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通化市事业单位卫生专业知识:解剖学要点总结四十九
- 格式:docx
- 大小:24.19 KB
- 文档页数:2
考试交流群:119401938 中公教育事业单位考试网
总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38号金码大厦B 座9层、11层、17层
全国统一报名电话:4006-300-999 网址:/
专家指导:卫生专业知识—解剖学知识快速记忆小技巧
推荐阅读:2013时事政治热点|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题库|申论范文
事业单位医疗考试的特点是:考点多,内容复杂,记忆量大。
大家在复习备考中经常会对解剖学知识中一些需要区别和记忆的内容感动非常困扰,当然,死记硬背是不可取的。
针对这一问题,中公医考专家李夏露老师将为考生进行解剖学知识快速记忆的技巧指导。
通过现代研究发现,人类对“语言记忆”是最为敏感的。
因此,对于一些散在的、繁琐的、孤立的、难以记忆的内容或名称,可以用同音字与读音相同或相似的谐音进行处理,形成新奇有趣的语句而容易深刻记忆。
例如:在记忆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时即可运用,交感神经对瞳孔开大肌作用使瞳孔开大,而副交感神经支配睫状肌及瞳孔括约肌使瞳孔缩小,日久容易混淆,所以可以用谐音进行记忆:北京交通大学附属小学,简称:交大附小(交大副小)。
此外,“解剖学”中,有许多结构是具有唯一性的,比如:人体内最长最大的神经是坐骨神经,最大最复杂的关节是膝关节,最大的籽骨是髌骨,最小的骨是听小骨,最长的肌肉是缝匠肌,胯关节最多的肌肉是竖脊肌,人体内最长的韧带是前纵韧带,脑神经中唯一发自脑背侧且纤维全部交叉的是滑车神经,全身最大的浅静脉是大隐静脉,人体内最大的腺体是肝。
中公医考专家李夏露老师指出“解剖学”中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因此掌握一些特定的记忆方法显得非常重要,以上列举了两种记忆方法,方便大家在复习备考中熟练运用,取得最后的成功。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全面大总结人体解剖学是医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主要研究人体的组织结构、器官形态及其相互关系。
下面是对人体解剖学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1.人体的组织结构:人体的组织结构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
细胞是人体的基本单位,组织是由相同或类似细胞组成的结构。
器官则是具有特定功能的组织结构。
系统由多个器官组成,共同完成特定的生理功能。
2.人体解剖学的分类:人体解剖学可以分为宏观解剖学和微观解剖学。
宏观解剖学主要研究人体的外形、构造和器官的位置关系。
微观解剖学主要研究人体内部组织和细胞的结构。
3.人体解剖学的平面:在宏观解剖学中,我们通常使用三个平面来描述人体的结构。
分别是冠状面(前后分割)、矢状面(左右分割)和横断面(上下分割)。
4.人体的躯干和四肢:人体可以分为躯干和四肢两部分。
躯干包括头部、颈部、胸部、腹部和盆腔,是人体最核心的部分。
四肢包括上肢和下肢,用于运动和支撑。
5.头部解剖学:头部包括头颅和面部。
头颅由颅骨和面骨组成,保护和支持脑部。
面部是头部的前部,包括眼、鼻、口、耳等器官。
6.颈部解剖学:颈部连接头部和躯干,包括颈椎、喉部、气管、食管等结构。
颈部还包括大血管如颈动脉和颈静脉。
7.胸部解剖学:胸部包括胸骨、肋骨和胸椎,形成胸廓。
胸腔内有心脏、肺部、大血管等重要结构。
8.腹部解剖学:腹部是位于胸部和盆腔之间的躯干部分,主要包括腹腔和腹壁。
腹腔内有消化器官如胃、肝、胰等。
9.盆腔解剖学:盆腔位于腹部下方,包括骨盆和位于其中的生殖器官、排泄器官和直肠。
10.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主要负责血液的运输和循环。
心脏包括心房和心室,通过动脉和静脉与体内其他器官相连。
11.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气管、支气管和肺部,负责乌呼吸作用,即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12.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肝胆系统,负责食物消化和养分吸收。
13.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负责排除代谢产物和稳定体内液体平衡。
解剖考试知识点总结一、头部解剖1. 头骨头骨是由颅顶骨、枕骨、颞骨、额骨和蝶骨组成。
颅骨还包括颞下颌关节、颞上颌关节、颞下颌韧带以及展突、鼻背、蝶骨刺等部分。
了解头骨的结构和组成对于解剖学的学习非常重要。
