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南宁市对外交通规划
- 格式:doc
- 大小:9.62 MB
- 文档页数:6
广西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典型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广西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典型案例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科技创新正日益在交通运输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广西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不断推动交通运输科技创新,提高运输效率,优化服务质量,实现交通运输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一、广西南宁智慧交通系统南宁市作为广西的省会城市,交通压力较大。
2017年,南宁市启动了智慧交通系统建设工程,通过智能交通信号控制、实时交通信息发布、车辆违章监控等技术手段,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高通行效率。
该系统还实现了公交实时到站信息查询、停车位实时监控等功能,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便利。
二、广西北部湾港口智能物流系统作为西南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广西北部湾港口运输量巨大。
为提高货物装卸效率,北部湾港口引进了智能物流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实现了货物进出口过程的自动化管理和监控。
该系统大大缩短了货物运输时间,提高了港口运输效率。
三、广西铁路高铁线路谐波监测系统随着高铁建设的不断推进,铁路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广西铁路部门引进了谐波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监测高速列车行驶过程中的铁轨谐波情况,提前发现铁路线路损坏风险,及时进行维修和加固,保障高铁运行安全。
四、广西无人驾驶港口物流车项目为应对人工成本上涨和劳动力短缺问题,广西港口引进了无人驾驶港口物流车项目。
这些物流车辆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等设备,能够实现自主导航、自动装卸货物等功能,大大提高了港口物流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五、广西道路交通智能巡检系统为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效率,广西交通部门推出智能巡检系统。
该系统配备了高清摄像头、人脸识别技术等设备,能够自动识别违章驾驶行为和交通拥堵情况,为执法部门提供便利,有效维护道路交通秩序。
六、广西互联网+公交行业发展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广西公交行业也在不断创新。
通过互联网+模式,广西公交企业引入了在线支付、智能导航等功能,提升了公交服务质量和乘客体验,吸引更多市民选择公交出行,减少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 编制单位: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规划编制背景南宁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研究起始于2002年,在2002年与2003年分别提出了线网规划的初步方案和设想。
从2000年到2004年,南宁市历经了数次重要的行政区划调整,南宁市及时组织开展了新一轮《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同时也于2006年委托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对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在2008年5月正式获得了南宁市人民政府的批复。
依据市政府批复的线网规划,《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也于2008年同期完成,于2010年6月获得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批复。
但在2009年,南宁市首次提出建设南宁东站的方案,南宁市铁路枢纽发生重大调整,城市总体规划与综合交通规划也进行了相应调整。
本次《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以下简称“线网修编”)旨在以2008年5月市政府审批通过的《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为基础,在稳定《南宁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中确定的近期建设线路的前提下,根据条件的变化和发展的需要,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及综合交通规划的调整情况,对上版线网规划进行系统梳理和修编完善,对远景线网进行优化调整并稳定2020年线网方案,稳定近期线路的换乘节点,以满足轨道交通与国铁南宁铁路枢纽尤其是火车东站的衔接要求及同期建设要求,满足近期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要求,为城市空间拓展、结构优化以及长远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2、规划年限及范围2.1规划年限本次规划年限分为三个阶段:基准年:2010年中期年:2020年远景年:远景年无具体年限,依据城市远景发展规划,以建设用地控制范围和按资源环境合理容量推算的人口规模作为远景线网规模的控制条件,客流预测远景年限则为2050年。
