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高二(下)月考化学试卷(3月份)(有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72.49 KB
- 文档页数:15
试卷第1页,总15页 2021学年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高二(下)月考化学试卷(3月份)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共60分)
1. 我国明代《本草纲目》记载了烧酒的制造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这里用到的实验方法可用于分离( )
A.苯和水 B.乙酸乙酯和乙酸
C.食盐水和泥沙 D.硝酸钾和硫酸钠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𝑁𝐴代表着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1𝑚𝑜𝑙𝑁𝑎被完全氧化为𝑁𝑎2𝑂2,失去的电子数为2𝑁𝐴
B.常温常压下,16𝑔𝑂3气体含有氧原子数为𝑁𝐴
C.常温常压下,22.4𝐿𝐶𝑂2 含有分子数为𝑁𝐴
D.18𝑔 𝐷2𝑂所含有电子数为10𝑁𝐴
3. 关于化学实验操作或实验事故处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后,滴管内剩余的液体应滴回原试剂瓶
B.实验室制取氧气结束时,先把导管从水中移出,再撤去酒精灯
C.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D.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4. 同温同压下,𝑥𝑔甲气体和𝑦𝑔乙气体占有相同的体积,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𝑥∼𝑦等于甲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B.𝑥∼𝑦等于甲与乙的分子个数之比
C.𝑥∼𝑦等于同温同压下甲与乙的密度之比
D.𝑦∼𝑥等于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与乙的压强之比
5.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
A.选择合适的试剂,用图1所示装置可分别制取少量𝐶𝑂2、𝑁𝑂和𝑂2
B.除去干燥𝐶𝑂2中混有的少量𝑆𝑂2,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酸性𝐾𝑚𝑛𝑂4溶液、
试卷第2页,总15页 浓硫酸的洗气瓶
C.洗涤沉淀时(如图2),向漏斗中加适量水,搅拌并滤干
D.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6. 设𝑁𝐴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𝑚𝑜𝑙甲烷中含有10𝑁𝐴个质子
B.27𝑔铝被完全氧化成氧化铝,失去2𝑁𝐴个电子
C.标准状况下,22.4 𝐿苯含有𝑁𝐴个𝐶6𝐻6分子
D.常温常压下,28𝑔乙烯含有2𝑁𝐴个碳碳双键
7. 下列实验正确的是( )
A.蒸发、结晶、浓缩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D.分离沸点不同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
8.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5.2𝑔 𝑁𝑎𝐶𝑙;
②用50𝑚𝐿量筒量取5.2𝑚𝐿盐酸;
③用蒸发皿加热𝑁𝑎𝐶𝑙溶液可以得到𝑁𝑎𝐶𝑙晶体;
④用 100𝑚𝐿容量瓶配制50𝑚𝐿 0.1𝑚𝑜𝑙⋅𝐿−1𝐻2𝑆𝑂4溶液;
⑤用带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存放浓𝐻𝑁𝑂3;
⑥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使用的玻璃仪器只有2种.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③⑤⑥
9. 下列关于同温同压下的两种气体12𝐶18𝑂和14𝑁2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体积相等时密度相等
试卷第3页,总15页 B.原子数相等时具有的中子数相等
C.体积相等时具有的电子数相等
D.质量相等时具有的质子数相等
10. 仅用下表提供的仪器(夹持仪器和试剂任选)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仪器
𝐴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泥沙 漏斗(带滤纸)、烧杯、玻璃棒
𝐵 从食盐水中获得𝑁𝑎𝐶𝑙晶体 坩埚、玻璃棒、酒精灯、泥三角
𝐶 用0.10𝑚𝑜𝑙⋅𝐿−1的盐酸测定未知浓度的𝑁𝑎𝑂𝐻溶液浓度 碱式滴定管、酸式滴定管、锥形瓶、胶头滴管、烧杯
𝐷 用𝑀𝑛𝑂2和浓盐酸制取干燥、纯净的𝐶𝑙2 圆底烧瓶、分液漏斗、酒精灯、洗气瓶、集气瓶、导管、石棉网
A.𝐴 B.𝐵 C.𝐶 D.𝐷
11. 在标准状况下有①6.72𝐿 𝐶𝐻4,②3.01×1023个𝐻𝐶𝑙分子,③13.6𝑔硫化氢,④0.2𝑚𝑜𝑙氨气(𝑁𝐻3).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描述正确的是( )
𝑎.体积②>③>①>④𝑏.密度②>③>④>①
𝑐.质量②>③>①>④𝑑.氢原子数①>④>③>②
A.𝑎𝑏𝑐 B.𝑏𝑐𝑑 C.𝑎𝑐𝑑 D.𝑎𝑏𝑐𝑑
12.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B.检验铁粉与水蒸气反应产生的氢气
C.配制175 𝑚𝐿 0.10 𝑚𝑜𝑙⋅𝐿−1盐酸
试卷第4页,总15页 D.分离两种互溶但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
13. 下表中所叙述的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
编 号 实 验 操 作
𝐴 钠与水反应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
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𝐵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钾溶液1000𝑚𝐿 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到1000𝑚𝐿的容量瓶中,
