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美术-中式古典设计风格 最新
- 格式:doc
- 大小:14.51 KB
- 文档页数:2
第2课摆件巧安排教材分析:感知是思维的必要前提,形象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美术课更多地让学生接触实际实物和具体环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从而为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逐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够了解摆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居室环境,巧摆巧做小摆件,使其艺术风格、造型尺度、材料运用以及色彩搭配与居室协调。
提高文化素养和艺术品位,为生活增添情趣。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居室中有创意的摆件,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
通过了解摆件的色彩、造型、艺术风格与居室环境的关系,领悟摆件的摆放规律,使学生全面感受摆件在居室中画龙点睛的作用。
引导学生用环保材料去创作一件小摆件,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环保意识,美化居室环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美化居室的意识,提高艺术修养和生活品味。
教学重难点:摆件与居室之间的审美关系。
媒体及方法:多媒体教学环节与设计:引导阶段:一、晒一晒居室大小要注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
有时一个小小的摆件,根据居室不同的功能,摆放得有创意,会给生活带来美感和情趣。
欣赏课件:1,欣赏有创意的摆件。
▲缺少细节、色彩单调的居室,更需要陈设物的点缀。
众多小摆件的创意摆放给冰冷的居室增添了温馨与情趣。
▲古色古香的中式装修配以奇石摆件,体现出主人在古典美感方面的修养。
▲厨房里的炊具、器皿、水果与瓶花,使厨房有了温馨的生活情趣。
▲花卉与工艺品的结合,彰显了细节带来的情趣与感染力。
▲客厅一角墙柜上民间工艺品的组合摆设,表现出主人的特殊爱好与品位。
▲玩具小飞机与台灯、文具的结合,营造出儿童房的特有氛围。
▲墙角音箱上摆放着一个古典雅致的瓷瓶,插上干枝,背景是现代感的装饰雕塑,提升了居室的文化氛围。
欣赏有创意的的摆件,感受摆件在居室布置的重要作用。
2,欣赏同学自拍的摆件。
欣赏图片并分小组进行讨论分析二、发展阶段评一评思考、讨论:摆件的布置与那些因素有关?巧妙之处在哪?教师总结:1,艺术风格:与家具整体风格相一致,与主人的文化素养相联系。
初中美术教案(精选15篇)初中美术教案 1教材分析:中国画强调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远远超过画面本身的内容。
在本课学习中,要引导学生不只是学习中国画的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进一步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去关注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境界与审美境界。
只有把握了这一点,才能更好地掌握本课所介绍的笔墨情趣。
教学内容与目标:显性内容与目标:A.了解花鸟画的一些基本常识。
B.初步掌握花鸟的基本画法。
C.能临摹简单的花鸟画。
隐性内容与目标:A.对花鸟画的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内涵的理解。
B.中国画的内涵美、意境美。
绘画中人文精神的体现。
学情分析:1、作为教学对象的初二年级学生,通过上节课《墨与彩的韵味》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笔墨的基本技能,再者,学生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与理解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思维发展和生活经验也有了相应的提高,同时对本课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接受兴趣和理解基础。
2、中国画是学生平时不大关注的领域,这是本课教学的一个困难所在,同时也是本课的魅力所在,要引导学生了解、继承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
重点:花鸟画特殊的表现物象的程式方法。
难点:对花鸟画的.精神内涵的理解。
学习材料:毛笔、墨汁,中国画颜料、毛毡、调色盘、笔洗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知道哪几种花被称为花中四君子么?生:梅,兰,竹,菊。
师:想不想把它画下来呢?生:想。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用中国传统的绘画方式中国花鸟画来表达我们的情感。
(板书课题)笔墨的情趣二、示范启智中国花鸟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写生为基础,以寓意、写意为归依的传统,重视形似而不拘泥于形似,甚至追求“不似之似”与“似与不似之间”,借以实现物象的神采与作者的情意。
大诗人王维曾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么它的意境是如何来表现的呢?我们来作一个小游戏,体验一下。
游戏规则:分四个小组抢答,老师拿出诗句,同学们来猜这是描写什么植物或动物的。
1、“把酒东篱,暗香盛袖。
现代中式一简介•现代中式风格是中式风格的一种;也被称作新中式风格。
是中国传统风格文化意义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演绎;是对中国当代文化充分理解基础上的当代设计。
“新中式”风格不是纯粹的元素堆砌,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事物,让传统艺术的脉络传承下去。
