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英语下册lesson13教案示例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教案:三年级下册英语教案 Unit 3 Lesson 13 I'm Hungry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能够听懂、会说、会读本节课的主要词汇:apple, banana, rice, water, bread, milk。
(2)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 I'm hungry. What's this? It's 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2. 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书写字母 N n。
(2)能够通过听、说、读、写的活动,提高自己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健康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词汇:apple, banana, rice, water, bread, milk。
2. 句型:I'm hungry. What's this? It's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掌握本节课的主要词汇:apple, banana, rice, water, bread, milk。
(2)能够运用句型 I'm hungry. What's this? It's 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2. 难点:(1)正确发音字母 N n。
(2)熟练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实际交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图片、食物模型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文具、食物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热身(5分钟)(1)引导学生唱英文歌曲 "I Can Sing a Rainbow"。
(2)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复习所学过的词汇和句型。
2. 引入(10分钟)(1)教师展示食物图片,引导学生说出食物名称。
(2)教师说出食物名称,引导学生用手指指出对应的食物图片。
3. 新课展示(15分钟)(1)教师展示新课词汇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词汇。
(2)教师讲解句型 I'm hungry. What's this? It's 的用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交流。
三年级下册英语教案 Lesson 13 人教精通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的单词和句型,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教学内容单词:介绍与家庭成员相关的单词。
句型:使用"This is my"介绍家庭成员。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熟练掌握单词和句型,能够在情景中进行简单介绍。
难点:正确使用"This is my"句型,注意家庭成员称谓的准确性。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家庭成员图片、单词卡片。
学具:学生自带家庭成员照片。
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播放家庭成员的英文歌曲,吸引学生注意力。
2. 新知呈现:展示家庭成员图片,教授新单词和句型。
3.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用所学句型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4.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家庭成员,进行对话练习。
板书设计中心:课文的主题和关键句型。
左侧:新单词列表。
右侧:句型结构示例。
作业设计书面作业:完成单词和句型的抄写。
口头作业:向家长介绍家庭成员,录制视频。
课后反思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其对单词和句型的掌握程度。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课程。
此教案设计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同时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
通过小组合作和实际应用,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英语,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详细设计1. 课堂导入(5分钟)活动:播放一首关于家庭成员的英文歌曲,如“Family Song”。
目的: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本课主题的兴趣。
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奏摇摆,同时注意歌词中出现的家庭成员单词。
2. 新知呈现(10分钟)活动: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家庭成员图片,如“father, mother, sister, brother”等。
教案:三年级下册英语教案Lesson 13 I’m Hungry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能够听懂、会说、会读本课的生词和句子。
(2)能够用英语简单描述食物的颜色、味道和数量。
(3)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购物交流。
2. 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使用所学词汇和句子进行简单的交流。
(2)能够通过图片、情景等线索,猜测未知词汇的意思。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2)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本课主要教学食物的颜色、味道和数量,以及相关的购物交流用语。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用英语简单描述食物的颜色、味道和数量,并进行简单的购物交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能够听懂、会说、会读本课的生词和句子。
(2)能够用英语简单描述食物的颜色、味道和数量。
(3)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购物交流。
2. 难点:(1)食物颜色、味道和数量的表达。
(2)购物交流用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1)食物图片。
(2)食物卡片。
(3)购物场景图。
2. 学具:(1)食物图片。
(2)食物卡片。
(3)购物清单。
五、教学过程1. Preclass Preparation(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复习食物词汇和颜色、味道的表达。
(2)引导学生复习购物交流用语,如“How much is it?”“I want some”等。
2. Leadingin(1)利用食物图片,引导学生猜测食物的名字。