加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
𝐶 排除碱式滴定管尖嘴部位
的气泡 将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斜向上,用两指捏住胶管,
轻轻挤压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流出。
𝐷 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
层液体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
A.𝐴 B.𝐵 C.𝐶 D.𝐷
14. 𝑁𝐴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1𝑚𝑜𝑙𝑁𝐻4𝑁𝑂3溶于一定浓度的稀氨水中,溶液呈中性,若不考虑挥发,溶液中一定含有𝑁𝐴个𝑁𝐻4
B.1𝑚𝑜𝑙/𝐿𝐶𝐻3𝐶𝑂𝑂𝐻与1𝑚𝑜𝑙/𝐿 𝐶𝐻3𝐶𝑂𝑂𝑁𝑎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𝐶𝐻3𝐶𝑂𝑂𝐻和𝐶𝐻3𝐶𝑂𝑂−的总数为2𝑁𝐴
C.常温常压下,3.6𝑔 𝐻2𝑂中含有电子数为2𝑁𝐴
D.含有2𝑁𝐴个氧原子的氧气与臭氧的混合气体的质量为32𝑔
15. 从海带中制取单质碘需要经过灼烧、溶解、过滤、氧化、萃取、分液、蒸馏等操作。下列操作对应的装置合理且规范的是( )
A. 灼烧 B. 过滤
试卷第5页,总15页 C. 分液 D. 蒸馏
二.填空题(每空4分,共40分)
标准状况下15𝑔 𝐶𝑂与𝐶𝑂2的混合气体,体积为11.2 𝐿.则:
(1)混合气体的密度是________。
(2)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________。
(3)𝐶𝑂2和𝐶𝑂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
(1)在25∘𝐶、101 𝑘𝑃𝑎的条件下,相同质量的𝐶𝐻4和𝐴气体的体积之比是15:8,则𝐴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2)两个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𝑋、𝑌,在25∘𝐶下,𝑋中充入𝑎 𝑔 𝐴气体,𝑌中充入𝑎 𝑔 𝐶𝐻4气体,𝑋与𝑌内的压强之比是4:11,则𝐴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部分固定装置略去)制备氮化钙(𝐶𝑎3𝑁2),并探究其实验式。
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________。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略去),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填字母)。
𝐴 𝐵 𝐶 𝐷
干燥氯气 吸收𝑁𝐻3 石油的分馏 制取乙酸乙酯
试卷第6页,总15页
(2)为除去粗盐中的𝑀𝑔𝐶𝑙2、𝐶𝑎𝐶𝑙2、𝑁𝑎2𝑆𝑂4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①第Ⅰ步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
②若第Ⅱ、Ⅳ步顺序颠倒,是否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________(填“有影响”或“无影响”)。
③第Ⅴ步操作所需玻璃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
试卷第7页,总15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1学年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高二(下)月考化学试卷(3月份)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共60分)
1.
【答案】
B
【考点】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烧酒的制造工艺利用蒸馏的方法,可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𝐴.苯和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𝐴错误;
𝐵.乙酸乙酯和乙酸沸点不同,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𝐵正确;
𝐶.泥沙不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𝐶错误;
𝐷.硝酸钾和硫酸钠的溶解度不同,可用重结晶的方法分离,故𝐷错误;
故选𝐵。
2.
【答案】
B
【考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
𝐴.𝑁𝑎被完全氧化为𝑁𝑎2𝑂2,𝑁𝑎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
𝐵.臭氧分子是由3个𝑂原子构成的,臭氧的物质的量=16𝑔48𝑔/𝑚𝑜𝑙=13𝑚𝑜𝑙,根据𝑁=𝑛𝑁𝐴结合分子构成计算;
𝐶.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𝐿/𝑚𝑜𝑙,22.4𝐿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小于1𝑚𝑜𝑙;
𝐷.18𝑔𝐷2𝑂的物质的量=18𝑔20𝑔/𝑚𝑜𝑙=0.9𝑚𝑜𝑙,每个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根据𝑁=𝑛𝑁𝐴结合分子构成计算.
【解答】
𝐴.𝑁𝑎被完全氧化为𝑁𝑎2𝑂2,𝑁𝑎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1𝑚𝑜𝑙𝑁𝑎被完全氧化为𝑁𝑎2𝑂2,失去的电子数为𝑁𝐴,故𝐴错误;
𝐵.臭氧的物质的量=16𝑔48𝑔/𝑚𝑜𝑙=13𝑚𝑜𝑙,分子数𝑁=𝑛𝑁𝐴=13𝑚𝑜𝑙×𝑁𝐴/𝑚𝑜𝑙=13𝑁𝐴,臭氧分子是由3个𝑂原子构成的,所以原子总数为𝑁𝐴,故𝐵正确;
𝐶.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𝐿/𝑚𝑜𝑙,22.4𝐿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小于1𝑚𝑜𝑙,所以其分子数小于𝑁𝐴,故𝐶错误;
𝐷.18𝑔𝐷2𝑂的物质的量=18𝑔20𝑔/𝑚𝑜𝑙=0.9𝑚𝑜𝑙,每个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根据𝑁=𝑛𝑁𝐴知,其分子数为0.9𝑁𝐴,电子总数为9𝑁𝐴,故𝐷错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