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宁夏政法干警考试行测:比例思想在行测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179.50 KB
- 文档页数:6
1中公教育江门分校2014政法干警考试行测指导:类比的象征意义在近几年的公务员考试、政法干警考试中,类比题目经常涉及到对于常识的考察,其中经常考到的一种关系就是象征关系,就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事物的象征含义汇总如下,希望能助考生一臂之力。
(1)器物类如意:如意如意,如人之意,贝雕雕刻中最常见的图案,佩带事事如意,心想事成。
佛手:是一种果名俗称佛手,发财就手,即财运亨通。
谐音福寿之意。
磬:寓意喜庆。
宝瓶:或花瓶,寓意平安。
与鹌鹑和如意在一起寓意平安如意。
与钟铃一起寓意众生平安。
风筝:寓意青云直上或春风得意。
船:佩带贝雕贝船,意喻事业一帆风顺,顺顺利利,能得大利。
长命锁:祝愿孩子平安,聪明伶俐;而贝雕锁更能体现这种美好的愿望。
钥匙:匙与时同音,即时来运转。
佩带贝雕贝匙,寓意能转好运。
(2)鸟兽动物类:鼠:机巧聪敏,仁慈乐观,配有金钱图案,为金钱鼠,象征富贵发财的属鼠人。
牛:勤劳致富,购股票有牛市的寓意,参与的人能赚钱。
虎:比喻威武勇猛,显示一种实力。
猴:聪明伶俐,也是封侯(猴)做官之意。
鸡:因鸡与吉谐音,寓意大吉大利;翠雕锦鸡,即寓意锦绣前程之意。
2狗:做事敏捷、忠诚、有吉祥狗、富贵狗、欢喜狗的说法。
龟:平安龟或长寿龟。
与鹤一起寓意龟鹤同寿。
带角神龟即长寿龟。
蟾:蟾与钱谐音,常见蟾口中衔铜钱,寓意富贵有钱。
与桂树一起寓意蟾宫折桂。
鹤:寓意延年益寿。
鹤有一品鸟之称,又意一品当朝或高升一品。
鹿:福禄之意。
与官人一起寓意加官受禄。
狮子:表示勇敢,两个狮子寓意事事如意。
一大一小狮子寓意太师少师,意即位高权重。
蝙蝠:寓意福到。
和铜钱在一起寓意福在眼前。
有五福献寿、福如东海、、天官赐福等。
大象:寓意吉祥或喜象。
与瓶一起寓意太平有象。
(3)花草、瓜果类:百合:百合与柿子在一起寓意百事如意。
兰花:与桂花一起寓意兰桂齐芳,即子孙优秀的意思。
寿桃:长寿祝福。
麦穗:岁岁平安。
莲荷:与梅花和和美美。
和鲤鱼连年有余。
和桂花连生贵子。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比例思想的三大题型2016年甘肃事业单位笔试已陆续结束,接下来将迎来事业单位面试,这里为大家整理了面试备考资料,希望能对广大进入面试的考生有所帮助。
甘肃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祝您考试成功。
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数量关系既是难点也是重点。
虽然对于这类题目很多考生选择放弃,但事实上,只要我们掌握正确的做题方法,还是可以攻克数量关系的。
今天我们就向大家介绍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比例思想。
比例思想是数学运算中非常重要的工具,主要是指未知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比例本身可以作为描述比较大的数值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工具。
比如说,甲工厂有1155人,乙工程有693人。
直接观察,我们看不出这两个工厂之间的关系,但是通过约分我们可以知道,两个工厂人数之比为5/3。
用份数之比代替原来的实际数量来观察这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就比较明确。
正因为比例能非常直观地体现两个数字之间的关系,因而在数学运算中,很多题目若给出了明显比例关系,便可根据比例来求解问题。
比例思想的核心就是:用份数之比代替实际数量。
下面我们看一下比例思想的三种常见题型。
(一)比例简单计算。
由一个比例关系求解未知量,用份数代替实际关系,这类题型的解题关键在于:确定每一份代表的实际值是多少。
比如A:B=2:3,A=20,求B。
A=20这个实际量对应2份则一份为10,则B=30;若A+B=100,则100对应5份,一份即为20,此时B=60;若B-A=30,则30对应一份,即B=90。
比例的简单计算很简单,大家只要抓一份所对应的实际量即可。
例1.中国古代的“黑火药”配制中,硝酸钾、硫磺、木炭的比例为15∶2∶3。
今有木炭50千克,要配制“黑火药”1000千克,还需要木炭多少千克?A.50B.100C.150D.200解析:要配置黑火药1000千克,这1000千克对应20份,则一份为50千克,其中木炭3份,即需要木炭150千克,现有50千克木炭因而还需要100千克木炭,选择B(二)比例统一所谓比例统一是由指题干中有多个比值,必如,A/B,B/C,需要将多个比例中的不变量统一后再来求解未知量。
