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探索
- 格式:pdf
- 大小:224.76 KB
- 文档页数:3
第l8卷第6期 2008年12月 长春大学学报 JOURNAL 0F CHANGCHUN UNⅣERSⅡY V01.18 No.6 Dec.2o08
文章编号:1009—3907(2008)06—0088—03
国际贸易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探索
刘丽艳
(长春大学经济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摘要:结合吉林省教育厅教研课题“国际贸易专业实训与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应用”最新成果,以 及从事校外实习指导的工作经验,分析了长春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中存在问题,提 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可以采取校企合作和创办专业实体等途径。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贸易专业;校外实习基地 中图分类号:G424.4 文献标识码:A
1 我院国际贸易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院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实习基地主要由校外社会职能部门和企业组成,如生产企业、商业企业、商业
银行、报关行、保险公司、物流公司、商检、海关、商务厅等等。目前我院在吉林省建立了两大实习基地网,在 生产型企业和商业企业建立了10多个实习基地(签定实习合同,聘任实习指导教师和客座教授,发聘任证 书,挂实习基地牌等),他们为学院学生提供专业技能所必须的综合生产、贸易过程和实习指导的任务服务,
同时也为教学大纲的修订、教学计划的完善、教师实习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等提供了一个条件。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中存在着以下不足: 1.1学校发展校外实习基地的能力有限 由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培养尚处于软任务阶段,素质教育正在形成之中,基地建设也就处于被动适 应而不是主动开发的状态之中。一旦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发生冲突,往往以牺牲实践教学为代价。在实习
实训基地建设上,要投入的经费多,投入的精力多,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多,难度大等诸多问题与困难,实践 教学不搞不行,搞好确实不易。
学校从自身的责任出发,大都在努力利用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发挥优势,以互惠互利、优势互补”为原则 按照校企双赢的理念,多途径地与相关企业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部分企业认识和理解到实践教学基地
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发现和吸纳优秀人才的便捷性和对企业成本节约的经济性,加强了与高校的合作、共 建与广泛交流。但是高校毕竟是教学、科研单位,自身所拥有的企业资源是有限的。连年扩招,使我专业学
生人数从一百多人激增到六百多人,但实习基地的数量严重不足,其功能也没有完全发挥出来。院里对到底 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实习基地,要建几个、几种类型等问题,在建设过程中考虑欠周,实践基地建设的计划性欠
缺。与在校学生人数比较,我院校外基地数量不足;与在校大学生层次比较,我院校外基地缺乏梯度。怎样 对在校学生进行入学至毕业间的系统的社会实践锻炼及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缺少相应的硬件和软件。
1.2企业为校外实习安排的空间不足 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多,能够接收实习生的单位数量却远远跟不上学生数量的增加,这就造成校外实习
难。有些实习单位受到规模、场地、办公条件的限制,要兼顾员工的正常工作,留给学生的实习空间很小;一 些企业理解实习对大学生的重要性,但面临激烈的竞争,开放实习存在现实压力;另外,担心泄露商业秘密等
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一些单位对以前接收的实习生在企业期间的不良表现印象深刻,对实习工作产生心
收稿日期:2008-08-28 .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课题项目(SJYB05-06) 作者简介:刘丽艳(1972.),女,吉林省长春市人,长春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国际贸易教学与研究。
第6期 刘丽艳:国际贸易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探索 89
理排斥。一些企业出于与学校的关系或个人的关系接收了学生实习,把它当成一种任务来应付,学生一两个
月下来不但不能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反而会耽误宝贵的时间。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把实习当成
一种制度,实习生的安排、使用等问题,没有一个制度化的设计。实际上,把实习生安排好了,不论是对实习
者本人还是企业都是一种效率。但如果利用不好,反而会成为双方的负担。于是,这种实习纯粹地变成了一
种“形式主义”,甚至变成参观游览。目前国际贸易专业的校外实习方式成批量进行,每次实习的时问比较
短,并且都是在同一时间安排实习。在这较短的时间内企业无法让大批量的学生参加实际工作,而企业需要 人时,学校却按兵不动,这自然影响企业的积极性。
在实习基地建设中,学校与行业和企业双方利益互动是很重要的。但在具体建设中,利益互动并不明 显。一是企业不懂教育,二是影响正常工作,三是无利益,因此建立校企利益互动机制,被认为是保证实习有
实效的极为重要的措施。
1.3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不足 教师是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搞好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 发达国家十分重视教师实践操作能力。一方面,在选拔和任用教师时,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经
验。另一方面,十分重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训提高。根据对我院教师队伍状况的分析,目前实践教学教师严 重不足。我院教师学历以硕士研究生为主,他们大都缺乏专业实践经验,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都不强,不能
很好地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2国际贸易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途径
2.1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和相关企业联合开展教学,其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制订、培养方式 设置、实习实训安排以及科技转化等。跟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具有操作简单、投资小、适应强等特点, 是目前建设校外实习基地采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校企合作必须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相互服务的原则 进行,一味靠在企业上,希望企业无偿提供实训条件的做法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是不可能持久的。国际贸易