(2)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食物的颜色、味道和数量。
3. Presentation(1)展示购物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图中的食物。
(2)教授本课的生词和句子,让学生跟读并模仿。
4. Practice(1)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购物场景,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子。
(2)进行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表现得最好。
5. Consolidation(1)让学生分组进行购物游戏,使用购物清单和食物卡片。
三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设计-Lesson13-人教精通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听懂并会说以下词汇:ill, doctor, nurse, hospital, clinic, medicine, rest。
2.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句型“Are you ill?”和“Yes, I am./No, I’m not.”来描述自己或他人是否生病。
3.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句型“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和“I have a headache/stomachache/cold.”来描述自己的病情。
4.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句型“Take some medicine and rest.”来给别人提建议。
5.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句型“Go to the hospital/clinic.”来告诉别人去哪里看病。
6.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对话来提高听力和口语能力。
教学重点1.词汇:ill, doctor, nurse, hospital, clinic, medicine, rest。
2.句型:“Are you ill?”和“Yes, I am./No, I’m not.”,“What’sthe matter with you?”和“I have a headache/stomachache/cold.”,“Take some medicine and rest.”,“Go to the hospital/clinic.”。
教学难点1.学生能否较为准确地使用句型和词汇。
2.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听力和口语能力。
教学过程1. 翻译和背诵句子1.Are you ill? 你生病了吗?2.Yes, I am. 是的,我生病了。
3.No, I’m not. 不,我没有生病。
4.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你怎么了?5.I have a headache/stomachache/cold. 我头疼/肚子疼/感冒了。
三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设计Lesson13人教精通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词和短语,如“library”,“borrow”,“return”等。
2. 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本课的主要句型,如“I want to borrow a book.”和“I want to return a book.”3.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让他们能够在日常情境中运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4.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简短的故事或对话。
5.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他们能够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参与,共同完成任务。
教学内容1. 生词和短语:library,borrow,return,book,magazine等。
2. 句型:I want to borrow a book. I want to return a book.3. 对话:学生能够在图书馆借书和还书的情境中进行简单的交流。
4. 阅读材料:一个简短的故事,描述一个学生在图书馆借书和还书的过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词和短语的学习,句型的掌握,对话的运用。
2. 教学难点:句型的正确运用,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生词卡片,录音机,磁带。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笔记本,彩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图书馆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与本课相关的生词和短语。
2. 新课内容展示:通过PPT展示句型和对话,引导学生理解和模仿。
3. 操练: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4. 巩固:通过练习册上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布置与本课内容相关的作业,如抄写生词,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
板书设计1. Lesson 132. 主要内容:生词,短语,句型,对话。
3. 重点和难点: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
作业设计1. 抄写生词和短语。
2. 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
3. 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对本课的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三年级下册英语教案-Unit3 Lesson 13 I’m-hungry|冀教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学会并巩固饥饿感的表达方式及常见食物的名称;
2.学生能够句型“I’m hungry.”的简单应用;
3.学生能够运用母语或英语自我介绍。
教学内容
重点
1.I’m hungry.(我饿了。
)
2.烤肉串(kǎo ròu chuàn)、玉米(yù mǐ)、冰淇淋(bīng qí lín)等食物的名称。
难点
学生能够自我介绍并简单应用句型“I’m hungry.”
教学准备
1.三年级英语教材;
2.黑板、彩色粉笔;
3.学生纸张。
教学过程
Step 1 自我介绍
教师利用图片展示自己的爱好或日常生活,例如唱歌、跳舞、游泳、画画等等,展示完毕之后向学生介绍自己并使用I’m+自我介绍。
创设情境,教师与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喜好。
例如:
教师:I like singing and dancing. What about you?
学生:I like drawing.
教师:Nice to meet you.
Step 2 巩固饥饿感的表达方式
教师出示学生写有不同表情的图片,让学生看到不同表情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心情,准备好对应的表达方式。
例如:
图片1:画有胃口大开的人。
教师问学生:“他的心情是什么?”
