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课后作业——21《狐假虎威》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3
小学二年级部编版课文《狐假虎威》狐假虎威有一只老虎,在山林中捉到了一只狐狸,要吃掉它。
狐狸对老虎说:“我是老天爷派来做百兽之王的,你如果吃了我,就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一定会受到惩罚的。
”老虎对狐狸说的话,有些不信。
狐狸又说:“如果你不相信我的话,你就跟我到山林里走一趟,你可以看到,各种野兽见了我都会害怕的。
”老虎同意了。
于是,狐狸在前面走,老虎紧跟在后面,一种向山林深处走去。
山林里的野兽见了,都纷纷逃命。
狐狸得意洋洋地对老虎说:“怎么样?你看,各种野兽都怕我吧?”老虎不知道这些野兽是怕自己才逃跑的,还以为它们真的怕狐狸呢!狐假虎威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体会寓意,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难点:揭示寓意。
教具准备:课文录音、生字卡、动物头饰.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内容: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
识字、写字。
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重点:识字、写字。
一、竟猜谜语,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猜谜游戏:(1)黄袍袍,黑斑斑,龇牙咧嘴瞪眼睛;森林里面称大王,捕食野兽本领强。
(老虎)(2)模样像狼脸儿长,三角耳朵猫儿黄,昼伏夜出捕肉吃,毛皮好做女士装。
(狐狸)他们俩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2、板书课题:“狐假虎威”领读课题。
问:“假”有几个读音?(两个读音:jiǎ、jià)在这里应读jiǎ,为什么这样读,是什么意思呢,这就需要大家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了,大家加油啊!【设计意图: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引出文本中的关键“人物”。
告诉“假”的读音,但不告知理由,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的意思的能力。
第八单元教学设计本单元围绕“相处”这个主题编排了《狐假虎威》《狐狸分奶酪》《纸船和风筝》和《风娃娃》这4篇童话故事。
通过童话,让学生懂得应该怎样与人相处。
这些童话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角色个性鲜明,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与人友好相处。
《狐假虎威》一文讲的是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的故事,启示我们看问题要看实质,不能被表面现象蒙蔽双眼。
《狐狸分奶酪》是匈牙利民间故事,讲述了两只小熊捡到一块奶酪,因无法平均分配而发生争吵,结果整块奶酪被前来“帮忙”分的狐狸吃了个精光的故事,塑造了狐狸狡猾、贪吃的形象。
《纸船和风筝》一文讲述了住在山顶的松鼠和住在山脚的小熊通过纸船和风筝成为了好朋友,可他们却因为一点小事闹矛盾,最后还是靠纸船和风筝帮助他们维护了友谊。
让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交往需要建立友谊,而友谊需要用真情去维护。
《风娃娃》一文讲述了风娃娃帮助人们做好事时受到了称赞,好心办了坏事时受到了人们的责怪的事情,告诉我们做事情不但要有好的愿望,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帮助的道理。
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八》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我爱阅读”几个内容,通过对字音、字形、词句、文章等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知识与能力1.会认52个生字,会写32个生字。
2.掌握“转”“闷”等多音字,能区分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3.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并在造句、写作中学会运用。
过程与方法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自主朗读,复述课文。
3.抓住精彩的关键的词句进行理解、赏析,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阅读课文,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与他人友好相处。
教学重点1.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并在造句、写作中学会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自主朗读,复述课文。
2.阅读课文,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与他人友好相处。
1.入题法。
类文阅读—21 狐假虎威一只狐狸失足掉到了井里,怎么挣扎也爬不上去,只好待在那里。
一只山羊觉得口渴极了,来到井边,看见了狐狸,便问他井水好不好喝。
狐狸觉得机会来了,故作陶醉地说:“简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你赶快下来,和我痛饮吧!”信以为真的山羊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
