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知识点总结
- 格式:docx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6
公务员考试备考知识点总结一、中国政治制度及宪法1. 中国政治历史概述2. 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3. 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情况4.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5. 中国的国家制度二、中国经济1. 中国经济的基本特点2. 中国经济的发展道路3. 中国的经济改革4. 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5. 中国的经济政策三、中国社会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 社会保障制度4. 社会服务体系5. 公民权利和义务四、中国文化1. 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特点2. 中国传统文化3. 中国现代文化4. 中国的文化产业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五、军事1. 国防政策2. 国防建设3. 国防动员4. 国防科技5. 国防教育六、外交1. 中国对外政策2. 中国外交工作3. 中美关系4. 中国对外经贸合作5. 中国对外援助七、法律1. 宪法与法律2. 民法3. 刑法4. 行政法5. 经济法以上知识点是公务员考试备考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需要考生认真学习和积累。
在备考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深入学习政治理论政治理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重中之重,考生需要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领会党的理论,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在备考过程中,要多开展有关政治理论的学习,重点掌握各种理论观点,做到心中有数。
二、掌握法律法规公务员考试中法律法规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考生需要深入学习宪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法律知识,了解各类法律的适用范围及其相关规定。
同时要了解最新的法律法规,随时掌握国家相关政策。
三、了解时事热点时事热点是公务员考试中必须要了解的内容,要多关注各种时事新闻,了解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做到了解一些国家政策发展等相关信息。
四、多做模拟试题在备考过程中,要多做一些模拟试题,通过练习可以检验自己的水平,同时也可以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
通过模拟试题可以逐渐提升自己的应试能力,提高应对考试的能力。
考公专题常识一、政治理论政治理论是公务员考试中重要的一部分,主要考察应试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需要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理解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
二、法律基础法律基础主要考察应试者对法律常识的理解和应用,包括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等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需要掌握法律的基本概念,理解法律体系和法律程序,了解不同法律部门的区别和联系。
三、行政管理行政管理主要考察应试者对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的了解和应用。
需要掌握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理解政府组织结构、行政流程和行政决策的基本内容,了解行政监督和行政伦理的基本要求。
四、经济分析经济分析主要考察应试者对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了解和应用。
需要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理解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了解市场机制和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手段。
五、历史文化历史文化主要考察应试者对中外历史和文化的基本了解。
需要掌握中国历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脉络,了解世界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内容,理解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六、公共政策公共政策主要考察应试者对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的了解和应用。
需要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要素和过程,理解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的方法和原则,了解不同领域公共政策的内容和特点。
七、社会问题社会问题主要考察应试者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需要了解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理解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的规律,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社会发展问题,能够运用社会学的视角和方法分析社会现象和问题。
八、科技发展科技发展主要考察应试者对科技发展的了解和对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
需要了解科技发展的历程和趋势,关注科技前沿动态和创新实践,理解科技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和挑战。
九、国际关系国际关系主要考察应试者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了解。
公务员考试的小知识点总结一、公务员考试的基本信息公务员考试是选拔各级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的一种方式,一般包括国家公务员考试、地方公务员考试以及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等。
国家公务员考试是由国家人事部门主管,对全国范围内的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进行招聘。
地方公务员考试是由省级人事部门主管,对本省范围内的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进行招聘。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是由相关事业单位负责,对本单位招聘岗位进行招聘。
