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师小白第23关答案介绍 关羽张飞刘备去一个草房子
- 格式:docx
- 大小:18.20 KB
- 文档页数:5
2018新人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三顾茅庐》阅读答案三顾茅庐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
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
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就上前轻轻敲门。
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
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等了半晌功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
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
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
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
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1.“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这句话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2.简述刘备三顾茅庐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原因:经过:【参考答案】1.如鱼得水。
2.起因:刘备想邀请诸葛亮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
经过:刘备和结拜兄弟关羽、张飞三次去隆中请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着,第三次才见到并共商天下大事。
结果:诸葛亮出山帮助刘备。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三顾茅庐》课文重要知识讲解一、作者简介罗贯中(约1330 -约1400),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的作者。
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从他的创作中可以看出,他对黑暗腐败的封建政治很不满,痛恨暴君、暴政,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向往统一、安定的政治局面。
二、故事背景东汉末年,刘备攻打曹操失败,投奔荆州刘表。
为了日后成就大业,他留心访求人才,请荆州名士司马徽推荐。
司马徽说:“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刘备得知“伏龙”就是诸葛亮,此人隐居在隆中,住茅庐草棚,耕作自养,精研史书,是个杰出人才,于是专程去拜访,便有了“三顾茅庐”的历史故事。
本文讲述的是刘备协同关羽、张飞第三次拜见诸葛亮的故事。
三、理解词义1. 犹然:仍然。
2. 迟迟:太阳缓慢落山的样子。
3. 冠玉:原指装饰帽子的美玉,这里形容男子貌美。
4. 纶巾:古代用青色丝带做的头巾。
5. 鹤氅:用鸟羽制成的外套。
6. 愧赧:因羞惭而脸红。
7. 屏人促席:叫他人回避,将座席靠近(诸葛亮)。
屏,使回避。
促,靠近。
8. 汉室倾颓:汉朝(的统治)衰败。
9. 用武之地:用兵之地。
指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
10.存恤:爱惜,体恤。
11.箪食壶浆:用箪盛饭,用壶盛浆。
浆,以粮食加水适度发酵而成的饮料。
12.避席:古人席地而坐,起身离席,表示敬意。
四、问题解疑1.关羽和刘备的对话有什么作用?关羽劝说刘备不要再去拜访诸葛亮了,刘备坚决的态度表现了他思贤如渴的诚心和实意。
2.如何理解“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这一举动?“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这一举动,表现了刘备拜见诸葛亮的谦恭和诚意。
3.作者多次写到刘备对诸葛亮的谦恭态度,有什么作用?一方面写出了刘备拜见诸葛亮的诚心和态度,另一方面从侧面交代了诸葛亮的“不俗”。
4.诸葛亮为什么称刘备为“俗客”?诸葛亮故意称刘备为“俗客”,是为了再次对刘备进行考验。
5.“将军奈何舍美玉而求顽石乎?”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本题运用比喻作用分析法。
关于三国演义的谜语歇后语大全《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谜语或歇后语大家了解多少呢?今天店铺分享的是三国演义的谜语歇后语,希望你会喜欢。
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歇后语1、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2、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3、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4、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5、蒋干盗书--上了大当6、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7、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8、草船借箭--坐享其成9、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10、孔明练琴--老生常谈11、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12、关羽卖肉--没人敢来13、草船借箭--满载而归14、貂蝉唱歌--有声有色15、草船借箭--多多益善16、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17、关公开凤眼--要杀人18、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19、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20、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21、吕布见貂蝉--迷上了22、关公喝酒--不怕脸红23、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24、东吴招亲--弄假成真25、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1.