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记录
- 格式:pdf
- 大小:93.93 KB
- 文档页数:3
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报告编号:XXXXX-XXX日期:XXXX年XX月XX日1.检测目的本次检测旨在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检测,验证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其他性能指标能够满足工程需求。
2.检测方法本次检测采用了以下方法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测试和评估:2.1.混凝土配合比采样2.2.混凝土配合比实验室试验取得的混凝土样品进行了实验室试验。
我们首先进行了外观检验,评估混凝土的颜色、杂质等情况。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骨料试验,包括骨料密度、骨料含水率等参数的测定。
然后,我们进行了水泥试验,包括水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等参数的测定。
最后,我们进行了混凝土强度试验,包括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等参数的测定。
3.检测结果根据实验室试验结果,我们得到了以下混凝土配合比的各项指标数据:3.1.外观检验混凝土外观呈均匀浅灰色,无明显杂质和麻面现象。
3.2.骨料试验骨料密度为XXXXX kg/m3,骨料含水率为XX%。
3.3.水泥试验水泥标准稠度为XX.X mm,凝结时间为XX小时。
3.4.强度试验混凝土抗压强度为XXXXXMPa,抗折强度为XXXXXMPa。
4.检测结论根据对混凝土配合比的各项指标的测试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4.1.外观检验结果显示,混凝土的外观均匀,没有明显的杂质和麻面现象。
4.2.骨料密度和含水率符合设计要求,说明骨料的质量和含水率对混凝土的性能没有不良影响。
4.3.水泥的标准稠度和凝结时间符合设计要求,表明水泥的质量和凝结特性符合要求。
4.4.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符合设计要求,说明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综上所述,根据本次混凝土配合比的检测结果,我们认为该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满足工程需求的性能指标。
5.建议基于对混凝土配合比的检测和评估结果,我们建议在施工过程中,继续使用当前的配合比,并在施工前后进行混凝土强度的监测,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精心整理C2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报告一、试配要求和引用标准1、砼配制强度为28.2MPa ,用于素桩;2、坍落度70mm~90mm ;3、《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30-2005);连续三、计算初步配合比1、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值(f cu,o )设计强度标准值f cu,k =20Mpa,保证率系数t=1.645,标准差ó=5MPaf cu,o =f cu,k +1.645×ó=20+1.645×5=28.2(Mpa )2、计算水胶比(W/(C+K ))W/(C+K)=a a.f ce/(f cu,o+a a a b.f ce)式中回归系数a a为0.46,a b为0.07,f ce根据水泥强度等级选为42.5MPa,f cu,o为混凝土配制强度值28.2Mpa。
W/(C+K)=0.46×42.5/(28.2+0.46×0.07×42.5)=0.66为了保证混凝土强度和结构的耐久性,根据经验采用水胶比:W/(C+K)为0.54。
334m co56、(m so)m so7、采用重量法计算粗骨料(m go)碎石重量m go=m cp-m so-m co-m w-m f=2400-707-340-221-70=1062(Kg/m3)8、按重量法计算初步配合比水泥:粉煤灰:砂:碎石:水=340:70:707:1062:221即:1:0.20:2.08:3.12:0.65W/(C+K)=0.54四、调整工作性、提出基准配合比1、计算试拌材料用量试拌40L混凝土拌和物,各种材料用量:水泥:340×0.04=13.60Kg砂:707×0.04=28.28KgW/(C+K)C=0.56砂率不变,用水量不变,改变胶凝材料用量来拌制三组混凝土拌和物。
三组配合比分别为:A:水泥:粉煤灰:砂:碎石:水=353:72:702:1052:221即:1:0.20:1.99:2.98:0.65W/(C+K)A=0.52B:水泥:粉煤灰:砂:碎石:水=340:70:707:1062:221即:1:0.21:2.08:3.12:0.65W/(C+K)B=0.54C:水泥:粉煤灰:砂:碎石:水=328:67:714:1070:221即:1:0.20:2.18:3.26:0.67W/(C+K)C=0.48试配成型试件7天和28天强度如下:=340:。
混凝土搅拌记录范文标题:混凝土搅拌记录日期:2024年5月10日地点:XX工地搅拌机型号:XXX混凝土配合比:1:2:4施工班组:一施工队搅拌过程记录:1.混凝土材料准备:a.确保搅拌机内部干净,清除任何余留物;b.检查水泥、骨料、砂浆等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和数量;c.准备混凝土测试样品。
2.准备混合水:a.根据配合比的要求,准确计量所需的混合水;b.确保水质符合规定的要求。
3.开始搅拌:a.将控制台设置为所需的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b.将水泥、骨料和砂浆依次放入搅拌机;c.启动搅拌机并开始搅拌;d.搅拌过程中观察并确保搅拌机运转正常,没有异常声响。
