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及焊接的特点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2
《焊接结构学》重点归纳第一章 绪论1、焊接结构的优点:(1)焊接接头系数大;(2)水密性和气密性好;(3)重量轻,省材料;(4)厚度基本不受限制;(5)结构设计简单;(6)生产周期短,成本低。
2、焊接结构的特点:(1)焊接结构的应力集中范围比铆接结构大;(2)焊接结构是非均匀体,焊接接头具有较大的性能不均匀性;(3)焊接结构具有较大的焊接应力和变形;(4)焊接结构的整体性强,止裂性差;(5)焊接结构对材料敏感;(6)焊接接头对温度敏感。
第三章 焊接应力和变形1、内应力是指在没有外力的条件下平衡于物体内部的应力。
2、内应力分类:按照分布范围可分为宏观内应力、微观内应力和超微观内应力。
按产生机理可分为温度应力(热应力)、残余应力、相变应力和安装应力。
热应力是由于构件受热不均匀产生的。
3、基本概念(1)焊接瞬时应力:随焊接热循环过程而变化的应力。
(2)焊接残余应力:焊后在室温条件下,残余在构件中的内应力。
(3)焊接瞬时变形:随焊接热循环过程而变化的变形。
(4)焊接残余变形:焊后在室温条件下,残留在工件上的变形。
4、内部变形率:T εεε-e =若|ε|<εs ,则为弹性变形,恢复到原始T 0时,长度不变。
若|ε|>εs ,则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若ε<0,则为压缩变形;若ε>0,则为拉伸变形,恢复到原始T 0时,长度比初始长度减小△L p 。
5、影响焊接应力与变形的主要因素(1)焊缝及其附近不均匀加热的范围和程度,也就是产生热变形的范围和程度。
影响因素包括焊缝的尺寸、数量、位置、母材的热物理性能(导热系数、比热及热膨胀系数)和力学性能(弹性模量、屈服极限)、焊接工艺方法(气焊、焊条电弧焊、埋弧焊、气体保护焊、电子束焊等等)、焊接规范参数(电流、电压、速度、预热温度、焊后缓冷及焊后热处理等)、施焊方法(直通焊、跳焊、分段退焊等)。
(2)焊件本身的刚度和受到周界的拘束程度,也就是阻止焊缝及其附近产生热变形的程度。
焊接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第一章:焊接工艺概述
1.什么是焊接
焊接是一种通过加热或压力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连接成一体的工业技术。
2.焊接的分类
焊接可以分为气焊、电弧焊、激光焊、等离子焊等多种类型。
3.焊接的应用领域
焊接技术在机械制造、汽车制造、建筑工程、铁路桥梁和压力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第二章:焊接安全
1.安全注意事项
在焊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如佩戴安全帽、护目镜、手套等。
2.焊接中的危险
焊接工作中常常会有火花飞溅和气体放射等危险,因此需要注意防护措施。
第三章:电弧焊
1.电弧焊的工艺特点
电弧焊是通过电弧加热使焊接材料熔化并通过熔融状态的金属流动来实现连接的焊接方法。
2.电弧焊的设备
电弧焊的设备包括焊接机、焊接电源、电缆和夹具等部分。
第四章:气焊
1.气焊的原理
气焊是使用乙炔、氧气等气体进行加热,使金属材料熔化并实现连接的焊接方法。
2.气焊的应用
气焊在制造行业、建筑业、机械制造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第五章:焊接材料
1.焊接材料的选择
焊接材料的选择需要根据焊接工艺、要求的焊接性能以及预测的使用寿命等因素进行考虑。
2.常用的焊接材料
焊接材料包括焊条、焊丝、焊剂等多种类型,其中常用的材料有铝合金、铜及铜合金、镍及镍合金等。
结语
以上是本次焊接基础知识培训教材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焊接工艺,掌握焊接技能。
第四章埋弧焊教学目的:使学员掌握埋弧焊的工作原理及特点教学要求:1、埋弧焊的原理;2、埋弧焊的设备结构;3、埋弧焊的操作技术和安全特点。
教学重点:1、埋弧焊的原理;2、埋弧焊的工艺。