2. 面部面部是头部的前部,由眼睛、鼻子、嘴巴等构成。
掌握好面部的肌肉、血管和神经分布对于后期学习面部整形和手术有着重要意义。
3. 颅脑颅脑是头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颅腔、脑组织、神经和血管等。
了解颅脑的解剖结构对于研究脑部疾病和进行脑部手术有着基础性的意义。
4. 鼻咽喉鼻咽喉部分涉及到咽鼓室、软腭、扁桃体、舌骨、舌肌、咽骨和喉部等结构。
了解这些结构对于学习耳鼻喉科相关疾病和手术操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颈部解剖1. 颈部肌肉颈部包括颈前侧、颈后侧、颈后部和颈部浅肌。
对于颈部肌肉的分布和功能有着深入的了解可以指导我们学习颈部手术和解剖定位操作。
2. 甲状腺甲状腺是颈部的一个重要器官,它分为左右两叶。
甲状腺的生理功能和解剖位置及其周围的血管和神经都是我们研究颈部解剖的重要内容。
3. 颈部血管和神经颈部血管和神经包括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等重要血管,以及迷走神经、舌咽神经、副神经等重要神经。
对于这些血管和神经的解剖位置以及相关的解剖知识点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胸部解剖1. 胸骨和肋骨胸骨是胸部的前部,肋骨是胸部的两侧。
掌握胸骨和肋骨的结构、位置和功能对于学习胸部手术和胸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 胸腔胸腔是包裹肺部和心脏的腔室。
了解胸腔的解剖结构对于学习胸腔手术和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3. 胸部血管和神经胸部的血管包括动脉和静脉,主要有主动脉、肺动脉、颈总动脉等;胸部的神经包括副神经、迷走神经等。
了解这些血管和神经的分布和功能对于学习胸部手术和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腹部解剖1. 腹部肌肉腹部肌肉主要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等。
了解腹部肌肉的分布和功能对于学习腹部手术和腹部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医疗事业单位考试解剖学基础知识大全面
本文档旨在提供医疗事业单位考试所需的解剖学基础知识。
以
下是一些重要的解剖学概念和知识点:
1. 器官系统
- 人体由多个器官系统组成,包括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
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
每个系统都有特定的功能和结构,
了解每个系统的组成和作用是解剖学的基础。
2. 解剖学名词
- 解剖学中有许多特定的名词和术语,如骨骼、肌肉、血管、
神经等。
掌握这些名词的定义和功能可以帮助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
3. 人体器官的位置
- 理解人体器官的位置和相互关系对于解剖学的研究至关重要。
掌握人体各个器官的位置和相对位置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体的结构
和解剖学上的相关概念。
4. 重要的解剖学结构
- 了解一些重要的解剖学结构对于医疗事业单位考试非常有用。
这些结构包括心脏、肺部、胃、脾脏、肝脏等。
了解这些结构的组成、位置和功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许多医疗相关的疾病和治疗。
5. 解剖学的应用
- 解剖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它也可以应用于实际医疗实践中。
了解解剖学的基础知识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做出正确的
判断和决策。
以上是一些医疗事业单位考试所需的解剖学基础知识。
希望本
文档对你的研究和准备有所帮助。
(注意:本文档内容仅为参考,具体内容请参考相关的解剖学
教材和学习资料。
)。
解剖常考知识点总结一、人体的基本结构与解剖平面1. 人体的基本结构:人体主要由头部、颈部、胸部、腹部和四肢组成。
头部包括颅骨和面部;颈部包括颈椎和颈部软组织;胸部包括胸廓、胸腔和胸腔内器官;腹部包括腹壁、腹膜和腹腔内器官;四肢包括上肢和下肢。
2. 解剖学常见的切面:解剖学常见的切面包括冠状面、横断面和矢状面。
冠状面是指将人体纵轴以任意部位横切,呈横圆形的切面;横断面是指将人体横轴横切,呈圆形的切面;矢状面是指将人体纵轴从前到后切开,呈左右对称的切面。
二、骨骼系统1. 人体骨骼的分类:人体骨骼分为躯干骨、头颅骨和四肢骨。
躯干骨包括脊柱、胸廓和骨盆;头颅骨包括颅骨和面部骨;四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
