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很实用
- 格式:ppt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21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乘法分配律是初中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它在算式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乘法分配律用来处理含有多个因子的乘法算式,它可以帮助我们简化运算过程,提高计算效率。
本文将介绍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应用示例。
乘法分配律的定义乘法分配律是指对于任意的实数 a、b 和 c,乘法满足如下的分配律:a × (b + c) = a × b + a × c换句话说,当我们想要对一个因子 a 与两个因子的和 b + c 进行乘法运算时,我们可以先对 a 与 b 进行乘法运算,然后再对 a 与 c 进行乘法运算,最后将两个部分的乘积相加得到最终结果。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示例下面通过一些具体的应用示例来展示乘法分配律的应用:示例1:计算面积假设有一块长方形的土地,长为 a 米,宽为 b 米,并且我们要将该土地分成两个部分进行处理。
一种处理方法是先将整块土地按照长度 a 进行划分,得到两块矩形,每块矩形的宽度仍然是 b 米。
根据乘法分配律,我们可以计算出两块矩形的面积分别为:a ×b + a × b = 2a × b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通过乘法分配律,我们可以将整块土地的面积计算简化成两块矩形的面积之和。
这种应用在很多实际问题中都非常常见,例如计算房间的地板面积、农田划分等。
示例2:乘法运算展开乘法分配律也可以应用于乘法运算的展开。
假设我们需要计算一个较长的算式3 × (4 + 5 + 2 + 1),根据乘法分配律,我们可以将其展开为:3 ×4 + 3 ×5 + 3 × 2 + 3 × 1 = 12 + 15 +6 + 3 = 36通过乘法分配律,我们将乘法运算展开成了多个乘法运算的和,从而简化了计算过程。
示例3:消去法则乘法分配律还可以用于解决一些方程式中的未知数。
例如,假设有一个方程式2x + 2y = 10,我们想要将其变形为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等式。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乘法分配律是我们在小学时就学习的数学知识之一,其表达式为:a×(b+c) = a×b + a×c。
在数学上,乘法分配律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轻松解决很多乘法问题。
同时,它也是其他更高级的数学概念的基础,如多项式的展开和计算等。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基本数学运算乘法分配律是我们在小学时接触到的一个基本概念。
我们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任意两个数的乘积。
比如,如果我们要计算7×23,我们可以将它拆成7×(20+3)的形式,然后应用乘法分配律:7×20+7×3=140+21=161。
这种方法在小学数学中非常简单易懂,而且也很实用。
2. 综合问题计算在一些综合问题中,我们可能需要计算多个表达式的乘积。
此时,乘法分配律也可以派上用场。
比如,假设有一本书的售价为19.99元,如果我们要买3本这样的书,那么总价是多少?我们可以这样计算:3×19.99=3×(10+9.99)=3×10+3×9.99=30+29.97=59.97元。
同样的,如果我们要买5本这样的书,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得到总价。
3. 多项式计算在代数中,我们会接触到多项式的概念。
计算多项式的值需要用到乘法分配律。
比如,如果有一个二次多项式f(x)=2x^2+3x+1,而我们要计算f(3),那么可以这样计算:f(3)=2×3^2+3×3+1=18+9+1=28。
我们也可以展开这个式子,用乘法分配律将每一项的系数和变量分开计算,最后再将结果相加。
4. 算术题解题在学习算术题时,乘法分配律也经常会出现在解题过程中。
比如,在一道求周长的题目中,题目描述了一个矩形的长和宽,而我们要求这个矩形的周长。
此时,我们需要用到乘法分配律来计算周长:C=2×(L+W)=2L+2W。
同样的,如果我们要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也可以采用乘法分配律的思想:S=(1/2)bh=(b/2)h。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通用7篇)乘法分配律的应用篇1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出示:1.口算:73+27 138×100100-64 64×18×9×125(4+40)×25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302=300+□(300+2)×43=300×□+2×□=+□(+3)×14=□+□×□二、新授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今天继续研究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出示102×( )学生任意填上一个两位数。
老师迅速说出它的得数,而不用笔算。
出示:计算102×43小组讨论完成。
学生可能出现:(1)(100+2)×43(2)102×(40+3)在对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题目的特点,以及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从而使学生明确: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与一个数的和,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小练:(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3001×84=□×84+□×8492×203=92×(200+□)=92×200+92×□(2)计算102×24出示:9×37+9×63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1)9×37+9×63=333+567=900(2)9×37+9×63=9×(37+63)=9×100=900找出不同的方法,进行板演。