当他咕咚咕咚痛饮完后,才发现上不去了,就与狐狸一起共商上井的办法。
狐狸狡猾地说:“我倒有一个方法。
你用前脚扒在井壁上,我从你后背跳上井去,再拉你上来,我们就都得救了。
”山羊同意了他的提议,狐狸踩着他的后脚,跳到他背上,然后再从角上用力一跳,跳出了井口。
狐狸上去以后,准备独自逃离。
山羊指责狐狸不信守诺言。
狐狸回过头对山羊说:“喂,朋友,你的头脑如果像你的胡须那样完美,你就不至于在没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
”1.给短文想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横线上。
2.画线的句子是说的话,他是(认真虚假)赞美井水。
他的目的是。
我们把他说的这样的话称为:。
(A. 真心实话 B.花言巧语 C.信口开河)3.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4.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狐狸和山羊1.狐狸和山羊2.狐狸虚假骗山羊上当,好让山羊救他上去 B3.示例:这是一只聪明却又很狡猾的狐狸。
他用花言巧语欺骗了山羊。
4.示例:遇事要慎重考虑,三思而后行,不要被别人的花言巧语所欺骗。
有一只狮子爱说大话。
一次,一只蚊子在他耳边嗡了一声,他不耐烦地拍过去,却怎么也拍不到。
蚊子很得意,就时常去骚扰狮子。
慢慢地,森林里的动物们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一天,狮子来到池塘边,看到一只青蛙正在吃蚊子。
青蛙看见满头是包的狮子很是同情。
狮子虽然想找青蛙帮忙,可他哪好意思,他可是百兽之王呀。
“狮子大王,蚊子很容易对付的。
”青蛙说。
“那当然,我一巴掌能拍死一百只蚊子。
”“您就不要说大话了。
”青蛙说。
“不信?叫蚊子们放马过来吧!”狮子说大话的毛病又犯了。
听到狮子这么说,蚊子们一拥而上。
狮子被叮得浑身是包,狼狈地跳进了池塘。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狐假虎威》同步练习一、看拼音写词语。
shíwùyǎn zhūyězhūyéye shén qìh uóxiàn二、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摇()摆()()信()疑()张()望()摇()摆1.听了我的话,妈妈(),非要亲自打电话向老师问个明白。
2.弟弟()地走上舞台,一点也不害怕。
三、把下面的句子写得更具体。
1.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蹿过。
2.我捡起一条小鱼,()把它扔回大海。
3.一只小老鼠在小猫的爪子下()挣扎。
4.我()检查每道题目。
四、读一读。
千年老虎猎不得,一箭横穿雪皆赤。
(宋·陆游)沉黎厅前三藏梨,老虎须牙龙甲皮。
(宋·李石)搅海狞龙头角露,出林老虎爪牙张。
(宋·释心月)惊杀百年老虎豹。
捏怪文殊劈脑骑。
(宋·释印肃)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食物眼珠野猪爷爷神气活现二、摇摇摆摆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大摇大摆半信半疑大摇大摆三、飞快地顺手拼命认真地四、略。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基础积累(75分)一、读一读,连一连。
(5分)二、读拼音,写词语。
(16分)hǎi yánɡ dù pí zhī shi xiónɡ māodiàn yǐnɡ huá lìchénɡ shì duì qí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
(7分)1.我发.(fā fà)现爸爸最近又多了许多白发.(fā fà)。
2.妈妈常常教.(jiāo jiào)育我,老师教.(jiāo jiào)过的知识要及时复习。
3.这道题成成没听懂,老师又给他重.(chónɡ zhònɡ)新讲了一遍。
4.因为人们做好了准备,所以洪水没.(méi mò)有淹没.(méi mò)庄稼。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八单元第21课《狐假虎威》课后作业及答案一、填空题。
1.选出划横线字的正确读音。
旋转(A.zhuǎn B.zhuàn)纳闷(A.mēn B.mèn)违抗(A.w éi B.wěi)转圈(A.zhuǎn B.zhuàn)闷热(A.mēn B.mèn)受骗(A.s òu B.shòu)2.拼一拼,写一写。
一只老虎寻找shí wù()时抓住了头脑灵huó()的狐狸。
狐狸眼睛滴溜转,大声喊:“老天yé()命我管百兽,快点拿开你的zhuǎ()子”3.照样子,写一写。
大大小小(AABB式)半信半疑(ABAC式)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
狐狸(),();老虎(),()。
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
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1)选择合适的四字词语填入片段中的括号里。
A.东张西望 B.神气活现 C.半信半疑 D,摇头摆尾 E.大摇大摆(2)野兽们为什么吓得撒腿就跑?()A.他们看到了老虎。
B. 他们看到了狐狸。
(3)“狐假虎威”在文中指借着的威风吓退百兽,可以用来形容(填序号)。
A.两个人一起做坏事B.借着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4)你想对文中的老虎说些什么?二、同步阅读。
火中取栗有一只名叫贝特朗的猴子,还有一只猫叫哈东,他们住在一起,是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并且同属一个主人。
他们俩太坏了,狼狈为奸做了很多损人利己的事情。
家里东西被损坏,东西丢了,奶酪没有了,准保是他们俩干的好事。
一次,这两个家伙看到炉火的一角烤着些栗子。
