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护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292.50 KB
- 文档页数:2
普外科健康教育引言概述:普外科健康教育是一种重要的医学教育形式,旨在提高患者对普外科疾病的认识,促进患者积极参与治疗和康复过程。
通过普外科健康教育,患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原因、症状和治疗方法,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一、普外科疾病的常见类型1.1 腹部疾病- 胃溃疡:主要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等,常见原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非甾体抗炎药物的长期使用。
- 胆囊炎:常见症状为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常见原因为胆囊结石的梗阻引起的胆囊炎症。
1.2 骨科疾病- 骨折:常见的骨折类型有股骨骨折、尺桡骨骨折等,常见原因为骨质疏松、外伤等。
- 脊柱疾病:常见的脊柱疾病有腰椎间盘突出、脊柱侧弯等,常见原因为不良姿势、劳损等。
1.3 皮肤疾病- 痤疮:主要症状为青春痘、粉刺等,常见原因为皮脂腺分泌过多、细菌感染等。
- 银屑病:常见症状为红斑、鳞屑等,常见原因为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慢性炎症。
二、普外科疾病的预防与保健2.1 饮食保健-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食用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预防胃肠道疾病。
- 控制饮食摄入量:合理控制食物摄入量,避免肥胖和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2.2 运动保健- 适度运动:坚持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预防骨质疏松等疾病。
- 避免过度运动:避免过度剧烈的运动,以免引发运动损伤和骨折等问题。
2.3 心理保健- 积极应对压力:学会应对压力的方法,如寻求社会支持、进行放松训练等,有助于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 维持良好的社交关系:保持与亲友的良好关系,参加社交活动,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三、普外科疾病的治疗方法3.1 药物治疗- 抗生素: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胃溃疡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等。
- 镇痛药:用于缓解疼痛症状,如骨折引起的剧痛等。
3.2 手术治疗- 腹腔镜手术:用于治疗胆囊炎、胃溃疡等疾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普外科健康教育一、概述普外科健康教育是指为普外科患者提供相关的健康知识和指导,以匡助患者了解和管理他们的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普外科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其对患者的益处。
二、内容1. 健康知识普及:- 普外科疾病的基本概念和病因。
- 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 常见的治疗方案和手术介入。
- 术后护理和康复措施。
2. 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后的需要,提供合理的饮食建议。
- 强调饮食均衡,多摄入蔬菜水果和高纤维食物,少摄入高脂肪和高盐食物。
-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含有咖啡因的饮料。
3. 活动指导:-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后的需要,提供适当的运动建议。
- 强调适度运动的重要性,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 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期的久坐。
4. 个人卫生指导:- 强调手卫生的重要性,包括正确洗手的方法和频率。
- 提供伤口护理的指导,如伤口清洁、更换敷料等。
- 强调避免感染的措施,如避免接触病原体和保持环境清洁。
5. 康复指导:- 提供术后康复的指导,包括恢复期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解答。
- 强调定期复诊和遵循医生的叮嘱。
- 鼓励患者积极参预康复运动和康复训练。
三、方法1. 面对面教育:- 医生或者专业护士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教育。
- 通过口头解释和演示来传达健康知识和指导。
- 需要耐心和清晰的语言表达,以确保患者理解。
2. 书面材料:- 提供简明扼要的健康教育手册或者小册子。
- 包含健康知识、饮食指导、活动指导、个人卫生指导和康复指导等内容。
- 可以让患者在家中反复阅读和参考。
3. 多媒体教育:- 利用电视、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进行健康教育。
- 制作教育视频或者幻灯片,以图文并茂地展示健康知识和指导。
- 提供患者观看和学习的机会。
四、益处1. 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 通过健康教育,患者能够了解自己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增强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 患者能够更好地掌握疾病的治疗方案和康复措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普外科健康教育普外科健康教育是指针对普通外科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传授和指导,以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患者康复的一种教育活动。
本文将详细介绍普外科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一、普外科疾病概述普外科疾病是指一类常见的外科疾病,包括但不限于胃肠道疾病、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肝胆疾病等。
