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工厂工艺设计概论.pptx
- 格式:pptx
- 大小:487.79 KB
- 文档页数:85
基本建设是指:工厂的新建、扩建和改建;技术改造是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对老厂进行改造。
两者的区别:资金渠道不同;技术改造的新增生产能力有限制;技术改造的土建工程有限制厂址的基本要求:1厂地面积和外形应使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布置满足工艺生产流程的要求2应考虑卫生、防火、防震和人防等方面的要求3厂区地下不应有矿藏、地下文物、古河、古井或废弃矿坑等4应考虑交通运输的方便5厂址应具有较平坦的地面,以及为保证排泄地面水所需的坡度6厂址土壤条件良好7厂址需靠近原料基地或销售地区8要考虑合适的燃料来源9厂址有丰富的水源和电力10厂址应尽可能靠近居民区11厂址应有动力供应和给排水等便利条件12厂内主要建筑物的地坪标高应较洪水水位高出0.5m13厂址不应靠近堆置有机废料、化学废料及对人体或生产不利的其他废料的地方设计基础资料包括:1、气象2地质、地震3地形地貌4交通5水文和水源6原材料、燃料7动力供应8通讯9厂区附近情况10施工条件11概算、预算12技术经济13改建、扩建工程14协议及证明文件设计阶段: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是根据初步设计阶段和技术设计据阶段的结果绘制出详细的工艺、建筑等专业的施工图作为施工的依据总平面及运输设计任务:1厂区划分2交通运输系统3确定竖向布置方案4工程管道5防火绿化和美化6与居住区和城市和谐总平面合理布置的主要措施: 1厂区划分2合理组织人流、货流3合理选择厂房外形4布置紧凑【建筑红线:布置时应使厂房的外墙位置在平面上形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被命名为建筑红线】5考虑扩建与改建6防火卫生要求工厂的组成:1主要生产车间①泥料制备②制品成型③上釉和彩饰④制品烧成⑤检验装配;2.辅助修理车间;3生产服务设施竖向布置的任务是:①对厂区的天然地形进行改造,使之适合企业的建设和生产经营要求②合理地确定建筑物、构筑物、铁路和道路的标高,使相互之间的关系协调,满足生产和运输技术的要求③合理地组织场地排水,确定排水措施,保证及时排出厂区的积水,不受雨水和洪水的危害。
陶瓷工厂工艺设计概论陶瓷工厂工艺设计概论1.引言陶瓷是一种古老而又广泛应用的材料,它具有优良的特性,如高温稳定性、耐腐蚀性、良好的机械性能等。
在现代工业中,陶瓷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能源、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
陶瓷工厂的工艺设计是确保陶瓷制造流程高效、稳定和质量合格的关键环节。
2.陶瓷工厂工艺设计的目标陶瓷工厂工艺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和设备配置,确保生产出符合规格要求、质量稳定可靠的陶瓷产品。
同时,还要考虑生产效率、能耗、环保等因素,以提高工厂的整体竞争力。
3.陶瓷工厂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陶瓷工厂工艺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合理利用原材料资源:通过科学的配比和原材料处理,确保尽量减少原材料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还要考虑到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2)工艺流程合理化: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市场需求,设计出合理的工艺流程,确保能够高效、稳定地生产出可靠的产品。
(3)设备配置合理化:选择适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确保设备的效率和性能能满足工艺要求。
同时,还要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对设备进行合理的布局和配置,以提高生产效率。
(4)质量控制严格化: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检测、测试和数据分析等手段,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
(5)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在工艺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合理设置工艺过程控制和环保设施,确保生产过程安全可靠,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陶瓷工艺设计的具体内容陶瓷工厂工艺设计包括原料处理、成型、烧结、加工和检测等环节。
具体内容如下:(1)原料处理:对于陶瓷制造来说,原材料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在工艺设计中要合理选择、配比和处理原材料,以确保产品的符合规格要求。
(2)成型:成型是将原材料经过加工成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陶瓷坯体的过程。
常见的成型方法有挤压、注塑、压片和模压等。
在工艺设计中要考虑到成型方法的适用性和成型工艺的稳定性。
第一章基本建设程序和前提工作1.工厂设计的任务是按期提供质量优良的设计文件,使得工厂建设或技术改造得以顺利地进行,并为投入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2.设计的全过程包括前期准备;设计;施工驻场;参加试动转和试生产3基本建设:是指工厂的新建、扩建和改建。
4技术改造:是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对老厂进行改造。
5基本建设与技术改造的区别:①资金渠道不同;②技术改造的新增生产能力有限制;③技术改造的土建工程有限制。
6.项目建议书的内容:(1)项目名称、项目的主办单位及负责人(2)项目内容、设立项目的理由及有关情况分析(3)建厂地区或承包企业的基本情况(4)产品的名称、规格生产能力及销售方向(5)主要原料燃料材料电力交通运输和协作配套等方面的要求及已具备的条件(6)资金的估算和来源(7)初步的技术、经济分析7.项目建议书:是根据掌握的情况,对工程项目进行初步分析,说明成立该项目的必要性,建设或改造范围、建设条件、资金估算及经济效益概略分析等。
8.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目的是通过进一步调查、分析和计算,论证工程项目在客观要求、建设条件、技术措施和经济效益等方面是否可行。
9.设计任务书:又称计划任务书。
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对推荐的最佳方案深入研究,进一步分析项目的利弊得失,落实各项建设或技术改造条件和协作配合条件。
10.建厂地区的选择:①靠近销售地区和原料基地;②考虑整体的工业布局;③考虑建厂的规模。
11.建厂厂址的选择:①要求有比较清洁的环境;②必须考虑地质条件;③要符合厂址的基本条件。
12工作程序(一)预备阶段(1)制定选厂指标(2)根据类似工厂的资料和选厂指标,拟定工厂组成,主要车间的外形和面积(3)估算处堆场面积和废料场面积(4)收集建厂地区地形图、城市规划图、交通运输等资料(5)了解与有关单位和其他企业在生产和运输上的协作的可能性(6)了解水、电、蒸汽、燃料和原材料供应的可能性(7)绘制总平面图(8)预测全厂用地面积及外形(9)估算总投资数(10)施工期间建筑材料、用水用电机劳动力的数量(11)拟定收集资料提纲(二)现场阶段(三)结束阶段(2)厂子方案比较a、厂区情况比较b、建筑费用的比较c、企业经营费的比较13设计基础资料(1)气象(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雷玉雪)(2)地质、地震(3)地形地貌(4)交通运输(5)水文和水源(6)原材料、燃料(7)动力供应(8)厂区附近情况(9)施工条件;概算预算;改建扩建工程;协议及证明文件14.施工图:是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绘制的,施工图上必须确定所有设备,建筑物,构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