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深圳社区商业专题研究报告下
- 格式:ppt
- 大小:4.80 MB
- 文档页数:79
深圳商圈调研报告深圳商圈调研报告(一)随着深圳经济的蓬勃发展,深圳商圈也逐渐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重要商业中心之一。
为了了解深圳商圈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研。
一、商圈概况深圳商圈位于深圳市中心地带,集聚了大量国内外知名品牌和企业总部。
商圈内有多个商业写字楼、购物中心和酒店,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氛围。
商圈的交通便利,周边有多条地铁线路和公交线路,满足了人们的出行需求。
二、人流量调查我们针对深圳商圈的人流量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商圈平均每天的客流量超过十万人次。
周末和节假日,商圈的客流量更是呈现爆发式增长,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消费者前来购物和休闲。
三、品牌分布商圈内有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的旗舰店和专卖店。
调研发现,奢侈品牌在深圳商圈的占比较高,其中包括国际大牌以及国内知名奢侈品牌。
此外,快时尚品牌也拥有不少粉丝,年轻人是其主要消费群体。
四、消费水平深圳商圈的消费水平较高。
调研显示,消费者在商圈内的人均消费金额达到了较高水平。
这与深圳市的经济实力和人均收入水平密切相关。
深圳商圈提供了各类商品和服务,包括高端奢侈品以及餐饮、娱乐等,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深圳商圈调研报告(二)五、店铺经营现状在深圳商圈,店铺经营形式多样,既有直营店,也有加盟店。
直营店多由知名品牌自主经营,加盟店则由独立经营者经营。
调研发现,直营店的数量相对较多,这与品牌形象和品质的保证密切相关。
同时,加盟店也有一定市场份额,提供更多元化的消费选择。
六、商圈竞争状况深圳商圈的竞争激烈,各大品牌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纷纷推出促销活动和特色服务。
店铺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价格和服务上。
部分知名品牌通过不断创新推陈出新,获得了市场与消费者的青睐。
不过,也有一些中小品牌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经营压力较大。
七、商圈未来发展趋势深圳商圈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商业区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对品质和体验的追求,商圈将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和产品质量。
社区商业研究报告(一)引言概述:社区商业作为一种充满活力且不断发展的经济形态,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社区商业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对社区发展的影响。
本文将从社区商业的概念及特点、社区商业的发展模式、社区商业的盈利模式、社区商业的风险及挑战以及社区商业的前景展望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正文:1. 社区商业的概念及特点1.1 社区商业的定义1.2 社区商业的特点1.3 社区商业的分类2. 社区商业的发展模式2.1 线下社区商业模式2.1.1 传统商业模式2.1.2 现代商业模式2.2 线上社区商业模式2.2.1 电子商务模式2.2.2 社交媒体平台模式3. 社区商业的盈利模式3.1 商品销售盈利模式3.1.1 线下实体店销售3.1.2 电子商务平台销售3.2 广告与推广盈利模式3.2.1 广告投放3.2.2 租赁广告位3.3 服务与订阅盈利模式3.3.1 社区服务收费3.3.2 会员订阅收费4. 社区商业的风险及挑战4.1 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4.2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4.3 用户需求的多元化4.4 社区商业平台的信任问题4.5 法律法规的限制5. 社区商业的前景展望5.1 科技发展与社区商业的融合5.2 个性化需求与社区商业的结合5.3 社区商业的可持续发展5.4 未来社区商业的创新模式5.5 社区商业对社区发展的积极影响总结:社区商业作为一种新兴发展模式,在当今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社区商业的概念及特点、发展模式、盈利模式、风险及挑战以及前景展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通过深入研究社区商业的相关内容,我们对社区商业的重要性及其对社区发展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社区商业将在未来展现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城市社区商业综合体发展模式研究∙∙浙江省房地产业协会浙江东冠置业投资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一、社区商业综合体的功能和特征(一)商业地产的含义及其层级商业地产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商业地产是指各种生产性物业(如厂房)、非居住性物业,包括写字楼、出租性公寓、会议中心以及商业服务业经营场所等。
