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硅及其化合物 讲义
- 格式:docx
- 大小:49.33 KB
- 文档页数:17
第一节碳、硅及其化合物1.单质的存在形态、物理性质和用途2.碳和硅的化学性质(1)碳单质的化学性质——还原性。
C +2O ――→CO 2、SiO 2O 2(不足) C 0常温下不活泼――→CuO 、浓硫酸O 2(充足)C +4O 2①与O 2的反应:O 2不足:2C +O 2=====点燃 2CO ;O 2充足:C +O 2=====点燃CO 2。
②与其他物质的反应:a .与CuO 反应:2CuO +C=====高温2Cu +CO 2↑(可用于金属的冶炼); b .与CO 2反应:CO 2+C=====高温2CO ; c .与水蒸气反应:C +H 2O(g)=====高温CO +H 2(制水煤气); d .与浓硫酸反应:C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 。
(2)硅的化学性质——还原性。
不能被浓硫酸、浓硝酸等强氧化剂氧化Si①与氢氟酸反应:Si +4HF===SiF 4↑+2H 2↑;②与NaOH 溶液反应:Si +2NaOH +H 2O===Na 2SiO 3+2H 2↑; ③与O 2反应:Si +O 2=====△SiO 2。
1.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3·广东高考)高温下用焦炭还原SiO 2制取粗硅。
( )(2)(2013·浙江高考)碳有多种同素异形体,而氧不存在同素异形体。
( ) (3)(2012·新课标全国卷)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 ) (4)(2011·山东高考)单质硅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
( ) (5)(2011·山东高考)硅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 ) (6)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 ) 答案:(1)√ (2)× (3)√ (4)× (5)√ (6)×2.将碳、硅的单质和其物理性质或用途用短线连接起来。
第13讲碳、硅及其化合物无机非金属材料备考导航复习目标1.了解C 、Si 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Si 、SiO 2的结构特点,了解Si 的制备方法。
3.了解硅酸盐工业,了解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复习策略本专题的复习宜采用:1.迁移法。
如晶体硅、二氧化硅属于原子晶体,应具有较高的熔点等;二氧化碳、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2.比较法。
如二氧化硅与二氧化碳晶体结构不同,二者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差异。
3.特殊法。
如硅及其化合物有许多反应是在高温下的固态反应。
又如硅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生活及高科技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硅是半导体材料、二氧化硅是制备光导纤维的材料。
4.联系实际法。
如CO 、CO 2与绿色化学;Si 、SiO 2、硅酸盐与无机非金属材料。
以新材料、新技术应用为背景进行命题。
熟记网络课前思考问题1(2021·浙江卷)已知3种共价晶体的熔点数据如下表:共价晶体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熔点/℃>355026001415金刚石的熔点比晶体硅高的原因是均为共价晶体,原子半径:C <Si(或键长:C—C <Si—Si),键能:C—C >Si—Si 。
问题2粗硅提纯的常见方法有哪些?【答案】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2020·浙江卷)SiO2可用来制造光导纤维(√)(2)(2019·新课标Ⅲ卷)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3)(2021·广东卷)氢氟酸可与SiO2反应,利用氢氟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4)制作钻杆用的SiC增强铝基材料属于复合材料(√)(5)(2019·江苏卷)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离子方程式:Na2SiO3+2H+===H2SiO3↓+2Na+(×)(6)(2020·海南卷)SiO2的熔点比干冰高的原因是SiO2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大(×)(7)(2018·海南卷)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第1讲碳、硅及其化合物一、碳的单质2①与水反应:CO 