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传染病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1.86 MB
- 文档页数:5
呼吸道传染病知识1、呼吸道传染病的基本特征:①传播途径易于实现,传播广泛,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和集体单位,常可引起局部暴发。
②常见冬春季节发病升高;③低龄儿童中多发;④流行的发生常与居住拥挤、人群聚集、易感者比例高等因素有关,如防护不当,可发生医院感染。
⑤在缺乏疫苗特异免疫预防的人群中可有周期性流行。
2、常见的呼吸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麻疹、风疹、猩红热、百日咳、肺结核、流脑、白喉等。
学校里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水痘、风疹等。
3、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可有肠胃不适,早期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鉴别诊断困难。
流感能加重潜在的疾病(如心肺疾患)或者引起继发细菌性肺炎或原发流感病毒性肺炎,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病或者体质虚弱者患流感后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
由于流感是病毒性传染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因此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主要预防措施包括:(1)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2)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
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4)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5)每天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6)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7)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也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症状。
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禽、畜共患急性传染病。
全球首例人类禽流感发生于1997年5月的香港,是一名3岁儿童。
目前已知感染人类的禽流感病毒血清亚型有H5N1、H7N7和H9N2三种。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知识要点1.手卫生:经常洗手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使用肥皂和清水或含酒精的洗手液彻底洗手,尤其是在接触空气中的飞沫后,如咳嗽、打喷嚏后,接触公共设施或面向他人服务前都要洗手。
避免用手触摸眼睛、口和鼻孔,以减少病毒或细菌进入呼吸道的机会。
2.咳嗽和打喷嚏礼仪:当你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以防止飞沫传播。
避免用手遮掩口鼻,因为这有可能将病毒或细菌传播到物体表面。
3.强化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稀释悬浮在空气中的病原体浓度。
定期开窗通风,或者使用空气净化器来净化室内空气。
4.避免近距离接触:避免与病人或患者近距离接触,尤其是在他们有呼吸道症状时。
保持和病人的距离至少1米。
5.避免拥挤场所:呼吸道传染病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更容易传播。
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当疫情爆发时。
6.佩戴口罩:佩戴口罩可以有效地阻挡悬浮在空气中的病原体,减少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
在疫情期间,佩戴口罩是一个重要的防护措施,特别是在人群密集的地方。
7.注重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定期洗澡、勤洗换内衣等。
避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如毛巾、牙刷等。
8.强化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当运动、避免熬夜和压力过大等都是提高免疫力的方法。
9.定期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例如,流感疫苗可以帮助预防流感病毒的感染。
10.限制出行: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避免不必要的出行,尤其是到疫情高发区域。
11.注意早期症状:一旦出现呼吸道感染的早期症状,如咳嗽、发热、打喷嚏等,要尽早就医,避免传播给他人。
以上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一些要点。
每个人都有责任遵守这些预防措施,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呼吸道传染病知识一、什么叫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一类疾病,统称呼吸道传染病。
二、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哪些?常见的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流脑、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猩红热等;三、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是怎样传播的?传染源:主要为病人或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主要经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密切接触传播。
人群易感性:人群对呼吸道传染病普遍易感。
有的病后有一定免疫力或持久免疫力,通过接种疫苗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
四、什么情况下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人体呼吸道与外界环境相通,容易受各种病原体侵袭,由此而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
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天气骤变时也容易诱发呼吸道传染病。
儿童、老年人、体弱者、营养不良或慢性疾病患者、过度劳累者、精神高度紧张者容易患上呼吸道传染病。
五、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措施有哪些?1、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减少病原体传播的机会。
2、搞好家庭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清洁。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要随地吐痰。
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防止污染空气。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不吸烟、不酩酒。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干净的毛巾擦手。
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多喝水:特别在秋冬季气候干燥,空气中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4、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5、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6、生活有规律、保证睡眠、不吸烟、少饮酒,并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7、儿童应按时完成流脑、麻疹、流行性感冒、水痘、风疹、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等预防接种,一般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接种。
什么是呼吸道传染病(一)引言概述:呼吸道传染病是一类通过呼吸道传播的疾病,包括多种不同的病原体引起,其中最常见的包括流感、肺结核、麻疹等。
本文将从病因、传播途径、症状、治疗和预防几个方面,介绍呼吸道传染病的相关内容。
一、病因1. 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流感、冠状病毒感染等。
2. 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肺炎球菌感染、百日咳等。
3. 真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肺孢子菌感染等。
4. 寄生虫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肺囊虫感染等。
二、传播途径1. 飞沫传播:通过患者的打喷嚏、咳嗽释放的飞沫中的病原体进入另一个人的呼吸道。
2. 直接接触传播:通过患者的唾液、鼻涕等分泌物接触到另一个人的呼吸道。
3. 空气传播:病原体通过空气中的微粒或气溶胶传播到他人的呼吸道。
4. 粪口传播:通过患者的粪便中的病原体进入另一个人的呼吸道。
5. 爬行动物传播:某些寄生虫通过爬行动物等传播到人的呼吸道。
三、症状1. 发热和寒战:呼吸道传染病常伴有高热和寒战的症状,发热可能伴随出汗和乏力。
2. 咳嗽和喉咙痛:常见的症状之一是咳嗽,伴有喉咙痛和痰液产生。
3. 呼吸困难:某些呼吸道传染病会导致呼吸道狭窄,引起呼吸困难和气喘等症状。
4. 流鼻涕和打喷嚏:流感等疾病导致鼻涕增加和频繁打喷嚏的情况。
5. 咳痰或血痰:肺结核等严重的呼吸道传染病可导致咳嗽出血性痰液。
四、治疗1. 药物治疗:根据不同的病原体选择相应的抗病毒药物、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2. 对症治疗:针对症状进行治疗,如退烧药、镇咳药等。
3. 病毒疫苗:对于某些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可接种相应的疫苗进行预防。
4. 密切接触者管理:对于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和观察。
5. 疾病监测和宣传:加强疾病监测,及时发布防控信息,进行疾病的宣传和教育。
五、预防措施1.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的分泌物、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污染环境中。
2. 接种疫苗:及时接种能提供免疫保护的疫苗,如流感疫苗等。
呼吸道传染病
1、什么是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顾名思义是借空气飞沫为传播因素,经呼吸道侵入的一类急性传染病,如流感、流脑、麻疹、风疹、水痘、肺结核、百日咳、流行性腮腺炎等。
呼吸道传染病是如何传播的?