2.2规划范围考虑到南宁市城市规划形态、土地利用布局和城市轨道交通的适用范围,以城市发展现状为基础,以南宁市城市规划区面积6559km2为基本研究范围;2020年以原高速环以内区域和仙葫、蒲庙、龙岗和平乐片区组成的中心城(建设用地面积约300km2)为重点研究范围,远景以总规中确定的新外环高速公路以内区域为规划研究范围(总范围约90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约640km2)。
第6期(总第195期)2017年12月CHINA MUNICIPAL ENGINEERINGNo.6 (Serial No.195)Dec. 201736南宁市江南客运站站前广场交通组织设计程 贤 鹏1,辜 晓 珺1,杨 赫2(1.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北 武汉430023;2.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陕西 西安710064)广西区南宁市江南客运站位于星光大道—迎凯路口北侧,临靠白沙大道、星光大道、那洪大道等城市重要交通要道,是南宁对外交通的重要节点(见图1),具有交通高度集散的特点。
该站是南宁市对外旅客出行的南部“门户”,区域内是南宁市通往北海、钦州等地联系通道,区域外通往广东、湖南、贵州等地的重要交通枢纽。
白 沙 大 道那 洪 大 道长 凯 路朋云路江南客运站星光大道金 凯 路迎 凯 路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作为城市内外交通的转换场所,江南客运站及收稿日期:2017-10-17第一作者简介:程贤鹏(1982—),男,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市政道路设计工作。
摘要:江南客运站是南宁市对外交通的重要节点,具有交通高度集散的特点。
首先分析现状交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交通出行相对集中,加之缺乏科学合理的交通组织设计,造成交通拥堵。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人为本、无缝换乘的解决措施,并从现场运营效果论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关键词:江南客运站;现状交通;交通组织设计;解决措施;设计方案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4655(2017)06-0036-03周边是大量人流、车流(包括长途车、社会车、出租车、公交车等)的主要集散地,交通组织相当关系复杂。
从现状客运站周边路网交通运行状况来看,由于交通出行相对集中,加之缺乏科学合理的交通组织设计,造成车站周边道路、交叉口拥堵,站前道路人车混杂,区域道路通行效率低下,交通安全性缺乏保障。
随着城市向南的发展进一步拓展,客运站周边路网交通压力将加大,交通通行环境将更加恶化,客运站改造迫在眉睫。
运用SWOT分析法进行规划环境综合分析——以南宁市为例科目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摘要】:SWOT分析法是一种针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分析方法,现常用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的研究。
将SWOT分析法运用于南宁市规划环境综合分析,通过对各种因素综合分析,按照SWOT分析法的要求,明确南宁市经济发展的内部优势和劣势,了解南宁市经济发展的外部机遇和威胁,选择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目的。
【关键词】:SWOT分析法;南宁市;内部优势;内部劣势一、南宁市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在中国西部地区中,像南宁这样具有多机遇重叠、多区域合作得天独厚优势的城市是少见的:她毗邻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构想中的枢纽城市,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城市,是一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举办地,也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区域和外商投资的新热点。
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长期落户南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快建设和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开放开发以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加快推进,南宁的区位优势日益突出。
