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内外古诗词主题分类归纳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2
古诗词按内容分类整理大全一、送别诗。
- 原文:“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解析:你看啊,王维在渭城送他的朋友元二去安西。
早晨下了一场小雨,把地面的灰尘都打湿了,旅舍周围的柳树看起来特别清新。
这时候王维就跟他朋友说,兄弟啊,再喝一杯酒吧,你这一往西出了阳关,可就没有老朋友陪你喽。
这里的“柳”和“留”同音,古人送别经常会提到柳树,就是想把朋友留下来的意思。
王维用这最后一杯酒,把那种离别的愁绪和对朋友远行的担忧都表现出来了,简单几句诗,却特别有画面感,感觉就像我们在旁边看着他们俩分别似的。
- 原文:“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解析:王昌龄在一个下着寒雨的夜里,陪着辛渐到了吴地。
第二天早上送他走的时候,看着楚山孤零零的,就像自己的心情一样。
然后他就对辛渐说,你要是回洛阳,亲友们问起我来,你就说我王昌龄的心就像那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透明呢。
这诗很妙啊,前面写景烘托出离别的冷清,后面又用“冰心在玉壶”表达自己的人格操守,又送别又表明自己的态度,王昌龄可真是厉害。
二、思乡诗。
- 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解析:李白这家伙,晚上睡不着觉,看到床前那白白的月光,还以为是地上的霜呢。
然后抬头一看月亮,一下子就想家了,低下头就陷入了思乡的情绪里。
你想啊,月亮在古代那可是很容易引起人思乡之情的东西,不管在哪,大家抬头看到的都是同一个月亮。
李白这么简单的几句诗,就把那种思乡的感觉写得特别真实,感觉每个人在外面漂泊久了,看到月亮都会有这种感觉。
- 原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解析:王维自己一个人在外地,孤孤单单的,就像个外人一样。
一到重阳节这种节日,就特别想念自己的亲人。
他还想象着自己的兄弟们都在登高,身上插着茱萸,就少了他自己一个人。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简直太经典了,现在我们逢年过节的时候,要是不能回家,也会特别想念家人,王维这诗就像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一样。
古诗主题分类01第一类:送别抒怀诗鉴赏要点送别抒怀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
他们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
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常见情感A.依依不舍的留念。
B.情深意长的勉励。
C.坦陈心志的告白。
常见特征古人送别的习俗:①折柳送别②饮酒饯别③唱歌送别02第二类:羁旅思乡诗鉴赏要点①分析人们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②了解常见思想情感。
A.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B.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C.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③表达思乡之情方式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王禹偁《村行》)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唐方干《思江南》)妙喻传情: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
常见特征常见场景秋季或春季,清晨或傍晚路口、长亭驿站、渡口码头等杨柳、酒等03第三类:思妇闺情诗鉴赏要点思妇闺情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常见情感A.妇女对丈夫的思念B.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歌颂真挚爱情。
C.宫怨诗,专写古代宫女嫔妃因其失宠而生怨情的诗歌,表达盼幸承欢、失宠被弃、孤寂善感、渴望爱情与自由的情感。
D.在怨女诗中,一些诗歌中女性意象淡化,政治性较为突出。
主要通过男女的恋爱关系比喻君臣关系。
具体分为两种:一是直接用男女之依恋表达诗人对君王的依恋,希望被君王重用;二是用男女失恋,女子被抛弃来喻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04第四类:山水田园诗鉴赏要点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古诗句主题分类整理第一辑:亲情友情一、送别、友情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渭城曲》4.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过故人庄》5.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二、思乡、思亲人1、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6、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三、母亲1.唐孟郊·慈母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 宋王安石·十五将母邗(hán)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3. 元王冕·墨萱图(1287-1359)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4.清黄景仁·别老母搴(qiān)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5. 当代诗人海子·给母亲(1964-1989)明天早上,霞光万道。
我要看到你,妈妈,妈妈,你面朝谷仓,脚踩黄昏,我知道你日渐衰老。
第二辑哲理四、哲理诗句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焕《登鹳雀楼》)4、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中考语文古诗文主题一、古诗词1.咏史怀古《登幽州台歌》: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孤独苦闷的心情。
《赤壁》: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不平。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通过对古代英雄的歌颂,委婉讽刺南宋朝廷在金兵侵略面前的软弱无能,表达对朝廷的不满,同时饱含爱国、卫国的强烈感情。
