓》中,“春眠不觉晓”下一句是________。
5.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下一句是________。
6.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下一句是________。
7. 王安石的《元日》中,“爆竹声中一岁除”下一句是________。
8. 杜牧的《清明》中,“清明时节雨纷纷”下一句是________。
9. 李商隐的《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下一句是________。
10. 王维的《鹿柴》中,“空山不见人”下一句是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哪位诗人的《静夜思》?A. 杜甫B. 李白C. 王之涣D. 孟浩然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孟浩然的哪首诗?A. 《春望》B. 《春晓》C. 《春夜喜雨》D. 《春江花月夜》3.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王之涣的哪首诗?A. 《登鹳雀楼》B. 《望岳》C.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D. 《黄鹤楼》4.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苏轼的哪首词?A. 《念奴娇》B. 《水调歌头》C. 《江城子》D. 《卜算子》5.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出自李清照的哪首词?A. 《如梦令》B. 《声声慢》C. 《永遇乐》D. 《渔家傲》6.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出自王安石的哪首诗?A. 《元日》B. 《春夜洛城闻笛》C. 《春日》D. 《春望》7.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出自杜牧的哪首诗?A. 《清明》B. 《秋夕》C. 《江南逢李龟年》D. 《赠别》8.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出自李商隐的哪首诗?A. 《无题》B. 《锦瑟》C. 《登乐游原》D. 《夜雨寄北》9.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出自王维的哪首诗?A. 《鹿柴》B. 《鸟鸣涧》C. 《山居秋暝》D. 《过香积寺》10.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王维的哪首诗?A.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B.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 《相思》D. 《送元二使安西》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专项练习)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诗句的作者姓氏按音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夜静春山空②南望王师又一年③唯见长江天际流④乡村四月闲人少A.③②①④ B. ③②④① C.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④2、下列关于诗句中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童孙未解供耕织”中“供”的读音是“gōng”,意思是“提供”B.“敲成玉磬穿林响”中“磬”的读音是“qìng”,它是一种金属打击乐器C.“漫卷诗书喜欲狂”中“卷”的读音是“juǎn”,它的意思是卷起D.“五千仞岳上摩天”中“仞”的读音是“rèn”,“摩天”的意思是很高的天3、“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A.初春 B.初夏 C.盛夏 D.初秋4、.下列诗句按照敬亭山、华山、庐山、天门山的顺序,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③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④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A.④③①② B.③②④① C.④③②① D.③②①④5.我们常说的“耳濡目染”和下列哪句话意思相似?()A.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C.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D.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6.关于“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诗选自王昌龄的《凉州词》,主要写戍边将士的怀乡情B.这句话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杨柳”是指塞外的杨柳树C.这句话采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表面上是说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实则是指朝廷的恩泽到达不了这里,表达了作者对皇帝不体恤边塞士兵的抱怨之情D.这两句话笔调苍凉悲壮,感情消极颓废二、填空题1.《孟子》中告诉了我们同情心的重要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中对君子和小人做了以下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测试题(一)一、读拼音,写词语。
jì zǔ yān xūn hánɡ zhōu jū shùnǎi wēng jǐ hài bùjū yìgéjì sǎo hánɡ zhōu二、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翕张:一合一张。
B.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硎:磨刀石。
C.死去元.知万事空。
元:第一。
D.万马齐喑.究可哀。
喑:沉默。
2.诗名“题临安邸”中“题”的意思是()A.题目;B.题名,命名;C.书写,题写。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死去元.知万事空(元:同“原”,本来。
)B.万马齐喑.究可哀(喑:沉默。
)C.随意春芳歇.(歇:睡。
)D.默而识.之(识:记住。
)4.与“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表达不同的诗句是( )。
A.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C.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D.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祭.(jì)姓龚.(gōng)B.熏.得(xūn )醉.酒(zuì)C.汴.州(biàn)齐喑.(yīn)D.抖擞.(shǔ)邸.居(dǐ)6.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已亥杂诗》是龚自珍在已亥年写的一组诗,共315首。
B.《示儿》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也是遗嘱。
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万马齐喑”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
D.“天公”就是老天爷,“重抖擞”就是重新振作起来。
7.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B.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D.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及答案1.《村晚》中“,”写出了水草丰美的景象以及落日挂在山头的情景。
2.到了农忙的时候,农民们忙而有序地做着各项农活,看着这场景,我不由得吟诵起范成大的诗句“:、。
”3.母亲节的时候,高飞用《游子吟》中的,两句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4.《鸟鸣涧》中通过鸟儿的鸣叫来表现山林寂静的诗句是“,。