作为未来中国—东盟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和加工制造业基地以及中国—东盟的区域性信息中心、交通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南宁,目前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和投资商机。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现运用SWOT分析法进行分析。
1、优势分析(S)(1)区位独特。
南宁毗邻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地缘优势:是中国西南、华南和东盟三个经济圈的交汇点,处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北部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多个区域合作的交汇点的核心,战略地位突出。
(2)资源丰富。
南宁地处有色金属地带,已勘探发现的有金、银、铜、钒、铁、锰、铝、锌、铀、钴、钛、铋、磷、硅、煤、石英砂、水晶、重晶石、白云石、花岗岩、石膏、石灰石等41种,为全国矿种的三分之一。
同时,南宁又是我国西南重要的产粮区和经济作物基地,盛产水稻、玉米、木薯、甘蔗、花生、豆类、麻类、茶叶、茉莉花、板栗、烟叶等农副土特产品以及香蕉、菠萝、芒果、龙眼、荔枝、扁桃、柑橘等40多种亚热带水果。
南宁报告二-交通模型报告-图文专题报告之二南宁市城市交通模型建立及应用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宁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宁市公安局交通工程科研所上南南南宁市综合交通规划专题报告之二南宁市城市交通模型建立及应用委托单位:南宁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南宁市交通警察支队编制单位: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南宁市公安局交通工程科研所参编单位:南宁市交通局南宁市建设局南宁市公共汽车总公司项目总负责人:陈必壮(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南宁市综合交通规划专题报告之二南宁市城市交通模型建立及应用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所长:陆锡明陈必壮陈必壮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项目研究人员:吴元祥杨立峰周文毕王祥赵鸥来刘伟南宁市城市规划局局长:黄善武项目研究协作人员:黄善武朱沫廖波宁茜何岩阮明煜梁奕卫张斌南宁市交通警察支队支队长:杨少康项目研究协作人员:杨少康李秋生罗义学肖煌李子龙谭守义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封宁项目研究协作人员:朱炜宏李虹涂海江南宁市综合交通规划专题报告之二南宁市城市交通模型建立及应用1. 综合交通规划模型建立与检验 1.1 人员出行模型建立及检验1.1.1模型框架图1-1 综合交通规划及模型框架图。
1.1.2交通分区说明本次南宁市综合交通规划范围为三环公路以内区域,即南宁市总体规划界定的中心城区范围,区域面积374.2平方公里,目前城市用地面积112平方公里。
依据交通小区划分原则,将所辖区域划分成165个交通小区,14个交通大区,6个地带。
再考虑对外交通,另加10个道口点,共计175个交通小区,具体划分情况见现状分析报告。
为便于现状与规划对比,以及交通预测分析,我们在交通小区划分时,已将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和用地规划考虑进去,因此,现状交通小区与规划交通小区是一致的。
大区是结合现状南宁市城区行政区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分区划分的。
1~6个大区基本与目前城区各分区的名称和范围一致,其中将新城区拆分成两个大区,即南湖分区和新城区;7~14个大区基本属于目前郊区范围,按照南宁市总体规划分区划分界定的,如7大区为总体规划中沙井片区、8为凤岭分区。
南宁大唐天城新建地铁规划南宁大唐天城新建地铁规划,是南宁市“十三五”期间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是南宁促进整体城市发展的重要市政交通客运节点。
南宁大唐天城新建地铁规划,定位为“轨道快速、低能耗、畅达快速衔接“,以“智慧共享、智能化”特色,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客运及出行需求为主要目的。
该规划共7条线路,总长约301公里,设有95个车站。
南宁大唐天城新建地铁规划的7条线路包括:(1)1号线:南宁火车站—大唐天城;(2)2号线:北海大桥站—大唐天城;(3)3号线:嘉宾大道—大唐天城;(4)4号线:山水正大站—大唐天城;(5)5号线:兴宁东站—横沙镇—大唐天城;(6)6号线:钦州东站—大唐天城;(7)7号线:玉山站—大唐天城。
地铁将与其他交通方式构建完整的网络,对整个城市交通体系起到关键性及基础性作用。
南宁市政交通建设将更加有序、安全、高效运行,节省出行时间,提高居民出行便利性。
南宁大唐天城新建地铁规划将极大地促进南宁市整体城市发展,使居民有更高效的出行方式,更便捷的出行体验,更舒适的城市环境,有利于辐射出南宁周边城市的发展。
同时,还将拉动南宁市政府在财政、税收、就业等方面的社会支撑,为居民服务。
