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路实验10-7-13(统一版)
- 格式:doc
- 大小:518.50 KB
- 文档页数:39
数字电路实验目录实验一门电路逻辑功能及测试 (2)实验二组合逻辑电路(半加器、全加器及逻辑运算) (6)实验三触发器(一)R-S,D,J K (10)实验四时序电路测试及研究 (13)实验五不同进制计数器的构成及译码显示实验 (15)实验六任意进制计数器的设计 (17)实验七夜间流水灯的设计 (17)实验八555时基电路 (18)实验九数字抢答器 (22)实验十洗衣机定时控制电路 (23)实验十一可调电器定时电路的设计 (24)实验十二用S y n a r i o软件做数字电路设计及P L D实验 (25)数字电路实验教案实验一门电路逻辑功能及测试一、实验目的1.熟悉门电路逻辑功能,及芯片的识别。
2.熟悉数字电路学习机及数字式双踪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材料1.TDS 210数字式双踪示波器、TPE-D3数字电路实验箱。
2.器件:74LS00 二输入端四与非门2片74LS20 四输入端双与非门1片74LS86 二输入端四异或门1片74LS04 六反相器1片三、预习要求1.复习门电路工作原理及相应逻辑表达式。
2.熟悉所用集成电路的引脚位置及各引脚用途。
3.了解数字式双踪示波器使用方法。
四、实验内容实验前按学习机使用说明先检查学习机电源是否正常。
然后选择实验用的集成电路,按自己设计的实验接线图接好连线,特别注意Vcc及地线不能接错。
线接好后经实验指导教师检查无误方可通电实验。
实验中改动接线须先断开电源,接好线后再通电实验。
1.测试门电路逻辑功能(1).选用双四输入与非门74LS20一只.插入集成芯片的引脚座,按图1.1接线、输入端接S1~S4(电平开关输出插口),输出端接电平显示发光二极管(D1~D8任意一个)(2).将电平开关按表1.l置位,分别测输出电压及逻辑状态。
表1.12.异或门逻辑功能测试图1.2(1)选二输入四异或门电路74LS86,按图1.2接线,输入端1、2、4、5接电平开关,输出端A、B、Y接电平显示发光二极管。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学习电子技术实验中常用电子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和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电路实验箱的结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接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
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公共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
1.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可以根据需要输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种信号波形。
输出信号电压频率可以通过频率分挡开关、频率粗调和细调旋钮进行调节。
输出信号电压幅度可由输出幅度调节旋钮进行连续调节。
操作要领:1)按下电源开关。
2)根据需要选定一个波形输出开关按下。
3)根据所需频率,选择频率范围(选定一个频率分挡开关按下)、分别调节频率粗调和细调旋钮,在频率显示屏上显示所需频率即可。
4)调节幅度调节旋钮,用交流毫伏表测出所需信号电压值。
注意: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不允许短路。
2.交流毫伏表交流毫伏表只能在其工作频率范围内,用来测量300伏以下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
操作要领:1)为了防止过载损坏仪表,在开机前和测量前(即在输入端开路情况下)应先将量程开关置于较大量程处,待输入端接入电路开始测量时,再逐档减小量程到适当位置。
2)读数:当量程开关旋到左边首位数为“1”的任一挡位时,应读取0~10标度尺上的示数。
当量程开关旋到左边首位数为“3”的任一挡位时,应读取0~3标度尺上的示数。
3)仪表使用完后,先将量程开关置于较大量程位置后,才能拆线或关机。
3.双踪示波器示波器是用来观察和测量信号的波形及参数的设备。
双踪示波器可以同时对两个输入信号进行观测和比较。
操作要领:1)时基线位置的调节开机数秒钟后,适当调节垂直(↑↓)和水平(←→)位移旋钮,将时基线移至适当的位置。