这些疾病在临床中发病率较高,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普外科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普外科健康教育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可以了解自身疾病的原因、症状、治疗和预防措施,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和理解,从而更好地参预治疗和康复过程。
同时,健康教育还可以匡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复发。
三、普外科健康教育的内容1. 疾病知识的传授:包括疾病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向患者传授相关知识,匡助其了解疾病的本质和发展过程,增强对疾病的认知和理解。
2. 饮食指导:根据不同的疾病类型和患者的实际情况,提供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
例如,对于胃肠道疾病患者,可以推荐低脂、低盐、高纤维的饮食;对于肝胆疾病患者,可以推荐低脂、低糖、高蛋白的饮食。
3. 运动指导: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疾病类型,提供适当的运动指导。
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代谢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4. 康复护理:对于已经接受手术或者治疗的患者,提供相应的康复护理指导。
包括伤口护理、药物使用、生活习惯调整等方面的指导,匡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四、普外科健康教育的方法1. 面对面讲解: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向其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
教育者可以根据患者的理解能力和需求,采用简单明了的语言,结合图表和实例进行讲解。
2. 书面资料:提供相关的书面资料,供患者及其家属参考和学习。
这些资料可以包括疾病知识手册、饮食指南、运动指导等,方便患者随时查阅和复习。
健康教育应用在普外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171-01【摘要】外科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同时也给患者机体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
因此,有必要对外科手术患者在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当中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教育活动,是将卫生知识教给群众,培养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它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健康教育应是全程的,其各项活动贯穿于人生命的整个过程。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外科手术前后应用的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普外科30例手术患者,从病人入院,术前准备,术后监护,康复出院都由责任护士有计划,有步骤地向病人及其家属传授疾病和康复保健知识。
结果有25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有5例患者效果不明显。
结论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有效的消除病人术前的恐惧心里,有效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了病人住院时间,提高了病床的周转率。
因此,健康教育值得大力推广【关键词】外科手术健康教育护理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普外科手术30例,年龄最小的11岁,最大的78岁,平均年龄39岁,手术包括阑尾切除术,胃大部切除术,胆囊摘除术,疝修补术,肠破裂修补术,乳癌根治术等。
2方法2.1入院宣教患者患病后从一个熟悉的环境进入陌生的环境,很容易产生焦虑不安的心理,对自己病情的不了解,对科室大夫护士的陌生感,对手术后会产生疼痛的恐惧感,都会给疾病的康复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病人入院后,责任护士首先应用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病人介绍科室的环境,主治医生和责任护士的一些情况,同病室的病友,使病人尽快适应环境,使病人和医护之间,和病人之间很快建立起和谐的关系,消除患者的陌生感。
2.2 住院宣教2.2.1 心理指导患者入院后,应与患者进行充分的心理交流,首先护士应了解病人患病的情况,详细的向病人解释该病的一些症状体征,让病人对该病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简单的介绍一些该病的治疗措施,疾病预后等。
外科术后健康教育
《外科术后健康教育》
外科手术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但手术后的健康教育同样重要。
术后健康教育包括术后护理、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指导,对于恢复和预防并发症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术后护理是术后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
术后患者需要避免受凉、注意休息、保持伤口清洁、避免受伤等,以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护士和医生会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的详细讲解,同时家属也需要了解并配合好术后护理工作。
其次,饮食方面也是术后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术后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类型,医生会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
一些手术后需要忌口,一些需要适当补充营养,正确的饮食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健康。
另外,术后患者也需要适当的运动和康复训练。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运动和康复计划,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同时,患者和家属也需要了解术后运动和康复的注意事项,以免造成额外的损伤。
总之,《外科术后健康教育》是术后患者和家属必须要重视的内容。