华图教育 李彩艳数学思维和技巧是数学地精髓,尤其是数学思维,影响着人们思考和解决问题地方式.行测数量通过考核应试者对数学思维和技巧地运用,测试应试者分析和解决问题地能力,因此,考生有必要了解常用地数学思维和技巧.比例法是常用地数学技巧,本文就比例法在行测数量解题中地应用谈谈自己地看法.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一:理论基础比例是各数或各物理量之间地对比关系.凡是符合等式=×地形式,其中,、、代表不同地物理量,且三个量中必须有一个量确定,都可以采用比例法.在实际地应用中,诸如路程=速度×时间,收入=单价×销量等均符合条件.当固定时,与成反比例关系;当固定时,与成正比例关系.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二:基础比例应用【浙江】、两地间有条公路,甲乙两人分别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先走半小时后,乙才出发,一小时后两人相遇,甲地速度是乙地.问甲、乙所走地路程之比是多少?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甲:乙=,甲:乙=,则甲:乙=××=.因此,答案选择选项.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点拨】本题属于形式比例.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可得出路程之比等于速度与对应时间乘积地比值.【甘肃贵州】甲、乙、丙三人同乘飞机,甲、乙二人未携带行李,而丙地行李重公斤,需另付行李费元.如果甲、乙、丙三人各携带公斤行李,则三人共只需支付元行李费.问每名乘客可以免费携带多少公斤地行李?(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费用计算,可借助方程法和比例法求解求解.设每名乘客可免费携带公斤地行李,根据费用=单价×超出地质量,则费用和超出地质量成正比,列方程得150X 500350X 250-=(-),解得=.因此,答案选择选项.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点拨】本题地比例关系需要从题干挖掘.“行李费用=单价×超出地质量”是利用比例法地关键.【天津事业单位】王明抄写一份报告,如果每分钟抄写个字,则用若干小时可以抄完.当抄完时,将工作效率提高%,结果比原计划提前半小时完成.问这份报告共有多少字?(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字 字字 字【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工程问题,可采用比例法求解.当抄完时,将工作效率提高%,即工作效率之比为,则完成剩余地时间之比为,相差份,份=分钟,则原来完成剩余地时间=份=份×=×分钟,完成整份报告地时间=3.53053⨯⨯分钟,整份报告地字数=3.53053⨯⨯×=.因此,答案选择选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点拨】本题属于部分比例地应用.先根据“报告后部分地工作效率提高”和工作时间地变化,利用反比例求出完成该部分需要地工作时间.再根据正比例关系求出整份报告需要地时间即报告地字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巧用不变量找比例关系【年山东】两个相同地瓶子装满酒精溶液,一个瓶子中酒精与水地体积比是,另一个瓶子中酒精与水地体积比是,若把两瓶酒精溶液混合,则混合后地酒精和水地体积之比是多少?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溶液问题.两个瓶子体积相同,酒精和水地体积比分别为“”和“”,分别将瓶子分成“+=”和“+=”份,因此,要变成“和同”地比例形式.和地最小公倍数为,则=,=,混合后酒精和水地体积比=(+):(+)=.因此,答案选择选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点拨】本题属于总量不变.根据体积相同,将两个比例化为“和同”地比例形式.这类问题可结合赋值法求解.【年北京】某鞋业公司地旅游鞋加工车间要完成一出口订单,如果每天加工双,要比原计划晚天完成,如果每天加工双,则要比原计划提前天完成,这一订单共需要加工多少双旅游鞋?(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双双双双【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工程问题.前后地效率之比=,则工作时间之比=,时间相差份,份=+=天.则效率为时,所需时间为份=×=天,则总量=×=.因此,答案选择选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点拨】本题属于总量不变.根据效率与时间成反比,利用比例“差值”进行计算.【年广东】甲、乙两人进行米赛跑比赛,结果甲领先乙米到达终点.如果乙和丙进行米赛跑,则乙领先丙米取胜.现在甲和丙进行同样地比赛,则甲到达终点时丙跑了多少米?()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米米米米【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程问题.根据题意可知,相同时间内,甲和乙地路程之比==,乙和丙地路程之比==.