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分布式能源系统成套装置集成化标准
- 格式:pdf
- 大小:725.72 KB
- 文档页数:16
浅谈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供应系统作者:邹金洲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20期摘要:在高效利用能源上,天然气电、热、冷三联供系统是目前典型的分布式能源利用方式,在我国的十三五能源规划中,对天然气的分布式能源应用都做出了详尽的规划,以此为契机,将有效促进我国天然气的高效利用,本文从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供应系统的概念入手,分析了系统的特点和组成,为大家在这方面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供应系统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重要的工业生产国,这样我国既是工业生产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名列前茅的能源消耗大国,而且这种能源消耗又是低效的,我国的单位GDP能源使用率一直处于世界的平均线以下,这就造成了国家能源的浪费。
同时由于能源利用率较低,而高速增长的经济又促使我们使用更多的能源,这就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近些年来,大家都非常关心的PM2.5指标居高不下,就是能源污染的直接后果。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
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
”在高效利用能源上,天然气电、热、冷三联供系统是目前典型的分布式能源利用方式,在我国的十三五能源规划中,对天然气的分布式能源应用都做出了详尽的规划,以此为契机,将有效促进我国天然气的高效利用,对于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资源节约、节能降耗,缓解大气环境压力,有着十分重大的实际意义。
1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供应系统的概念和特点1.1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供应系统的概念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供应系统是指利用天然气为燃料,通过冷热电三联供等方式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综合能源利用效率超过70%,并在负荷中心就近实现能源供应的现代能源供应系统,是天然氣高效利用的重要方式。
标准化•标准信息Stamiard Inform ations燃气行业相关在编国家标准动态一、 修t f推荐性国秘项目:《先导式安全阀》主管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要起草单位: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有限公司项0周期:2021年立项,项目周期18个月《先导式安全阀》是修订的推荐性国家标准。
现行国家标准GB/T 28778-2012《先导式安全 阀》修改采用了 IS04126-4: 2004版本。
ISO国际标准 化组织发布了最新版IS04126-4: 2013 (2018年复审 后,该标准继续有效)。
随着我国设备安全保护要求 的不断提升,关于先导式安全阀的要求越来越高,0前已不能满足行业的需求。
积极采用新版ISO国际标 准,增加国际标准修订的技术内容,对提高我国先导 式安全阀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机械工 业联合会于2021年立项修订该标准,该标准将规定先 导式安全阀的术语和定义,设计、材料和结构要求,试验,排量的确定,额定排量的计算和流道面积的确 定,标志和铅封等。
适用于整定压力不小于O.lMPa,流道直径不小于4mm的先导式安全阔。
二、修订惟荐性国标项目:《气动调节阀>主管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要起草单位: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周期:2021年立项,项目周期18个月《气动调节阀》是修订的推荐性国家标准。
随着产品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行业发展,该标准 现行版本年代已久,技术内容已老化,现行国家标准 GB/T 4213《气动调节阀》部分指标已经跟不上产品 发展的需求。
从来自生产厂家、用户等各方的反馈来 看,对该标准的修订意愿强烈,否则老化标准将对市场的约束降低,使更新迭代后的产品无标可依中国 机械工业联合会于2021年立项修订该标准,该标准将 规定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气动调节阀(亦称气动控制 阀)的产品分类、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存。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实施细则(发改能源[2014]2382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积极推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有序发展,科学、规范指导示范项目的建设、运营和管理,按照示范先行、总结推广思路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是指利用天然气为燃料,通过冷、热、电三联供等方式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在70%以上,并在负荷中心就近实现能源供应的现代能源供应方式,是实现天然气高效利用和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
第三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指导全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相关工作。
主要职责为:(一)指导各省(**、直辖市)编制本辖区内天然气分布式能源规划,并根据规划确立各省(**、直辖市)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规模;(二)指导各省评选申报工作,对评选申报中出现重大问题的地区提出整改意见;(三)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鼓励政策及规范标准,协调相关政策落实中的重大问题;(四)组织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监督检查;(五)推进“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在线监测系统”建设。
第四条省(**、直辖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本省(**、直辖市)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相关工作。
主要职责为:(一)编制并上报本省(**、直辖市)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规划;(二)负责本省(**、直辖市)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的审核、评选、申报、管理及监督工作;(三)依据本细则制定本省(**、直辖市)示范项目评选办法;(四)按照国务院简政放权精神,优化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审核程序;(五)制定本省(**、直辖市)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鼓励政策。
第二章示范项目申报条件第五条申报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一)示范项目应纳入本省(**、直辖市)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规划。