The construction of subway in Datang City, Nanning, is one of the key projects 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Plan", which is an important urban transportation hub for Nanning to promote the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city.The new subway of Datang city in Nanning is positioned as "railway express,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nd fast connec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lligent sharing and intelligence", which aims to meet the increasing passenger transport and travel demand. The plan has 7 lines in total, with a total length of about 301 kilometers and 95 stations.The 7 lines of the new construction plan of Datang city subway in Nanning are as follows:(1) Line 1: Nanning Railway Station-Datang City;(2) Line 2: Beihai Bridge Station-Datang City;(3) Line 3: Jiabin Avenue-Datang City;(4) Line 4: Shan Shui Zhengda Station-Datang City;(5) Line 5: Xingning East Station-Hengsha Town-Datang City;(6) Line 6: Qinzhou East Station-Datang City;(7) Line 7: Yushan Station-Datang City.The subway will build a complete network with other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which plays a key and basic role in the whole urban traffic system.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transportation in Nanning will be more orderly, safe and efficient, saving travel time and improving the convenience of residents.The new construction plan of subway in Datang City, Nanning, will greatly promo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Nanning City, providing residents with more efficient means of travel, more convenient travel experience and more comfortable urban environment,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urrounding cities of Nanning. At the same time, it will also drive the social support of Nanning government in terms of finance, taxation and employment, and serve the residents.。
浅谈城市交通系统规划摘要:如今南宁的建设步入快速发展时期,交通设施作为城市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之一,其规划、建设、管理成为当前最重要的手段。
文章探讨南宁市交通系统的现状,并按照“问题导向”的规划思路,展开对南宁市交通系统规划的对策研究。
关键词:南宁;交通系统规划;问题;对策如今南宁的建设步入快速发展时期,交通设施作为城市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之一,其规划、建设、管理成为当前最重要的手段。
在这样的背景下,怎样解决交通系统出现的问题,以满足南宁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促进经济要素在空间上的高效配置,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文章探讨南宁市交通系统的现状,并按照“问题导向”的规划思路,展开对南宁市交通系统规划的对策研究。
一、南宁交通现状及其问题诊断(一)对外交通南宁市作为广西的首府,整个城市对外交通产生的流量有两个层面、四个方向。
东面联系柳州、桂林、湖南;南面联系钦州、北海、广东;西面联系崇左、百色、贵州;北面联系贵州。
从南宁市域公路主干线网看出,进出南宁市中心城区的公路网都汇集在南宁市绕城高速路上,形成环状加放射性路网结构。
四个方向的出入口与南宁市中心城区之间联系的轴线功能薄弱、功能混乱、线路单一,造成了南宁市中心城区在特殊时段,联系对外交通的轴线无法满足两地人流、物流的需求,造成严重的交通堵塞。
(二)内部交通1.用地布局特点。
南宁市经历了几十年的城市发展,但依然是以朝阳商圈为核心像外拓展,目前的道路系统主要形成了两环(快速环、外环高速),快速环内主要以商业、居住、办公为主;外环高速内快速环外主要以高尚居住、商务办公、大型公共设施为主;工业主要集中在江南片区;商务办公室主要集中在琅东片区;大学城主要集中在西乡塘片区;城北片区在城市的不断变迁中遗留了很大衣部分的城中村。