2)清晰度的调节适当调节亮度和聚焦旋钮,使时基线越细越好(亮度不能太亮,一般能看清楚即可)。
一、设计目的及要求:(一)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市场素质,工艺素质,自主学习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精神。
2. 通过本实验要求学生熟悉各种常用中规模集成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的功能与使用方法,学会组装和调试各种中规模集成电路组合逻辑电路,掌握多片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的级联、功能扩展及综合设计技术,使学生具有数字系统外围电路、接口电路方面的综合设计能力。
(二)实验要求1. 数字显示电路操作面板:左侧有16个按键,编号为0到15数字,面板右侧有2个共阳7段显示器。
2. 设计要求:当按下小于10的按键后,右侧低位7段显示器显示数字,左侧7段显示器显示0;当按下大于9的按键后,右侧低位7段显示器显示个位数字,左侧7段显示器显示1。
若同时按下几个按键,优先级别的顺序是15到0。
二、电路框图及原理图原理图概要:数字显示电路由键盘、编码、码制转换、译码显示组成。
各部分作用:1. 键盘:用于0~15数字的输入。
可以由16个自锁定式的按键来排列成4×4键盘。
2.编码:采用两片74ls148级联来完成对0~15的编码,并且是具有优先级的编码。
3.码制转换:本电路采用了2个74ls00、1个74ls04、1个74ls283来完成对0~15出事编码的码制转换,转换成个位与十位的8421bcd码,为下一步的解码做准备。
4.译码显示:本电路采用了两个74ls47分别对码制转换后的bcd码进行译码,并且由这两个芯片分别驱动两片七段共阳极数码管。
原理图:三、设计思想及基本原理分析:篇二:数电实验实验报告数字电路实验报告院系: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极其自动化班级:09级7班姓名:王哲伟学号:2009302540221 实验一组合逻辑电路分析一.试验用集成电路引脚图74ls00集成电路 74ls20集成电路四2输入与非门双4输入与非门二.实验内容 1.实验一x1abdabcd按逻辑开关,“1”表示高电平,“0”表示低电平2.5 vc示灯:灯亮表示“1”,灯灭表示“0”自拟表格并记录: 2.实验二密码锁的开锁条件是:拨对密码,钥匙插入锁眼将电源接通,当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时,开锁信号为“1”,将锁打开。
数字电路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课程名称:电子学基础所属专业:物理学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学分:3(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课程简介:<<数字电路实验>>是入门性质的基础课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基本电路仿真能力。
具有能够继续深入学习电子技术新发展的能力和将所学知识用于本专业的能力。
电子学基础课程的主要特点:它具有工程性和实践性(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先修课程:数字电路;后续相关课程:微电子专业实验,集成电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电子线路》第五版主编梁明理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编二、课程内容与安排(括号内为学时安排参考)本课程共90学时。
各章节的学时分配如下。
绪论:(2 课时)第一章数字电路实验基础(3课时)1.1 常用仪器与试验箱的使用1.2 门电路逻辑功能主要内容:常用仪器与试验箱的使用,门电路逻辑功能【重点掌握】:常用仪器与试验箱的使用,门电路逻辑功能【掌握】:【了解】:【一般了解】:第二章数字逻辑与数字电路基本实验(35课时)2.1 TTL与非门的应用2.2 译码器2.3 触发器2.4 移位寄存器2.5加法器2.6数据选择器2.7数码管显示与控制2.8模数转换器2.9数模转换器2.10 555定时器2.11多谐振荡器主要内容:TTL与非门的应用,译码器,触发器,移位寄存器,加法器,数据选择器,数码管显示与控制【重点掌握】:译码器,触发器,移位寄存器,加法器,数据选择器【掌握】:TTL与非门的应用,模数装换,数模装换【了解】:数码管显示与控制【一般了解】:第三章综合实验(20课时)3.1十翻二运算电路3.2 