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gear)

二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gear)

二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gear)
二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gear)

二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 2.1 概述

一、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作用、工作原理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是液压系统中的能量转换元件。

液压泵:将原动机(电动机、柴油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油液的压力能,再以压力、流量的形式输送到系统中去。称为动力元件或液压能源元件。

液压马达:是将压力能转换为旋转形式的机械能.以转矩和转速的形式来驱动外负载工作,按其职能来说,属于执行元件。

工作原理:液压泵和液压马达都是靠密闭的工作空间的容积变化进行工作的,所以又称为容积式液压泵和液压马达。(从原理上讲,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是可逆的)图2—1为单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图。

容积式液压泵工作须具备的条件:1)具有若干个良好密封的工作容腔;2)具有合适的配油关系,即吸油口和压油口不能同时开启。二、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分类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类型较多。

液压泵:按其在单位时间内输出油液体积能否调节而分为定量泵和变量泵,按其结构形式可分为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等,如图2—2所示。

液压马达:也具有与液压泵相同的形式,并按其转速可分为高速和低速两大类,如图2—3所示

三、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主要性能参数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性能参数主要有压力(常用单位为Pa)、转速(常用单位r/min)、排量(常用单位为m3/r).流量(常用单位为m3/n或L/min)、功率(常用单位W )和效率。

(一)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

1.压力(B p)

工作压力:泵实际工作时的压力叫泵的工作压力,它随负载的大小而变化的。

额定压力:泵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按试验标准规定能连续运转的最高压力。

2.转速(B n)

额定转速:泵在额定压力下,能连续长时间正常运转的最高转速。

3.排量和流量

V):液压泵每转一转,其密封容积几何尺寸变化排出排量(B

液体的体积.(即在无泄漏的情况下,液压泵每转一转所能输出的液体体积。)

q):在不泄漏的情况下,泵在单位时间内排出理论流量(Bt

液体的体积。

q):泵在工作中,实际排出的流量,它等于泵实际流量(B

的理论流量与泄漏量之差。

额定流量: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按试验标准规定必须保证的流量,亦即在额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泵输出的实际流量。

4.功率

P):泵的输入量是泵轴的转矩和转速(角速度).输输入功率(Bm

入功率是指驱动泵轴的机械功率,即转矩与转速的乘积。

P):液的输出量是输出液体的压力和流量,输出输出功率( By

功率是泵输出的液压功率,即泵实际输出流量和压力的乘积。

5.效率

容积效率(Bv η):际输出流量与理论流量的比值。

机械效率(Bm η):理论上驱动泵轴所需的转矩与实际驱动泵轴的

转矩之比。

总效率(B η):泵的输出液压功率与输入的机械功率之比。

Bm

Bv B ηηη= (二)液压马达的主要性能参数

1.压力(M p )

工作压力:实际工作中,液压马达的输入压力。

额定压力:液压马达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按试验标准规定能连

续运转的最高压力。

压力差:液压马达输入压力与输出压力之差。

2.转速(M n )

额定转速:在额定压力下,能连续长时间正常运转的最高转速。 最低稳定转速:液压马达在额定负载时,不出现爬行现象的最

低工作转速。

3.排量和流量

排量(M V ):液压马达每转一转,由其密封容积几何尺寸变化计算而得的吸入液体的体积。

理论流量(Mt q ):为形成指定转速,马达密封容腔变化所需的流

量。

实际流量(M

q):单位时间内输入液压马达入口处的流量。实际流量与理论流量之差值,即为马达的泄漏量。

4.功率

P):液压马达的理论功率为压力差与理论流量的乘积。

理论功率(Mt

实际输入功率(M

P):液压马达的压力差与实际流量的乘积。

实际输出功率(y

P M)液压马达输出轴上输出的机械功率。

5 效率

η):液压马达的理论流量与实际流量的比值。

容积效率( MV

η):液压马达的实际输出转矩与理论转矩之比。

机械效率(Mm

η):液压马达输出功率和输入功率之比。

总效率(M

§ 2.2 齿轮液压泵和齿轮液压马达。

一、外齿轮液压泵

齿轮泵是液压系统中常用的一种定量泵。(汽车发动机机油泵)主要优点: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使用维修方便等、另外齿轮泵还具有自吸性能好、转速范围大、对滤油精度要求不高、对油液污染不敏感等优点。

主要缺点是流量和压力脉动大、排量不可调、噪声也较大。

齿轮泵按其啮合形式可分为外啮合齿轮泵和内啮合齿轮泵两种。内啮合齿轮泵结构紧凑、运转平稳、噪声小、有良好的高速性能,但加工复杂、流量脉动大、高压低速时容积效率低;外啮合齿轮泵工艺简单、加工方便。

(一)外啮合齿轮泵工作原理

齿轮2 外啮合齿轮泵工作原理如图2—4所示。

结构:其主要由装在泵体1内的一对外啮合齿轮2、3,齿轮轴及两侧端盖组成。在泵体内.由这对互相啮合的齿轮、齿轮两侧的端盖及泵体相配合,把泵体内部分为左右两个互不相通的容腔。

工作原理:当主动齿轮2按图示方向旋转时,在右腔由于一对对轮齿脱开,使密封工作腔容积不断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油箱内的油液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吸入右腔,填满轮齿脱开时形成的空间,这一过程为齿轮泵的吸油过程。随着齿轮的旋转,吸满的油液被带往左腔,由于一对对轮齿相继啮合,使密封工作容积不断减小,齿间的油液被挤压出来排往系统,这就是齿轮泵的排油过程。这样随着齿轮不停地旋转,吸油腔和压油腔就不断地吸油和排油。

(二)外啮合齿轮泵排量、流量的计算

外啮合齿轮泵排量可以近似地看作是两个啮合齿轮齿间的工作容

积之和。若假设齿轮齿间的工作容积等于轮齿的体积,则齿轮泵的排量就等于一个齿轮的齿间容积和其轮齿体积总和的环形体积。

2

2zBm DhB V B ππ== (2—1)

B V —齿轮泵的排量(m 3/r);

z —齿轮的齿数;

m —齿轮的模数(m);

B —齿轮的齿宽(m);

D 齿轮的节圆直径(m), mz D =

h —轮齿有效工作高度(m), m h 2=

实际上,齿间的容积比轮齿的体积稍大一些,且齿数越少差值

越大。考虑这一因素,实际计算时取6.66代替式(2-1)中的2π,则齿轮泵的排量为

2

66.6zBm V B = (2—2) 由此得齿轮泵的输出流量为

BV B B Bt n V q η601= (2—3)

式中 Bt q — 齿轮泵的输出流量(m 3/s)。

B V —齿轮泵的排量(m 3/r);

B n —齿轮泵额定转速(r /min):

BV η— 齿轮泵的容积效率。

(三)齿轮泵的脉动率

由式(2—3)计算所得的流量是齿轮泵的平均流量。实际上齿轮泵

在工作中,排量是转角的周期函数,存在排量脉动,所以瞬时流量

也是脉动的。即当啮合点处于啮合节点时,瞬时流量最大,当啮合

点开始进入啮合和开始退出啮合时,瞬时流量最小。由于流量的脉

动,直接影响液压系统工作的平稳性。用流量脉动率表示流量脉动

的大小,流量脉动率为

Bt q q q min max

-=σ (2—4)