•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资讯转播越来越迅捷,人们了解世界的方式也越来越多。
为了表现自我、突出自我,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追求个性的鲜明和独特,并在日常的衣、食、住、行上表现出来,而人们自觉或不知觉的会有附庸大众的行为出现,这样便出现了不同的时尚流行元素和风格。
快节奏的生活,使现代风格大行其道。
但有些人不满足于现代风格底蕴的苍白,想赋予其一定的文化内涵;部分接受传统中式风格的人也不满足其复杂繁琐和功能上的缺陷,想在保持韵味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改变。
于是,现代中式风格就产生了。
•有句名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的就是时尚的。
现代中式风格,正印证了这句话。
但是,现代中式风格如何做好,却并不容易。
现代中式风格的设计,并不是简单的两种风格的合并或其中元素的堆砌,而是要认真推敲,从功能、美观、文化含义、协调、……等等方面综合考虑,从现代人的经济、生活需求出发,运用传统文化和艺术内涵或对传统的元素作适当的简化与调整,对材料、结构、工艺进行再创造,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才会是一个成熟的作品,否则不是太陈腐就是太轻浮,画虎不成反类猫,未免让人贻笑大方。
要把握好现代中式风格的设计,与设计者本身的文化修养和设计功底是密不可分的,这是多方位的知识累积,需要对传统中国文化的了解及对当代社会时尚元素的敏感有效结合在一起,并使之相得益彰、水乳交融方可。
两者细入后都是一门甚至数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前者包括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古典建筑、儒家、佛家、道家、绘画书法、园林、风水……等等知识的融会贯通;后者包括现代及西方建筑、美术,对生活的理解和现代生活各项流程的熟知、对流行元素的敏锐和理解……•室内设计,反映的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
初中美术了解古代建筑的美学第一篇范文:初中美术——了解古代建筑的美学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在初中阶段,通过美术课程,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古代建筑的美学价值,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还能让他们在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本文将从古代建筑的美学特征、教学策略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初中美术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古代建筑的美学特征古代建筑在结构上具有鲜明的特点,如榫卯结构、斗拱结构等。
这些结构既保证了建筑的稳定性和实用性,又呈现出优美的造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实物展示、模型制作等方式,让学生亲手体验古代建筑结构的巧妙,从而加深他们对结构美的认识。
古代建筑在形式上追求对称、和谐、节奏感等。
例如,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以红墙黄瓦为主色调,表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古代园林建筑则注重自然和谐,以白墙黑瓦、曲径通幽为特点,展现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
教师可通过图片展示、案例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古代建筑的形式美。
古代建筑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宗教信仰、伦理道德、历史故事等。
这些内涵美是古代建筑的灵魂所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挖掘古代建筑背后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了解建筑美学的同时,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厚重。
古代建筑在自然美方面表现出极大的追求。
无论是选址、布局,还是景观设计,都力求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如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以山水为骨架,植物为点缀,营造出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实地考察等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古代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二、教学策略1.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在古代建筑美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古代建筑的美学特征,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2.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高一【美术(人美版)】人作与天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教学设计本节课将重点介绍中国园林中的建筑。
首先,让我们欣赏几幅园林中建筑的图片,并探讨它们的类型和作用。
这些图片包括拙政园的嘉实亭、松风水阁,豫园的卷雨楼,以及颐和园的石舫。