译码器与数码管显示3.3集成计数器的应用3.4时序电路设计3.5 555定时器的应用3.6数字秒表3.7抢答器3.8风扇调速器主要内容:十翻二运算电路,译码器与数码管显示,集成计数器的应用,时序电路设计,555定时器的应用,数字秒表,抢答器,风扇调速器【重点掌握】:十翻二运算电路,译码器与数码管显示,集成计数器的应用,时序电路设计【掌握】:555定时器的应用,数字秒表,抢答器,风扇调速器【了解】:数字秒表,抢答器,风扇调速器【一般了解】:第四章计算机仿真与单片机实验(10课时)4.1 Proteus软件操作基础4.2 Proteus软件仿真流程4.3 C51程序编译4.4 Proteus与Keil软件的联合调试主要内容:Proteus软件操作基础,Proteus软件仿真流程,C51程序编译,Proteus与Keil 软件的联合调试【重点掌握】:Proteus软件仿真流程,C51程序编译【掌握】:Proteus软件操作基础,Proteus与Keil软件的联合调试【了解】:【一般了解】:第五章拓展性实验(20课时)5.1 Altium Designer的原理图绘制5.2 Altium Designer的PCB绘制5.3 PCB制备与工艺流程实验5.4电路焊接与测试主要内容:Altium Designer的原理图绘制,Altium Designer的PCB绘制,PCB制备与工艺流程实验,电路焊接与测试【重点掌握】:Altium Designer的原理图绘制,Altium Designer的PCB绘制,PCB制备与工艺流程实验,电路焊接与测试【掌握】:【了解】:【一般了解】:制定人:王方聪审定人:批准人:日期:。
数字电路实验指导书江汉大学计科系计算机硬件教研室目录一实验的一般程序二实验台介绍三实验一逻辑门功能验证及应用电路实验四实验二组合电路功能验证及应用电路实验五实验三触发器功能验证及应用电路实验六实验四时序电路功能验证及应用电路实验七实验五串行加法器的设计八实验六汽车尾灯控制器的设计九实验七数字马表的设计十实验八数字密码锁电路的设计一.实验的一般程序数字电路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之一,它的实践性较强。
通过实验,旨在巩固,加深和开拓课堂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加深理解数字系统(计算机系统是最常见的数字系统之一)基本组件的逻辑组成及其工作原理,掌握各基本组件的设计和调试方法,提高实践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的一般程序可分为准备阶段,布线阶段,调试阶段以及实验完毕后书写实验报告等。
1准备阶段实验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是必须的和有益的,每个实验者在实验前必须对实验目的,要求,内容,及其相关理论知识认真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完成预习报告,预习报告是实验操作的依据。
预习报告没有固定的书写格式,只要实验者看懂就可以了。
一般要尽可能写得简洁,思路清楚,重点突出,一目了然。
其内容主要是画出实验所用的逻辑电路图和布线图,并附以简要的文字说明或注释,记录数据所用的表格,以及主要的注意事项。
2.布线阶段在布线前,必须校准集成电路组件两排引脚的距离,使之与实验台的插孔距相吻合,将集成电路组件插入时,用力要轻,均匀,开始不要插得太紧,待确定集成电路组件的引脚和插孔位置一致后,再用力将其插牢。
这样可避免集成电路组件引脚弯曲或折断。
布线最好有顺序地进行,不要随意接线,以免漏接。
布线时应首先将电源地线以及实验过程中始终不改变电平的输入端接好,然后接信号流向顺序依次布线。
布线时可考虑用不同颜色导线以区别不同信号,这样便于观察与察错。
布线用的导线不宜太长,且应尽量避免导线相互重叠,跨越集成电路组件的上空以及无规则的交错连接在空中搭成网状等现象。
目录实验一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数字集成电路的认识 (2)实验二 TTL电路逻辑功能及参数的测试 (7)实验三组合逻辑电路(一)——电路设计与竟争冒脸 (12)实验四组合逻辑电路(二)——编码器、数据选择器、数值比较器 (16)实验五组合逻辑电路(三)——译码与显示电路 (20)实验六集成触发器 (24)实验七时序逻辑电路(一)——电路设计与寄存器 (28)实验八时序逻辑电路(二)——计数器 (32)实验一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数字集成电路的认识一、实验目的1.熟悉XST-5数字电路实验台,万用表和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2.了解数字集成电路的一般常识。