引导学生对比两种方法,重点理解、说明第二种方法。
小结:这类题目的结构形式的特点是算式的运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也就是两个积的和。
(扫二维码可见答案,扫码仅需一元)◎相辉()()()()[][]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等于这两个数分别去乘这一个数,然后再把它们的积相加,用字母关系式表达出来就是(a +b )×c =a ×c +b ×c 。
乘法分配律不仅可以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中使用,在小数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也同样适用。
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运算变得灵活、简捷,不仅能提高运算速度,同时也能提升运算的正确率。
运用一:除了顺向使用乘法分配律,也可以逆向使用乘法分配律,即a ×c +b ×c =(a +b )×c 。
例如:35×18+35×2=35×(18+2)=35×20=12运用二:乘法分配律的扩展。
乘法分配律不仅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即(a +b )×c =a ×c +b ×c ;还可以扩展到三个数的和乘一个数,甚至更多,如(a +b +c )×d =a ×d +b ×d +c ×d ……例如:34+19+56×36=34×36+19×36+56×36=27+4+30=61运用三:乘法分配律的推广。
乘法分配律不仅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即(a +b )×c =a ×c +b ×c ;还可以推广到两个数的差乘一个数,即(a -b )×c =a ×c -b ×c ;同时也能运用到除法里,即(a +b )÷c =a ÷c +b ÷c 。
例如:215-120×60(0.25+0.125)÷18=215×60-120×60=0.25÷18+0.125÷18=8-3=0.25×8+0.125×8=5=2+1=3运用四:结合题目中数字的特点,可以借助乘法分配律化繁为简。
带你了解乘法分配律的实际应用场景和计算技巧乘法分配律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带领你了解乘法分配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并介绍一些计算技巧,让你更好地掌握这个概念。
一、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和概念乘法分配律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它说明了两个乘法因子与一个乘法因子的和(或差)相乘,等于分别乘以这两个因子再相加(或相减)的结果。
具体表述为:对于任意实数a、b、c来说,有乘法分配律成立:a × (b + c) = a × b + a × c乘法分配律的概念非常简单明了,但在实际应用中却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几个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场景,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
二、乘法分配律的实际应用场景1. 购物打折在商场购物时,常常会遇到打折的情况。
假设某商场打折商品的原价为a元,打折力度为b,同时还有c元的满减优惠。
我们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来计算最终需要支付的金额。
应用乘法分配律可得:最终支付金额 = a × (1 - b) - c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快速计算出最终需要支付的金额,避免繁杂的手工计算过程。
2. 分配资源或任务在团队或组织中,常常需要按比例分配资源或任务。
假设某个项目的资源总量为a,需要分配给b个人共同完成。
根据每个人的工作能力,可以将每个人分配到不同数量的资源。
此时,乘法分配律可以帮助我们计算每个人所分配到的资源数量。
应用乘法分配律可得:每个人分配到的资源数量 = a × (1/b)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公平地按照每个人的能力和需求进行资源或任务的分配。
3. 计算商品价格在购物中,我们通常会遇到多种商品组合销售的情况。
假设有a种商品,每种商品的售价分别为b1、b2、b3...bn元,我们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出购买一定数量的每种商品的总价。
应用乘法分配律可得:总价 = a × (b1 + b2 + b3...+ bn)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快速计算出购买商品组合的总价,为我们的消费决策提供参考。
小学数学教案:探讨乘法分配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探讨乘法分配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乘法分配律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意义在于对于任意三个数a、b、c,乘法分配律可以表示为:a×(b+c)=a×b+a×c。
这个简单的公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乘法分配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包括家庭生活、工作和商业等方面。
