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颗粒剂服用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6.61 MB
- 文档页数:3
中药冲剂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中药冲剂是将中药饮片经过提取、浓缩、干燥等工艺制成的颗粒状制剂,具有服用方便、易于携带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要想充分发挥中药冲剂的疗效,正确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中药冲剂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中药冲剂的服用方法1、准备工作在服用中药冲剂之前,需要准备好适量的温开水、杯子和搅拌工具(如勺子)。
2、冲泡方法将适量的中药冲剂倒入杯子中,加入温开水。
一般来说,水温以 80℃-90℃为宜,太热的水可能会破坏药物的有效成分,太冷的水则可能导致药物溶解不完全。
倒入水后,用勺子或搅拌棒搅拌均匀,使药物充分溶解。
3、服用剂量服用中药冲剂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或药品说明书上规定的剂量服用。
剂量过少可能达不到治疗效果,剂量过多则可能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4、服用时间中药冲剂的服用时间通常分为饭前、饭后、空腹、睡前等。
一般来说,具有滋补作用的中药冲剂适合在饭前服用,以利于药物的吸收;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的中药冲剂适合在饭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不适;驱虫药和泻下药适合在空腹时服用,以增强药效;安神药适合在睡前服用,以帮助睡眠。
5、服用方式中药冲剂可以直接饮用,也可以分多次小口饮用。
如果觉得味道较苦,可以在服用后用温开水漱口,或者在药中加入适量的蜂蜜或白糖调味,但糖尿病患者应避免加糖。
二、中药冲剂的注意事项1、饮食禁忌在服用中药冲剂期间,应注意饮食禁忌。
一般来说,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腥膻等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例如,服用清热泻火的中药冲剂时,应避免食用辛辣温热的食物;服用温补类的中药冲剂时,应避免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
2、特殊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在服用中药冲剂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要特别注意药物对胎儿和婴儿的影响;儿童的用药剂量应根据年龄和体重进行调整;老年人的肝肾功能相对较弱,应注意药物的代谢和排泄。
中药配方颗粒应用方法
中药配方颗粒是一种现代化的中药制剂形式,其使用方法如下:
1. 开袋:将中药配方颗粒包装袋撕开,取出所需剂量。
2. 口服:将颗粒倒入口中,直接吞服。
也可以将颗粒放入一些温水中搅拌后服用。
3. 注意服用时间:一般情况下,中药配方颗粒每天分2-3次服用,最好在饭前30分钟或饭后1小时服用,以充分发挥药效。
4. 注意分量:服用颗粒的剂量一般为1袋,根据医生建议或药物说明书的剂量用量调整。
5. 根据个人病情酌情调整:在服用过程中,如果出现不适或有其他特殊情况,应及时咨询医生并酌情调整服用方法和剂量。
6. 注意遵循医嘱:中药配方颗粒是根据个人病情、体质等综合因素来定制的,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不可随意更改剂量或中断服用。
7. 存储方法:中药配方颗粒在使用前应密封保存,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宜在阴凉、干燥通风处保存。
以上仅为一般性建议,具体的使用方法还需根据医生或药师的指导。
在使用中药配方颗粒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片仔癀服用方法
片仔癀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被广
泛用于治疗感冒、咽喉肿痛、痈肿疔疮等疾病。
正确的服用方法对
于发挥片仔癀的疗效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片仔癀的正确服用方法。
首先,关于片仔癀的剂型和剂量。
片仔癀主要有颗粒剂和胶囊
剂两种剂型,一般来说,成人每次口服颗粒剂3-6克,每日3次;
胶囊剂每次2-4粒,每日3次。
而儿童的剂量则需要根据年龄和体
重来确定,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其次,关于片仔癀的服用时间。
一般来说,片仔癀的最佳服用
时间是在饭后半小时至1小时内,这样可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同时也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和疗效的发挥。
接着,关于片仔癀的服用方法。
无论是颗粒剂还是胶囊剂,都
应该配合适量的温水一起服用,以促进药物的溶解和吸收。
另外,
服用片仔癀的时候,应该遵医嘱,按照规定的剂量服用,不可随意
增减,以免影响疗效或出现不良反应。
最后,关于片仔癀的注意事项。
在服用片仔癀期间,应避免辛
