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00452
- 格式:docx
- 大小:22.22 KB
- 文档页数:6
00452教育系统与测量 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测量所测的主要对象,是教育条件下受教育者的( C ) A. 行为特征 B .人格特质 C 心理特性 D .生理特性2.在教育测量中,人们用标准分数来反映学生的能力高低,这种情形下所得到的测量结果属于 ( C )A. 称名变量 B .顺序变量 C 等距变量 D. 比率变量3.某中学会考语文的平均分数为88分,标准差为14.2分,数学的平均成绩为72分,标准差为13.5分。
则语文成绩差异程度( C )A. 等于数学成绩差异程度 B .大于数学成绩差异程度 C .小于数学成绩差异程度 D. 与数学成绩差异程度不可比较4.百分等级是( D )A. 差异量数 B .集中量数 C 差异系数 D .地位量数5.针对两列顺序变量数据之间的相关问题,一般采用的计算方法是( A )A. 等级相关 B .积差相关 C .点二列相关 D. 列联相关6.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比较人数分别为10、12、14的三组学生成绩的差异,则其组内自由度应为( C ) A .2 B .3 C .33 D .357.在教学进行过程中实施的用于检查学生掌握知识和进步情况的测验是( B )A. 诊断性测验 B .形成性测验 C .安置性测验D .终结性测验8.下列属于客观题的是( A )A .是非题 D .论述题 C. 计算题D .证明题 9.标准差S 属于( C )丸总体统计量 B .总体参数 C. 样本统计量D .样本参数10.学生的测验分数(除等级分数外)通常都被看作是( D ) A .非随机变量 B. 函数变量 C. 离散性随机变量 D .连续性随机变量11.统计假设检验中,备择假设又称为( A )A. 研究假设 B .虚无假设 C. 原假设D .零假设 12.自陈量表法一般用于( B )A. 智力测验 B .人格测验 C. 能力倾向测验D .创造力测验13.在一组连续变量的次数分布表中,“80~85"这组的实际下限是( A )A .79.5B .80C .84.5D .8514.设两个相关系数分别为6.06.0y y -==R R xx 、则表明的相关强度是( C )A. xx R 的相关强度大 B .y y R 的相关强度大 C .二者的相关强度一样大 D .二者相关强度的大小无法比较15.下列对单向方差分析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 可以同时对多于两个的总体平均数有无显著性差异作出检验B .相配的实验设计称为单因素完全随机化设计 C. 可以分析多个方向上多个总体平均数间的差异 D .事先需要精心采集数据和整理数据二、名词解释题16. 描述统计:是把统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科学地加以整理、概括和表述的统计方法。
全国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0042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______。
2. 确定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是______的中心内容。
3. 普查从调查对象的范围上看是______。
4. 变量数列的两个要素是______和______。
5. 不受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有______和______。
6. 已知两个时期的期末水平和期初水平,求平均发展速度,其计算公式是______。
7. 同度量因素除了具有同度量的作用,还起着______的作用。
8. 按照______表现形式,相关关系可分为直线与曲线相关。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30分)1. 某地区四个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分别为20万元、50万元、65万元和100万元,这里的“工业总产值”是( )。
A. 变量B. 变量值C. 品质标志D. 数量标志值2. 下列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
A. 产品单位成本B. 产品价格C. 产品产量D. 产品单耗3. 大多数统计报表都是( )。
A. 全面调查B. 非全面调查C. 一次性调查D. 专门调查4. 有12名工人分别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4、3、4、4、2、2、4,按以上资料编制变量数列,应采用( )。
A. 单项变量数列B. 组距变量数列C. 等距变量数列D. 不等距变量数列5. 时点指标的数值( )。
A. 具有可加性B. 是连续登记的C. 时间间隔越长,指标数值越大D. 与时间间隔长短无关6. 标准差越小,则反映变量值( )。
A. 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B. 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C. 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高D. 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低7. 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如果yc=9+20t,则表明直线是( )。
A. 上升趋势B. 下降趋势C. 不升不降D. 上述三种情况都不是8. 按照个体价格指数和报告期销售额计算的价格总指数其方法是(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卷子(课程代码00452)本卷子共3页,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考前须知:1.本卷全部真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卷子上无效,卷子空白处和反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局部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卷子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 第二局部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o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地域无效。