2. 脊柱解剖:脊柱由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和尾骨组成,共有33块椎骨。
脊柱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和保护脊髓,以及保持人体姿势和平衡。
3. 骨盆解剖:骨盆是由髂骨、坐骨、耻骨和尾骨组成的大骨环,它连接着脊柱和下肢。
骨盆的主要功能是支撑躯干的重量,并传递到下肢,同时还是产道的一部分。
4. 上肢骨和下肢骨:上肢骨包括肱骨、尺骨、桡骨、腕骨、手骨等;下肢骨包括股骨、胫骨、腓骨、髋骨、膝盖骨、踝骨和足骨等。
三、肌肉系统1. 骨骼肌和平滑肌:骨骼肌是人体最多的肌肉组织,它负责支撑和运动;平滑肌分布在内脏器官中,具有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特点。
2. 主要肌肉:肌肉系统中,一些重要的肌肉包括:颈部肌肉、背部肌肉、上肢肌肉、躯干肌肉和下肢肌肉。
这些肌肉在人体的生活和活动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3. 肌肉组织结构:肌肉主要由肌纤维组成,肌纤维是肌肉的基本组成单位。
每根肌纤维由多个肌原纤维组成,肌原纤维中包含许多肌纤维组合而成的肌纤维束,多根肌纤维束组成肌肉。
四、心血管系统1. 心脏结构:心脏位于胸腔中央,由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组成。
心脏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心脏循环系统将新鲜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组织和器官中,同时把二氧化碳和废物输送到肺部和肝脏进行排泄。
解剖学基础重点归纳
以下是解剖学的一些基础重点归纳:
1.人体解剖学姿势:人体解剖学姿势是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体干两侧,手掌朝前。
这是描述人体各部位位置的基准姿势。
2.骨骼系统:人体骨骼系统由206块骨头组成,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其中,肩胛骨是一个重要的骨头,其上有肩峰、上角、下角、肩胛冈、喙突等骨性标志。
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组成,保护胸腔内的器官。
3.关节:关节是骨与骨之间的连接,允许身体各部分进行活动。
例如,下颌关节由下颌头与下颌窝构成,关节腔内有关节盘,使下颌能够进行张合运动。
4.肌肉系统:肌肉系统负责身体的运动。
例如,膈肌上有三个孔,分别是腔静脉孔、食管裂孔和主动脉裂孔,这些孔内有重要的血管和神经通过。
此外,人体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肌肉,如三角肌、冈上肌、肱二头肌等。
5.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负责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调控人体的各种活动。
6.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负责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激素等,以及排除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
7.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负责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临床上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一段称上消化道,把空肠以下的部分称下消化道。
8.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负责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9.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负责排除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
10.生殖系统:生殖系统分为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负责生殖细胞的产生和性激素的分泌。
1
卫生专业知识:解剖学要点总结四十八
解剖学是医学基础知识中重要的学科内容,解剖学学习没有快捷方法,只有靠多背、多实体观摩,反复记忆。
为了使考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备考,中公教育特别整理了解剖学的要点总结,希望对广大考生有帮助!