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劳累和受凉,以免影响疗效。
另外,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有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片仔癀。
总之,正确的服用方法对于发挥片仔癀的疗效至关重要。
在使用片仔癀之前,应该仔细阅读说明书,按照医嘱正确使用,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者擅自更改服用方法。
如果在使用片仔癀的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希望大家在使用片仔癀的时候,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使用,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药配方颗粒中医药在中华大地上承担治病救人的重任已有数千年历史,它对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对国家的繁荣昌盛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巨大作用。
在过去的数千年历史中,中药多以最原始的“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形式呈现在大众视野中,因中药“汤剂”具有吸收较快、疗效显著的特点,所以一直以来在中药临床应用中以“汤剂”(即将中药饮片加水煎煮)的形式最为广泛。
如今随着社会与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习惯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中药饮片因煎煮的时间较长、携带不便等原因,已不能满足现代人快节奏生活的需求,于是一新型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就应运而生。
1.什么是中药配方颗粒很多人误将中药配方颗粒等同于颗粒剂型中成药,实则不然。
中药配方颗粒是以符合标准要求的单味中药饮片为原料,运用现代化制药技术和质量控制手段经提取、分离、浓缩、干燥、制粒等精制而成一种单味颗粒剂,又称中药免煎颗粒、中药免煎饮片。
中药配方颗粒是以中医药理论为依据,遵循传统汤剂的配制习惯,符合汤剂的物质基础,其性味、归经、功效与传统中药饮片一致,也遵循中医的“十八反”“十九畏”等配伍禁忌原则,医师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进行配伍、使用,而中成药则是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明确、组方固定不能随证加减药味的成方制剂。
1.中药配方颗粒的优缺点在临床工作中常有患者咨询“中药配方颗粒好还是传统中药饮片好?”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并不是绝对的,中药配方颗粒作为新型的一种饮片剂型它相对于传统中药饮片有优点同时也有缺点,在选择时是选择中药配方颗粒还是传统中药饮片,患者需根据配方颗粒或传统中药饮片的优缺点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便是好的。
下面就介绍一下配方颗粒相对于传统中药饮片的优缺点。
配方颗粒优点:(1)无需要煎煮。
中药配方颗粒已在制药阶段完成了有效成分提取,在服药时用开水冲服即可,无需煎煮,省时省力。
而传统中药饮片在煎煮前需用冷水浸泡30分钟左右,浸泡完成后用武火煮沸,沸后改用文火继续煎煮约半小时左右后将药液倒出,才算完成一次煎煮,一般中药至少需煎煮两次才能将主要有效成分提取完全,整个熬药过程持续时间达1.5-2小时之久,其中还不包括如“白附片”等需先煎饮片所耗费的时间。
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煎剂相比,具有剂型稳定、携带方便、不需煎煮、易于保存等优点。
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颗粒剂有两种:处方预混型、单味小包装。
处方预混型单味小包装优点冲泡方便,每次冲泡一袋或一处方组成明明白白盒缺点处方组成没法辨别冲泡相对麻烦,需按照处方,一小袋一小袋分别撕开,混在一起冲泡处方预混型单味小包装那么颗粒剂要怎样使用才能够发挥最大的药效呢?中药配方颗粒到底该注意哪些误区?1、如何冲泡和服用?·如果是处方预混型,每次取出一袋,加沸水约200毫升左右冲泡,待冷却到适宜温度时服用。
·如果是单味小包装,就按照处方,一袋一袋的撕开,倒入杯中,冲入少量沸水,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沸水至规定量(依据个人喜好,一般成人为150-200ml,儿童80-120ml),加盖密封2-3分钟,待冷却到适宜温度时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天的用量,颗粒剂与传统中药饮片一样,每日1-3次。
即加水溶解后,先喝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剩余部分加盖放入冰箱,喝时再加热,隔夜的药液最好不要喝了。
2、是否需要加糖?有的患者说中药太苦,服用时是否可以加糖。
其实最好不要加糖,因为汤剂的味道是中药的本味,无论是酸苦甘辛咸都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如瓜蒂散是一种苦味催吐剂,以苦味刺激舌头上的味觉神经,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呕吐,如果加糖服用就可能使药物失去药效。
