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集--安息香:原植物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7
中药安息香的功能主治
1. 缘起与概述
安息香又称龙脑香,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
具有独特的香气和药用价值,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
安息香可以用于内服和外用,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
2. 内服功效
2.1 舒肝宁心
•安息香具有调和肝气的功效,可以缓解肝气郁结引起的不适症状,如焦躁不安、易怒、头痛等。
•同时,安息香可以安神定志,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对于失眠、焦虑等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
2.2 疏风散寒
•安息香性温和,能够疏散风寒,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伤风感冒等病症。
其药性可以温通经络,起到理气活血的作用。
2.3 祛湿化痰
•安息香对湿气和痰湿有较好的祛除作用,适用于湿气重、痰湿阻滞的症状,如胸闷、咳嗽、咳痰等。
3. 外用功效
3.1 抗菌消炎
•安息香具有较强的抗菌消炎作用,能有效抑制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生长。
•外用安息香可以用于皮肤感染、疮疹溃烂、烧伤和蚊虫叮咬后的消炎治疗。
3.2 舒筋活络
•安息香对于筋骨酸痛、关节炎等有较好的舒筋活络作用。
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
4. 使用注意事项
•安息香内服时慎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宜食用,长期大量使用也应注意。
•外用时,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建议先做皮肤测试,如出现过敏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
总之,安息香作为一种常用中药材,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
内服时可以舒肝宁心、疏风散寒、祛湿化痰等。
外用时可以抗菌消炎、舒筋活络等。
使用时需遵循注意事项,合理使用安息香,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安息香科植物落叶乔木安息香树之树干受损伤后渗出的树脂。
多为进口。
产地:主产于印尼、泰国、越南、老挝等地,国内广西有产。
性状鉴别:本品呈不规则的小块片状,外表面橙黄色或红棕色,稍显粗糙。
常温条件下,质略坚而松脆,易断碎。
断面微有光泽,并嵌有乳白色树脂层,加热则软化。
气芳香,味淡。
以外色橙黄,内碴有乳白色夹层,气香浓,质纯净者为佳。
主要成分:我国出产的安息香含总香脂酸(全为苯甲酸)25%~31%。
苏门答腊安息香主含树脂肪,商品之干燥醇浸出物含总香脂酸约26%~35%,其中大部分为桂皮酸。
泰国安息香(商品)含总香酸酸约39%,其中绝大部分为苯甲酸。
功效与作用:芳香开窍,有兴奋中枢作用,并能行气血和祛痰。
炮制:研细粉,生用。
性味:辛、苦、平。
归经:入心、脾经。
功能:开窍,辟恶,散风,行血。
主治:中风昏厥,产后血晕,心腹诸痛。
临床应用:用于中枢兴奋,其作用大致与麝香、苏合香相同,且常同用。
三香比较,三者都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治疗中风不省人事,但麝香兼有消肿祛痈作用,可治疗痈疽和跌打损伤,苏合香则以治中风痰厥为特长;安息香则兼能活气血,治心腹疼痛。
用量:1.5~3g,入丸散剂。
处方举例:安息香丸:安息香、沉香、丁香、木香、茴香各9g、砂仁、香附、甘草各15g,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服3g,紫苏汤松下,治小儿寒气腹痛屈脚而啼。
植物名稱:安息香(Benzoin)
拉丁名稱:Styrax Tonkinensis
產地:泰國、蘇門答臘、寮國
、馬來西亞
科屬:安息香科
萃取部位:樹皮下之樹脂
萃取方法:以乙醇或苯萃取
概述:將樹齡6~10年的安息香樹皮切開後即可得樹脂,香