2+H 2OH 2CO 3②与CaO 反应:CO 2+CaO===CaCO 3③与足量澄清石灰水反应: CO 2+Ca(OH)2===CaCO 3↓ +H 2O④与Mg 反应:2Mg +CO 2=====点燃2MgO +C2(2)CO 与N 2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均为28,二者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差不大,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3)实验室制取CO 2时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CaSO 4为微溶性物质,CaSO 4覆盖在石灰石或大理石的表面会阻止反应持续进行。
[思维诊断]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12C 、13C 、14C 是碳的三种同素异形体( )(2)金刚石和石墨由相同的元素组成,因此它们具有相同的性质( ) (3)石墨转变为金刚石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 (4)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碳会形成酸雨( )(5)向Na 2SiO 3溶液中通入CO 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入CO 2至过量,浑浊消失( ) (6)向Ca(ClO)2溶液中通入CO 2气体,溶液变浑浊,继续通入CO 2至过量,浑浊消失( ) (7)向CaCl 2溶液中通入CO 2,无明显现象,若先通入NH 3再通CO 2,溶液会变浑浊( ) (8)向饱和Na 2CO 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 2气体,有晶体析出( )(9)向NaAlO 2溶液中通入CO 2气体,一开始有白色沉淀生成,CO 2过量,沉淀溶解( ) 提示:(1)× (2)× (3)× (4)× (5)× (6)√ (7)√ (8)√ (9)×教材习题创编确定混合气体(CO 、CO 2)中含有CO 气体的实验设计方法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下列指定装置的作用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Si单质的存在形态、物理性质及用途CO2+H2O H2CO3熟记硅及其化合物的特殊性质题组三硅的制取方法在设计制备纯硅的实验题中,常遇到的知识点有: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硅酸盐改写成氧化物形式的方法===BaCO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材料稻壳灰价格低廉,且副产品活性炭有较高的经济价值B.操作A与操作B完全相同C.该流程中硅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D.反应器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为SiO2+2NaOH===Na2SiO3+H2O3.综合利用CO2、CO对构建低碳社会有重要意义。
(1)Li2O、Na2O、MgO均能吸收CO2。
如果寻找吸收CO2的其他物质,下列建议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可在碱性氧化物中寻找B.可在ⅠA、ⅡA族元素形成的氧化物中寻找C.可在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中寻找(2)Li4SiO4可用于吸收、释放CO2,原理是在500 ℃,CO2与Li4SiO4接触后生成Li2CO3;平衡后加热至700 ℃,反应逆向进行,放出CO2,Li4SiO4再生,写出CO2与Li4Si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为________(填“吸”或“放”)热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O和铁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五羰基合铁[Fe(CO)5],该物质可用作无铅汽油的防爆剂,是一种浅黄色液体,熔点-20.5 ℃,沸点103 ℃,易溶于苯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密度1.46~1.52 g·cm-3,有毒,光照时生成Fe2(CO)9,60 ℃发生自燃,五羰基合铁的制备原理如下:Fe(s)+5CO(g)200 ℃、20 MPa250 ℃~300 ℃Fe(CO)5(g)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第13讲 碳、硅及其化合物一 碳单质1.存在形式有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足球烯,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