式中 σ— 液压泵的流量脉动率;

max q — 液压泵最大瞬时流量(m3/s );

min q — 液压泵最小瞬时流量(m3/s )。

流量脉动率是衡量容积式液压泵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容积式液压系中,齿轮泵的流量脉动率最大,且流量脉动率

的大小与齿轮啮合长度、齿数有关。低压齿轮泵的齿数,一般取13

—19,高压齿轮泵齿数z 一般 取6—13。

(四)齿轮泵的困油现象及卸荷措施

为了保证传动的平稳性及吸排油腔的可靠密封(使吸油腔与排

油腔被齿与齿啮合接触线隔开而不连通),就要求齿轮的重合度ε大

于1,这样齿轮转动时当一对齿轮尚未脱开啮合前,后一对齿轮就

开使进入啮合,在这一小段时间内,同时有两对齿进行啮合,在它

们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称为闭死容积,如图2-5所示。

困油现象: 由于闭死容积大小的变化,造成液体压力急剧升高和降低的现象,称为困油现象。

消除困油现象的方法:通常是在齿轮泵两侧的盖板上开卸荷槽,如图2—5中虚线所示。其原则是:当闭死容积处于最小位置时,卸荷槽不能与闭死容积相通,即闭死容

(五) 齿轮泵的径向力(排油腔液压力和齿轮径向啮合力造成)

(六)齿轮泵的端面间隙补偿(其泄漏有三条途径:)

齿轮泵工作时,液压油从高压区向低压区有一定的泄漏。

一条是通过齿顶圆和泵体内孔间的径向间隙产生泄漏,其

泄漏量约占总泄漏量的15%—20%

是齿轮啮合处泄漏,泄漏量很少,一般不予考虑;

另一条是齿轮端面与泵端盖扳之间的轴向间隙,产生的轴向

间隙泄漏,由于其泄漏的途径多,密封长度短.泄漏量约占

总泄漏量的75%—80%

泵的结构设计中必须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在中高压齿轮泵中,为了减少轴向间隙泄漏而采用轴向间隙自动补偿装置,如图2-7所示。

图2-7a是浮动轴套式的间隙补偿

图2-7b是浮动侧板式的间隙补偿

图2—7c是挠性侧板式的间隙补偿

二、内啮合齿轮泵(内啮合齿轮泵分渐开线齿轮泵和摆线齿轮泵。)结构:内合渐开线齿轮泵啮由外齿轮1、内齿轮2、月牙板3等组成。工作原理:内齿轮和外齿轮相啮合,月牙板将吸油腔与排油腔隔开。当传动轴带动外齿轮旋转时,与此相啮合的内齿轮也随着旋转,吸油腔由于齿轮脱开容积不断增大而连续吸油。吸入的油液经月牙板后进入压油腔,压油腔由于齿轮啮合容积不断减小而将油液连续排出。

优点:无困油现象,流量脉动小,压力脉动及噪声也都小;结构紧凑、尺寸小、重量轻。磨损小,寿命长。

主要缺点:工艺性不如外啮合齿轮泵,造价高。

三、齿轮液压马达

齿轮马达特点: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惯

性小、耐冲击,维护方便,对油液过滤精度要求较低等特点。流量脉动较大,容积效率低,转矩小,低速性能不好。

齿轮马达的工作原理:当高压油进入齿轮马达的进油腔(由齿1、2、3和1,、2’、3,、4,的表面及其泵体和端盖的有关内表面组成)之后.由于啮合点半径:x和y永远小于齿顶圆半径,因而在齿1和2,的齿面上,便产生如箭头所示的不平衡的液压力。该液压力就相对于轴线O1,和O2:产生转矩。在该转矩的作用下,齿轮马达就按图示箭向旋转,拖动外负载做功。随着齿轮的旋转,齿1和l′,所扫过的

容积要比齿3和4,所扫过的容积小,进油腔的容积不断增加,高压油便不断进入,同时又被不断地带入回油腔排出。这就是齿轮马达按容积变化进行工作的原理。

在齿轮马达的排量一定时,马达的输出转速只与输入

流量有关,而输出转矩随外负载而变化。(齿轮马达和齿轮泵主

要区别)

1) 进、出通道对称,孔径相同。以便正、反转使用

时性能一样。

2) 采用外泄漏油孔。因为马达回油有背压。另一方

面马达正、反转时,其进回油腔也相互变化。如果采用

内部泄漏,容易将轴承内部冲坏。

3) 轴向间隙自动补偿的浮动侧板,必须是适应正、反转时都能工作的结构。同时解决困油现象的卸荷槽必须是对称布置的结构。

4) 应用滚动轴承较多,主要为了减少摩擦损失而改善起动性能。

第二章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一、什么是液压泵? 依靠密闭工作容积的改变实现吸、压液体,从而将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的装置。 二、液压泵的作用什么? 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其作用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指液 压系统中的油泵,它向整个液压系统提供动力。 三、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当齿轮旋转时,在A 腔,由于轮齿脱开使容积逐渐增大,形成真空从油箱吸油,随着 齿轮的旋转充满在齿槽内的油被带到B 腔,在B 腔,由于轮齿啮合,容积逐渐减小, 把液压油排出 利用齿和泵壳形成的封闭容积的变化,完成泵的功能,不需要配流装 置,不能变量。 四、液压泵的特点是什么? (1) 必须有若干个密封且可周期性变化的空间。液压泵的理论输出流量与此空间变 化量及单位时间内变化数量成正比,和其他因素无关。 (2) 油箱内的液体绝对压力恒等于或大于大气压力,为了能正确吸油,油箱必须与 大气相通或采用充气油箱。 (3) 必须有合适的配流装置,目的是将吸油和压油腔隔开,保证液压泵有规律地、 连续地吸、排油。液压泵机构原理不同,其配流装置也不同。 五、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有哪些?(见p35) 1.压力与吸入性能 什么是液压泵的工作压力?什么是液压泵的额定压力?什么称为吸入压力? 实际工作时的输出压力为液压泵的工作压力。 液压泵的额定压力是指泵在正常工作的条件下,按实际标准规定能连续运转的最高压 力。 液压泵进油口处的压力称为吸入压力。 2.排量和流量 液压泵的排量是指泵每转一转,所输出的液体体积,用V 表示。其值是密封容积几何 尺寸变化量。排量可调的液压泵称为变量泵,不可调的液压泵称为变量泵。 流量是指液压泵在单位时间输出液体的体积。 实际流量是指泵工作时出口实际输出的流量。 额定流量是指泵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按实验标准规定所必须保证的流量,用n q 表 实际流量和额定流量均小于理论流量。 排量与流量的关系:nV q t V ——液压泵排量 n ——主轴转速(r/min ) 六、功率和效率? 液压泵是靠电动机带动,输入的是转矩和转速即机械能,输出的是液体压力和流量即压 力能。 输入功率 P?=T ω 输出功率 Pn=pq T ——转矩 P ——输出压力(Pa )

二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gear)