但如果孩子觉得味道太苦实在难以下咽,也可喝药后吃一些冰糖调味。
3、有沉淀怎么办?由于中药成分复杂,有些成分是用水难以溶解的,但这些沉淀都是中药的有效成分,并不是质量问题,不要把沉淀物倒掉。
可以再添加热水搅拌争取溶解后服用;实在不能溶解的,可以晃动杯子,将中药沉淀和水一起喝下去。
4、冲泡水温如何?冲泡水温一般在80℃-100℃,加水后搅拌30秒-1分钟左右,直至充分溶解。
如果药放凉了,最好加热后再喝。
有些患者直接用凉水冲泡中药颗粒,认为只要将药物喝进肚子就可以了,这样不仅会使得药物难以溶解,增加服用困难,还会影响药物疗效,或者服用后出现呕吐等症状。
隔山消积颗粒的功能主治简介隔山消积颗粒是一种中药颗粒剂,由多种中草药制成。
它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治疗中。
本文将介绍隔山消积颗粒的功能主治,并为您详细解析其作用与用途。
功能主治隔山消积颗粒具有以下功能主治:1.排痰消积:隔山消积颗粒可协助体内排除痰液,缓解痰湿阻滞的症状。
它能够刺激呼吸道黏膜,促进痰液的分泌和排出,使呼吸道通畅,缓解咳嗽、咯痰等症状。
2.化痞消食:隔山消积颗粒有助于缓解胃肠不适和消化不良。
它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胃肠道黏液分泌,缓解胃痛、消化不良、恶心等症状。
3.利水消肿:隔山消积颗粒具有利尿作用,能够增加尿量,排除体内多余水分,从而缓解水肿问题。
它常用于治疗肾炎、浮肿等症状。
4.活血祛瘀:隔山消积颗粒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消除血液淤积,减轻瘀血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它常用于瘀血导致的疾病,如瘀血性疼痛、淤血性肿块等。
5.抗菌消炎:隔山消积颗粒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可以抑制细菌、病毒的生长和繁殖,缓解感染引起的炎症症状。
它常用于感冒、咽喉炎等病情。
6.镇静安神:隔山消积颗粒中的部分中草药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以缓解焦虑、失眠等神经系统问题。
它常用于治疗失眠、多梦、惊恐等症状。
使用方法隔山消积颗粒的使用方法如下:1.剂量:一次口服,成人一次2.5-5克,儿童减量使用。
2.服用时间:早、中、晚各一次,饭前或饭后均可。
3.服用方式:将颗粒溶解在温水中,搅拌均匀后口服。
4.疗程:一般疗程为四周,具体根据疾病情况和医生建议确定。
注意事项在使用隔山消积颗粒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慎用,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过敏反应:对隔山消积颗粒中的成分过敏者禁用。
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用并咨询医生。
3.存放方法:隔山消积颗粒应存放在密封、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4.药物相互作用:隔山消积颗粒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使用前请告知医生现在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
中成药颗粒剂的使用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成药颗粒剂是一种方便服用的药物剂型,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中。
它可以根据不同的病症和个人体质调配不同的中药成分,具有疗效显著、用药方便等特点。
如果不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来服用,可能会影响药效或者带来其他不良影响。
下面将介绍一下中成药颗粒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一、购买正规渠道的药品在使用中成药颗粒剂之前,首先要确保购买的药品是从正规的渠道购买的。
正规的医院药房、药店或者网络购买有资质的药品销售平台都是可靠的渠道。
购买时要看清药品的生产批号、有效期等信息,不要购买已过期或者未经审核的药品。
二、按照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使用中成药颗粒剂的使用应该遵循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在使用中成药颗粒剂之前,最好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格检查,根据个人的病情和体质来选用合适的药品和剂量。
如果有不适或者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咨询医生或药师。
三、按照规定的剂量服用在使用中成药颗粒剂时,一定要按照规定的剂量服用。
通常情况下,中成药颗粒剂的剂量是根据病情和个人体质来确定的,一定不要自行增减剂量。
如果觉得药效不明显,也不要随意增加剂量,要及时向医生或药师咨询。
四、正确的服用方法中成药颗粒剂一般是以开水冲服的形式来服用的。
通常情况下,将药品加入适量的温水中搅匀后服用。
特别是一些药味较重的药品,可以在冲服前加入适量的糖或蜂蜜来调味,以减少药品的苦涩感。
五、避免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在使用中成药颗粒剂的最好不要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