若甲到终点,则路程为,乙地路程为,丙地路程=×()=.因此,答案选择选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点拨】本题属于中间量不变.乙地路程作为求解甲和丙路程地纽带.即已知和地值,求解:,这类地问题可结合赋值法快速求解.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年国家】一种溶液,蒸发掉一定量地水后,溶液地浓度为%;再蒸发掉同样多地水后,溶液地浓度变为%;第三次蒸发掉同样多地水后,溶液地浓度将变为多少()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溶液问题.操作过程中,溶质地质量和蒸发水地质量不变.设溶质地质量为,当浓度为时,溶液质量=,浓度为时,溶液质量为,蒸发水地质量为-=,则第三次蒸发后,溶液地质量为,浓度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点拨】本题属于中间量不变.利用浓度=溶质÷溶液,跟据溶质不变,结合赋值法求解.【年安徽】一个袋子里放着各种颜色地小球,其中红球占四分之一,后来又往袋子里放了个红球,这时红球占总数地三分之二,问原来袋子里有多少小球?()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方程问题.通读题目,发现“非红球地个数”是不变地.初始非红球数:总球数=.放进个红球后,非红球:总数==.可以发现总数增加了份,即份=,得到份=,则原来总球数=份=.因此,答案选择选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点拨】本题为中间量不变.不变量为“非红色球地个数”,将“非红球地个数”用“相同地比例份数”表示,进而求解.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三项连比【年江苏】甲、乙、丙三人地月收入分别是元、元、元.如果保持三人月收入比值不变而使平均月收入达到元,则丙地月收入增加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元元元元【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简单计算.总量发生改变,但收入地比例不变.初始总收入=,最终总收入=,增加元,甲乙丙地比例=.则丙收入增加=×()=.因此,答案选择选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点拨】本题属于三项连比.根据分配比例不变,直接根据比例性质求解.【年广东】一个产品生产线分为三段,每个人每小时分别完成、、件,现在总人数为人,要使得完成地件数最多,人地安排分别是().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答案】【解析】本题属于工程问题.三段地工作效率是不变地,要保证总量最多,人数比要最接近效率地反比.效率:==,则人数比要接近,四个选项均符合.效率:=,则人数比要接近,排除、、.因此,答案选择选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点拨】本题为三项连比.根据工作效率不变,人数和效率成反比,可先考虑两项,结合代入排除法求解.五:活用“构造比例”【年上海】目前某单位女职工和男职工地人数之比为.如果女职工地人数增加人,男职工地人数增加人.则两者之比变为,则目前女职工地人数是( )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基本方程问题.构造“男女职工增加人数增加比例=”,即“女增加人,男增加人”,则变动后男女比例=.但事实上为.构造情况和事实相比,女职工人数相同,而男职工份和份之间相差了份,人数相差份,即份=,份=,则“增加后地女职工人数”=份=人,则目前女职工人数=-=人.因此,答案选择选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点拨】本题属于比例改变型,可采用构造法求解.构造男女职工人数按原始比例增加,但一定要注意构造情况和事实情况地差别.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六:小结比例问题可以适用多种题型,包括我们熟知地三变量之间地基础比例、巧用不变量求解(总量不变、中间量不变)、三项连比(一般为比例不变)和比例改变类等,需要灵活运用“和同”、“比例差值”和“构造比例”进行求解.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行测解题技巧:比例思想下面是由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行测解题技巧:比例思想,希望能帮到您!一.应用环境1 、出现了比例、分数、百分数、倍数等当题干中出现比例、分数、百分数时,首先考虑的应该是是否可以用整除思想来快速解题,若不行,再考虑用比例思想来解题。
例:某年甲企业的利润比丙企业少210 万元,甲、乙两企业的利润之比为2∶3,乙、丙两企业的利润之比为4∶5,问该年丙企业的利润为多少万元?A.450B.500C.550D.600分析:因为题干中乙、丙两企业的利润之比为4∶5,由整除思想可得丙的利润肯定能被 5 整除,但 4 个选项都能被 5 整除,所以,接下来还需利用比例思想来解题。