而狭义的商业地产是专指用于商业服务业经营用途的物业,包括零售、餐饮、休闲娱乐、住宿、办公等设施,商业地产的开发模式、融资模式和经营模式都有别于商品住宅。
本文以下指的商业地产是指狭义上商业地产,即指用于商业服务经营用途的物业。
1、商业地产的层级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商业地产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本文按照商业地产项目的规模和辐射范围,将商业地产分为市中心级商业、区域级商业、社区商业和街坊商业等四个层级。
市中心级商业地产一般建设规模都比较大,建筑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以上,日均客流量达到50万人次以上,一般处于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区域级商业地产是次于市中心级的商业地产,一般建筑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以上,日均客流量达到25万人次以上,一个城市一般具有好几个区域级商业区;社区级商业地产具有一定程度的商业集聚,主要商业业态以满足本地居民日常生活消费必需和日常生活服务为主,服务对象主要为本社区居民以及在本地区的商务人士,建筑规模一般在2.5万平方米以上,日均服务人口在5万人次以上,该级别商业是一个城市的主要商业形式;街坊商业地产主要是方便本地居民就近购买生活必需品,为本地居民提供必要的生活服务,这种商业地产一般以底商形式出现,建筑面积较小,一般只有几百平方米,大的可以到几千平方米。
2、社区商业地产发展潜力巨大社区商业以方便居民生活,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为主要目的。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社区建设的飞速发展以及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发生的显著变化,居民生活要求快捷、便利的服务,居民对社区商业的需求日益增加。
深圳商业街概况为了把锦绣东方商铺做成龙岗乃至深圳市标志性商业项目,2009年2月初世纪兰德公司特意组织公司相关人员对深圳比较知名、目前经营状况较好的商业街进行了考察,进一步了解了深圳市商业街铺发展现状,现将本次考察情况总结如下:一、东海花园商业街——东海坊整体环境较好,形象较高,装修档次较高,业态组合丰富,标识统一,但休闲配套设施相对较少,绿化较多,不利于街铺发展。
业态组织分布:二、阳光带海滨城——商业街街铺整体形象较佳,规模较小,业态组织不丰富,色彩比较单一,商业味不足。
三、西海湾花园——商业街规模较大,业态组织丰富,整体标识统一,休闲配套有,但与其规模比较,配套还是相对较少。
三、蔚蓝海岸——商业街规模较小,沿街绿化配套基本没有,整体形象不统一,标识不清楚,商业氛围较差。
四、海月花园——商业街整体形象佳,形象与标识统一,商业氛围浓厚,业态组合较佳,绿化适中,休闲配套较少。
五、花园城——商业街整体形象佳,色调丰富,标识统一醒目,绿化点缀恰当,虽然招商并没有完成,但商业氛围已经十足。
六、南海玫瑰花园——商业街商业街规模较大,整体形象及包装较到位,标识清晰醒目,但固定绿化较少,临街与主干道之间设计存在问题,影响商业街的可达性。
七、中海月朗苑——商业街规模较小,但商业街包装氛围浓厚,整体表现档次高。
但沿街绿化配套少。
八、海上世界——商业街整体形象档次高,色彩丰富,商业氛围好,绿化配套较佳。
九、深圳典型商业街分析万科城·风情步行街1、项目基础资料万科城·风情步行街,是依托于万科城,贯穿社区的“风情步行街”。
是集特色购物、主题饮食、娱乐休闲、Loft空间为一体极具西班牙风情的商业步行街。
商业街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是美伦美奂的万科城风情步行街,二期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
另外还有总占地12000多平方米的哥伦布广场,是周边几公里半径内居民休闲娱乐中心。
2、内部交通动线、人流动线人车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商业调研报告社区店[共5篇]第一篇:商业调研报告社区店商业业态调研报告时间:3月22日-23日一、城市综合体及超市调研2月22日对喜荟城、万象城、cocopark、海岸城等高端商业综合体和超市吉之岛进行了业态调查,重点关注在童用(包括儿童食品、儿童玩具、儿童服装、儿童奶粉)、市场上出现的新项目、跟食物、居家生活有关的项目等。
从几家城市综合体的品牌店组合来看,都大同小异,品牌店铺都是跟着城市综合体在走。
每一次考察,都有新的发现,和上次重复的内容就不累赘了,本次调研报告内容上次进行互补。
休闲茶饮店如一茶一坐,针对白领消费群体,特色是:书架上的茶饮、茶人庄园,对外宣传的理念是:把客人当朋友,把伙伴当家人,产品组合上以茶为主打,配上一些简餐和甜品,如红豆冰等。
满记甜品,是一家香港糖水店。
以传统中式糖水、黑糯米、汤丸、豆腐花、西米露、凉粉、糕点、冻饮等常规组合,并推出时令甜品,作为更新,制造亮点。
定位明确,就是甜品。
江南味道的经营特色,整合了江南有特色的菜品和点心,通过江南风格的装饰,不豪华、不浮躁,走自己的婉约之路,人气相当高。
这几个店铺都是成功的连锁店,其定位、特色、商品组合、价格、风格、标准化的共性是值得学习的。
这几个大型商业中心都是以时尚、高端、风格追求为定位,喜荟城的定位里多了一个“亲子”的内容,童装、玩具、游戏等项目丰富多彩,并且将亲子安排在2楼,集聚了很大的人气。
这次调研也把很多视角放在了儿童身上。
