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公顷和平方千米
- 格式:ppt
- 大小:4.60 MB
- 文档页数:23
四年级数学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知识点
总结
【认识】
在常用的面积单位中,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这三个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10000平方米=1公顷。
1平方千米是100公顷,所以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进率是100。
>>>>认识公顷
★公顷有多大?★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1公顷是多少平方米?★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00米×100米=1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
>>>>认识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有多大?★
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是多少平方米?★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1千米=1000米;1000米×1000米=100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是多少公顷?★
000000平方米=100公顷1平方千米=100公顷
★平方千米、公顷和平方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判断面积单位】
公顷和平方千米
建筑物一般用公顷作单位;
领土面积一般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计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常用换算】
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10000平方米=1公顷
000000平方米=100公顷=1平方千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0000平方厘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
公顷和平方千米学生姓名年级学科授课教师日期时段核心内容认识公顷、认识平方千米课型一对一教学目标1、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2、认识平方千米的实际含义,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知道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能进行简单的单位之间的换算;3、运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难点重点:熟练掌握,公顷、平方米、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并进行相关的单位换算。
难点:综合运用面积公式,及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
课首沟通说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并理解面积与周长的区别;本单元知识学完后,有什么收获?跟老师分享一下,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大致有多大?以及三者之间的进率?课首小测1. 4平方米=( )平方分米8公顷=( )平方米500公顷=( )平方千米3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2021方分米=( )平方米9平方千米=( )公顷【学有所获】在掌握方法的前提下,熟记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100 10000100 1002.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小明身高132 ( )。
一张邮票的面积是6 ( )。
教室地面的面积是56 ( )。
课桌面的面积约是42 ( )。
中国的领土面积大约是960万( )。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它的面积是( ),知识梳理相关知识复习回顾: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3、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单位间的进率: 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平方米()()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5、化单位的方法:大单位化成小单位:×进率 如:3平方分米=300平方厘米 小单位化成大单位:÷进率 如:6000平方分米=60平方米 6、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导学一知识点讲解 1认识公顷地球的表面积大约为5100000亿平方米,其中陆地的面积约为1500000亿平方米,海洋的面积约为3600000亿平方米。
2021-2021学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2.1公顷和平方千米2.1 公顷和平方千米一、选择题1.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是()。
A. 10000B. 100C. 1000000【答案】A【考点】公顷、平方千米与平方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解析】【解答】解: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是10000。
故答案为:A。
【分析】1公顷=10000平方米。
2.(2021四上·永定期末)奥运场馆“鸟巢”的占地面积约为2021,那么几个这样的“鸟巢”的占地面积约为1平方千米?()A. 5000B. 500C. 50D. 5【答案】 D【考点】公顷、平方千米与平方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解析】【解答】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2021(个)。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1平方千米=100公顷,先将单位化统一,要求几个这样的“鸟巢”的占地面积约为1平方千米,就是求1平方千米里面有几个2021,用除法计算,据此列式解答。
3.(2021四上·白云期末)一个面积为2公顷的果园.如果每5平方米种一棵果树,那么这个果园一共可以种果树()棵.A. 400B. 4000C. 40000【答案】B【考点】公顷、平方千米与平方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解析】【解答】2×10000÷5=4000(棵)。
故答案为:B。
【分析】公顷×10000=平方米,果园面积÷种一棵果树需要的面积=这个果园一共可以种果树的棵树,据此解答。
4.(2021四上·京山期中)北京“水立方”占地面积约6()A. 平方米B. 平方千米C. 公顷【答案】C【考点】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与使用【解析】【解答】北京“水立方”占地面积约6公顷。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对北京"水立方”占地面积的了解和对面积单位的把握,即可解答。
5.(2021四上·营山期末)下面的圆圈里,应该填“<”的是()。
《公顷和平方千米》知识点1、已经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²)、平方分米(dm²)、平方米(m²)、公顷、平方千米(km²)。
2、(1)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2)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公顷作单位。
例如:鸟巢的占地面积约1公顷。
400跑道围起来的部分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
(5)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
3、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1)首先要记住它们之间的进率: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2)换算方法:○1把高级单位化为低级单位,要用乘法计算,只要用高级单位前面的数去乘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即高化低,乘进率,小数点向右移,移几位,看进率。
)○2把低级单位聚成高低级单位,要用除法计算,只要用低级单位前面的数去除以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即低化高,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移几位,看进率。
)a、把公顷转化为平方米,只要在公顷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添写4个0。
b、把平方米转化为公顷,只要在平方米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去掉4个0。
c、把平方千米转化为公顷,只要在平方千米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添写2个0。