2 、出现了提高、降低、增加、减少等如题干中出现速度提高20%,即前后速度之比为 5:6。
例:从甲地到乙地,如果提速 10%,可以比原定时间提前30 分钟到达。
如果以原速走210 千米,再提速20%,可提前 20 分钟到达。
问两地距离为()千米。
A.300B.330C.350D.420二、解题方法1 、比例的统一:抓不变量(1)部分不变(2)总体不变(3)差值不变例1:已知 A:B=2∶3,B:C=2∶3。
由图知,A:B:C=4:6:9。
例2:已知男:女=2:3,来了若干个女生之后,男:女=3:5。
由图知,女(前):男:女(后)=9:6:10。
例3:已知红球与绿球个数之比=4:3,部分红球染绿后,红球与绿球个数之比=3:5。
红绿总共红绿原来4 3 7 ×8 32 24后来3 5 8 ×7 21 35由图知,原来,红:绿=32:24后来,红:绿=21:35。
小结:统一比例的关键是寻找不变量,通过不变量建立联系。
2 、正反比关系例:做一项工程,甲与乙的效率之比为3:7,且乙单独做比甲做时少用 12 天,问乙单独做此项工程需要几天?对甲与乙而言,工作总量是一定的,而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所以效率与时间成反比,题干中甲与乙的效率之比为3:7,所以甲与乙的时间之比为 7:3,乙比甲少 4 份,4 份对应 12 天,1 份对应 3 天,所以乙单独做的时间=3×3=9 天。
浅谈比例思想在2014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的应用比例法是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学运算中的基本方法,也是最体现效率的方法。
比例法可以解决多种考试中的重要题型,如普通比例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等。
所以比例法对于解决数量关系题,既有效又实用。
比例法的核心思想是比例只代表分数而不代表真实值。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通过几个例题来讲述比例法的相关知识:【例题】一个篮子里有70个苹果,要求把这些苹果分给甲、乙、丙三个人,已知苹果分配方案为甲:乙=2:3,乙:丙=4:5,问甲、乙、丙各分得几个苹果?中公解析:这是一道非常典型的比例问题。
我们先思考第一个问题,甲:乙:丙=2:3:5 还是甲:乙:丙=2:4:5?显然都不对。
我们看甲:乙=2:3,乙:丙=4:5,在这里乙被分配的苹果数应该是固定的,只是在两个比例关系中,把乙分成了不同的份数,所以第一步我们要通过乙把这两个比例进行统一,甲:乙=2:3同时乘以4,乙:丙=4:5同时乘以3,所以得到甲:乙:丙=8:12:15,在这里我们把比例进行了统一,统一后的比例可以直接进行加、减法。
第二个问题,既然甲:乙:丙=8:12:15,那么甲分得8个苹果,乙分得12个苹果,丙分得15个苹果吗?当然不是,我们已经强调过了比例只代表分数,不代表真实值,所以甲:乙:丙=8:12:15这里甲分得8份,乙分得12份,丙分得15份。
那么份数和70个苹果有什么关系?我们怎么把不真实的比例转换为真实的苹果?在这里说明一下,几乎所有的比例题都会给出一个真实的数字,有了它,我们就可以把虚拟的比例进行转换,那首先要明确这个真实的数字所代表的比例关系。
在这道题中,70个苹果对应的是苹果的总数,所以它所对应的应该是苹果的总份数。
通过之前的计算,我们可以得到苹果的总份数为8+12+15=35份,则35份对应70个苹果,则每份对应2个苹果,所以甲分得16个苹果,乙分得24个苹果,丙分得30个苹果。
这道题虽然很简单,但是它充分阐释了比例法的基本解题原理,所以我们要通过一道题学会一类题的解法,要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2014政法干警行测解题技巧大结合政法干警行测考试中,如何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把握重点题,快速有效的获取更高分,没有一些技巧肯定是不行的,总结了行测试卷中可能用到的所有技巧,期望为考生备考提速。
数学运算:1. 分析选项整体性,三奇一偶选其偶,三偶一奇选其奇。
2. 选项有升降,最大最小不必看,答案多为中间项;答案排序处在中间的两个中的一个往往是正确的选项。
3. 选项中如果有明显的整百整千的数字,先代入验证,多为正解。
4. 看到题目中存在比例关系,在选项中选择满足该比例中数字整除特性的选项为正解。
5. 一个复杂的数学计算问题,答案中尾数不同,直接应用尾数法解题即可。
6. 极值问题中,问最小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小的,问最大在选项中多为第二大的(先代入验证)。
选词填空:1. 注意找语境中与所填写词语相呼应的词、短语或句子。
2. 重点落在语境与所选词语的逻辑关系上,而不是选项的词语上。
3. 选项中近义词辨析方向是从范围不同角度辨析的,选择范围大的。
4. 从语意轻重角度辨析的,选项要么选最重的,要么选最轻的。
5. 成语辨析题选择晦涩难懂的成语。