特别是一些西药和中药之间的混合使用可能会引起药物相互作用,影响疗效。
如果需要同时服用其他药物,一定要事先告知医生,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中成药颗粒剂在治疗疾病时具有疗效显著、用药方便等优点,但是也需要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来服用。
只有在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下合理使用,才能更好地发挥药物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希望大家在使用中成药颗粒剂时能够注意以上几点,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
【字数:478】第二篇示例:中成药颗粒剂是一种方便易用、剂型简便的药物,适用于中药颗粒和中药颗粒饮片的生产,包括煎汤后搀拌相应溶剂浓缩干燥得到的中药颗粒饮品、干燥后用量包装得到的中药颗粒等。
补脾胃的颗粒中药作为一名高级养生师,我深知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脾胃虚弱往往会导致人的身体健康出现问题。
因此,补脾胃一直都是养生的重要课题。
目前许多人都习惯使用中药颗粒进行调理脾胃,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补脾胃中药颗粒。
一、六君子颗粒成分: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大枣、陈皮。
功效:具有补脾益气、健脾开胃、调中化湿的功效,对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疲倦乏力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约5g,一日3次。
可放入热水中溶解饮用,或调入米汤中食用,连续服用1个月为宜。
注意事项:孕妇、儿童及体质虚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二、四君子颗粒成分:白术、茯苓、半夏、陈皮。
功效:有健脾益气、化湿开胃的功效,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佳、腹胀便泌等症状。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5g,每天3次。
可以热水冲服或者加入米汤中一块煮,连续服用1个月为宜。
注意事项:四君子颗粒较为温和,但脾胃虚寒者应避免或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三、保和丸成分:黄芪、党参、白术、陈皮、茯苓、甘草、制半夏、沉香、乌药、草果、厚朴、木香、降香、法半夏。
功效:具有益气健脾、化湿开胃的功效,对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等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3g-6g,每天2次。
用温水冲服,可以将保和丸加入开水后浸泡5-10分钟口服,或者将粉末调入米汤中加热后食用,连续服用1个月为宜。
注意事项:保和丸组方复杂,因此建议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孕妇和儿童慎用。
以上就是一些常用的补脾胃中药颗粒,当然,颗粒剂并不是万能的,恰当的饮食调节同样重要。
以下是两个结合中药颗粒及食疗的补脾胃食谱:一、黄米薏仁粥食材:黄米、薏仁、白糖。
做法:将黄米和薏仁淘洗干净后,加入适量的清水一起放入电饭锅中,启动煮饭功能。
煮好后加入适量白糖调味即可。
食用方法:每天早晚各食一次,每次250g。
二、山药炖蜜枣食材:山药、红枣、蜂蜜。
做法:将山药去皮切块、红枣洗净去核,然后将山药和红枣一起放入炖盅中,加适量清水,隔水炖30分钟,炖熟后加蜂蜜拌匀即可。
24小时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一、中药配方颗粒剂的应用中药配方颗粒是用符合炮制规范的传统中药饮片作为原料,经现代制药技术提取、浓缩、分离、干燥、制粒、包装精制而成的纯中药产品系列。
它保证了原中药饮片的全部特征,能够满足医师进行辩证论治,随证加减,药性强、药效高、同时又具有不需要煎煮、直接冲服、服用量少、作用迅速、成份完全、疗效确切、安全卫生、携带保存方便、易于调制和适合工业化生产等许多优点。
其有效成分、性味、归经、主治、功效和传统中药饮片完全一致,保持了传统中药饮片的全部特征,既能保证中医传统的君、臣、佐、使和辩证施治、灵活加减的特点,优于中成药,又免去了病人传统煎煮的麻烦,同时还可灵活地单味颗粒冲服,卫生有效。
尤其能满足急诊的用药方便、快速。
二、中药配方颗粒的特点和用法(一)、方便 1、能够替代传统饮片供中医师临床辨证施治; 2、不需要煎煮,临用时温开水配成冲剂; 3、小剂量精细包装,冲服浓度可自行调解,服用剂量小; 4、单位药物重量轻,体积小,储存和运输方便; 5、复合铝箔包装,携带、保存方便; 6、安全卫生、防潮防蛀、保质期长; 7、药品名称印刷清晰,配方清洁卫生,有利于加强中药管理。
(二)、安全 1、原材料是经过严格质量控制的、炮制过的传统中药饮片;2、经现代化制药技术提取、分离、浓缩、干燥、制粒、包装而成; 3、规格统一、标准一致,疗效确切、稳定。
(三)、有效 1、与传统饮片具有相同的有效成份、性味归经、主治功效;2、单位质量有效成份比传统饮片高若干倍; 3、药性强,药效高,作用迅速。
