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时间单位的换算》第二课时教案-刘雅茹
- 格式:docx
- 大小:17.42 KB
- 文档页数:3
《时间的换算》(教案)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我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时间的换算》。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时间的单位换算,如何将小时换算成分钟,分钟换算成秒,以及秒换算成分钟。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时间的单位换算,难点是如何理解和记忆不同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换算,我准备了一些时间换算的卡片,每张卡片上都有一种时间单位和它的下一级单位,比如一张卡片上写着“1小时=60分钟”。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了一张时间换算的卡片,上面写着“1小时=60分钟”,我让学生观察这张卡片,并提问他们:“你们知道1小时等于多少分钟吗?”2. 讲解:我解释了时间的单位换算,如何将小时换算成分钟,分钟换算成秒,以及秒换算成分钟。
3. 例题讲解:我给出一个例子,比如“如果一个电影是2小时40分钟,那么它等于多少分钟?”我让学生一起回答,然后我再解释答案的计算过程。
4. 随堂练习:我给学生出了几道时间换算的题目,让他们在课堂上完成。
5. 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时间的单位换算公式,让学生可以随时查看。
6. 作业设计:我给学生留了一道作业,题目是“如果一个篮球比赛是40分钟,那么它等于多少秒?”答案是“2400秒”。
六、作业设计如果一个篮球比赛是40分钟,那么它等于多少秒?答案是2400秒。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时间单位换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随堂练习也完成得很好。
但是在课后,我也要提醒他们,时间单位换算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学习,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经常使用,希望他们能够在生活中也灵活运用。
对于拓展延伸,我鼓励学生们可以去了解更多时间单位换算的知识,比如日换算成月,月换算成年等等。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1时、分、秒1.1.2时间单位的换算2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在三年级上册中,时间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本课程主要围绕时间单位的换算展开,帮助学生掌握小时、分钟、秒的关系,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
二、学习目标1.了解小时、分钟、秒的概念及其单位符号;2.掌握小时、分钟、秒之间的换算方法;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教学内容1.时间单位的概念及其单位符号;2.小时、分钟、秒之间的换算方法;3.实际问题的解决。
2. 教学步骤(1)引入首先,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要去看一场电影,需要多长时间?”让学生思考一下,并且让他们发言。
(2)知识讲解接着,教师可以对时间单位及其符号进行简单介绍,如下表:时间单位单位符号小时h分钟min秒钟s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教授小时、分钟、秒之间的换算方法,如下:•1小时 = 60分钟•1分钟 = 60秒钟•1小时 = 3600秒钟(3)练习环节为了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出几道练习题,如下:1.3小时=__________分钟2.120秒钟=__________分钟3.30分钟=__________秒钟4.600秒钟=__________分钟5.2小时20分=__________分钟(4)拓展与应用最后,教师可以以实际例子进行拓展与应用,例如:“张三从家到学校共需要15分钟,他家离学校有多远?”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要掌握时间单位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学生对秒钟的理解较为困难,因此需要加强对秒钟的讲解与练习。
五、教学资源1.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本;2.练习作业。
六、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练习情况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教学评价,也可以在教学结束后进行小结,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回答学生的问题。
同时,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练习作业,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时间的换算》(教案)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时间单位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正确地进行换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时间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章《时间的认识》第二节《时间的换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时间单位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正确地进行换算。
2. 教学难点:理解1时=60分、1分=60秒的换算关系,以及如何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钟或电子钟、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学生自带的小闹钟或计时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时间相关的图片,如古代的日晷、现代的挂钟、电子表等,引导学生关注时间,进而引入课题。
2. 探究:让学生观察钟表,了解钟表的三个指针分别代表时、分、秒。
然后分组讨论,探究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发现1时=60分、1分=60秒的规律。
4. 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例如,换算基本题、填空题、应用题等。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5.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时间换算接力赛”,每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换算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时间的换算》2. 主体部分:(1)时间单位:时、分、秒(2)换算关系:1时=60分、1分=60秒(3)换算方法及实例七、作业设计1. 基本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时间单位时、分、秒的换算。
2. 提高题:结合实际情境,设计一些时间换算的应用题,让学生解决。
3. 拓展题:研究古代的时间计量工具,了解时间换算的发展历程。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课堂提问、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时间单位时、分、秒换算的掌握程度,评估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三上《时间的换算》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时间单位时、分、秒及其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时间单位时、分、秒及其之间的换算关系。
2. 运用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秒与分、时之间的换算。
2. 灵活运用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实践操作法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时间换算相关图片、例子。
2. 教学道具:钟表模型、计时器。
3. 练习题:时间换算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展示时间换算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平时是怎样计算时间的?引入本课《时间的换算》。
2.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时间单位时、分、秒及其之间的换算关系。