第一局部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
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淘宝店铺自考赢家1.数学竞赛中各个工程的名次为“第1名,第2名,第3名〞,这一变量是A.称名变量B.顺序变量C.等距变量D.比率变量2.百分等级反映某一数据在其次数分布中的A.相对地位B.集中趋势C.误差大小D.差异程度3.当一个变量是连续变量,另一个变量是二分类的称名变量时,计算其相关系数的方法是A.积差相关B.点双列相关C.等级相关D.完全相关4.以下哪个选项的内容是地位量数A.标准差和百分位B.平均数和中位数C.中位数和百分等级D.平均数和方差5.在圆形图中,表示频数及其百分比的是A.弧度B.直径C.半径D.扇形面积6.描写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是A.集中量数B.相关系数C.中位数D.差异量数7.以下哪些统计图式可用于表示累积次数分布A.直方图式和线型图式B.直方图式和曲线图式C.线形图式和曲线图式D.线型图式和多边图式8.{2,3,3,4,5,5,5,6,6}这组数据的众数是A.2 B.3C.5 D.69.百分等级常模与标准分数常模均属于A.年龄常模B.年级常模C.组内常模D.开展常模10.影响信度的因素是A.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抽样误差D.标准误差11.由他人对被评者的心理或行为做出评价的人格测验的方法是A.评定量表法B.自陈量表法C.情境测验法D.投射测验法12.为探测与确定学习困难原因而施测的一类测验是A.安置性测验B.形成性测验C.终结性测验D.诊断性测验13.小明15岁,智力年龄是16.5,他的IQ是A.91 B.100C.110 D.11514.全部随机抽样方法中最根本的方法是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分阶段抽样D.等距抽样15.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个体数多至无法确定)的总和是A.样本容量B.标准样组C.有限总体D.无限总体第二局部非选择题(共70分)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16.教育测量17.散点图18.测验效度19.随机变量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20.简述编制简单次数分布表的主要步骤。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卷子(课程代码00452)本卷子共3页,总分值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考前须知:1.本卷全部真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卷子上无效,卷子空白处和反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局部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卷子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局部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地域无效。
第一局部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5小题。
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心理测量跟物理测量相比,其突出差异之处是A.直接性 B.客观性 C.全面性 D.间接性2.以下数据中,属于顺序变量数据的是A.某项能力测试得6分 B.月工资3000元C.羽毛球比赛得第2名 D.数学成绩为80分3. 与分组区间“l5一l9〞等价的是A.(14.5,l9.5 B.14.5,l9.5 C.(14.5,19.5)D.14.5,l9.5)4.不用画坐标轴的统计图是A散点图 B. 圆形图 C. 线形图 D.次数多边图5.假设检验的原理是A. 由个体推断总体 B.由样本推断总体C.由总体推断样本 D.由小样本推断大样本6.在某测验结果分帮表中,“70~80〞这一组的累积百分数为64,这表示A.70分以上的考生人数占64% B.70分以上的考生人数占36%C. 79.5分以上的考生人数占64%D. 79.5分以上的考生人数占36%7.小明平常、期中、期末的英语成绩分别为90分、95分、86分。
综合评定他的成绩时,哪种量数代表其水平更合理8.两门课程的考试成绩均采纳百分制计分,考察二者之间的相关,应采纳A.积差相关 B.等级相关 C.点双列相关 D.列联相关9.测验实际上测到它打算要测的东西的程度,称之为A.区分度 B. 难度 C.信度 D.效度10.在统计学中,小概率事件发生的概率一般不高于A.O.5O B.O.05 C.0.Ol D.O.00511.下歹g估量信度的方法中,常用于评价多个平行测验的是A.等值性系数 B.重测信度 C.稳定性系数 D.内部一致性系数12.一个随机变量全部取值点的概率之和为A.O B.1 C.2 D.313.以下不属于随机抽样方法的是丸方便抽样 13.分层抽样 C.分阶段抽样 D.等距抽样14.在原总体正态、总体方差已知情况下,平均数抽样分布的平均数与原总体平均数之间的关系是A.二者相等B.抽样分布平均数等于原总体平均数的一半第二局部非选择题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3分。
教育教育统计与测量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5*2=30)1、计数数据、测量评估数据的理解(13)2、比率变量、等距变量、名称变量、顺序变量的理解(14-15)3、散点图(适合描述二元变量之间的关系;右侧倾为正相关;左侧倾为负相关;越近园形;相关程度月低,越近直线相关越高)(70)4、线形图,表示事物发展演变趋势(32-37)5、条形图表示统计量之间数量关系6、圆形图表示统计事项在总体中的比例。
