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城遗址导游词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武汉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最被低估的博物馆,打开青铜器之门的钥匙昨天整理了一下文件夹,从19年到21年两年时间,一共去了247个文博单位,当然这里有重复的,也有本地去多次只算一次的。
保守估计只在博物馆里的时间超过1500小时,还没算写文章,以及路程损耗的时间。
逐渐的到最近几个月才对自己特别感兴趣的方向逐渐清晰。
其中商代青铜器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一般用以形容青铜器的总是一些神秘,狰狞,饕餮之类的名词。
正因为大量这样的无效形容占据了人们有限的耐心,导致绝大多数人找不到欣赏青铜器的钥匙。
青铜器的最大特点,是神性。
神性是什么,是人对未知的敬畏,是在生产力极为有限的情况下仍然愿意贡献出自己最好的东西去探索宇宙,与鬼神沟通。
年代越早,制作越艰难,其神性也越强烈。
所以当春秋战国的青铜器更偏向艺术品,西周中晚期青铜器因为制度的形成而更有惯性,商代的青铜器由于文字的匮乏才更加放大了图像的意义。
你要相信,你眼前的青铜器,绽放着光芒工匠们的智慧之光,这些青铜器就是他们眼中的世界。
而世界观的形成,必然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犹如皿方罍,妇好鴞尊之类的重器已经是世界观成熟的结果。
但是过程呢?源头呢?所以盘龙城不可不看。
根据盘龙城展板给出的时间线,盘龙城兴起于公元前1700年,处于夏代中期。
但是直到公元前1520年,商王朝建立60年,夏代彻底灭亡以后,盘龙城才正式进入了繁荣的阶段(我们只根据博物馆提供数据阐述,不讨论夏商的具体问题)。
又过了300年,公元前1230年,就在安阳殷墟兴起,武丁中兴,青铜器迎来全盛时代之前,盘龙城没落了。
在商王朝的统治下存续300年左右。
正因为盘龙城消失在鼎盛期之前,所以盘龙城是一个纯粹的商代前期青铜器宝库。
它对青铜器纹饰的出现和演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现在能确定或者被归为夏代的青铜器其实很有限。
而这些夏代青铜器和商代青铜器又有比较大的区别。
除了青铜鼎造型基本一致以外,其他诸如斝和爵无论从器型和体量上都有很大的区别。
盘龙城遗址
盘龙城遗址
盘龙城遗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滠口镇叶店乡的杨家湾境,面积约1.1平方公里,1954年发现。
1963年湖北省博物馆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合作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发掘。
遗址的时代,上限相当于二里头文化晚期,下限至殷墟一期,城址兴建于商代二里冈期。
已发掘的遗迹除城址一座外,还有宫殿基址2座、手工作坊4座、灰坑37个、祭祀坑3个、墓葬39座。
盘龙城遗址
宫殿基址(F1)
铜钺(长41厘米)
铜觚(高16.8厘米)
铜鼎(高81厘米)
铜盘(外径31.7厘米)
铜斝(通高22.8厘米)
陶尊(高15.8厘米)
玉戈(长94厘米)。
湖北博物馆之盘龙城遗址
1954年发现的武汉黄陂盘龙城遗址是商代早期城址。
城址约建于公元前15世纪,在商代晚期衰落。
盘龙城的建筑技术、青铜工艺、埋葬习俗、玉器风格、陶器特征等方面都与商代二里冈上层文化(约1500BC)一致。
盘龙城遗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盘龙湖畔,南北长约290米,东西宽约260米,面积75400平方米。
城址约建于公元前15世纪,在商代晚期衰落。
城内东北部高地建有宫殿基址。
已发现2座坐北朝南、前后平行排列的大型宫殿基址。
城外分布有居民区、手工业区和墓葬区,如城南的王家嘴,城北的杨家湾,城西的楼子湾和城东的李家嘴等地。
盘龙城可能是商人为开发南方、获取资源在长江中游建立的一个方国。
盘龙城的发现首次确认在商代早期,商文化的地域范围已从中原扩大到了长江流域。