片段阅读:1. 选项要选积极向上的。
2. 选项是文中原话不选。
3. 选项如违反客观常识不选。
4. 选项如违反国家大政方针不选。
5. 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不选文字内容层面的选项。
6. 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选择激励人的选项或在精神上有触动的选项。
7. 提问方式是选标题的,选择短小精悍的选项。
8. 提问方式是“错误的”“不正确的”,要通读材料在选择选项,不能断章取义。
逻辑推理:1. 数字比例与题干接近的选项要注意。
2. 定义判断题注意提问方式是属于还是不属于。
3. 定义判断若出现多定义,不提问的定义不用看。
4. 削弱型和加强型推理题题干中未提信息若出现一般为无关选项。
5. 评价型推理题正确答案一般兼顾双方。
6. 结论型推理题正确答案一般为语气较弱的选项。
7. 排除弱化项、主观项、论题偏离项,剩下往往是答案。
事业单位行测答题技巧:比例思想在行测中的应用无论是公务员考试还是事业考试,行测数学部分都是考生公认最难的部分,其中数学运算部分更是难中之难!结合行测考试特点:时间段题量大,那么在答题的过过程当中就更加要求学生对技巧方法的使用,否则单一的方程法是不足以满足行测考试的需要的。
通过对历年行测考试真题的分析,能够看出行测数学运算部分考查的题型主要分为计算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容斥问题、几何问题、利润问题等,其常用的解题技巧也有众多个,如:整除思想、代入排除思想、分类分步思想、极值思想、特征思想、比例思想等等;在众多思想中,比较别常用但也是学生们普遍认为较难的就是比例思想。
那么接下来中公教育老师宋丽娜就讨论下比例思想在行测数学运算的应用。
比例思想,其实就是应用题干中比例关系来解题。
那什么是比例呢?例如:甲乙两个小朋友各有20个、30个苹果;由此可知甲乙两个小朋友的苹果数之比为2:3;这里的2:3就是比例,它可以描述实际量(实际苹果数)之间的关系。
比例思想常考题型(1)比例思想常应用于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等含有A×B=M的题型当中。
此时常用的比例思想中的正反比干系来解题。
例1.甲、乙两单位合做一项工程,8天可以完成。
先由甲单位独做6天后,再由两单位合做,结果用6天完成了任务。
如该工程由乙单位独做,则需多少天才能完成任务?A.8B.12C.18D.24【答案】B。
解析:此项工程,甲乙合作8天完成。
那么甲乙合作6天完成工作总量的3/4,也就是甲单独做6天完成工作总量的1/4;而此项工程中甲一共做了12天,共完成工作总量的1/2,则乙做6天完成工作总量的1/2,那么乙单独做完此项工程要12天,故选B。
补充知识点:在A×B=M的等式中,当M一定时,A和B成正比例变话;当A(或B)一定时,M和A(或B)成正比例变化。
此题当中甲乙合作6天完成工作总量的3/4,是因为当工作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工作总量和时间是成正比的。
2014年国考行测备考之比例思想比例法是用份数之比来代替两个相关联的实际量之比,即把每个实际量分成几份来表示实际量。
例如水果盒中苹果有15个,梨有9个,则这两个水果的个数之比即为5:3,从这个比例关系当如果在题干当中出现比例、分数、百分数,或者出现了提高、降低、增加、减少等字眼时可考虑用比例思想来解题。
利用某些量的比例关系巧妙解题,能快速提高解题速度。
在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等多种题型中均能很方便的应用。
下面让我们通过几个国考真题来体会一下。
【例1】小王步行的速度比跑步慢50%,跑步的速度比骑车慢50%。
如果他骑车从A城去B城,再步行返回A城共需要2小时。
问小王跑步从A城到B城需要多少分钟?A.45B.48C.56D.60【例3】同时打开游泳池的A、B两个进水管,加满水需1小时30分钟,且A管比B管多进水180立方米。
若单独打开A管,加满水需2小时40分钟。
则B管每分钟进水多少立方米?A.6B.7C.8D.9【中公解析】:答案B。
“同时打开A、B两个进水管时加满水需1小时30分钟”和“单独打开A管加满水需2小时40分钟”中工程量是一样的。
而根据比例关系,当总工程量一定的情况下,效率与时间是呈反比关系,故可根据时间比推出效率比:可以看出A的效率是9,A+B的效率是16,那么B的效率是7,A,B的效率比为9:7。
在1小时30分钟内A管比B管多进水180立方米,即每分钟A管比B管多2立方米,而A的效率比B的效率多2份,即每份代表1立方米,所以B管每分钟进水7立方米,B为正确选项。
凡署名来源“山东中公教育官网()”(山东公务员招考网,山东公务员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信息资料,转载,请保留来源注明。
2014年宁夏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试卷(精选)及详解所给出的图、表、文字或综合性资料均有若干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请开始答题: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5题。
