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内的各种车辆
- 格式:pptx
- 大小:3.13 MB
- 文档页数:23
专用乘用车名词解释
专用乘用车是指专门设计用于运输、作业、公共服务等特定任务的车辆。
这些车辆通常具有特殊的设计和功能,以满足特定任务的需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专用乘用车及其解释:
1.救护车:用于医疗急救和转运的车辆,通常配备有医疗设备和药品,以及用于转运病人的担架等。
2.警车:用于警察执勤和巡逻的车辆,通常配备有警灯、警笛、灭火器等设备,以及用于追捕罪犯的特殊装备。
3.消防车:用于消防救援和灭火任务的车辆,通常配备有消防器材、灭火器、水枪等设备。
4.环卫车:用于城市环境卫生清理和运输的车辆,包括垃圾车、清扫车等,用于收集、运输和处理城市垃圾和路面清扫等任务。
5.机场车:用于机场旅客运输和机场内巡逻的车辆,包括机场摆渡车、机场巡逻车等。
6.电力工程车:用于电力工程和维护的车辆,通常配备有电力设备和工具,用于电力工程的施工和维护工作。
7.电视转播车:用于电视节目现场直播和录制的车辆,通常配备有摄像机、编辑设备等。
8.机场摆渡车:用于机场内旅客转运的车辆,通常在机场内部进行短途运输,帮助旅客到达目的地。
9.邮政车:用于邮政服务运输和投递的车辆,通常配备有邮包和邮件等物品,用于将邮件和包裹送达目的地。
10.囚车:用于押送囚犯的车辆,通常配备有警卫人员和安全设备等。
天津机场车辆情况简介天津机场现有各种车辆1000余部,主要分为客运车辆(场内,外)及特殊作业车辆,其中场外方面仅有小部分(约20部)为旅客班车,员工班车等通勤客车,需往返于市区及机场之间,车辆类型为40-52座宇通客车,除此之外场区内部车辆占很大比例,主要车型为机场作业车,飞机牵引车,行李运送车,客运摆渡车等,进口与国产车型各占一定比例,此些车辆无需年审或由场区内部车检部门定期检验,对于合法改装上路问题并不敏感,特种作业车辆图片及简介见下图。
1、传送带式行李转运车该车辆由威海广泰空港设备有限公司设计制造,升降范围宽,承载能力强,功耗相对较低,并且由于其车身空余位置较多,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摆放LNG气瓶,较适于LNG燃料车改装。
2、牵引车该车辆作为场区内特种作业车辆之一,应用十分广泛,主要用于中小型设备、车辆的牵引,位移等小型作业项目,其发动机采用日本日产汽车公司原装柴油发动机,具有自重小、功率强等特点。
由于其所配备日产TD27发动机技术较为成熟(郑州日产柴油皮卡),改装过程中难度很小,唯一需要考虑的是由于其车身尺寸所限,气瓶位置无法合宜摆放。
3、场区内部作业车由天津拖拉机制造厂设计生产,该车型应用十分广泛,技术成熟,改装便利,气瓶安装位置可直接与生产厂家沟通设计槽位或支架安装。
除上述所列外,还有部分场区内重点车型,如飞机牵引车,跑道清障车,供电车、空调车、场区吹扫车等,这些车辆由于其自身及特殊作业特性,燃油消耗及环境污染极大,如改用LNG作为燃料,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燃油消耗成本,增加利润;另一方面也可响应国家绿色环保的号召,提升天津机场作为直辖市窗口单位的企业形象,经与机场内部管理人员沟通后得知,由于该些车辆对于安全要求十分严格,同时对于LNG这一新兴能源认知度尚有不足,因此可能暂时无法推动此些车辆改装工作。
我们将积极学习国内外相关的先进案例及改装经验,待时机成熟时重新推动该项工作。
一、编制目的为提高机场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机场运行安全、旅客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机场内各类车辆(包括但不限于出租车、摆渡车、保障车辆等)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如车辆故障、交通事故、驾驶员突发疾病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机场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领导和指挥机场应急管理工作,制定和调整应急预案,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应急响应工作。