碳的还原性CuO :2CuO +C2Cu +CO 2↑(冶炼金属)SiO 2:SiO 2+2C=====高温Si +2CO↑(制取粗硅) H 2O :C +H 2O(g)=====高温CO +H 2(制取水煤气) 浓H 2SO 4:C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浓HNO 3: C +4HNO 3(浓)CO 2↑+4NO 2↑+2H 2O(4)60剂载体。
2.碳的两种常见氧化物 (1)一氧化碳(CO)无色有毒气体,难溶于水,中毒原理是CO 与血红蛋白结合,缺氧中毒。
①可燃性:2CO +O 2=====点燃2CO 2,淡蓝色火焰,可作燃料。
①还原性:CO +CuO Cu +CO 2,用于冶炼金属。
(还原CuO)(2)二氧化碳(CO 2)①物理性质:CO 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固态CO 2俗称干冰。
①化学性质:与H 2O 、Na 2O 、Ca(OH)2(足量、澄清)、Mg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O 2+H 2OH 2CO 3、Na 2O +CO 2===Na 2CO 3、CO 2+Ca(OH)2===CaCO 3↓+H 2O 、 2Mg +CO 2=====点燃2MgO +C 。
①CO 2的制法:用大理石与稀盐酸或稀硝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aCO 3+2H +===Ca 2++CO 2↑+H 2O 。
(3)CO 、CO 2气体的除杂方法强调:自然界消耗CO 2的主要反应:①溶于江水、海水中:CO 2+H 2O===H 2CO 3; ①光合作用将CO 2转化为O 2;①岩石的风化:CaCO 3+H 2O +CO 2===Ca(HCO 3)2。
3.碳酸(H 2CO 3)弱酸性、不稳定性。
碳酸(H 2CO 3)只能在水中存在。
H 2CO 3在水中与CO 2共存,因此常把CO 2+H 2O 当碳酸用。
碳族元素Ⅰ.课标要求通过实验了解硅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Ⅱ.考纲要求1.了解单质硅及其重要硅的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3.能综合应用硅及硅的化合物知识Ⅲ.教材精讲1.本考点知识结构2.碳族元素①碳族元素的特征:碳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既不容易失去电子,又不容易得到电子,易形成共价键,难形成离子键。
碳族元素形成的单质在同周期中硬度最大,熔沸点最高(如金刚石、晶体硅)。
②碳族元素的化合价:碳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有+2,+4,其中铅+2价稳定,其余元素+4价稳定。
③碳族元素的递变规律:从上到下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的能力增强,从上到下由非金属递变为金属的变化非常典型。
其中碳是非金属,锡、铅是金属,硅、锗是半导体材料。
④碳族元素在自然界里的存在:自然界里碳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硅在地壳里无游离态,主要以含氧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⑤几种同素异形体:碳:金刚石、石墨、C60、C70等;硅:晶体硅,无定形硅。
3.碳在常温下碳很稳定,只在高温下能发生反应,通常表现为还原性。
①燃烧反应②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C+CO22CO;C+2CuO CO2↑+2Cu;C+H2O CO+H2O(CO、H2的混合气体叫水煤气);2C+SiO2Si+2CO↑③与氧化性酸反应:C+2H2SO4(浓)CO2↑+2SO2↑+2H2O;C+4HNO3(浓)CO2↑+4NO2↑+2H2O不溶于水,有毒(CO和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无法和O2结合,而使细胞缺氧引起中毒),但由于CO无色无味因此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①可燃性②还原性:CO+CuO CO2+Cu,CO+H2O(g)CO2+H2O直线型(O=C=O)非极性分子,无色能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可倾倒,易液化。
固态CO2俗称干冰,能升华,常用于人工降雨。
实验室制法:CaCO3+2HCl=CaCl2+CO2↑+H2O。