二、实验设备XST-5数字电路实验台,DT9205数字万用表,YB4324示波器,若干信号线和导线。
三、实验原理及电路设计1.XST-5数字电路实验台的外观介绍。
XST-5数字电路实验台为高档金属结构,双组数字实验装置,可一台两人做相同或不同的数字电路实验,可对40脚以下任意集成电路进行测试和试验,同时具备九个分立元器件组成的数字电路模块,以供演示和实验,常用数字集成电路备有多种功能模块图,可使实验连接和观察更加简捷,明了。
此实验台均设有安全漏电保护装置及直流稳压电源短路报警装置,以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
实验台的面板参见图1(1)直流电压表、电流表和总交流电压表;(2)直流电源部分;(3)照明灯开关;(4)交流电开关;(5)短路蜂鸣器复位键;(6)测试电流转换键;(7)信号发生器部分;(8)频率计部分;(9)模块部分;(10)集成块插槽;(11)显示电路部分;(12)转接插孔;(13)发光管及图片;(14)双列28脚集成块自锁紧插座;(15)电源接孔及高低电平插孔;(16)双列40脚集成块自锁紧插座。
2.DT9205数字万用表介绍(略) 3.YB4324型示波器介绍(略) 4.数字集成电路数字集成电路是电子线路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把许多晶体管刻在一块硅片上的结果,它比散件具有很多优点,它的外形有圆形和长方形,一般以长方形见多,它的外形见图4。
《数字电路》实验指导书福州大学物信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目录第一章数字电路实验的基本知识 (1)1.1 数字集成电路 (1)1.2 数字实验 (2)第二章数字电路实验 (7)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7)实验二门电路的逻辑功能测试及功能转换 (9)实验三 SSI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13)实验四 MSI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16)实验五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 (19)实验六 555集成定时器及其应用 (21)第三章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23)课程设计1:交通灯逻辑控制电路设计 (23)课程设计2:十翻二运算电路设计 (29)课程设计3:数字电子钟逻辑电路设计 (34)附录部分集成电路引脚图 (37)第一章数字电路实验的基本知识1.1 数字集成电路数字电路分集成电路(IC-Integrated Circuit)和分立元件两种。
分立元件是将晶体管、电阻等元器件用导线在线路板上连接起来的电路;而集成电路则是将上述元器件和导线通过半导体制造工艺做在一块硅片上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电路。
数字集成电路就是完成数字逻辑功能的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按集成度可分为小规模集成电路(SSI)、中规模集成电路(MSI)、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
实验中经常用的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小规模集成电路主要是一些门电路,中规模集成电路主要是数据选择器、计数器等数字电路。
中、小规模数字电路常见的是TTL电路和CMOS电路。
实验中主要采用TTL的74系列电路作为实验用器件。
数字IC器件有多种封装方式,为了教学方便,在实验中所用的74系列器件封装选用双列直插器件。
下图1.1.1是双列直插封装的正面示意图。
图1.1.1 双列直插式封装图双列直插封装有以下特点:1.从左面看,器件一端有一个半圆的缺口,这是正方向的标志。
缺口下边的引脚号为1,引脚号按逆时针方向增加,图中的数字表示引脚号。
双列直插封装IC 引脚个数有14、16、20、24和28等。
2.双列直插封装器件有两列引脚。
引脚之间的间距为2.54mm,两列引脚之间距离有宽(15.24mm)、窄(7.62mm)两种。
两列引脚之间的距离能够做较小改变,但引脚间距不能改变。
将器件插入实验台上的插座中去或者从插座中拔出时要小心,不要将器件引脚搞弯或折断。
