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包装商品检验规则详解演示文稿
- 格式:ppt
- 大小:1.75 MB
- 文档页数:41
定量包装商品检验规则定量包装商品是指以一定规格和数量装在包装容器中的商品,如食品、日用品、药品等。
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对于定量包装商品的准确计量和标注规格的要求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定量包装商品检验的规则和要求。
一、计量设备检验计量设备是用于计量定量包装商品的工具,包括秤、计量器、计量仪等。
计量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对于确保定量包装商品的准确计量至关重要。
因此,相关部门应定期对计量设备进行检验和定期校准。
具体的检验规则如下:1. 检验前准备:对计量设备所用的检定器具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同时对计量设备进行清洁和检查,排除可能影响计量结果的因素。
2. 检验方法:使用标准物品进行比对校准。
将标准物品和待检测的计量设备进行横向比对,确保待检设备的准确度。
3. 检验结果判定:根据检验结果,判定计量设备是否符合准确度和稳定性要求。
若计量设备不合格,则需要进行维修、调整或更换。
二、包装容器检验包装容器是定量包装商品的外包装,起到保护商品、传递信息等作用。
包装容器的标注准确和完整性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因素。
下面是包装容器检验的规则和要求:1. 标注规格检验:检查包装容器上的规格标注是否准确和完整。
标注应明确规格的单位、数量和准确度。
2. 标注内容检验:检查包装容器上的标注内容是否真实、完整和清晰。
包装容器上应标明商品的名称、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3. 标签粘贴位置检验:检查包装容器上标签的粘贴位置是否合理。
标签应粘贴在包装容器的显著位置,方便消费者查看。
三、商品抽检商品抽检是对定量包装商品的实际内容进行抽样检验,以验证商品的准确计量和标注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具体的检验规则如下:1. 抽样方法:根据抽样标准和方法,从市场或生产企业随机抽取待检商品。
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随机性。
2. 检验项目:对样品进行重量、体积、包装规格等方面的检验。
通过与标注内容进行比对,判断商品的准确计量和标注是否符合规定。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培训资料精讲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是指对商品包装容器中的商品净含量进行检验,以验证商品是否符合包装标识的实际含量。
这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的培训资料精讲,具体内容如下。
一、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的目的和意义1.目的:验证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是否符合包装标识的实际含量,确保消费者权益受到保护。
2.意义:保证商品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维护商品质量和市场秩序,提高消费者对商品的信任和满意度。
二、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的要求1.检验范围:涉及定量包装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等环节,包括食品、饮料、日用品等各类商品。
2.检验对象:检验包装容器中的商品净含量是否与包装标识的实际含量一致。
3.检验方法:采用计量设备和方法进行检验,如电子称、流量计等。
4.检验标准: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等文件进行检验,提供检验结果和评定准则。
三、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的步骤和操作要点1.检验准备:确保计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落实计量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设备校验和验证。
2.检验操作: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检验操作,包括样品取样、称量、测量等环节,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计量要求。
3.检验记录:记录检验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数据,包括样品编号、净含量测量结果、检验员签名等,确保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可信度。
4.检验报告:根据检验结果和评定标准,生成检验报告,包括商品净含量与标识实际含量的比对、评定等内容。
四、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1.检验误差:由于人为操作和设备性能等因素引起的误差,应加强操作规程和设备校验,提高检验准确性。
2.检验设备故障:设备故障可能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应定期维护、检修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3.样品取样不合规范:样品取样过程中可能存在取样量不足或者不均匀等问题,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取样,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是指对商品包装容器所装商品净含量进行量度和检验的一项规则。
净含量是指商品包装容器中货物的实际数量,对于需要准确表示商品的数量的包装商品而言,净含量的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的相关内容。
一、计量单位二、计量器具选择和校准进行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时,应选择适用的计量器具,并保持其准确性。
计量器具的选择应符合国家相关计量法规定和行业标准,并通过合格的计量机构进行校准。
计量器具的校准周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但一般不超过一年。
三、检验方法1.整体包装重量法整体包装重量法是最常用的净含量计量检验方法之一、具体操作方法是先称量包装容器的毛重,然后将商品倒入容器中,再称量包装容器的净重。
通过减去包装容器的毛重,即可得到商品的净含量。
2.随机抽样法随机抽样法是对大批量商品进行净含量计量检验的一种有效方法。
具体操作方法是从批量商品中随机抽取若干个样品,然后通过整体包装重量法对样品进行净含量计量检验。
通过对样品的检验结果,可以得出批量商品的平均净含量和净含量的变异情况。
3.手工计量法手工计量法适用于一些特殊的商品,如颗粒状、液态或不易倒出等商品。
具体操作方法是使用精确的计量器具,将一定数量的样品逐个计量,然后求取其平均值,从而得到商品的净含量。
四、检验结果判定进行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后,需要对检验结果进行判定。
判定的依据通常是国家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包括净含量的允许偏差范围、检验的精度等要求。
检验结果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记录和保存,以备查询和跟踪。
五、检验报告和证明六、检验合格标识七、检验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按照以上规则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进行计量检验,以确保商品净含量的准确性和合格性。
同时,也应加强对计量器具的管理和维护,定期对计量器具进行校准,以确保计量结果的准确性。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商品质量的评价和消费者利益的保护。
JJF 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解读10月24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章》(JJF 1070-2023)在内的33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为关心大家准时了解新旧规范详细变化,食品伙伴网进行了比对,从中梳理出术语和符号、计量要求、计量检验的要求、结果评定与报告以及附录五个方面的修订变化,供大家参考。
一、增加了部分术语,并修订相关定义新增“预包装商品”“定量包装商品”“允许短缺量”等术语的解释,使定义更清楚、便于理解。
如明确本规范定义的定量包装商品不包括药品、危急化学品,即本规范不适用于药品、危急化学品。
新增术语“商品的主展现面”“标签”,便于明确净含量标注位置,同时,强调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包括标注在标签上的净含量。
新增多个术语的别名,如“批量”又称“检验批的大小”,“单位商品”即“单件商品”,“样本单位”即“单位样品”。
将“偏差”修改为“单件商品的误差”,“平均偏差”修改为“平均误差”,并进行了定义修订。
新增术语“误导性定量包装商品”“介质”“包装材料”“毛重”“随机抽样”“样本修正因子”,删除术语“总重”。
二、细化了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要求1、新规范细化了单件商品的标注要求强调净含量应于“定量包装商品包装主展现面或商品标签”的显著位置标注,且应易于理解,不应使消费者产生误会;新增净含量标注中数字部分的有效数字要求“不应超过3位有效数字”;新增包含赠品的商品的净含量标注要求;新增非销售的预包装商品的净含量标注要求。
除净含量标注字符的最小高度外,新增净含量标注的其他显著性要求,如“净含量标注应以清楚可见的粗体字体标注”“与商品包装的背景底色有明显区分”“假如净含量是压花或模塑方式标注在商品包装容器表面的,则净含量的信息应明显易见,并易于阅读和理解”。
另外,“表2 净含量标注字符高度的要求及检查方法”无变化。
2、修订了法定计量单位的选择及检查方法新增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标注类别(方式)选择要求“应基于消费者的使用和贸易习惯”,并列出了各种状态的商品通常选择的计量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