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新朋友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66 MB
- 文档页数:8
《认识新朋友》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认识新朋友》这一单元,涉及教材的第一章节,详细内容为介绍新朋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如何打招呼、自我介绍、询问对方基本信息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与人初次见面时礼貌、自信的交流方式。
2. 培养学生主动结交新朋友的能力,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3.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与他人建立联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交往中自然、流畅地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重点:新朋友交往的基本技巧,包括打招呼、自我介绍、询问对方基本信息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实践情景,让学生感受结交新朋友的氛围,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教材中关于认识新朋友的内容,包括如何打招呼、自我介绍、询问对方基本信息等。
3. 例题讲解:举例说明如何在实际交往中运用所学知识,例如:(1)情景模拟:两位同学扮演新朋友,演示如何进行自我介绍和互相问候。
(2)分析讨论:让学生分析演示中的优点和不足,讨论如何改进。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介绍自己,询问对方的基本信息,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新朋友》2. 板书内容:(2)自我介绍:我叫,来自,我的爱好是。
(3)询问对方基本信息:你叫什么名字?来自哪里?有什么兴趣爱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写一篇自我介绍,包括姓名、年龄、学校、兴趣爱好等。
(2)与一位新朋友进行交流,询问对方的基本信息,并记录下来。
2. 答案:(1)示例:我叫,今年12岁,就读于小学,我的兴趣爱好是画画、唱歌。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1)组织一次“认识新朋友”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
幼儿园小班语言社会《认识新朋友》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社会教材第四章《我们都是好朋友》,具体内容包括认识新朋友、学会礼貌用语以及简单自我介绍。
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孩子们在愉快氛围中学会与人交往基本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能够认识新朋友,并学会用礼貌用语进行简单交流。
2. 培养孩子们自我介绍能力,增强自信心。
3. 培养孩子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孩子们掌握礼貌用语,能够自如地进行简单交流。
2. 教学重点:培养孩子们自我介绍能力,让他们在交往中更加自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卡通人物贴纸、彩色笔、白板。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个卡通动画,展示卡通人物交朋友情景,让孩子们观看并讨论:动画中小动物是如何交到新朋友?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内容,讲解认识新朋友步骤,如:先打招,再进行自我介绍,互相交流。
3. 随堂练习(10分钟)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引导他们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认识新朋友场景,练习使用礼貌用语。
4. 小组讨论(5分钟)让孩子们讨论:在交朋友过程中,哪些行为是礼貌,哪些是不礼貌?5. 成果展示(5分钟)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分享他们认识新朋友过程和心得。
6. 教师点评(5分钟)对孩子们表演和讨论进行点评,强调礼貌用语重要性,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新朋友》2. 板书内容:认识新朋友步骤:打招、自我介绍、互相交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和新朋友认识过程。
2. 答案要求:孩子们需要画出自己和新朋友认识过程,包括打招、自我介绍、互相交流等场景,并用文字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大胆地与陌生人交流,锻炼自己交往能力。
同时,开展类似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幼儿园小班语言社会《认识新朋友》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社会教材第四章《我们是一家》,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认识新朋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孩子们学会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自己,培养他们与人交往的基本技能。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能够主动与同伴交流,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自己。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能够注意并记住新朋友的特点。
3. 培养孩子们的集体意识,懂得与同伴分享、互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孩子们学会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自己,并能主动与人交流。
教学重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记住新朋友的特点,增强集体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图片、卡通人物玩具。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卡通人物,让孩子们观察并说出它的特点。
引导孩子们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自己,例如:“我叫小兔,我喜欢跳跳跳。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PPT课件为辅助,展示多个卡通人物,引导孩子们观察并说出他们的特点。
教孩子们用“我叫……,我喜欢……”的句式介绍自己。
3.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让孩子们互相介绍,用所学句式进行交流。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表达不准确的地方。
4. 小组活动(15分钟)让孩子们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卡通人物玩具,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学具制作卡通人物介绍卡片。
卡片内容包括卡通人物的名字、特点等。
5. 展示与分享(5分钟)每组展示制作的卡通人物介绍卡片,并派一名代表进行介绍。
其他孩子们认真倾听,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
教师带领孩子们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与人交流的重要性。
引导孩子们在课后与家人、朋友分享所学,继续练习介绍自己。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认识新朋友》2. 句式:“我叫……,我喜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幅自画像,并用“我叫……,我喜欢……”的句式进行介绍。
(2)与家人、朋友互相介绍,用所学句式进行交流。
幼儿园小班语言社会《认识新朋友》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社会教材第四章《我们都是好朋友》,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认识新朋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结交新朋友的重要性,学会用简单的方式介绍自己,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基本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主动与同伴交流,用简单的话语介绍自己。
2. 培养幼儿乐于与人交往的良好品质,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3. 帮助幼儿建立基本的礼貌意识,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话语介绍自己,主动与人交往。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基本能力,建立礼貌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图片、故事书、卡片等。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课件展示一个有趣的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画面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是怎么做的?2. 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述故事《认识新朋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人物如何介绍自己,与人交往。
3. 实践:组织幼儿进行“自我介绍”活动,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介绍自己,并鼓励他们主动与同伴交流。
4. 例题讲解:出示图片,讲解如何用简单的话语介绍自己,例如:“大家好,我叫小芳,我喜欢唱歌、跳舞。
”5. 随堂练习:组织幼儿分成小组,进行“认识新朋友”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练习自我介绍,与人交往。
7.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我的新朋友》,要求幼儿画出一个新朋友,并附上简单的自我介绍。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新朋友》2. 板书内容:故事梗概自我介绍方法遇见新朋友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新朋友》2. 作业要求:画出一个新朋友,并附上简单的自我介绍。
3. 答案示例:画出一个可爱的小男孩,下面附上文字:“大家好,我叫小明,我喜欢玩游戏、看书。
今天我认识了新朋友,我们在一起玩得很开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交往能力方面的进步,针对不足之处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
小班社会语言认识新朋友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使用教材《小班社会语言》第三单元“认识新朋友”,详细内容涉及第一章“我们都是好朋友”,重点探讨如何用简单的语言和礼貌的举止认识新朋友,培养孩子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学会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自己,表达愿意和对方交朋友的意愿。
2. 培养孩子们的礼貌举止,如微笑、招手、问好等,增强他们的社交技巧。
3. 通过活动,让孩子们体验到与同伴合作的乐趣,培养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掌握用简单的语言和礼貌的举止认识新朋友的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孩子们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主动与人交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图片、故事书、玩具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公园的场景,引导孩子们观察并说出自己在公园里看到的新朋友。
邀请孩子们扮演场景中的角色,模拟认识新朋友的过程。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教材中的例题为例,讲解如何用简单的语言和礼貌的举止认识新朋友。
通过图片和故事书,让孩子们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孩子们在小组内用所学知识认识新朋友。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孩子们的错误,给予鼓励和表扬。
邀请孩子们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收获。
六、板书设计1. 主题:认识新朋友2. 内容:礼貌举止:微笑、招手、问好合作意识:与同伴分享、共同完成任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与好朋友一起玩耍的画。
2. 答案要求:画面中要有至少两个小朋友,表现出他们友好相处的场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孩子们的参与度较高,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孩子仍显得拘谨。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给予孩子们实践机会,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孩子们在家庭、学校等场合,主动用所学知识认识新朋友,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的深入程度3. 随堂练习的组织与指导4. 板书设计的内容布局5. 作业设计的实际操作与答案要求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践应用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贴近孩子们生活实际的场景,如公园、学校等,使孩子们能够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