2013年3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5.76万亿元,同比增长14.9%,增速比上年同期低0.8个百分点。
2013年3月末,主要金融机构及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外贸银行人民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78万亿元,同比增长13.5%,比全部企业贷款余额增速高1.2个百分点。
2013年3月末,主要金融机构本外币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6.46万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轻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6824亿元,同比增长7.6%;重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5.77万亿元,同比增长2.7%。
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6.55万亿元,同比增长8.9%。
2013年3月末,主要金融机构及小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财务公司本外币农村贷款余额15.24万亿元,同比增速18.4%;农户贷款余额3.86万亿元,同比增长16.9%;农业贷款余额2.87万亿元,同比增长12.3%。
2013年3月末,主要金融机构以及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外资银行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12.98万亿元,同比增长16.4%,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04万亿元,同比增长21.4%,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3.2万亿元,同比增长12.3%,个人购房贷款余额8.57万亿元,同比增长17.4%,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6140亿元,同比增长42.4%。
1.2013年3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约为2011年同期的多少倍?()A.1.1B.1.2C.1.3D.1.4【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2011年同期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66.76/(1+14.9%)÷(1+14.9%+0.8%)=66.76/[(1+14.9%)(1+15.7%)],则所求为66.76/[(1+14.9%)(1+15.7%)]≈1.15×1.15≈1.3倍。
北京中公未来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政法干警考试特值、比例思想巧解真题政法干警考试网为您提供,欢迎加入政法干警QQ群223139882行测作为政法干警考试的必考科目,有着题量大、时间短的特点,面对这样的压力,大多数考生在备考时会有选择性地放弃行测中的某些薄弱知识点,而数学运算又是绝大多数考生首选放弃的部分,殊不知数学运算部分只要掌握方法和技巧,大多数题目都可以快速解决。
中公教育专家在此向大家介绍两种常用方法巧解政法干警真题。
一、特值思想特值思想,顾名思义即给某个未知的量设一个特殊值,以简化计算。
所以设特值的关键就在于给什么样的未知量设一个什么样的值,才能简化计算,达到快速求解的效果。
特值思想应用的核心是题干中的某个或某几个量能够体现“任意性”,即这个量取任何数值都不会影响计算结果。
在题干中往往存在这样的特征,一是题干出现“任意”字眼,比如说几何问题、工程问题、字母计算题目中出现纯字母、无数字、动点、一批、若干、任意等字眼时;二是题目概念之间存在A×B=M的关系,且要求出其中一个量,而另外两个量未知,如常见题型中的工程问题、行程问题、利润问题、浓度问题等,都可以思考能否用特值法快速求解。
特值思想应用时要注意把握所设特值应“尽可能取整,尽可能取小,尽可能全面”的原则。
【2013-政法干警(本科)-53】例:动物园的饲养员给三群猴子分花生,如果只分给第一群,则每只猴子可得12粒;如果只分给第二群,则每只猴子可得15粒;如果只给分第三群,则每只猴子可得20粒;那么平均分给这三群猴子,每只猴子可得几粒:( )A.8B.7C.6D.5中公解析:【D】特值法。
分析题干,缺少求解的条件。
要求的平均数,缺少花生总量及猴子的总只数。
找到快速解题关键,设花生的总量为12,15,20的最小公倍数60即可得到每群猴子的只数分别为5,4,3,共12只猴子,60粒花生,每只猴子可得60/12=5粒花生。
更多内容查看黄山人事考试网。