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2.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3.关羽赴宴--有胆有魄4.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5.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6.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7.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8.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9.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10.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11.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12.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13.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14.董卓进京--来者不善15.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16.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17.董卓进京--不怀好意18.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19.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20.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21.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刘备编草鞋--内行22.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23.周喻打黄盖--装样子本文来自献祝福网24.张飞讨债--声势凶25.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三国演义有关的谜语流芳后世(打《三国演义》人名一)。
23*三顾茅庐01 积累运用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拜谒.(yè) 纶.巾(guān) 末胄.(hòu)愧赧.(nǎn) 倾tuí(颓) 存ù(恤)殆.尽(dài) 疏lǎn(懒) bǐ(鄙)贱如雷guàn(贯)耳顿开máo(茅)塞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迟迟:太阳缓慢落山的样子(1)窗外日迟迟..(2)未审.得入览否审:明白,知道(3)不胜愧赧愧赧:因羞惭而脸红..(4)屏人促.席促:靠近窃命:篡夺国家权力(5)奸臣窃命..(6)而不知存恤存恤:爱惜,体恤..英雄总览:广为延揽(7)总揽..(8)惟将军图.之图:考虑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勤学可让人渐渐淬炼出无厚之刃,有时会使迟钝的人茅塞顿开....,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这一点值得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学习。
B.刘备思贤若渴....C.他的一声大喝,如雷贯耳,使偷盗者惊恐地转过身,瞅准时机,越窗逃走。
....,热情地犒劳他们。
D.当军队凯旋时,老百姓都箪食壶浆....(解析:C.“如雷贯耳”形容人名气很大,与语境不符。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现在曹操已经拥有了百万军队,挟持皇帝号令诸侯,这的确不能与他争高低。
(2)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益州地势险要,有千里肥沃的土地,是物产丰富的地方,高祖依靠它成就了帝王之业。
5.文学常识填空。
《三顾茅庐》选自《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人,该小说以三国矛盾斗争为主线展开情节,为古典小说的人物画廊贡献了众多鲜明的形象,它在人物塑造上的成就,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人物塑造的新发展。
6.“玄德曰:‘司马德操之言,徐元直之语,岂虚谈哉?’”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照应前文司马徽、徐庶对诸葛亮的推荐;强调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而不是像诸葛亮自谦的那样“年幼才疏”。
课文备同关羽、张飞来到隆中,找到了卧龙冈诸葛亮住的茅草屋。
刘备上前敲门,里面走出一个书童,说:“先生今天早晨出门了。
”刘备问:“上哪儿去了?”书童说:“我家先生行踪不定,不知道上哪儿去了。
”刘备又问:“什么时候回来?”书童说:“那更说不定了。
或者三五日,或者十几天,没准儿。
”刘备、关羽、张飞失望地回去了。
回到住地新野,刘备派人去隆中打听。
过了几天,得到回报,说诸葛亮回来了。
刘备叫人立即备马。
张飞说:“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刘备斥责他:“胡说!孔明是当今大贤。
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刘备上马出门,关羽、张飞也只好骑马相随。
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
张飞埋怨说:“天寒地冻,还是回新野避避雪吧!”刘备说:“我冒着风雪正是为了让孔明知道我的诚意。
你怕冷,自己回去吧!”张飞只得跟着走。
三人冒雪走到卧龙冈,刘备轻叩柴门,开门的还是上回那个书童。
可是,家中只有诸葛亮的弟弟在读书,诸葛亮被人请走了。
三人只得怏怏而回。
时间过得好快,寒冬刚过,早春来临。
刘备打算三访孔明。
关羽、张飞都不耐烦了。