《盘龙城》陈列全面展示了这一商代重要的考古发现。
陶缸(1)形声。
从缶(fǒu),从工,工亦声。
“缶”指陶器。
“工”指“工程”、“工地”。
“缶”与“工”联合起来表示“工地上公用的陶容器”。
本义:大型陶容器,常用于土木工程工地,用来盛米盛水)
(2)大口而常无颈的陶器。
盘龙城导游词范文3篇盘龙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一件长达94厘米的玉戈,20xx年被正式列入国家"。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盘龙城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盘龙城导游词范文1:位于武汉市黄陂区叶店乡杨家湾盘龙湖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是公元前15世纪左右,商代前期古城遗址,面积约1.1平方公里,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古城之一。
盘龙城城池在遗址的东南部,近似方形,南北长约290米,东西宽约260米,周长1100米。
现残存有土夯城垣,城外壕沟遗迹,大型宫殿(共3座),以及柱穴,大型柱基,陶制水管道等。
现已发掘1号、2号宫殿基址,可复原为两组宫殿建设,一为周围有回廊,中央分为4室,一为大空间厅堂,其建筑格局与文献所载"前朝后寝"相符。
城外四周分布着民居、手工作坊遗址和小型墓地。
民居为单体地面建筑和半地穴式简易窝棚。
手工作坊有多处,一般为酿酒、制陶、冶炼遗址。
大型墓地分布在城外李家咀一带,已出土一批精美的商代青铜器、玉器、陶器等。
其中有大量的制作考究的青铜食器、礼乐器等,尤为罕见的是94厘米长的玉戈。
盘龙城遗址的发现,对研究我国商代社会,城市建设及商代文化面貌等,具有极重要的价值。
盘龙城导游词范文2:各位嘉宾,大家好!今天将要带大家参观的是殷商古城——盘龙城遗址。
盘龙城地处武汉北郊黄陂区盘龙湖畔。
盘龙湖将其三面环抱,因此得名盘龙城。
1954年,长江洪水泛滥,武汉受灾。
防汛中,人们在盘龙湖取土筑堤,意外发现了这座殷商文化遗址。
这座长江流域发现的第一座商城,也是继安阳殷墟以后的第二最早古城,于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它已入选为中国20世纪一百项考古发现之一。
下面先让我们到图片陈列室对盘龙城作一个具体的了解吧!这座建于商代前期的古城,其范围东西长约1100米,南北宽约 1000米。
城内有宫殿区,城外北为平民居住区,南为手工作坊区,东西为墓葬区。
大家从图中可以看到遗址城内东北部三座大型宫殿基址坐北朝南平行排列。
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探幽作者:王凤霞,裴高才来源:《湖北政协》 2017年第8期碧水一湖飞玉龙,半城烟云半城风。
少年不识英雄胆,敢钓青云上九重。
——题记·罗向阳《咏盘龙城》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开建,引起了海内外华人华侨的关注。
盛夏时节,旅美著名侨领、《美华论坛》董事长兼总编辑田长焯先生闻讯后要求前往踏访,我为此全程陪同他探幽。
我们伫立于历史上最早的“九省通衢”——盘龙城古城遗址,极目远眺,南极汉口大都市,一衣带水,多桥相通;仰望天河国际机场上空,银燕频频起降,车水马龙;东观滔滔府河,直通长江,一泻千里;北望荆楚名岳木兰山,梵音缭绕,藏风聚气。
收眼近看,古城由古代文明之湖盘龙湖三面环抱,甲宝山、露甲山、丰荷山簇拥,遗址公园毗邻,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融,相映成趣。
作为处于世界古代文明带的中轴线北纬30°线上、最早发现的长江流域第一古城——盘龙城,它可与中国第一古城——河南安阳古城媲美,是研究中国古城不可多得的标本。
被列为中国20世纪100大考古发现之一。
此时此刻,我们徜徉于兴建中的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谈古说今,流连忘返。
明代《黄陂县志》最早记载盘龙城一湾湖水,轻波如澜,涟漪时起,韵味无穷;一湾湖水,叔度汪汪,足以让尘世中的许多事物,瞬间黯然失色。