良好的健康教育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患者及家属应该积极配合医生和护士的指导,共同努力,促进患者的康复。
普外科护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体会作者:秦小竹周卉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4期【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290-02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通过健康教育,能帮助人们了解哪些行为是影响健康的,并能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起到了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从观念转变到工作模式转变的作用,体现了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病人,有利于医院的发展,有利于护理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
1 健康教育的目的普外科护理实行人性化服务。
据有关专家统计,在医疗纠纷中60%以上是医患沟通不良导致。
一切以病人健康的为中心,对病人的治疗和护理充满责任心,对待病人如朋友般真心,做各种解释工作耐心,使护理人员逐步转变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创造一种和谐主动合作型的护患关系,极大地提升了病人的满意度。
2 健康教育的方法2.1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念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过程。
2.2 保持医护健康教育的一致性,避免导致医疗护理纠纷。
医院健康教育义务由医生和护士共同承担,在开展健康教育过程中,有许多知识内容涉及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及转归、自我护理方法等,如果护士专科知识缺乏,又与医生之间沟通交流不够,有可能出现护士解释不到位甚至错误解释,或与主管医生不一致甚至前后矛盾的解释的现象,这样不仅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度降低,而且可能导致医疗护理纠纷。
因此,护士必须加强专科护理知识学习,定期跟随医生查房,加强与医生之间的沟通,提高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避免护理纠纷问题的发生。
普外科健康教育汇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健康问题始终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而普外科所涉及的健康知识更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普外科的一些重要健康教育内容。
首先,我们来谈谈伤口护理。
无论是手术切口还是意外创伤造成的伤口,正确的护理都至关重要。
保持伤口清洁是关键,要避免伤口沾水和沾染污染物。
在伤口愈合期间,可能会出现轻微的红肿和疼痛,这通常是正常的反应。
但如果疼痛加剧、伤口出现化脓、发热等异常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
手术后的饮食调整也是普外科健康教育的重要一环。
刚做完手术,患者的胃肠功能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此时应以流食或半流食为主,如米汤、粥、汤面等。
随着身体的恢复,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但要注意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蔬菜和水果。
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胃肠道不适。
对于患有疝气的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不容忽视。
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尤其是在疝气未得到有效治疗之前。
同时,要注意预防便秘,保持大便通畅,因为用力排便可能会加重疝气的症状。
再来说说胆囊炎和胆结石患者。
这类患者要注意饮食规律,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
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油炸食品等。
此外,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的精神紧张和焦虑,因为不良的情绪状态可能会影响胆囊的正常功能。
在普外科疾病中,阑尾炎也是较为常见的。
对于阑尾炎患者,一旦确诊,应及时治疗。
手术后要尽早下床活动,这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预防肠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
除了上述疾病,乳腺疾病也是普外科的范畴。
对于女性来说,要学会自我检查乳房。
每月定期在月经结束后的 7-10 天进行,用手指指腹轻轻触摸乳房,感受是否有肿块、结节等异常。
同时,要选择合适的内衣,避免过紧或过松,以减少对乳房的压迫和摩擦。
在预防普外科疾病方面,良好的生活习惯起着重要作用。
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免疫力的提升。
普外科健康教育一、引言普外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主要涉及的疾病包括但不限于甲状腺、乳腺、肝胆胰脾、胃肠、周围血管等。
普外科疾病往往需要手术治疗,因此患者及其家属对于疾病的认知和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有着重要的了解。
本文将从疾病基础知识、术前准备、手术过程讲解、术后护理指导、营养与饮食指导、出院指导与随访等方面对普外科疾病进行健康教育。
二、疾病基础知识普外科疾病类型多样,常见的有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肝胆胰脾疾病、胃肠疾病等。
普外科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因病种而异,但通常表现为疼痛、肿胀、出血等。
普外科疾病的发病机制涉及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
三、术前准备术前评估: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确定手术方案和风险。
术前准备:告知患者术前注意事项,如禁食、备皮等,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心理准备: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支持,减轻焦虑和恐惧,增强信心。