能偷吃些栗子,那可真妙不可言了。
但是让谁从火中取出栗子呢?这成了个难题,猴子奸诈些,他要让猫去掏。
“兄弟,今天可是你大显身手的时候了,这可是你的看家本领哦。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狐假虎威》知识点01我会写食shí(粮食、食物、食言)物wù(物品、动物、物理)爷yé(爷爷、大爷、老天爷)就jiù(就是、成就、将就)爪zhuǎ(爪子、爪儿、爪尖儿)神shén(精神、神气、留神)活huó(活动、生活、干活)猪zhū(野猪、猪头、猪肉)02我会认假jiǎ(假山、真假、假如)威wēi(威风、威力、威望)转zhuàn(转圈、转动、转来转去)扯chě(拉扯、扯平、扯着)嗓sǎng(嗓子、嗓门、嗓音)派pài(派人、气派、派头)违wéi(违背、违法、违抗)抗kàng(抗争、反抗、抗洪)趟tàng(赶趟、一趟、趟河)纳nà(接纳、收纳、采纳)闷mèn(闷雷、闷气、闷闷不乐)受shòu(受苦、接受、受害)骗piàn(受骗、骗子、欺骗)借jiè(借到、借条、借口)03多音字转zhuàn (转动)zhuǎn(转弯)闷mèn (纳闷)mēn(闷热)假jiǎ(真假)jià(放假)04近义词茂密——茂盛违抗——违背纳闷——好奇寻找——寻觅往常——平常东张西望——左顾右盼05反义词茂密——稀疏纳闷——明白违抗——服从半信半疑——深信不疑东张西望——目不转睛06理解词语狐假虎威: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
假:借。
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
后以“狐假虎威”来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茂密:(草木)茂盛而繁密。
寻找:为了要见到或得到所需求的人或事物而努力。
逮:捉,捕,用于口语。
骨碌碌:形容很快的转动。
愣:呆,失神。
命令:上级给下级的指示。
威风:使人敬畏的声势或气派。
神气活现:形容自以为优越而表现出很威风、很有气派、很傲慢的样子。
半信半疑:一半相信,一半怀疑。
又信又不信,对事物的真假不敢肯定。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1狐假虎威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1狐假虎威教学设计第【1】篇〗狐假虎威教学目标:1、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体会寓意,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难点:揭示寓意。
教具准备:课文录音、生字卡、动物头饰.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内容: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
识字、写字。
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重点:识字、写字。
一、竟猜谜语,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猜谜游戏:(1)黄袍袍,黑斑斑,龇牙咧嘴瞪眼睛;森林里面称大王,捕食野兽本领强。
(老虎)(2)模样像狼脸儿长,三角耳朵猫儿黄,昼伏夜出捕肉吃,毛皮好做女士装。
(狐狸)他们俩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2、板书课题:“狐假虎威”领读课题。
问:“假”有几个读音?(两个读音:jiǎ、jià)在这里应读ji ǎ,为什么这样读,是什么意思呢,这就需要大家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了,大家加油啊!二、配乐朗读听感结合。
(学生轻轻地打开书一边听录音,一边看书。
)三、阅读课文识记字词。
师:“狐假虎威”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想不想自己读一读?1、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画出生字带出的词语。
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尝试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习字词。
(1)出示生字,这些生字是我们读书的拦路虎,要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要先把它们清除。
①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生字,你觉得难读的字可以看着拼音多读几遍。
②检查:你觉得哪个字难读,会读了吗?(指名读)重点提醒学生注意“扯、兽、爪”是翘舌音,“闷、窜、胆”是前鼻韵母,“趟、抗”是后鼻韵母,“蒙住”的“蒙”读mēng,不读méng.,齐读。
【精选】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狐假虎威》基础知识点+课文讲解一、我会写食shí(粮食、食物、食言)物wù(物品、动物、物理)爷yé(爷爷、大爷、老天爷)就jiù(就是、成就、将就)爪zhuǎ(爪子、爪儿、爪尖儿)神shén(精神、神气、留神)活huó(活动、生活、干活)猪zhū(野猪、猪头、猪肉)二、我会认假jiǎ(假山、真假、假如)威wēi(威风、威力、威望)转zhuàn(转圈、转动、转来转去)扯chě(拉扯、扯平、扯着)嗓sǎng(嗓子、嗓门、嗓音)派pài(派人、气派、派头)违wéi(违背、违法、违抗)抗kàng(抗争、反抗、抗洪)趟tàng(赶趟、一趟、趟河)纳nà(接纳、收纳、采纳)闷mèn(闷雷、闷气、闷闷不乐)受shòu(受苦、接受、受害)骗piàn(受骗、骗子、欺骗)借jiè(借到、借条、借口)三、多音字转zhuàn (转动)zhuǎn(转弯)闷mèn (纳闷)mēn(闷热)假jiǎ(真假)jià(放假)四、近义词茂密——茂盛违抗——违背纳闷——好奇寻找——寻觅往常——平常东张西望——左顾右盼五、反义词茂密——稀疏纳闷——明白违抗——服从半信半疑——深信不疑东张西望——目不转睛六、理解词语狐假虎威: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