1.家庭生活中的应用在家庭生活中,乘法分配律可以用来解决我们的许多日常生活问题。
家里有两个孩子,要给他们各自买一样的玩具,如果两个玩具的价格分别是10元和20元,我们要买多少钱的玩具才能满足两个孩子的需求呢?根据乘法分配律,我们可以得到:(10+20)×2=10×2+20×2=60。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花费60元来买这些玩具。
类似地,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乘法分配律来解决更多的问题。
比如:我们需要买一箱饮料,每瓶饮料的价格是2元,这箱饮料中有10瓶,那么需要花费多少钱呢?根据乘法分配律,我们可以得到:2×10=20。
所以我们需要花费20元来购买这箱饮料。
2.工作中的应用在工作中,乘法分配律也是非常重要的。
让我们考虑这样一个经典的问题:假设我们一个月的工资是5000元,其中1000元是津贴,我们需要交5%的社保和2%的公积金,那么我们这个月的扣除金额是多少呢?根据乘法分配律,我们可以得到:5000×(5%+2%)=5000×0.07=350。
这意味着本月我们需要扣除350元。
同样,在工作中,我们可以使用乘法分配律来解决更多的问题。
比如:公司需要购买一批办公用品,其价格是100元/件,我们需要购买150件,那么我们需要花费多少钱呢?根据乘法分配律,我们可以得到:100×150=15000。
所以我们需要花费15000元来购买这些办公用品。
3.商业中的应用在商业中,乘法分配律也是非常有用的。
生活中运用乘法分配律的实例《生活中运用乘法分配律的实例》我呀,在数学的奇妙世界里发现了一个超级有趣的东西,那就是乘法分配律。
你可别小瞧它,它在我们的生活里到处都能派上大用场呢!就说我们家去超市买东西吧。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我们打算买苹果和香蕉。
苹果每斤5元,我们想买3斤,香蕉每斤4元,我们也想买3斤。
那怎么算一共花多少钱呢?按照平常的算法,就是先算出苹果的总价5×3 = 15元,再算出香蕉的总价4×3 = 12元,最后把它们加起来15 + 12 = 27元。
可是呢,这时候乘法分配律就可以闪亮登场啦。
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5 + 4)×3,先算括号里的5 + 4 = 9,再乘以3,结果也是27元。
这就好像是把苹果和香蕉的单价先合起来,再乘以购买的斤数,是不是很神奇呢?这就像把两个小伙伴的力量先集合起来,再一起去做事情一样。
还有一次,学校组织我们去植树。
我们班分成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有4个男生和3个女生。
老师给每个同学发2棵树苗。
那一共要发多少棵树苗呢?如果我们一个一个地算,那可麻烦啦。
先算男生的,4个男生一组,每个男生2棵树苗,那就是4×2 = 8棵,有好几组这样的男生呢。
再算女生的,3个女生一组,每个女生2棵树苗,3×2 = 6棵。
最后把男生和女生的树苗数加起来,这得多复杂呀。
这时候乘法分配律就像个小魔法师一样出现啦。
我们可以把一个小组里的男生和女生人数先加起来,就是(4 + 3),然后再乘以每个同学得到的树苗数2,也就是(4 + 3)×2 = 7×2 = 14棵。
这样算起来又快又准确。
这就好比是把男生和女生先组成一个大的团队,然后再按照每人2棵树苗来分配,多简单呀!再来说说我们小区里的停车位吧。
我们小区有两种停车位,一种是大停车位,一种是小停车位。
大停车位每个月的管理费是100元,有5个大停车位;小停车位每个月管理费是80元,有3个小停车位。
乘法分配律在生活中的应用1. 引言:生活中的数学小秘密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一个听起来挺高深的概念——乘法分配律。
别担心,不是要给你上数学课,而是要把它跟咱们的日常生活连起来。
你知道的,生活中总是有些神奇的事情,像是看似复杂的公式,其实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是。
就像你去超市,购物车里装满了各种商品,咱们不妨看看,如何用乘法分配律来搞定这些日常琐事。
2. 超市购物:分配律的真实应用2.1 购物车里的数字游戏想象一下,你走进超市,准备买水果。
一个苹果5块,一个橙子3块。
你打算买2个苹果和3个橙子。
这时候,可能有人会皱眉头,觉得计算麻烦。
别急,咱们来用乘法分配律简化一下!这就是:总价 = 2个苹果的价钱 + 3个橙子的价钱。
也就是说,总价= 2 × 5 + 3 × 3。
哎,听起来像是要死记硬背的公式,其实不是!你可以把它变成一个更简单的表达式:总价= 2 × (5 + 3)。
嘿,这样一来,计算就变得简单多了,对吧?你只需算一下5 + 3得8,再乘以2,结果就是16块!这不就是乘法分配律的魔力吗?2.2 一起买买买的乐趣再说说和朋友一起逛街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分摊费用是个让人开心的事儿。
比如说,你和两位好友一起去吃火锅。
你点了一份牛肉,另外两位点了各自喜欢的菜。
假设牛肉80块,其他两道菜各30块。
总共是80 + 30 + 30 = 140块。
可是,我们可以再玩一玩!假设你们决定把所有菜一起算,变成总价 = 140块,然后平摊。
这样的话,每个人的费用就是140 ÷ 3。
哎哟,数学又回来了!这个时候,乘法分配律又派上用场了,你可以把总价分成几部分,再平均到每个人身上。
用这样的方法,计算变得轻松无比,关键是大家都不会争着“谁多点了,谁少点了”,轻松愉快,继续聊聊八卦就好啦!3. 生活中的其他小例子3.1 计划出游的费用说到出游,咱们就不得不提到旅游费用的问题。
假设你们计划去海边玩,租了一辆车,每天的租金是300块,计划去三天。
乘法分配律的实际应用乘法分配律是数学中非常基础且重要的一条法则,它指出了两个数相乘时,先把一个数分配到括号内的两个数上,再分别相乘,得到的结果相加是一样的。
其具体表达式为:对于任意实数a、b、c,有a*(b+c)=a*b+a*c。
在日常生活中,乘法分配律有着许多实际应用,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乘法分配律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首先,乘法分配律在货币计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假设小明去商店购买了一支笔和一本书,笔的价格为2元,书的价格为5元。
如果我们用代数的方式来表示这个问题,设笔的价格为a元,书的价格为b元,那么小明购买这两样物品的总花费可以表示为:a*(2+5)=2a+5a=7a元。