四、手术过程讲解手术方式: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开腹手术、微创手术等。
手术流程:详细介绍手术流程,让患者了解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术中配合:指导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如何配合医生,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五、术后护理指导术后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疼痛管理:指导患者如何缓解术后疼痛,合理使用止痛药。
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促进术后恢复。
预防感染:告知患者术后预防感染的注意事项,如保持切口清洁干燥等。
定期复查:指导患者定期回医院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六、营养与饮食指导术后饮食调整: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患者如何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营养需求:介绍各类营养素的摄入建议,以满足术后恢复的营养需求。
饮食习惯:鼓励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等。
食物选择:提供适合患者的食物选择建议,如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等。
忌口食物:告知患者术后忌口的食物,如辛辣、刺激性食物等。
普外科健康教育普外科健康教育是指针对普通外科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向患者和公众传授相关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以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本文将从普外科常见疾病、预防措施和康复建议三个方面详细介绍普外科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
一、普外科常见疾病1. 肿瘤:普外科肿瘤包括乳腺癌、胃肠道肿瘤、肝胆胰肿瘤等。
肿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有很大的影响。
普外科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匡助患者了解肿瘤的发病机制、早期症状和治疗方法,提醒他们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和治疗肿瘤。
2. 结石:普外科结石主要包括胆结石和肾结石。
结石的形成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遗传因素等有关。
普外科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匡助患者了解结石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如合理饮食、多喝水、积极运动等,以减少结石的发生。
3. 疝气:普外科疝气是指腹腔内脏器官通过腹壁缺损脱出的疾病。
普外科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匡助患者了解疝气的症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提醒他们注意避免过度用力、保持正常体重、定期进行体检等,以预防疝气的发生。
二、预防措施1. 健康饮食:均衡饮食对于预防普外科疾病非常重要。
建议患者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低脂肪食品,限制高盐、高糖和高脂肪食品的摄入。
此外,要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酒,以减少肠胃负担和肝脏损伤。
2. 积极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和代谢能力,预防肥胖和疾病的发生。
建议患者每天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同时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苦。
3.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是预防和早期发现疾病的重要手段。
建议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肿瘤标志物等相关检查,以及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以及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性地进行结肠镜、胃镜等检查。
三、康复建议1. 术后护理:对于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护理至关重要。
建议患者遵守医生的康复指导,注意伤口的清洁和消毒,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拿,保持充足的歇息和良好的心态。
·健康管理·普外科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文玉永普外科疾病一般包括胃肠道穿孔、胆囊结石、胆道结石、静脉曲张、腹膜后肿瘤、结直肠肿瘤、肝癌、急性阑尾炎、消化道出血等多种类型。
医护人员只有对普外科手术患者做好相应的健康教育,才能确保其在术后得到更好的恢复,并缩短其住院时间。
那么普外科手术患者需要知道哪些健康教育内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一、手术前患者需要知道的教育内容1. 患者需要根据自身疾病类型,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禁食、禁水。
2. 患者需要将自身的贵重物品交给家属保管,女性患者禁止化妆,应保证指甲的干净清洁,应除去指甲油。
3. 吸烟、饮酒患者应在手术前禁烟酒。
4. 患者在术前需要摘除隐形眼镜、假发、义齿以及戒指、耳环等装饰品,长发患者应把头发盘起。
5. 术前一日患者需要留在病房内,以接受麻醉医生的访视。
6. 进入手术室后,医护人员会与患者仔细核对信息,请患者清楚回答并核对信息,如患者感到不适需要及时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
7. 若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不适,患者一定要与医护人员及时进行沟通。
8. 手术完成后,医护人员会呼喊患者姓名,如果患者听到需要进行回应。