3.74系列器件一般在右下角的最后一个引脚是GND,左上角的引脚Vcc。
例如,14引脚器件引脚7是GND,引脚14是Vcc;20引脚器件引脚10是GND,引脚20是Vcc。
但也有例外的,所以使用IC时要先看清引脚图,找对电源和地,避免因接线错误造成器件损坏。
注意:不能带电拔、插器件,拔、插器件只能在关断电源的情况下进行。
1.2 数字实验随着集成电路的广泛应用,一般采用的实验方案使用接插式通用底板和双列直插式集成元件,通过接插的方式进行实验。
1.2.1 实验准备实践证明,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做得是否充分,对实验能否顺利完成以及能否从实验中有所收获有很大影响。
为了体现准备工作是否充分,一般要求实验前书写实验预习报告。
预习报告不同于正式报告,没有规定的书写格式和要求,只要自己看得懂就行了。
要求尽可能简洁、思路清楚、一目了然,内容以实验电路图(实验电路图就是在逻辑图的输入输出端注上器件的管脚排列序号)为主,附以简要的文字说明和记录结果数据的图表。
根据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不同,准备的侧重点和要求有所不同。
1.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指实验内容、实验电路等大多是预先指定的。
对这类实验,实验者要预先弄情实验目的和具体要求,对实验结果、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预先做出分析和估计。
2.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指根据实验目的及具体要求,由设计者自己设计电路以及实验的具体步骤,这类实验可培养学生独立设计能力,做这类实验前要注意以下几点:(1)熟悉所使用器件的逻辑功能、使用条件和引脚图;(2)进实验室前按要求设计好实验电路,并画出实验电路图。
1.2.2 实验过程一、电路的连接1.插IC器件(1)首先要认清方向,凹槽朝左,引脚按逆时针排列,1脚在左侧第一个位置。
注意不要插反,否则一接电源就会烧坏IC器件。
(2)将IC器件插到底板上时要注意对准,引脚间隔与底板插孔间隔相同,插入时用力要轻,不要一下子插紧,待确定管脚和插孔位置一致后,再稍用力插牢,以防IC器件管脚弯曲或折断。
2.布线(1)导线要求布线用的导线直径应和通用底板插孔直径相一致,不宜太粗或过细;导线最好用色线以区别不同用途。
导线的剥头一般以5-7mm为宜,剥头不允许弯曲。
(2)布线顺序布线最好有顺序地进行,以免造成漏接。
布线时先将固定电平的端点接好,如电源线、地线、门电路的多余端或实验过程中始终不改变的输入端等,这些连线要尽可能短一些;然后按信号流向顺序布线。
(3)布线要求A.布线长度不宜太长,最好贴近底板;B.避免导线相互交叉,更不要覆盖插孔,切忌导线跨越器件的上空;C.一个插孔只能插一根导线,不允许插两根导线;D.正确布线的底板应使电路清晰、整洁,这样不仅会提高电路的可靠性,也便于检查和排除故障、更换器件等;E.在接实验电路之前,要对所有器件进行功能验证,确保所有器件都是有效的,这一步对实验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不可忽略;F.对于大型实验,使用器件较多,这时可以把实验分为若干独立的部分,逐一布线、调试,最后再连接起来调试运行;G.为防止干扰,每用6个集成器件,电源线要加接一个1~10 F的旁路电容通地。
二、电路测试及其故障排除1.数字电路测试数字电路测试大体上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两部分。
静态测试是给定数字电路若干组静态输入值,测试数字电路的输出值是否正确。
数字电路线路接好以后,把线路的输入接电平开关输出,线路的输出接电平指示灯,按功能表或状态表的要求,改变输入状态,观察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在静态测试的基础上,按设计要求在输入端加动态脉冲信号,观察输出端波形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这是动态测试。
我们所涉及的大多只是静态测试。
2.数字电路的故障查找和排除在实验中,当电路不能完成预期的逻辑功能时,就称电路有故障。
造成故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器件故障、接线错误、设计错误和测试方法不正确。
(1)器件故障器件故障是器件失效或器件接插问题引起的故障,表现在器件工作不正确,如实验IC器件使用不当、错误应用或功能不正常,实验仪器(实验箱)或通用底板不正常。