二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 2.1 概述 一、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作用、工作原理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是液压系统中的能量转换元件。 液压泵:将原动机(电动机、柴油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油液的压力能,再以压力、流量的形式输送到系统中去。称为动力元件或液压能源元件。 液压马达:是将压力能转换为旋转形式的机械能.以转矩和转速的形式来驱动外负载工作,按其职能来说,属于执行元件。 工作原理:液压泵和液压马达都是靠密闭的工作空间的容积变化进行工作的,所以又称为容积式液压泵和液压马达。(从原理上讲,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是可逆的)图2—1为单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图。 容积式液压泵工作须具备的条件:1)具有若干个良好密封的工作容腔;2)具有合适的配油关系,即吸油口和压油口不能同时开启。二、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分类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类型较多。 液压泵:按其在单位时间内输出油液体积能否调节而分为定量泵和变量泵,按其结构形式可分为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等,如图2—2所示。 液压马达:也具有与液压泵相同的形式,并按其转速可分为高速和低速两大类,如图2—3所示 三、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主要性能参数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性能参数主要有压力(常用单位为Pa)、转速(常用单位r/min)、排量(常用单位为m3/r).流量(常用单位为m3/n或L/min)、功率(常用单位W )和效率。 (一)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

1.压力(B p) 工作压力:泵实际工作时的压力叫泵的工作压力,它随负载的大小而变化的。 额定压力:泵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按试验标准规定能连续运转的最高压力。 2.转速(B n) 额定转速:泵在额定压力下,能连续长时间正常运转的最高转速。 3.排量和流量 V):液压泵每转一转,其密封容积几何尺寸变化排出排量(B 液体的体积.(即在无泄漏的情况下,液压泵每转一转所能输出的液体体积。) q):在不泄漏的情况下,泵在单位时间内排出理论流量(Bt 液体的体积。 q):泵在工作中,实际排出的流量,它等于泵实际流量(B 的理论流量与泄漏量之差。 额定流量: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按试验标准规定必须保证的流量,亦即在额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泵输出的实际流量。 4.功率 P):泵的输入量是泵轴的转矩和转速(角速度).输输入功率(Bm 入功率是指驱动泵轴的机械功率,即转矩与转速的乘积。 P):液的输出量是输出液体的压力和流量,输出输出功率( By

液压泵液压马达功率计算

液压泵液压马达功率计算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应用:(1)已知液压泵的排量是为136毫升/ 120kgf/cm 2,计Q=qn=136(毫升/转)×970转/分 =131920(毫升/分) =131.92(升/分) 系统所需功率 考虑到泵的效率,电机功率一般为所需功率的1.05~1.25倍 N D =()N=28.5~32.4(kW ) 查有关电机手册,所选电机的功率为30kW 时比较适合。 (2)已知现有液压泵的排量是为136毫升/转,所配套的电机为22kW ,计算系统能达到 的最高工作压力。 解:已知Q=qn=131.92(升/分),N D =22kW 将公式变形 考虑到泵的效率,系统能达到的最高工作压力不能超过90kgf/cm 2。 液压泵全自动测试台 液压泵全自动测试台是根据各国对液压泵出厂试验的标准设计制造,可测 试液压叶片泵(单联泵、双联泵、多联泵)、齿轮泵、柱塞泵等的动静态性能。测试范围、测试项目、测试要求符合JB/T7039-2006、JB/T7041-2006、JB/T7043-2006等有关国家标准,试验测试和控制精度:B 或C 级。液压泵全自动测试台是液压泵生产和维修企业的最重要检测设备。 液压泵全自动测试台:主要由驱动电动机、控制和测试阀组、检测计量装 置、油箱冷却、数据处理和记录输出部分等组成,驱动电动机选用了先进的变频电机,转速可在0—3000rpm 内进行无级调速,满足各类不同转速的液压泵的试验条件,也可测试各类液压泵在不同转速下的性能指标。控制阀选用了目前先进的比例控制装置,同时配置手动控制装置,因此测试时可以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和检测,也可以切换为手动控制和检测。压力、流量、转速和扭矩的测量采用数字和模拟两种方法,数字便于用计算机采集、整理和记录,模拟便于现场观察控制。油箱的散热是由水冷却装置完成,可以满足液压泵的满功率运行要求。测试台还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设计和开发,满足不同用户的特殊的个性要求。 功率回收式液压泵全自动测试台:功率回收式液压泵性能测试台是目前最 先进的节能试验方式,它解决了被压加载方式使油温上升过快,不能做连续试验和疲劳寿命试验的缺点。这种新型测试台最高可节省70%的能耗,可直接为用户带来可观的经)(9.2561292.131120612kW Q P N =?=?=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液压泵完成吸油和排油,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泵靠密封工作腔的容积变化进行工作,容积增加吸油,容积减小排油。 什么是齿轮泵的困油现象有何危害如何解决 一部分的油液困在两轮齿之间的密闭空间,空间减小,油液受积压,发热,空间增大,局部真空,气穴、振动、噪声。在两侧盖板上开卸荷槽。 齿轮泵、双作用叶片泵、单作用叶片泵各有哪些特点。如何正确判断转向、油腔和进出油口。 齿轮泵结构简单、尺寸小、重量轻、价格低、流量压力脉动大、泄漏大。 叶片泵流量压力脉动小、噪声小、结构复杂、吸油差、对污染敏感。 单作用叶片泵可做成变量泵。 叶片泵根据叶片方向判断转向。根据容积变化判断进出油口。 为什么轴向柱塞泵适用于高压 柱塞泵配合精度高、泄漏小、容积效率高。 已知泵的额定压力和额定流量,管道压力损失忽略不计,图c 中的支路上装有节流小孔,试说明图示各种工况下泵出口处的工作压力值。 a) b) c) d) e) F F T ,n M 题图 a) b)油回油箱,出口压力为0。 c) 节流小孔流量ρP A C q d ???=20

出口压力 20)( 2A C q P d ?=?ρ d) 出口压力A F P = e) 功率关系M T T V q T T q P ? ?=?=?πω2 出口压力M V T P ?=π2 设液压泵转速为950r/min ,排量为V P =168m l /r ,在额定压力和同样转速下,测得的实际流量为150l /min ,额定工况下的总效率为,求: 1) 泵的理论流量q t ; 2) 泵的容积效率ηv ; 3) 泵的机械效率ηm ; 4) 泵在额定工况下,所需电机驱动功率P ; 5) 驱动泵的转矩T 。 1)理论流量min /6.159/168min /950l r ml r V n q p t =?=?= 2) 容积效率94.06 .159150===t v q q η 3) 机械效率93.094 .087.0===v m ηηη 4) 电机功率kW l Mpa q p P 48.887.0min//15095.2/=?=?=η 5) 转矩Nm n P P T 3.85602===πω 某液压马达排量V M =250ml/r ,入口压力为,出口压力为,总效率η=,容积效率ηV =。当输入流量为×10-3m 3/s 时,试求: 1) 液压马达的输出转矩; 2) 液压马达的实际转速。 1)功率关系n T V n p p m m ??=???-πη2)(21 输出转矩Nm V p p T m m 5.3622)(21=??-=π η v m ηη η=