同学们可以一起讨论它们在园林中的角色和意义。
任务二:了解中国园林中建筑的特点和风格。
中国园林中的建筑有哪些特点?它们的风格和形式有何异同之处?在探讨中国园林中的建筑时,我们还需要了解它们的特点和风格。
同学们可以结合图片和教材中的内容,一起探讨中国园林中建筑的特点和风格,以及它们与西方园林的差异。
任务三:研究园林鉴赏的基本方法。
如何进行园林鉴赏?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来进行分析和评价?同学们可以在老师的引领下,研究园林鉴赏的基本方法,并在实际案例中进行运用。
30分新课钟部分二、中国园林里的山水任务一:了解中国园林中的山水元素。
中国园林中的山水元素有哪些?它们在园林中的作用是什么?在中国园林中,山水元素是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
同学们可以一起探讨中国园林中的山水元素,包括山、水、石等,以及它们在园林中的作用和意义。
任务二:了解“叠山理水”原则。
什么是“叠山理水”原则?它在中国园林中的应用有哪些?同学们可以一起研究和探讨这一原则,了解它在中国园林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方法。
任务三:了解中国园林中的意境和文化内涵。
中国园林是一种文化艺术,它所表现的意境和文化内涵是什么?同学们可以通过欣赏图片和文献,了解中国园林中的意境和文化内涵,探讨它们与绘画、文学等的关系。
20分新课钟部分三、本地园林之美任务一:了解本地有代表性的园林。
本地有哪些代表性的园林?它们的特点和风格是什么?同学们可以通过图片和实地考察,了解本地园林的特点和风格。
任务二:探讨园林之美的构成要素。
园林之美有哪些构成要素?它们对于园林造景的重要性是什么?同学们可以一起探讨园林之美的构成要素,并分析它们在园林中的作用和意义。
任务三:加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中式古典设计风格
中式古典风格常给人以历史延续和地域文脉的感受,它使室内环境突出了民族文化渊源的形象特征。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所以谈及中式古典风格实际上还包含民族风格,各民族由于地区、气候、环境、生活习惯、风俗、宗教信仰以及当地建筑材料和施工方法不同,具有独特形式和风格,主要反映在布局、形体、外观、色彩、质感和处理手法等方面。
中式古典风格主要特征,是以木材为主要建材,充分发挥木材的物理性能,创造出独特的木结构或穿斗式结构,讲究构架制的原则,建筑构件规格化,重视横向布局,利用庭院组织空间,用装修构件分合空间,注重环境与建筑的协调,善于用环境创造气氛。
运用色彩装饰手段,如彩画、雕刻、书法和工艺美术、家具陈设等艺术手段来营造意境。
每一件中式的家具都是有生命的,虽然或许只是整个空间的一个细节,但放在任何位置都可以决定这个地方的气质。
西方设计界认为:“没有中国元素,往往就没有贵气。
”时下最时髦的一种家居风格,便是以西方的装饰风格和家具为主,混合入一到两件中式家具,往往产生极美的效果。
事实上,经过数千年的承传,目前还可见到的中式家具,已经是大浪淘沙后的经典,所以也就具备了极高的融合性。
我们在关注中式家具的时候,除了考虑它的材质,恐怕应更注重其内在设计体现出的一种中国人的家居智慧。
案,又细分为供案、画案、书案。
供案通常在厅堂中陈设,多采用雕刻作装饰。
案出现在神圣的场合,后来出现的画案、书案则是案类家具的生活化,很能体现中国文人的审美特点。
桌,中式家具里的桌子有长桌、方桌、书桌、炕桌等。
厅堂方桌是一家的门面,通常要上好的硬木,造型稳重端庄,做工细致,装饰考究。
桌面通常是1M的距离,这是中国古人的社交距离。
中式家具的椅子,有太师椅、有官帽椅、有圈椅,不同的椅子有不同的大小尺寸,其中清太师椅最大,常放在正厅中。
目前我们能看到的中式床,是四柱式或者六柱式的架子床,架子上可以围上帷幔,床顶部有顶盖。
这是不是有点“屋中之屋”的意思呢?中式床还有罗汉床,有点像加宽的长条椅,没有架子,通常放在书斋午休时用。
中式风格不再和古老,死板划上等号,取而代之的是亲近自然,朴实,亲切,简单却内藏丰富意涵。
注重细节才能突出效果,在住宅的细节装饰方
面,具备现代眼光的重视装饰风格非常讲究。
尤其是在现代戏是结构的住宅中,往往可以达到移步换景的装饰效果。
这种装饰手法,给空间带来了丰富的视觉效果。
像屏风,帷幔,翘头案等这些家具,被设计师做来局部装饰,展现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永恒美感。
每一件中式家具就像一首经典的老歌,在每一个流动的音符中都蕴涵着深深的韵味,只有细细品味,才能悟出一些哲理来,它独特的魅力也会吸引很多的视线,不过材质,线条,色彩搭配的不到位,很容易收到相反的效果,为了更符合居住的要求,选择恰当的中国元素,才能让居室散发古雅而清新的魅力。
传统室内设计的装饰手法,是中国人含蓄气质的体现。
蝙蝠、鹿、鱼、鹊、梅是较常见的装饰图案。
原因是“蝠”与“福”谐音,可寓有福;“鹿”与“禄”谐音,可寓厚禄;“鱼”与“余”谐音,可寓“年年有余”。
“梅、兰、竹、菊”、“岁寒三友”等图案则是一种隐喻,借用植物的某些生态特征,赞颂人类崇高的情操和品行。
竹有“节”,寓意人应有“气节”,梅、松耐寒,寓意人应不畏强暴、不怕困难。
同理,石榴象征多子多孙;鸳鸯象征夫妻恩爱,松鹤表示健康长寿。
中国古人对居住环境的研究和追求,其精雕细琢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他们的一些室内设计理念,和如今最流行的简约主义很有一些不谋而合之处。
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资讯转播越来越迅捷,人们了解世界的方式也越来越多。
为了表现自我、突出自我,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追求个性的鲜明和独特,并在日常的衣、食、住、行上表现出来,而人们自觉或不知觉的会有附庸大众的行为出现,这样便出现了不同的时尚流行元素和风格。
快节奏的生活,使现代风格大行其道。
但有些人不满足于现代风格底蕴的苍白,想赋予其一定的文化内涵;部分接受传统中式风格的人也不满足其复杂繁琐和功能上的缺陷,想在保持韵味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改变。
于是,现代中式风格就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