为防止器件失效,要求接插器件时一定要注意凹槽朝左,先对齐再用力,使用之前先进行功能验证。
(2)连线错误连线错误是常见的错误,据有人统计,在教学实验中,约有70%以上的故障是由接线错误引起的。
A.连线错误原因忘记接器件的电源和地;连线与插孔接触不良;连线经多次使用后,有可能外面塑料包皮完好,但内部线断;连线多接、漏接、错接;连线过长、过乱造成干扰。
B.接线错误现象接线错误造成的现象多种多样,例如器件的某个功能块不工作或工作不正常,器件不工作或发热,电路中的一部分工作状态不稳定等。
C.解决方法a.熟悉器件的功能及其引脚号,知道器件每个引脚的功能;b.器件的电源和地一定要接对、接好,检查连线和插孔接触是否良好;c.检查有无错接、多接、漏接,检查连线中有无断线。
重要的是连线前要画出电路连接图,按图连接,不要凭记忆随想随接;接线时要规范、整齐,尽量走直线、短线,以免引起干扰。
(3)设计错误电路设计错误自然会造成与预想的结果不一致,原因是对实验要求没有理解透,或者对所用器件的原理没有掌握,或者是实验电路本身所固有的如组合电路的冒险现象。
这就要求在设计时要理解实验要求,掌握实验线路原理,精心设计。
初始设计完成后一般应对设计进行优化,最后画出逻辑图及接线图。
(4)测试方法不正确若不发生前三者错误,实验一般会成功。
但测试方法不正确也会引起观察错误。
例如,一个稳定的波形,用示波器观察,而示波器没有同步,则造成波形不稳的假象。
因此要学会正确使用仪器、仪表,尤其是示波器的应用。
在完成布线后,对所有的连线复查一遍是有益的。
简单检查电源和地是否接好,输入能否加到实验电路上,输出能否显示等。
当实验中发现结果与预期不一致时,应仔细观察现象,冷静思考问题所在。
(1)首先检查仪器、仪表是否正确使用;(2)在正确使用仪器、仪表的前提下,按逻辑图和接线图逐级查找问题所在。
通常从发现问题的地方,一级一级向前测试,测试电路的输入、输出点的0-1状态,直到找到故障的初始发生位置;(3)在故障的初始处,首先检查连线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检查器件引脚是否全部正确插进插座中,有无引脚折断、弯曲、错插问题;(4)确认无上述问题后,取下器件测试,以检查器件好坏,或者直接换一个好器件;(5)若器件和连线都正确,则需要考虑设计问题。
1.2.3 实验报告实验结束后需要撰写实验报告,这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训练,绝不是一种形式上的需要。
通过撰写实验报告,回顾实验过程、总结实验结果、加深对基本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实验报告要写在规定的报告纸上,所有的图形、表格都必须用直尺、曲线板绘制。
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实验目的;2.实验仪器、器件;3.实验内容、步骤、线路,包括方框图、状态图或真值表、文字说明逻辑图等;4.实验数据记录;5.实验结果分析讨论、心得体会等。
第二章数字电路实验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AEDK-labDEC型数字电路实验箱的结构,并掌握它的使用方法2.掌握RIGOL-DS1042C型示波器测量各种脉冲波形参数的使用方法3.了解和熟悉集成电路器件的引线排列及其使用方法4.熟悉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及其测试方法二、实验仪器1.AEDK-labDEC型数字电路实验箱2.RIGOL-DS1042C型示波器3.万用表4.器件:74LS00 2输入端四与非门1片74LS86 2输入端四异或门1片三、实验内容1.观察示波器机内校准信号(U p-p=3V,f=1KHz),调整示波器,使示波器屏幕上至少显示两个完整周期,垂直方向显示至少两格波形。
画出脉冲波形并注明幅度、周期和脉宽。
2.观察数字电路实验箱内脉冲源10KHz的输出脉冲信号波形。
画出波形并注明幅度、周期和脉宽。
3.用示波器测量数字电路实验箱的电压值,注意示波器用DC耦合方式,画出波形并注明幅度。
4.测量门电路的逻辑功能(1)将“与非门”74LS00插入实验箱芯片槽上(注意:凹口朝左),14脚接+5V,7脚接地,并把两个输入端接实验箱的逻辑开关K1、K2,输出端接发光二极管(L1~L12任意一个)。
(2)按照表2.1.1不同的输入组合,记录对应的输出信号,结果填入表2.1.1。
(3)按同样的方法,验证74LS86的逻辑功能,并记录,表格与2.1.1同。
表2.1.1 与非门真值表四、实验预习要求1.画出74LS00、74LS86的管脚图,列出实验内容的记录数据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