《山坡羊·潼关怀古》: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
2.酬赠送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对友人不幸遭遇的真切关怀。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友人的感谢之情、共勉之意。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西北边塞的奇寒雪景为背景,表达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惆怅。
3.爱国忧民《木兰诗》:叙述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
塑造了木兰这一爱家爱国、不慕名利、深明大义的巾帼女英雄形象。
《已亥杂诗》(其五):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
《春望》:触景伤怀,忧国伤时,念家悲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既写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态,也表现了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和舍己济世的博大宽广的胸怀。
《卖炭翁》:对统治阶层罪恶的揭露和控诉,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塑造忠勇将军的形象;表达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和宏大抱负: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
"《过零丁洋》:通过追忆抗元的艰辛经历,表达了忠贞为国、视死如归的决心以及崇高的民族气节。
《雁门太守行》:以战争为背景和主题的抒情诗,悲壮、激荡人心的战歌;赞扬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和忘身报国之情。
"4.山水田园《游山西村》:色彩绚丽的农村风光图,悠闲惬意之情,以及对古风犹存的吾土吾民的热爱。
《钱塘湖春行》: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尾联直抒胸臆,抒发喜悦感情。
《饮酒》(其五):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喜爱,安贫乐道,闲雅有致,超凡脱俗。
5.思乡怀人《次北固山下》:在北固山下停泊时,产生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天净沙·秋思》:羁旅漂泊的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
古诗词常见主题分类
1. 爱情
- 描写情侣之间甜蜜的情感和对彼此的深情厚意。
- 表达爱的期待、思念和执念。
- 展现爱情中的喜怒哀乐、欢欣和痛苦。
2. 自然
- 赞美自然界的美丽和奇妙之处。
- 描绘四季变换、山水风景、花草树木等自然元素。
- 表达对自然万物的敬畏和感悟。
3. 友情
- 描绘友谊的真挚、牢固和深厚。
- 表达朋友之间的相互扶持、包容和信任。
- 展现友情中的欢乐、分别和不舍之情。
4. 心情
- 表达喜怒哀乐、忧愁和欢快等情绪。
- 反映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心境的变化。
- 展现对人生、社会和所处环境的思考和感悟。
5. 历史
- 描写历史人物、事件和时代背景。
- 展现历史的曲折、辉煌和沧桑。
- 表达对历史的敬仰、思考和反思。
6. 思乡
- 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
- 描述离乡背井、流寓他乡的苦闷和迷茫。
- 展现对故乡美好回忆和对未来的期盼。
以上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主题分类,通过这些主题,诗人们展现了丰富的情感、思想和生活体验。
无论是哪个主题,都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7大主题分类赏析汇总版。
01篇一:爱国忧民01《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2、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
02《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首联中“破”“深”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破”写出国都长安沦陷,城池残破,处处是断壁残垣、破砖碎瓦的破败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深”字写出令人满目凄然之景。
2.你怎样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
两种理解都可:一种触景生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坠泪惊心。
二种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已的感情)3.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
4.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所展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
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
含义: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5.最后两句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写出了人忧愁,烦闷的情状,把忧家忧国的感情表现得更加深沉和突出6.赏析千古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初中语文课内古诗词曲主题与题材归纳主题归纳七年级(上)1.《观沧海》:本诗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借大海的形象表现出诗人昂扬奋发的精神和渴望统一全国的雄心壮志。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本诗通过对暮春景物的描写,融情入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被贬远行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关切。
3.《次北固山下》:诗人借景抒情,描绘了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的青山绿水,表达了其思念故乡和亲人的思想感情。
4.《天净沙·秋思》:全曲抒发了漂泊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孤寂愁苦之情。