4.搅拌时间:a.根据试验室测试结果,确定所需搅拌时间;b.进行首次搅拌,根据时间记录搅拌开始和结束的具体时间。
5.添加混合水:a.在搅拌的中间阶段,根据混凝土的流动性,决定是否需要添加混合水;b.按照计量好的混合水量添加到搅拌机中;c.混合水的添加时间也需记录。
6.搅拌结束:a.达到设定的搅拌时间后,关闭搅拌机;b.保持搅拌机内部清洁,清除任何残余物;c.检查混凝土搅拌机的运转情况,包括轴承、密封等部件是否损坏。
7.混凝土质量检验:a.从搅拌机中取出样品进行物理性能测试;b.对取样进行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冻性、渗透性等测试;c.将测试结果记录下来。
8.结束时间:a.记录混凝土搅拌的结束时间;b.停止搅拌机的电源。
9.清洁工作:a.清理搅拌机内部及周围的混凝土残收料;b.清理工具、设备等;c.清理施工现场,确保周围环境整洁。
10.总结:a.总结本次搅拌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经验教训;b.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混凝土搅拌质量和效率;c.将记录整理归档。
以上为混凝土搅拌记录的详细内容,记录了从混凝土材料准备到搅拌结束的全过程,并包括了混凝土质量检验和清洁工作。
通过记录和总结,可以更好地掌握混凝土搅拌的工艺和要点,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四川省南江县红鱼洞水库及灌区工程大坝枢纽建筑及安装工程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SDSJSYZX-HYD-PHB2015-01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勘测设计研究院试验中心红鱼洞试验室报告日期:2015年09月17日批准:审核:校核:编制:红鱼洞水库及灌区工程大坝枢纽建筑及安装工程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1、概述受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红鱼洞项目部的委托,按红鱼洞水库及灌区工程大坝枢纽建筑及安装工程招标文件及相关设计技术要求,现根据相关原材料出厂检测成果提交C25喷射砼、M35净浆、M20砂浆、C15W4F50/ C20W4F50/ C25W4F50/ C25W6F100常态砼等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如下:2、试验依据《四川省红鱼洞水库及灌区工程大坝枢纽建筑及安装工程施工招标文件》技术要求;《红鱼洞水库及灌区工程大坝枢纽工程标混凝土、边坡支护设计技术要求》;《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水工混凝土掺粉煤灰技术规范》DL/T5055-2007;《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677-2014;《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DL/T5330-2005;《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DL/T5151-2014;《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2010;《水利水电工程锚喷支护技术规范》SL377-2007;《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5100-2014;3、混凝土设计指标及配置强度混凝土设计指标及配置强度表14、原材料检测成果4.1水泥水泥采用四川南威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海螺牌”P.O42.5R、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品质出厂检测结果如下:水泥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2由表2可见,“海螺牌” P.O42.5R及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各项被测指标均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的有关要求。
4.2速凝剂为了缩短混凝土凝结时间,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减少回弹损失,需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速凝剂。
c20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C20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C20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2. 试验目的•确定C20混凝土的基本性能指标,如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通过试验结果评估C20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适用性。
3. 试验方法•选取标准试验方法进行C20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根据试验标准,按一定比例配置水泥、砂、骨料等材料,并进行搅拌、浇筑、养护等步骤;•在试验过程中,严格控制水灰比、掺合剂掺量等参数,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4. 试验结果与分析•经过试验得到的C20混凝土样品均符合设计要求;•抗压强度平均值达到了X MPa,超过了设计强度要求;•抗折强度平均值达到了Y MPa,满足了使用要求;•其他性能指标也符合相关标准。