这座千顷陂湖,就是长江文明之湖——盘龙湖。
它激荡着阴柔的灵秀之美,宛如一弯明月,半抱城垣,给盘龙城几分深沉;而盘龙城,则充满着阳刚之气,顶立于天地之间,把这块神圣之地,点缀得顾盼生辉。
由于盘龙城在国史中鲜有记载,关于它的由来,给学界以巨大的探究空间。
迄今共有三种说法:一说系形似于蛟龙的盘龙湖,环抱城池而得名。
又有“藏龙卧虎”或“龙盘虎踞”之意,二者相得益彰;二说因盘龙城三面为水,为江、河、湖水系所盘旋而得名。
因为古代汉水也在此城附近入江,使长江、汉水、府河、滠水恰似四条“白龙”盘旋于兹,故名“盘龙城”。
上述两说均与“龙”“水”相关,比较形象贴切,尤其是盘龙湖说,为众多学者认可。
关于盘龙城遗址博物馆的作文盘龙城遗址博物馆,这可真是个让人大开眼界的地方!走进去,就像走进了一个历史的宝库,每一块石头、每一件文物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栩栩如生的陶俑,它们有的手持长剑,有的头戴冠冕,还有的身穿战袍,仿佛随时准备奔赴沙场。
我忍不住想象,这些陶俑是不是就是当年那些英勇的战士呢?他们是不是也在用眼神告诉我,不要害怕,勇敢地去战斗!
接着,我来到了一个巨大的展厅,那里展出了许多珍贵的青铜器。
其中有一只鼎,它的形状奇特,上面刻着精美的花纹,简直就像是艺术品一样。
我轻轻摸了一下,感觉沉甸甸的,似乎能感觉到古人的智慧和力量。
最让我兴奋的是那个模拟古代战场的展区。
这里摆放着各种兵器,有刀、枪、剑、戟等等。
我拿起一把剑,感受着它的锋利和重量,仿佛真的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时代。
我闭上眼睛,耳边仿佛响起了战鼓的声音,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
除了这些,博物馆里还有很多有趣的展品。
比如那个模拟古代建筑的模型,它竟然做得跟真的一样,让我惊叹不已。
还有那个展示古代生活用品的展区,那些陶瓷器皿、纺织品、家具等等,都让我大开眼界。
在这里,我仿佛穿越了时空,感受到了古人的生活气息。
我看到了他们在炎热的夏天里辛勤劳作的身影,也看到了他们在寒冷的冬天里瑟瑟发抖的样子。
他们的智慧和勇气,让我深深地敬佩。
参观完博物馆后,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虽然只是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但我已经收获满满。
我不仅增长了知识,还感受到了历史的魅力和文化的力量。
我相信,这次参观一定会成为我人生中难忘的回忆。
盘龙城遗址宣传语
嘿,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咱中国有个特别了不起的地方,那就是盘龙城遗址!这可不是一般的地儿,它就像是一颗隐藏在时光深处的璀璨明珠。
你想想看,那可是几千年前老祖宗们生活过的地方啊!走在盘龙城遗址里,就仿佛能听到历史的脚步声在耳边回响。
那古老的城墙,虽然历经沧桑,但依然屹立不倒,就像是一位忠诚的卫士,默默地守护着曾经的故事。
那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片瓦片,都好像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
说不定你随便捡起一块石头,它都有着说不完的故事呢!这多有意思呀!难道不比你天天刷手机好玩多啦?
咱再说说那遗址里的建筑,虽然已经残缺不全,但你能从那些残留的痕迹中想象出当年的宏伟与壮观。
就好像你看到一本残缺的古籍,虽然有些字看不清了,但你依然能感受到它曾经的价值和魅力。
还有啊,盘龙城遗址周围的景色也特别美。
有绿树成荫,有花草繁茂,那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在那里,你可以尽情地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的拥抱。
这可比在城市里吸那些汽车尾气舒服多了吧!
你说,要是能穿越回几千年前,看看当时的人们是怎么生活的,那该有多好啊!说不定你还能和他们交个朋友,一起聊聊天,谈谈理想呢!哈哈,开个玩笑啦!