第二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练习题

第二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三、习题 (一)填空题 1.常用的液压泵有、和三大类。 2.液压泵的工作压力是,其大小由决定。 3.液压泵的公称压力是的最高工作压力。 4.液压泵的排量是指。 5.液压泵的公称流量。 6.液压泵或液压马达的总效率是和的乘积。 7.在齿轮泵中,为了,在齿轮泵的端盖上开困油卸荷槽。 8.在CB-B型齿轮泵中,减小径向不平衡力的措施是。 9.是影响齿轮泵压力升高的主要原因。在中高压齿轮泵中,采取的措施是采用、、自动补偿装置。 10.双作用叶片泵定子内表面的工作曲线是由、和组成。常用的过渡曲线是。 11.在YB1型叶片泵中,为了使叶片顶部和定子内表面紧密接触,采取的措施是。 12.在高压叶片泵中,为了减小叶片对定子压紧力的方法有和。 13.变量叶片泵通过改变,来改变输出流量,轴向柱塞泵通过改变,来改变输出流量。 14.在SCYl4-1B型轴向柱塞泵中,定心弹簧的作用是。 15.在叶片马达中,叶片要放置,叶片马达的体积小,转动惯量小,动作灵敏,适用于的场合。由于泄漏大,叶片马达一般用于、、和的场合。 (二)判断题 1.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取决于液压泵的公称压力。( ) 2.YB1型叶片泵中的叶片是依靠离心力紧贴在定子内表面上。( ) 3.YB1型叶片泵中的叶片向前倾,YBX型叶片泵中的叶片向后倾。( ) 4.液压泵在公称压力下的流量就是液压泵的理论流量。( ) 5.液压马达的实际输入流量大于理论流量。( ) 6.CB-B型齿轮泵可作液压马达用。( ) (三)选择题

1.液压泵实际工作压力称为;泵在连续运转时,允许使用的最高工作压力称为;泵在短时间内过载时所允许的极限压力称为。 A.最大压力 B.工作压力 C.吸入压力 D.公称压力 2.泵在单位时间内由其密封容积的几何尺寸变化计算而得的排出液体的体积称为。 A.实际流量 B.公称流量 C.理论流量 3.液压泵的理论流量实际流量。 A.大于 B.小于C.等于 4.YB1型叶片泵中的叶片靠紧贴在定子内表面;YBX型变量叶片泵中的叶片靠紧贴在定子内表面。 A.叶片的离心力 B.叶片根部的油液压力 C.叶片的离心力和叶片根部的油液压力 5.CB-B型齿轮泵中,泄漏途径有三条,其中对容积效率的影响最大。 A.轴向间隙 B.径向间隙 C.啮合处间隙 6.对于要求运转平稳,流量均匀,脉动小的中、低压系统中,应选用。 A.CB-B型齿轮泵 B.YB1型叶片泵 C.径向柱塞泵 7.液压泵的最大工作压力应其公称压力,最大输出流量应其公称流量。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大于或等于 E.小于或等于 8.公称压力为6.3MPa的液压泵,其出口接油箱。则液压泵的工作压力为。A.6.3MPa B.O C.6.2MPa (四)问答题 1.液压泵要完成吸油和压油,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2.在齿轮中,开困油卸荷槽的原则是什么? 3.在齿轮泵中,为什么会产生径向不平衡力? 4.高压叶片泵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5.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工作特性是什么? (五)计算题 1.某液压泵的工作压力为10MPa,实际输出流量为60L/min,容积效率为0.9,机械效率为O.94,试求: 1)液压泵的输出功率。 2)驱动该液压泵的电动机所需功率。 2.某液压马达的排量为V M=100mL/r,输入压力为p=10MPa,背压力为1MPa,容积效率ηMV=O.96,机械效率ηMm=0.86,若输入流量为40L/min,求液压马达的输出转速、转矩、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 3.已知液压泵的输出压V M=100mL/r力p=12MPa,其机械效率ηm=0.94,容积效率ηV=0.92,排量V=10mL/r;马达的排量为V M=100mL/r,马达的机械效率为ηMm=0.92,马达的容积效率ηMV=O.85,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第三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一.判断题. 1. 因存在泄漏,因此输入液压马达的实际流量大于其理论流量,而液压泵的实际输出流量小于其理论流量.(√ ) 2.液压泵的容积效率与液压泵的泄漏量有关,而与液压泵的转速无关.(×) 3. 流量可改变的液压泵称为变量泵.( × ) 4. 定量泵是指输出流量不随泵的输出压力改变的泵.( × ) 5. 当液压泵的进、出口压力差为零时,泵、输出的流量即为理论流量.( √ ) 6. 齿轮泵的吸油腔就是轮齿不断进入啮合的那个腔.(×) 7. 齿轮泵多采用变位修正齿轮是为了减小齿轮重合度,消除困油现象.(×) 8. 双作用叶片泵每转一周,每个密封容积就完成二次吸油和压油.(√) 9. 单作用叶片泵转子与定子中心重合时,可获稳定大流量的输油.(×) 10.对于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当泵的压力达到最大时,泵的输出流量为零.(√) 11.双作用叶片泵既可作为定量泵使用,又可作为变量泵使用.(×) 12.双作用叶片泵因两个吸油窗口、两个压油窗口是对称布置,因此作用在转子和定子上的液压径向力平衡,轴承承受径向力小、寿命长.( √) 13.双作用叶片泵的转子叶片槽根部全部通压力油是为了保证叶片紧贴定子内环.( ×) 14.配流轴式径向柱塞泵的排量q与定子相对转子的偏心成正比,改变偏心即可改变排量.( √) 15.液压泵产生困油现象的充分且必要的条件是:存在闭死容积且容积大小发生变化.( √ ) 16.液压马达与液压泵从能量转换观点上看是互逆的,因此所有的液压泵均可以用来做马达使用.( × ) 17. 液压泵输油量的大小取决于密封容积的大小.( √ ) 18. 外啮合齿轮泵中,轮齿不断进入啮合的那一侧油腔是吸油腔.(×) ?? 二.选择题. 1.对于液压泵来说,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按实验标准规定连续运转的最高压力称之为泵的 ( A)。 ( A )额定压力; ( B )最高允许压力; ( C )工作压力。 2.液压泵的理论输入功率( A)它的实际输山功率;而液压马达的理论输山功率( B)其输入功率。 ( A )大于; ( B )等于; ( C )小于。 3.液压泵单位时间内排出油液的体积称为泵的流量。泵在额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的输出流量称为( C);在没有泄漏的情况下,根据泵的几何尺寸计算而得到的流量称为(B),它等于排量和转速的乘积。 ( A )实际流量;? ( B )理论流量;? ( C )额定流量。 4.不能成为双向变量泵的是(A)。 ( A )双作用叶片泵;( B )单作用叶片泵; ( C )轴向柱塞泵;( D )径向柱塞泵。 5.为了使齿轮泵的齿轮平稳地啮合运转、吸压油腔严格地密封以及均匀连续地供油,必须使齿轮啮合的重叠系数r( A)1。 ( A )大于; ( B )等于; ( C )小于。 6.对齿轮泵内部泄露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间隙。 ( A )端面(轴向)间隙; ( B )径向间隙; (C )齿轮啮合处(啮合点)。 7. 在叶片马达中,叶片的安置方向应为( C )。 ( A )前倾;( B )后倾;( C )径向。