七年级(下)5.《木兰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辞官还家的故事。
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
不仅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的尚武风气,冲击了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偏见,更主要表现了北方人民憎恶长期割据战乱,渴望过和平、安定生活的意愿。
6.《登幽州台歌》:诗人登楼远眺,凭今吊古引起感慨无限,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7.《望岳》:全诗围绕“望”字展开,由远及近,把泰山的高大雄奇渲染的纤毫毕现,令人如临其境,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
8.《登飞来峰》:这首诗通过描写登飞来峰时所见所感,将写景与抒情紧密结合,以理入诗,表达了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以及大无畏精神。
9. 《游山西村》:该诗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农村风光图,表现出诗人的悠闲惬意之情,以及古风犹存的吾土吾民的热爱。
10.《己亥杂诗》:这首诗寓理于景,借物抒情,抒写诗人辞官南归时的离愁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借“落红”自喻,表现了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
八年级(上)11.《野望》:通过描写田园风光,抒发了诗人、彷徨之情。
12.《黄鹤楼》:本诗描写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的吊古怀乡之情。
13.《使至塞上》:全诗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出朝廷而产生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的情怀。
初中语文课内外古诗词主题分类
古诗词的主题可以分为多个分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主题分类:
1.咏物:描写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山川等,如《静夜思》、《登
鹳雀楼》等。
2.大自然:描写自然景色、天气现象等,如《望岳》、《山行》等。
3.思乡怀古: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对旧时辉煌的回忆、对历史名人的
赞颂等,如《乌衣巷》、《登高》等。
4.爱情:表达对爱情的追求、痴迷和思念,如李清照的《如梦令》、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
5.人生哲理:探讨人生真理、人性善恶、生死等问题,如《枫桥夜泊》、《登鹳雀楼》等。
6.历史事件:描写古代历史事件、英雄事迹等,如《滕王阁序》、
《白日依山尽》等。
7.对象描写:以一些具体对象为思考的对象,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
广陵》、《观刈麦》等。
8.心情抒发:表达诗人的情感、内心感受,如《月下独酌》、《登高》等。
以上仅是一些常见的主题分类,实际上古诗词的主题非常广泛,包含
了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文化内涵。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29首课内古诗主题归纳七上:(1)《观沧海》曹操【主题】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想要统一全国,渴望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2)《次北固山下》王湾(唐代)【主题】通过写船停泊在北固山下所见的景象,写出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代)【主题】全诗以“行”字为行文线索,以“春”字为着眼点,通过描绘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主题】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了天涯游子思念故乡的孤寂愁苦之情。
七下:《木兰诗》乐府【主题】诗歌描述了女英雄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赞颂了劳动人民出身的妇女英雄,同时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纯朴、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不慕名利的优秀品质。
八上:(1)《望岳》杜甫【主题】本诗描写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誓要攀登自己人生顶峰、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
(2)《春望》杜甫【主题】表达了诗人感时伤别,忧国忧民,思乡念亲的情感。
详细:前四句诗人面对国都沦陷,山河破碎而产生的沉痛和忧伤之情,颈联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牵挂之情,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之外,再叹息衰老,又多了一层悲哀。
(3)《石壕吏》杜甫【主题】本诗描写了差吏到石壕村趁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去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表达了诗人对统治阶级的含蓄批判和对百姓饱受战祸的深切同情。
(4)《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主题】这首诗写田园劳作之乐,表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
(5)《使至塞上》王维【主题】全诗叙述了诗人诗人出使塞上的经历,描绘了奇特壮美的边塞风光,表现了边塞将士艰苦持久的戍边的生活,歌颂了将士们舍身报国的战斗精神,并寄托了诗人幽微难言的抑郁之情。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思想情感归纳课内:(1)梦江南温庭筠【主题】表现了词人盼夫不归的失望和怅惘之情。
(2)渔家傲范仲淹【主题】描绘了边地将士生活的艰苦,表达了词人破敌立功的决心和思念故乡的矛盾心情。
其意悲壮苍凉。
(3)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主题】通过对出猎场面的描写,表现了词人渴望身临战场为国杀敌、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4)武陵春李清照【主题】本词通过描绘暮春时节景物的变化,表现了词人内心愁苦的深重。