二、手术后患者需要知道的注意事项(一)身体不适时应及时寻求医护人员帮助在手术完成后,医护人员会定期对患者的呼吸、体温、血压以及脉搏进行测量和观察,如果患者出现心跳加快、感觉不适或者发热的情况,一定要及时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以避免疾病出现恶化。
值得患者注意的是,常规手术后患者容易出现吸收热,体温通常在38℃左右,患者不必恐慌,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
如果患者体温高于38.5℃且感觉不适,可以进行物理降温。
如果是大手术,发热时间可能较长,甚至持续5天以上。
如果患者体温在38℃以上,超过3天持续发热,需要考虑是否有感染。
(二)保证体位正确手术结束后,一般情况下会由医护人员将患者送回病房,大型手术患者在手术完成后会送至重症监护室,以确保患者术后的安全。
普外科健康教育普外科健康教育是指针对普通外科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等方面的教育活动。
通过普外科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公众对普外科疾病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健康意识,促进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一、普外科疾病的介绍普外科疾病是指常见的外科疾病,包括但不限于胃溃疡、胆结石、疝气、肠梗阻等。
这些疾病常见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普外科健康教育的目标1. 提高公众对普外科疾病的认识和了解,包括疾病的症状、原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2. 增强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使其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普外科疾病的风险因素。
3. 促进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康复质量。
4. 引导公众正确对待普外科疾病,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和焦虑。
三、普外科健康教育的内容1. 疾病的预防知识:普外科疾病的发病原因、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等。
例如,胃溃疡的预防可以通过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避免吸烟和饮酒等方式进行。
2. 疾病的早期识别:普外科疾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如何及时发现疾病的风险因素。
例如,胆结石的常见症状包括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及时就医可以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3.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普外科疾病的常见诊断方法和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例如,疝气的治疗可以通过手术修补疝孔,避免脏器脱出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4. 康复护理知识:普外科疾病的康复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匡助患者恢复健康。
例如,肠梗阻的康复护理包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等。
四、普外科健康教育的实施方式1. 举办健康讲座和培训班:邀请专业医生和健康专家为公众讲解普外科疾病的相关知识。
2. 发放宣传资料:制作普外科疾病的宣传手册、海报等,向公众普及相关知识。
3. 开展健康体检活动:组织公众进行普外科疾病的相关体检,及时发现和预防疾病。
4. 利用新媒体平台: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渠道,传播普外科健康教育的内容。
普外科护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体会
发表时间:2010-01-13T13:53:43.7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30期供稿作者:陈兰芬
[导读]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体护理实践中最成功的环节之一
陈兰芬(崇左市人民医院广西崇左 532200)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09)30-0205-02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体护理实践中最成功的环节之一[1],起到了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从观念转变到工作模式转变的作用,体现了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病人,有利于医院的发展,有利于护理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
1 健康教育的目的
普外科护理实行人性化服务,推行“五星”服务。
据有关专家统计,在医疗纠纷中60%以上是医患沟通不良导致[2]。
我院普外科大力推广“一个中心、三个服务、五个一、三个心”的人性化服务。
一个中心,即一切以病人健康的为中心,三个服务即微笑服务,问题服务,迎送服务,五个一即一声问候,一个温馨的微笑,一张整洁的床铺,一段礼貌简洁的入院介绍,一杯清洁的开水,三个心即对病人的治疗和护理充满责任心,对待病人如朋友般真心,做各种解释工作耐心,使护理人员逐步转变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创造一种和谐主动合作型的护患关系,病人满意度达99.5%以上。
2 健康教育的方法
2.1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念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过程[3]。
2.2 保持医护健康教育的一致性,避免导致医疗护理纠纷。
医院健康教育义务由医生和护士共同承担,在开展健康教育过程中,有许多知识内容涉及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及转归、自我护理方法等,如果护士专科知识缺乏,又与医生之间沟通交流不够,有可能出现护士解释不到位甚至错误解释,或与主管医生不一致甚至前后矛盾的解释的现象,这样不仅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度降低,而且可能导致医疗护理纠纷。
如一患儿肌内注射后出现肌内血肿,护士嘱家属立即热敷,医生嘱家属立即冷敷,后患儿家属遵护嘱热敷后血肿扩大,遂引起患儿家属不满并状告护士。