”我们学过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的“,,”以清泉的流动衬托山中的寂静。
5.诗中有画,《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
”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孩子在树下学种瓜的情景。
6.诗中有声,《稚子弄冰》中,恍若让我们听到了冰块破碎的声音。
7.诗中有悠闲的生活,《村晚》中,让我们体会到了牧童的自由自在。
8.诗中有情,《游子吟》中的,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感激之情。
9.《鸟鸣涧》中的“,”通过描写月出、鸟鸣来展现山涧的寂静,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
10.爱国,是王昌龄誓死为国,的责任担当;是陆游失望而不绝望,的翘首期盼;是杜甫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后,的喜极而泣。
1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表现诗人送别友人时不舍之情的诗句是:,。
12.朋友之情,相交之谊,亘古相传,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中,我体会到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我积累的这样的诗句还有“,。
”13.《乡村四月》中描写农民繁忙景象的诗句是:。
14.因为“,”,所以我们在遇到有人需要帮助时,要及时伸出援手。
15.古往今来,凡是作恶的人都没有好下场,正所谓。
16.做人要知道廉耻,这样才知道什么事是不能做的,这就是朱子说的“,。
”17.诗中有画面。
“童孙未解供耕织,”诗人绘出的是村童嬉戏图;“,五千仞月上摩天”诗人画的就是壮丽山河图;“人闲桂花落,”诗人涂抹的是春日山林图;“,唯见长江天际流”则为我们徐徐展开了一幅江边送别图。
18.名言中有哲理。
《左传》中“,”警示世人坏事做多了,必定会自取灭亡,因此我们要多做好事善事;《朱子语类》中“,”则告诉我们人知道廉耻,这样才知道什么事是不能做的。
古诗词赏析真题检测卷-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一.古诗词赏析(共8小题)1.(2022春•邓州市期中)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
(1)把诗的后两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朝的。
(3)关于这首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秋天的夜里,天快要亮的时候,诗人走出篱笆门,忽然迎面吹来一阵凉风,心中产生了一股伤悲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B.这首诗的第一二句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
C.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诗人被罢官回乡,他心情低落,从此不再关心国事。
D.我们学过的《示儿》和这首诗表达的有相同的情感。
(4)写出这首诗后两句的意思,以及你从中体会到的情感。
2.(2022春•永年区期末)(一)课内阅读。
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解释诗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陂:②漪:(2)这首诗中直接描写乡野黄昏景物的诗句是(3)诗中描写了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景色?(4)这首诗中“衔”“横”二字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5)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后两句描写了牧童横骑牛背,信口吹笛,表现出牧童怎样的情致?3.(2022春•成都期末)(一)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填空。
①诗歌题目的意思是②作者写下这首诗时,他和家人身在,他渴盼回到的故乡是。
(用诗句中表示地名的词语填空)(2)选择合适答案的序号填空。
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中的“泪”是欣喜之泪,为自己和家人而喜,更为国家和天下人而喜。
B.颔联中的“却看”这个动作极富意蕴,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
C.颈联中的“青春作伴好还乡”表达了诗人期盼趁着年轻,赶紧携妻带子回归故乡的心情。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语基训练1. 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2. 拼一拼,写一写。
遗民泪尽胡尘里。
()A.在金统治地区的宋朝老百姓。
B.在辽统治地区的宋朝老百姓。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A.知道。
B.快要天亮。
却看妻子愁何在。
()A.男子的正式配偶。
B.妻子和儿女。
五千仞岳上摩天。
()A.摩天轮。
B.碰到天。
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练习.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黄沙漫天的西北,守边战士身经百战,虽然身上的________磨穿了,但是他们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的敌人,________。
(2)从“黄沙”可以看出西北的气候________,“百战”而至“穿金甲”可见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表明战士们有着________的决心。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1)“放歌”和“纵酒”这两种行为写出了诗人的“狂态”,表现了诗人________。
(2)“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在喜庆之余急于还乡的心情。
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诗人在开篇描绘了一幅壮阔苍凉的边塞风景,概括了西北边陲的状貌。
________(判断对错)“青春作伴好还乡”中的“青春”指青年时期。
________(判断对错)“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他恨不得马上回到家乡。
________(判断对错)“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这两句诗运用了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
________(判断对错)二、阅读提高默写古诗,完成练习。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
(2)“三万里河”是指________,“五千仞岳”是指________。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专项测试题(60分钟100分)一、填写古诗词。
(18分)1.牧童归去横牛背,。
2. ,也傍桑阴学种瓜。
3.黄沙百战穿金甲,。
4.乡村四月闲人少,_______________。
《乡村四月》5. ,南望王师又一年。
6. ,才了蚕桑又插田。
7.孤帆远影碧空尽,。
8.童孙未解供耕织,。
9. ,彩丝穿取当银钲。
10. ,唯见长江天际流。
11. ,时鸣春涧中。
12.羌笛何须怨杨柳,。
13. ,青春作伴好还乡。
14.人闲桂花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春风不度玉门关。
16. ,村庄儿女各当家。
17.谁言寸草心,。
18. ,夜静春山空。
二、请结合语境,填写古诗词句。
(48分)1.“谁言寸草心,。
”本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2.儿童的天真童趣让人喜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杨万里眼中孩子们清晨弄冰的天真可爱。
3.陆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未见祖国统一的遗憾。
