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计算题专题训练复习课程
- 格式:doc
- 大小:225.30 KB
- 文档页数:11
2024中考化学计算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巩固化学计算题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1.2熟练掌握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步骤和技巧。
1.3提高学生的化学计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例题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共同进步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化学计算题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3.2培养学生勤奋好学、不怕困难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1.1化学计算题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1.2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步骤和技巧。
2.难点:2.1化学计算题中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法。
2.2化学计算题的误差分析。
三、教学过程1.引入同学们,化学计算题在中考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考察了我们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今天,我们就来复习一下化学计算题,为中考做好准备。
2.基本概念复习(1)化学计算题的分类1.质量守恒计算题2.物质的量浓度计算题3.化学方程式计算题4.气体摩尔体积计算题5.溶液浓度计算题(2)化学计算题的基本原理1.质量守恒定律2.物质的量守恒定律3.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3)化学计算题的基本方法1.方程式法2.比例法3.差量法3.解题步骤与技巧(1)审题1.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2.确定题目类型,分析已知条件和未知量。
(2)列式1.根据题目类型,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2.列出方程式或比例关系。
(3)计算1.解方程或比例关系,求解未知量。
2.注意单位统一和精度要求。
(4)检验1.检验计算结果是否符合题意。
2.分析可能出现的误差。
4.例题分析(1)质量守恒计算题例题1:某反应中,反应物A与B的质量比为1:2,已知反应物A 的质量为10g,求反应物B的质量。
(2)物质的量浓度计算题例题2:某溶液中,溶质A的物质的量为0.2mol,溶液体积为100mL,求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化学方程式计算题例题3:已知反应方程式为2A+3B=C+4D,若反应物A的物质的量为0.5mol,求反应物B的物质的量。
一、春天是流感的多发季节,民间有很多治疗流感的土方法,其中多吃大蒜能预防感冒.大蒜中的大蒜素硫化丙烯是杀菌的有效成分,1千克大蒜中含大蒜素125克,已知大蒜素由C、H、S三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74,其中碳元素质量分数48.6%,氢元素质量分数8.1%,求:(1)大蒜素硫化丙烯属于_______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2)1千克大蒜中含硫元素质量为多少克?(3)硫化丙烯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二、我国民间有端午节挂艾草的习俗.艾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化学式为:C15H10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请回答:(1)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2)黄酮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填最简比).(3)11.1g黄酮素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g.三.某火力发电厂常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防止空气污染.(1)补全其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2CaCO3+O2+2SO2=2CaSO4+2X.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
(2)若该发电厂每天要处理含有3.2吨二氧化硫的废气,计算每天至少需含碳酸钙90%的石灰石多少吨才能满足处理废气所需?(写出计算过程,保留1位小数)四.舟山虾蟹资源丰富,利用虾蟹等甲壳动物的废弃甲壳开发生产的可溶性甲壳素,是研制生物医药、化妆品等新产品的重要原料.但甲壳素生产过程排放的废液中含有盐酸,对环境会造成严重污染.如图是某工厂所用盐酸容器上标签的部分内容,请仔细阅读后计算:(1)已知甲壳素的化学式为(C8H13NO5)n,它由______种元素组成.(2)甲壳素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3)取上述20%盐酸10ml,加水稀释至100ml,问稀释后的稀盐酸中含溶质多少克?五、某同学为了测定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如图甲所示发生装置的锥形瓶内加入二氧化锰0.5g,在分液漏斗内加入该过氧化氢溶液25g.完全反应后,称得发生装置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24.7g.请回答:(1)若要测量产生的气体体积,则应选_________(选填“乙图”或“丙图”)所示装置收集气体,且要慢慢地上下移动量筒,使量筒内外液面高度相同,读取量筒的气体体积.(2)请列式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六、我校科学兴趣小组考察了钱塘江附近一家企业的污水处理情况,在考察过程中收集到如下数据:①该企业排放的污水主要成分是盐酸,提取未经处理的污水水样,用pH试纸测得pH=3;②处理污水步骤之一是:污水进入中和池进行中和处理,所用的材料是较经济的石灰水;③提取经过处理后可排放的水样,测得pH在7.0左右.根据上述提供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这种考察属于____________调查(填“直接”或“间接”);(2)要测出污水的酸碱度,可选用____________;(3)经计算得知pH=3的污水中,盐酸的质量分数为0.00365%,现假设中和池中有1.0×106千克污水(污水中其他物质均不与Ca(OH)2反应),至少需要多少千克Ca(OH)2才能完全中和?七、如图是某试剂瓶标签的部分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稀,原因是什么?(2)配制9%的稀盐酸100g ,需要这种浓盐酸的体积约为多少?(精确到0.1mL )(3)某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部分变质,取该固体10g ,加入质量分数为9%的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生成气体的质量为2.2g ,试通过计算说明未变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是多少?八、过氧化钠(Na 2O 2)和过氧化氢都是供氧剂.请回答:(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2O 2+2H 2O ═4NaOH+O 2↑.将一定量的Na 2O 2加入到87.6g 水中,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减少了3.2g (水的挥发忽略不计).列式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2)利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小明根据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氧气的质量,计算式是:生成氧气的质量=过氧化氢的质量×量过氧化氢的相对分子质2×氧的相对原子质量×100%.老师指出小明的计算方法是错误的,你认为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m 克的过氧化氢制得氧气的质量_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利用m 克的过氧化钠制得氧气的质量.九、(2016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全真模拟)资料一:原煤中含有硫,燃烧时生成的SO2会污染空气;资料二:测量SO2含量的反应原理为SO2+2H2O+I2=H2SO4+2HI;资料三:加了生石灰的原煤燃烧时刻减少SO2排放,反应原理为2CaO+2SO2+O2=2CaSO4。