公务员考试一般包括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
笔试主要考查考生的基本知识和专业能力,一般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外语等科目。
面试主要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和政治素质,一般包括综合素质面试、专业素质面试、考察调研等环节。
考生需要根据报考职位的不同,合理安排复习计划,全面备战考试。
二、公务员考试的备考方法1. 充分了解考试大纲和考试形式,明确重点内容。
根据考试大纲和往年考试题型,确定备考重点内容,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复习备考。
2. 注重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加强重难点的突破。
公务员考试的题目一般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核心概念的理解,考生需要花时间、下功夫地掌握这些知识点,做到准确无误,灵活运用。
3. 增强综合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考生应该注重提高自己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过程中,注重练习实际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 注重模拟测试和真题练习。
通过模拟测试和真题练习,考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考试难度和题型特点,找准自己的备考重点和薄弱环节,及时调整备考计划,提高备考效率。
5. 多参加公务员考试辅导培训班。
通过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辅导培训班,考生能够及时了解考试动态和备考经验,与专业老师一对一交流,提高备考效果和通过率。
三、公务员考试的备考要点1.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公务员考试中的重要科目,通常包括行测的基本能力测试(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以及行测的申论(应用文)。
公考知识点总结一、概述公务员考试是一项选拔政府工作人员的考试,通常包括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
考试内容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本文将对公务员考试的常见知识点进行总结。
二、行政管理行政管理是公务员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包括政府职能、行政程序、行政监督等方面的知识。
在行政管理方面的考点主要包括:1. 政府职能:包括行政职能、立法职能、司法职能等,每个职能的具体内容和职责要求。
2. 行政程序:包括行政决策程序、行政执法程序、行政处罚程序等,考察对法定程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行政监督: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考察对监督机构的了解以及监督方法的熟悉程度。
三、政治理论政治理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的知识。
在政治理论方面的考点主要包括: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唯物史观、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制度等,考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政治学基本理论:包括国家理论、政党理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考察对政治学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
3. 法学基本知识: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等,考察对法学基本知识的了解和运用能力。
四、经济学经济学是公务员考试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法学等方面的知识。
在经济学方面的考点主要包括:1. 宏观经济学:包括国民经济核算、经济增长、物价水平、货币银行体系等,考察对宏观经济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微观经济学:包括市场供求、市场结构、企业行为等,考察对市场经济学的掌握程度。
3. 经济法学:包括合同法、公司法、商法等,考察对经济法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项重要知识点,主要包括社会学、人口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在社会科学方面的考点主要包括:1. 社会学基本理论: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社会分层等,考察对社会学基本理论的了解和分析能力。
2. 人口学基本知识:包括人口规模、人口结构、人口流动等,考察对人口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公务员重点知识点梳理公务员考试是许多人追求的目标,竞争激烈。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下面对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些重点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行测部分1、言语理解与表达这部分主要考查对文字材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包括选词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等。
要做好这部分,需要积累大量的词汇,培养良好的语感,掌握常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
同时,要学会分析文段的结构和主旨,抓住关键信息。
2、数量关系数量关系涉及数学运算和数字推理。
常见的题型有工程问题、行程问题、利润问题、排列组合等。
解题时需要掌握基本的数学公式和解题方法,学会运用代入排除、方程法、赋值法等技巧。
3、判断推理判断推理包括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
图形推理要熟悉各种图形规律,如位置、数量、样式等;定义判断要准确理解定义的关键要素;类比推理要分析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逻辑判断则要掌握推理规则和论证方法。
4、资料分析资料分析主要考查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
需要熟练掌握各种统计术语,如增长率、比重、平均数等,学会快速准确地读取数据,并运用合适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二、申论部分1、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给定材料的含义,把握材料的主旨和要点。
这要求我们认真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词和关键句,理清材料的逻辑结构。
2、综合分析能力对给定材料中的问题、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要学会多角度思考,运用辩证思维,深入剖析问题的本质和原因。