2.居民出行特点。
南宁市2000年进行过大型的居民出行调查,居民人均出行次数为2.51次(不包括6岁以下的儿童)。
2006年南宁环城高速围合的区域以及邕宁区、良庆区范围内常住人口人均出行率为2.5次。
南宁城市交通规划的现实问题与解决策略南宁城市交通规划的现实问题与解决策略[摘要]城市交通与城市经济的增长、城市功能布局、人们的生活出行等密切相关,是城市的动脉系统。
由于我国城镇化进程加速了机动化进程的发展,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和管理水平已不能满足当下猛增的交通需求,各大城市相继出现交通拥堵问题。
同样,南宁市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城市,是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其经济地位和区位优势都对城市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考验。
近年来,随着区域性国际城市发展、人口增多、生活水平上升,越来越多的市民发现南宁也碰上了世界性难题—城市交通拥堵。
这不但直接影响市民的日常出行,影响着城市生活的效率和质量,也制约了南宁城市的发展。
因此,如何破解南宁市交通拥堵难题就成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南宁市交通拥堵交通管理引言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是世界性难题,已成为当今社会最令城市管理者和市民头痛的“城市顽疾”和“社会公害”。
南宁市作为广西的首府城市,近年来,南宁城市经济发展迅速,机动车的保有量从2008年的 58万辆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到了2011年已经达到70多万辆,而且还在大幅攀升,再加上40多万辆电单车,使原本就有限的交通基础设施更加不堪重负。
南宁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已经日益严重,特别是在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大型活动和节假日期间尤为突出,一些主要干道和重要路口的通行能力大幅减弱,快环不快,给城市的健康发展和市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交通拥堵不仅仅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不利,还使交通事故发生的比例相比往年大幅攀升,而且在现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直接影响一个城市的投资、发展环境、城市竞争力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这种情况下,分析城市交通发展的现状及其拥堵的现状,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改善城市交通负效应的对策就非常有必要了。
一、南宁市城市交通发展的现状目前南宁市城市道路已形成单中心、紧密布局的形态,交通系统主要表现出以下特征:(1)道路交通系统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形成。
广西南宁东站规划揭面纱将成综合交通枢纽2009-12-15中国公路网【声明】:转载《中国公路》《中国交通信息化》《中国高速公路》《中国公路文化》《中国交通建设监理》《交通决策参考》稿件须经书面授权。
索取授权书QQ: 471885979昨日,“2009可持续畅通南宁规划国际论坛”在南宁市闭幕,论坛透露南宁东站概念性规划、快速公交近期实施方案等一批重要规划的进展情况,其中包括快速公交1号、2号线的计划走向,规划“六纵六横”快速路系统等。
南宁东站将成为综合性交通枢纽南宁东站位于在建的凤岭北路北侧,西距既有南宁站10.4公里,东距屯里站2公里。
建成后,将成为广西标志性工程和面向东盟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南广、湘桂、广西沿海、云桂等多条快速铁路将在此交会。
南宁东站规划区域还将成为未来南宁市东部主要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中心。
随着南宁市地铁3号线及7号线的规划实施,南宁东站将形成一个铁路客运、轨道交通、长途汽车及城市公交等多种运输方式紧密换乘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也就是说,在东站,市民可以方便快捷地换乘任何一种城市公共交通工具。
站台超前设12座部分宽达20米目前,投资60亿元的南宁东站的蓝图已初步绘就———车站设置3个车场,由北向南依次设柳南车场、南广车场和南钦车场。
站场规模按12座站台设计,站房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左右。
根据《南宁东站综合交通枢纽概念性规划》,南宁东站总规模为到发线22条(不含正线)、站台12座。
其中柳南车场设到发线10条、站台5座;南广车场设到发线8条、站台4座;南钦车场设到发线4条、站台3座。
从站台的大小可看出这座未来“中国南方最大的火车站”不是徒有虚名。
南宁东站站台长度均为450米,中间站台宽度按12米、基本站台宽度按20米设计。
车站设进站地道和出站地道各1座,宽18米。
还设有专门的行李地道1座,宽5.5米,方便乘客托运行李。
站前广场抬高建设跨过凤岭北路经过前期多方案比较研究,综合考虑景观、交通组织等相关因素,规划建设凤岭北路下穿站前广场。