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尘埃)传播;少数(天花、白喉、猩红热等)亦可通过直接接触而感染。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在呼吸、咳嗽、喷嚏时将带有细菌或病毒的呼吸道分泌物散布到空气中,易感的人随呼吸吸入或接触等方式感染后,经过一定时间的潜伏期就会发病。
经呼吸道传播的途径简单易于实现,所以散播广泛,容易造成流行。
2、为什么在冬春季容易得呼吸道传染病?
俗话说:“伤风伤风,多在冬春”,其实呼吸道传染病大多在冬春季发生,这是什么原因?
(1)经常的呼吸道表面粘膜有一种防御能力,但在冬春季,天气寒冷,冷空气的刺激,可以降低它的功能,空气中的病菌就容易从呼吸道侵入。
(2)春季节的气候变化较大,特别是秋末冬初、冬去春来的季节转换时,早晚、午间的温度变化较大,室内外温差也较显著,容易着凉。
受了凉,身体抵抗力降低,病菌也容易侵入机体。
(3)春季,人们在室内生活的时间增多了,开窗通风相应减少,病菌容易散布,特别是在门窗紧闭,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情况下,这样健康人吸入带有病菌的飞沫而受感染的机会就大大增加了。
什么是在流行性感冒?
答: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感冒病。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最常引起发病的是甲型。
流行性感冒的症状与普通感冒大致相似;如见持续高热、头痛、肌痛、全身疲软无力等全身中毒症状,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
什么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答:俗称脑膜炎,是一种以突发高热、呕吐、颈项强直、抽搐、皮肤有出血点或淤斑为症状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什么是腮腺炎?
答:流行性腮腺炎中医称痄腮,俗称“大嘴巴”,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毒者是本病的传染源。
腮腺炎患者除了发热(38℃左右)、一侧或两侧腮腺肿胀、有触痛、吃饭嚼东西有点疼痛。
什么是麻疹?
答:麻疹(俗称出痧子)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全身发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丘疹为特征;传染性极强,在人群密集的学校及幼儿园容易发生流行。
什么是风疹?
答: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低热、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全身散在红色斑丘疹及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
什么是水痘?
答:水痘主要由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出疹性急性传染病。
什么是结核病?
答: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道传染病。
主要表现为发热、盗汗、全身不适及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如肠结核等,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
肺结核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产生的飞沫传播。
在旧中国、肺结核肆虐流行,有着“十痨九死”说法,因此人们对肺结核心存恐惧,鲁迅先生的小说《药》,小说主人公小栓得了肺结核,旧时人们迷信以为人血馒头可以治疗肺痨,小栓的妈妈就用钱买了人血馒头给小栓吃,但最终小栓还是去世了。
具有以下症状时要警惕肺结核的发生:(1)咳嗽、咳痰持续两周以上,查不出原因的人,(2)痰中带血丝或者咯血的人,(3)以往患过肺结核,但未彻底治愈的人(4)家中有发现痰菌阳性,要尽快去医院检查,看是否被传染。
目前,我国对肺结核病人实行免费检查和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
病人可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机构)接受免费检查和治疗。
得了肺结核病并不可怕,只要按照医生要求,坚持全程、按时、按量服药,坚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病人能够治愈。
3、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
要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我们需做到:
(1)如果班上有学生患呼吸道传染病,要尽快进行治疗和隔离,其他同学尽量不要与病人接触,或去病人家中串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少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畅的公共场所。
(2)在公共场所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不要随地吐痰;研究已经证明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可以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强调要注意手的卫生,洗
手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勤洗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或擦净。
(3)扫地时先洒水后扫除,防止尘土飞扬,减少传播机会;
(4)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衣服、被褥、用具要多晒太阳。
(5)养成良好的群体卫生习惯,保持教室、宿舍多通风换气,如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注意保暖。
(6)多喝水,多吃含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7))根据天气变化注意增减衣服,防寒保暖,应经常锻炼身体,多做户
外活动,增强体质。
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患者要及时就诊、注意休息和营养,采取措施如戴口罩、不要与其他人密切接触,避免传染。
同学们:希望你们在认真学习的同时,也要重视传染病防治的相关知识,形成良好的个人习惯,严防各类疾病的发生。
希望今天我的讲座对大家有所帮助。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