首先观察到的现象是:1、很多儿童在离玩具不远的地方开始加速,脱离父母,直奔玩具店;2、儿童在玩具区内哭闹,不离开,非要买一个玩具给她,而有些母亲则怒气冲天拉扯小孩,有的连蒙带骗想带小孩离开,有的则买了玩具,皆大欢喜。
可见玩具和儿童用品对小孩子的吸引力。
在儿童零食上,吉之岛的儿童区最有特色,首先是天花和地板的装饰,很浓的儿童氛围;然后是儿童区的货架,更好够12岁以下的儿童伸手可取,商品的组合则遵循了通用的原则。
城市社区商业开发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城市社区商业开发研究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城市发展已经趋向成熟,居民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城市社区商业是重要的城市生活配套设施之一,它不仅提供居民的日常消费与服务需求,还可以增加社区的活力和互动性。
尤其在当前新冠疫情的影响下,社区商业的重要性更加显著,成为居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城市社区商业的发展面临着多重挑战,比如市场竞争激烈、商业类型单一、品质不高等问题。
因此,对城市社区商业开发的研究,有助于加强社区商业的竞争力,满足市民多元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促进城市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的目的在于:1.探究城市社区商业的特点和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和原因。
2.结合国内外城市社区商业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城市社区商业开发的建议和措施。
3.构建城市社区商业开发的评价指标体系,检测其发展效果。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梳理城市社区商业的相关概念和发展背景,分析其特点和类型。
2.分析城市社区商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改善措施。
3.借鉴国内外城市社区商业开发的成功经验,形成适用于我国的模式和策略,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4.构建评价城市社区商业开发的指标体系,制定评价方法和标准,检测其发展效果。
三、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方法,进行各种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其中:1.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报告、政策法规等,了解城市社区商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2.案例分析法:选择国内外成功的城市社区商业开发案例,分析其成功因素和经验,借鉴其启示。
3.专家访谈法:通过对城市规划、建筑、商业等领域的专家进行访谈,获取他们对城市社区商业开发的建议和看法。
4.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市民对城市社区商业的需求和期望,以及商业服务满意度等情况。
四、预期研究成果本研究预期的成果主要包括:1.系统地梳理了城市社区商业的相关概念、特点和类型,分析其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怎样确定项目的商业体量商业规模(占住宅建面的比例)外向型(5%~11%):商业体量较大,依靠本社区居民的消费不足于支撑商业的连续稳固经营,需要外部较大规模消费群来支撑商业的正常经营,这对周边商业环境的要求专门高,需要周边环境能够提供足够的人流和良好的商业氛围中间型(2%~5%):这一类别的社区商业正常经营要紧依靠于本社区居民的需求,商业规模上不能追求庞大化,否则市场难以消化。
中间型(2%以下)社区商业规划时差不多不考虑社区商业的对外性,完全依靠本社区居民的需求,商业规模的大小可依照社区人口规模而变化,一样情形下本社区人口规模足以支撑商业的正常经营。
论坛有关于社区商业进展的专题研究,其中以汉略,世方的专题报告最为专业:《汉略-社区商业经营开发手册》://bbs.winfang /dispbbs.asp?BoardID=124&ID=79506&replyID=&skin=1《深圳社区商业专题研究》://bbs.winfang /dispbbs.asp?BoardID=124&ID=132674&replyID=&skin=1随着国家经济的进展壮大,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休闲与购物相结合的“一站式购物”作为一种全新的购物理念,逐步被人们同意。
顺应这种新的消费潮流,近年来,商业地产行业迅速崛起,SHOPPING MALL、商业街、购物村、购物镇等大型商业地产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大江南北,规模从几万平方米发展到几十万平方米,从单栋建筑形状进展到由多栋建筑构成的组团式建筑群落。
尽管开发形势火热,但此类项目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大量问题,项目搁浅或开业后运营困难的现象屡有发生。
商业地产项目的开发不同于住宅项目开发,不能沿用住宅项目开发的操作模式,机械的照搬设计住宅项目的理念和流程对商业项目进行规划设计。
商业地产项目不管业态定位,依旧设施的规划都要考虑其商业属性,商业属性是项目开发的全然点,贯穿项目开发、设计、建设、运营的每个过程与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