甜的氣味讓人聯想到香草。
安息香脂為灰色帶深紅
條紋。
成分:松柏萜苯甲酸鹽(Coniferylbenzoat);肉桂苯
(Cinnamylbenzol);苯甲酸(安息酸);香草醛。
萃取量:一棵20公尺的樹約萃取出0.5公升的安息香脂。
歷史源流:早在七世紀的中國,安息香脂就被當做進貢的寶物。
適用方法:添加於香精燈、沐浴油、臉部及全身保養油、香水
的基礎味。
對身體的效用:鎮定作用、抗菌作用、除臭
對皮膚的效用:皮膚乾燥時、皮膚皸裂時、皮膚過敏時、手掌乾裂
時、消除疤痕。
心靈與精神效用:神經質時、承受壓力易激動時、賦予能量,解除神
經阻滯。
美容沙龍的使用:皮膚皸裂時用於保養足部、保養乾裂的雙手。
家庭用途:放在香精燈中,做為芳香劑
可調配精油:玫瑰、天竺葵、檀香木、乳香、枸櫞。
《天然药物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适用专业:药学培养层次:三年制大专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修课方式:必修教学时数:120总学分数:6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1.课程简介:《天然药物学》是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中药执业药师考试必考科目,天然药物学是一门以天然来源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具有医疗或保健作用的植物、动物和矿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质量和变化规律,探讨其资源和可持续利用的科学。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是生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生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初步具备生药鉴定的基本素质,能应用天然药物学知识对常见生药进行鉴定,并为学生的继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课程性质:培养合格的药学人才,为从事中药的真伪鉴别、品种整理、质量评价和开发应用打下基础,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使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现代《天然药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生药鉴定、质量评价、质量标准制定和中药新药研制的初步能力和中药临床应用的初步知识。
因而本门课程在药学专门人才的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4.课程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药的来源、采收加工、性状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功效以及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教学中,对代表性的生药要着讲解,其他生药则比较地进行讲解,使学生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二)设计思路根据药学专业培养目标及药学岗位对药士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参考中药执业药师考试大纲,并按照药学实际工作任务整合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分为总论、植物类生药、动物和矿物类生药三大模块18个项目18个工作任务。
实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程序为框架,按照药学真实的工作过程安排教学过程,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教学活动,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执业能力,并注重素质培养,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执业能力。