(二)应由有相应资质的工程咨询单位编制项目申请报告,并经各省(**、直辖市)政府主管部门核准。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实施细则(发改能源[2014]2382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积极推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有序发展,科学、规范指导示范项目的建设、运营和管理,按照示范先行、总结推广思路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是指利用天然气为燃料,通过冷、热、电三联供等方式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在70%以上,并在负荷中心就近实现能源供应的现代能源供应方式,是实现天然气高效利用和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
第三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指导全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相关工作。
主要职责为:(一)指导各省(**、直辖市)编制本辖区内天然气分布式能源规划,并根据规划确立各省(**、直辖市)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规模;(二)指导各省评选申报工作,对评选申报中出现重大问题的地区提出整改意见;(三)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鼓励政策及规范标准,协调相关政策落实中的重大问题;(四)组织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监督检查;(五)推进“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在线监测系统”建设。
第四条省(**、直辖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本省(**、直辖市)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相关工作。
主要职责为:(一)编制并上报本省(**、直辖市)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规划;(二)负责本省(**、直辖市)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的审核、评选、申报、管理及监督工作;(三)依据本细则制定本省(**、直辖市)示范项目评选办法;(四)按照国务院简政放权精神,优化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审核程序;(五)制定本省(**、直辖市)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鼓励政策。
第二章示范项目申报条件第五条申报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一)示范项目应纳入本省(**、直辖市)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规划。
(二)应由有相应资质的工程咨询单位编制项目申请报告,并经各省(**、直辖市)政府主管部门核准。
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规划设计与后评价(一)目前,我国正在加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需求多元化进程,能源结构正处于油气替代煤炭、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双重更替期,合理、高效、梯级的利用天然气,是能源转型的选择方案之一。
2019年后,进口管输燃气陆续进入我国,由于采用照付不议合同,需要培育下游大宗稳定用户,分布式能源系统是最好的大宗稳定用户。
分布式能源系统:按照“分布利用、综合协调”的原则,重点在城市工业园区、旅游集中服务区、生态园区、大型商业办公设施等能源负荷中心建设区域型分布式能源系统和楼宇型分布式能源系统。
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是指利用天然气为燃料,通过冷热电三联供等方式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在70%以上,并在负荷中心就近实现能源供应的现代能源供应方式,是天然气高效利用的重要方式。
我国燃气分布式能源的主要用户为工业园区、学校、综合商业体、办公楼、数据中心、综合园区,这些用户对冷、热、电存在较大且较稳定、连续的负荷需求。
我国的楼宇型、区域型燃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在数量上几乎各占一半。
各类园区由于具有比较稳定的电、冷、蒸汽需求,动力设备以燃气轮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为主,医院、学校、酒店、办公楼等楼宇型项目由于能源需求较小且波动较大,动力设备以燃气内燃机和微燃机为主。
国家政策将持续支持分布式能源的发展,这是长期、稳定、可靠的行业,可认为是我国能源领域中的朝阳行业。
在我国煤电饱和、出现过剩产能的情况下,这是所有大型能源央企、国企必然要重点关注的行业。
在我国,燃气分布式能源起步并不算晚,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有专家、学者及企业开始了研究,并积极推动分布式能源在我国的发展。
在2003年左右,国内陆续开始建设分布式能源站,先后建成了北京燃气大厦调度中心、上海浦东机场、上海黄浦区中心医院、北京火车南站等燃气分布式能源项目。
2011年《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的发布以及发展燃气分布式能源被写入“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标志着发展燃气分布式能源被正式纳入国家能源发展战略。
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设计和集成实现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分布式能源系统逐渐成为一种解决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
分布式能源系统能够将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联合起来使用,降低能源的成本,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本文将从系统设计和集成实现两个方面,对分布式能源系统进行探讨。
一、系统设计分布式能源系统设计的核心思想是优化能源的分配和利用,以实现最大限度的能源利用效率。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能源类型和规模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和能源资源分布,可再生能源的类型和规模各不相同。
一些主要的可再生能源类型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
在设计阶段,需要根据当地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和需求,选定适当的能源类型和规模。
例如,在一个充足的太阳能资源地区,可以选择搭建太阳能发电站,以满足当地的能源需求。
2.设备选择和布局分布式能源系统由多个节点组成,每个节点包括能源源、负载设备和数据采集设备。
在设计阶段,需要选定适宜的设备并设计节点的布局。
在设备选择方面,需要考虑设备的功率、效率、可靠性和成本等因素。
在布局方面,需要考虑节点之间的距离、能源传输距离和能源损失情况等因素。
3.能源管理和控制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有效运行需要能源管理和控制系统的支持。
能源管理和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实时监测、故障报警、能源调度、节能控制等功能。
在设计阶段,需要综合考虑能源管理和控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并合理设计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架构。