①酸性氧化物一—酸酐Ca(OH)2+CO2=CaCO3↓+H2O(用于检验CO2)②氧化性:CO 2+C2CO;2Mg+CO22MgO+C6.碳酸盐①溶解性:Ca(HCO3)2>CaCO3;Na2CO3>NaHCO3。
②热稳定性:Na2CO3>CaCO3;碱金属正盐>碱金属酸式盐: Na2CO3>NaHCO3。
③相互转化:碳酸正盐碳酸酸式盐(除杂用)7.硅①硅在地壳中只有化合态,没有游离态。
其含量在地壳中居第二,仅次于氧,是构成矿物和岩石的主要成分。
②晶体硅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硬而脆的固体,是半导体,具有较高的硬度和熔点。
③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只能与氟气、氢氟酸及强碱溶液反应:Si+2F2=SiF4、Si+4HF=SiF4+2H2↑、Si+2NaOH+H2O=Na2SiO3+2H2↑;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氯气等少数非金属单质化合:Si+O2SiO2。
④制备:在电炉里用碳还原二氧化硅先制得粗硅:SiO2+2C Si+2CO↑,将制得的粗硅,再与C12反应后,蒸馏出SiCl4,然后用H2还原SiCl4可得到纯硅。
有关的反应为:Si十2C12SiCl4、SiCl4+2H2Si+4HCl。
⑤硅在高新技术中的应用:高纯硅可作半导体材料,晶体硅还可做光电转换材料及制作DNA芯片为代表的生物工程芯片。
①SiO2为原子晶体,是一种坚硬难熔的固体,硬度、熔点都很高。
而CO2通常状况下是气体,固体熔点很低。
其差别在于晶体类型不同。
CO2是分子晶体,故熔点很低。
②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不能跟酸(氢氟酸除外)发生反应。
由于它是一种酸性氧化物,所以能跟碱性氧化物或强碱反应。
SiO2+CaOCaSiO3、SiO2+2NaOH=Na2SiO3+H2O(碱溶液不能在使用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③二氧化硅是一种特殊的酸性氧化物。
a.酸性氧化物大都能直接跟水化合生成酸,但二氧化硅却不能直接跟水化合,它的对应水化物(硅酸)只能用相应的可溶性硅酸盐跟盐酸作用制得:首先让SiO2和NaOH(或Na2CO3)在熔化条件下反应生成相应的硅酸钠:SiO2+2NaOHNa2SiO3+H2O,SiO2+Na2CO3Na2SiO3+CO2,然后用酸与硅酸钠作用制得硅酸:Na2SiO3+2HCl ===H2SiO3+2NaCl。
b.酸性氧化物一般不跟酸作用,但二氧化硅却能跟氢氟酸起反应:SiO2+4HF =SiF4+2H2O(氢氟酸不能盛放在玻璃容器中)。
④光导纤维:从高纯度的SiO2或石英玻璃熔融体中,拉出的直径约100μm的细丝,称为石英玻璃纤维,这种纤维称为光导纤维。
光纤通信是一种新技术,它将光信号在光导纤维中进行全反射传播,取代了电信号在铜线中的传播,达到两地通信的目的。
光纤通信优点:信息传输量大,每根光缆可同时通过10亿路电话;原料来源广;质量轻,每千米27克;不怕腐蚀,铺设方便;抗电磁干扰,保密性好。
⑤石英、水晶及其压电效应石英的主要成分是SiO2,可用来制造石英玻璃。
石英晶体中有时含有其他元素的化合物,它们以溶解状态存在于石英中,呈各种颜色。
纯净的SiO2晶体叫做水晶,它是六方柱状的透明晶体,是较贵重的宝石。
水晶或石英在受压时能产生一定的电场,这种现象被称为“压电效应”。
后来这种“压电效应”被应用在电子工业及钟表工业和超声技术上。
9.硅酸和硅胶①硅酸:硅酸有多种形式,如H4SiO4、H2SiO3、H2Si2O5等。
一般用通式xSiO2·yH2O表示,由于“H2SiO3”分子式最简单,习惯采用H2SiO3作为硅酸的代表。
②硅酸酸性比碳酸还弱,由下列反应可证明: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③硅胶:刚制得的硅酸是单个小分子,能溶于水,在存放过程中,它会逐渐失水聚合,形成各种多硅酸,接着就形成不溶于水,但又暂不从水中沉淀出来的“硅溶胶”。
如果向硅溶胶中加入电解质,则它会失水转为“硅凝胶”。
把硅凝胶烘干可得到“硅胶”。
烘干的硅胶是一种多孔性物质,具有良好的吸水性。
而且吸水后还能烘干重复使用,所以在实验室中常把硅胶作为作为干燥剂。
10.硅及其化合物的“反常”①Si的还原性大于C,但C却能在高温下还原出Si:SiO2+2C Si+2CO↑②非金属单质跟碱液作用一般无H2放出,但Si却放出H2:Si+2NaOH+H2O =Na2SiO3+2H2↑③非金属单质一般不跟非氧化性酸作用,但Si能与HF作用:Si+4HF=SiF4+2H2↑④非金属单质大多为非导体,但Si为半导体。
⑤SiO2是H2SiO3的酸酐,但它不溶于水,不能直接将它与水作用制备H2SiO3。
⑥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作用,但SiO2能跟HF作用:SiO2+4HF=SiF4+2H2O⑦无机酸一般易溶于水,但H2SiO3难溶于水。