总之,盘龙城遗址真的是一个非常值得一去的地方。
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藏,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去探索。
朋友们,别再犹豫啦,赶紧去盘龙城遗址感受一下那独特的魅力吧!相信我,你去了绝对不会后悔的!那里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
介绍盘龙城遗址博物馆的作文你知道吗?在咱们这片土地上,有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那就是盘龙城遗址博物馆。
今天呀,我就带你去逛一逛这个超酷的地方。
刚到博物馆的门口,就感觉像是穿越到了古代。
那建筑的风格,有点古朴又有点大气,就像一个安静的老者,在默默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走进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精美的文物。
哇塞,真的是让人眼花缭乱!有各种各样的陶器,这些陶器可不像咱们现在用的那些规规矩矩的碗啊瓶啊。
它们身上刻着奇怪的花纹,有的像波浪,有的像神秘的符号,我猜呀,这说不定是古代人的一种密码呢。
那些纹路摸起来虽然有点粗糙,但是却充满了历史的质感。
再看看那些青铜器,这可就是古代的“超级明星”了。
那些鼎啊,尊啊,一个个都特别有范儿。
它们的造型很奇特,有的有三只脚,稳稳地站在那里,就像忠诚的卫士;有的身上刻满了精致的图案,有飞禽走兽,还有一些我都叫不出名字的怪物。
我就在想,古代人到底是怎么做出这些东西的呢?难道他们有什么神奇的魔法不成?而且这些青铜器在灯光的照耀下,泛着一种暗暗的光泽,仿佛在向我们展示着它们当年的辉煌。
在博物馆里,还有一些展示古代人生活场景的复原区。
这可就有趣了,我看到了他们住的房子,是那种用泥土和木头搭起来的,虽然看起来很简陋,但是感觉特别温馨。
旁边还有一些小的模型,展示着古代人在种地、打猎、织布的样子。
你能想象吗?古代的男人穿着简单的兽皮衣服,拿着简陋的弓箭出去打猎,女人们就在家里织布、做饭,那场面就像一幅生动的画卷。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还遇到了一位特别有趣的讲解员。
他讲起那些历史故事来,就像在讲自己家的趣事一样,绘声绘色的。
他说这个盘龙城在古代可是非常重要的地方,就像现在的大城市一样,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我一边听着他的讲解,一边在脑海里想象着古代盘龙城的繁华景象,那集市上的叫卖声仿佛就在耳边回荡。
我在博物馆里就像一个好奇的小探险家,东看看西瞧瞧,每一个角落都不想放过。
这里面的每一件文物都像是一个时间胶囊,把古代的信息都封存在里面,等着我们去打开,去发现。
盘龙城遗址公园介绍
盘龙城遗址公园位于我国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为春秋时期的齐国都城,发现于1980年,是我国重要的古代史前文化遗址。
公园拥有现存几十国贵族墓葬,几百米的古长城,以及距今5000多年的仰韶文明遗迹。
盘龙城遗址公园内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古迹,其中仰韶文明被誉为“上古文明之母”,是从仰韶时期起就影响着中国的先民文化的经典。
在遗址公园内,“南国第一墓”被发掘出土,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墓葬”,史前考古家们也从其中发现了许多古代文明的珍贵资料。
在这里,可以看到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穿行在古长城的幽谷中,可以俯瞰沿岸古都盘龙城,保存有大量的仰韶文明遗迹。
此外,还有古代的银行、祠堂、庙宇、商店和住宅等,可以仿佛穿越时空,让我们体验到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
- 1 -。
盘龙城遗址
大家早上好,首先感谢大家选择我们途牛旅行社,我代表途牛向大家表示感谢。