(5)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之辛弃疾【主题】抒发了词人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课外:(1)观刈麦—白居易—【主题】本诗通过写作者的所见所感,反映了沉重的赋税给劳动人民造成的极大痛苦,寄托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月夜刘方平【主题】对春回大地的喜悦之情。
(3)商山早行温庭筠【主题】抒发了诗人旅途中的辛苦孤独和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4)山坡羊•骊山怀古【主题】本曲从叙述阿房宫的焚毁入笔,对历代王朝无休止的攻伐征战予以谴责,表达了作者对苦难百姓的同情和对封建统治的批判。
(5)卜算子•咏梅陆游【主题】词人以梅花自喻,借梅花孤高正直,矢志不渝的高尚品质,抒发了诗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和炽热的爱国情感。
(6)破阵子晏殊【主题】这首诗描绘了在明媚的春光里,采桑美女笑语相迎、踏青斗草的意趣横生的画面,使人感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青春年华的无限美好。
(7)浣溪沙•苏轼【主题】这首词通过对谢雨途中细节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宁静祥和的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也表达了作者作为关心人们生活的太守看到雨后农村清新景象的喜悦之情。
(8)醉花阴•李清照【主题】这首词写佳节怀人之思,抒写了女主人公的孤独寂寞之情和浓浓的离愁别绪。
(9)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主题】这是一首怀古诗,诗中赞扬了孙权的年少有为,表达了作者的爱国豪情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也借古讽今批判了南宋王朝的懦弱无能,抒发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初中古诗内容分类:边塞诗:《使至塞上》唐·王维(八上)主要内容及主题:本诗写出了诗人出使边塞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壮阔奇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情。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九下)主要内容及主题:本词是范仲淹在西北军中所作,词中描写了边地的荒凉和守边将士生活的艰苦,抒发了将士们有家难归大功未建的凄怆情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九下)主要内容及主题:全诗以雪为线索,生动描绘了唐代西北边塞冰天雪地的奇丽风光,抒发了诗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依依惜别之深情。
《十五从军征》乐府诗(九下)主要内容及主题:诗歌叙述了一个老兵还乡后才知道家人均已去世,田园古宅成了废墟,自己已无家可归的情形,暴露了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
=,也反映了东汉末年长期战乱带给百姓的深重灾难。
咏史怀古诗:《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七下)主要内容及主题: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
《赤壁》唐·杜牧(八上)主要内容及主题:作者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辛弃疾(九下)主要内容及主题:词人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
这首词讽刺了朝廷,委婉地暗示了自己对于朝廷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一腔爱国豪情。
《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九下)主要内容及主题:张养浩出任陕西行台中丞,办理赈灾,途经扼秦、晋、豫之要冲的潼关,吊古伤今,写成此小令。
揭示了无论如何改朝换代,最终受苦受难的都是劳苦百姓的深刻主题,表现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不顾人民死活的统治者的愤慨。
山水田园诗:《游山西村》宋·陆游(七下)主要内容及主题:全诗以游踪为线索,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生活画卷,描写了山中景物、社日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作者热爱农村生活的情感。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内外古诗词思想情感归纳七年级(上册)课内:(1)观沧海曹操【主题】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全国,渴望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2)次北固山下王湾【主题】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主题】全诗以“行”字为行文线索,以“春”字为着眼点,通过描绘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
(4)西江月•辛弃疾【主题】通写江南农村夏夜山村的清新景色,抒发了丰收在望的闲适喜悦心情和对农村生活的喜爱。
(5)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主题】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了天涯游子思念故乡的孤寂愁苦之情。
课外:(1)龟虽寿曹操【主题】这是一首咏志诗,抒发了诗人老当益壮的英雄胸怀以及积极进取的豪壮之情。
(2)过故人庄孟浩然【主题】描绘了恬淡、闲适的农家生活,抒发了诗人对故人和田园风光的留恋之情。
(3)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主题】该诗描写了清晨破山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幽深寂静的景致,流露出了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主题】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借月抒怀,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对友人的牵挂、思念、关怀之情。
(5)夜雨寄北李商隐【主题】用诗写回信,通过归期的问讯和回答,抒发了诗人诗人羁旅他乡,对朋友的思念,对团聚的期盼之情。