安息香目录“安息香”在《中国药典》“安息香”在《*辞典》“安息香”在《中华本草》《中国药典》:安息香【拼音名】ān Xī Xiānɡ【英文名】 BENZOINUM【别名】白花榔【来源】本品为安息香科植物白花树Styrax tonkinensis (Pierre)Craib ex Hart. 的干燥树脂。
树干经自然损伤或于夏、秋二季割裂树干,收集流出的树脂,阴干。
【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小块,稍扁平,常粘结成团块。
表面橙黄色,具蜡样光泽(自然出脂);或为不规则的圆柱状、扁平块状,表面灰白色至淡黄白色(人工割脂)。
质脆,易碎,断面平坦,白色,放置后逐渐变为淡黄棕色至红棕色。
加热则软化熔融。
气芳香,味微辛,嚼之有砂粒感。
【鉴别】(1)取本品约0.25g,置干燥试管中,缓缓加热,即发生刺激性香气,并产生多数棱柱状结晶的升华物。
(2)取本品约0.1g,加乙醇5ml 研磨,滤过,滤液加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0.5ml,即显亮绿色,后变为黄绿色。
【含量测定】取本品粉末约1.5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加乙醇制氢氧化钾滴定液(0.5mol/L)25ml,加热回流1.5 小时,在水浴上除去乙醇,残渣加热水50ml,使均匀散裂,放冷,加水150ml 与硫酸镁溶液(1→20) 50ml,搅匀,静置10分钟后,抽气滤过,滤渣用水20ml洗涤,合并洗液与滤液,加盐酸使成酸性后,移置分液漏斗中,用乙醚分次振摇提取4次(50ml、40ml、30ml、30ml),合并乙醚液,用碳酸氢钠溶液(1→20)分次用力振摇提取5次(20ml、20ml、10ml、10ml、10ml),每次分出的水液均用同一的乙醚20ml洗涤,合并水液,加盐酸使成酸性,再用乙醚分次振摇提取4次(30ml、20ml、10ml、10ml),合并乙醚液,置称定重量的烧瓶中,放置,待大部分的乙醚挥散,转动烧瓶,使残渣均匀散布在烧瓶内壁,置硫酸减压干燥器中干燥至恒重,精密称定,算出供试品中含有的百分数,再根据供试品的水分与乙醇中不溶物含量,改算成醇溶性浸出物的干燥品中含有的百分数,即为总香脂酸含量。
安息香2009级生物技术(2)班学号:1111一.来源及分布安息香科植物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和美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本品为安息香科植物越南安息,青山安息香,白叶安叶香以及同属其他种植物的树干经人工割脂或自受伤后流出的香树脂。
资源分布:1.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及爪哇。
2.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其中海南主要是在崖县、陵水。
生态环境:1.野生或栽培于稻田边。
2.生于海拔100-2000m的山坡、山谷、疏林或林缘。
二.生物学特征乔木,高达20米;树皮灰白,光滑,小枝被黄色星状毛。
叶互生纸质,卵形,长5~10厘米,顶端短尖,基部阔楔形。
背面密被灰色星状绒毛。
夏季开白花,多朵排成顶生或腋生的圆锥花序或总状花序;花萼杯状,革质,外面密被灰色呈星状毛,高3~5毫米,顶端截平或与短齿;花冠裂片5,花蕾是呈覆瓦状排列,裂片卵状披叶形,被白色绒毛;雄蕊10枚。
花丝下部联合成筒。
塑果近球形,直径10~12 mm,宽被灰色呈状柔毛;种子栗褐色,有小榴状突起的星状毛。
生于海拔100~2000米院林中。
喜生干气候温暖,较潮湿,土壤疏松而肥沃,土层深厚,微酸性,排水良好的山坡或山谷,疏林中或林缘。
三.采收加工于4~9月,即夏秋两季用利刀在生长5~10年的树干,树干上割成“V”形切口,其汁顺切口里流出凝固成香后来收。
具体方法:在距地面40厘米处,用刀在树干周围割数个三角切口,深度达木质部为止,没隔一月至一个半月割一次,第二次割脂的位置在第一次割脂处上方40厘米处,如此向上割第三次,第四次……。
割脂后一月至一个半月,树脂凝成乳白色固体时采收。
在割新伤口时,最先流出而凝固的香树脂,品质最佳,其后采得的品质较次。
四.质量鉴定性状鉴别1.安息香为球形颗粒压结的团块,大小不一,红棕色至棕色,粗糙,嵌有黄白色及灰白色不透明颗粒。
质脆,加热即软化熔融。
气芳香,味微辛。
2.越南安息香为不规则小块,常粘结成团,略扁平,表面橙黄色,有蜡样光泽(自然出脂);亦有呈不规则圆球形或扁块状,表面灰白色至淡黄白色(人工割脂)。