2014宁夏政法干警考试行测:多个题型的多种解法
2014-08-06 10:50:17 来源:中公教育
在政法干警考试行测中,针对不同题型采取不同解题思路之前,先要学会识别不同的题型。
识别不同的题型可以从材料分析题题目的问法入手。
一、主旨概括题的问法主要有:“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这段文字谈论的核心问题是……”、“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等。
二、意图推断题的问法主要有:“这段文字意在说明……”、“这段文字想要传递的信息是……”、“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是……”等。
三、意图强调题的问法主要有:“这段文字意在强调……”、“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意在强调……”等。
四、细节判断题的问法主要有:“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以下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等。
五、语句填空题的问法主要有:“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等。
在识别题型之后,可以根据不同题型的特点来采取相应的解题思路,下面结合几个例题来介绍解材料分析题的一些思路。
【例1】随着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对儿童阅读市场的认识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作家自觉地思考读者定位,发挥自己的创作特长。
从读者年龄段来说,有的作家专心致志地为幼儿写作,有的专门为小学低年级写作,还有的着力满足小学中高年级的阅读需求;从写作内容来说,有的作家专门为孩子写科幻故事,有的一心写冒险小说,有的则认真地为孩子写生活故事。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儿童图书写作的目的性不断增强
B 儿童图书作者的创作定位趋向精准
C 定位准确的儿童图书更适合儿童阅读
D 作家应结合自身特长与市场需求确定创作方向
【解析】B。
这题是一道典型的主旨概括题,主旨概括题的关键在于要概括全面、准确、有重点。
这段材料的主要讲了儿童图书作家发挥自身创作特长,将创作定位进一步精确,因此B 选项概括最为准确。
A选项中的“目的性”没有在材料中体现,材料中的根据读者来定位创作方向不等于写作的目的性增强。
C选项也不符合材料,材料中没有讲到定位准确的儿童读书是否更适合儿童阅读,这是推理过当。
D选项将“儿童图书作家”的范围扩大到“作家”,因此也不能选择。
【例2】城墙是古代城市的标志,也是研究城市发展的独特角度。
对中国城墙的描述,自古以来就大量出现在正史、方志、文学作品或绘图绘画中,并且是都城学、规划学、军事学等多门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这说明城墙并非一堵“墙”那么简单。
可以说,每一座古城墙,都是一本厚重的大书,每一块城砖、每一座城门、每一段护城河,都是这本大书中的一行一页。
面对如此厚重的中国城墙,我们当心存敬畏。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应对古城墙的文化遗产价值予以重视
B 古城墙的文化价值远高于其商业价值
C 亟须对现存的古城墙开展保护和研究
D 城墙为研究城市发展提供了独特视角
【解析】A。
这题是一道意图推断题,问考生这段文字意在说明什么。
意图推断题是要求考生根据材料的描述来推断作者的意图,主要做题原则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描述来看意图,推理把握好准确性和适当性。
这段材料将的是古城墙的各种重要性,因此作者意在说明应对古城墙的文化遗产价值予以重视,故A 选项最为合适。
B选项推理的方向不准确,材料并不是意在说明古城墙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的比较。
C选项属于推理过当,根据材料只能推理到“予以重视”,而不是“保护和研究”。
D选项属于没有推理,虽然这句话是正确的,但材料第一句话已经表明了,不属于“意在说明”的范畴。
【例3】云南是“生物王国”,而且地处大江大河的上游,是江河下游地区的“生态屏障”。
曾有一段时间,云南想通过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绕过工业化来发展,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
现在看来,如果工业或者相关产业发展不到位,第三产业就没有服务对象,不仅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制约,生态环境保护往往也因缺乏社会经济资源,难以持久维持。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 云南经验证明发展工业与保护环境两者并举不悖