5. 结论•综上所述,本次试验通过采用特定的配合比,成功制备出满足C20混凝土基本性能要求的样品;•在实际工程中,C20混凝土可作为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
6. 建议•针对C20混凝土的配合比,可以进一步优化,以提高其强度和耐久性;•在实际施工中,应加强对搅拌、浇筑、养护等环节的控制,以确保C20混凝土的质量。
7. 参考资料•相关标准及规范。
以上就是本次针对C20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的报告,希望对相关工程项目的决策和实施提供参考价值。
8. 试验过程•根据设计要求,选取合适的水泥、砂、骨料和掺合剂;•按照配合比的比例,将水泥、砂、骨料和水混合均匀;•将混合好的材料倒入试验模具中,用振动器进行振动;•将模具放入水箱中进行养护;•养护时间达到指定要求后,取出样品进行试验。
9. 试验数据样品编号 | 水灰比 | 掺合剂掺量 | 抗压强度(MPa) | 抗折强度(MPa) || —— | | | |1 | | 5% | 25 | |2 | | 5% | 23 | |3 | | 5% | 21 | |平均值 | | | 23 | |10. 分析与讨论•从试验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水灰比的增加,混凝土的强度有所下降,但仍然满足C20级混凝土的要求;•控制水灰比在合理范围内,可以同时考虑强度和工作性能的要求;•随着掺合剂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强度也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有限。
C2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试验完成时间:2008年09月26日设计编号:GHS1-0018一、概述:C2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主要用于广东怀集至广西贺州高速公路灵峰(桂粤界)至八步段公路桥梁工程。
使用部位为桥梁桩基(挖孔桩)、系梁、承台。
设计所用原材料均取自工地料场。
二、设计依据:1、JGJ55—200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2、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3、JT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4、广贺高速公路灵峰(桂粤界)至八步段设计文件。
三、工程要求:1、强度等级:C25普通混凝土;2、混凝土入模坍落度:120~140mm;3、水灰比:0.40~0.70;最大水泥用量≤500 kg/m3;4、砂率:30%~40%;5、碎石针片状含量≤25%,最大粒径<37.5mm,含泥量≤2%;6、砂含泥量≤5%;四、设计步骤:1、原材料的质量检测与选定a、水泥: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海螺牌P〃O42.5水泥,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
(试验报告附后)b、砂:南丰砂场中砂,细度模数MX=2.78,含泥量1.6%(试验报告附后);c、石子:采用西莨石场碎石, 5~31.5mm连续级配,最大粒径31.5mm,含泥量0.8%。
(试验报告附后)d、水:河水。
(试验报告附后)e、外加剂:采用山西远大化工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YD—1型缓凝减水剂(水剂,浓度为30%),最佳掺量经试验确定为水泥重量的2.0%,实际减水率18%。
2、配合比设计:a、基准配合比设计(001-1)①试配强度: fcu.0= fcu.k+1.645σ=25+1.645×5=33.2 (MPa)②计算水灰比: W/C=aa 〃fce/(fcu0+aa〃ab〃fce)=0.46×42.5/(33.2+0.46×0.07×42.5)=0.57根据经验选取W/C=0.53;③计算用水量: mw0按经验选取215kg/m3,掺缓凝减水剂2.0%,减水率18%,则mw0=215×(1-18%)=176 (kg/m3);④计算水泥用量: mc= mw0÷W/C=176÷0.53=332 (kg/m3)该水泥用量满足规范要求。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测试方法。
3. 提高混凝土材料性能评价能力。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根据工程要求,按照一定的比例将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进行混合,使其达到一定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指标。
实验过程中,主要测试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性能指标。
三、实验器材及设备1. 混凝土实验室拌和:混凝土搅拌机、台秤、量筒、天平、拌铲与拌板等。
2. 坍落度确定:坍落度筒、捣棒、装料漏斗、小铁铲、钢直尺、镘刀。
3. 表观密度测定:容量筒、台秤、振动台。
4. 试件的制作:试模、振动台、振动棒、钢制捣棒、混凝土标准养护室。
5. 立方体抗压强度测试:压力试验机、钢尺。
四、实验步骤1. 混凝土拌合:按照设计好的配合比,将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进行称量,放入搅拌机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搅拌,直至混凝土拌合物均匀。
2. 坍落度测试:将拌好的混凝土装入坍落度筒,用捣棒捣实,然后取出,测量坍落度。
3. 抗压强度测试:将拌好的混凝土分批装入试模,用捣棒捣实,制成标准立方体试件,养护至一定龄期后,进行抗压强度测试。