药材:安息香【拼音名】ān Xī Xiānɡ【英文名】 BENZOINUM【别名】白花榔【来源】本品为安息香科植物白花树Styrax tonkinensis (Pierre)Craib ex Hart. 的干燥树脂。
树干经自然损伤或于夏、秋二季割裂树干,收集流出的树脂,阴干。
【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小块,稍扁平,常粘结成团块。
表面橙黄色,具蜡样光泽(自然出脂);或为不规则的圆柱状、扁平块状,表面灰白色至淡黄白色(人工割脂)。
质脆,易碎,断面平坦,白色,放置后逐渐变为淡黄棕色至红棕色。
加热则软化熔融。
气芳香,味微辛,嚼之有砂粒感。
【鉴别】(1) 取本品约0.25g,置干燥试管中,缓缓加热,即发生刺激性香气,并产生多数棱柱状结晶的升华物。
(2) 取本品约0.1g,加乙醇5ml 研磨,滤过,滤液加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0.5ml,即显亮绿色,后变为黄绿色。
【含量测定】取本品粉末约1.5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加乙醇制氢氧化钾滴定液(0.5mol/L)25ml,加热回流1.5 小时,在水浴上除去乙醇,残渣加热水50ml,使均匀散裂,放冷,加水150ml 与硫酸镁溶液(1→20) 50ml,搅匀,静置10分钟后,抽气滤过,滤渣用水20ml洗涤,合并洗液与滤液,加盐酸使成酸性后,移置分液漏斗中,用乙醚分次振摇提取4次(50ml、40ml、30ml、30ml),合并乙醚液,用碳酸氢钠溶液(1→20)分次用力振摇提取5次(20ml、20ml、10ml、10ml、10ml),每次分出的水液均用同一的乙醚20ml洗涤,合并水液,加盐酸使成酸性,再用乙醚分次振摇提取4次(30ml、20ml、10ml、10ml),合并乙醚液,置称定重量的烧瓶中,放置,待大部分的乙醚挥散,转动烧瓶,使残渣均匀散布在烧瓶内壁,置硫酸减压干燥器中干燥至恒重,精密称定,算出供试品中含有的百分数,再根据供试品的水分与乙醇中不溶物含量,改算成醇溶性浸出物的干燥品中含有的百分数,即为总香脂酸含量。
野茉莉安息香科安息香属植物
野茉莉(学名:Styrax japonicus Sieb. et Zucc.)是安息香科,安息香属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0米,树皮平滑;嫩枝稍扁,暗紫色,圆柱形。
叶互生,叶片纸质或近革质,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上面除叶脉疏被星状毛外,下面除主脉和侧脉汇合处有白色长髯毛外无毛,总状花序顶生,有花,花序梗无毛;花白色,花梗纤细,小苞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花萼漏斗状,膜质,萼齿短而不规则;花冠裂片卵形、倒卵形或椭圆形,花丝扁平,果实卵形,种子褐色,有深皱纹。
4-7月开花,9-11月结果。
中国分布广,北自秦岭和黄河以南,东起山东、福建,西至云南东北部和四川东部,南至广东和广西北部。
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
生长在海拔400-1804米的林中,属阳性树种,生长迅速,喜生于酸性、疏松肥沃、土层较深厚的土壤中。
野茉莉木材为散孔材,黄白色至淡褐色,纹理致密,材质稍坚硬,可作器具、雕刻等细工用材;种子油可作肥皂或机器润滑油,油粕可作肥料;花美丽、芳香,可作庭园观赏植物。
初级(士)卫生资格初级中药士模拟题2021年(12)(总分100,考试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 医师处方并开二母时,应付A. 知母、川贝母B. 知母、珍珠母C. 知母、土贝母D. 知母、伊贝母E. 知母、浙贝母2. 中药材产地加工的目的是A. 防止药材变色B. 促使药材干燥,保证药材质量C. 减少药材含水量D. 保证药材完整E. 防止化学成分丢失3. 土鳖虫的入药部位是A. 卵鞘B. 背甲C. 雌虫干燥体D. 内壳E. 贝壳4. 下列不是熊胆药材特征的是A. 长扁卵形,下部膨大呈囊状B. 表面黑褐色,或棕黄色,囊皮较薄C. 取少数颗粒投入水面迅速下沉,染水呈红色D. 以火烘,即起泡,无腥气E. 胆仁外色金黄、黑色、黑绿色5. 以个大、体重、质坚、表面光滑、断面灰绿色或黄绿色者为佳的药材是A. 莪术B. 三七C. 郁金D. 何首乌E. 延胡索6. 中药饮片内包装材料,可选用的是A. 麻袋B. 竹筐C. 塑料编织袋D. 牛皮纸E. 布袋7. 忌用火煅的矿物类药材是A. 朱砂B. 雄黄C. 信石D. 自然铜E. 芒硝8. 凡士林的灭菌方法是A. 