4.王昌龄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将士们的壮志凌云。
5. “,不破楼兰终不还。
”本诗的作者是。
6.“孤帆远影碧空尽,。
”本诗的题目是《》。
7.在古诗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可爱的儿童形象,热爱劳动的乡村儿童:童孙未解供耕织,。
调皮可爱的牧童:牧童归去横牛背,。
8.由画面“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铮。
”你会想到诗句,。
9.提及玉门关,你会想到王昌龄的诗句,。
句子表达了诗人。
10.诵读古诗,要感受诗中蕴含的情感。
《从军行》中最能表现戍边将士不怕牺牲精神的是“黄沙百战穿金甲,。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直接表达杜甫喜悦之情的是“却看妻子愁何在,。
”诗中有闲适的乡村,“,子规声里雨如烟。
”也有苍凉的边塞,“黄河远上白云12.《乡村四月》前两句着重写景,句子是,。
五年级语文古诗词验收班级:姓名:学号:---------------------------------------------------------------------------------------------------------------------------------一、判断题1.《定风波》是北宋诗人苏轼写的一首词。
( )2.“曾经沧海难为水”的下一句是“取次花丛懒回顾”。
( )3.《竹枝词》的作者是唐代刘禹锡,竹枝词是以吟咏风土为其主要特色。
( )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是描写青海湖的美景。
( )5.“有弟皆分散"下句是“无家问死生”。
( )6.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的下句是“却道海棠依旧”。
( )7.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柳永的诗。
( )8.《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白朴。
( )二、古诗文连线题1.将诗句的上句与下句相连。
寒雨连江夜入吴半缘修道半缘君江山代有才人出干戈寥落四周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辛苦遭逢起一经平明送客楚山孤取次花丛懒回顾各领风骚数百年2.将题目和诗句连起来。
《天净沙·秋思》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
《定风波》喜不自胜,遂开声张口,其食物已脱落矣。
《青玉案·元夕》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女娲补天》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鸦狐》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三、填空题1、___________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他创作了《从军行》和《芙蓉楼送辛渐》。
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_____却有_____。
3、“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中的“李杜”指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塞外风雪交加,环境恶劣,睡梦被无情打断,这使出征的词人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五年级语文古诗验收卷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人们传诵不衰。
当你在诗海中徜徉时,愿你能体味韵律,找到快乐,吟出魅力!
一、古诗名句对接(请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后面的连线题。
)
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
黑发不知勤学早,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一片冰心在玉壶。
______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
东边日出西边雨,夜半钟声到客船。
停车坐爱枫林晚露似珍珠月似弓。
少小离家老大回,道是无晴却有晴。
可怜九月初三夜,乡音无改鬓毛衰。
姑苏城外寒山寺,霜叶红于二月花。
二、诗中动物乐园
1、两个()鸣翠柳,一行()上青天。
2、流连戏()时时舞,自在娇()恰恰啼。
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先知。
4、旧时王谢堂前(),飞入寻常百姓家。
5、明月别枝惊(),清风半夜鸣()。
6、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
7、牧童骑(),歌声振林樾。
8、()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三、体会诗情画意
仔细欣赏下面的图画,看一看是哪首诗要表达的意境呢?请你把全诗写出来吧!
————————————————————————
四、触景吟诵古诗(有感而发是许多诗人的浪漫之处,请你也借用一下古人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吧。
)
1暑假里,你看到湖中美丽的荷花,你会情不自禁吟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早春二月,小河边的一株株柳树亭亭玉立,吐露出嫩芽的柳枝轻拂堤岸,此景真可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任何新生事物,美好愿望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住的,正如叶绍翁诗中所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宁静的夜晚,浩月当空,撩动了我思乡的情怀,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人啊,你可知海外游子的心.
5许多事物都是这样,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用苏轼《题西林壁》的诗句来概括,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追寻著名诗人
唐代诗人李白是我国的文化名人,被世人尊称为___。
杜甫在《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中有一句形容其诗歌艺术强大的力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一生绝大部分是在游历中度过的,留下了许多描写祖国秀丽山川的诗作,请你写出其中两首诗中的名句,第一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性情率真,一生广交朋友。
我们从诗中感受到他与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
如《赠汪伦》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他听到王昌龄被贬官降职的消息后,他见景生情创作《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从奇特的想象中表达了自己的深情与愁思。
这首诗中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与被誉为____的杜甫的交往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千古佳话。
他们虽相处时间不长,但彼此仰慕对方的才华,互相写了不少思念之情的诗作。
李白对杜甫的思念之情若大汶河,有千古名句为证:__________,_____
_____。
杜甫也在《春日忆李白》一诗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赞美李白诗作无敌,思维超群。
李白胸怀远大,“仰天大笑出门去,___________。
”这句把诗人踌躇满志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他希望报国立功、雄心壮志的心声。
李白带来的灵性、感动与震撼永远值得我们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