B 在云南单纯发展第三产业,保护环境的作用不大
C 在云南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较多困难
D 在云南发展工业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条件
【解析】D。
这是一题意图强调题。
意图强调题与主旨概括题和意图推断题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如果材料强调的刚好是材料的主旨,那么就可以转化为主旨概括题,如果材料强调的是作者意在表明的部分,那么可以转化为意图推断题。
这种题型关键在于“强调”二字,阅读材料的时候要带着“这段文字想强调什么”这个问题去问自己,这是解意图强调题的第一思维。
这段材料讲了云南本想通过绕过工业化来发展第三产业,最大限度保护环境和文化,结果并不成功。
可以看出材料想强调的一定是工业的重要性,没有工业不行,有了工业才能发展第三产业,保护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
因此,D选项最为合适。
A选项并不是材料想要强调的重点,B选项材料中不能看出保护环境的作用不大,C选项同样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
【例4】美国交通运输业正逐渐从以石油为基础过渡为采用多种替代能源,如乙醇、生物柴油、电力或氢能等。
为了更加壮大这支队伍,能源部阿贡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始调查将压缩天然气(CNG)作为轻型轿车和卡车能源选择的可能性。
CNG汽车是指主要由甲烷构成的天然气在25兆帕左右的压力下储存在车内类似于油箱的气瓶内、用作汽车燃料。
使用CNG替代汽油作为汽车燃料,可大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噪音污染,而且其不含铅、苯等致癌的有毒物质。
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 )
A CNG作为卡车能源可能性很大
B CNG可能会成为一种替代能源
C 美国交通运输业现在仍以石油为基础
D CNG替代汽油作为汽车燃料好处很多
【解析】A。
这是一道典型的细节判断题。
细节判断题的解题思路只有一个,就是将选项代入到材料中去验证。
A选项说“CNG作为卡车能源可能性很大”,材料中只提到“调查将压缩天然气(CNG)作为轻型轿车和卡车能源选择的可能性”,并没有说可能性很大,因此A选项与原文不符。
B选项可以和材料中“使用CNG替代汽油作为汽车燃料”这句话进行验证,得出B 选项正确。
C选项可以和材料中“美国交通运输业正逐渐从以石油为基础过渡为采用多种替代能源” 这句话进行验证,得出C选项正确。
D选项可以和材料中“可大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噪音污染,而且其不含铅、苯等致癌的有毒物质”这句话进行验证,得出D选项正确。
【例5】所谓声誉,实际上是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过去在市场交易中的表现的评价。
声誉良好的企业,意味着在与利益相关者交易的历史中,扮演着可以信赖的伙伴角色。
个人或者组织选择自己的交易对象,_____________。
因此,那些有着良好信用记录的企业,将更多地获得利益相关方的青睐,而且彼此的交易更倾向于继续发展下去,而不是“一锤子买卖”。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
A.往往取决于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B.是凭借自己或者他人的交易经验来进行判断的
C.需要考虑双方企业发展的切实需要
D.合作对象的知名度是其首要考虑的因素
【解析】B。
这道题是典型的语句填空题。
语句填空题解题的第一思维是找出横线上下文中相应的信息点来和选项进行对比,并将选项代入横线处使材料语句通顺,最终确定选项。
这题的横线处于材料中间位置,因此信息点应从横线前后去找。
材料中提供的信息点有:“市场交易中
的表现”、“交易的历史”、“信用记录”、“不是一锤子买卖”等,这些信息点都强调过去的交易经验,因此B选项最为合适。
综上所述,对于遇到不同题型时,应该有不同的解题思路。
本文最主要想强调的是每种题型都有不同的思考侧重点:做主旨概括题时要想这段材料主要讲的是什么,意图推断题要考虑文字背后隐含的信息或者是想要表明的一个趋势,意图强调题要问自己这段材料到底在强调哪个方面,细节判断题的思维只有一个,就是将选项和材料做比较,找出正确答案,语句填空题要找横线前后的信息点与选项做匹配。
思考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是使用的解题技巧仍然可以通用,比如排除法是首选,用关联词分析法可以找出重点句,2131步骤法是每种题型都可以使用的解题顺序等。
因此,同学在平时练习材料分析题的时候,可以将这几种题型混合起来一起练习,锻炼自己不同题型之间的解题思路切换能力,熟练各种解题技巧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