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

液压马达工作原理 一、液压马达的特点及分类 液压马达是把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从原理上讲,液压泵可以作液压马达用,液压马达也可作液压泵用。但事实上同类型的液压泵和液压马达虽然在结构上相似,但由于两者的工作情况不同,使得两者在结构上也有某些差异。例如: 1.液压马达一般需要正反转,所以在部结构上应具有对称性,而液压泵一般是单方向旋转的,没有这一要求。 2.为了减小吸油阻力,减小径向力,一般液压泵的吸油口比出油口的尺寸大。而液压马达低压腔的压力稍高于大气压力,所以没有上述要求。 3.液压马达要求能在很宽的转速围正常工作,因此,应采用液动轴承或静压轴承。因为当马达速度很低时,若采用动压轴承,就不易形成润滑滑膜。 4.叶片泵依靠叶片跟转子一起高速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使叶片始终贴紧定子的表面,起封油作用,形成工作容积。若将其当马达用,必须在液压马达的叶片根部装上弹簧,以保证叶片始终贴紧定子表面,以便马达能正常起动。 5.液压泵在结构上需保证具有自吸能力,而液压马达就没有这一要求。 6.液压马达必须具有较大的起动扭矩。所谓起动扭矩,就是马达由静止状态起动时,马达轴上所能输出的扭矩,该扭矩通常大于在同一工作压差时处于运行状态下的扭矩,所以,为了使起动扭矩尽可能接近工作状态下的扭矩,要求马达扭矩的脉动小,部摩擦小。 由于液压马达与液压泵具有上述不同的特点,使得很多类型的液压马达和液压泵不能互逆使用。 液压马达按其额定转速分为高速和低速两大类,额定转速高于500r/min的属于高速液压马达,额定转速低于500r/min的属于低速液压马达。 高速液压马达的基本型式有齿轮式、螺杆式、叶片式和轴向柱塞式等。它们的主要特点是转速较高、转动惯量小,便于启动和制动,调速和换向的灵敏度高。通常高速液压马达的输出转矩不大(仅几十牛·米到几百牛·米),所以又称为高速小转矩液压马达。 高速液压马达的基本型式是径向柱塞式,例如单作用曲轴连杆式、液压平衡式和多作用曲线式等。此外在轴向柱塞式、叶片式和齿轮式中也有低速的结构型式。低速液压马达的主要特点是排量大、体积大、转速低(有时可达每分种几转甚至零点几转),因此可直接与工作机构连接,不需要减速装置,使传动机构大为简化,通常低速液压马达输出转矩较大(可达几千牛顿·米到几万牛顿·米),所以又称为低速大转矩液压马达。 液压马达也可按其结构类型来分,可以分为齿轮式、叶片式、柱塞式和其他型式。 二、液压马达的性能参数 液压马达的性能参数很多。下面是液压马达的主要性能参数: 1.排量、流量和容积效率习惯上将马达的轴每转一周,按几何尺寸计算所进入的液体容积,称为马达的排量V,有时称之为几何排量、理论排量,即不考虑泄漏损失时的排量。 液压马达的排量表示出其工作容腔的大小,它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因为液压马达在工作中输出的转矩大小是由负载转矩决定的。但是,推动同样大小的负载,工作容腔大的马达的压力要低于工作容腔小的马达的压力,所以说工作容腔的大小是液压马达工作能力的主要标志,也就是说,排量的大小是液压马达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志。 根据液压动力元件的工作原理可知,马达转速n、理论流量q i与排量V之间具有下列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习题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 2.1填空题 1.齿轮泵有外啮合和内啮合两种;叶片泵有双作用式和单作用式两种;柱塞泵有径向和轴向两种。2.液压泵的实际流量是液压泵工作时实际输出的流量,由于泵存在内泄漏,所以实际流量小于理论流量。 3.液压泵的排量是指泵每转一转,由其密封油腔几何尺寸变化所计算得出的输出液体的体积,用V 表示。常用单位3 cm/r。 4.在高压齿轮泵中,为了减少泄漏,常用的有浮动轴套和弹性侧板两种自动补偿端面间隙装置。5.变量叶片泵依靠偏心距的变化的变化,来改变泵的流量,柱塞泵是改变柱塞的行程,使密封容积变化,来实现吸压油。 2.2选择题 1.液压泵进口处的压力称为 D ;泵的实际工作压力称为 A ;泵在连续运转时允许使用的最高工作压力称为 C ;泵短时间内超载所允许的极限压力称为 B 。 A.工作压力 B.最大压力 C.额定压力 D.吸入压力 2.在没有泄漏的情况下,根据泵的几何尺寸计算得到的流量称为 C ;泵在规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输出的流量称为 B ;泵在某工作压力下实际输出的流量称为 A ; A.实际流量 B.额定流量 C.理论流量 3.调节图2-11中的弹簧3的压缩量的大小,就可使图2-12中的曲线 A 。 A.BC左右平移 B. AB上下移动 C. BC的斜率变化 4.液压马达工作存在泄漏,因此液压马达的理论流量 B 其输入流量。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5.液压泵的理论流量 A 实际流量。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2.3判断题 1.双作用叶片泵可改变泵的流量。(×) 2. 齿轮泵的吸油口尺寸比压油口大,是为了减小径向不平衡力。(√) 3. 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取决于液压泵的额定压力的大小。(×) 4. 限压式变量泵主要依靠泵出口压力变化来改变泵的流量(√)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区别和联系

液压马达与液压泵得区别详解 液压马达习惯上就是指输出旋转运动得,将液压泵提供得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得能量转换装置、 三维网技术论坛- {, ^8 V/ f- H* c 一、液压马达得特点及分类C& y/ D1 w& E$ e- v |& U) l, p( s8 |; O 从能量转换得观点来瞧,液压泵与液压马达就是可逆工作得液压元件,向任何一种液压泵输入工作液体,都可使其变成液压马达工况;反之,当液压马达得主轴由外力矩驱动旋转时,也可变为液压泵工况。因为它们具有同样得基本结构要素--密闭而又可以周期变化得容积与相应得配油机构。 三维网技术论坛+ X3 D r6 g9 U% a" U- \ 但就是,由于液压马达与液压泵得工作条件不同,对它们得性能要求也不一样,所以同类型得液压马达与液压泵之间,仍存在许多差别。首先液压马达应能够正、反转,因而要求其内部结构对称;液压马达得转速范围需要足够大,特别对它得最低稳定转速有一定得要求。因此,它通常都采用滚动轴承或静压滑动轴承;其次液压马达由于在输入压力油条件下工作,因而不必具备自吸能力,但需要一定得初始密封性,才能提供必要得起动转矩。由于存在着这些差别,使得液压马达与液压泵在结构上比较相似,但不能可逆工作。 5 Y) [' G7 R1 M' h$ v8 d 液压马达按其结梅类型来分可以分为齿轮式、叶片式、柱塞式与其它型式。按液压马达得额定转速分为高速与低速两大类。额定转速高于500r/min得属于高速液压马达,额定转速低于500r/min得属于低速液压马达。高速液压马达得基本型式有齿轮式、螺杆式、叶片式与轴向柱塞式等。它们得主要特点就是转速较高、转动惯量小,便于启动与制动,调节(调速及换向)灵敏度高。通常高速液压马达输出转矩不大所以又称为高速小转矩液压马达。低速液压马达得基本型式就是径向柱塞式,此外在轴向柱塞式、叶片式与齿轮式中也有低速得结构型式,低速液压马达得主要特点就是排量大、体积大转速低(有时可达每分钟几转甚至零点几转),因此可直接与工作机构连接,不需要减速装置,使传动机构大为简化,通常低速液压马达输出转矩较大,所以又称为低速大转矩液压马达。 _- s" u, J/ S1 k; y 二、液压马达得工作原理 三维,cad,机械,技术,汽车,catia,pro/e,ug,inventor,solidedge,solidworks,caxa,时空,镇江8 G# E' v6 i& e7 ?& Q 1、叶片式液压马达 由于压力油作用,受力不平衡使转子产生转矩。叶片式液压马达得输出转矩与液压马达得排量与液压马达进出油口之间得压力差有关,其转速由输入液压马达得流量大小来决定。由于液压马达一般都要求能正反转,所以叶片式液压马达得叶片要径向放置。为了使叶片根部始终通有压力油,在回、压油腔通人叶片根部得通路上应设置单向阀,为了确保叶片式液压马达在压力油通人后能正常启动,必须使叶片顶部与定子内表面紧密接触,以保证良好得密封,因此在叶片根部应设置预紧弹簧。叶片式液压马达体积小,转动惯量小,动作灵敏,可适用于换向频率较高得场合,但泄漏量较大,低速工作时不稳定。因此叶片式液压马达一般