脑和脊髓的血管
脑的动脉:颈内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前2/3及间脑前部。
椎-基底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后1/3、间脑后部、小脑和脑干。
1.颈内动脉
行程:颈内动脉→颈动脉管→海绵窦→前床突。
分支: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后交通动脉、脉络丛前动脉、眼动脉。
分部:大脑前动脉-皮质支供应顶枕沟以前的半球内侧面、额叶底面的一部分和额、顶叶上外侧面的上部;中央支供应尾状核、豆状核前部和内囊前肢。
大脑中动脉,皮质支供应半球上外侧面的大部分和岛叶;中央支供应尾状核、豆状核、内囊膝和后肢。
2.椎动脉-基底动脉
行程:椎动脉→穿第6至第1颈椎横突孔→枕骨大孔入颅腔→脑桥下缘两椎动脉合成一条基底动脉。
分支:脊髓前后a、小脑下后a、小脑下前a、迷路a、脑桥a、小脑上a、大脑后动脉。
分部:大脑后动脉-皮质支供应颞叶内侧面、底面及枕叶;中央支供应背侧丘脑、后丘脑、下丘脑及底丘脑等。
大脑动脉环(Willis环):
位置:脑底下方,鞍膈上方,环绕视交叉、灰结节和乳头体。
组成: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颈内动脉末段、大脑后动脉起始段、后交通动脉和前交通动脉吻合组成。
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广西人事考试网。
人体解剖学重点知识点一、人体器官组成及系统划分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细胞间质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组织是由许多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与细胞间质共同构成的结构。
人体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四大类。
器官是由几种组织相互结合,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
系统是一系列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的器官联合起来,共同执行某种生理活动。
二、人体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朝前。
三、人体切面术语1、矢状面————从前后方向,将人体或器官纵断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
正中矢状面——通过身体中轴,从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矢状面。
2、横切面——与人体或器官长轴呈直角的切面。
其中,与地面平行的横断面又称为水平面。
3、冠状面(额状面)从左右方向将人体纵断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
四、轴1、垂直轴与身体长轴平行,垂直于地面。
2、矢状轴位于矢状面内,呈前后方向,与身体的长轴和冠状轴垂直相交。
3、冠状轴位于冠状面内,呈左右方向,与身体的长轴和矢状轴垂直相交。
第一章运动系统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对人体起运动、支持、保护等作用。
骨————杠杆作用关节———枢纽作用骨骼肌——动力作用骨骼——全身的骨与骨连结共同组成,构成人体的支架,具有支撑作用。
第一节骨学一、骨的分类成人有骨206块。
其中有200块属于运动系统。
躯干骨按其在身体的位置,颅骨可分为上肢骨下肢骨长骨按骨的形态, 短骨可分为扁骨不规则骨1、长骨长骨呈长管状,有一体和两端。
体又叫骨干,内有空腔称骨髓两端膨大称骺,往往具有光滑的关节面,由关节软骨覆盖。
骨干与骺接连的部分称干骺端,幼年时期,长骨的骨干与干骺端之间夹有一层具有分裂增殖能力的软骨细胞构成的骺软骨或骺板,它使长骨不断加长。
成年后骺软骨骨化,原骺板处仅遗留下一条线形的痕迹称(骨)骺线。
骨表面的小孔称滋养孔,有血管及神经通过。
2、短骨短骨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多成群分布在承受重量且运动较复杂的部位(如足踝、手腕等处)。
医学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要点梳理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系列课程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它研究人体结构与组织的形态、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对于学习医学的学生来说,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础知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细胞组织学、骨骼系统、肌肉系统、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等几个方面,对医学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要点进行梳理。
一、细胞组织学1. 细胞的结构:细胞是组成人体组织器官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组成。
2. 组织的分类: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特点。
3. 组织器官的结构:组织器官是由多种不同的组织构成,如心脏、肺、肝脏等。
它们各自承担着特定的功能。
二、骨骼系统1. 骨骼的分类:骨骼分为躯干骨和附肢骨,躯干骨包括颅骨、脊柱和胸廓,附肢骨包括上肢和下肢骨等。
2. 骨骼的结构:骨骼由骨头、骨骼连接体、骨骼膜等部分组成,具有支撑、保护和运动功能。
3. 骨骼的生长:骨骼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发生骨骼生长与发育,骨骼的生长与化学因素、内分泌因素及机械因素密切相关。
三、肌肉系统1. 肌肉的分类:肌肉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类,根据其性质和结构特点有所区别。