7、集中量数(数据集结的趋势。
代表值:算术平均,中位数、众数)8、差异量数(反映数据离散程度、变化幅度的值。
代表值:平均差AD、标准差S)9、观测值加上一个常数,平均数为原X+c,标准差不变。
4210、年级常模的理解9311、效度、信度、(一个测验的质量)难度、区分度(一个题目的质量)的理解p11812、布鲁姆教育目标三个主要领域(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的理解16013、情景测验法的理解。
(198)14、对确定事件与概率事件的理解20615、概率的取值范围[0,1],小于0.05或0.01的概率(小概率)16、对正态分布的理解21117、抽样方法的理解21818、对统计假设的理解23519、对单、双侧检验的理解24520、Z检验(2个均数之差),F检验(3个以上均数差异) x2检验(计数数据之差)的理解二、名词解析(3*5=15)1、描述统计:是对样本中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概括、表达42、教育统计:就是对教育领域各种现象量的取值从总体上的把握与认识。
33、抽样误差(标准误)描述所抽样本特征量数离散程度的指标2274、方差分析:多个总体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方法。
2955、教育测量:给所考察研究的教育现象,按一定规则在某种性质的量尺上指定值。
56、次数分布:一批数据中各个不同数值所出现的次数多少情况,或者是这批数据在数轴上各个区间内所出现的次数多少分布。
187、集中量数:观测数据具有向某点集中的趋势,反映次数分布集中趋势的量数叫集中量数。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20XX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卷课程代码:004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学习教育统计与测量的意义在于它是( B ).提高教案水平的重要手段B.教育科学经管的重要手段C.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D.认识个体心理特征的重要手段2.教育测量的突出特点是( C ).直接性与随机进行B.精确性与抽样进行C.间接性与抽样进行D.外显性与随机进行3.在研究中,用数字符号“1”表示男生,用数字符号“0”表示女生,这里数字“1”和“0”属于( ).称名变量数据B.顺序变量数据C.等距变量数据D.比率变量数据4.在统计分析图中,条形图通常用于描述( D ).二元变量的观测数据B.某种事物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C.具有百分比结构的分类数据D.离散性变量的统计事项5.下列属于差异量数的是( B ).算术平均数B.平均差C.中数D.众数6.组内常模可以分为( ).百分等级常模与规范分数常模B.百分等级常模与年龄常模C.规范分数常模与年级常模D.年龄常模与年级常模7.在规范化常模参照测验中,测验工程的恰当难度是尽量接近( ).0.50B.被试的通过率C.1.00 D.特定的划界点(或称决断点)水平8.主观题的优点是( D ).测验效率高B.作答容易C.能有效操纵阅卷者的评分误差D.可以考察分析综合能力9.下列以非文字著称的智力测验是( C ).韦克斯勒智力测验B.斯坦福一比纳智力测验C.瑞文规范推理测验D.中小学生团体智力筛选测验10.抽样时,总体比较大,所抽样本容量比较小,并且总体各部分元素之间的差异大于各部分元素之内的差异的情况下,应采纳( D ).随机抽样B.分阶段抽样C.等距抽样D.分层抽样11.希腊字母μ代表的是( B ).总体规范差B.总体平均数C.样本规范差D.样本平均数12.测验全过程的规范化不包括...( C ).命题规范化B.评分规范化C.分数规范化D.施测规范化13.由若干宽度相等、高度不一的直方条紧密排列在同一基线上构成的图形是( C ).简单条形图B.复合条形图C.次数直方图D.次数多边图14.规范差反映的是数据的( B ).集中关系B.离散关系C.等距关系D.倍数关系15.单向方差分析的原理是( ).单侧检验B.双侧检验χ检验D.t检验C.2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教育测量答:教育测量是指给所考察研究的教育现象,按一定规则在某种性质的量尺上的指定值。
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全国2010年4月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04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温度计测出的气温量值是()A.称名变量数据B.顺序变量数据C.等距变量数据D.比率变量数据2.下面题型中属于客观题的是()A.计算题B.证明题C.作图题D.选择题3.这组数据{6,17,21,9,16,12,10,7,8}的中位数是()A.7B.8C.10D.164.跟一组规定明确的知识能力标准或教学目标内容对比时,对学习者的测验成绩作出解释的一类测验是()A.常模参照测验B.诊断性测验C.终结性测验D.标准参照测验5.下列能反映数据分布离散趋势的特征量数是()A.相关系数B.地位量数C.集中量数D.差异量数6.在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中,最高级的层次是()A.领会B.评价C.分析D.知识7.一列是连续变量数据,另一列是顺序变量数据,计算相关系数时应该运用()A.等级相关B.点双列相关1 全国2010年4月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C.积差相关D.列联相关8.同时对多个总体平均数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一般方法是()A.单总体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B.两总体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C.卡方检验D.方差分析9.测验所得分数(测值)一致性的测验性能质量指标称为()A.难度B.区分度C.信度D.效度10.适用于总体很大,样本较小,总体无中间层次结构的随机抽样方法是()A.简单随机抽样B.等距抽样C.分层抽样D.