假:借。
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
后以“狐假虎威”来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茂密:(草木)茂盛而繁密。
寻找:为了要见到或得到所需求的人或事物而努力。
逮:捉,捕,用于口语。
骨碌碌:形容很快的转动。
愣:呆,失神。
命令:上级给下级的指示。
威风:使人敬畏的声势或气派。
神气活现:形容自以为优越而表现出很威风、很有气派、很傲慢的样子。
半信半疑:一半相信,一半怀疑。
又信又不信,对事物的真假不敢肯定。
21狐假虎威《狐假虎威》是一则寓言故事。
本课讲述的是一只狡猾的狐狸骗过了老虎,不仅使自己逃脱危险,还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其他动物的故事,其寓意是仗着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全文语言生动形象,旨在让学生借助拼音识字,帮助学生了解内容及故事寓意。
全文共9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一只正在寻找食物的老虎抓住了一只狐狸。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写狐狸蒙骗老虎的过程。
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写老虎跟着狐狸去森林的场景。
第四部分(第9自然段)写老虎被骗的结局,揭示事情的真相。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特别是对狐狸、老虎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可以看出两者的不同特点——狐狸的狡猾和老虎的愚昧。
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神气活现、大摇大摆”和老虎的“一愣、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读起来趣味盎然。
1.会认“假、威”等生字,读准多音字“转、闷”,会写“食、物”等生字,正确读写“食物、身边、为什么”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能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并试着把“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等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
4.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明白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
教学重点1.识记生字,读准字音,能正确书写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分角色表演“狐假虎威”的故事。
教学难点读懂故事,理解“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明白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
1.字词教学本课生字较多,可以让学生在初读的过程中,借助拼音拼一拼、读一读生字,培养学生自主正音的习惯。
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语境读准多音字“转、闷”。
要书写的生字中,可以根据字形结构进行分类指导,“物、就、神、活、猪”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食、爷”是上下结构的字,“爪”是独体字。
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识记字形:(1)联系熟字,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记,如“嗓—桑、神—伸、违—围”。
1.专有名词虎:一般称老虎,是哺乳纲猫科动物中体形最大的一种,是亚洲的特有种类,原产地主要是东北亚和东南亚。
虎是种高度进化的猎食动物,也是自然界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成年虎的身长可达2-3.5米,尾长1米,重达200-350公斤。
在它庞大的体型与有力肌肉之外,它们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在白色到橘红色的毛皮上有黑色垂直的条纹,它们下半部的颜色较淡。
凶猛至极、力量极大,先有森林之王、百兽之王之称,後有万兽之王和万兽之皇之称。
狐狸:哺乳纲,食肉目犬科动物。
属于一般所说的狐狸,又叫红狐、赤狐和草狐。
它们灵活的耳朵能对声音进行准确定位、嗅觉灵敏,修长的腿能够快速奔跑,最高时速可达50km/h,所以主要以鱼、蚌、虾、蟹、鼠类、鸟类、昆虫类小型动物为食,有时也采食一些植物。
实际上狐狸是民间对这一类动物的通称,种类繁多,分北极狐、赤狐、银黑狐、沙狐等。
性格机敏胆小,常在古代神话中以“狐狸精”出现,虽在远古也曾作为图腾,但从不出现于正式祭祀中,皆因其“形象不雅”,多与狡诈鬼祟相关联。
多年来,狐妖狐仙,在各种小说及趣闻中形成一种独有的妖精文化。
2.成语故事“狐假虎威”成语启示这是一则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说的是狐狸凭自己的智谋逃出了虎口。
后来都用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狡猾的狐狸凭借老虎的威风,在森林中吓唬别人。
但是,狡诈的手法决不能使狐狸改变虚弱的本质。
把戏一旦被戳(chuō)穿,它非但会受到群兽的围攻,还将被受骗的老虎吞吃。