这个过程就是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将总价分摊到每样物品上,然后将结果相加得到总花费。
通过乘法分配律,我们可以方便快捷地计算出总价,避免了繁琐的手工运算。
其次,乘法分配律在代数运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考虑一个代数式:2*(x+3),根据乘法分配律,我们可以先将2分配到括号内的两个数上,得到2*x+2*3,即2x+6。
这个过程中,乘法分配律起到了简化运算的作用,将乘法拆分为两步计算,使得代数式的化简更加直观清晰。
在解决复杂的代数问题时,乘法分配律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我们高效地进行计算,准确得出结果。
此外,乘法分配律还在几何学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求一个矩形的面积时,需要计算长和宽的乘积。
如果矩形的长为a,宽为b,那么矩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a*b。
在这个过程中,乘法分配律起到了关键作用,将矩形的面积拆分为长和宽分别乘以一个数,然后将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的面积值。
通过乘法分配律,我们可以便捷地求解各种几何图形的面积,提高计算效率,减少错误率。
总的来说,乘法分配律作为数学中的重要法则,在现实生活和各个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乘法分配律,我们可以简化复杂的计算过程,快速准确地得出结果,提高工作效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原理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提升数学和逻辑思维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①类型一:(a+b)×c = a×c+b×c (a-b)×c = a×c-b×c②类型二:a×c+b×c=(a+b)×c a×c-b×c =(a-b)×c③类型三:a×99+a = a×(99+1)a×b-a= a×(b-1)④类型四:a×99 a×102= a×(100-1)= a×(100+2)= a×100-a×1 = a×100+a×2乘法分配律简算例子:1、分解式2、合并式25×(40+4)135×12—135×2=25×40+25×4 =135×(12—2)=1000+100 =135×10=1100 =13503、特殊14、特殊299×256+256 45×102=99×256+256×1 =45×(100+2)=256×(99+1)=45×100+45×2=256×100 =4500+90=25600 =45905、特殊36、特殊499×26 35×8+35×6—4×35=(100—1)×26 =35×(8+6—4)=100×26—1×26 =35×10=2600—26 =350=25742、运算性质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公式:a-b-c=a-(b+c)举例:128-57-43=128-(57+43)记忆:减变,加不变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数的积公式:a÷b÷c=a÷(b×c)举例:2000÷125÷8=2000÷(125×8)记忆:除变,乘不变3、两个数相乘,可以将其中一个数进行拆分,再简便计算。
乘法分配律8种乘法分配律是初中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之一,是建立在数学四则运算基础上的重要概念之一。
该定理的内容是:对于任意三个数a、b、c,都有a×(b+c)=a×b+a×c。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乘法分配律的8种应用场景。
一、乘法分配律的基本概念乘法分配律的定义是:当一个数a与两个数b、c相加时,a×(b+c)=a×b+a×c。
这个定理简单易懂,也非常实用。
它告诉我们,如果我们需要分别计算a与b相乘和a与c相乘的结果,只需要将这两个结果相加即可。
二、乘法分配律的第一种应用在代数式的计算过程中,常常需要用到乘法分配律来简化式子。
我们可以把一个比较复杂的代数式按照乘法分配律的方法进行展开,从而让式子更加简洁明了。
例如:a×(b+c+d)就可以使用乘法分配律展开成a×b+a×c+a×d。
三、乘法分配律的第二种应用当涉及到较长的乘法式子时,乘法分配律也可以用来简化计算。
例如:我们需要求2×(7+5+9)的结果,可以使用乘法分配律展开,得到2×7+2×5+2×9=28+10+18=56。
四、乘法分配律的第三种应用乘法分配律也可以用于计算一些二次式的因式分解。
例如:x²+4x+4这个式子,可以使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因式分解,展开后为(x+2)²。
五、乘法分配律的第四种应用乘法分配律也可以用于计算复杂的分数式子。
例如:(2/3)×(3/4+5/6),应用乘法分配律展开,得到(2/3)×(3/4)+(2/3)×(5/6)=1/2+5/9。
六、乘法分配律的第五种应用乘法分配律还可以用来计算未知数的系数。
例如:3(x+2),这个式子可以使用乘法分配律来展开,得到3x+6。
七、乘法分配律的第六种应用乘法分配律还可以用来计算多项式的积。
解析乘法分配律的实用价值乘法分配律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为我们解决各种复杂的计算问题提供了便利和规范。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乘法分配律的实用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通过深入的分析和实例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并且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这一原理。
本文将深入探讨乘法分配律在实践中的作用和意义,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一数学原理。