二、集成实现分布式能源系统的集成实现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建设流程和进度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建设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建设流程和进度。
建设流程包括前期规划、设计方案、设备采购、节点建设、调试和验收等阶段。
建设进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确保建设进度和工作质量。
2.技术标准和规范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建设需要遵循一些技术标准和规范,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
技术标准和规范包括设备的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安全标准等。
3.运维管理和维护保养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运维管理和维护保养是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实施细则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是指在城市建设中,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将天然气资源利用起来,形成一种新的能源利用模式。
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保证项目能够成功地实施。
首先,需要建立有关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管理机构。
管理机构应该具有较高的水平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可以提供咨询和建议,为项目的实施提供支持和帮助。
同时,管理机构还需要具备项维护、升级和扩展的能力。
其次,要建立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实施计划。
项目实施计划要涵盖项目的范围、时间表、实施步骤、协作要求、应急预案和预算等内容。
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实际情况并与各方沟通协商,以确保计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第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积极探索适合地方实际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利用模式。
这种模式应该可以满足社区、企业和个人的各种能源需求,并与当地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覆盖相融合,实现最大程度的协同效应。
此外,需要加强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
对于新的能源利用模式,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
通过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可以使业务人员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项目的实施要求,提高项目实施的质量和效率。
最后,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认真记录和总结相关数据,以评估项目的成果。
通过对项目的结果进行评估,可以发现项目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为项目的后续发展和安排提供科学的依据和依据。
总体来说,要想实施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制定科学的实施计划,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能源利用模式,加强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以及认真对项目的实施结果进行评估。
这些措施将为促进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利用提供有力保障,对于推进城市智能化能源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25期应用科技科技创新与应用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燃气分布式能源系统性能评价指标的介绍及应用阮慧锋1,2,刘心喜1,2(1.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分布式能源技术研发中心,浙江杭州310030;2.浙江省蓄能与建筑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30)摘要:介绍了燃气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性能评价指标。
重点分析了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能源综合效率和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效率,同时,引入了节能率及污染物减排量等节能减排指标。
并在实际项目的性能指标评价中得到了应用,以期为燃气分布式能源性能评价指标的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燃气分布式;评价指标;效率;节能减排量中图分类号:TU99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2945(2018)25-0173-03Abstract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of gas 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 is introduced.The energy comprehensive efficiencybased on the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and the efficiency based on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are analyzed emphatically.At the same time,energy-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targets such as energy saving rate and pollutant emission reduction are intro ⁃duced.It is applied in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actual project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of distributed gas energy.Keywords :distributed gas energy;evaluation index;efficiency;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作者简介:阮慧锋(1988-),男,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分布式能源检测评估研究工作。
燃气分布式能源系统综述(之二)
康慧
【期刊名称】《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9(005)003
【摘要】分布式能源系统,相对于传统的集中供电方式而言,是指分布在用户端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即将冷热电系统以小规模、小容量、模块化、分散式的方式布置在用户附近,可独立地输出冷、热、电能的系统.根据即将于2009年6月出版发行的<热电联产规划设计手册>一书第13章,改写并重点介绍了以燃气作为能源的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原理、运行模式、国内外发展现状、三项关键技术及相关标准,以推动我国分布式能源事业的健康发展.