8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备课记录No9-1 序号9 日期200811.10 班级数控0402 课题§3.1第一节液压马达 §3.2第二节液压缸 重点与难点重点: 1.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 难点: 2.液压缸的类型和特点 教师魏志强2008 年11月1日 一引入 复习:(5分钟) 1.单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 2.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工作原理 二正课 第三章液压执行元件 第一节液压马达 一、液压马达的特点及分类 液压马达是把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从原理上讲,液压泵可以作液压马达用,液压马达也可作液压泵用。但事实上同类型的液压泵和液压马达虽然在结构上相似,但由于两者的工作情况不同,使得两者在结构上也有某些差异。例如: 1.液压马达一般需要正反转,所以在内部结构上应具有对称性,而液压泵一般是单方向旋转的,没有这一要求。 2.为了减小吸油阻力,减小径向力,一般液压泵的吸油口比出油口的尺寸大。而液压马达低压腔的压力稍高于大气压力,所以没有上述要求。 3.液压马达要求能在很宽的转速范围内正常工作,因此,应采用液动轴承或静压轴承。因为当马达速度很低时,若采用动压轴承,就不易形成润滑滑膜。 4.叶片泵依靠叶片跟转子一起高速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使叶片始终贴紧定子的内表面,起封油作用,形成工作容积。若将其当马达用,必须在液压马达的叶片根部装上弹簧,以保证叶片始终贴紧定子内表面,以便马达能正常起动。 5.液压泵在结构上需保证具有自吸能力,而液压马达就没有这一要求。 6.液压马达必须具有较大的起动扭矩。所谓起动扭矩,就是马达由静止状态起动时,马达轴上所能输出的扭矩,该扭矩通常大于在同一工作压差时处于运行状态下的扭矩,所以,为了使起动扭矩尽可能接近工作状态下的扭矩,要求马达扭矩的脉动小,内部摩擦小。 由于液压马达与液压泵具有上述不同的特点,使得很多类型的液压马达和液压泵不能互逆使用。 液压马达按其额定转速分为高速和低速两大类,额定转速高于500r/min的属于高速液压马达,额定转速低于500r/min的属于低速液压马达。 高速液压马达的基本型式有齿轮式、螺杆式、叶片式和轴向柱塞式等。它们的主要特点是转速较高、转动惯量小,便于启动和制动,调速和换向的灵敏度高。通常高速液压马达的输出

容积式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

第三章液压泵 3.1重点、难点分析 本章的重点是容积式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泵和液压马达的性能参数的定义、相互间的关系、量值的计算;常用液压泵和马达的典型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适用场合;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特性曲线(曲线形状分析、曲线调整方法)等内容。学习容积式泵和马达的性能参数及参数计算关系,是为了在使用中能正确选用与合理匹配元件;掌握常用液压泵和马达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适用场合是为了合理使用与恰当分析泵及马达的故障,也便于分析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 本章内容的难点是容积式泵和液压马达的主要性能参数的含义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容积式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容积式泵和液压马达的困油、泄漏、流量脉动、定子曲线、叶片倾角等相关问题;。限压式变量泵的原理与变量特性;高压泵的结构特点。 1.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性能参数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性能参数主要有:压力、流量、效率、功率、扭矩等。 (1)泵的压力 泵的压力包括额定压力、工作压力和最大压力。液压泵(马达)的额定压力是指泵(马达)在标准工况下连续运转时所允许达到的最大工作压力,它与泵(马达)的结构形式与容积效率有关;液压泵(马达)的工作压力p B(p M)是指泵(马达)工作时从泵(马达)出口实际测量的压力,其大小取决于负载;泵的最大压力是指泵在短时间内所允许超载运行的极限压力,它受泵本身密封性能和零件强度等因素的限制;工作压力小于或等于额定压力,额定压力小于最大压力。 (2)泵的流量 泵的流量分为排量、理论流量、实际流量和瞬时流量。泵(马达)的排量V B (V M)是指在不考虑泄漏的情况下,泵(马达)的轴转过一转所能输出(输入)油液的体积;泵(马达)的理论流量q Bt(q Mt)是指在不考虑泄漏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所能输出(输入)油液的体积;实际流量q B(q M)是指泵(马达)工作时实际输出(输入)的流量;额定流量q Bn(q Mn)是指泵(马达)在额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工作时输出(输入)的流量。泵的瞬时流量q Bin是液压泵在某一瞬间的流量值,一般指泵瞬间的理论(几何)流量。考虑到泄漏,泵(马达)的实际流量小于(大于)或等于额定流量,泵(马达)的理论流量大于(小于)实际流量。 (3)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功率与效率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功率与效率主要指输入功率、输出功率、机械效率、容积效率、总效率。对于液压泵,输入的是机械功率P BI,输出的是液压P BT,两功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区别和联系