(四)、服用方法将一剂药(一日量)中的每一袋药物倒入同一杯中,先用少量温水浸润1-2分钟,然后用适量的开水冲化、搅拌、调匀后密封2-3分钟待溶解充分,分2次服用,服用时间根据方剂功效的不同,遵照医嘱选择饭前或饭后服用。
通脉颗粒的用法用量功能主治一、用法用量通脉颗粒是一种中药颗粒剂,通常以袋装形式出售。
以下是通脉颗粒的用法用量:1.成人用量:每次一袋,一日3次。
2.儿童用量:年龄在2岁以下的儿童,一次半袋,一日3次;年龄在2岁到7岁的儿童,一次一袋,一日3次;年龄在7岁以上的儿童,按成人用量服用。
注意事项: - 通脉颗粒应溶解在温开水中口服,可随餐服用。
- 如果出现消化不良或其他不适症状,请减少用量或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意见。
- 如需长期服用,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二、功能主治通脉颗粒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主要用于以下情况:1.血液循环不畅:通脉颗粒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供应各个部位,从而缓解手脚冰凉、四肢无力、身体乏力等症状。
2.血气不足:通脉颗粒含有多种中药成分,能够补充血气,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3.经络阻塞:通脉颗粒能够疏通经络,促进气血流通,改善气滞血瘀的症状,常用于改善头晕目眩、经期不调等症状。
三、通脉颗粒的主要成分通脉颗粒的主要成分是经典中药材,包括以下几种:1.当归:具有活血化瘀和调经止痛的功效,对于血气不足、经期不调有显著疗效。
2.桃仁:具有活血通络、舒筋活络的作用,常用于改善气滞血瘀引起的症状。
3.川芎:具有活血祛瘀、疏通经络的作用,常用于改善头痛、头晕等症状。
4.红花: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缓解痛经、腹痛等症状。
四、不适用人群通脉颗粒作为中药颗粒剂,虽然有多种功能主治,但也存在一些不适用人群,具体包括:1.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因为通脉颗粒中的成分可能对胎儿或婴儿产生影响,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
2.过敏体质者:对通脉颗粒中任何成分过敏的人不应使用。
3.有出血倾向者:因为通脉颗粒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出血倾向的人应避免使用,以免加重出血症状。
五、其他注意事项在使用通脉颗粒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请按照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使用,不要自行增加剂量或停止使用。
2.如遇到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或消化不良,请停止使用并及时咨询医生。
中药颗粒剂服用方法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中药颗粒剂服用方法:
1.取一适当大小容器,将“一日量”的所有药包都撕开并把颗粒倒入同一杯中,用约
300毫升“沸水”冲化,搅拌调匀后加盖密封3分钟,再二等分早、晚服用。
如医师无特殊制定服用方式,一般为早、晚饭后半小时,各温热服用一次。
2.若经沸水冲后颗粒还未完全溶化,可用小火煮片刻至其完全溶化。
而颗粒剂经小
火煮片刻后,药物之间发生反应,产生协同作用,可提高疗效。
3.部分贵重中药是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后打粉入药,故不易冲化溶解。
可以像服用散
剂般,连同汤药一并服下,疗效颇佳,切不要将未溶解的药物当作杂质丢弃。
4.若小儿嫌药味太苦不愿服药,可在冲药时加入少量白糖,以改变药味利于服用;
也可适当减少冲药的水量,提高药物浓度;或少量多次服用,同样可达到治疗效果。
●提示:
1.装药容器宜用搪瓷、玻璃、陶器或不锈钢等材质。
不宜用铜、铁或铝等材质,否则影响疗效。
2.多数药宜用“沸水”冲服,否则药不容易溶化。
不宜用自来水、矿泉水、茶、咖啡等冲服。
3.少数药宜用“温开水”冲服,如紫河车、乳香、没药等,如用沸水冲服,其腥臭味特别重,许多人会感到恶心欲吐;若用温开水冲,腥臭味则会大减。
中药颗粒剂服用方法:
5.取一适当大小容器,将“一日量”的所有药包都撕开并把颗粒倒入同一杯中,用约
300毫升“沸水”冲化,搅拌调匀后加盖密封3分钟,再二等分早、晚服用。
如医师无特殊制定服用方式,一般为早、晚饭后半小时,各温热服用一次。
6.若经沸水冲后颗粒还未完全溶化,可用小火煮片刻至其完全溶化。
而颗粒剂经小
火煮片刻后,药物之间发生反应,产生协同作用,可提高疗效。
7.部分贵重中药是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后打粉入药,故不易冲化溶解。
可以像服用散
剂般,连同汤药一并服下,疗效颇佳,切不要将未溶解的药物当作杂质丢弃。
8.若小儿嫌药味太苦不愿服药,可在冲药时加入少量白糖,以改变药味利于服用;
也可适当减少冲药的水量,提高药物浓度;或少量多次服用,同样可达到治疗效果。
●提示:
1.装药容器宜用搪瓷、玻璃、陶器或不锈钢等材质。
不宜用铜、铁或铝等材质,否则影响疗效。
2.多数药宜用“沸水”冲服,否则药不容易溶化。
不宜用自来水、矿泉水、茶、咖啡等冲服。
3.少数药宜用“温开水”冲服,如紫河车、乳香、没药等,如用沸水冲服,其腥臭味特别重,许多人会感到恶心欲吐;若用温开水冲,腥臭味则会大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