教学难点:埋弧焊的工艺参数。
课时:8课时。
第一节埋弧焊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埋弧焊也是利用电弧作为热源的焊接方法。
埋弧焊时电弧是在一层颗粒状的可熔化焊剂覆盖下燃烧,电弧不外露,埋弧焊由此得名。
所用的金属电极是不间断送进的光焊丝。
二。
埋弧焊的优点和缺点1、埋弧焊的主要优点(1)所用的焊接电流大,相应输入功率较大。
加上焊剂和熔渣的隔热作用,热效率较高,熔深大。
工件的坡口可较小,减少了填充金属隔量。
单丝埋弧焊在工件不开口的情况下,一次可熔透20mm。
(2)焊接速度高,以厚度8~10mm的钢板对接焊为例,单丝埋弧焊速度可达50~80cm/min,手工电弧焊则不超过10~13cm/min.(3)焊剂的存在不仅能隔开熔化金属与空气的接触,而且使熔池金属较慢凝固。
液体金属与熔化的焊剂间有较多时间进行冶金反应,减少了焊缝中产生气孔、裂纹等缺陷的可能性。
焊剂还可以向焊缝金属补充一些合金元素,提高焊缝金属的力学性能。
(4)在有风的环境中焊接时,埋弧焊的保护效果比其它电弧焊方法好。
(5)自动焊接时,焊接参数可能过自动调节保持稳定。
与手工电弧焊相比,焊接质量对焊工技艺水平的依赖程度可大大降低。
(6)没有电弧光辐射,劳动条件较好。
2、埋弧焊主要缺点(1)由于采用颗粒状焊剂,这种焊接方法一般只适用于平焊位置。
其他位置焊接需采用特殊措施以保证焊剂能覆盖焊接区。
(2)不能直接观察电弧与坡口的相对位置,如果没有采用焊缝自动跟踪装置,则容易焊偏。
(3)埋弧焊电弧的电场强度较大,电流小于100A时电弧不稳,因而不适于焊接厚度小于1mm的薄板。
三、埋弧焊的适用的范围由于埋弧焊熔深大,生产率高,机械化操作的程度高,因而适于焊接中厚板结构的长焊缝。
在造船、锅炉与压力容器、桥梁、起重机械、铁路车辆、工程机械、重型机械和冶金机械、核电站结构、海洋结构等制造部门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当今焊接生产中最普遍使用的焊接方法之一。
1、与热处理相比,焊接热过程有哪些特点?
答:(1)焊接过程热源集中,局部加热温度高
(2)焊接热过程的瞬时性,加热速度快,高温停留时间短
(3)热源的运动性,加热区域不断变化,传热过程不稳定。
2、焊接热循环中冷却时间t8/5 t8/3 t100的含义是什么?应用对象?为什么不常用某温度下(如540C)的冷却速度?
答:(1)含义:焊接热循环中的冷却时间t8/5表示从800C冷却到500C的冷却时间。
焊接热循环中的冷却时间t8/3表示从800C冷却到300C的冷却时间。
焊接热循环中的冷却时间t100表示从峰值冷却到100C的冷却时间。
(2)应用对象:对于一般碳钢和低合金钢常采用相变温度范围800~500℃冷却时间(8
5t)对冷裂纹倾向较大的钢种,常采用800~300℃的冷却时间83t,各冷却时间的选
定要根据不同金属材料做存在的问题来决定
(3)为了方便研究常用某一温度范围内的冷却时间来讨论热影响组织性能的变化,而某个温度下比如540℃则为一个时刻即冷却至540℃时瞬时冷却速度和组织性能。
故不常用某以温度下的冷却速度,对于一般低合金钢来讲,主要研究热影响区溶合线附近冷却过程中540℃时瞬时冷却速度
3、从传热学角度说明临界板厚δcr的概念?
答:由传热学理论知道:在线能量一定的条件下,随板厚增加,冷却速度Wc增大,冷却时间t8/5变短,但当板厚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则Wc和t8/5不再变化,此时的板厚即为临界板厚δcr。
4、焊接条件下的CCT图有何重要意义?
答:利用CCT图,可以比较方便地预测或查出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并能作为选择焊接线能量、预热温度和制定焊接工艺的依据,对于焊接性分析和提高焊接接头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焊接冶金过程的四大特点
1、需要对金属进行保护
2、焊接冶金过程是分区域(阶段)连续进行的过程,各阶段之间相互联系
3、冶金过程与“焊接方法”和“焊接规范”有关
4、冶金过程具有不平衡性,但存在平衡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