【总页数】6页(P199-204)
【作者】康慧
【作者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北京,10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K01
【相关文献】
1.燃气分布式能源系统综述(之一) [J], 康慧
2.楼宇型燃气分布式能源项目燃气价格与能源销售价格的关系 [J], 杨竹;田国栋;陈志锋
3.燃气热、冷、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前途光明——记燃气热、冷、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技术交流会 [J], 陈讲运
4.分布式能源用SGT-700工业型燃气轮机与LM2500+G4航改型燃气轮机对比分析 [J], 刘志敏;谢大幸;石永锋
5.分布式能源用SGT-800工业型燃气轮机与LM6000航改型燃气轮机对比分析研究 [J], 谢大幸;郝建刚;刘志敏;朱亚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能源研究与管理2016(4)节能技术收稿日期:2016-03-29基金项目: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科研项目“郑州市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应用研究及前景分析”(ZEPCKY2015-07)作者简介:彭丹(1987—),女,河南南阳人,讲师,硕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热能工程专业,主要研究方向:生物质能源的高效清洁燃烧,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研究等。
摘要:分布式能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介绍了分布式能源的概念和意义及分布式能源的设计原则和选址原则。
最后根据冷热负荷的性质及容量和规模大小就工业园区和机场、车站等2种用户,详细介绍了分布式能源系统装机方案及机组选型及配置方案。
关键词:分布式能源;冷热负荷;冷热电三联供中图分类号:TK0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7676(2016)04-0107-03PENG Dan 1,JIAO Jiantong 2(1.Zhengzhou Electric Power College,Zhengzhou 450002,China;2.Henan Electric Power Survey &Design Institute,Zhengzhou 450007,China)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 has broa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concept and significanceof distributed energy as well as the design principle and location principle.The concept design and unit equipment configuration by two kinds of distributed energy users,industrial park and station &airport,which are classified by the hot/cold load,capacity and installation scales,are detailedexplained.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hot/cold load;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 (CCHP)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设计原则及机组配置方案彭丹1,焦建通2(1.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郑州450002;2.河南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郑州450007)引言分布式能源是世界能源发展的新方向,也是与信息时代相伴而生的互联网式的能源系统。
燃气分布式能源系统成套装置集成化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燃气分布式能源系统集成化成套装置(以下简称成套装置)标准的术语和定义、型式与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燃气为一次能源,发电功率≤4.5MW的内燃型发电机组或发电功率≤5MW的燃气轮机型发电机组,与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以下简称溴化锂机组)进行集成的成套装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20.4 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第4部分:控制装置和开关装置GB/T 2820.6 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三相同步发电机组第6部分:试验方法GB/T 3214 水泵流量的测定方法GB/T 4272 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GB/T 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 