张飞说:“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条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就是了!”刘备大声斥责说:“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
”张飞说:“既然二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刘备说:“你一起去也行,但要懂得礼节。
”张飞满口答应。
三人第三次到了隆中,高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就下马步行。
刘备走到柴门前,刚一敲门,那书童又出来了。
书童告诉刘备,先生正在睡午觉。
刘备吩咐两个弟弟在门外等着,自己轻轻走过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台阶下等孔明醒来。
关羽、张飞在门外站了好长时间不见动静,便走进门来。
见刘备还站着等,张飞气极了,对关羽说:“这个先生怎么这样傲慢!等我到草屋后面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关羽一再相劝,张飞才没放火。
又过了好长时间,诸葛亮才睡醒。
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谒见,都没有遇到。
23*三顾茅庐01 积累运用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拜谒.(yè) 纶.巾(guān) 末胄.(hòu)愧赧.(nǎn) 倾tuí(颓) 存ù(恤)殆.尽(dài) 疏lǎn(懒) bǐ(鄙)贱如雷guàn(贯)耳顿开máo(茅)塞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迟迟:太阳缓慢落山的样子(1)窗外日迟迟..(2)未审.得入览否审:明白,知道(3)不胜愧赧愧赧:因羞惭而脸红..(4)屏人促.席促:靠近窃命:篡夺国家权力(5)奸臣窃命..(6)而不知存恤存恤:爱惜,体恤..英雄总览:广为延揽(7)总揽..(8)惟将军图.之图:考虑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勤学可让人渐渐淬炼出无厚之刃,有时会使迟钝的人茅塞顿开....,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这一点值得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学习。
B.刘备思贤若渴....C.他的一声大喝,如雷贯耳,使偷盗者惊恐地转过身,瞅准时机,越窗逃走。
....,热情地犒劳他们。
D.当军队凯旋时,老百姓都箪食壶浆....(解析:C.“如雷贯耳”形容人名气很大,与语境不符。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现在曹操已经拥有了百万军队,挟持皇帝号令诸侯,这的确不能与他争高低。
(2)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益州地势险要,有千里肥沃的土地,是物产丰富的地方,高祖依靠它成就了帝王之业。
5.文学常识填空。
《三顾茅庐》选自《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人,该小说以三国矛盾斗争为主线展开情节,为古典小说的人物画廊贡献了众多鲜明的形象,它在人物塑造上的成就,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人物塑造的新发展。
6.“玄德曰:‘司马德操之言,徐元直之语,岂虚谈哉?’”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照应前文司马徽、徐庶对诸葛亮的推荐;强调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而不是像诸葛亮自谦的那样“年幼才疏”。
关羽歇后语大全及答案
关羽战败走麦城——吃亏全在大意
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关羽放屁——不知脸红
关云长不杀张文远——念起旧情
关云长守嫂嫂——情义为重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关帝庙求子——拜错了神、踏错了门
关公吃酒——看不出来
关公保刘备——赤胆忠心
关公开刀铺——货真价实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关公走麦城——最后一招、大难临头
关公面前耍大刀——不自量力
关羽卖肉——没人敢要
关羽放曹操——念旧情
关羽进曹营——身在曹营心在汉
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
关羽说三国——光说过五关斩六将,不说败走麦城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关帝庙夫人——慌了神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关云长刮骨疗毒——假设无其事关云长刮骨下棋——-假设无其事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
关公脖子里长肉瘤——脸红脖子粗。
三国演义的第二十三回内容讲解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第二十三回的主要内容涉及刘备、曹操、孙权三方之间的政治争斗和战争。
在这一回中,曹操夺取荆州的计谋逐渐推进。
刘备在危机四伏的局势下,被迫寻找援军。
卧薪尝胆的周瑜为了报父仇,假意向刘备投降,实际上是为了引导曹操进入荆州以便联合刘备共同对抗曹操。
此外,刘备的主将关羽在新野失陷后被困在曹操的大军中,形势十分危急。
在千钧一发之际,关羽独自渡过华容道,成功脱身,展现了其英勇智谋。
这一回中,各方势力的明争暗斗,使得整个故事更加扑朔迷离,战局逐渐升温,为后续三国鼎立的历史画面埋下了伏笔。
本文共计2067字成语大师小白第23关答案介绍关羽张飞刘备去一个草房子
大家可以看到成语大师第23关的题目图片上显示的是关羽张飞刘备去一个草房子,相信这个题目大家应该都会把,大家赶紧来看看答案跟自己预想的相不相同吧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答案,然后动动手指进入下一关吧。
正确答案:
三顾茅庐[ sān gù máo lú ]
基本释义详细释义
[ sān gù máo lú ]
顾:拜访;茅庐:草屋。
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出处
元·马致远《荐福碑》:“我信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
”例句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