引申说明仗势欺人的坏蛋,虽然能够嚣张一时,但最终决不会有好的下场。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
现人们用它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也讽刺了那些仗着别人威势,招摇撞骗的人。
借着别人的势力,或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人就是狐假虎威。
课题:21 狐假虎威【教学要求】1.会写本课的“食、物”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转、闷”,认识本课的“假、威”17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加上一定动作和神情。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表演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17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用简单的方法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课件出示,揭题导入。
1.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成语故事《狐假虎威》。
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板书:21 狐假虎威) 2.狐狸是一种狡猾多疑的小动物,而老虎凶猛高大,是百兽之王,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课件出示2)狐狸及老虎等动物图片 二、识字解词,读通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课件出示3)借助拼音,轻声自由练读课文。
读第一遍时,在生字下面做“△”记号。
读第二遍时,生字重点拼读。
读第三遍时,在难读的句子下面画“”线。
读第四遍时,标上自然段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4)shí wù yé jiù zhuǎ shén huó zhū食物爷就爪神活猪①各自拼读,读好前鼻音“神”,整体认读音节“食、物、爷”。
②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③识记生字加一加:“人”加“良”是“食”;“牛”加“勿”是“物”,“父”加“卩”是“爷”,“氵”加“舌”就是“活”。
换一换:“伸”减“亻”换“礻”就是“神”。
“很”减“彳”换“目”就是“眼”。
猜谜语:“瓜熟蒂落”就是“爪”。
(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5)①开展读词游戏。
狐假虎威
一、填空题。
1.选出划横线字的正确读音。
旋转(A.zhuǎn B.zhuàn)纳闷(A.mēn B.mèn)违抗(A.wéi B.wěi)转圈(A.zhuǎn B.zhuàn)闷热(A.mēn B.mèn)受骗(A.sòu B.shòu)2.拼一拼,写一写。
一只老虎寻找shí wù()时抓住了头脑灵huó()的狐狸。
狐狸眼睛滴溜转,大声喊:“老天yé()命我管百兽,快点拿开你的zhuǎ()子”
3.照样子,写一写。
大大小小(AABB式)
半信半疑(ABAC式)
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
狐狸(),();老虎(),()。
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
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1)选择合适的四字词语填入片段中的括号里。
A.东张西望 B.神气活现 C.半信半疑 D,摇头摆尾 E.大摇大摆
(2)野兽们为什么吓得撒腿就跑?()
A.他们看到了老虎。
B. 他们看到了狐狸。
(3)“狐假虎威”在文中指借着的威风吓退百兽,可以用来形容(填序号)。
A.两个人一起做坏事B.借着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4)你想对文中的老虎说些什么?
二、同步阅读。
火中取栗
有一只名叫贝特朗的猴子,还有一只猫叫哈东,他们住在一起,是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并且同属一个主人。
他们俩太坏了,狼狈为奸做了很多损人利己的事情。
家里东西被损坏,东西丢了,奶酪没有了,准保是他们俩干的好事。
一次,这两个家伙看到炉火的一角烤着些栗子。
能偷吃些栗子,那可真妙不可言了。
但是让谁从火中取出栗子呢?这成了个难题,猴子奸诈些,他要让猫去掏。
“兄弟,今天可是你大显身手的时候了,这可是你的看家本领哦。
”
话才说完,这个好大喜功的哈东就行动了,他用灵活的爪子拨开炉灰,接着缩回脚爪,又连续几次,从火灰中把栗子一个个取出来,而这个狡猾的贝特朗却抓紧时机大嚼栗子。
1.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到合适的四字词语填在括号里。
①形容美妙得难以用言语来表达。
()
②不管条件是否许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
()
2.文中的栗子放在。
3.猴子让猫去拿栗子是因为()。
A.栗子太烫,猴子怕烫到手
B.猴子想让猫先吃栗子
C.猴子想让猫展示自己的能力
4.成语“火中取栗”意思是()。
A.比喻坑害别人但是自己也得不到好处
B.比喻两个人相互勾结干坏事
C.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A.zhuǎn B.mèn A.wéi
B.zhuàn A.mēn B.sòu
2.食物活爷爪
3.示例:断断续续漂漂亮亮人来人往自言自语
4. (1)B D C A E
(2)A
(3)狐狸老虎 B
(4)示例:老虎啊,你被狐狸骗了,你才是森林里的大王啊!
二、同步阅读。
1.①妙不可言②好大喜功
2.炉火的一角
3.A
4.C。