请回答:(1)原煤燃烧产生的SO2在雨、雪降落过程中会形成_________,它能腐蚀建筑物、使土壤酸化等;(2)取用原煤燃烧产生的工业废气样品1米3,缓缓通过含碘(I2)1.27毫克的碘溶液,刚好完全反应。
则该工业废气中SO2的含量为_________毫克/米3,(假设工业废气中的其它物质不与碘反应);(3)若该工业废气中含有128克SO2,要除去这些SO2,理论上需在产生该工业废气的原煤中加入含氧化钙80%的生石灰多少克(假设工业废气中的其它物质不与氧化钙反应)?十、(2016年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如图“自生氧防毒面具”适用于火灾、震灾、毒气外泄等造成的缺氧场合。
其独特的制氧装置能保证在1分钟之内使袋内充满氧气,以保证佩戴者快速安全地逃离灾害现场。
请根据提供的“材料说明”等分析:(1)推断生氧剂具备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2)若成人每分钟正常需氧量为0.32g,则能维持成人正常呼吸30分钟的“自生氧防毒面具”,至少要装入这种生氧剂多少克?(3)若将刚使用后的“生氧剂”取出放置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水A 克后,发现总质量减轻了B克(方程式:4KO2+2H2O═4KOH+3O2↑),若求使用后“生氧剂”中KO2的质量分数,则还需要确定的一个数据是______(假设使用后的“生氧剂”中杂质不与水反应).十一、(2016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全真模拟(二模))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白色的硫酸铜固体粉末,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14.2%的无色溶液10g。
请计算:(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______;(2)实验前试管中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十二、(2016年中考模拟试卷初三科学(问卷))一瓶氢氧化钠固体,因不慎敞口放置了一段时间,已经部分变质。
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测定该瓶试剂变质的程度,他们在知识回顾的基础上,依次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第一步:取该瓶中的试剂20g加水配制成溶液;第二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第三步:过滤、干燥、称量,生成沉淀为5g.(1)若该瓶试剂中的Na2CO3的质量分数为A,则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1−A(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计算该20g试剂中含有杂质Na2CO3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十三、(2016年杭州市建兰中学中考模拟试卷(五))自来水通常使用氯气(Cl2)进行消毒,已知氯气通入水中后会与水发生如下反应:Cl2+H2O=HCl+HClO,其产物中的次氯酸(HCl)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次氯酸在光照下又会分解成O2与HCl。
(1)小明取10L的自来水,经充分光照后,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后得沉淀0.0287克。
请计算,这10L自来水中最初通人了多少克氯气?(2)小明将上述计算结果与自来水厂生产标准进行比较,发现自己的计算结果远小于工厂实际加入的氯气用量。
对此,以下解释合理的有______。
A光照时有部分HCl挥发了B小明使用的硝酸银溶液浓度比实际标注的小C.自来水厂通入的氯气并未完全溶于水中D.小明在称量沉淀时,沉淀未完全烘干E自来水中的次氟酸因杀菌消毒的过程本身已有消耗,已转化为某些可溶性的氯化物十四、(2017杭州中考模拟.36.4分)一定质量的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将其分为两等份,一份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0.2g;另一份与足量的硫酸铜充分反应,经过滤、烘干,得固体10.8g。
求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
十五.一块含有Fe2O3铁锈的铁片质量为3.0g,跟25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1g,试通过计算回答:(1)含铁锈的铁片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十六.(13中二模)已知:Na2CO3受热不易分解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 NaHCO3 Na2CO3+CO2↑+H2O.某纯碱样品中混有部分碳酸氢钠,为了测定样品的纯度小钱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准确称取样品10.0g放入试管中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时现试管中样品质量减少1.24g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g(2)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题型三:关于坐标图的读图以及计算十七、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对金属铁、铝、铜进行系列研究.(1)合金的应用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象征.有下列三种合金:①铁合金;②铝合金;③铜合金,这三种合金被广泛应用的先后顺序按年代由远及近排列应是___________(填序号).(2)他们欲探究铁、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将铁丝、铝丝和铜丝分别放入三支分别盛有稀盐酸、稀硫酸、稀醋酸的试管中,观察反应现象,分析并得出结论.请指出该实验设计的不合理之处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小组的同学还利用单质铜制取Cu(0H)2,其设计方案如图1:①铜在受热转化为CuO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取一定量的CuO放入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向烧杯中逐滴加入10%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滴入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当滴入10%的NaOH溶液120g时(即B点),试通过计算,求,此时所得Cu(OH)2沉淀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至0.1g).十八、(2016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全真模拟(二模))向含CuCl2和HC的100g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关系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