第五节案例分析——市对外交通规划
地处泛珠三角与大西南区域的区域经济圈,以及北部湾(广西)经济区。
市是联结泛珠三角、西南地区与东盟国家,南贵昆西南大通道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泛北部湾经济区的龙头。
因此需加强对外辐射强度,加强与国外城市及周边地区的联系,提升公、铁、航、水等对外综合运输体系的服务水准,改善城市部交通的运行环境,提高外交通一体化衔接水平。
规划并构筑与该地位相匹配的城市
发展目标
建立与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布局,市域城镇体系及产业布局相适应,运输方式齐全、运输结构均衡、运行高效的区域枢纽型的对外交通体系。
加强与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城市、珠三角城市以及东盟国家在区域重大交通设施布局的协调,密切市域围及周边重点地市与的交通联系,确立在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交通枢纽地位。
从具体任务分解来看,要形成面向国际、东盟和国的空港、面向东盟和全国的快速铁、城际铁和普铁结合的铁路枢纽、面向珠三角、大西南和广西的国家公路枢纽以及面向国际和国、衔接大西南的航运枢纽四方面的核心容。
总体策略
构建公铁综合运输通道,形成联系东盟、大西南、珠三角、和广西的五条综合运输通道。
通道方式以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城际铁路+普铁等结合,以满足客货流对于出行费用、时间的不同需求。
力争通道的客、货运比例为1:2 和1:3。
具体通道布局
1)面向东盟:
-崇左-友谊关-越南
高速公路+普通公路+普铁
2)面向珠三角:
--
高速公路+城际铁路
3)面向大西南:
--
--
高速公路+普通公路+普铁
4)面向广西:
--
--
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城际铁路+普铁
图13-2 市对外综合运输通道布局图
公路
根据对外运输量预测,2010 年和2020 年的公路客货运量仍将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而随着高速公路网建设的逐步完善,以市区为中心的放射状高速公路网布局将在2010年左右基本建成,因此,结合已有的方案规划,应该采取近远期不同的发展策略。
具体目标:形成面向珠三角、大西南和广西的国家公路枢纽。
2010 年前基本建成:
多方位连接东盟:南友高速(已建、友谊关)、南防高速(延伸、东兴)形成大西南出海主通道:南百高速(续建、至)、南河高速(续建、至)、桂
海高速(已建、至、)
主动衔接珠三角:南广高速(续建、至)
2010 年后建设:
到龙邦高速(途径马山),形成市域北部的一条南北向过境通道;
六景-高速,形成从大西南至北部湾港口群的直接通道,减少绕行距离;
现有通道的扩容或者第二通道的新建,结合对外道口的出行量预测,2020 年桂海高速往方向的日出行量将达到3 万PCU 左右,若再考虑过境的2-3 万PCU 的车流量,将基本达到现有桂海高速-段(双向四车道)的通行能力,因此有可能需要对采取现有通道的扩容或者新建南柳第二通道的方案。
本规划推荐采用建设第二通道的方案,主要考虑其可以增加网络的覆盖率,且从投资成本来看,现有高速的拓宽和新建通道的成本相差不大。
推荐第二通道的布局方案为沿G322 走向,在现有南柳高速的北侧,从快环开始途径三塘、五塘、新宾、合山,最终至。
图13-3 市域高速公路网规划布局图
铁路
铁路作为一种集约化、快速便捷的交通运输工具,在我国节能环保的发展背景和公路交通日益拥挤的前提下,其将会日益受到重视。
在铁路局已经搬迁至的基础上,凭借现有的铁路网络条件和其发展后劲将会成为大西南地区一个重要的铁路枢纽。
具体目标:形成面向东盟和全国的城际铁、普铁结合的铁路枢纽。
图13-4 市对外铁路规划布局图
站点布局:
市现有的铁路客站站位于市中心,货站铁路南站位于江南区沙井组团。
这两个铁路站点受用地条件的限制,未来的扩容条件十分有限。
而根据城市的发展态势,市将在五象新区再建一个新,无论是客货运输需求或是用地条件上,都应考虑在五象新区建设铁路客货站。
即客站形成现有站和五象站的两个站点,货站形成南站和玉洞站两个站点。
现有站以服务老城区客流为主,主要供中远距离的车次停靠;五象站以服务中短距离的城际铁路为主,分担现有站的设施扩容压力;铁路南站仍作为沙井片区的工业基地的货运集散站点;玉洞站将重点服务于东盟国际物流园,其服务对象将扩大至国各地区和东盟10国及其他国家。
图13-5 市区铁路站点规划布局图
河航运与港口
具体目标:形成面向国际和国、衔接大西南的航运枢纽
出选择:
1)国家与自治区港口规划定位都将作为大西道的出,在港口等基础设施方面占有较大优势;
2)从发展潜力来看也具有建成亿吨大港的岸线资源;
3)从位置来看港距离最近,可以减少运输成本。
因此综合来看,的优势在于现状基础设施较好,且具有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而港的优势在于其发展潜力较大,与联系较为便捷。
因此综合考虑推荐采用近期采用、远期以港为主,结合作为的出。
图13-6 与北部湾港口群的交通基础设施联系布局图
航空
机场总体定位:面向东盟的国际机场、辐射全国的干线机场,等级为4E级。
机场区域协调:
1)两江机场——服务的旅游国际干线机场
2)白莲机场、机场——服务本市的支线机场
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和北部湾经济区的中心城市的定位决定了其对于周边区域的强大辐射力,因此广西除了桂北和桂中部分之外大部分地市的旅客航空出行都将通过吴圩机场。
同时,作为中国与东盟各国经贸往来的桥头堡,吴圩机场未来还应当进一步强化其在华南、西南地区联系东盟的重要航空枢纽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