干热空气灭菌B. 流通蒸汽灭菌C. 低温间歇灭菌D. 紫外线灭菌E. 热压灭菌9. 茎方形,多分枝,节稍膨大,味极苦的药材是A. 穿心莲B. 茵陈蒿C. 佩兰D. 细辛E. 肉苁蓉10. 炙乳香、炙没药并开为A. 二甲B. 砂蔻皮C. 乳没D. 棱术E. 全紫苏11. 马钱子炮制后内服的用量范围是A. 0.009gB. 0.3~0.6gC. 0.062~0.125gD. 0.03~0.06gE. 0.05~0.1g12. 关于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叙述错误的是A. 麻黄根发汗,茎止汗,故麻黄根、茎不能混用B. 牛蒡子经炒制后,具有"杀酶保苷"的作用C. 矿物药、动物甲壳类药物煅后,便于煎煮和粉碎D. 川乌、草乌煮制后,毒性显著降低E. 巴戟天的木心为非药用部分,必须除去13. 嫩茎近方形,老茎近圆形,叶对生,香气特异,味微苦。
天然药物集--安息香:原植物
天然药物集--安息香:原植物
[原植物]
1.白叶安息香
Styrax subniveus Merr. et Chun--安息香科Styracaceae
乔木,高5~12m,小枝、叶及花等均被有星状短毛。
叶互生;叶柄粗壮,长约8~15mm;叶片倒卵形、矩圆形、卵形以至长椭圆形,长5~12cm,宽2.5~5.5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大多为圆楔形,少数为楔形,侧脉通常5对,略带紫红色。
花序单独腋生或顶生,聚伞花序聚合成总状,长4~10cm;小花梗长4mm;花萼钟形,长约5mm,顶端具5个不规则的裂片,缘有细小腺体;花冠筒长约4mm,裂片椭圆形或长方椭圆形,长约9mm,宽约4mm;雄蕊10枚,花药狭卵圆形,略与花丝等长;子房密生短柔毛,花柱长10mm.核果球形或长椭圆形,顶端具粗壮的喙,喙长1.2~2mm.花期4~6月,果期8~10月。
喜生于气候温暖、较潮湿、土壤疏松而肥沃、土层深厚、微酸性、排水良好的山坡或山谷、疏林中或林缘。
分布于广东、广西等省区;在广西省境内分布比较广泛,从北部的龙胜一直到平南、苍桔、凌乐以及南部的十万大山、射广山等皆有野生,但以射广山分布比较集中。
2.粉背安息香
Styrax hypoglaucus Perk. --安息香科Styracaceae
乔木,高5~50m,胸径可达40cm;树皮灰色,光滑;小枝近圆柱状,暗褐色,被黄褐色星状毛。
单叶互生,亚革质;叶柄长5~8mm,密被灰白色星状绒毛;叶片长方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5~18cm,宽2.5~5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尖部长达1.5cm,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全缘,上面绿色,散生棕褐色星状短毛,下面灰白色,由无数白色星状毛粘合一起,形成白色绒毛状,叶脉在下面明显突起。
花白色,多数,成圆锥状聚伞花序,长6~10cm,小花梗长5~7mm;花萼杯状,长5~6mm,边缘具5细齿,外面密生黄色及灰白色星状绒毛;花冠连合,筒部长4mm,裂片5,复瓦状排列,窄卵形,长约10mm,宽约4mm,两面被淡黄色星状短柔毛;雄蕊10枚,花丝下部与花冠连合,被星状毛,花药线形,长4.5~5mm,边缘具白色星状毛;子房半下位,倒卵形,三室,被黄色短绒毛,花柱长12mm.核果近球形,直径约8mm,熟时三瓣裂,外被灰色柔毛,基部具杯状宿存花萼。
花期4~6月,果期8~10月。
生于气候温暖较潮湿的山坡或疏林中。
分布于广东、广西及云南等省区。
在云南境内分布比较广泛,主要分布于文山、红河及西双版纳自治州,其中以红河自治州分布较多。
3.青山安息香
Styrax macrothyrsus Perk.--安息香科Styracaceae
乔木,高10~30m,全体均被星状短柔毛。
单叶互生;叶柄长6~10mm;叶片宽卵形或卵形,长6~10cm,宽3.5~5cm,先端宽渐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圆楔形,全缘或近先端处偶有疏锯齿;花序通常顶生,形成圆锥状多出聚伞花序,长9~12cm;小花梗长2.5~6mm;萼筒长4mm,;花冠筒长3mm,裂片宽披针形,长11~13mm,最宽处为4~5mm;雄蕊10枚,花丝与花药略等长;子房中部以上密生淡黄色长绒毛,花柱长10~12mm.核果矩圆形或阔椭圆形,长约1cm,直径7~8mm,顶端通常具有小的喙。
生于温暖潮湿的疏林中。
分布于广西西南部龙津县的大青山一带。
【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