今天,非常荣幸的认识大家,也非常荣幸成为大家这次武汉之旅的导游,我姓高,大家可以叫我小高或者高导,在旅途中有什么建议或者意见,或者大家有什么要求,尽快提出来,在合理的情况下,我也会尽可能满足大家。
这位为我们驾车的师傅,姓刘,刘师傅车有多年的驾车经验,行车安全交给他,大家可以放心的观赏窗外的景色。
今天,我将陪同大家游览的是位于武汉黄皮的商代古城遗址,盘龙城遗址。
盘龙城修建于商代前期,距今3500余年,它是长江流域发现的第一座商代古城,也是继安阳殷墟以后的第二座商代古城。
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国家旅游局将武汉盘龙城的考古发掘,列入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发现。
盘龙城遗址东西长1100米,南北宽1000米。
东南残存城垣,南北长290米,东西宽260米,接近长方形,遗址城内,东北部有三座大型宫殿基址,平行排列,坐背朝南,一号基址宽39.8米,进深12.3米。
二号基址宽27.8米,进深10.5米,三号基址尚未发掘。
城外四周分布着手工作坊,小型墓地以及简陋的民居遗址。
城外较远处有大型墓地,出土了大量的墓葬。
盘龙城内部仅有宫殿,居民区和手工业区都在城外,这种格局反映了早期的城市形态。
一号宫殿基址台向四面倾斜,地面铺有陶片,具有散水的作用。
这是一座由中分四室排列的宫殿,四室由木骨泥墙分隔,中间二室较小,前后各开一门,两端二室前后只正面有一门,四室之外有一周宽约2米的回廊,回廊外设有43根木柱,回廊与主体建筑之间,组成重檐层叠的宫殿,这种建筑格局与古代文献所记载的商代人的建筑完全一致。
二号基址位于一号遗址的南面,这是一间空旷的厅堂,屋内没有任何间隔。
根据《考工记》对周朝宫廷的追叙,盘龙城一号宫殿的四室可能为嫔妃起居的场所,二号宫殿没有间隔,可能是臣僚们参谋议事的地方,也可能是举行宴会的场所。
这种前朝后寝的格局,成为此后3000多年中国宫廷建筑的基本形式。
盘龙城位于武汉市黄皮区盘龙湖畔,三面临湖,一面连陆,环境优美。
1954年,武汉遭遇特大洪水,人们在盘龙湖畔取土,筑堤时,意外发现这一古代文化遗址。
由于当时大量取土,城垣面貌大变,我们现在能见到的古城垣仍高出地面1到3米,城垣也是用层层水平的夯土筑出的城体,同郑州商城几乎一模一样,只是规模小的多,可见盘龙城确实为中原人所建造。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城垣外的这条深沟了没有,它与城垣走向一致,底宽约12米,距地表约9米,这就是当年的护城河了,沟底还发现了残存的木柱和木板,这可能就是河上架的桥梁。
从古城内侧的现场,我们可以看出城内地势高低不平,东部为高地,西部为洼地,高低差约5米,高地势,夯筑而成的土台,建有宫殿建筑群,低地是城内的池沼或饮水池,这种高台建筑除了取得层叠的效果意外,还能在功能上起到防水,通风,采光的作用,从防御上看,它还有居高临下,便于瞭望,军事防守的优势。
事实上,盘龙城正是商人南征留下的产物。
公园16世纪,正当武汉地区被土著人披荆斩棘的开垦荒地的时候,商灭夏,在黄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王朝。
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殷城,商人的势力延伸到达江汉地区。
其中分支势力就进入了汉水流域,在盘龙城湖畔修建土城宫殿,形成了商人在大江以北
的一处强大军事堡垒,也就是今天我们来的地方。
但是非常遗憾的是,这座展现古代商人文明的建筑,在历史长河中只是昙花一现,仅保留了近300年就没落了。
只留下一座废弃的城池在武汉郊外沉寂了3500年。
说了这么多了,给大家一点自由参观的时间,大家可以在这里拍照留念。
今天我们的旅途到这里就基本上结束了,小高也要跟大家说再见了,感谢大家几天以来给与我工作上的支持和配合,不足之处也请大家多多指点,多提建议。
祝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生活好工作好样样好,忙碌的工作之外也每年出来旅旅游,放松心情。
希望有缘还能和大家相聚在我们美丽的湖北,也希望大家再到湖北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