3. 课堂讲解讲解时间单位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示例演示秒、分、时的换算过程。
4. 互动提问提问学生关于时间换算的问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5.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时间换算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6. 课堂小结7. 布置作业布置时间换算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时间单位换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运用时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七、教学反馈:1. 通过课堂提问、练习题和实践活动,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3. 在课后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对时间换算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时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2. 引导学生将时间换算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安排日程、计划活动等。
3.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时间相关的知识,如时间的历史、时间计算工具的发展等。
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时间单位的换算》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时间单位换算的概念,掌握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时间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内容:1. 时间单位换算的概念2. 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3. 时间单位换算的应用教学重点:1. 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2. 时间单位换算的应用教学难点:1. 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的理解2. 时间单位换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2. 时钟模型3. 练习题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时钟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时钟,回顾已学的关于时间的基本知识。
2. 提问:同学们,我们知道一天有24个小时,那么这24个小时是如何划分的呢?3. 学生回答:一天有24个小时,每小时有60分钟,每分钟有60秒。
4. 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时间单位的换算。
二、新课讲解1. 讲解时间单位换算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2. 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换算过程。
3. 举例讲解时间单位换算的应用,如:1小时等于多少分钟?2分钟等于多少秒?4.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互相交流时间单位换算的方法和技巧。
三、巩固练习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选取部分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解,总结时间单位换算的注意事项。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时间单位换算的概念和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强调时间单位换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醒学生要注意单位换算的准确性。
五、课后作业(课后作业略)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时钟模型和实例讲解,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时间单位换算的概念和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在巩固练习环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练习题,并能够互相交流解题方法。
教案标题:【同步备课】第2课时时间单位的换算(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时间单位的概念,掌握时间单位换算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时间单位的概念:秒、分钟、小时2. 时间单位换算:秒与分钟、分钟与小时、秒与小时【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换算的方法2. 教学难点:时间单位换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时间单位的概念和换算方法2. 案例分析法:分析时间单位换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时间单位的重要性。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哪些吗?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讲解时间单位的概念,让学生明确秒、分钟、小时的定义。
2. 讲解时间单位换算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秒与分钟、分钟与小时、秒与小时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呈现一个时间单位换算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解决方案。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案例中的问题。
四、课堂练习(15分钟)1. 教师布置一些时间单位换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小组讨论(15分钟)1. 教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时间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问题。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六、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时间单位换算的重要性。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能想到哪些时间单位换算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探讨。
七、课后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时间单位换算的知识。
2.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做好复习。
【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时间单位换算的掌握程度。
教案:《时间单位的换算》年级:三年级上册学科: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时间单位换算的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时间单位换算的方法和技巧。
2.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运用时间单位换算知识。
教学难点:1. 学生对时间单位换算的理解和运用。
2.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灵活运用时间单位换算知识。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张白纸和一支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时间单位的图片,如时钟、沙漏等,引导学生说出这些时间单位。
2. 提问: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时间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教师讲解时间单位换算的方法,如从小时换算到分钟,需要乘以60;从分钟换算到秒,也需要乘以60。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换算,如2小时换算成分钟是多少?3分钟换算成秒是多少?3.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如:小明每天早上起床需要30分钟,他早上7点起床,那么他几点睡觉才能保证每天睡足8小时?4.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代表回答问题。