液压马达与液压泵的区别详解 液压马达习惯上是指输出旋转运动的,将液压泵提供的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能量转换装置. 三维网技术论坛- {, ^8 V/ f- H* c 一、液压马达的特点及分类https://www.doczj.com/doc/0117346740.html,1 C& y/ D1 w& E$ e- v https://www.doczj.com/doc/0117346740.html,& |& U) l, p( s8 |; O 从能量转换的观点来看,液压泵与液压马达是可逆工作的液压元件,向任何一种液压泵输入工作液体,都可使其变成液压马达工况;反之,当液压马达的主轴由外力矩驱动旋转时,也可变为液压泵工况。因为它们具有同样的基本结构要素--密闭而又可以周期变化的容积和相应的配油机构。 三维网技术论坛+ X3 D r6 g9 U% a" U- \ 但是,由于液压马达和液压泵的工作条件不同,对它们的性能要求也不一样,所以同类型的液压马达和液压泵之间,仍存在许多差别。首先液压马达应能够正、反转,因而要求其内部结构对称;液压马达的转速范围需要足够大,特别对它的最低稳定转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它通常都采用滚动轴承或静压滑动轴承;其次液压马达由于在输入压力油条件下工作,因而不必具备自吸能力,但需要一定的初始密封性,才能提供必要的起动转矩。由于存在着这些差别,使得液压马达和液压泵在结构上比较相似,但不能可逆工作。 5 Y) [' G7 R1 M' h$ v8 d 液压马达按其结梅类型来分可以分为齿轮式、叶片式、柱塞式和其它型式。按液压马达的额定转速分为高速和低速两大类。额定转速高于500r/min的属于高速液压马达,额定转速低于500r/min的属于低速液压马达。高速液压马达的基本型式有齿轮式、螺杆式、叶片式和轴向柱塞式等。它们的主要特点是转速较高、转动惯量小,便于启动和制动,调节(调速及换向)灵敏度高。通常高速液压马达输出转矩不大所以又称为高速小转矩液压马达。低速液压马达的基本型式是径向柱塞式,此外在轴向柱塞式、叶片式和齿轮式中也有低速的结构型式,低速液压马达的主要特点是排量大、体积大转速低(有时可达每分钟几转甚至零点几转),因此可直接与工作机构连接,不需要减速装置,使传动机构大为简化,通常低速液压马达输出转矩较大,所以又称为低速大转矩液压马达。 _- s" u, J/ S1 k; y 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 三维,cad,机械,技术,汽车,catia,pro/e,ug,inventor,solidedge,solidworks,caxa,时空,镇江8 G# E' v6 i& e7 ?& Q 1.叶片式液压马达 由于压力油作用,受力不平衡使转子产生转矩。叶片式液压马达的输出转矩与液压马达的排量和液压马达进出油口之间的压力差有关,其转速由输入液压马达的流量大小来决定。由于液压马达一般都要求能正反转,所以叶片式液压马达的叶片要径向放置。为了使叶片根部始终通有压力油,在回、压油腔通人叶片根部的通路上应设置单向阀,为了确保叶片式液压马达在压力油通人后能正常启动,必须使叶片顶部和定子内表面紧密接触,以保证良好的密封,因此在叶片根部应设置预紧弹簧。叶片式液压马达体积小,转动惯量小,动作灵敏,可适用于换向频率较高的场合,但泄漏量较大,低速工作时不稳定。因此叶片式液压马达一般用于转速高、转矩小和动作要求灵敏的场合。三维网技术论坛7 j9 N7 B" W6 l5

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马达工作原理及应用

液压传动 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 摘要: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是液压系统中几个关键的元件,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区别及其应用,对掌握液压传动至关重要。 关键词: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 Hydraulic Hydraulic pumps, hydraulic motors, hydraulic cylinders SHI Ya-bo(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hongqing Wanzhou 404000)Abstract:The hydraulic pump, hydraulic motor, hydraulic cylinder is a hydraulic system of several key components, to understand how they work, the differenc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control the hydraulic drive is essential. Keywords: hydraulic pumps, hydraulic motors, hydraulic cylinders 液压系统(英文名称为hydraulic system)以液压油为工作介质,利用液压油的压力能并通过控制阀门等附件操纵液压执行机构工作的整套装置。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附件)和液压油。与机械传动、电气传动相比,液压传动具有①液压传动的各种元件,可以根据需要方便、灵活地来布置;②重量轻、体积小、运动惯性小、反应速度快;③操纵控制方便,可实现大范围的无级调速(调速范围达2000:1);④可自动实现过载保护;⑤一般采用矿物油作为工作介质,相对运动面可自行润滑,使用寿命长;⑥很容易实现直线运动;⑦很容易实现机器的自动化,当采用电液联合控制后,不仅可实现更高程度的自动控制过程,而且可以实现遥控等优点。下面主要介绍液压系统中常用的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的工作原理、区别及应用。 液压泵、液压马达及液压缸的工作原理 1.液压泵 液压泵(hydraulic pump)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它把驱动它的原动机(一般为为电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输出送到系统中去的油液的压力能。 液压泵分类: (1)按其在每转一转所能输出(所需输入)油液体积可否调节分成定量泵和变量泵。 (2)按结构分为齿轮式、叶片式、和柱塞式三大类。 工作原理: 依靠密闭工作容积改变实现吸、压液体,从而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 1.1 分类详述

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马达的型号及参数以及

液压、气动 一、液压传动 1、理解:液压传动是以流体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传递的传动方式。 2、组成原件 1、把机械能变换为液体(主要是油)能量(主要是压力能)的液压泵 2 、调节、控制压力能的液压控制阀 3、把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液压执行器(液压马达、液压缸、液压摆动马达) 4 、传递压力能和液体本身调整所必需的液压辅件 液压系统的形式 3、部分元件规格及参数 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是靠发动机或电动机驱动,从液压油箱中吸入油液,形成压力油排出,送到执行元件的一种元件。 衡力,磨损严重,泄漏较大。 叶片泵:分为双作用叶片泵和单作用叶片泵。这种泵流量均匀、运转平稳、噪音小、作压力和容积效率比齿轮泵高、结构比齿轮泵复杂。 柱塞泵:容积效率高、泄漏小、可在高压下工作、大多用於大功率液压系统;但结构复杂,材料和加工精度要求高、价格贵、对油的清洁度要求高。

一般在齿轮泵和叶片泵不能满足要求时才用柱塞泵。还有一些其他形式的液压泵,如螺杆泵等,但应用不如上述3种普遍。 适用工况和应用举例

【KCB/2CY型齿轮油泵】工作原理: 2CY、KCB齿轮式输油泵在泵体中装有一对回转齿轮,一个主动,一个被动,依靠两齿轮的相互啮合,把泵内的整个工作腔分两个独立的部分。A为入吸腔,B为排出腔。泵运转时主动齿轮带动被动齿轮旋转,当齿化从啮合到脱开时在吸入侧(A)就形成局部真空,液体被吸入。被吸入的液体充满齿轮的各个齿谷而带到排出侧(B),齿轮进入啮合时液体被挤出,形成高压液