学生回答:。
三年级下册英语教案 Lesson13人教精通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听懂、会说、会读本节课的单词和句子,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单词和句子进行简单交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歌曲、游戏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爱护小动物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单词:rabbit、turtle、duck、fish、bird2. 句子:What do you see? I see a/an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本节课的单词和句子,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交流。
2. 教学难点:正确发音单词rabbit、turtle,以及句子的正确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单词卡片、图片、PPT、录音机、磁带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歌曲《Old MacDonald Had a Farm》带领学生回顾已学的动物单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呈现:利用PPT展示本节课的单词和句子,引导学生跟读,并纠正发音。
3. 操练:通过图片展示、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反复练习本节课的单词和句子。
4. 应用:创设实际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交流,如扮演动物角色进行对话。
5. 巩固:通过听录音、朗读、角色扮演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单词:rabbit、turtle、duck、fish、bird2. 句子:What do you see? I see a/an七、作业设计1. 听录音,跟读课文。
2.抄写本节课的单词和句子。
3. 编写一个小对话,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单词和句子的正确发音,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进行简单交流。
2.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歌曲、游戏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教案:三年级下册英语教案-Lesson 13 I'm Hungry |冀教版(三起)教学目标:1. 能听懂、会说、会读本课的生词和句子。
2. 能用英语简单描述自己的饥饿程度和喜好。
3. 能通过情境交际,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日常交流。
教学内容:1. 生词:hungry, thirsty, full, like, dislike, a little, quite, very, enough, some, any。
2. 句子:I'm hungry/thirsty/full. I like/dislike I'd like some, Please give me, How about?3. 情境交际:在餐厅点餐、询问他人饥饿程度和喜好。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本课的生词和句子,能够进行简单的情境交际。
2. 难点:正确运用程度副词(a little, quite, very)和量词(some, any)描述自己的饥饿程度和喜好。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食物图片、卡片、录音机。
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热身(5分钟)1. 教师与学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问候和交流。
2. 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如食物名称和喜好。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展示PPT,呈现本课的生词和句子。
2. 教师讲解生词和句子的含义,并进行示范。
3. 学生跟读,模仿发音。
三、情境交际(10分钟)1. 教师设置餐厅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表达错误。
四、练习与巩固(10分钟)1. 教师发放练习本,学生进行听力练习。
2. 学生听录音,完成练习题。
3. 教师讲解答案,并进行讲解。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板书设计:Lesson 13 I'm Hungry生词:hungry, thirsty, full, like, dislike, a little, quite, very, enough, some, any句子:I'm hungry/thirsty/full.I like/dislikeI'd like somePlease give meHow about?作业设计:1. 抄写本课生词和句子,每个词和句子写两遍。
三年级下册英语教案-lesson13 I’m Hungry! 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说、认读单词:apple, banana, bread, cheese, egg, milk。
2.能够掌握句型I’m hungry. 和 What would you like?3.能够使用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
4.培养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内容为I’m Hungry!,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饥饿的感觉,并且能够正确运用所学单词和句型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单词和句型的发音和用法。
2.难点:能够在实际生活中使用所学内容进行口语交流。
四、教学过程1. Warm-Up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引入新课,让学生快速进入英语学习状态。
谜语:我有一个朋友,他总是很饿。
他说 I'm hungry!猜猜看,他是谁?2. Presentation•通过展示图片和单词板书的形式,让学生认识五种食物:apple, banana, bread, cheese, egg, milk。
foodfood•教师出示单词卡片,让学生逐个跟读,并且练习正确的发音。
3. Practice1.教师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扮演饥饿的角色,另一组扮演售货员的角色。
饥饿的学生需要到售货员那里购买食物,而售货员则需要提供可供选择的食物,并且使用 What would you like? 进行询问,饥饿的学生需要回答I would like… 或者点出自己想要的食物名称。
2.在实践练习的过程中,老师需要给出相应的引导,例如:•向饥饿的学生介绍售货员可以提供哪些食物。
•向售货员提供建议和提示,如何问饥饿的学生他们想要什么。
•在学生进行口语交流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大声读出正确的发音和句型,引导学生纠正错误发音和语法。
4. Production让学生自由搭档,练习以下对话:Student A: I'm hungry. What would you like?Student B: I would like an apple.Student A: I'm hungry. What would you like?Student B: I would like a banana....5. Extension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在生活中如果遇到饥饿的感觉,应该怎样解决?并且分享自己经常吃的食物和对食物的喜好。
三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设计 -Lesson13-人教精通版教材分析本课是三年级下册英语教材中Lesson13,主要从音、形、义多角度讲解了“动物”的基本属性和外貌特征。
本课注重听说结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通过听、说、看、读、写等多种方式巩固和提高英语水平。
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并读出本课所涉及的动物名称。
2.能够描述动物的基本属性和外貌特征。
3.能够运用所学词汇谈论动物。
4.能够收集整理有关动物的信息,对动物进行定义和分类。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熟练拼读学习并应用所学的动物名称。
2.学生能够用英语描绘出各种动物的属性特征。
3.学生能够掌握动物的基础词汇,并了解动物的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1.学生在理解动物属性及其分类时,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素材和图形辅助阅读能力。
2.学生需要一定的语言积累,才能在谈论动物的时候流利自如。
教学方法1.以“听说”为主,“读写”为辅,注重课堂互动。
2.利用多媒体资源,利用图片及视频等各种形式进行展示,以帮助学生对于动物的特征有更直观形象的了解。
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步骤8分钟开篇导入老师以丰富的语言形式和动图、课件等多媒体内容为学生提供趣味性、常识性、现象性的记录片/图片/文本梢,引入正文15分课文讲解在老师带领下,课程内容难度逐步提升,教师在讲授过程中需要注意一定的趣味性及互动性;学生在课程中应积极参与,对于不理解的词钟汇/概念/语法,需要教师在梳理课堂内容时进行适当解释20分钟练习环节学生自主活动或小组合作完成有关课文的独立/集体练习8分钟反馈/讲解老师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反馈,在此过程中,老师要注重语言和课文的规范性,以帮助学生养成语言良好的语言习惯4分钟作业布置老师布置简单并具有拓展性的课堂作业教学资源1.教学课件:配合多媒体辅助进行课堂教学。
2.练习册及讲义: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进行梳理、总结并做进一步的习题。
3.外教课:结合学校给开展马雯外教课程的教师提供的教学教案进行教学创新。
教学步骤与建议
1、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 课前播放歌曲Father and mother渲染课堂英语气氛。
2) 师生互相问候。
教师有目的地运用本课句型:Good morning!Hello! Glad to
meet you!