分阶段抽样11.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智力测验是()A.韦克斯勒智力测验B.比纳-西蒙智力量表C.瑞文标准推理测验D.团体智力筛选测验12.原总体正态,总体方差已知情况下的平均数的抽样分布服从()A.Z分布B.t分布C.2χ分布D.F分布13.在统计学中,总体相关系数表示为()A.rB.ρC.μD.δ14.已知班级平均成绩为60分,标准差为5分,若某学生考试成绩标准分Z=2,则其考试成绩分数为()A.62B.65C.70D.7515.下列一般不.影响样本对总体代表性的因素是()A.总体本身离散性B.总体容量大小C.抽取样本容量大小D.抽样方法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比率变量2 全国2010年4月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全国2010年4月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317.标准分数常模 18.心理测验19.总体分布拟合良度检验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20.简述教育统计学的主要内容。
全国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04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学习教育统计与测量的意义在于它是( B )绪论-8A.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B.教育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C.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D.认识个体心理特征的重要手段2.教育测量的突出特点是( C )绪论-7A.直接性与随机进行B.精确性与抽样进行C.间接性与抽样进行D.外显性与随机进行3.在研究中,用数字符号“1”表示男生,用数字符号“0”表示女生,这里数字“1”和“0”属于( A )1-14A.称名变量数据B.顺序变量数据C.等距变量数据D.比率变量数据4.在统计分析图中,条形图通常用于描述( D )1-35A.二元变量的观测数据B.某种事物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C.具有百分比结构的分类数据D.离散性变量的统计事项5.下列属于差异量数的是( B )2-53A.算术平均数B.平均差C.中数D.众数6.组内常模可以分为( A )4-91A.百分等级常模与标准分数常模B.百分等级常模与年龄常模C.标准分数常模与年级常模D.年龄常模与年级常模7.在标准化常模参照测验中,测验项目的恰当难度是尽量接近( A )5-122A.0.50 B.被试的通过率C.1.00 D.特定的划界点(或称决断点)水平8.主观题的优点是( D )6-169A.测验效率高B.作答容易C.能有效控制阅卷者的评分误差D.可以考察分析综合能力9.下列以非文字著称的智力测验是( C )6-183A.韦克斯勒智力测验B.斯坦福一比纳智力测验C.瑞文标准推理测验D.中小学生团体智力筛选测验10.抽样时,总体比较大,所抽样本容量比较小,并且总体各部分元素之间的差异大于各部分元素之内的差异的情况下,应采用( D )7-220A.随机抽样B.分阶段抽样C.等距抽样D.分层抽样11.希腊字母代表的是( )A.总体标准差B.总体平均数C.样本标准差D.样本平均数12.测验全过程的标准化不包括( C )6-157A.命题标准化B.评分标准化C.分数标准化D.施测标准化13.由若干宽度相等、高度不一的直方条紧密排列在同一基线上构成的图形是( C )1-26A.简单条形图B.复合条形图C.次数直方图D.次数多边图14.标准差反映的是数据的( B )2-53A.集中关系B.离散关系C.等距关系D.倍数关系15.单向方差分析的原理是( C )12-296A.单侧检验B.双侧检验C.检验 D.t检验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教育测量绪论-5答:教育测量,就是给所考察研究的教育现象,按一定规则在某种性质的量尺上指定值。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累积相对次数1.000.980.910.720.360.120.02P.47441.47500.47588.47615.47670设某年高考成绩总体服从正态分布。
在甲省抽取了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不得分。
1.利用实际获得的样本数据资料来对总体的数量特征与关系作出推论判断的统计方法是A.推断统计B.描述统计C.应用统计D.数理统计ﻫ2.教育测量的特点是A.直接性、抽样进行 B.间接性、总体进行C.直接性、总体进行 D.间接性、抽样进行ﻫ3.适用于描述某种事物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或描述一种事物随另一种事物发展变ﻫ化的趋势模式的统计分析图是A.散点图 B.线形图 C.条形图 D.圆形图ﻫ4.下列数据中,能表明量的相对大小,还具有相等的单位,但不能用乘、除法运算的是ﻫA.称名变量数据 B.顺序变量数据C.等距变量数据 D.比率变量数据5.假设要反映8岁男童在身体方面的变化究竟是身高差异程度大,还是体重差异程度大, ﻫ可以使用的特征量数是A.平均数B.差异系数C.标准差D.平均差6.能反映各组数据的百分比结构的统计量表是A.简单次数分布表 B.相对次数分布表C.累积次数分布表 D.绝对次数分布表7.英国著名的统计学家皮尔逊和英国著名的科学家高尔顿在研究中提出了ﻫA.积差相关分析法 B.等级相关分析法C.点二列相关分析法D.列联相关分析法ﻫ8.下列属于发展常模的是ﻫA.百分等级常模 B.标准分数常模 C.年级常模D.组内常模9.在标准(目标)参照测验中,其项目的难度应该是ﻫA.尽量接近0.50B.由被试的实际通过率决定ﻫC.由项目的考核要求是否体现应有标准和教学目标来决定D.针对划界点(决断点)水平来确定10.创造力测验主要测量A.发散性思维B.智力C.逻辑思维 D.逆向思维11.概率分布的表示方法一般不包括A.列表法B.描述法C.图示法D.函数法12.T分数的平均分和标准差分别为ﻫA.(50,10) B.(10,50) C.(15,100) D.(100,15)13.在统计决策中,把虚无假设属真却被拒绝的错误称为ﻫA.“真实”错误B.Ⅱ型错误C.I型错误D.“纳伪”错误ﻫ14.下列中关于双侧检验描述不正确的是A.在抽样分布的两尾各有一个临界值B.显著性水平值平均分布在抽样分布的两尾C.在抽样分布的两尾各有一块危机域D.检验目的是为了判断某个总体参数是否大于某个定值15.下列叙述方差分析的条件中,正确的是A.总离均差平方和的可分解性B.样本正态性C.总体的随机性 D.方差不一致性ﻫ16.相对评分分数17.内容效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ﻫ度18.总体 19.小概率事件原理ﻫ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20.简述等级相关的适用范围。