体并经泵的排出口排出泵外。 KCB/2Y型齿轮油泵型号参数和安装尺寸如下:【KCB/2CY型齿轮油泵】性能参数: 【KCB/2CY型齿轮油泵】安装尺寸图: KCB18.3~83.3与2CY1.1~5安装尺寸图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第三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一、填空 1.液压泵的作用是把原动机输入的转换为,向系统提供具有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液流。 2.液压马达则是液压系统的,它把输入油液的转换为输出轴转动的,用来推动负载作功。 3.为了消除齿轮泵的困油现象,通常在两侧盖板上开。 4.在CB—B型齿轮泵中,减小径向不平衡力的措施是。 5.在不考虑泄漏的情况下,泵在单位时间内排出的液体体积称为泵的。 6.液压泵的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而液压马达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 7.液压泵或液压马达的总效率等于和的乘积。 8.变量叶片泵通过改变,来改变输出流量,轴向柱塞泵通过改变,来改变输出流量。 9.在叶片马达中,叶片要放置。 二、判断 1.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取决于液压泵的公称压力。( ) 2.液压泵在公称压力下的流量就是液压泵的理论流量。( ) 3.液压马达的实际输入流量大于理论流量。( ) 4.CB-B型齿轮泵可作液压马达用。( ) 5.双作用叶片泵在运转中,密封容积的交替变化可以实现双向变量。( ) 三、单项选择 1.泵在连续运转时,允许使用的最高工作压力称为;泵在短时间内过载时所允许的极限压力称为。 A.最大压力 B.工作压力 C.吸人压力 D.公称压力 2.泵在单位时间内由其密封容积的几何尺寸变化计算而得的排出液体的体积称为。 A.实际流量 B.公称流量 C.理论流量 3.液压泵的理论流量实际流量。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4.CB-B型齿轮泵中,泄漏途径有三条,其中对容积效率的影响最大。 A.轴向间隙 B.径向间隙 C.啮合处间隙 5.对于要求运转平稳,流量均匀,脉动小的中、低压系统中,应选用。 A.CB-B型齿轮泵 B.YB1型叶片泵 C.径向柱塞泵 6.液压泵的最大工作压力应其公称压力,最大输出流量应其公称流量。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大于或等于 E.小于或等于 7.公称压力为6.3MPa的液压泵,其出口接油箱。则液压泵的工作压力为。 A.6.3MPa B.0 C.6.2MPa 第三章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答案 一、填空 1.机械能;压力能。 2.执行元件;压力能;机械能。

液压马达工作原理

液压马达 液压马达习惯上是指输出旋转运动的,将液压泵提供的液压能转变 为机械能的能量转换装置. 一、液压马达的特点及分类 从能量转换的观点来看,液压泵与液压马达是可逆工作的液压元件,向任何一种液压泵输入工作液体,都可使其变成液压马达工况;反之,当液压马达的主轴由外力矩驱动旋转时,也可变为液压泵工况。因为它们具有同样的基本结构要素--密闭而又可以周期变化的容积 和相应的配油机构。 但是,由于液压马达和液压泵的工作条件不同,对它们的性能要求也不一样,所以同类型的液压马达和液压泵之间,仍存在许多差别。首先液压马达应能够正、反转,因而要求其内部结构对称;液压马达的转速范围需要足够大,特别对它的最低稳定转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它通常都采用滚动轴承或静压滑动轴承;其次液压马达由于在输入压力油条件下工作,因而不必具备自吸能力,但需要一定的初始密封性,才能提供必要的起动转矩。由于存在着这些差别,使得液压马达和液压泵在结构上比较相似,但不能可逆工作。 液压马达按其结梅类型来分可以分为齿轮式、叶片式、柱塞式和其它型式。按液压马达的额定转速分为高速和低速两大类。额定转速高于500r/min的属于高速液压马达,额定转速低于500r/min的属于低速液压马达。高速液压马达的基本型式有齿轮式、螺杆式、叶片式和轴向柱塞式等。它们的主要特点是转速较高、转动惯量小,

便于启动和制动,调节(调速及换向)灵敏度高。通常高速液压马达输出转矩不大所以又称为高速小转矩液压马达。低速液压马达的基本型式是径向柱塞式,此外在轴向柱塞式、叶片式和齿轮式中也有低速的结构型式,低速液压马达的主要特点是排量大、体积大转速低(有时可达每分钟几转甚至零点几转),因此可直接与工作机构连接,不需要减速装置,使传动机构大为简化,通常低速液压马达输出转矩较大,所以又称为低速大转矩液压马达。 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 1.叶片式液压马达 由于压力油作用,受力不平衡使转子产生转矩。叶片式液压马达的输出转矩与液压马达的排量和液压马达进出油口之间的压力差有关,其转速由输入液压马达的流量大小来决定。由于液压马达一般都要求能正反转,所以叶片式液压马达的叶片要径向放置。为了使叶片根部始终通有压力油,在回、压油腔通人叶片根部的通路上应设置单向阀,为了确保叶片式液压马达在压力油通人后能正常启动,必须使叶片顶部和定子内表面紧密接触,以保证良好的密封,因此在叶片根部应设置预紧弹簧。叶片式液压马达体积小,转动惯量小,动作灵敏,可适用于换向频率较高的场合,但泄漏量较大,低速工作时不稳

液压马达工作原理(与泵的区别)

从工作原理上讲,液压传动中的液压泵和液压马达都是靠工作积的容积变化而工作的。因此说泵可以作马达用,马达可作泵用。实际上由于两者工作状态不一样,为了更好发挥各自工作性能,在结构上存在差别,所以不能通用。 高速液压马达的主要特点是:转速较高、转动惯量小、便于起动和制动,调节(调速和换向)灵敏度高。通常高速马达的输出转矩不大,仅几十N〃m 到几百N〃m,∴又称高速小转矩液压马达。 低速液压马达的特点:排量大、体积小、转速低,可低到每分钟几转,能直接与工作机构连接,不需减速装置,使传动机构大大简化。低速马达输出转矩较大,可达几千N〃m到几万N〃m,∴又称低速大转矩马达。 3、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的异同 ①各种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均是利用“密封容积(腔)”的周期性变化来工作的。工作中均需要有配流盘等装置辅助,而且,“密封容积”分为高压区和低压区两个独立部分。 ②二者在工作中均会产生困油现象和径向力不平衡,液压冲击、流量脉动和液体泄漏等一些共同的物理现象。 ③液压泵和马达是机械能和压力能互相转换的动力装置,转换过程中均有能量损失,所以均有容积效率、机械效率和总效率,三者效率之间关系也相同,计算效率时,要清楚输入量与输出量的关系。 ④液压泵和马达工作原理是可逆的,理论上输入与输出量有相同的数学关系;

⑤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最重要的结构参数都是排量,排量的大小反映了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性能。 ①动力不同液压马达是靠输入液体压力来启动工作的,而液压泵是由电动机等其他动力装置直接带动的,因此结构上有所不同。马达容积密封必须可靠,为此,叶片式马达叶片根部装有燕尾弹簧,使其始终贴紧定子,以便马达顺利起动。 ②配流机构进出油口的不同液压马达有正、反转要求,所以配流机构是对称的,进出油口孔径相同;而液压泵一般为单向旋转,其配流机构及卸荷槽不对称,进出油口孔径不同。 ③自吸性的差异液压马达依靠压力油工作,不需要有自吸性;而液压泵必须有自吸能力。 ④防止泄漏形式不同液压泵采用内泄漏形式,内部泄漏口直接与液压泵吸油口相通;而马达是双向运转,高低压油口互相变换,所以采用外泄漏式结构。(故泵、马达不能互逆通用) 液压马达容积效率比泵低 ⑥液压马达起动转矩大,为使起动转矩与工作状态尽量接近,要求其转矩脉动要小,内部摩擦要小,齿数、叶片数、柱塞数应比液压泵多,马达的轴向间隙补偿装置的压紧力比泵小,以减小摩擦。 对于液压马达的选用 (单向.双向.定量.变量,根据运动部件的运动要求而定) 1、高速、低转矩时用齿轮马达, (ηv低、转矩脉动性较大); 2、正反向转动变化频率较高,要求动作灵敏、高速、低转矩的场合,一般用叶片马达, (∵其转动惯量小); 3、在高速下,功率和转矩变化范围较大时,用轴向柱塞马达; 4、低速、大转矩,一般用径向柱塞马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