三、巩固练习(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时间单位换算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完成后,教师公布答案,并对错误进行讲解。
3.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时间单位换算知识解决。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时间单位换算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解决问题时的心得体会。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一些时间单位换算的题目,让学生回家后完成。
2. 教师布置一道实际问题,让学生回家后思考解决方法。
《时间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详案)【教学设计】:胡荷琼【上课内容】: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上课时间】:2020.9.4上午第三节课【教材分析】: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二课时内容时间的计算。
时间的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时、分、秒的基础上教学的。
学生学习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可以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培养时间观念。
教材先通过例1及“做一做”第1题,教学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由于学生还未学习两位数的乘除法计算,所以只出现数目较小的,能够用加法计算的把较大单位变换成较小单位的换算。
【学情分析】:例1中求2时等于多少分,由1时=60分,就可以推出2时就是60加60(分),等于120分。
再通过我设计的和例2相近的题目,并且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教学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在具体的计算方法上,提供了多种思路,有从钟面上数格的,也有列算式的,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本课时内容是后面运用时间解决较繁问题、计算时间的基础。
【学习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3页。
【学习目标】:1.使学生会根据1时=60分,1分=60秒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2.使学生会有些简单单位时间的换算。
3.使学生养成科学安排时间,珍惜时间的好品质。
【学习重难点】: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
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口答:钟面上有( )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 )个小格。
时钟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秒针走一圈是()分。
填空:1时=()分 1分=()秒师演示钟面,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
导入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进行时间单位间的换算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活动一:大单位—小单位换算求的是几个几的和呈现材料:(1)2时=()分提问:谁知道2时等于多少分?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时间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时”“分”“秒”这三个时间单位的大小关系。
2.使学生理解“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明确相邻的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3.使学生掌握时间单位换算的方法,会正确换算。
教学重点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地进行时间单位之间的互化。
教学准备钟表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复习旧知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秒的知识,现在来看一下大家掌握得怎么样?课件出示题目,组织学生口答:1.钟面上有______个大格,______个小格,每两个大格之间有______个小格。
2.秒针走一圈的时间是______分。
3.1时=______分1分=______秒要求:以抢答的形式进行,学生答题的同时,可以利用手里的钟表学具给大家演示。
(二)情境导入师:老师给大家讲一个谜语,三个好兄弟,整天绕圈跑,老三走一圈,老二挪一格,老大动一毫。
老大走一圈,便是大半天。
这里的老大是什么?老二又是什么?老三呢?预设:老大是时针,老二是分针,老三是秒针。
师:它们分别记录时、分、秒。
二、探究新知师: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时=60分,1分=60秒。
师:知道了时、分、秒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就要来研究时、分、秒之间的单位换算。
(板书课题:时间单位的换算)1.探究:2时=______分出示【学习任务一】。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1时=60分,那2时等于多少分呢?先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得出答案,然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方法。
学生汇报交流时,教师适当板书。
预设:我是这样想的,60+60=120,所以2时=120分。
师:为什么用60加60呢?预设:因为1时=60分,2时是2个60分,所以将2个60相加,即60+60=120(分)。
(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评价,同时提醒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有理有据)2.探究:3分=______秒,1分40秒=______秒出示【学习任务二】。
第2课时时间单位的换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换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教学难点
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钟表模型
一、教学过程
(一)猜谜游戏引入
1、猜谜语: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嫌累。
马蹄哒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室打开课件,提问:
(1)“马儿的三条腿分别是什么?”
(2)“三个指针分别走一小格、走一大格、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3)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
如:4时,10时15分,6时,8时50分等。
4、引出课题:“时间的换算”。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2时=()分
(1)教师:1时等于……?那2时呢?
(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组内交流,组长总结发言,教师点评。
2、(1)180秒=()分,你是怎么想的?
(2)完成第4页“做一做”
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自己所得结果,组长说一说所得结果?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60秒=1分60分=1时
二、堂清检测
1、填空:
(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
(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
2、在()里填“>”“<”或“=”。
9分() 90秒 3时()200分
4时() 24分 140秒()2分
1分15秒() 65秒 1时30分()分
三、课后小结
本节课是关于时间单位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的学习。
四、作业安排
1、课后活动:搜集有关时间的谚语或成语。
2、填一填
3时=()分4分=()秒4时=()分
3分=()秒5时=()分8分=()秒
1时=()分1分=()秒120分=()时180秒=()分1时40分=()分
1分45秒=()秒70分=()时()分
140秒=()分()秒
五、板书设计
时间单位的换算
1时=(60 )分
1分=(60 )秒
2时=(120 )分
六、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