全国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04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岀地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地,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地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1 •教育测量和物理测量相比,其突岀地差异之处是().A. 客观性B .间接性C.全面性D .准确性2•以下数据中,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以便对不同个体地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地数据是().A.称名变量数据B •顺序变量数据C.等距变量数据D •比率变量数据3 •某生在数学测验中地四次成绩如下:X1=100分,X2=100分,X3=90分,X4=30分,其Mdn为:().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A. 100 分B . 95 分C. 90 分D . 80 分4. 已知8 个数据X1=10,X2=20, X3=30, X4=40,X5=50,X6=60,X7=70,X8=80,为(). 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A. 30 B . 40C. 50 D . 605. 已知两列变量间地积差相关系数为0,这表示它们之间().A.无直线关系,也无共变关系 B •无直线关系,但有共变关系C.无曲线关系,也无共变关系 D .无曲线关系,但有共变关系6•不属于组内常模地是().A.年龄常模B •离差智商常模C.百分等级常模D •标准分数常模7•下列各百分等级区间对应地原始分数区间最大地是().A. PR=1L PR=20B. PR=2L PR=30C. PR=30^ PR=40D. PR=40^ PR=508某测验所测特质地分布是正态,其中项目难度地图示如下所示,则该项目难度指数为().A. 0.84 B . 0.6615 •在2X 2列联表中,为使x2检验更加有效,在下面哪种情况下需要用校正公式(a + b)(匚 + d)(a + u)(b + d)16. 平均差 17. 常模 18•项目区分度 19•标准参照测验三、 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3小题作答,全答者只按前3小题评分,每小题6分, 共18分) 20. 学习教育统计与测量学地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21. 什么是等级相关?其适用于哪几种情况? 22. 编制双向细目表地方法.23. 简述统计假设检验中地反证法与数学反证法地差异 四、 简单计算题(本大题共 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24.考生在某次语文测验上地得分及其试卷中第 5题(满分为18分)地得分情况如下表所示,问该语文试卷第5题地区分度是多少?(保留两位小数)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精品文档收集整 理汇总学生代号26.某市小学生数学竞赛平均成绩为 68分,标准差为18分.该市地某所小学参加考试有 25 人,平均成绩为72分,已知学生地竞赛成绩服从正态分布.请检验该小学数计算x2值()A.有一格地理论次数大于 1小于5且n>40B.有一格地理论次数大于 5小于10且n>40C.有一格地理论次数大于 10小于40且n>40D.有一格地理论次数大于 40小于50且n>50、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分之间地考生占多大比例?(正态分布表附后)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学竞赛成绩与全市平均成绩有无显著差异?( a =0.05 )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公式:口/扁;正态分布表附后]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请任选1小题作答,全答者只按前1小题评分,本题10分)27. 为研究元认知训练地效果,共选取12名学生进行一题多解测验,其中有4名学生未经过训练,测验成绩如下表: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试求元认知训练与学生一题多解能力有无相关.(保留两位小数)[公式:弧遥严陌]28. 某公司为了解顾客对某项新产品地态度,以问卷调查地方式,共抽样调查2610人,其中持认可态度地为890人,持反对态度地为1000人,中立态度地为720人.试问:顾客对该产品地态度分布是否服从三种态度具有相同比例结构地分布?( a =0.01 )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公式:分布临界值表附后]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2分)29. 如何通过信度和效度地分析来检查测验地质量?附表1正态分布表10表2 F分布临界值处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 eludes someparts, in cludi 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 onal own ership. 