4. 抗折强度测试:将拌好的混凝土分批装入试模,用捣棒捣实,制成标准小梁试件,养护至一定龄期后,进行抗折强度测试。
5. 表观密度测定:将拌好的混凝土装入容量筒,用振动台振动,测定混凝土的表观密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坍落度测试结果:实验中,C30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在18cm左右,满足设计要求。
2. 抗压强度测试结果:实验中,C30混凝土养护28天后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为40.5MPa,满足设计要求。
3. 抗折强度测试结果:实验中,C30混凝土养护28天后的抗折强度平均值为5.8MPa,满足设计要求。
4. 表观密度测定结果:实验中,C30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为2380kg/m³,满足设计要求。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C3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报告一、试配要求和引用标准1、砼配制强度为,用于桥梁护栏;2、坍落度140mm ~160mm;3、《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4、《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1-2005);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7、根据业主要求,在咨询单位共同参与下,按高性能混凝土要求,设计该配合比如下。
二、原材料1、水泥:河南孟电集团水泥有限公司级水泥;2、砂:信阳中砂,细度模数;3、碎石:贾峪石料厂,碎石最大粒径为20mm,采用5-20mm连续级配碎石,其中10-20mm碎石占70%,5-10mm碎石占30%;4、粉煤灰:Ⅰ级粉煤灰;5、水:饮用水;6、外加剂:北京市罗拉化学科技有限公司PC-J100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减水率32%,掺量为%。
三、计算初步配合比1、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值(f cu,o)设计强度标准值f cu,k=30Mpa,保证率系数t=,标准差ó=5MPaf cu,o =f cu,k + ×ó=30+×5= Mpa2、计算水胶比(W/(C+K))W/(C+K)=(f cu,o+ a a a b. f ce)式中回归系数a a为,a b为,f ce根据水泥强度等级选为,f cu,o为混凝土配制强度值 Mpa。
W/(C+K)=×(+××)=为了保证混凝土强度,根据经验采用W/(C+K)值为。
3、根据相关要求和经验选取用水量m wo为235Kg /m3,掺加北京罗拉PC-J100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减水率ß为32%,则掺加减水剂的混凝土用水量m wa为:m wa=m wo(1-ß)=235×=160 Kg /m34、计算单位胶凝材料用量(m co)m co= m wa/ W/(C+K)=160/=421Kg /m3最后经调整确定m co=420 Kg /m3,为了能得到和易性优良、耐久性良好的、施工方便的混凝土,根据以往的经验,将该配合比中加入部分粉煤灰来满足这几方面的要求。
混凝土抗渗试验原始记录审核:试验:混凝土抗压试验报告试验人: 审核人: 技术负责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原始记录混凝土抗折试验报告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原始记录混融试渝揭传混凝土收缩试验报告混凝土收缩试验原始记录砂浆抗压试验报告R A P +2- rr nq总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原始记录砂生产配合比乂开盘鉴定)单通知日期:任务编号:生产线: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编号:通知日期混凝土配合比()备注:年天气及砂石含水率记录年标准养护室温qa度记录年水泥养护箱及水池温、湿度记录年商品混凝土冬季施工测温记录设备台帐-65-仪器设备检定状态登记及周期检定计划表年试验设备使用记录试验室: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受控文件文件、资料收/发登记表文件登记表借阅登记表标准、规范、规程登记表领取登记表)试验留样台帐年()剂试验留样台帐)骨料试验留样台帐年试验结果不合格项目登记及上报台帐映工培训记录( )混凝土配合比表混凝土生产任务单通知时间年月日调度第1联经营第2联技术部第3联共计3联交底人:接收人:一、水泥该批级水泥所检项目符合标准要求。
该批级水泥所检项目中项不符合标准要求,为不合格品。
二、碎石、卵石1、按JGJ 53评定该批碎石(或卵石)属单(或连续)粒级mm级配区,所检项目符合标准要求。
该批碎石(或卵石)属单(或连续)粒级mm级配区,所检项目中项不符合标准要求。
该批碎石(或卵石)属单(或连续)粒级mm级配区,所检项目中项不符合标准要求,按规定可取双倍试样对该项目进行复试。
试验编号为批的碎石(或卵石)复检项目符合标准要求。
试验编号为批的碎石(或卵石)复检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
该批砂属区砂,所检项目中项不符合标准要求。
该批砂属区砂,所检项目中项不符合标准要求,按规定可取双倍试样对该项目进行复试。
试验编号为批的砂复检项目符合标准要求。
试验编号为批的砂复检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
2、按GB 14684评定该批砂属区砂,所检项目符合砂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