10491 航空派生型燃气轮机成套设备噪声值及测量方法GB/T 12206 城镇燃气热值和相对密度测定方法GB/T 12325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T 12326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2668.2 调速电气传动系统第2部分:一般要求低压交流变频电气传动系统额定值GB 1327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T 13306 标牌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 13469 工业用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与旋涡泵系统经济运行GB/T 14048.21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9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流量开关GB/T 14099.9 轮机采购第9部分: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GB/T 14549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 15945 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偏差GB/T 16666 泵类液体输送系统节能监测GB 18361 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安全要求GB/T 18362 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GB/T 18430.1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第1部分:工业或商业用及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GB/T 18431 蒸汽和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GB/T 18604 用气体超声流量计测量天然气流量GB/T 29044 采暖空调系统水质GB 29540 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T 30121 工业铂热电阻及铂感温元件GB/T 32224 热量表GB/T 50050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 50126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规范GB/T 50155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GB 51131-2016 燃气冷热电联供工程技术规范YD/T 1269 通信用燃气轮机发电机组DL/T 5508 燃气分布式供能站设计规范JB/T 7249 制冷设备术语HG/T 20507 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范NB/T 42009 往复式内燃燃气发电机组安全要求DG/TJ 08-115 分布式供能系统工程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JB/T 7249,GB 51131-2016,DG/TJ 08-115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燃气分布式能源系统集成化成套装置Integrated set of gas 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将燃气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主要设备:发电机组、溴化锂机组、输配水泵等,按标准化、集成化、模块化方式设计的成套装置。
3.2一体化输配模块Integrated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system溴化锂机组或发电机组用,集成冷(温)水、生活热水、发电机组冷却水输送,和水处理、水质管理及控制的系统模块。
3.3输配系统管路压力损失 Pressure drop of pipeline on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名义工况时,输配系统各水回路自身阻力。
水泵实际扬程与输配系统外扬程之差。
3.4能控系统模块 Energy monitoring system负责成套装置运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是成套装置的能源监控中心,实现各模块之间的协调控制和适应各种不同工况的安全经济运行和能耗分析及报表。
4 型式与基本参数4.1 型式4.1.1 按热(冷)电成套装置功能可分为:a)热电型;b)冷电型;c)冷热电型;d)冷热电及卫热型。
4.1.2 按发电机组类型可分为:a)燃气内燃型;b)燃气轮机型。
4.1.3 按溴化锂机组类型可分为:a)烟气热水型;b)烟气热水补燃型;c)烟气型;d)烟气补燃型。
4.2 型号成套装置型号的编制方法可由制造商自行编制,但型号中应体现成套装置的功能型式和规格参数。
如:B CHP-G-Z H E-k-600-75制冷量:(万大卡/时)发电功率:(kW)功能:k冷热电型、d冷电型、r热电型、无代号冷热电及卫生热水型 E:烟气型H:热水型Z:补燃型发电机组类型:G燃气内燃机、T燃气轮机型燃气分布式能源成套装置B:远大BROAD4.3 基本参数成套装置的基本参数按表1规定。