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用户可将本文地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地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地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文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人及相关权利人地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Users may use the contents or services of this articlefor pers onal study, research or appreciati on, and other non-commercialor non-profit purpose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y shall abide by theprovisi ons of copyright law and other releva nt laws, and shall n otinfringe upon the legitimate rights of this website and its releva ntobligees. In additi on, when any content or service of this article is usedfor other purposes, writte n permissi on and remun erati on shall be obtained from the pers on concerned and the releva nt obligee.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地地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文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Reproducti on or quotatio 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must be reas on able and good-faith citati on for the use of n ewsor in formative public free in formatio n. It shall notmisinterpret or modify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contentof this article, and shall bear legal liability such ascopyright. 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 eludes someparts, in cludi 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 onal own ership. 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用户可将本文地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地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地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文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人及相关权利人地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Users may use the contents or services of this articlefor pers onal study, research or appreciati on, and other non-commercialor non-profit purpose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y shall abide by theprovisi ons of copyright law and other releva nt laws, and shall n otinfringe upon the legitimate rights of this website and its releva ntobligees. In additi on, when any content or service of this article is usedfor other purposes, writte n permissi on and remun erati on shall be obtained from the pers on concerned and the releva nt obligee.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地地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文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Reproducti on or quotatio 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must be reas on able and good-faith citati on for the use of n ewsor in formative public free in formatio n. It shall notmisinterpret or modify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contentof this article, and shall bear legal liability such ascopyright. 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