d、把平方千米转化为平方米,只要在平方千米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添写6个0。
e、把平方米转化为平方千米,只要在平方米前面的数据后面直接去掉6个0。
4、填写面积单位的规律:(1)国土面积、省份(含直辖市)面积、省会城市面积、州(市)面积、县、乡镇面积、村委会、村庄面积、一般要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2)公园、院(校)园、体育场(馆)等,一般要用“公顷”作单位。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二《公顷和平方千米》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公顷和平方千米》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公顷和平方千米描述较大的面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面积概念,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和场景的观察,能够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大小。
但是,学生对于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可能还不够清晰,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公顷和平方千米描述较大面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运用公顷和平方千米描述较大面积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大小,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公顷和平方千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如测量校园面积、估算家庭面积等,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图片、实例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概念。
2.实践活动材料:如测量工具、地图等。
3.作业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公顷和平方千米的练习题,用于课后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校园、家庭等不同场景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面积的概念。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场景的面积吗?它们可以用什么单位来表示?”2.呈现(10分钟)介绍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讲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大小,并能够进行换算。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测量校园面积、估算家庭面积等。
引导学生运用公顷和平方千米描述较大面积,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2《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一. 教材分析《公顷和平方千米》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面积单位的大小,并能运用公顷和平方千米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面积的概念,并对面积单位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日常生活中,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单位使用较少,学生可能对它们的概念和换算关系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实例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两个单位。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公顷和平方千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换算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难点:理解和运用公顷和平方千米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含义,培养学生运用这两个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实物模型、换算表格等。
2.学具:练习本、笔、尺子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个校园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校园的面积。
然后提问:“如果我们要表示一个更大的公园或者农田的面积,我们应该使用哪个单位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入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同时,给出一些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这两个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
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应用题,内容涉及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换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答疑难问题。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提问并解答。
讨论结束后,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第2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第1课时公顷的认识教案【教学内容】: 教材第34页例1。
【教学目标】:1.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积极参与观察、推算、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提高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学习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公顷的含义。
难点:体会公顷的大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公顷1.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常用的面积单位。
你知道教室的地面有多大吗?用什么面积单位计量比较合适?先请同学们欣赏下面一些图片(呈现“鸟巢”、中华世纪坛、台湾日月潭和我国大片森林的画面,并出示相应的文字说明),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图片中的文字。
2.教师提问:这些文字中都使用了什么面积单位?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公顷”这一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
二、自主探究,认识公顷1.教学例1。
(1)认识1公顷的含义。
(2)谈话:100米有多长?你能结合实际说一说吗?想象一下,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有多大?指出:像这样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公顷。
(3)引导:1公顷有多少平方米呢?先独立算一算,再与同桌交流。
在交流的基础上得出:1公顷=10000平方米。
2.出示教材第34页“做一做”。
(1)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面积有多大?多少块这么大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引导学生推算出结果。
(2)提问: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1公顷,下面我们再去实际感受一下(把学生带到操场)。
让学生先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再让学生数一数围的人数,再把这块土地的大小估一估,说明这么大是100平方米。
刚才我们已经计算出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让学生闭眼想一想1公顷有多大。
(也可以将学生带到篮球场)三、实践应用1.教材“练习六”第1题。
《公顷和平方千米》一、教材分析《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材34、35页)中的教学内容。
公顷和平方千米是两个较大的面积单位,一般用于计量大面积的土地。
它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这些单位比较适用于计量物体表面、平面图形以及小块土地的面积。
如果用于计量面积很大的土地,则很不方便,因此需要公顷和平方千米。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初步形成1公顷、1平方千米的观念,联系实际体会它们大致是多大,在头脑里留下比较清楚的印象;应用平方米与公顷、平方千米与公顷间的进率,感受用公顷和平方千米能方便地表达土地的大小,从而体会土地的面积;整理先后教学的全部面积单位,组织新的认知结构,合理地应用面积单位。