(6)泊秦淮杜牧【主题】本诗触景生情,借古讽今,抨击那些沉湎于酒色不理朝政的封建统治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愤,对社会风气日趋衰败的感慨。
/或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7)浣溪沙晏殊【主题】这首词通过对旧亭台,夕阳西下,花落去的描述,抒发了词人对光阴流逝,好景不常,人生短暂的感伤之情。
(8)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主题】这是一首哲理诗,含蓄地说明了生活中许多看似容易的事,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的道理。
(9)如梦令李清照【主题】通过自己早年的一次欢乐郊游,抒发了片刻之间的美感,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怀。
类别主题诗题作者朝代送别类留恋祝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峨眉山月歌李白 唐送 友 人李白、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宋写景类爱自然爱人生1约客赵师秀"南宋2望 岳杜甫、唐3使至塞上王维"唐4秋 词刘禹锡" 唐5浣 溪 沙苏轼"北宋6水调歌头苏轼 北宋7登飞来峰王安石"北宋爱情类爱慕相思1关雎诗经2无题李商隐"唐3望江南温庭筠"唐4武陵春李清照"南宋5醉花阴李清照南宋6蒹葭诗经战争类杀敌报国1木兰诗北朝民歌2过零丁洋文天祥"南宋3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南宋4从军行杨炯"唐5走马川行岑参"唐6雁门太守行李贺"唐7别云间夏完淳"明忧国忧民春 望杜甫、唐2石 壕 吏杜甫、唐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唐4羌村三首杜甫 唐感怀类建功立业1观沧海曹操、东汉2龟虽寿曹操 东汉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南宋4己亥杂诗龚自珍"清5沁园春、雪毛泽东 现代6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北宋吊古伤今泊秦淮杜牧"唐2登岳阳楼陈与义、宋3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元4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南宋5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元6登楼杜甫 唐人生理想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南宋2观书有感朱熹"南宋3长 歌 行汉乐府4赠从弟刘桢"东汉5卜算子"咏梅陆游、南宋怀才不遇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2行路难李白、 唐3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唐4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唐5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北宋6月下独酌李白 唐7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唐讽喻时弊观刈麦白居易"唐2朝天子"咏喇叭王磐"明缅怀古人论诗赵翼"清2赤壁杜牧"唐昔盛今衰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唐思乡类思乡怀亲1次北固山下王湾、唐2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3夜雨寄北李商隐"唐4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唐5逢入京使岑参"唐6渡荆门送别李白、唐7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唐8黄鹤楼崔颢"唐9相见欢李煜"南唐10苏幕遮范仲淹"北宋11商山早行温庭筠"唐12望月有感白居易唐闲适类向往田园1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2过故人庄孟浩然"唐3如梦令李清照"南宋4滁州西涧韦应物"唐5归园田居陶渊明"东晋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唐7饮酒(其五)陶渊明 东晋8终南别业王维、唐9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唐10月夜刘方平"唐11破阵子晏殊"宋12浣溪沙苏轼、北宋向往山林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2山中杂诗吴均"南朝3竹里馆王维"唐4送灵澈上人刘长卿"唐5野 望王绩"唐6鲁山山行梅尧臣"北宋伤春惜时浣溪沙晏殊"宋名句册数序号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知识汇总,初一到初三都要看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寄托了诗人的情感或思想的物象(事物或独特的艺术形象)。
以下是初中七至九年级古诗词中常见的一些意象,以及相关诗句的例举:█酒、饮酒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醉花阴》李清照)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行路难》李白)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渔家傲》范仲淹)5.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羌笛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1.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范仲淹)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王之涣)█柳折柳“柳”与“留”谐音,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而“折柳”就有相留之意。
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月(残月、明月、新月、玉盘)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枫桥夜泊》张继)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渡荆门送别》李白)█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短歌行》曹操)█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王维)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