全国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
课程代码:0045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6分)
1.零点是相对的,具有相等的单位,一般不能用乘除法运算来反映两个数据之间的倍比关系的数据是( )。
A.称名变量数据
B.顺序变量数据
C.等距变量数据
D.比率变量数据
2.表明测验项目构成应测行为领域的代表性样本的程度的效度指标是( )。
A.内容效度
B.效标关联效度
C.结构效度
D.构想效度
3.某班5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的成绩是9、7、7、8、9,其平均差是( )。
A.0.5
B.0.8
C.1.5
D.2
4.已知某次数分布的平均数为103,中数为99.6,其众数为( )。
A.99.6
B.103
C.101.3
D.92.8
5.有一列数据为{3,6,7,9,9,10,12,16,17,20},则该组数据的中数是( )。
A.9
B.9.5
C.10
D.10.5
6.一名学生考试成绩转换成T分数为T=60,则其Z分数应该是( )。
A.-1
B.0
D.2
7.反映数据分布集中趋势的特征量是( )。
A.相关系数
B.差异系数
C.集中量数
D.差异量数
8.如果相互关联的两变量,一个增大另一个也随着增大,一个减小另一个也随之减小,变化方向一致,这表明两变量之间有(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完全相关
D.零相关
9.两个独立的正态总体,已知总体方差相等但未知总体方差的具体数值,从中分别抽取容量为10和12的两个样本进行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其自由度应为( )。
A.20
B.21
C.22
D.23
10.次数分布表中25~35一组的组中值应该是( )。
A.29.5
B.30
C.30.5
D.31
11.一班32名学生的平均分为72.6,二班40人平均分为80.2,三班36人平均分为75,则三个班级总平均分为( )。
A.75.93
B.76.21
C.80.2
D.73.2
12.一组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平均数是50,标准差是4,Z值是2的原始数据是( )。
A.50.2
B.53.1
D.60
13.统计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分布是( )。
A.正态分布
B.t分布
C.概率分布
D.F分布
14.下面题型中属于客观题的是( )。
A.计算题
B.证明题
C.作图题
D.匹配题
15.某实验选取了4个样本,其容量分别是13,12,15,10,用方差分析检验平均数间差异时,其组间自由度是( )。
A.3
B.4
C.46
D.50
16.项目区分被试水平高低的能力的量度是( )。
A.难度
B.区分度
C.信度
D.效度
17.比纳的智力测验采用的是( )。
A.年龄常模
B.年级常模
C.百分等级常模
D.标准分数常模
18.x2值的取值范围是( )。
A.[0,∞]
B.(0,∞)
C.(-∞,∞)
D.[1,∞]
19.某市10岁男孩平均身高为120厘米,标准差为4.8厘米,其差异系数应为( )。
A.4
B.0.04
C.25
D.2500
20.一次测验所得的分数服从正态分布,其平均数为80,标准差为10,从中随机抽取容量为25的样本,则其平均数的标准误应是( )。
A.1.63
B.2
C.2.4
D.2.64
21.一次检验多个总体平均数差异显著性的检验方法是( )。
A.Z检验
B. t检验
C.F检验
D.方差分析
22.从心理测验使用的材料看,画人、画树、图形推理以及要求被试使用积木块拼图案等类型的测验,皆是( )。
A.典型作为测验
B.非文字式心理测验
C.非限时测验
D.能力倾向测验
23.一般说来,被试能最好被区分开来的项目难度为( )。
A.0.3
B.0.5
C.0.7
D.1
24.某测验的一道满分为5分的试题,50名学生的平均得分是3.2分,则此项目难度指数P 应是( )。
A.0.24
B.0.48
C.0.64
D.1
25.当df=1,显著性水平α=0.01时,x2值是( )。
A.3.84
B.6.66
C.1.96
D.2.58
26.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智力测验是( )。
A.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B.比纳一西蒙量表
C.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D.团体智力筛选测验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27.标准化考试
28.测验项目的难度
29.命题双向细目表
30.统计量
31.危机域
32.随机变量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3.集中量数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34.进行方差分析的条件是什么?
35.简述统计假设的一般步骤。
36.心理测验的用途有哪些?
四、简单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7.某市准备对参加物理竞赛的100人中的前5名予以奖励,考试的平均分为75,标准差为10,问授奖的分数线应是多少分?
38.两位专家对6篇论文进行独自评价并按好坏排成名次,结果如下表所示。
问这两位专家评价意见的相关程度如何?
论文专家甲专家乙
1 4 3
2 3 5
3 1 2
4 6 4
5 2 1
6 5 6
五、综合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9.某次测验10名被试在某题上的题分(满分为5分)及测验总分如下表:
被试 1 2 3 4 5 6 7 8 9 10
题分 4 3 2 4 1 5 3 2 0 1
总分 65 60 70 67 56 80 70 61 59 67
试求:
(1)该项目的难度
(2)该项目的区分度。
40.某校学生对中学文理分科赞成的占25%,不置可否的占30%,不赞成的占45%,该校某班40名学生中赞成的有9人,不置可否的有10人,不赞成的有21人,问该班对文理分科的态度的人数比率是否与全校一样?(α=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