首先,乘法分配律是指乘法运算与加法运算之间的关系。
即对于任意实数a、b、c,有a×(b+c) = a×b + a×c,以及(b+c)×a = b×a + c×a。
这一性质为我们在运算中提供了便利,使得复杂的计算可以简化为简单的步骤。
例如,当我们需要计算一个数与另外两个数的和的乘积时,可以直接利用乘法分配律展开计算,而无需进行繁琐的步骤。
这一原理的简单性和普适性决定了它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实用性。
其次,乘法分配律在代数运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代数运算中,我们常常需要进行多项式的乘法运算,利用乘法分配律可以简化计算步骤,提高计算效率。
例如,当需要计算(a+b)×(c+d)时,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展开计算,得到ac+ad+bc+bd。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通过一次性的计算得到最终结果,而无需逐步展开计算,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
此外,乘法分配律还在数学推导和证明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我们常常需要利用乘法分配律将复杂的表达式分解为简单的步骤,从而更好地理清问题的逻辑关系。
通过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各种数学难题,提高数学推导的效率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乘法分配律在数学运算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通过深入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原理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处理各类数学计算和问题,在学习和工作中得到更高的效率和准确性。
因此,掌握乘法分配律是我们学习数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希望通过本文的解析,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乘法分配律,提升数学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指导教案:利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利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乘法分配律是小学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指: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都有a×(b+c)=a×b+a×c。
这个公式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实际用途,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例子来了解它的真正意义。
例1:排队乘公交车小林家距离学校有5公里,他每天都需要搭公交车去上学。
从排队开始到乘上公交车,整个过程都需要花费他20分钟的时间。
他注意到,如果他在公交车上先付一张10元票,然后再到学校之后再付5元,整个过程只需要花费15分钟的时间。
请问小林每天坐公交车的总共时间分别是多少?解题过程:我们可以用代数式来表示这个问题,在排队和上车后到学校之间共有5+5=10公里的路程,假设小林的平均速度是v,则他花费的时间是:10/v。
如果他选择每次上车都付5元,整个过程需要花费20分钟,可以用等式表示:5/v + 20 = 10/v用龙头模式,我们可以将其化简为:5(2+v)/v = 20解出v的值,得到v=1公里/分钟,也就是说,小林骑车的速度是1公里每分钟。
如果他选择每次先付10元,再到学校后再付5元,整个过程需要花费15分钟,可以用等式表示:10/v + 5/v + 15 = 10/v用龙头模式,我们可以将其化简为:15(1+v)/v = 10解出v的值,得到v=2公里每分钟。
因此,在小林每天去学校的路上,他的总共时间分别是:若选择每次付5元:5/v + 20 = 10/v,v=1公里/分钟,总时间为:5+10=15分钟若选择先付10元再付5元:10/v + 5/v + 15 = 10/v,v=2公里/分钟,总时间为:5+5=10分钟结论:小林可以节省5分钟的时间,每天乘公交车的时间最少为10分钟。
这个例子展示了如何通过乘法分配律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这对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例2:节水器的使用在生活中,节约用水是一个重要的环保问题。
乘法分配律在生活中的运用
1.运用乘法分配律来改变计算顺序,使原先的计算变得简便。
例如:155x99+155=155x(99+1)=155x100=15500
2.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用两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一件上衣65元,一条裤子35元,买5件上衣和5条裤子一共多少元?”可以用65x5+35x5来计算,也可以用(65+35)x5计算更方便。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将积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乘法(multiplication),是指将相同的数加起来的快捷方式。
其运算结果称为积,“x”是乘号。
从哲学角度解析,乘法是加法的量变导致的质变结果。
整数(包括负数),有理数(分数)和实数的乘法由这个基本定义的系统泛化来定义。
乘法也可以被视为计算排列在矩形(整数)中的对象或查找其边长度给定的矩形的区域。
矩形的区域不取决于首先测量哪一侧,这说明了交换属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