二、学情分析本学期学生其中大部分学上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标明确,上课专心听讲,下课积极主动的完成老师的任务,遇到不懂的问题能主动的问老师还有同学,只有个别的同学思想不够积极,大多数学生掌握基础只是比较牢固,回答问题比较准确,对新知识掌握较快。
学生上课时回答问题比较积极,但语言的组织能力还不够强,有待加强。
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
通过计算、观察、推理、想象等方式让学生感受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2、使学生掌握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作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利用数据资料,图片资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平方公里)。
感受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公顷有多大的实际认识,以及掌握土地面积单位的进率和简单换算。
教学准备:图片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课前准备:测量操场的长和宽,计算操场的面积。
四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知识点总结公顷和平方千米是四年级上册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它们是用来计量面积的单位。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单位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一、公顷公顷是我们常用的大面积单位,它等于一百个平方米。
公顷的符号是h a。
使用公顷进行面积计量时,我们可以使用如下的换算关系:1公顷= 10000平方米1平方米= 0.0001公顷例如,如果一块地的面积是3000平方米,那么这块地的面积就是3000乘以0.0001,即0.3公顷。
二、平方千米平方千米是一个更大的面积单位,它等于一百万平方米。
平方千米的符号是km²。
使用平方千米进行面积计量时,我们可以使用如下的换算关系:1平方千米= 1000000 平方米1平方米= 0.000001 平方千米例如,如果一个湖泊的面积是2000000平方米,那么这个湖泊的面积就是2000000乘以0.000001,即2平方千米。
三、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换算有时候,我们需要在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进行换算。
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进行换算。
1.公顷转平方千米公顷转平方千米时,只需将公顷数除以100,即可得到平方千米的数值。
例如,如果一个农田的面积是300公顷,那么这个农田的面积就是300除以100,即3平方千米。
2.平方千米转公顷平方千米转公顷时,只需将平方千米数乘以100,即可得到公顷的数值。
例如,如果一个国家的面积是5平方千米,那么这个国家的面积就是5乘以100,即500公顷。
四、归纳总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公顷和平方千米是常见的面积单位。
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换算关系将它们进行转换。
需要记住的是,公顷比平方千米小两个量级,换算时要考虑到这个关系。
通过学习公顷和平方千米的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面积计量单位,提高我们的数学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希望本文库的内容能帮助到你,让你更加熟练地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知识点。
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向我们提问。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是学生在学习了面积单位之后的内容,是面积单位知识的进一步拓展。
本单元通过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较大的面积单位,帮助学生建立起对面积大小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面积知识。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定义、换算以及应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面积知识,能够理解和运用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小面积单位。
但是,对于公顷和平方千米这样较大的面积单位,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公顷和平方千米大小的直观认识,并能够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定义,掌握公顷与平方米、平方千米与平方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情境,培养学生运用公顷和平方千米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面积单位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定义,公顷与平方米、平方千米与平方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2.难点:公顷与平方米、平方千米与平方米之间换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大小。
2.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索公顷与平方米、平方千米与平方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3.游戏教学法:设计相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对公顷和平方千米知识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PPT、黑板、粉笔、公顷和平方千米的相关图片。
2.学具:学生作业本、尺子、计算器。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片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土地,让学生猜测它们的大小,引发学生对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好奇心。
同时,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面积单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定义,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这两个面积单位的大小。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一. 教材分析《公顷和平方千米》是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内容,这一单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面积单位的大小,并能够运用公顷和平方千米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单元之前,已经学习了面积的概念以及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面积单位。
但学生对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实际应用可能比较陌生,因此,需要在教学中结合实际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含义,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运用公顷和平方千米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及其换算关系。
2.难点:公顷和平方千米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理解和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及换算关系,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卡片等。
2.学具:学生作业本、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中的面积单位是什么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呈现(10分钟)教师介绍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等于1,000,000平方米。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公顷和平方千米进行计算。
例如:一个公园的面积是15公顷,换算成平方千米是多少?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如:选择正确的面积单位填空、改写面积单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