表1基本参数溴化锂机组输送介质清水流量m3/h 各水回路的名义流量发电机组烟气热量(kW)标准工况下发电机组烟气降到120℃时散热量发电机组高温热水热量(kW)标准工况下发电机组高温水散热量冷水出口/进口温度(℃)7/14冷却水进口/出口温度(℃)32/37.5温水进口/出口温度(℃)55/65发电电压(V)400/10500*发电频率(Hz)50*溴化锂机组排烟温度(集成式烟气换热器出口)(℃)<120供电电源3相380V±10%,50Hz环境温度5℃~43℃,相对湿度30%~95% 注:*表示发电机组电压及频率可按照项目所在国的电力标准执行5 要求5.1 成套装置通用要求5.1.1 成套装置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设计图样和技术文件进行集成。
5.1.2 成套装置应按照标准化、集成化和模块化进行设计、生产和安装,实现成套装置的快装、快用。
成套装置主要包括发电机组模块、溴化锂机组模块、溴化锂机组一体化输配模块、发电机组一体化输配模块、管道元器件模块及能控系统模块。
成套装置示意图见附录A。
5.1.3 成套装置主要设备组成参考附录B。
5.1.4 燃气管路、水回路、烟气管路部件需按设计承压等级要求生产。
5.1.5 水回路不得有漏水、停机溢水现象,水泵不得有气蚀,水回路最低点应设置泄水排污装置,最高点应设置排气装置,且应充分考虑泄压及定压等要求。
5.1.6 燃气管路、烟气管路不得有泄漏现象。
5.1.7 成套装置对外管道接口采用法兰结构。
5.1.8 发电机组冷却水回路、溴化锂机组冷(温)水和生活热水回路、烟气管路,应采取必要的保温(冷)隔热措施,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 4272和GB 50126的有关规定。
5.2 发电机模块一般要求5.2.1 发电机组具备并网不上网、并网上网和(或)孤网行功能。
发电机组孤网运行时应能自动跟踪用电负荷。
发电机组并网不上网或并网上网运行时,应符合GB 51131-2016章节6.1规定。
5.2.2 机房条件允许情况下,发电机组模块优先采用集装箱模式,机房条件受限情况下,发电机组模模块采用现场拼装模式。
5.2.3 发电机组应根据下列条件优化选型:a)发电机组允许在50%以上负荷长期运行;b)发电机组应具备完善的控制系统、保护系统、各类参数保护值应满足公共电网要求;c)发电机组应能与能控系统控制单元进行双向通信。
5.2.4 参照GB 51131-2016章节6.2,发电机组宜选用有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措施的原动机。
当采用燃气内燃发电机组时,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应小于或等于500mg/Nm3(含氧量为5%时)。
当采用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时,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应小于或等于50mg/Nm3(含氧量为15%时)。
5.2.5 发电机组氮氧化物排放超过当地烟气排放标准时,应增加脱硝装置。
5.2.6 发电机组采用标准的隔声罩进行隔音,隔声罩内具备消音、送排风功能,隔音箱内灯、开关、电缆应合理布局,具备防爆能力,满足消防安全要求。
5.2.7 燃气内燃型发电机组安全性,应符合NB/T 42009规定;燃气轮机型发电机组安全性参考GB/T 14099.9章节5和YD/T 1269章节4相关规定。
5.2.8 发电机组满负荷稳定运行时,隔声罩外1m处的平均噪声级应小于85dB(A)。
5.3 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一般要求5.3.1 溴化锂机组的参数和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 18362和GB/T 18431的有关规定。
5.3.2 溴化锂机组的能效等级应符合GB 29540规定。
5.3.3 溴化锂机组安全要求满足GB 18361的有关规定。
5.3.4 溴化锂机组可加装补燃装置。
设备选型应根据项目负荷及系统配置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5.3.5 溴化锂机组排烟口应集成烟气热回收装置回收利用排烟热量,最终排烟温度不应高于120℃。
5.3.6 溴化锂机组的烟气调节阀、高温热水调节阀的调节特性应满足发电机组和溴化锂机组的要求,自动调节阀的动作应由溴化锂机组优先控制。
5.3.7 溴化锂机组的烟气阻力不应影响发电机组正常工作,应满足发电机组排烟背压的要求。
5.4 一体化输配模块一般要求5.4.1 成套装置一体化输配模块包括溴化锂机组一体化输配模块和发电机组一体化输配模块。
5.4.2 一体化输配模块为装配式结构,所含主要设备见附录B。
5.4.3 一体化输配模块应采取有效措施,使各水回路水质满足GB/T 29044的要求。
溴化锂机组输配系统冷却水回路设计应符合GB 50050的规定,且宜配置水质监控装置、水侧污垢收集装置和自动排污装置。
必要时可:a)采用自动加药装置添加水质稳定剂(若有水质软化装置则必须采用);b)配置胶球自动清洗装置。
5.4.4 一体化输配模块应设计紧凑、参数对应、合理匹配,应符合GB/T 13469的规定。
5.4.5 泵组采用变频调节的,应考虑最低流量保护,变频器应符合GB/T 12668.2的规定。
5.4.6 连接发电机组、溴化锂机组或换热器、循环水泵、补水泵等设备的入口管道上,应根据需要设置过滤器或除污器,滤孔直径应不大于6mm。
5.4.7 冬季有冻结可能的地区,水回路应有防冻措施。
冬季不运行的设备及其室外管道应能泄水。
5.4.8 一体化输配模块有热量表的,应符合GB/T 32224的规定。
5.4.9 一体化输配模块有铂电阻温度传感器的,应符合GB/T 30121的规定。
5.4.10 一体化输配模块各水回路的流量开关,应符合GB/T 14048.21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