因此,护士必须加强专科护理知识学习,定期跟随医生查房,加强与医生之间的沟通,提高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2.3 健康教育中医护分工协作问题。
随着医疗纠纷的增加,医疗护理工作的责任及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每个护理人员应准确地了解其职责的法律范围,明确哪些工作自己可以独立执行,哪些必须有医嘱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防产生法律纠纷。
护理健康教育与医生的告知制度在内容上有重叠,但也有各自的范围和侧重点。
如医生主要告知病人病情、转归、治疗方案,而护士则根据医生诊断及治疗方案侧重在对病人的饮食、睡眠、排泄、服药、活动及锻炼,环境及规章制度等方面进行讲解,配合医生完成治疗计划,促进病人康复。
因此,健康教育中医护应加强分工合作,根据各医院各科室特点作出符合本科实际的规定,以利于护士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在职责范围内履行健康教育义务。
假如超出了职责范围且给病人带来损害,护士将负有不可推卸的法律责任。
2.4 健康教育更重要的是让病人及家属参与到诊治和护理过程中。
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健康行为的获得,而行为的改变是以知识为基础,信念为动力。
即常说的知信行。
健康教育是一个心理双向互动的过程,只有努力营造一种布满人性的人情味的氛围,以病人的利益和需要为中心的健康教育的人为环境,以平等的身份,协助病人满足其合理需要,这样才能帮到点子上。
护士作为协调者应指导、计划和组织好不同的健康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为病人服务。
病人出院并不是健康教育的结束,而是健康教育活动的继续。
因此病人出院后康复期,要协调好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继续为病人提供健康教育服务。
3 健康教育的方式
3.1 集体教育采取集中讲授的方法,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普外科疾病特点及康复护理方法。
护士与患者一起就某个问题进行讨论,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示范操作,如:翻身、拍背、功能锻炼等,使患者获得感性认识。
3.2 书面教育在医院走廊的墙壁上制作宣传栏,向患者及其家属发放医院自编的宣传材料等,宣传普外科疾病的防治要点,介绍普外科疾病的康复知识,将比较重要或难懂的内容制成图文并配以通俗易懂的宣传卡片或手册,供患者及家属阅读。
3.3 个体教育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因病而异”进行个体化教育。
对个别不识字、无法接受文字教育的患者,护士将教育内容讲解给患者及家属。
3.4 示范教育通过为病人演示一些手术体位的训练方法,针对功能训练的重点进行教育。
如甲状腺手术的颈部过伸练习,护士要讲解这种手术体位训练的重要性,并演示正确的姿势,要求病人每日训练2~3次,并学会训练过程中出现不适感的处理与预防。
4 护理体会
4.1 普外科护士树立健康教育观念。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
说明护理工作在疾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又由于在医院与患者接触最早、最多的是护士,护士则成了健康教育的先锋,所以护士应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加强健康教育理论的学习,加强自我修养,充分利用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密切关系,积极进行健康宣教。
4.2 制作健康教育的内容。
护士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健康教育的质量,所以对健康教育内容有必要规范化,在充分地了解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和专科医生指导,共同学习并制定普外科健康教育内容:(1)普外科患者的饮食要求,从开始禁食时间到停止禁食的时间,进入流质、半流质、全流质过度到普通饮食(2)普外科各类手术患者术后的体位由去枕平卧位到垫枕头到半卧位直到下床活动(3)普外科患者用药指导(4)普外科患者术后各种管道的护理,如何保持胃管、腹腔引流管、尿管等管道的护理,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5)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4.3 预防并发症的健康教育。
普外科患者术后大多卧床,所以针对老年患者,应积极进行预防并发症的健康教育,告知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性,指导预防并发症所必须掌握的技能,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普外科患者的饮食调养、药物指导等在整个康复过程中也起着关键的作用。
4.4 健康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因时而异,做好健康教育,它不同于卫生宣教,它始终贯穿于护理工作之中,因此要选择适当的时机,采取适宜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因人而异,应根据患者及照顾者的知识水平制定全面可行的健康教育计划,检查反馈,及时纠正。
工作做得好与不好,只有患者有资格评定。
因此及时听取患者的意见是提高健康教育水平、改善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反馈意
见,及时调整策略,使普外科科健康教育日臻完善。
5 健康教育效果
通过我院普外科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病人对自己的病情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提高了病人、家属对治疗护理的配合积极性,提高了病人的自护能力。
普外科患者对术后疼痛能够耐受,不适感减轻,情绪稳定,进食合理,睡眠质量提高,伤口愈合良好,康复快。
同时亦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知识传播的技能,提高了护士在病人心目中的地位,增强了护士的服务理念。
本科对出院病人跟踪调查表显示,病人对我科护士的满意度明显上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左月燃.对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思考.中华护理杂志. 2000.35(6):325.
[2] 赵柄华.现代护理管理[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5:35.
[3] 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