3、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根据材料中反映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要有针对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要符合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
4、文字表达能力能够用准确、规范、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复杂的表述。
三、面试部分1、仪表仪态面试时要注意穿着得体,举止大方,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给考官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2、沟通能力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考官的问题和意见,做到有问有答,回应及时。
3、逻辑思维能力回答问题要有条理,层次分明,能够运用逻辑推理和论证方法,使自己的观点具有说服力。
公务员常见知识点整理一、公务员概述公务员是指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行政、管理、执法、检查、审计等职务的人员。
公务员岗位具有稳定性、发展前景好等特点,因此备受许多人的追捧。
为了能够顺利通过公务员考试,掌握一些常见的知识点非常重要。
二、行政法律法规1.宪法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国家的总章程,对公务员考试非常重要。
宪法内容包括国家制度、人权保障、行政机构、主权机构等方面。
2.行政法行政法是规范行政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
公务员应该了解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行为的种类和特点、行政许可的原则及程序等内容。
3.行政程序法行政程序法是规范行政机关行政活动的法律法规。
公务员需要了解行政程序的基本要求,包括行政机关的设立、程序规范、行政裁量权等方面。
4.公务员法公务员法是规定公务员职责、权益、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需要了解公务员的录用、考核、晋升、纪律处分等相关规定。
三、行政管理知识1.行政职能行政职能是指行政机关依法行使管理权的职责。
公务员应了解行政职能的内容、原则,包括行政管理权限、程序、制度等方面。
2.行政效能行政效能是指行政机关能够高效、快捷地履行职责,为公民和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需要了解提高行政效能的措施、手段以及评估指标等。
3.行政纪律行政纪律是行政机关对公务员行为的规范和管理。
公务员应了解行政纪律的种类、执行方式、纪律处分的程序等。
四、政治理论知识1.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对公务员考试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需要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原理以及在中国的发展和运用情况。
2.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发展道路、核心价值观等内容。
3.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的行动指南,对公务员考试涉及到的政治方面的问题非常重要。
需要了解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历史演变等。
五、法律法规知识1.刑法刑法是规范犯罪行为的法律法规,公务员需要了解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犯罪的构成要件、刑罚种类等。
公务员考试具体知识点总结公务员考试是一项选拔政府和公共机构工作人员的选拔性资格考试。
公务员承担着管理国家和民族的重要职责,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因此公务员考试的选拔标准一般都比较高。
公务员考试的考试内容包括言语文字、基本知识和基本素质等。
本文将以公务员考试的具体知识点为主题进行总结。
一、政治理论知识政治理论知识是公务员考试的主要考查内容。
这部分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
这些理论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共产党的建设等内容。
考生需要深刻理解这些理论,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二、法律基础知识公务员从事的工作通常都是和法律法规有关的,因此考试中对法律基础知识的考查也是非常重要的。
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商法、劳动法等各种法律知识。
考生需要了解这些法律知识,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合理运用到相关岗位中。
三、中国历史和军事知识中国历史和军事知识是公务员考试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这部分知识包括中国古代历史、近代史、现代史等内容。
同时还包括中国古代军事、现代军事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需要深刻理解中国历史和军事知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军事事态,从中感悟历史的发展规律和中国军事的现状。
四、社会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是公务员考试的必备知识点之一。
这部分知识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国际关系等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社会科学的最新动态,掌握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准确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社会问题。
五、文化教育知识文化教育知识是公务员考试的一项基础知识。
这部分知识包括语文、数学、外语、信息技术等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正确使用,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六、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是公务员考试的另一项重要考查内容。
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组织纪律素质、工作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考查内容。
考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的意识,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
国考行测常识知识点政治常识:
1.国家的系统。
2.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能。
3.国家行政区划。
4.国际政治组织。
5.民主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经济常识:
1.宏观经济政策。
2.GDP的计算和意义。
3.我国的发展阶段和战略。
4.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
5.经济全球化。
法律常识:
1.法律的层级与法律体系。
2.法律的基本原则。
3.基本的民事法律关系。
4.基本的刑事法律关系。
5.基本的行政法律关系。
科学常识:
1.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基本概念。
2.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3.研究方法和科学史。
4.疾病预防与健康。
5.国家科技政策和科技管理。
文化常识:
1.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内容。
2.文化遗产保护。
3.世界文化遗产。
4.中国的少数民族和民俗文化。
5.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意义。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知识点,实际考察的内容广泛而且多样化。
在备考过程中,应该从各个角度进行深入学习和总结,掌握基本概念、原则和相关政策,以及国家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等。
同时,也要关注时事热点和当前社会经济形势,加强对经济和法律等方面的新动态的了解。
多进行模拟考试和题目演练,加强实践操作,提高答题能力和解题思路,从而提高在国考行测中的得分。
公务员考试必考常识1.热带有几个季节—— 2个2.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印度3.“海的女儿”是哪个城市的城徽——哥本哈根4.被称为“老人国”的星系是哪一星系——椭圆星系5.妙应寺白塔始建于元朝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由当时哪国的工艺家阿尼哥奉敕主持修建——尼伯尔6.称为“数学之神”的科学家是——阿基米德7.“薛涛笺”产生于哪个朝代——唐8.产生海水潮汐的主要原因是——月球引力9.天文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天体10.领土面积居世界前四位的国家是——俄罗斯、中国、加拿大、美国11.我国最东边的城市是黑龙江的哪一个城市——绥芬河市1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时间—— 1789、7、1413.面临江上大风大雨时,吴六奇唱的是哪一出戏——《沉江》14.非洲产量和储量都占世界第一位的矿产是——黄金、金刚石15.“杀龟大会”的“龟”是指——吴三桂16.被誉为“风车之国”是哪个国家——荷兰17.太阳表面温度大约多少——6000度18.晋与十六国时期,谁曾建立前燕、后燕、西燕、南燕——慕容氏19.荷兰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是——海牙20.新石器与旧石器的差别是——制作方法的差别21.太阳在那一天离地球最远——夏至22.“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是——《兰亭序》23.1945年发明了第一个充气轮胎的工程师是——罗伯特汤姆森24.是谁发明了磅秤——吉尔•佩尔索纳•德•洛百瓦尔25.第一架实用直升机的发明人为——西科斯基26.千佛坛是哪个国家的——印度尼西亚27.克里奥佩特拉是哪个王朝的君主——托勒密王朝28.青海湖蒙古语为“库库诺尔”,意为——青色的海布匿战争交战双方一方是罗马人,另一方是——迦太基人经验分享:在这里我想跟大家说的是自己在整个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的经验的以及自己能够成功的考上的捷径。
首先就是自己的阅读速度比别人的快考试过程中的优势自然不必说,平时的学习效率才是关键,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要是给足够的时间,估计很多人能够做出大部分的题。
公考定义知识点总结公务员考试的知识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法律法规、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对公务员考试的一些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一、政治理论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公务员考试政治理论的重要知识点,包括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唯物辩证法、社会主义理论、共产党领导、人民民主等内容。
2. 党的基本知识公务员考试要求应具备一定的党性修养和党的基本知识,包括党章党纪、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思想理论等。
3. 宪法基本原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公务员应掌握宪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国家制度、国家机构、公民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4. 国家的基本制度公务员应了解国家的基本制度,包括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知识。
5. 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公务员考试要求掌握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劳动价值理论、市场经济理论、国家干预经济等内容。
二、法律法规1. 宪法和法律公务员应了解宪法和相关法律的内容,包括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方面的知识。
2. 行政法规公务员需要掌握行政法规的内容,包括《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内容。
3. 法律法规的适用公务员要求掌握法律法规的适用,包括法律法规适用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公共企业等单位的内容。
4. 法治与法制公务员需要了解法治与法制的相关知识,包括法治建设、依法执政等内容。
5. 法律文书的写作公务员需要具备法律文书的写作技能,包括行政文书、法律文件、合同书等内容。
三、行政管理1. 行政管理理论公务员需要掌握行政管理的理论知识,包括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等内容。
2. 公共管理公务员需要了解公共管理的相关知识,包括公共管理的内容、特点、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3. 经济管理公务员需要掌握经济管理的相关知识,包括宏观经济管理、微观经济管理、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等内容。
4. 人力资源管理公务员需要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包括招聘、培训、考核、激励等内容。
一、适当试题标记
资料分析的一组材料,是由材料和5个试题组成,不像是其他部分那样,一个试题下面紧跟着4个选项,试题材料和题目的信息量并不是很大,我们只需要短暂的记忆试题即可,而资料分析由于材料的信息量很大,有些试题和材料相距比较远,所以我们在解答的时候,就要有意识的在材料中进行标记。
1、试题标记目的
我们在上面已经说过,由于资料分析的材料,尤其是文字材料,信息量很大,而且有的试题和材料距离比较远,那此时如果我们不进行标记,就容易忘记或者记忆混乱而造成找出错误的数据,最终得到错误的答案。