2. 肌肉的结构:肌肉由肌纤维和肌原纤维构成,根据肌纤维的排列方式可分为平行肌、叉状肌等。
3. 肌肉的功能:肌肉通过收缩与舒张来实现人体的运动功能,同时还具有增加体温、维持姿势等作用。
四、神经系统1. 神经的分类: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2. 神经的结构:神经由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组成,其中神经纤维分为传入纤维和传出纤维,负责传递神经信号。
3. 神经的功能:神经系统通过感觉、运动和调节等功能,控制人体各个部位的活动和协调。
五、循环系统1. 心脏的结构:心脏位于胸腔中,分为四个腔室: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通过心肌组织的收缩与舒张实现血液的循环。
2. 血管的分类: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类,它们在血液运输和物质交换过程中发挥不同的功能。
人体解剖学重点知识点一、人体器官组成及系统划分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细胞间质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组织是由许多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与细胞间质共同构成的结构。
人体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四大类。
器官是由几种组织相互结合,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
系统是一系列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的器官联合起来,共同执行某种生理活动。
二、人体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朝前。
三、人体切面术语1、矢状面————从前后方向,将人体或器官纵断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
正中矢状面——通过身体中轴,从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矢状面。
2、横切面——与人体或器官长轴呈直角的切面。
其中,与地面平行的横断面又称为水平面。
3、冠状面(额状面)从左右方向将人体纵断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
四、轴1、垂直轴与身体长轴平行,垂直于地面。
2、矢状轴位于矢状面,呈前后方向,与身体的长轴和冠状轴垂直相交。
3、冠状轴位于冠状面,呈左右方向,与身体的长轴和矢状轴垂直相交。
第一章运动系统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对人体起运动、支持、保护等作用。
骨————杠杆作用关节———枢纽作用骨骼肌——动力作用骨骼——全身的骨与骨连结共同组成,构成人体的支架,具有支撑作用。
第一节骨学一、骨的分类成人有骨206块。
其中有200块属于运动系统。
躯干骨按其在身体的位置,颅骨可分为上肢骨下肢骨长骨按骨的形态, 短骨可分为扁骨不规则骨1、长骨长骨呈长管状,有一体和两端。
体又叫骨干,有空腔称骨髓两端膨大称骺,往往具有光滑的关节面,由关节软骨覆盖。
骨干与骺接连的部分称干骺端,幼年时期,长骨的骨干与干骺端之间夹有一层具有分裂增殖能力的软骨细胞构成的骺软骨或骺板,它使长骨不断加长。
成年后骺软骨骨化,原骺板处仅遗留下一条线形的痕迹称(骨)骺线。
骨表面的小孔称滋养孔,有血管及神经通过。
2、短骨短骨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多成群分布在承受重量且运动较复杂的部位(如足踝、手腕等处)。
2014年通化市事业单位卫生专业知识:解剖学要点总结四
十九
更多信息,欢迎关注:吉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jilin/)
解剖学是医学基础知识中重要的学科内容,解剖学学习没有快捷方法,只有靠多背、多实体观摩,反复记忆。
为了使考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备考,中公教育特别整理了解剖学的要点总结,希望对广大考生有帮助!
第十八章周围神经系统
第一节脊神经
脊神经的组成:前根(运动性),后根(感觉性)。
两者在椎间孔处合成脊神经。
脊神经节:为后根在椎间孔附近的椭圆形膨大,由假单级神经元的胞体聚集而成。
脊神经纤维成分: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皮肤、骨骼肌、肌腱和关节。
躯体运动纤维—支配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内脏运动纤维—支配心肌、平滑肌的运动和腺体的分泌。
脊神经的区分: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
脊神经的分支:前支—粗大,为混合性,分布于躯干前外侧和四肢,除胸神经外,先交织成丛(颈丛、臂丛、腰丛、骶丛),由丛再分支分布。
后支—较细,为混合性,分布于项、背、腰骶部。
脊膜支—经椎间孔返回椎管,分布于脊髓的被膜等处。
交通支—连于脊神经与交感干之间。
一、颈丛
(一)组成和位置
1.组成:由第1~4颈神经前支组成。
2.位置:位于胸锁乳突肌上部深面,中斜角肌和肩胛提肌起端的前方。
(二)主要分支
膈神经
1.组成:由第3~5颈神经前支组成。
1.行程:由颈丛发出后→前斜角肌前面→于锁骨下动、静脉之间经胸廓上口入胸腔→肺根前方→纵隔胸膜和心包之间→膈。
3.分布:运动纤维支配膈肌;感觉纤维分布于胸膜、心包及膈下面的部分腹膜,右膈神经尚分布于肝、胆囊和肝外胆道的浆膜。
二、臂丛
(一) 组成: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大部分纤维组成。
(二) 位置:穿斜角肌间隙→锁骨下动脉的后上方→腋窝,包绕腋动脉形成三束。
三、胸神经前支:12对(T1~T11为肋间神经,T12为肋下神经)
分布:分布于肋间肌、腹肌前外侧群;胸、腹壁皮肤及胸、腹膜壁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