专业应该发挥自己专业优势,在享受企业提供的良好实训条件时,利用自身的专业特点,积极为企业服务,达 到双赢的效果。校企合作途径可以采取积极吸收企业家加入到专业建设中来,通过企业家的影响力在其所
属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模式,也可以采取股份合作的形式,还可以采取合作办学的方式。 2.2创办专业实体 建立责权利相统一、教科产相结合的专业实体。根据国际贸易专业的特点和要求,根据市场的需求,将 原来国际贸易教研室的职能加以扩充,建立专业实体。如果将该专业与市场紧密结合,在很多领域可以发挥
作用,创造可观的效益。目前根据我校及长春的实际情况,我系有两个项目在目前是比较可行的:第一个项 目是成立报关行,通过对企业提供进出口报关服务,创造一定经济效益。第二个项目是商务培训,如为企业
培训员工,为企业培训商务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等。 通过建立专业实体的方式,即可以充分发挥专业特点和教师优势,重要的是可以为学生提供稳定的校外
实习基地,满足学生的实训需要。 2.3鼓励学生创业 国家不仅鼓励社会人士积极创业,而且也越来越倾向鼓励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并出台了一些扶持政
策。对于高等院校的学生而言,创业是一种非常好的实训方式,这种形式直接将学生融人到了实体的经营活 动中去,使其承担了全部责任和风险,势必会使其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创业活动尽管具有一定的风险,但对
于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从为生产企业或国外品牌做代理开始,不需要投入很大的资金,只要有一
个场地和电子化的办公设备就可以了。此外聘请学生作为员工,进入门槛相对而言不高,因而具有很强的可
行性。如果能够出现几个成功的创业案例,必然会形成群动效应,那么学校也就不必要花大力气通过其他途 径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因此,通过鼓励学生创业可以实现校外实训的目的。学生创业在目前还是一个新生
事物,为了有效地促进其发展,学校和政府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比如思想观念上的改变,创业上的指导以及
学生学习方式和时间的改变、学校综合的协调,
甚至政府在税赋和管理上的倾斜等。只有切实作好相关配套 长春大学学报 第l8卷
工作,学生的创业才能蓬勃发展起来。
2.4交易会 各种形式的交易会可以成为长期稳定的国际贸易专业实习基地。比如,广交会、大连交易会、上海华东 交易会、农博会、汽车博览会等等。通过与主办方签订长春大学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协议书,将这些交易会确
定为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十几天的实习机会。可以解决几百个学生同时实习的问题。交易会可以成
为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了解中国社会、经济、外贸、金融状况的窗口,以及锻炼外语、应用专业知识的大舞台。 2.5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指师生通过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具体做法是:①教师联
系合作单位,签订项目合作合同;②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分头从事分工的各项工作,明确各位在小组中的角 色和作用。③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内容的同时,收集相应资料并进行市场调查;④制定项目计划并与企业合
作实施项目。⑤企业进行打分和方案实际应用,并提出运用中遇到的新问题,教师总结项目执行结果,从而 又开始下一轮新的循环。比如《外贸单证实务》课程,可以把学生分为信用证审核组、单证制作组、单证审核
组、公务单证申领组,从事操作性的工作,将所学理论贯穿运用其中。又如《市场营销策划》课程,可以把学 生分为战略策划组、产品线决策组、分销渠道设计组、广告策划组、促销策划组;每组学生在一个学期的时间
内,一定要针对某个企业的实际问题,拿出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策划方案,并在企业中试行或实施。此法一 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达到了与企业互利互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水根.对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6(1):108—109. [2]顾秉林.加强实践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在清华大学第22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开幕式上的讲话[J].清华大学教育研 究,2004(6):1—5. [31董事尔.产、学、研相结合,创建校企共赢的实习基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9):15—16. [4] 成运花.德国职业教育的一点启示——建立区域性高等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公司[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1(12):44
—48. [5]史俊青.加强实习实训管理,提高学生职业技术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4):135—137. [6]苗雅杰.旅游管理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模式设计[J].长春大学学报,2004(1):100—101. 责任编辑:王德军
Study on establishing practice base outside
school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major
LIU Li—yan (School of Economics,Changchun University,Changchun 1 30022,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combining with the latest achievements of teaching reform research program of Jilin Province The Research and Appliance ofPractice Training in International Trade Major and with the experience gaining from instructing practice outside school,an・ alyzes the problems in establishing practice base outside school in Changchun University and puts forward some approaches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professional entity in the establishment. Keywords:higher education;international trade major;practice base outside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