对于信息量比较大的表格材料来说,由于表格的行、列比较多,如果我们不进行标记,那么很容易找错行或者列,从而找出错误的数据。
对于图形材料来说,由于数据比较凌乱,所以我们在解答的时候,倘若不进行任何标记,那就有可能会将这些数据“张冠李戴”。
总而言之,我们进行标记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准数据,那在实际操作中,如何进行标记呢?且看下面的讲解。
2、如何进行标记
不论是文字材料,还是其他材料,我们在解题的时候,都是先看试题,然后根据试题的关键词来到材料中定位,找出关键句解答,所以在做标记的时候,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对于刚开始确定出来的关键词,我们就可进行标记,把关键词用圆圈圈住或者用直
线标出;
(2)然后返回到材料中寻找关键句,我们可以根据比较明显的“指标”进行跳跃性的阅读,从而找出关键句,并用直线勾画出关键句。
二、结合选项分析
不论是资料分析,还是行测的其他部分,都是给出了4个选项,那这4个选项是凭空给出来的吗?当然不是,如果不是,那这几个选项在设置的时候,有什么特点,我们如何结合选项来解题呢?这就是本节将要讲解的内容。
1、选项特点分析
行测资料分析给出的4个选项,必然有一个正确的,其余的要么是用来迷惑你的,要么就是正确答案附近的,用来打酱油,对应资料分析而言,一般来说选项的设置也有以下几个原则(当然说的是一些计算性试题中):
一、正确选项,这个显然是必须有的;
二、最大迷惑选项,如要求2005年的值,在选项中给出2006年的值;
三、打酱油选项,这类选项一般都是和正确答案比较接近的选项,有时候会给我们的计算带来不小的麻烦。
2、根据选项选答案
这种方法一般应用在选项中的数据特点比较明显,如上个资料分析的例题,其次也可以
应用在当选项中的数据比较接近时,这时由于增长率比较接近,所以基期和末期的比值是十分接近,往往选项中把这两个数据均给出来,此时,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增长率的大小,来快速得到答案。
三、重点回顾主要概念
资料分析中的计算型概念考查频率较高,比如:同比与环比、百分数与百分点、比重、倍数与翻番、平均数、年均增长率等,对于这些概念,要重点回顾其定义与列式方法,并注意相近概念间的差别。
其中,百分数与百分点这两个概念,在考试中出现频率最高,且最容易混淆,要结合例题重点关注。
四、重点关注速算技巧
资料分析计算量大,在时间非常紧张的考试中,合理运用速算技巧对于考试获取高分至关重要。
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广大考生在这段时间里,可以抽出时间重点关注以下简化技巧、计算技巧:乘除转化法、分子分母比较法、年均增长率的简化算法、尾数法、首数法、范围限定法、数字特性法、运算拆分法。
在复习时,要注意其适用条件和使用要点。
五、把握常见题型应对策略
针对不同的命题特点技巧解题是考生快速攻克资料分析堡垒的基本功之一,对资料分析中常见的命题形式如计算题、查找排序题、计数题、综合分析题等要重点关注。
并相应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计算题:整合数据关系,正确化简计算,根据涉及数据和选项的特点判断是否可以使用计算技巧,选择正确的计算技巧快速解题。
查找排序题:找到相关数据,在对要排序的数据进行计算时,要注意运用合理的计算技巧,把握好放大和缩小的程度,通常可以对数据两两组合先进行比较,再进行下一步讨论。
计数题:认真阅读题干,根据题干要求在资料中确定有效数据,比较有效数据与题干给出的数据之间的大小关系。
注意避免多数、漏数、重复计数。
综合分析题:一般要从整个材料中撷取数据进行分析、对比、计算才能得到正确答案。
考生在分析时,可以从最容易计算或分析的选项入手,逐一排除。
六、必考三大增长率公式
复合增长率的公式为r=(1+r1)(1+r2)-1=r1+r2+r1×r2;
比重增减公式为(A/B)×(a-b)/(1+a),注意a为分子的增速,b为分母的增速。
倍数增速的公式为r=(a-b)/(1+b),注意a为分子的增速,b为分母的增速。
从这三个公式来看,我们在解答试题的时候,只要直接套用公式就可以快速的得到正确答案,一般来说,复合增速公式应用在相对于2003年,2005年某指标的增速;比重增减公式,主要应用在求不同年份相同指标的比重差值;倍数增速公式,则主要应用在求平均数的同比增速上面。
【真题示例1】2010年上半年,全国原油产量为9848万吨,同比增长5.3%,上年同期为下降1%。
进口原油11797万吨(海关统计),增长30.2%。
原油加工量20586万吨,增长17.9%,增速同比加快16.4个百分点。
126.2010年上半年全国原油产量比2008年同期约增长了( )。
A.1.8%
B.4.2%
C.6.3%
D.9.6%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增长率这一知识点。
材料中要求的是2010年上半年相对于2008年上半年的增速,是一个复合增长率,我们直接套用公式。
2010年上半年相对于2008年同期的增速为5.3%+(-1%)+5%×(-1%)≈5.3%-1%=4.3%。
结合选项,选择B选项。
【真题示例2】全国2007年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共计220868项,同比增长7%;总成交金额2226亿元,同比增长22.44%;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突破百万元大关,达到100.78万元。
136.2007年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同比增长率为多少?
A.8.15%
B.14.43%
C.25.05%
D.35.25%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增长率这一知识点。
由于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总成交金额/技术合同数,且知道2007年总成交金额/技术合同数的增速,可以采用倍数增速公式计算。
根据倍数增速公式可知,2007年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同比增长率为
(22.44%-7%)/(1+7%)=15.44%/1.07,结合选项,首位数不相同,而计算式的首位数为1,那么我们就可以快速的判断正确答案为B选项。
【真题示例3】2010年,我国出口贸易总额为15779.3亿美元,同比增长31.3%。
其中,我国机电产品出口9334.3亿美元,同比增加30.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924.1亿美元,同比增长30.7%。
船舶、汽车零部件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其中船舶出口同比增长的44.5%,汽车零部件出口同比增长44.1%。
117.2010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到出口总额的比重与上年相比约( )。
A.增加了10个百分点
B.减少了10个百分点
C.增加了0.1个百分点
D.减少了0.1个百分点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比重这一知识点。
这个需要计算2010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到出口总额的比重的增减情况,我们直接套用比重增减公式即可。
由于30.7%<31.3%,所以2010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到出口总额的比重比上年下降,排除a、c选项,由于增速差别不大,所以变化值不大,排除b选项,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选项。
<>
【补充说明】当a、b的数值很接近的时候,那么比重的变化情况比较小,这是由于A/B 必然是一个小于100%的数值,所以变化的数值必然要小于a-b的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