⑧因H2CO3的酸性大于H2SiO3,所以在Na2SiO3溶液中通人CO2能发生下列反应: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但在高温下SiO2+Na2CO3Na2SiO3+CO2↑也能发生。
⑨Na2SiO3的水溶液称水玻璃,但它与玻璃的成分大不相同,硅酸钠水溶液(即水玻璃)称泡花碱,但它却是盐的溶液,并不是碱溶液。
11.硅酸盐①硅酸盐是构成地壳岩石的主要成分,其结构复杂,组成可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
例如:硅酸钠Na2SiO3(Na2O·SiO2);镁橄榄石Mg2SiO4(2MgO·SiO2);高岭石Al2(Si2O5)(OH)4(A12O3·2SiO2·2H2O)②云母、滑石、石棉、高岭石等,它们都属于天然的硅酸盐。
③人造硅酸盐:主要有玻璃、水泥、各种陶瓷、砖瓦、耐火砖、水玻璃以及某些分子筛等。
④硅酸盐制品性质稳定,熔点较高,难溶于水,有很广泛的用途。
最简单硅酸盐是硅酸钠,其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一种矿物胶,可作粘合剂,防腐剂。
12.水泥、玻璃、陶瓷①普通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三钙(3CaO·SiO2)、硅酸二钙(2CaO·SiO2)和铝酸三钙(3CaO·Al2O3),水泥具有水硬性,水泥、沙子和碎石的混合物叫混凝土。
②制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主要反应是:SiO2+Na2CO3Na2SiO3+CO2↑、SiO2+CaCO3CaSiO3+CO2↑,玻璃是无固定熔点的混合物。
加入氧化钴后的玻璃呈蓝色,加入氧化亚铜后的玻璃呈红色,普通玻璃一般呈淡绿色,这是因为原料中混有二价铁的缘故。
③制造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黏土的主要成分:Al2O3·2SiO2·2H2O。
13.无机非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包含除传统陶瓷外的各种性能优异的精细陶瓷:耐高温的二氧化锆(ZrO2)陶瓷、高熔点的氮化硅(Si3N4)和碳化硅(SiC)陶瓷;透明的氧化铝、砷化镓(GaAs)、硫化锌(ZnS)、硒化锌(ZnSe)、氟化镁(MgF2)、氟化钙(CaF2)等氧化物或非氧化物陶瓷;生物陶瓷;超细微粉体粒子制造的纳米陶瓷等。
Ⅳ.典型例题例1、(06全国理综)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
请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⑴A是制取C02的装置。
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⑵填写表中空格:Array⑶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命题意图就是验证过氧化钠与水或二氧化碳的反应及对供氧剂信息的理解认识。
实验仪器中的A是二氧化碳发生装置,B、D是除杂装置,C是反应装置,E是收集装置。
本实验可能存在的杂质气体有:制取二氧化碳的是HCl和水,但由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和水都能反应产生氧气,故水不必除去。
答案:⑴ CaCO3+2HCl=CaCl2+H2O+CO2↑⑵ B 饱和NaHCO3除CO2中的HClC Na2O2粉末反应物D NaOH溶液除去未反应的CO2⑶2Na2O2+2CO2=2Na2CO3+O2⑷把E中的导管移出水面,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姆指堵住试管口,取出试管,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内,木条复燃,证明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点评】本题涉及CO2实验室制法,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盐酸反应指取CO2所得气体中,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所制备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汽,氯化氢气体也会与过氧化钠反应,因此需要用饱和碳酸钠溶液进行洗气,以除去HCl 气体,水蒸汽和CO2气体都会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所以不必除去水蒸汽,紧接着,让含有少量水蒸汽的CO2气体通过过氧化钠(过氧化钠是粉末状物质,为了防止被气体吃入导气管,最好是用石棉绒包住过氧化钠)进行反应,然后用氢氧化钠除去位反应的CO2,最后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进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