2.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应急响应,确保应急信息畅通。
3. 机场各部门(1)机场公安分局:负责现场交通管制、事故处理、旅客疏散等工作。
(2)机场运行指挥中心:负责机场运行调度、信息传递、应急指挥等工作。
(3)机场安检护卫部:负责旅客安检、安全检查、应急处置等工作。
(4)机场运营管理部:负责车辆调度、维护保养、应急处置等工作。
(5)机场医疗服务部:负责旅客医疗服务、急救转运、应急处置等工作。
四、应急响应程序1. 紧急情况报告(1)驾驶员发现车辆故障、交通事故、驾驶员突发疾病等情况时,应立即停车,并迅速向机场应急指挥部报告。
(2)机场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应急处置。
2. 应急处置(1)现场交通管制:机场公安分局负责对现场进行交通管制,确保事故现场安全。
(2)旅客疏散:机场安检护卫部负责组织旅客疏散,确保旅客生命财产安全。
(3)车辆救援:机场运营管理部负责组织救援车辆进行现场救援,确保车辆故障车辆得到及时处理。
(4)驾驶员救助:机场医疗服务部负责对驾驶员进行急救,必要时将驾驶员送往医院救治。
(5)事故处理:机场公安分局负责对事故进行现场勘查、调查取证,依法处理事故责任人。
3. 应急结束(1)事故处理完毕,现场恢复正常秩序后,机场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
(2)各部门对应急处置情况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报告,上报机场应急指挥部。
五、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队伍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1简述与适用范围1.1本程序阐述了勤务车辆执行飞机勤务或维修运行保障的安全规定。
1.2本程序适用于执行飞机勤务或维修运行保障的车辆和操作人员。
2依据文件2.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T 3011.3-2006“民用航空器的牵引”和MH/T 3011.24-2006“勤务车辆停靠民用航空器的规则”。
2.2《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管理规则》。
3术语和定义3.1勤务车辆:指接近飞机提供各种勤务保障的所有机动车辆。
包括:客梯车、牵引拖车、电源车、气源车、空调车、除冰车、加水车、排污车、传送车、行李拖车、平台升降车和食品升降车等。
3.2净距:指两物体最近两点间的距离。
3.3复杂区域:指无滑行线、小于安全距离的和进出机库的区域。
4人员资格要求与职责4.1勤务车辆驾驶员应持有国家颁发的有效车辆驾驶执照(B照以上),勤务车辆操作人员应经过勤务车辆操作培训,具有上岗资格。
4.2警戒员应为有车辆相应勤务操作授权的勤务人员或维修人员。
5一般规定5.1勤务车辆进入机坪,应取得经机场公安管理部门验证合格后颁发的机坪车辆通行证(牌),并按照机场公安部门规定的交通规则行驶和停放。
5.2勤务车辆在机场行驶时应遵守如下规定:5.2.1按划定的交通标志、标线行驶。
5.2.2按指定的通行道口进入航空其活动区并自觉接受执勤人员的查验、指挥。
5.2.3行驶到客机坪、滑行道交叉路口时,减速慢行,观察航空器动态,在确认安全后,方可通行。
5.2.4遇有航空器滑行或拖行时,应在航空器一侧50 m以外避让,不应在滑行的航空器前200 m内穿行或50 m内尾随,不应从机翼下穿行。
5.2.5没有得到空中交通管理部门同意,不应进入跑道、滑行道。
5.2.6勤务车辆在机场内行驶速度的限制:a)除飞机牵引车外,其它车辆在机场内专门车道区域行驶时的速度不应超过30公里/小时;b)厦门基地飞机牵引车,在机场内专门车道区域行驶时的速度不应超过20公里/小时;c)在机坪内设有专门车道的区域不应超过20公里/小时;d)勤务车辆接近飞机时速度不应超过3公里/小时。
常坐飞机的您知道吗?民航机场都有哪些特种保障设备?民航百科 | 飞机在机场起飞升空之前和降落机场之后,需要各种设备设施提供保障服务。