3)请各个小组的学生按照Lesson 12 的内容表演Party.表演成功的小组为小组
成员戴上小动物的头饰。
2、新课导入(Presentation)
1) 教师向一名戴有小猴子头饰的学生打招呼并与其对话。
T:Good morning.What’s your name?
S:My name is Micky.
T:Nice to meet you,Micky.
随即教师向全班学生用英文介绍该生This is Micky.
以相同的方法继续介绍其他戴头饰的学生,以便让学生对This is,句式有一个反复认识的过程。
.
2)出示教师的头饰请部分学生到讲台前戴上头饰扮演教师,重复使用This
is….进行对话,此时教师自己扮演—名学生坐在学生当中,参与对话活动。
3)教师出示本课挂图或使用投影仪介绍说:Look at this photo.This is my
father.This is my mother.切入到新课的教学中来。
4)教师将准备好的爸爸妈妈的头饰先贴在黑板上,带领学生说图片的内容,然
后将单词father,mother板书到黑板上,领读单词。
教师请学生相互出示家庭照片,先在小组内互相介绍,This is my father.This is my mother.然后请部分学生到讲台前拿着照片向大家介绍爸爸妈妈。
5)在黑板上画公园大门的简笔画,创设课文中的情景,让学生们分别戴上头饰
扮演孩子、爸爸、妈妈,与教师共同完成情景会话。
3、趣味操练(Practice)
1)教师将爸爸、妈妈的头饰分别戴在两个学生的头上,进行听音快速反应游戏:
黑板上写有单词father,mother,当教师说This is my father时,戴有爸爸头
饰的孩子应迅速站到father这个单词旁。
2)将学生们分成两个小组进行听音反应比赛:黑板上挂有爸爸、妈妈的照片或
图片,每个队上来的两名选手手中各拿一个拍子,当教师说This is my mother.时看一看哪个学生手疾眼快,先拍到相应图画者为获胜方。
3)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特别是father,mother两个词中均含有摩擦音,要防止学生将其读成/d/这个音。
4)将头饰戴在学生的脑袋上,背朝大家,将学生们继续分成两个小组进行小组猜词比赛,哪一组猜对了给哪一组加分,两个组要是都猜对了那么两个组都要加分。
5)当学生戴着头饰进行情景对话表演到高潮时,教师可让扮演爸爸、妈妈的两个学生表演完对话仍然站在讲台前,教师播放歌曲Father and mother,渲染气氛,并教给学生一些配合歌词的相应的动作。
当学生对歌词较为熟悉时,教师可以让会唱的学生站起来唱,这样重复两三遍孩子们就都可以自信的站起来演唱这首歌了。
4、课堂评价(Assessment)
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活动手册的内容。
师生共同讨论本单元奖励贴纸的数量。
1) 听录音,根据录音内容按顺序给相应的图加上序号,然后模仿录音说句子。
录音可多放两遍,让学生检查核对。
2) 指导学生在两个小花环里画上自己爸爸、妈妈的形象,然后向全班同学介
绍自己的父母。
3) 教师提供参考答案,指导学生给小印章涂色,并进行自我评价。
5、补充活动(Additional activities)
1) 听录音,仿读会话,并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的内容。
2) 会用This is….来向他人介绍自己的老师、同学和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