在飞行的过程中,需要油、气、水、电、氧等各类燃料提供动力保障,为了保证飞机能够顺利、安全的起飞、航行、进近、降落、滑行、停放,保证旅客和空乘人员的航空旅行安全,飞机与机场地面特种保障设备设施之间构成了供求关系。
机场特种保障设备就是在机场机坪、跑道、航站楼、应急救援等所使用的特种车辆和专用设备,这些设备都是机场保障设备的范围。
机场特种保障设备主要分为五大类:地面服务车辆、机务保障车辆、货物运输服务车辆、机场跑道和其他地面维护检测车辆及设备和相关保障车辆及设备。
一、地面服务车辆:主要包括客梯车、摆渡车、食品车、引导车、垃圾车、污水车、清水车、残疾人等机车等。
二、机务保障车辆:主要包括加油车、电源车、充氧车、空调车、飞机牵引车、气源车、除冰车、高空作业平台等。
三、货物运输服务车辆:主要包括升降平台车、行李拖车、行李运送车等。
四、机场跑道和其他地面维护检测车辆(设备):主要包括道面清扫车、扫雪车、吹雪车、道面摩擦系数测试车、划线车、道面弯沉测量车、道面除胶车、割草车等。
五、相关保障车辆(设备):主要包括消防车、救护车等应急救援车辆和设备。
常坐飞机的您知道吗?民航机场都有哪些特种保障设备?飞机除冰特种作业车:在寒冷的北方冬季,覆盖在飞机表面的积雪很容易结冰,在飞机起飞前,必须进行除冰的工作。
从事这种工作的师傅被称为“除冰师”。
飞机地面电源车:电源车为飞机提供外部电源。
当飞机的辅助动力装置出现故障或需要关闭冷却,就需要电源车提供的大量空气来启动发动机。
或者要求时间比较长的过站,为节约成本,需要关闭辅助动力装置时,也需要电源车提供外部电源。
常坐飞机的您知道吗?民航机场都有哪些特种保障设备?飞机地面空调车:是为停放在机场或其他地面的飞机提供经过特别处理的新鲜空气的空调设备。
飞机牵引车:包括有杆牵引车和无杆牵引车,有杆牵引车就是有一根杆子与飞机相连,无杆牵引车是直接将飞机前轮抱起。
机场消防车辆配置有哪些标准机场消防车辆配置标准协议一、关键信息1、消防车辆类型:包括主力泡沫车、快速调动车、登高平台车等。
2、车辆性能要求:如灭火效能、行驶速度、爬坡能力等。
3、车辆数量:根据机场规模和等级确定。
4、车载设备:如灭火药剂容量、消防炮射程等。
二、协议内容11 消防车辆类型111 主力泡沫车主力泡沫车是机场消防的核心装备之一,应具备强大的泡沫灭火能力。
其泡沫喷射流量应达到一定标准,以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扑灭大面积的火灾。
车辆的储液罐容量应满足长时间作战的需求,同时配备先进的泡沫比例混合系统,以实现精确的泡沫混合比例。
112 快速调动车快速调动车的特点是机动性强,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火灾现场。
这类车辆应具备较小的转弯半径和较高的行驶速度,以便在机场复杂的道路环境中快速穿梭。
113 登高平台车登高平台车用于救援被困在高层建筑或飞机上部的人员。
其举升高度和工作半径应能够覆盖机场内常见的建筑物和飞机型号,平台上应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和防护装置。
12 车辆性能要求121 灭火效能消防车辆的灭火效能是关键指标。
灭火药剂的喷射强度、射程和覆盖面积应符合相关标准,以确保能够在火灾初期迅速控制火势,并在后续灭火过程中发挥有效作用。
122 行驶速度车辆在满载状态下的最高行驶速度应满足机场应急响应的要求,能够在规定时间内抵达机场内的任何位置。
123 爬坡能力考虑到机场内可能存在的坡度较大的道路和跑道,消防车辆应具备足够的爬坡能力,以确保在各种地形条件下都能正常行驶。
13 车辆数量131 大型机场对于大型繁忙机场,应根据机场的客流量、航班起降频率和机场面积等因素,配备充足的消防车辆。
一般来说,主力泡沫车的数量不应少于若干辆,快速调动车和登高平台车的数量也应相应增加。
132 中型机场中型机场的消防车辆配置应根据其实际运营情况进行合理调整,但至少应保证有一定数量的主力泡沫车和快速调动车,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
133 小型机场小型机场的消防车辆数量可以相对较少,但仍需满足最低的消防保障要求,配备基本的灭火和救援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